城市审美文化论文

2022-04-17

【摘要】蒙古族插画元素与内蒙古城市广场的融合能够反映出城市的特点和风貌。在现代数码绘画技术的运用下,蒙古族插画使城市广场更具有民族性与文化性。蒙古族插画在城市广场中展现出了民族故事和人文历史,艺术性与功能性的高度融合牵引着城市文化的意识形态,从单一的城市广场上升到城市内在的深邃性,塑造出城市广场独特的文化魅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城市审美文化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城市审美文化论文 篇1:

城市审美文化建设:历史与时尚的融合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审美文化建设依旧是当下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同时也是跨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历史传统文化是一个城市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是城市精神文明呈现的重要载体,继承与弘扬历史传统文化是城市审美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当下,城市审美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现象,为城市审美文化建设找到突破口。而电子媒介发展、审美知觉体验的方式为城市审美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创新元素,也使当下的时尚元素融入城市审美文化建设中,因此彰显时尚元素是城市审美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从城市审美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可以看到城市审美文化建设受到视觉文化的影响,更加注重主体参与性。因此,图像化与主客一体可是看作是城市审美文化的突出特征。

关键词:城市审美文化;历史传统;时尚元素;图像化;主客一体

城市审美文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晚期,而当下城市审美文化的研究大多针对上海、北京、苏州、南京等大都市,对徐州、连云港、淮安、济南等中小城市的城市审美文化建设研究较少。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城镇化的脚步也在无形中加速,城市审美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层出不穷。城市审美文化建设需要关注、解决的问题更加多元:城市审美文化建设大同小异、日益趋同,彰显不出该城市的独特魅力,城市审美文化建设与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联系较小,有的二者毫不相关,这不利于提高市民的整体文化素养。再者,随着美学的日常生活化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城市审美文化建设也出现一些新现象,图像化成为这一现象中的重要方面,以图像为代表的视觉文化对城市审美文化建设的影响意义深远。针对城市审美文化建设中出现的层出不穷的问题、现象,以徐州为例,从城市审美文化建设的途径:弘扬历史传统文化、彰显当下时尚元素,以及当代城市审美文化建设的突出特征这三个方面探讨城市审美文化建设。

一、弘扬历史传统文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人们对于“美”有了自己的一套评价标准,评价城市的尺度也逐渐发生变化,人们在关注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功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它的审美功能。“从某个地方归来,游览了几座城市,首先会说,这座城市没还是不美,有魅力还是没有魅力。美既有自然山水之美,也有人文历史之美。[1]”经久不衰的历史传统是“城市人”寻根的落脚点,建设独具魅力的城市审美文化首先必须继承、弘扬历史传统文化。在旅游时,常常可以见到文物古迹被修葺一新,不同城市的古代建筑似乎都成了一个样子,看不出明显差异,景点处的旅游纪念品似乎也如出一辙,只是把纪念品上的地名改了一下。与中华五千年的光辉历史传统文化相比,大多当代城市中的文物建筑、民风民俗只能用处境悲惨来形容。

(一)多元的传统文化

“北京与西安,中国这两个历史名城,与开罗和罗马相比毫不逊色,但它们都已经失去了入选世界遗产的资格。当前,最令人心痛的事实就是:我们已经没有一个市级以上的城市能够以整座城市的名义列入世界遗产的目录之中。究其缘由,就是它们全部失去了人类历史信息的‘原初性’与‘真实性’。”[2]作为五省通衢的徐州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它有着以历史文化形态存在的两汉文化、彭祖文化,有着以民俗、艺术形态存在的徐州香包、柳琴戏等。彰显徐州独特魅力的汉代三绝(汉画像石、汉兵马俑、汉墓)引领着徐州城市审美文化建设的主导方向,在徐州汉文化景区,可以看到三者的巧妙结合。彭祖文化则在彭园得到彰显,徐州每年的“伏羊节”也源于彭祖文化,吃伏羊的习俗早已成为徐州人的传统节日。历史文化形态的文化是城市文化建设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审美文化遗产,评价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首先要看历史文化的遗存、保存以及传播情况。“在起源上,民俗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具有丰富的意义。[2]”民间工艺也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带有徐州民风民俗的传统工艺也齐集徐州民俗博物館,传统工艺被齐聚在一起本身也是尊重、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二)独特的文化载体

徐州的历史文化是徐州城市审美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州城市名片是推动城市文化建设、促进徐州文化传承的重要依托。以苏烟、徐工、维维为代表的经济名片,以五省通衢、淮海战役、兵家必争之地为代表的历史名片,以刘邦、李可染、彭祖为代表的人物名片,以烙馍、饣它汤、伏羊为代表的美食名片,以汉代三绝、云龙山、云龙湖、户部山、戏马台为代表的旅游名片,以两汉文化、柳琴戏、中国矿大为代表的文化名片,这六类文化名片是徐州历史文化的浓缩,是徐州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应得到继承与弘扬。在弘扬这些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时,也要注意吸收近现代的精神文化成果。比如“淮海战役精神”“下水道四班精神”“徐州公安铁军精神”等。淮海战役是共产党进行战略反攻的重要战役之一,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与中国解放军的英勇抗战分不开,也与徐州人们的帮助分不开,现在,淮海战役背后的历史与意义成为关注、宣传、弘扬的对象。一个城市承载的历史文化是塑造城市个性的灵魂所在,是一座城市最重要的文化环境,也是城市个性形成的重要元素之一。

二、彰显当下时尚元素

时尚,简单的说,在一定时间内被人们广泛接受、追求的都可以视为时尚。城市审美文化建设要让文化走进市民的生活,让市民走近城市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化,自觉享受城市审美文化的熏陶。20世纪80年代以来,徐州的城市审美文化建设,在继承徐州历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能够推陈出新,借助当代时尚元素的力量,进一步扩大城市审美文化的影响,塑造良好的徐州形象。原来,我们了解历史文化的渠道大多通过阅读历史教科书,机械的、简单的、被动的识记教科书上的相关条目知识,以增进对城市审美文化的理解。现在,在了解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彰显时尚元素,使“城市人”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吸收者。当下时尚元素,既有微信官方宣传平台、影视技术等推动文化传播的电子媒介方式,也有召集志愿者参与活动,让参观者动手尝试提高主体参与性等的审美知觉体现方式。这两种时尚元素是当下为大众深受喜爱、热衷追捧的方式,这两种时尚元素的结合运用既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也有利于人们感受其中的文化意蕴。

(一)电子媒介方式

与单一的观看相比,视听触三者结合的方式得到“城市人”的青睐。风靡一时的触摸屏、投影仪等电子媒介对传播文化更具魅力。“心灵、眼睛与双手的那种古老的关系被‘眼睛’所代替。[3]”在当代,电子媒介对文学艺术形态的影响更为突出,它在批量复制作品的同时,也在创造着作品。“在后现代主义中,文学迅速地转向了后台,而让舞台的中心位置为视觉文化所照亮。[4]”在迅猛发展的视觉文化影响下,以电子媒介传播为主体的文化传播方式,已经成为大众感官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电子媒介的兴起、发展并成为一种时尚元素,与受众的审美心理与“快餐式”的阅读习惯密切相关。作为时尚元素的电子媒介方式对城市审美文化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建的淮海烈士博物馆,通过文物、蜡像、模型、图片、手稿等形式,采用声、光、电等多种手段,再现了当年淮海战役激烈的战争场面,并把雕塑、绘画、影视等艺术手段融合一体,充分展现了淮海战役的历史悲壮画面。徐州博物馆、徐州汉文化景区等地,为扩大徐州文化的影响力,建立了相应的官方微信,通过微信平台向“城市人”介绍更多的徐州历史知识,向“城市人”展示徐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关注的是,二维码正成为时尚元素的重要成员之一,如果给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绘画、雕塑等展品上,贴上解释其历史文化内涵的二维码标签,游客通过微信扫一扫的方式进入随时听讲解的状态,及时了解该文物的相关信息,这样可能更有利于“城市人”通过电子媒介了解内蕴深厚的徐州文化,从而增进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理解。

(二)审美知觉体验方式

知觉体验方式是体验历史文化传统的重要方式,人们在参观欣赏的同时,往往会得到直接的审美体验。以汉兵马俑、楚王陵、汉画像为主题的全国最大的以汉文化为特色的主题公园、汉文化广场、汉文化艺术馆,是徐州人体现、欣赏徐州楚风汉韵文化氛围的重要场所。此外,如彭祖文化节、奇石节、伏羊节等民俗文化传统,存在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习俗、审美情趣之中,它是一种内在的、稳定的、城市传统的知觉体验方式。在传统的知觉体验方式中加入时尚元素,会让人们得到全新的审美体验,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增进对历史文化的认知与认可,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增强徐州的城市文化凝聚力。例如,2015年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新发掘出的汉代城墙,数以万记的铜钱,徐州博物馆在定期展出这些出土文物的同时,别出心裁地通过微信平台召集志愿者参与考古发掘过程。在徐州汉文化景区官方微信上有这样一条新闻:2015年3月7日上午,30对新人在徐州汉文化景区举办汉式婚礼。这场原汁原味的大型汉文化集体婚礼吸引了市民、媒体和汉文化爱好者的关注。大型汉文化集体婚礼全国巡演活动以汉式婚礼为载体,一股席卷大江南北的汉文化旋风从这里吹向江苏各地。在2016年新年期间,徐州汉文化景区更推出“初一至初六,穿汉服游客可免费游景区内所有景点”的优惠活动,穿汉服、行汉礼等形式无疑会让市民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对徐州城市文化的了解。通过这些审美知觉体验式方式,人们既能感受汉文化的独特魅力,又增进了人们对汉文化的了解,使人们在知觉体验的同时得到审美的享受。

三、当代城市审美文化的审美突出特征

城市审美文化的审美形态表征多姿多彩,“广义的城市审美文化形态不仅包括高楼、道路、广场、车流、灯饰等触目可及的城市表征,也包括‘美食’、‘时装’‘康居’‘靓车’等已经成为市民日常生活审美文化的内容,更不用说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德伦理、价值观念、城市精神、大众传媒等领域存在的文化现象[5]”。城市审美文化具有的形式美与内涵美相交融、静态美与动态美相契合、传统美与现代美相汇聚的审美特征,可以看作是城市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众多时尚元素的影响下,视觉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图像比文字表意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读图逐渐成为人们了解信息的重要方式。在城市审美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人们主要利用视觉来观看、领悟,感受文化的魅力,因此,图像化可以看作是当下审美文化突出特征的一个方面。为了让文化走进人们的心灵深处,多样的文化传播方式应运而生,人们在读图的过程中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同时,借助这些方式,感受文化的给养,当下的城市审美文化打破了主客二分的局面,能够调动主体的参与性,能够满足审美主体的直观审美需求、趣味审美需求以及艺术审美需求等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因此,主客一体也是当代城市审美文化的一个突出特征。

(一)图像化

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标志,那就是它正转向一种视觉文化,或者说一种影像文化[6]。20世纪中后期视觉文化悄然兴起,它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影响着城市文化的传播。图像文化是“在现代商品社会应运而生,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以现在都市为重要对象的文化形态,这是一种带有浓厚商业色彩、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生产出来的文化[7]。”随着电影、电视、网络、广告等的发展,虚拟的幻象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主导作用,现在读图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波德里亚说,“图像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已处处生活在现实的一种‘审美’幻象之中。[8]”在视觉文化的冲击下,当代审美文化呈现出全新的样态,读图已经成为新样态中的一种文化时尚。一些图文文学书籍一改传统的文字叙述方式,图像成为叙事的主体,它以清晰生动、充满意蕴的图像符号吸引着受众的眼球,在短时间内向受众提供更多有效信息。由于教育背景与兴趣爱好的差異,不是所有的阅读者都有理解大部头文学作品的能力、耐心和时间。图文文学与单纯的文字文本相比,温馨的画面能更快捷、更直观地传递情感,阅读起来毫不费力,还带有视觉上的审美愉悦[9] 。

(二)主客一体

城市一直被视为人类文化和历史的缩影,是人们改造世界、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城市主体创造城市的新面貌,改造着城市的文化景观,改善着城市的文化环境,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体现着人们思考的痕迹,渗透出人们对美的追求。城市主体是城市创造的主体,他们有着直觉的、趣味的、艺术的审美需求,城市人在审美需求的推动下,观察并欣赏城市审美文化。在徐州的城市审美文化建设中尊重城市主体的审美需求与文化品位差异,兼顾不同曾是徐州市民的需求,如在徐州汉文化景区中,图像、雕塑、兵马俑、汉墓等为不同层次的市民欣赏,历史溯源、意义阐释、导游讲解等一般受文化水平较高的市民欢迎。景区中有兵马俑、竹林寺、汉画像石长廊等景观,也有汉墓、楚王陵等景观。城市主体在浏览过程中,带有明显的参与性,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吸收其中的文化底蕴,获取更多的审美享受。而徐州传统的民俗艺术更调动了城市主体的参与性,实现了主客一体的完美融合。在徐州民俗博物馆,“城市人”主动学习撕纸艺术、欣赏徐州戏曲、观看捏面人、吹糖人等民间技艺,而与吃文化相关的徐州美食节“伏羊节”更是带动了大众狂欢,人们吃伏羊,了解吃伏羊的益处,口耳相传吃伏羊的习俗。

城市审美文化建设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建设具有文化个性的城市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城市审美文化传承、创造、传播、消费功能日益强化的情况下,城市审美文化建设的出发点要做到历史文化传统与当下时尚元素的融合,在继承、弘扬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时,彰显当下时尚元素,结合当下城市审美文化的图像化、主客一体的突出特点,打造城市个性文化,而城市个性文化的塑造必须与城市的精神文明相结合,必须有利于城市主体文化素养的提高。城市审美文化建设是一个追求美的过程,与人们的文化知识、审美情感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陈李波.城市美学四题·序[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黎江农等译.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41.

[3]]德]瓦尔特·本雅明.论文学[M].莱茵河畔法兰克福,1969:60.

[4][美]阿列西·艾尔雅维克.眼睛所遇到的[J].文艺研究,2000,(03).

[5]李萍.现代城市审美文化的主要形态[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6]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1.

[7]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98.

[8][美]马克思?波斯特.让?鲍徳里亚文选:217.

[9]徐放鸣等著.审美文化新视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27.

作者简介:

李臣,江苏师范大学文艺学方向研究生。研究方向:汉画像研究。

作者:李臣

城市审美文化论文 篇2:

蒙古族插画视觉元素在内蒙古城市广场文化形象中的审美内涵

【摘要】蒙古族插画元素与内蒙古城市广场的融合能够反映出城市的特点和风貌。在现代数码绘画技术的运用下,蒙古族插画使城市广场更具有民族性与文化性。蒙古族插画在城市广场中展现出了民族故事和人文历史,艺术性与功能性的高度融合牵引着城市文化的意识形态,从单一的城市广场上升到城市内在的深邃性,塑造出城市广场独特的文化魅力。

【关键词】蒙古族插画;民族广场;内蒙古广场

基金项目:内蒙古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9年度草原丝路书画艺术专项“蒙古族插画视觉元素对内蒙古城市广场文化形象的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9Y03)的阶段性成果。

引言

(一)国内外城市广场概述

“广场”一词源于古希腊,初期最为原始的广场是由建筑物围绕组合而成,呈现出一个宽敞而又空旷的空间。从广场的起源来看,它的发展始于公元前5世纪,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发展成型于公元前2世纪前后。早期的广场其主要的功能性体现在人们的集会活动及商品的交易买卖,广场的形式感和功能性不够强烈。在此后的发展中,广场成为了城市生活与文化交流的一个聚焦点,是人们约会交友和聚会休憩的场所,同时也是专业竞技、公益演讲、节庆纪念等活动的重要平台。著名的雅典卫城(Acropolis)是一个综合性公共建筑群,其广场的功能性体现在政府机构对法令、政策、公告的宣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同样也是人们从事商品交易活动的一个集市。欧洲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广场的功能性更加凸显。由于当时思想文化活动的繁荣,城市中公共活动空间的建设进一步推进发展,出现了一些世界著名的城市广场,如圣彼得广场(Piazza San Pietro)和卡比多广场(the Capitol Square)。在历史与文化的发展和融合中,古代的广场与现代的广场都是作为大众活动中心而存在,广场的功能与人是分不开的,它是一处具有独特领域的空间,是一个敞开的建筑物,同样也是敞开的一种文化。透过这个空间可以看到城市的精神文化面貌,更能展现出城市中人们的生活状态。我国的城市广场在20世纪50年代时期模仿苏联,在建筑的构成上追求几何构图,强调严谨的轴线关系,形式较为古板僵化。80年代以后,城市广场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局面,有商业性质的广场也有反映政治的广场,更有大众居民娱乐休闲的广场。

(二)内蒙古城市广场概述

内蒙古城市广场的建筑和装饰运用蒙古族元素较为普遍,比如:将蒙古族的马头琴元素融入到广场的灯柱上,蒙古族哈木尔云纹元素融入到广场的地砖及墙面中,虽然对蒙古族设计的视觉元素运用较为多样,但也较为零散,在具体运用和展现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重新的“打散组合”、进行重构,或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塑造民族广场的形象。所以,重构与组合的过程中便形成了一种当下最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表现形式——蒙古族插画。蒙古族插画的视觉元素、故事性、内容的丰富性与单一的图案相比更具有说服力,其应用范围更广,表现的内容也更为饱满。蒙古族插画在当下现代视觉传达中具有独特的表现力,能够反映出北方草原上的民族生活面貌,展现蒙古族的生活形态、民俗风情、宗教文化以及民间艺术等。它以视觉形态的符号依托到内蒙古城市广场中,能够呈现出内蒙古自己的文化脉络,并通过民族的视觉语言表达出内蒙古地区的历史、地理和人文情怀,整体凸显内蒙古城市广场的面貌。

一、蒙古族插画视觉元素与内蒙古城市广场的艺术融合

罗德里戈·佩斯雷·德阿尔塞(Rodrigo Perez de Arce)在《城市的改变和附加的建筑》中指出,城市的不断改造确保了其在时间及空间方面的场所感,不论是从历史角度还是空间角度而言,元素的積累都逐渐巩固和加强了空间。在城市广场这个空间里,建筑物对人的吸引力排在第一,因为它有具体的轮廓、具体的形象,能够让人直观地看到它并能够进一步理解建筑物所表达的意思。观者进一步所看到的便是建筑物上的插画元素,这些插画与建筑物相辅相成,表达的内容清晰丰富,很容易刺激到人的视觉感官,作为城市广场的名片传递到每一个观看者。蒙古族插画的视觉表现力颇为丰富,图形元素与故事情节契合得较为紧密,在载体的应用上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能够融入到内蒙古城市广场中,反映当下时代背景中内蒙古城市的精神文化面貌,展现出内蒙古人民的生活内容,营造出蒙古族城市文化广场的民族感和秩序感。蒙古族插画在绘画选题定位上与其他主题插画有很大的差异性,这和创作者的生活背景和文化履历有着莫大的关系。蒙古族插画的创作与传播主要以内蒙古地区为主,具有地域性,当下的表现形式以电脑技术为主,通过数码科技手绘技术与蒙古族传统图形结合,并将蒙古族民间故事贯穿其中,通过民族故事为主线表达蒙古族插画的内涵。随着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传达必须通过某种载体进行传达。这种传达首先是基于视觉上的展现,通过视觉图像对眼睛进行刺激,才能够引起大众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度,更进一步引导大众读懂民族文化的故事,走进一个民族的心里,达到雅俗共赏的目的。内蒙古城市广场是以反映蒙古族文化、推动和发扬蒙古族精神的一个空间,民族广场的功能性不仅是综合的休闲娱乐,更多的是一个推动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特定的民族空间、独具民族特色的环境,使每一个人在广场中能够感受到内蒙古人民的生活情态。比如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号召的中国梦“讲文明·树新风”的现代民族插画,在全国各地的城市广场中进行展示宣传,每一组现代插画都带有浓浓的“中国味”,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符号,展示出了中华民族艺术之美。在这样的环境下,大众游走于城市广场中不禁会驻足停留,观赏和享受插画所带给彼此的愉悦,透过这些极具民族风格的插画感知到中国文化的力量,提升自我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蒙古族的绘画感与城市广场的融合,是虚与实的凸显与辉映,广场中民族化的石雕和地砖、墙壁与建筑,广场空间中蒙古族插画的展示与融合,共同呈现出富有磅礴气势的立体视觉空间。从观者角度来看,色彩靓丽的蒙古族插画所反映出的是人民生活的一面,不论绘画的用色还是故事的吸引度,都使民族地区的城市广场形成了具有独特蒙古族特色的设计风格。

二、蒙古族插画视觉元素在内蒙古城市广场中的凸显

现代城市广场是人们进行户外休闲活动的一个大众空间,这个空间的设计能够凸显出城市的整体环境和面貌。环境和面貌不仅仅是指表面看到的干净整洁,或者说是规模庞大,更深层次的是文化内涵的塑造。通过民族文化的表达能够从最根本处展现地方城市的民族面貌、民族形象,是城市文化的一种空间,是城市与人的对话交流,是城市与城市的链接沟通,更是城市与世界的融合。内蒙古城市广场的民族化策略在设计师明确的概念下进行表达,提出多种时间和空间的设计与展示方案,比如:以浮雕的图腾柱形式装饰、地标性的人物设计、建筑物上的装饰等。蒙古族插画、建筑物的造型和美学这三者之间形成一种平衡,实现创意的目的性,在整个广场框架中对元素的表现、概念的传达、内涵的导入进行整合,凸显城市民族广场的文化性。蒙古族插画借助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故事、民族观念与文化,运用特定视觉语言进行表达,视觉语言的直观性和生动性直接展示于城市广场之中,提升大众的民族审美水平,内容与形式的简洁性与城市文化高度契合,展现出当下社会的民族形态。就蒙古族插画而言,其中的蒙古族符号在表形与表意过程中诉说着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故事,寄托了蒙古族人民的心理情感。在多元文化融合的现代社会,传统民族文化需要创新和重塑,人们容易接受科技化的新兴事物,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思考更需要融入现代的表现形式。插画的艺术形式感倾向于现代社会下的商业味道,实用的导入性和传播的媒介性较强,在城市广场文化的推动下能够带动城市多个方面的发展,如城市文化的凸显、城市旅游文创的发展、城市视觉文化的塑造,更能够把视觉与消费融为一体,以文化和娱乐的角度建立广场文化和城市文化之间的桥梁,凸显艺术的在城市广场中的重要性。

三、结语

反映本土文化脉络特征的城市民族广场必须以民族故事、人文历史为背景,这是民族文化艺术与城市广場功能的一种融合,表达出了城市文化的意识形态。内蒙古城市广场是蒙古族文化的展示窗口,本土的城市广场是传达民族文化与民族生活形态的一个集合地。因此,有目的性地去开发和创新当下插画艺术形式,运用蒙古族插画引导公众的视觉,提升人们的民族文化意识,从单一的城市广场上升到城市内在的深邃性,才能使广场变得不再僵化,以独特的民族视觉审美展现出内蒙古城市广场的独特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欧阳丽萍,谢金之.城市广场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10.

[2]罗杰·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学出版社,2008:219.

[3]白淑兰,张秀卿.蒙古族文化元素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205-207.

[4]闫启文,刘亚林.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视觉传达中的体现[J].美术大观,2012,(9):119.

作者简介:张磊(1988-),男,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硕士研究生,河套学院艺术系教师,现代插画设计师,研究方向: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作者:张磊

城市审美文化论文 篇3:

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浅析我国城市的建筑色彩规划与审美文化的关系

摘 要:我国城市的形象和格局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下而不断地变化着。最近几年来,不断更新的城市形象、不断提高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水平与混乱的建筑色彩所造成的视觉污染之间不相融合、相互冲突着,所以说,规范、改进和实施城市的建筑色彩的规划势在必行。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审美文化与城市建筑色彩规划的关系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从大众所审美文化角度看在规划建筑色彩时有哪些要求,以及如何对城市色彩进行规划。

关键词:审美文化 建筑 色彩规划

一、城市建筑色彩规划与审美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

“从一个城市的色彩上,我就可以判断出城市所追求的文化”,著名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芬兰,1873年—1950年)曾经这样表示。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城市的主流文化可以通过城市色彩中最直观的一部分,即建筑色彩所体现出来。因此,城市色彩规划在城市色彩规划中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除了建筑功能需要的满足,建筑色彩还可以体现出建筑的形式和文化。建筑设计的最原始的构思理念从建筑的形式和文化中体现出来,所以说,除设计师本身之外,设计师对建筑环境的认知和对设计受众的审美文化的把握也是建筑的形式和文化的一个重要来源。

综上所述,审美文化通过建筑色彩体现出来,城市的形象通過科学的建筑色彩规划而得到提升。所以说,通过科学规划建筑色彩,城市的主流文化得以体现出来,大众审美文化在城市色彩的影响下而不断地使大众的审美趣味和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感提升。

二、大众审美文化对建筑色彩规划的要求

(一)从先进性方面看大众审美文化对建筑色彩的要求

在不断提高的大众审美水平的要求下,大众对城市形象和城市素质的提高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提出了在规划建筑色彩规划时必须满足先进性。此外,大众审美水平在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提升和引导下也需要对现金性要求进行满足。

大众审美文化的多样化具体体现在我国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和频繁出现的色彩污染。然而,从城市角度来看,城市色彩对于城市色彩起着基调性作用,这主要是由于作为认为色彩的一部分,是与自然色彩配合的体面积较大的一个部分。另外,为了使大众审美的走向逐步适应认同建筑色彩规划所体现的审美意义,大众审美必须引导于主流文化和经营审美文化。

(二)从地区方面看,大众审美文化对建筑色彩的要求

大众审美文化在地域、历史、民族等长久以来发展形成的稳定的审美文化特点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认同感。例如巴黎的奶酪色,希腊的白色都是长期形成而延续至今。这些色彩给当地人很强的归属感,是城市文化形成的重要部分。当然,由于大众审美文化也具有的娱乐性和消费性,不可避免的会有“媚俗”和“流行”的特性,而这些特性并不能保持持久的影响力。因此,中国城市的建筑色彩基调的确立,需要考虑以精英审美文化为主,结合因地域、历史、民族等长久以来发展形成的优秀的大众审美文化中的色彩特征。而在居住建筑色彩、商业建筑色彩、娱乐建筑色彩等方面,则应以色彩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大众审美文化中地域、历史、民族等长久以来发展形成的稳定的审美文化特点为主来控制因流行色而造成的色彩污染。

三、规划城市色彩的措施

(一)与城市功能相协调。

城市的功能,分为城市的整体功能和城市的分区功能。例如我国大城市的代表——北京的整体色彩与其分区的色彩。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其城市色彩是以灰色调为主的复合色,既映衬着皇城根儿的独有气质,又体现着政治文化中心的恢弘气势。其下辖的海淀区是著名的文化教育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和风景名胜旅游区,所以其色彩以绿色为主题,绿色不仅憧憬着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对我国未来发展的期望,又代表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还与本辖区的风景名胜的绿色相呼应。

(二)与城市的文化、民俗相协调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外显,是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内在实力、外显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譬如西安市,西安市作为中国十三朝古都,拥有众多的历史遗存建筑,而这些建筑中灰色占得比重很大,如钟楼、鼓楼、明清传统民居、西安城墙等。所以,西安的城市建筑师以灰色、土黄色、赭石色为主的色彩体系,不仅表达了对传统古建筑的尊重,更体现了古都西安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

(三)与城市的自然景观色彩形成色彩构成关系。

对人类来说,自然的原生色总是易于接受的,甚至是最美的。那是因为人类的色彩美感来自大自然对人的陶冶。因而,在规划城市色彩时,应尽量使其构成城市的底色,将城市色彩与自然色彩统一起来。

就拿希腊的首都——雅典来说,这个拥有古老而美丽神话的海边城市,其城市建筑以大理石的柔和的白色为主,与爱琴海美丽的蓝色形成无与伦比的搭配,使整个城市的色彩以蓝色和白色为主题,洁净的白色和忧郁的蓝色将这个城市的美丽尽显无疑。

参考文献:

1.陈飞虎:建筑色彩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99.

2.余虹编:审美文化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8-131

3.王发堂:设计审美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4.郭泳言:城市色彩环境规划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莫克热木.阿不拉

上一篇:欧盟法律改革论文下一篇:职务犯罪预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