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能素质教育通信工程论文

2022-04-23

数字解码“211”是指“211工程”建设高校,即面向21世纪国家重点建设的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目前总计112所。需要指出的是,“985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均是“211工程”建设高校,这两类大学在前文已经进行介绍,故本部分介绍的院校为剩余的其他41所“211工程”院校中的部分院校。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公能素质教育通信工程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公能素质教育通信工程论文 篇1:

通信工程监理专业推进校企对接的研究与实践

通过对通信监理专业推进校企对接,共建特色专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校企融合,共建共管”的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特色,为通信监理专业建设及专业群提供更好的发展,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内涵建设,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的能力,为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2005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达安项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创办了通信工程监理专业。该专业以通信工程监理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为依据,校企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为核心,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定出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经过多年的建设,该专业从“全额订单”起步,逐步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校企融合,共建共管”的通信工程监理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制定出与企业合作、交流的长效机制,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将通信监理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广东省通信监理行业和企业培养了紧缺的高素质通信监理人才。

1. 紧贴通信产业的发展,修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项目建设期间,本专业紧跟行业发展要求,面向通信监理员这一职业岗位的用人需求的变化,与广东省通信学会、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广东达安等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学会和企业进行了密切交流与沟通,开展了多次的调研和论证,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探讨和修订和完善了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通过召开年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并与到会各行业企业专家探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社会、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要,分了通信监理行业工作岗位、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对应的课程体系,修订每个模块相应的符合行业需要的课程和技能考核标准,确定了通信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该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了双主体育人的办学思路,体现了开放性、合作性和与时俱进。

专业发展目标定位为:将本专业建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力量强、教学实训条件优、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的特色引领的品牌专业,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辐射带动我校通信专业群发展,最终为全国同类专业和专业群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以通信工程监理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为依据,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广东省通信行业,培养掌握通信专业知识和技术,具有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和现场监理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根据行业和企业需要,在该专业下灵活设置通信工程设计、通信工程概预算等相关专业方向,并成为该行业急需人才的培养基地。

2.完善了“校企融合、共建共管”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并实践“校企融合、共建共管”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制定出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实工学结合和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聘请社会和企业的专家和能工巧将共同参与教学,特别是实训教学与考核环节。采用“2.5+0.5”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学习阶段基本由2年半的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0.5年的企业顶岗实习阶段,对人才的培养力求理论适用为度,强化实训过程。顶岗实习即学生进入从事通信工程监理的公司实习,培养计划、培训教育、考核评价由校企双方共同承担;学生主要接受实习单位管理,院内教师定期教学巡视,现场指导。学生通过这种人才模式培养完成了知识到行业岗位的过渡,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与理论知识、实训技能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综合性、实用性,具备较好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就业竞争能力较强。顶岗实行实行学校、企业双指导教师制度,双方共同承担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和考核工作。另外为了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利用3G通信技术开发了顶岗实习管理平台,为在高职院校实施有效顶岗实习管理提供借鉴。

3. 深化课程改革,完善了专业教学配套资源,并带动辐射群内相关专业

深化课程建设,形成本专业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建立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库、搭建网络资源平台、实现教学资源与企业培训资源共建共享。在项目建设期间,与企业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包括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合编出版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以及配套的讲义和实习指导书,全程录制课程教学视频,完善本专业教学资源库等;并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数字化及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程教学,完成了网络课程,完成了国家级精品课程向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完成了通信工程监理专业资源库的建设任务,对本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另外本项目建设还辐射支持了本专业群内相关专业的课程建设,包括跨专业协同创新模块课程,我校师培中心平台课程,广东省轻工协会培训课程,还启动了移动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相关专业的专业资源库的建设,在将本专业建设成特色引领型专业的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群内相关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4.实施“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本专业要求学生必考下列三种证书之一:通讯终端设备维修证书”(高级)、“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中级)、“电工证书”(中级);可选考“中兴通讯程控交换网络助理工程师NC职业资格认证”、“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类软件操作员(设计师)证书”等。同时,为了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对于获得省级竞赛三等奖以上名次的学生给予“技能对等”认定,可顶替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每一项奖励对应一个专业职业资格证。

根据“课证赛相融合”的课程体系设计理念,将职业标准等融入到课程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对学生参加通信类职业技能竞赛也有成效。如通讯终端设备维修证书就对应于移动终端设备维修技术课程教学,在教学中引入考证内容,学生毕业时拿到了技能证书,部分优秀学生还在省通信技能大赛”LTE组网与维护”获得二等奖。

5.将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素质教育成果丰硕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将通信监理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在校期间经常参加企业的各种活动,如篮球赛、演讲比赛和优秀员工表彰活动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了解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为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47期2014年第15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另外本专业也经常邀请企业领导和专家来校开办讲座和访谈,增强了学生对企业的了解和认同感。

开展多层次的专业交流、讲座和活动,设立企业奖学金。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全程参与,在学生入校开始,就感受到职业氛围和企业文化的熏陶,学生毕业后也很快适应和满足企业的要求,真正实现了校企生三赢。企业领导、工程师和专家定期来我系开办讲座,进行励志教育、专业引导、素质培训及就业辅导。另外企业多次邀请学生参加企业的各种活动,如一年一度的达安杯篮球赛、公司年度总结和员工演讲比赛等,邀请学生参加企业迎新晚会、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同时设立企业奖学金。几年来有近120名学生获得达安奖学金,通过校企互动营造了职业素质教育氛围,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

该专业“双主体”育人,素质教育成果丰硕。该专业坚持校企共建共管,工学结合,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教育,合作企业既是工程监理现场,同时也是学校教书育人的阵地。通信工程监理专业的学生多次获得学校优秀班级奖、优秀社会实践队、优秀毕业生称号,并在国家和省的各项技能大赛中获奖。毕业生双证书率达到100%。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有近20人次毕业生获得企业优秀员工、优秀大学毕业生奖励,多名学生成长为公司技术和管理骨干。毕业生参与的50多个工程被评为优质质量工程。该专业学生除了在广东达安、公诚、吉林等监理企业就业,在中兴、华为等大型通信企业也具有广泛影响力,受到企业的欢迎,就业范围广泛,体现了人才培养适应性强的优势。

6.多种途径综合培养学生思想素质和职业精神

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时保证。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军事教育理论》等思政课程,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依托学生党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本专业2013届毕业生46人,学生党员3人,占学生人数的6.4%,向党组织递交申请的占70%。入党人数和积极分子在学校都名列前茅; 依托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电子协会”志愿服务三下乡为载体,学生下基层帮助附近村民维修电器,培养学生热爱专业,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打造科技竞赛活动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承办学校每年一度的电子科技文化节,开展电子产品制作比赛等活动,参赛学生覆盖面达100%,营造“学技能比技能”的良好氛围。

7.对接通信企业行业特点,实施了“分段式、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

根据本专业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特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动对接通信类企业生产规律、适应企业生产需要,实施“分段式、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将校内学习与企业生产实习、顶岗实习交替进行,实现校企双方联合教学、协同管理、共同育人。本专业一年级参加专业认知实习,了解通信监理行业的发展与职业特点,二年级参加暑期实践,到企业真实通信项目中锻炼学生,初步掌握通信监理所需技能,第六学期参加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校企深度融合的特点,让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受到实习单位的广泛好评,本专业2014年的应届毕业生已全部被录用,体现该专业的就业竞争力。

8.校企深度融合,共同建立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

另外为了保证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在项目建设期间,本专业建立并健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依托我校国家示范校的平台,本专业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完善了如《学生员工管理办法》、《校企互兼互聘制度》、《顶岗实习巡视制度》等校企合作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为双主体育人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9.校企共建通信行业培训基地,提升了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与广东省通信学会、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合作,积极承办行业活动,并推进校企人才培养交流活动的常态化。与广东达安共同签订《校企共建培训基地协议》,既保证校内实训实习基地的正常运行,以满足主要技能训练和技术创新服务的要求,保证生产性实训实习效果。同时积极扩宽实训基地功能,使实训实习基地具有对外培训、企业培训、教师培训、考证培训等能力,成为广东地区的通信行业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与广东达安共建国家级通信工程监理专业骨干教师企业顶岗培训基地;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建立了政行企校四方共融的“通信行业培训基地”、“LED行业培训基地(暨南海光电学院)”和一个国家级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

推进校企对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是高职院校发展趋势。企业全程参与通信工程监理专业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过程,毕业生精专业、懂管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优秀素质已经受到企业的肯定和嘉奖。根据麦可思、用人单位、毕业生等第三方调查和评价,本专业毕业生质量受到广泛认可,近三届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就业对口率90%以上;据2011年、2012年第三方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对我校通信工程监理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表明,该专业的学生月薪、就业率和母校推荐度指标,在全校名列前茅。有近30人次毕业生获得企业优秀员工、并成长为公司技术和管理骨干,年薪达12-20万元,在企业得到良好的发展和升职空间。本专业还校企合作举办国培班,与兄弟院校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兄弟院校相关专业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作者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通信工程系)

作者:黄兰 秦文胜 欧阳欣

公能素质教育通信工程论文 篇2:

第三组:数字解密之“211&112”

数字解码

“211”是指“211工程”建设高校,即面向21世纪国家重点建设的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目前总计112所。需要指出的是,“985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均是“211工程”建设高校,这两类大学在前文已经进行介绍,故本部分介绍的院校为剩余的其他41所“211工程”院校中的部分院校。

院校鸟瞰

“211工程”与“985工程”同为国家顶级高等教育科研振兴项目,但两者又有其区别,通俗地讲,“985工程”是取其深,而“211工程”则是取其厂。再详细点可以这样理解,“211工程”是国家“重点”建设院校,“985工程”院校则是“重中之重”,这些院校基本都在本科一批进行录取。“985工程”高校主要是国内一流的知名高校,在多个领域拥有较强的冲击世界高水平大学目标的实力。这39所大学都明确地以世界一流或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作为自己建设的目标。而“211工程”除了这39所高校外,还包括了一些省市或部属的具有较强实力的73所重点院校。这些学校的影响力更多地表现在所属的学科领域或者所在省(区、市)的影响。

“211工程”大学均依托于各自的发展优势博采众长,着力于学校基础建设、重点学科建设及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发展,诸如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以涉海类专业为特色的高校不遗余力促进特色学科体系的逐步完善,四川农业大学等农学类院校秉持农学王牌专业的同时推进学科全面发展。而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师范类院校则立足于师范金字招牌追求“十字型(“十”字型是指既具备有较宽的知识面,又在某一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的创新型人才。此概念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邹东涛提出——编者注)”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的“211工程”大学不断完善自身的学科体系、教学基础、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水平,成就中国高校圈内的百花齐放。

1.图表说明: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四所大学虽然拥有两个校区或办学实体,但在申报进入“211工程”项目时,是按照同一个校名进行中报的,故在统计时,未重复计算数量。

2.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数据中心),教育部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高校官方网站。

院校点击

大连海事大学

院校速评:大连海事大学位于中国北方海滨名城大连市西南部,办学历史悠久,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是交通运输部所属的全国“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亦是经由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是当之无愧的国家海运人才培养基地。

大连海事大学现有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轮机工程2个国家重点学科。有交通运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其中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在全国排名第六位。该校非海上的三甲专业是交通运输、通信工程、海商法。交通运输隶属交通运输管理学院,偏文科类,就业前景很好,学习压力也不大;通信工程也很好,很好找工作,但是学得很难,如果对这方面有兴趣的话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海商法是法学院的特色专业,在坊间有口皆碑,无论是教学体系还是学科方向或是学术成果,其在全国法学院校和科研单位中均名列前茅,该专业每年的录取分数线很高,就业形势好。另外,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这两个老牌专业也很强大,无论师资还是实验仪器等都相当雄厚。总的来说,海上类专业在学校占绝对统治地位,软硬件最雄厚,综合实力也是最强,如航海技术、轮机工程等专业。

需提醒同学们的是,该校的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轮机管理)、船舶电子电气工程、海事管理、救助与打捞工程等专业只招男生。

国家级特色专业:航海技术、轮机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法学等。

学校网址:http://www.dlmu.edu.cn/

招办电话:0411-84727233,84724303

天津医科大学

院校速评:天津医科大学创建于1951年,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继北京协和医学院后,国家最早批准试办八年制的医学院校。

天医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上,将以医学为核心、以生命科学为主要依托的办学特色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学科建设上,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均与医学有关,如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外科学(泌尿外科学)、外科学(神经外科学)、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而在专业建设上,全校15个专业中医学类专业占了10个,其中的临床医学(七年制、五年制)和口腔医学(七年制、五年制)是天医的传统王牌专业,在师资配备和人才培养模式上都要优于其他专业。同时,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学为全国首办专业,资格老、实力也很强。天医正在创建全国医学影像学培养基地,力争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发展。

法学、英语、眼视光学、运动康复与健康、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虽是非医学类专业,但在人才培养上均与医学密切相关,如法学培养的是既熟悉临床医学知识,又全面掌握法律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英语是培养在医药、公共卫生和其他相关领域从事对外交流、翻译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国家级特色专业: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护理学、药学、临床医学。

学校网址:http://www.tijmu.edu.cn/

招办电话:022-83336711

内蒙古大学

院校速评:内蒙古大学创建于1957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创立的一所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

内大的蒙古学和生命科学两个学科群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两大学科群中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动物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生态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另还有1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8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依托学科建设,内大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能产生ω-3脂肪酸的转基因克隆牛,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内大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一所“211工程”大学,文理相长,在理科类学院中,生命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交通学院是主力,其中生命科学学院中的生物科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是内大最有实力的专业之一,建有国家生物学人才培养基地。经济管理学院的会计专业是内大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之一,每年该专业只招收120余人,每到毕业季可谓是供不应求。分别建有国家数理学人才培养基地、自治区化学人才培养基地的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三个专业也广受好评。而在文科类学院中,蒙古学学院、外国语学院,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是主力,蒙古学学院中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言文学)是内大文科类中的老牌特色专业,是内大的掌上明珠,建有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此外建有自治区文史哲人才培养基地的哲学专业也是不错的选择。

国家级特色专业:生态学、音乐表演、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等。

学校网址:http://www.imu.edu.cn/

招办电话:0471-8935884,8935885

东北师范大学

院校速评:东北师范大学建于1946年,坐落在美丽的北国春城长春市,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东北师大是全国有名的师范类高校,目前有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全国排名第二位,教育学原理学科是科研大户,世界历史学科在全国拥有世界史专业的大专院校排行榜中排名第一位,生态学学科在我国率先开始了东北草原植被的研究。历史、中文、生物等3个学科中分别设立了国家文科、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除在学科上经营得有声有色外,该校还承担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大问题等8个“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东北师大开设的专业覆盖了除军事和医学以外的11个学科门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环境科学专业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有较强影响力。东北师大作为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的一所试点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学、学前教育、英语等师范类专业实力大都比较好,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教师工作,就业前景十分看好。

国家级特色专业:心理学、会计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科学,小学教育、物理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

学校网址:http://www.nenu.edu.cn/

招办电话:0431-85098500,85687511

东华大学

院校速评:东华大学始建于1951年,地处上海市,其前身是华东纺织工学院,后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东华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重点大学,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东华大学在纺织领域的学科最有特色,也最具实力,学校仅有的7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其中有6个为纺织类,如纺织科学与工程、纺织工程等,另外还有1个学科是材料工程。值得一提的是,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全国高校一级学科评估中,两度名列全国第一,同时纺织类三大检索论文收录总数超过世界其他9所著名纺织院校的总和。

东华大学在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机械工程、软件工程等8个本科专业中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从该计划中走出来的学生都称得上是佼佼者。服装设计与工程是该校的老牌强势专业,所学课程大多是大学物理这些理科性很强的课程,录取分数偏高。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也是该校的优势专业,学的是宇航服的研制,总体科研教学力量很有实力。另外,如果想到德国、日本留学,可选择轻化工程、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如果擅长化学,可选择应用化学、轻化工程、生物工程等专业,如果擅长数学,可选择电气信息类等专业。

该校依托于强大的发展平台如今毕业生已遍布国内外的研究院所、高校、银行证券、外资企业及著名TT专业公司,薪资水平亦是在同级毕业生中名列前茅。学校近年来成功举办了第83届世界纺织大会、第25届国际数据工程大会等诸多高档次的国际学术会议,并且依托上海这一广阔平台积极实施其国际化合作与交流战略。东华有大批科研成果应用于航天、军事、建筑、环保等领域。2011年,学校的“半刚性电池基板玻璃纤维网格材料”研究成果在“天宫一号”上得到应用,在国家的载人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功绩显著。

国家级特色专业:功能材料、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应用物理学、环境工程、日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轻化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等。

学校网址:http://www.dhu.edu.cn/

招办电话:021-62379160,62373266

苏州大学

院校速评:苏州大学创建于1900年,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古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苏大现有放射医学、内科学(血液病)、纺织工程、外科学(骨外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化学、物理、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5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基本科学指标)前1%学科。纺织工程、汉语言文学是苏大在全国都很有影响力的两个专业,丝蛋白人工皮肤、丝绸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大豆蛋白纤维是纺织工程专业中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成果。法学是苏大的优势专业,该专业沿袭了东吴大学当年的法律衣钵,是江苏地区的法学三强。金融是苏大文科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之一,因苏州经济非常发达,所以学得好基本不愁就业。苏大的医学、艺术学在全国也有很高的地位,医学专业实力在江苏第一,就业很火。在理科方面,数学(师范)、物理学、化学都是优势专业。

苏大的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是全国首批17所国家试点学院,是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携手共建的一所高起点、国际化的新型学院,师资和科研实力雄厚。苏大设立了2个书院,中敬文书院定位于专业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唐文治书院在“第一课堂”开展博雅教育。

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纺织工程、档案学、物理学、软件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放射医学等。

学校网址:http://www.suda.edu.cn/

招办电话:0512-67509412,67504739

福州大学

院校速评:福州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福大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物理化学,该学科拥有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化学、化工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已成为国内先进、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教学和科研中心,总体学术水平已居国内先进水平行列,工业催化、结构化学等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另有1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结构工程,7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西方经济学、应用数学、岩土工程等省级重点学科26个。

福大在工科方面具有很强的办学优势,土木工程是学校的王牌专业,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该专业隶属土木工程学院,由于买行的是按土建综合类(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交通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五个专业)大类招生,学生第一学年按大类统一培养,在第一学年末结合志愿和学习成绩进行专业划分。此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就业前景好,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底蕴较深厚。

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等。

学校网址:http://www.fzu.edu.cn/

招办电话;0591-22866857,87893124

武汉理工大学

院校速评: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

因武汉理工是由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因此在材料、汽车、交通等领域具有显赫背景,这点从其建设的学科中可见。该校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矿物加工工程等10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结构工程、采矿工程等2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建立的“材料复合新技术与先进功能材料、高性能船舶关键技术、功能薄膜新材料的先进制备技术及工程应用”等3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更是推动了学科的发展。

材料科学与工程、汽车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等都是武汉理工的老牌特色专业,学生就业率高,其中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始建于1959年,在国内同类专业的排名中名列前茅,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师资雄厚,设备、学习基地十分完善。

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画、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工业设计、机械工程机自动化、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车辆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土木工程等。

学校网址:http://www.whut.edu.cn/

招办电话:027-87859017

华中师范大学

院校速评:华中师范大学创建于1903年,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国家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华师现有文艺学等9个国家重点学科,其中教育学原理学科是全国的五个同类国家重点学科之一,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一个教育学原理国家重点学科,其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名第四。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学科是该学科全国最早的三家重点学科之一。理论物理是传统优势学科,综合实力位于国内前6名之列,在师范类大学中与北京师范大学并列第一。中外政治制度学科是全国范围内本专业唯一一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综合排名居于全国高校前列。

综合来看,华师的文科很强,有历史学、物理学两个全国性基地班,保研率很高。文学院是全校人数最多、招牌最响亮的一个学院,里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全国同类专业中位列三甲,同时新闻专业也很受欢迎,央视和各地的广播电视台有很多相当优秀的主持人都是毕业于华师。心理学专业在华中地区乃至全国很有名,与其并肩的英语专业在湖北省排名第一位,在国内知名度高。值得一提的是,华师是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的试点师范院校,学生签约成为免费师范生后,大学可不花一分钱,不过毕业后要从事教育事业10年,其中2年要去基层支教,应届毕业生不允许考研,但可在职读教育硕士。

国家级特色专业:英语、化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历史学、体育教育、物理学、生物科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

学校网址:http://www.ccnu.edu.cn/

招办电话:027-67863374,67862239

四川农业大学

院校速评:四川农业大学创建于1906年,坐落在雅安市,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西部地区著名的农学及生物科技类高等学府。目前,该校分为三个校区,分别是位于雅安市的校本部校区、位于成都温江的成都校区和位于成都都江堰市的都江堰校区。

川农大拥有动物营养学、动物遗传育种等4个国家重点学科,动物遗传育种学科的森林培育方向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在全国非林业类高校中排名第一,在林业类高校中排名第六。该校有16个部省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根据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川农大的风景园林学、作物学和畜牧学均排名第四,林学和草学排名第五,兽医学排名第七。

川农大自办学以来,一直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在农业科技上集聚了优势。该校的林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在业界享有很好的知名度。动物医学(小动物医学)是该校的新增专业,全国开设此专业的高校很少,该专业主要针对宠物市场,培养宠物医师。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学、园林等专业也是该校的优势专业。值得一说的是,草业科学(中美合作办学草坪管理项目)专业是川农大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的合作办学专业,完成本项目所规定课程的学习成绩合格的同学,将获得川农大的学士学位与本科毕业证书以及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

国家级特色专业:园林、农林经济管理,茶学、草业科学、园艺、动物医学、林学、农学、动物科学等。

学校网址:http://www.sicau.edu.cn/

招办电话:0835-2882926,2882927,2882928

西北大学

院校速评:西北大学始建于1902年,地处古都西安,是西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大学,作为综合类研究型大学,该校学科门类齐全,其中基础类学科实力十分强劲。国家人才培养基地有7个,其中理工科的4个,分别是:地质、物理、化学、生物,文科的有2个,分别是:经济学、历史学,加上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共计7个。

西大文科的一张名片当属历史考古类专业。目前,西北大学的文物遗产保护学院设有考古学和文物保护技术两个本科专业,历史学院设有历史学一个本科专业,只招一个基地班。中国考古业内有“两大一院”(北大、西大和社科院)之称。地处西安这十三朝古都,历史考古类毕业生就业率居高不下,现任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就毕业于西大历史学专业。

经济管理学院是西北大学另一个王牌学院,是由著名经济学家、被誉为“经济学界的西北王”的何炼成教授一手创建。中国四大顶尖经济学研究机构领军人物均为西大经济管理学院门徒:北京大学张维迎、清华大学魏杰、国研中心刘世锦、中国社科院邹东涛。西大也因此赢得了“中国工商经济学界的西点军校”“中国青年经济学家的摇篮”的美誉。作为学校传统优势学科的中文类学科也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文学院培养了贾平凹、雷抒雁、迟子建、何西来、李傻傻等文化名人。在第七届矛盾文学奖的四位获奖作家中。贾平凹、迟子建均是毕业于西北大学,因此,该校也被美誉为“作家摇篮”。新闻传播学院于2001年成立,是西部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的开拓者。

国家级特色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考古学、历史学、物理学、中药学、经济学、化学、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等。

学校网址:http://www.nwu.edu.cn/

招办电话:029-88302211

(文/叶佥亮、舒迅)

公能素质教育通信工程论文 篇3:

“西藏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

摘 要:文章是“西藏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的研究报告。文章阐述了课题研究任务、目标与意义,从课题研究途径,研究过程和典型研究方法,研究结论与成果,课题成效及推广应用价值,存在问题与今后设想几个方面进行论述,课题结论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管理者、教师、学生、学习空间、用人单位五维主要因素只有处于高耦合关系,才能发挥整体力量,促进人才培养,该人才培养模式特别适合于西藏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课题成果丰富,理论理性强,成效显著,推广应用价值高,对相关课题开展与研究具有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课题;研究报告;西藏高校

西藏自治区从85年开始在全区率先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和农牧民子女“三包”政策,但是由于山高路远、地广人稀的自然条件和历史进程、民族信仰等原因,教育依然是西藏发展短板,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普遍较差。西藏最近几年高考理工类普通本科录取分数线:少数民族在220-242分之间,汉族在310-330分之间,与内地省份整整相差200多分,要把他们培养成合格本科生,对西藏高校来讲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要解决。再加之西藏高校自身软硬件条件相对薄弱,面对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知识体系更新频繁的计算机类专业和特殊的民族生源来讲,计算机民族人才培养更具挑战性。

一、概述

(一)研究任务

课题主要研究任务是解决西藏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低效、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培养模式与西藏高校特殊生源(每年高考二本成绩在220-240分之间)不适应、不匹配及培养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探索符合西藏高校特点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讲就是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专业设置、专业调整盲目,缺乏前瞻性和理论依据,调整前没有深入调研、统计、分析和评估西藏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计算机类人才;(2)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的培养目标定位偏高,课程设置全而不专,理论型课程偏多应用型偏少,课程设置与西藏学生基础和理解能力脱节,实践课时设置偏少;(3)人才培养理念陈旧,教学方式机械,学生评价仍然以考试成绩为导向,背离素质教育,卓越人才和创新人才培养被忽略;(4)学生综合素质偏低,外语和理科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兴趣不浓,学习方法机械、低效,主要靠死记硬背方法学习;(5)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以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给学生授课;(6)考核体系单一,缺乏上机考试平台;(7)选用教材层次过高,不适应西藏高校层次,迫切需要民族高校专用教材建设;(8)西藏高校硬件设施配备,实习基地、师生比、师资队伍结构配备不合理;(9)实训和实习环节薄弱,缺乏与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对接的最后一公里。

(二)研究目标与意义

西藏学生进入高校的入學门槛比全国其它省份和其它少数民族地区都低得多,学生基础知识非常薄弱,但是他们将来是建设西藏主力军,所以探索西藏特色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问题非常必要。课题研究目标是探索既能符合西藏高校特殊生源特点,又能满足西藏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人才技能要求的多维因素高耦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西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通过课题深入研究将给学校职能部门提供行之有效招生,学生培养与评价,教学团队、教材建设,人才培养过程、与用人单位沟通等等方面策略和建议。将研究成果在其它工科专业和其它民族高校进行推广应用与示范。推动西藏高校教育质量提升,长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西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少量创新、创业型人才。课题研究能促进西藏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少数民族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成果比较多。例如文献[1]从民族地区计算机专业的实际出发,构建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创建综合化、多样化实践教学体系。毛锦茹等人[2]提出理念、目标、过程、效果四维因素人才培养模式。吴庆宪等人[3]从师生认知度、学校制度、资源和环境几维因素阐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螺旋理论提出高校、政府、企业联动耦合创新人才培养[4],阐述三维因素之间联动耦合,但在如何联动、如何协作方面显得不足。有关国外计算机类专业在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方面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黄继英[5]研究美国通才,德国专才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鲍枫等人[6]论述英国大学的计算机教育以工作坊形式组织教学,“学校+企业”人才培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科研素质的培养。新加坡学校是一个紧密耦合系统,它的学校领导要素、政策可持续性和創新可扩展性等处于高耦合关系,所以新加坡教育成就享誉全世界[7]。目前,学习空间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因素被很多学者研究。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构建“协作学习空间”(Collaborative Learning Space,CLA)[8]。主动学习空间支持协作和交互,它以满足不断变化学生、教育工作者需求,它不仅是带有转动桌椅小教室、还是一种支持学习者积极参与其中教学策略。下一代学习空间[9](Next Generation Learning Space,NGLS)目的是借助数字技术手段使得教师和学生能够进行更广泛沟通和信息交流,采用更人性化混合式学习方法,给学生更多个性化学习机会。

这些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大部分不适合西藏高校,因为西藏高校培养对象非常特殊,由于历史原因,西藏地区学生进入高校的门槛比全国其它省份都低得多。本课题研究对象比较特殊,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比较合理、实用、高效和完整的西藏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以该课题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研究方法及途径

采用文献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民族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相关文献,借鉴它们的优点。课题组成员利用实地调研法于2015年对西藏地区73家(企业14、行政25、事业34)单位进行调研,了解用人单位未来人才需求和它们对人才技能要求,并利用统计分析法统计近几年自治区公招人数,分析公招人数变化局势,为提前进行专业调整和设置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实践法探索大类招生,培养方案修订,培养目标定位,模块化专业任选课设置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问题;探索动态调整课堂内容与进度、感性到理性教学方法、案例与课题驱动教学方法,例如利用仿真平台实现《微机原理与汇编》案例教学。利用实验法对本课题提出的民族地区高校多维因素高耦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效果进行对照实验,测试人才培养模式的五维主要因素(学生、教师、管理者、学习空间、用人单位)高耦合对教学效果是否有促进作用,随着学生学习不断进步,五维因素耦合度需要不断动态调整等进行验证。利用讨论法研究实践教学团队建设、多元化人才培养、节选通用教材重点章节的民族高校教材建设、“死记硬背”学习方法纠正等问题。借助实践法、比较研究法研究多元化、多指标量化考核的学生评价体系,例如,实践性强的课程要逐步实现无纸化上机考试(如各种程序设计课程),以考察学生动手能力和知识综合实践能力,无纸化上机考试可以杜绝藏族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理解学习的正确学习方法;考试也不是考核学生成绩的唯一方式,如在计算机各类设计大赛中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者免修毕业设计,获得计算机三级等级证者免修《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等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课题中难解问题要集体讨论或者与课题组以外的老师讨论,例如卓越人才培养方面,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和“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方法实现卓越人才培养,并邀请课题外老师作为指导教师;这些大赛一般每年九月份就结束,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召开经验交流会和表彰大会,鼓励老队员继续参加,招纳更多新队员参与,形成稳定的“以老带新”参赛机制。利用经验总结法完善项目研究成果,并进行应用示范。总之本课题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开展。

三、研究结论与成果

(一)课题结论

通过分析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学生、教师、管理者、学习空间、用人单位五维主要因素之间存在紧密配合、相互作用与影响、协作发展的耦合关系。目前西藏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这五维主要因素之间关系的耦合度较低,即教师教学方法,教材及教学内容选取不适应学生;管理者对学校层次定位偏高,盲目效仿一流高校做法,管理措施和方法超越学生层次;学习空间缺乏创新设计,不能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管理者、教师很少了解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和规格,导致人才培养盲目,热、冷不均现状存在等,使得它们之间联系不紧密,协作性、适应性差,匹配度、反馈率不高的低耦合关系,低耦合关系使得它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整体作用不能最大发挥,直接导致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人才培养。经过二年的课题研究与实践,成功解决了西藏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不利因素及其导致人才培养的低效问题,探索到符合西藏特殊生源特点(二本成绩在220-240分之间)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西藏地区高校多维因素高耦合人才培养模式[10],即人才培养模式中管理者、教师、学生、学习空间、用人单位五维主要因素只有处于高耦合关系,才能发挥整体力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给出五维主要因素从低耦合向高耦合状态进行动态调整方法与途径,即消除它们之间低耦合或不偶合关系。研究出西藏高校计算机专业有效培养途径[11],它包括专业设置与调整以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为导向,每隔3-4年深入西藏企事业单位开展计算机人才需求调研,根据调研结果调整专业;计算机大类培养与立足学情修订培养方案;按用人单位人才技能要求和西藏生源现状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素质教育主导、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体、兼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在实践、实训过程中传授与掌握理论知识;节选通用教材重点章节的民族高校教材建设方法;采用无纸化上机考试,引导学生改变死记硬背学习方法等重要举措。

(二)课题成果

课题取得的成果与推广应用概况如图1所示,提出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几个主要因素高耦合理论,撰写相关专业教育论文5篇(其中C刊核心1篇)。组建基于SSH(struts+spring+hibernate)集成框架的Web软件开发、平面设计与版面制作实训、大数据处理等5个实践教学团队;研究出2种适合西藏学生教学方法,即先感性后理性教学方法和程序设计课程实现案例、课题驱动教学方法;制定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3份;建设教学资源5类;培训“双师型”师资18人次,建设无纸化考试平台5个,研究出民族高校教材建设方法。研究成果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取得了丰硕成果,课题实施二年期间学生荣获省级以上大赛奖20余项,近二年学生国家级大创项目立项呈上升趋势。

四、课题成效及推广应用价值

(一)课题成效

研究的多维因素高耦合人才培养模式已在16、17级学生培养中应用,累计800余名學生受益。新培养模式能够促进了人才培养,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明显提高,表1是12级学生(项目实施前)与14学生(项目实施期间)《JAVA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等核心课程学生成绩统计分析情况,统计参数取各门课程平均值。表1数据显示,课题研究期间,即新的培养模式使用后,学生整体成绩比过去明显提高,优秀率平均提高了8.35%,及格率平均提高了6.5%。实践教学方法和创新、创业教育应用效果更为突出,课题实施以来,创新、创业教育应用效果显著,新培养模式促进更多学生参加计算机设计大赛、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两年累计参赛人数达100余人,其中40余人获得各类。也有一些藏族学生开始参加计算机设计大赛,其中次仁琼吉等个别学生在计算机设计大赛的软件应用与开发类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同时考取研究生学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参与人数如图2所示。

(二)成果推广与应用价值

课题研究成果多维因素高耦合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通信工程、工业工程、电子科学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推广应用。“以赛促教”卓越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专业和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被推广应用。例如,2017年这些专业开始组织的陕西省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建筑设计大赛和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都是2017年首次新增比赛,目的在于培养本专业卓越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当然对其它学院专业也有一定引导、示范作用。

2015年提出的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模式虽然在招生环节没能实现,但是大类“宽口径”培养已被学校教务部门借鉴。例如2017年全校修订培养方案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前两年可按学科、专业大类打通,”宽口径“来设置课程,后续课程由各专业根据专业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设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被全校修订2017级培养方案中采纳,例如学校在制定2017级培养方案时要求每个本科生毕业时必须完成10学分创新、创业学分。

五、存在问题与今后设想

课题组人员明显不足,课题研究过程中邀请课题组以外老师帮助,例如组建的5个实践教学团队,“以赛促教”卓越和创新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均用到了几位课题组以外老师。用人单位配合不积极,调研工作实施有困难;培养方案制定受到全校通识教育课开设学期限制,导致个别专业课先行、后续衔接不合理,导致各学期开设课程不平衡。由于经费、人员限制,西藏高校层次的教材编写工作未能完成,通过选用全国通用教材某些重点章节来代替,但是容然存在部分知识层次不匹配问题;按专业大类招生,学生大二开始按自己兴趣选择喜欢专业的方案还未被招生部门采纳等问题。今后继续探索在藏族学生中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法,感性到理性教学方法,研究和探索计算机类、电子类、通信类和信管类专业大类招生模式,建议招生部门采纳。

总之课题研究的符合西藏地区生源特点(高考分数在220-240)和计算机类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不但在计算机类专业可以推广应用,在西藏高校地其它理工科专业也可以推广应用,当然也可以推广到我国其它民族地区高校进行应用示范,课题研究过程、研究方法与措施可被其它各类教学、教改项目实施时借鉴。

参考文献:

[1]张丽萍,刘东升,葛湘巍.民族地区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1,13:8-10.

[2]毛锦茹,杨高峰,李淑敏.试论人才培养模式的“三个层次”与“四个维度”[J].教学研究,2013,34(2):11-16.

[3]吴庆宪,樊泽恒.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J].中国大学教学,2012(2):77-79.

[4]陈桂香.高校、政府、企业联动耦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分析-基于三螺旋理论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15,149(1):42-47.

[5]黄继英.国外大学的实践教学及其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4:95-98.

[6]鲍枫,王以宁.英国高校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1,38(12):44-49.

[7]Clive,Dimmock; Cheng Yong Tan. Educational lead- ership In Singapore-Tight coupling, sustainability, scalability and succession[J].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2013,51(3):320-340.

[8]Hammons,Angie; Oswald,L.B.Collaborative Learnin-g spaces at Missour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J].EDUCAUSE quarterly,2009,32(6):1-5.

[9]Gail,Wilson, Randall, Marcus. The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 new learning space: a pilot study[J].Research in Learning Technology,2012,20(2):1-17.

[10]赵尔平,刘炜,党红恩.西藏地区高校多维因素高耦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8,30(2):65-71.

[11]赵尔平,党红恩,刘炜.西藏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有效途径探索[J].西藏教育,2017(11):18-22.

作者:赵尔平 党红恩 刘炜

上一篇:临床药学专业课程教育论文下一篇:语文阅读实践拓展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