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网络教学公共艺术论文

2022-04-16

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高职公共艺术课在学生素质素养教育培养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职公共艺术课教学必须与互联网全面对接,使得传统的“线下”面对面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视频网络教学公共艺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视频网络教学公共艺术论文 篇1:

创新视角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构建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对于高校而言,如何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和策略,如何有效的引导大学生进行综合教育成为重要课题。本文笔者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体系中存在的教学理念问题、教学模式问题等展开分析和论证,创新构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希望能够对新时期新阶段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提供新思路新途径,进而全面提高公共艺术相关专业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创新

从教育部颁布《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等文件以来,尤其是在高校落实《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后,高校全面且积极的开展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甚至将其当做实施《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核心内容。[1]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笔者发现当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构建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有必要针对性的加以解决。

一、高校公共藝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缺乏衔接性

高校开展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很多时候都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和分析,这也就导致很多时候大学生本身在之前的学习阶段已经了解的内容被高校老师再次重复提起,这一方面直接降低了大学生学习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兴趣,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接受过专门艺术培训的大学生而言过于简单,也就难免出现学生不买账的情况。[2]由此也反应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没有凸显出“高校”二字的含义,并没有针对大学生阶段的高等教育制定科学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策略,最终也就难免出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受影响的情况了。

(二)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内容不合理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没有结合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没有结合大学生的能力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没有反应大学生的艺术学习需求。虽然很多高校都开设和设置了公共艺术课程,但是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参差不齐,有的过于简单,有的过于复杂,很难真正的激发大学生参与艺术教育的激情和兴趣,审美和艺术追求也很难得到满足。

(三)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标准不清楚

很多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教育缺乏特色和重点,对教学效果也没有比较统一的评估标准,想要形成教学体系也就很难了。比如有的专家就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中小学基础艺术教育和专业艺术教育有着较大的区别,我们所面对的是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大学生,他们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审美认识规律与中小学生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制定艺术课程标准时应着重体现审美体验与鉴赏艺术的能力培养,体现学生创新思维与个体自我发展价值、社会交往认同与艺术实践价值、多元文化与科学综合价值,面向全体学生做好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工作等课程标准理念。”[3]

(四)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定位不统一

每个高校对于教育部等部门的规范性文件的理解和认识都是不同的,进而也就导致很多高校定位公共艺术课程时出现偏差,有的设置为选修课,有的设置为必修课等,一方面是因为教育部门对出现分歧的情况没有给出科学的指引和解释,另一方面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

二、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育部门层面

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现状不难发现,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引导还是比较欠缺的,文件政策的指引和要求不够详细,使得很多高校和教师产生误解,进而导致教育成效不理想,如果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对公共艺术教育做出更加明确详细的文件要求,对课程的性质、内容设置提出具体的方案策略,那么相应的公共艺术教学评价标准也就能够得以统一,相应的教学效果必然会得到提升。

(二)高校层面

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者、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和大学生等多个方面分析发现,各个主体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理解很多时候都是不到位的,尤其是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理念、教学目的等缺乏认知,使得很多时候公共艺术课程都是被人们所忽视的,这也就严重制约了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加上传统教学思维和教学理念的限制,学生本身对公共艺术教育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得公共艺术教育的效果很难让各方满意。

(三)教师层面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其对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高校的教育教学也不例外。高校在开展公共艺术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完全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来创新公共艺术课程教育模式,比如通过制作和设计微课的形式来综合利用各种图片、视频、文本教学素材,通过师生互动等方式来优化课堂的教学氛围,这样一来不但可以综合利用互联网中的各种优质的公共艺术教学资源,而且可以引导大学生去利用和应用网络教学资源,更好的拓宽公共艺术学习的视野。

(四)学生层面

当前大学生受到社会各种不良诱惑或者思潮的影响,懒惰思想和逃避心理表现比较突出,在学习方面表现的不积极不主动,对于公共艺术教育这种非专业课更加缺少关注和重视,这种情况下如果高校能够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通过社交软件等发布和推送公共艺术教育的相关知识和学习资源,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会浓厚一些,学生也就能够利用课余时间实现碎片化的公共艺术课程学习,比如观看微课等。[4]

三、创新构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

公共艺术课程作为高校推行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培养和陶冶大学生的艺术情操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都非常关键,尤其是在提升大学生人文核心素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5]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的情况,上文中已经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重点剖析,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课题研究的结果,创新提出构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策略。

(一)全面提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思想认识

“思想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为”。想要构建完整体系化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就需要脚踏实地的开展教学工作,前提与基础就是端正公共艺术教育的态度。在教育主管部门层面,需要进一步将公共艺术教育落实到细节中去,保障高校能够切实根据文件政策的指引开展公共艺术教育。高校层面需要重视进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开展多种形式的课程进行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层面也需要认识到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从自身出发提高思想素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层面更加需要端正学习的态度,提高参与性和积极性。

(二)丰富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课堂教学形式

从上文的分析中不难发现,当前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化、简单化,没有很好的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来丰富高校课程教学模式。在现有的条件下完全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网、多媒体、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优化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可以整合网络相关的教学资源,开展碎片化、网络化的课程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

(三)科学规范的设置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内容

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情况,结合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识能力,来设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内容,尽最大的可能贴合大学生的学习实际,避免出现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的情况,全面提升公共艺术教育的质量。具体而言前期可以通过广泛的调查活动了解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需求情况,分析大学生的基础能力情况,以便后期更好的设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案等。

(四)及时评估大学生公共艺术课程学习效果

针对大学生学习公共艺术课程的情况,制定统一的规范化课程标准,围绕师生互动情况,学生艺术素养提高情况,公共艺术课程实践情况等进行评估,无论是定期的评估还是不定期的调研,及时的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并针对性的加以解决,这对完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评估标准和体系非常关键。

参考文献:

[1]白瑜.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14).

[2]荀洪梅.国内艺术课程研究现状综述[J].读书文摘,2016(18).

[3]王娜.公共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2).

[4]赵昆伦.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公共艺术专业的本质与现实意义[J].装饰,2016(07).

[5]吴迪.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音乐时空,2015(04).

作者:陈若伦

视频网络教学公共艺术论文 篇2: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公共艺术课混合式教学分析

摘 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高职公共艺术课在学生素质素养教育培养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职公共艺术课教学必须与互联网全面对接,使得传统的“线下”面对面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注意的是,高职公共艺术课程的“线上”网络学习虽然有其优势,但也存在着不足,所以,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公共艺术课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是教育教学变革的必然选择。文章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公共艺术课混合式教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公共艺术课;混合式教学

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其对创新型高素质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素质素养教育。高职公共艺术课是对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开展的普及艺术教育,不是培养专职艺术家,而是希望通过公共艺术课的学习和实践提高高职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公共艺术课在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以及提高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9年8月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其中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2.32亿,占网民整体数量的27.2%。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互联网+教育”的兴起,促使高职公共艺术课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发展,深入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

1 高职公共艺术课互联网在线学习现状分析

面对“互联网+”时代给教育带来的冲击,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已不能完全满足高职公共艺术课的教学需要,必须将互联网引入课程教学,推动公共艺术课教学信息化、网络化的进程。高职公共艺术课与专业课不同,并不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公共艺术课教学旨在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感受艺术的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互联网在线教学作为高职公共艺术课的主要学习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其优势:(1)互联网为公共艺术课教学提供了来源广泛、内容丰富多元、表现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和共享。(2)在线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自主灵活,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实现了学习行为的生活化。在充分发挥手机等信息终端积极作用的同时,还提升了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师生间的交互方式多样化,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微信、QQ群以及邮箱等媒介进行交流,随时随地分享艺术作品和心得。

在線教学在实现一些传统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1)海量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存在良莠不齐、碎片化的现象,一些错误的教学信息不但不能发挥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势,还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2)在线学习有着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但也意味着约束力较低,学生没有了在教室环境中的制约力,缺少学习氛围,使得一些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学习进度滞后或中断。(3)在线学习的过程、质量缺乏有效监督,学到什么、学了多少,个体差异很大,不少学生只是为了混学分,走马观花似的学习,或在观看课程视频时去做其他事情,使得在线学习效率低下,无法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4)在线教学的交互性虽然自由,但师生间很难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且单一的在线学习会使师生间缺乏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不利于师生间的情感培养,还会使同学间缺少必要的协作与互动,无法提供完整的学习体验。

经过前几年的教学尝试,笔者发现单一的网络教学并不能很好的实现公共艺术课的教学目的。所以,在高职公共艺术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过程中,以信息化为手段,建立融合“线下”面对面群体学习优势与“线上”在线学习个性化为一体的混合式教学十分必要。

2 高职公共艺术课推行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

2.1 顺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根据教育现代化的总目标,提出了“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推动教育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创新,以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任务[2]。

2019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号)。文件要求推进美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探索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规划建设一批高质量美育慕课,扩大优质课程覆盖面。

2.2 高职公共艺术课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公共艺术课是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实践证明,在高职公共艺术课教学中,网络教学的先进性、课堂教学的真实互动性以及艺术实践的体验性这些教学环节都是不可替代的。所以,要以混合式教学来克服传统面对面教学和互联网在线教学的局限,将其深度融合、相互补充,以发挥各自最大的优势,确保高职公共艺术课整体教学的有效性。混合式教学不但是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混合,还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混合以及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混合,其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载体,提升了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混合式学习能力,是“互联网+”时代最合适高职公共艺术课的教学模式。

3 高职公共艺术课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步骤

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公共艺术课采用了“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首先,公共艺术课程开课前,任课教师需针对学生的特点,在超星尔雅教学平台上挑选合适的网络课程,并对课程中的视频、资料、作业、测验等教学资源进行梳理、筛选,再与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作为课程部分授课内容。

其次,让学生自主进行“线上”学习,期间对部分缺乏自主学习意识的学生进行引导,并对其学习过程展开监督和管理,让学生尽快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使在线学习具有实效性。

再次,在“線下”面对面教学中,针对学生“线上”学习遇到的问题和课程学习内容的重难点,教师开展讲解、答疑、讨论和指导。因为,在课前学生通过“线上”学习,对课程学习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所以可以留有较多的课堂时间,有针对性地对学习内容开展进一步的探究、协作与实践,来实现课程的深度学习,达到更良好的学习效果。

最后,任课教师将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完善公共艺术课的考核体系,把“线上”学习情况、“线下”考勤、课堂表现、实践作业与期末考核有机的衔接起来作为检验教学结果的依据,真实、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实现课程全过程考核。

4 高职公共艺术课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构建网络教学资源时,因互联网上出现的信息资源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教师要严格把关课程内容,在努力挖掘全世界优秀艺术资源的同时,甄别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根据高职非艺术专业学生的实际特点,认真的过滤、筛选、整合,制作出有针对性的网络课程资源,再将其运用到课程教学中。因此,互联网时代的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媒介素养”。

在线教学虽然便利,但更适合学习自觉性强的学生。针对部分学生学习自律性较差的问题,应建立相应的机制和措施,来监管学生在线自主学习的情况。例如,将在线自主学习的进度和效果作为获取课程考试资格的必要条件之一。另外,针对部分同学刷课、替考的不端学习行为,任课教师要和网络教学平台保持紧密联系,让其定期发送监测后统计出的第三方刷课学生名单,对不能诚信学习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并把在线学习进度清零,让其重新学习,情节严重的学生将取消考试资格。期末在线考核环节,指定考核IP地址以及考核时间、地点等,以防止学生出现替考现象。

提高高职公共艺术课的教学质量,还应加强艺术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定期举办艺术沙龙活动和第二课堂,从而将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内化为艺术素质素养。丰富的艺术实践和活动,还可以潜移默化的陶冶性情,并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价值取向。

5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快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混合式教学避开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实现了与互联网教学的融合,成为高职公共艺术课变革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高职公共艺术课任课教师应与时俱进,主动应对教学改革的挑战,强化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加强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以促进高职学生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基金项目:2018年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名称:“互联网+”下艺术素质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821。

作者简介:顾涛(1980— ),女,江苏南京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公共艺术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9-08-30)[2019-12-10].http://www.cac.gov.cn/2019-08/30/c_1124938750.htm.

[2]新华网.绘制新时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教育部负责人就《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答记者问[EB/OL].(2019-02-25)[2019-12-10].http://www.moe.gov.cn/jyb_xwfb/s271/201902/t20190223_370865.html,2019-02.

Analysis on mixed teaching of public art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Gu Tao

(Nanjing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Nanjing 211200, China)

Key words:“Internet+”; public art clas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ixed teaching

作者:顾涛

视频网络教学公共艺术论文 篇3:

美感即经验

摘 要:从杜威的“艺术即经验”理论出发,依托国家精品课程“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建设、大学生对艺术作品身临其境体验与网上必读课程发展性教学评价,提出“美感即经验”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理念,探索以发展的评价理念,多元的评价主体,指向的评价内容,多样的评价方式,动态的评价过程,循环的评价系统,实现“美感即经验”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美感;经验;精品课程;评价

艺术是文化的重要内涵与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美感的最佳文化形式。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其关键是课程建设与实践,包含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四要素[1]。南京农业大学将“美感即经验”作为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理念,通过12年的课程建设和发展性教学评价,实现全面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课程目标,获得了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一、“美感即经验”理论基础与内涵

19世纪3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出版《艺术即经验》,倡导将艺术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出“艺术不是少数几个人的,需要大家共同来经验”[2] 的观点,而经验涵盖了艺术活动、社会生产、人的交往、科学实验等一切人类活动。这些活动与经验感受密切相关,都是在人的经验过程中产生价值[3]。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艺术的审美体验,即“高峰体验”,包含着审美心理学上的个体亲历性和总体实践性[4],最终实现个体在总体中的价值,从而达到最佳审美状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与此完全相同,提倡大学生在审美体验中,要全身心地投入审美文化活动,实现自我在社会中的价值,追求真善美品质,塑造完美人格。

学校认为美感即是审美体验,当大学生接触到美的事物后会产生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欣赏心态,并根据经验做出主观评价。在实践中,学生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事物的声、形、色等构成的形象信息后,在大脑中形成美的感知而产生审美意象,同时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并持久作用于意识,从而产生经验记忆。这种经验在长期的审美训练中逐渐积累,潜于内心底层,形成无意识的审美感知。每当学生接触到艺术作品或美的事物,感官反映于大脑,唤起内心的经验记忆,能够再次自然地获得美的感受。为了获得美感,学生主动接受艺术的影响,自觉地理解艺术作品表达的情感和涵义,加强自我对事物存在的生活认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能力。如此,在多次实践中获取美感的技能或经历,可称之为美感经验。

二、“美感即经验”理念引导的“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建设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理论与实践互为依存关系,理论有效地指导实践,实践能检验、修正与发展理论。学校以“美感即经验”为指导理念,贯穿在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材建设和特色内容四个方面中,积极地探索普及和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新路径。

1. 网上必读的教学方式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网络教学,不仅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还能方便地获取海量艺术资源,在组织课程教学时显得更加灵活。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成为社会精神物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且“80后”、“90后”等“网络一代”的线上学习生活方式也已形成。2001年,学校建立了三维一体、图文并茂的文化素质教育网站——“博文益智”网,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艺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04年,依托“博文益智”网建设了“美学”网络课程,成为最早的“MOOC(慕课)”探索者。2009年,学校全面改版“美学”课程为“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国家级精品课程),构建完成网上必读课程,受到大学生的喜爱。

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但真善美为人所定价值,不是事物所固有特质[5],所以学生具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必读课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去主动探索和自我建构艺术知识体系,并通过大量网站链接,迁移诸多艺术网站来使学生获得美感经验,然后在网站的更新与完善中引导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学习。通过该理念的实施,课程具有便捷性和较强的自主性,体现出审美体验中的个体亲历性。学生可自主选择时间,利用网络载体和丰富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学期结束前按照考核要求提交作业,完成课程学习。此外,网络教学体现了教学的先进性和普及性,具有总体实践性效果。2009年以来,已有35000多名学生修读了该课程,受益面广。再者,课程教学强调互动性与过程性,网络课程与艺术选修课程、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线上线下结合,互为支撑,且重视学生学习与教学评价过程,实现教与学互动,有利于学生获取最佳审美经验。

2. 拓展迁移的教学资源

“美感即经验”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理念指导的“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必读课程,通过学生对课程网站中大量艺术资源的美感体验,完成手写作业进行考核。课程内容包含“文学、书法、绘画、建筑、雕塑、音乐、摄影、舞蹈、电影、戏剧、服饰与民艺”等12个艺术板块栏目。每个栏目配有详细的文字解说和大量的图片展示,以及背景音乐。在进入各类艺术展厅时,页面可360度旋转,自由缩放,模拟真实场景,实现三维虚拟展示效果。在课程网站链接的162个经典艺术网站中,学生自主学习时可便捷切换这些艺术网站,进行美学资源欣赏的迁移,在获得美感认知的同时又能为课程网页内容更新提供新链接。课程网站在给学生提供经典与时尚的艺术审美素材与教学资源的同时,还缓解了行业性院校师资不足带来的公共艺术教育资源缺乏压力。

3. 立体化的导读教材

教材是文化知识的中介,具有系统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思想教育功能。由于艺术教育是一种多元化教育,受教育个体具有明显的差异,受地域、民族、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6],而“美感即经验”理念面对每位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来达到总体上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目的,所以课程教材成为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满足“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建设需求,方便学生有目的地自由学习,学校依托该课程网站,编写具有导读功能的立体教材。针对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教材在编写上着重突出地方性、体现趣味性、坚持特色性与注重实践性,尤其注重保持浓厚的地方艺术文化色彩,使学生更加亲近地方文化艺术,感知地方文化魅力与独特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培养学生热爱地方文化艺术的情感,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和民族精神。另外,为了满足“网络一代”学生需求,教材主要通过图文并茂、以图代文、网络补充和扩展的方式,实现网上教与学互动,形成“图”“文”“网”相结合的建构式导读教材,使之适用于各类院校公共艺术教学与各类艺术爱好者的需求。

4. 地域特色的课程内容

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不能千篇一律,千校一面。由于学科、生源、设施条件、教学环境等人才培养条件不同,尤其是地域的不同,学生对艺术不同的美感诉求,形成了美感主体的差异性。公共艺术教育可根据地方文化特色艺术资源、区域性文化特征、教育对象的基本情况来开设特色课程,从而以点带面、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和整体艺术素养,真正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完善学生的人格[7]。

在“美感即经验”理念指导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校根据课程目标与教学环境,在课程内容建设上以江苏地方艺术特色、江南文化区域特征为依托,突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如在课程教材的内容编写上,其中的“音乐之美”板块,以“苏州弹词、昆山昆剧”为例,阐述明清时期说唱音乐的异彩纷呈;通过江苏无锡惠山的“天下第二泉”的背景介绍,形象地描绘出民乐《二泉映月》泉清月冷之意境;还有传统乐曲《春江花月夜》抒发的江南水乡之情等,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地方特色艺术“美感”。

三、“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发展性教学评价

课程建立了由学生助教参与的助教团队作为教学评价基础力量,同时依据“美感即经验”理念中个体与总体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实施教学发展性评价,积极地调动学生、教师甚至全校人员参与课程建设。课程发展性教学评价是一种以促进每一评价对象的发展为根本目的,注重教学的质性、过程性和评价对象主体性的综合性教育评价[8]。

1. 评价理念的发展性

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质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与改进教学实践[9]。“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发展性评价旨在发展全体学生艺术素养和实践能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促进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通过学生参与助教团队工作,批改作业与分析和汇总课程评价来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教师组织进行网页内容的完善与更新,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和控制教学发展,实现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 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网络课程具有开放性,任何人都可成为评价主体。学校通过建立评价机制,除了学生和教师为评价主体外,还向所有点击网页的主体开放,进行实时互动。被评价者也可转为评价主体一员,同时多方监督和及时公开教学情况,使得课程在评价互动中不断提高质量。在“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的网站论坛中,被评价者可留言咨询学习问题、学生成绩和教学情况等;另外邀请专家、家长与社会人士参加该课程教学的指导与评价。

3. 评价内容的指向性

“美感即经验”理念以教学的质性为重点,评价指标包括主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实践创新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评价内容指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一是教师制订教学计划和指定评价内容;二是教师组建助教团队,由具有艺术特长或艺术兴趣的学生组成,分成若干小组,以是否熟悉指定的评价内容为标准选出各组组长。组长负责联络、统筹和反馈,其他组员熟悉网页教材内容,批改学生作业和处理评价结果;三是指定课程内容,网络资料占60%,教材为40%。学生通过自学网上课程内容,从“学习考核”网页内,选择试题库中至少涉及4个艺术板块的10道问题作答;四是设定考核标准,要求学生选择的艺术板块内容不可重复,然后提交5000字左右的手写报告,考核合格后方可修满学分,从而达到每生必读“美”目标。

4. 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教学评价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多种方式进行,有利于提高评价的实效性、操控性和科学性。多样化的课程评价方式主要包括:提交手写网站题库作业;上传参加艺术实践展演的视频作品;采用论坛问答评价;进行问卷调查的综合评价等。

5. 评价过程的动态性

评价在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与日常教学活动紧密相联。评价可使课程教学处于动态的监控之中,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助教团队担任着评价的重要角色,是教师实施教学计划和反馈评价结果的桥梁。教师根据助教团队的学习评价报告,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调整教学计划,促进教学动态地向前发展。

6. 评价系统的循环性

助教团队通过批阅学生作业和将学习情况、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从而获得深层次的艺术学习体验;教师则根据反馈情况做相应更新;学生可再次吸收新的艺术知识,反馈新评价。如此反复,构成了循环式的教学实践和发展性评价系统,促进教学的全方位提高。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价值的判断体现着每位评价主体具有一定的经验或亲身经历、感受和体会,所以“美感即经验”亦是“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评价发展的前提。学校将坚持这一理念,不断完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并为其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新突破。

参考文献:

[1] 朱苏华.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构想[J]. 江苏高教,2012,(2):99-100.

[2] 杜威. 艺术即经验[M]. 高建平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 周旭. 20世纪美国公共艺术教育中的杜威思想[J]. 文艺研究,2011,(7):157-158.

[4] 胡经之,王岳川. 论审美体验[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4):3-11.

[5] 朱光潜. 谈美[M]. 北京:金城出版社,2006:13-18.

[6] 金玺铎,贾昕东,刘哲. 论高校研究生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231-233.

[7] 葛春先.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4):14-15.

[8] 朱晓青. 发展性评价:面向开放大学学生的新策略[J]. 教育发展研究,2006,(17):72-74.

[9] 刘岗. 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课堂教学设计[J]. 电化教育研究,2009,(10):83-86.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13ZDAXM004);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基金(SK201302);南京农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3Z011)]

[责任编辑:吴芳和]

作者:胡燕 李海锋 王恬 宋菲 赵玲玲

上一篇:我国审计风险准则分析论文下一篇:电工电子技术电子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