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工程课素质教育教学论文

2022-04-22

【摘要】粉体工程基础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文针对粉体工程基础课程的特点,对粉体工程基础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提高教学效果应注意的问题。【关键词】粉体工程基础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粉体工程基础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技术科学。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粉体工程课素质教育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粉体工程课素质教育教学论文 篇1:

关于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思考

摘 要: 要建设节约型校园,必须在办学的基础建设和基本投入上慎重考虑与充分论证。整合高校现有教育资源,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生态型循环模式是建设节约型大学的一个具体举措。教学团队不但实现了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在教材建设、课程建设、教研教改与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成绩也很显著;课程群的构建实现了知识的贯穿与融合,形成了“理论教学-综合实验-课程设计”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知识体系;实验室的模块化配置,完全实现了仪器设备资源的共享与综合利用,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创造了条件,为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支撑。

关键词: 教学资源;教学质量; 课程组; 资源共享

有专家指出,高校在办学指导思想和理念上应该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大学的要求,作为治校理政的一个基本原则[1]。要建设节约型校园,必须在办学的基础建设和基本投入上慎重考虑与充分论证。另一方面,整合高校现有教育资源,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生态型循环模式是建设节约型大学的一个具体举措。高等教育资源可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各个要素合理组合和优化运行,可达到最佳的产出效益[2]

。要树立正确的成本效益观,在资源分配和使用上做到更为有效的综合运用,达到控制和降低办学成本的目的,就要求重视高校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使其发挥最大效率。资源整合不仅是硬件方面的需要,在教师等人才方面的需要同样是很迫切的,如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都应该追求人员的安排和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笔者就教师、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进行了思考和初步的实践。

一、 教学资源利用现状

(一)教师资源利用

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有5个与材料相关的本科专业,有些课程几个专业都要开设,如材料科学基础、现代材料分析技术、材料科学与方法、科技论文写作、复合材料、能源材料等必修和选修课程。长期以来,这些课程的开设基本上是由各专业系主任决定,由于普遍存在的工作量计算问题,各专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工作量分配的原则出发来选择任课教师,没有教师间的任何竞争,因人而异选择教材和开展教学活动,不同专业的相同课程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课程内容和讲解形式的随意性比较大,课程建设势单力薄,没有集体优势。甚至有的教师为了争工作量,不管有无条件和能否胜任,也要争取担任新课程的教学工作。由于任课教师间缺少沟通,常常出现同一专业的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重复或脱节的现象。

(二)实验教学资源利用

仪器设备的总体不足和部分设备的利用率不高是目前高校实验资源利用中的一个普遍问题。材料学院各专业相近却又不同,以往各专业都是分别考虑仪器设备的配置,没有一个整体观念。因此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难以上层次与水平,大型设备购买困难,普通设备往往又重复配置。专业和实验项目开设界限分明,专业之间的仪器设备在实验教学中不能有机地相互使用,这导致了实验项目开设的局限性,实验项目的更新周期不快,而且相当部分的实验内容为简单的验证性或演示性实验。近几年来,经过专业调整与教学改革,各高校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调整,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正逐步向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转变,研究创新型实验也开始建立。但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实践性环节的改革还是比较滞后的,或是由于概念理解问题和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脱节,开设的实验并没有真正达到综合性、设计性的要求。另一方面,近几年以科研为主的仪器设备增加较多,怎样充分利用先进科研设备来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建设贯穿同一课程知识点以及系列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设计来实现。

二、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运行机制势在必行

教师队伍和实验条件是教学资源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意识,不但对提高办学效益有重要意义,还是现代办学理念和方向的重要体现。要做到理想化的“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比较难的,但应将尽可能地实现成本的最低化和效益的最大化作为努力的目标。

(一)教师资源的共享和竞争

任何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正确的教学思想都需要教师具体的教学行为去贯彻落实,把先进的思想和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效果。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有一支教学研究队伍[3]。人是社会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无论是管理制度的建立,还是政策规定的制订,最理想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掘人的潜力。即使是暂时的政策倾斜,也必须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政策平衡点。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研究方向的日益增多,形成了许多新的知识增长点和相应的新课程。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课程的开设和任课老师的选择不能仅从工作量方面来考虑,必须从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和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要求出发来选择教师,并引入竞争机制,教师上课必须实行准入制,任课老师应当有与此相适应的知识和能力。现代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的知识更新。知识的更新速度之快,更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和习惯,精心设计课程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善于发现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项工程,要达到最佳的效果,需要精心设计,组织实施,最后总结评估。这就要引入竞争机制,在竞争中发展与提高。同时,创建教学团队,发挥集体的力量进行教材、课程和课程群建设,是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二)仪器设备资源的充分利用

实验教学资源包括实验教师队伍、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设备资源的合理使用等多方面的内容。实验室建设是高等学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质量是实验指导老师素质、教学水平、研究水平以及设备资源利用的一个综合反映。仪器设备资源的利用必须立足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整体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打破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界限,突破学科局限[4]。随着学校事业和各学科专业的不断发展,通过各种经费渠道购置的仪器设备不断增多,要真正做到教学与科研结合、教学为科研服务、科研引领教学,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实行仪器设备的开放式服务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专业和学科的局限,实现仪器设备资源共享,不断扩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和提高它们的内涵,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保障。

三、资源共享运行机制与实践

几年来,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坚持改革与发展,结合省品牌、特色专业和学科建设,确定了“十一五”材料类人才培养的发展规划和思路,以创新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实施以“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为了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我们首先从管理体制开始改革,将原先的5个系合并为2个系,从体制上促使了教师资源的重组;实验室实行了中心化管理,完全打破学科与专业的界限,按功能划分模块,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与资源的综合利用。

(一)课程教学团队的组建

在新一轮的培养方案修订中,我们改变原先以单一材料(如金属、无机或高分子)为培养目标的专业设置模式,建立材料类复合型人才培养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特色模块,实现了不同专业相同课程统一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对主要课程组建了教学团队,就像科学研究组成团队一样,实行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集体攻关,对许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面向全学院范围的教师实施聘教和竞争。实行相同课程的统一要求后,因为授课的专业班级比较多,一门课就需要几位老师同时上课,使团队建设成为了可能。课程教学团队建立后,在课程负责人带领下,共同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及手段和教材等问题,分工负责备课,再汇总讨论修改,最后定稿,上课的老师都统一采用同样的教案和备课内容,这样极大地规范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水平。如材料科学与工程各专业的学科专业知识平台课程材料科学与方法的教学团队,由3位高水平的教授、博导及合理的梯队结构人员组成,一起进行教学研讨,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他们共同备课,共享新的信息和教学实例,共同使用一个多媒体课件,并不断创新与完善,采用同样的教学安排和考核方法。课程团队的建立对保证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极大地促进了教改立项、教材和课程建设。近几年,材料科学与方法课程的教学团队完成及在研省、校级教改项目3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集体编写的该课程教材被列入了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并获江苏省精品教材奖,下一步目标是申报江苏省精品课程。由团队承担的课程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学生评教活动中,由团队承担的课程的得分始终名列前茅。教学团队的建立也给教师的进修、提高创造了条件。

(二)课程群建设

课程群建设是教学改革和教学资源优化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我们的做法是将课程按内容进行分类,构建课程群,统一整合课程群内的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等内容,建立“理论教学-综合实验-课程设计” 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将学科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构建为材料科学、材料工程和材料工艺3个课程群。材料科学课程群包括材料科学与方法、材料测试方法、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无机材料学等课程,着重于材料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材料结构理论和测试方法,材料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材料工程课程群包括材料热工工程与设备、流体力学、工厂设计概论等课程,着重于工程基础知识,如热工理论、流体理论和工厂设计理论;材料工艺课程群则包括无机材料工艺学、粉体工程等课程,着重于实际应用,包括材料制备的基本方法、工艺流程设计等。在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上,打破原有的课程界限,每个课程群设置一个独立的综合性系列实验和一个课程设计,将课程群内各门课程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理论教学-综合实验-课程设计”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理论教学内容是基础,综合性实验是理论知识的应用和验证,而课程设计则是综合运用课程所学的理论性知识及实验得到的实践性知识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三位一体的课程群教学体系精炼了教学内容,避免了原先出现的课程间内容的重复或脱节现象,使知识结构明晰,对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起了重要作用。

(三)实验室模块化建设

建立一个教学资源充分共享的节约型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利用仪器设备,为教学与科研服务,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这几年实验中心的主要建设目标。我校的工业中心面向全校开放,实践性教学和创新技能培养环节已初步形成了一个运行良好的体系,是资源共享、优化组合的很好范例。我院在实验室中心化的基础上,打破专业界限,按功能、作用模块重新配置仪器设备,围绕材料学科大平台,统一考虑仪器设备的配置,结合2005年获批的江苏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示范中心建设,先后组建了材料设计、制备、成型、加工、熔炼、检测等实验模块,不但完全实现了仪器设备资源的共享,而且对仪器设备的综合利用、实验内涵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支撑,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提供了条件保证,为创新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实践训练平台。理论课教师与实验教师共同参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构思、设计和组织,使得这些实验在内涵和形式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结合学院专业设置的调整和专业课程交叉,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开设专业交叉的实验项目,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宽。近几年,以科研为主的仪器设备是越来越多,学院拥有江苏省材料摩擦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光子制造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铝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企业共建)。在这些建设项目中,我们始终贯彻“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学科与科研的高档仪器设备,结合研究项目以及学科前沿内容,拓展研究与创新性实验项目,提高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的层次,这样,极大地提升了本科教学的质量。在仪器设备的管理上,我们实行专业教师与实验室专职人员管理相结合的办法,业务管理以专业教师为主,常规管理以专职人员为主,使得利用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变得方便,仪器设备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 郭大成. 高校建设必须讲成本重效益[J]. 中国高等教育,2006(22):7-9.

[2] 茹宗志,张俊列. 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对策探析[J]. 辽宁教育研究,2006(6):39-41.

[3] 任改莲. 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策略的探讨[J]. 文教资料,2006(12):14-15.

[4] 郭祥群,施芝元,薛成龙. 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跨学科立体化实验教学新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06(13/14):48-49.

(责任编辑 朱漪云)

作者:周志平 戴起勋 赵玉涛 刘 军 傅明喜

粉体工程课素质教育教学论文 篇2:

粉体工程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摘 要】粉体工程基础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文针对粉体工程基础课程的特点,对粉体工程基础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提高教学效果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粉体工程基础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粉体工程基础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技术科学。具有跨学科、跨技术的交叉性和基础理论的概括性,涉及知识面广、基本概念多且抽象等特点。但它同时既与若干基础科学相毗邻,又与工程应用广泛联系。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获得最多最实用的粉体工程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其主动进取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其从错综复杂的工程实际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通过多年粉体工程基础教学实践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以下问题:

一 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应不断开阔视野,跟踪粉体科学发展的前沿,及时更新知识体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而且,教师不仅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还要努力研究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重视绪论课的作用

部分教师认为绪论课仅是对粉体工程基础的简单介绍,作用不大,所以授课过程照本宣科、枯燥无味。其实绪论课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学生了解粉体工程基础课程的窗口,也是教师教学水平的第一次展示。绪论课上得好,可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开端。讲授绪论课的较好方法是介绍粉体工程基础的成就、发展方向和广阔前景,比如介绍纳米粉体及其独特性能,让同学们明白粉体学科的强大生命力及发展前景。

三 重视思路教学和研究方法教学

粉体工程学也称颗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技术学科。很多概念的表征、基本理论的研究有待完善,因此讲授概念的表征方法、研究思路就尤为重要。如讲授颗粒粒度的表示方法时,应遵循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首先探讨球形颗粒的粒度表示。同学们很容易想到用线性尺度——直径表示粒径。然后提出如何表示不规则形状颗粒的粒度,引發学生思考和讨论。教师在这时介绍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已知表示方法入手,引出当量这一概念,用与某一性质相当的球形颗粒的粒径表示所研究的不规则颗粒的粒径。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一研究思路,那么这一部分颗粒粒度的各种表示方法就迎刃而解了。又如讲解颗粒群的填充结构时,一定要仅仅抓住“均一球形颗粒的规则填充——均一球形颗粒的实际填充——非均一球形颗粒的填充——最密填充理论”这一主线,从最简单的单一球形颗粒的规则填充到多种粒度颗粒的填充。在讲解中每一结论得出的同时,都会有新问题出现,都会开启一个新的问题的研究之门。

四 对比式启发教学的运用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及,则不复也。”这句话是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这是启发式教学的起源。启发的关键是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学生思而不得时,教师才给予及时的点拨。因此,在课堂上,如何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生疑、质疑和解疑,是互动式启发教学的关键。

在粉体工程基础教学中,可采用对比式启发教学法。包括将相近或相反的定义、概念进行对比或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从而使之条理清晰、对比鲜明、启发思维、便于记忆。由于粉体是不同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另一种状态,不妨以粉体的性质与流体(气体和液体的总称)的性质对比讲解。如在学习粉体力学性质时,先让学生回忆流体力学中静止流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学生们很容易想到:P=P0+ρgh。紧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对于粉体而言,压强随深度的变化是否符合同样的规律?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与同学们共同探讨流体和粉体受力特性的不同,推导出规律。通过分析,得出粉体具有压力饱和现象这一与流体完全不同的结论。

五 重视习题的编写与讲解

粉体工程基础既是一门重要的应用技术学科,又有很强的基础学科性质。生产实践要求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现有知识解决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应着重培养学生面对新领域(特别是跨学科领域)和新现象,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只能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获得。习题课和作业环节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加深概念理解的重要环节。通过典型例题的剖析,启发学生举一反三。习题课还提供了课堂讨论的机会,对学生思维的锻炼是单纯讲课所无法代替的。作业的批改和点评也很重要,它是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反映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每次课开始前抽出几分钟时间对作业进行点评十分必要。通过对普遍性问题进行讲解,指出错误原因和正确思路,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 传统教学方式和多媒体技术互补

长期以来,粉体工程基础课程在教学手段上采用板书教学,这种方式能够在教师的书写以及同步的讲解中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与参与意识,但教学内容中比较抽象的概念、现象和规律很难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多媒体教学最大的优点是形象、生动、具体、直观、易于理解并可加强记忆,但其弊端是不能突出推导过程和思维,尽管信息量很大,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肤浅。将传统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技术综合应用于教学过程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讲授偏重于推导过程的内容时采用传统授课方式,而讲授需要直观形象的内容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做到取长补短、优化组合,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粉体工程基础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教师只有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不断学习,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李锦雯〕

作者:魏军从 涂军波

粉体工程课素质教育教学论文 篇3: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

[摘要]《无机材料物理化学》是材料学科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该课程从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基本共性规律出发,以材料科学的基本科学原理和方法来阐述无机材料组成、结构和性质关系的普遍规律,建设好本门课程对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不断对《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无机材料学科发展的新形式是培养更优秀的专业人才的必然趋势。本文在十余年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基础上,对《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无机材料物理化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0引言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是四川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材料方向)本科生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试科目,课程涉及了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重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从材料共性的科学原理和方法来阐述无机材料组成、结构、性质和性能的关系,使学生掌握从静态、动态条件下解决无机材料制备和加工等工程领域的科学基础问题。并在强调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的同时,使学生学会运用科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对于构建无机材料类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思维及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基础作用[1-3]。随着新时代课程体系的不断改革和调整,在课堂理论学时数减少、无机材料学科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信息量迅速增大的现实条件下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把课程建设好,对于学科的发展及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4]。

1课程教学实践和改革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我国各大工科院校中《无机材料物理化学》(或称《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前身一般为《硅酸盐物理化学》或《陶瓷材料物理化学》,其课程知识体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自四川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世纪80年代末成立以来,瞄准学科发展趋势,将课程名称直接定位为《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至今,在教学计划中优化调整专业相关选修课程设置,强调了该课程在专业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随着无机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课程组始终以专业的培养计划和学科发展方向为指导,紧密围绕四川大学无机材料专业特色,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条件,不断完善和发展《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知识体系,体现了四川大学专业培养目标,保证了课程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1.1强化课堂理论教学

1)紧跟学科发展,保障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课程以无机材料的科学共性理论为基础,以实际无机材料科研和工程实践为导向,阐述无机材料的制备、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全过程的基本理论问题。课程按章节类型主要分为4个知识模块:无机材料结构及性质关系模块(包含晶体几何基础、晶体结构和结构缺陷)、无机材料表面界面模块(包含固体表面界面、浆体的胶体化学原理)、相转变模块(包括相变、熔体和玻璃体、相平衡)和高温动力学模块(包括扩散、固相反应和烧结)。在当今知识信息时代,针对无机材料科学领域迅速膨胀的知识信息量,将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相结合,不断更新最新版教材(近5年更新教材3次),通过自编课件讲义在教学中融入新材料领域最新的研究与成果,并将其不断融入课程各教学模块,不断优化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在有限的学时数中向学生传达尽可能多的知识。比如:在固体表面界面模块,以当今的热点主题——纳米科学与纳米材料、功能梯度复合材料来阐述材料表面界面的特性、拓展学生的视野;在熔体和玻璃体部分以非晶磁性合金(金属玻璃,Metal-glass)来展现学科发展新成果,阐明熔体向玻璃体转变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为一体。

在教学实践中,借助课程组自身科研实例及工程科研实践来强化各知识模块的衔接与前后知识的连贯应用,如:在结构及性质模块部分的晶体结构及缺陷知识点在高温动力学部分扩散中的应用;同一模块的扩散知识点在固相反应、烧结章节的应用等。

从专业成立以来,课程组配备了精良的师资队伍,并不断在教学队伍中加入新兴力量,以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结合活力十足的青年骨干教师有力保障了课堂教学质量的稳定。目前课程组5位主讲教师中包括博士生导师2名(一位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授1名、副研究员1名及讲师1名,课程组十分注重主讲教师的水平提升,2名教师先后出国进修、2名教师通过在职攻读获取博士学位、2名教师参加了教育部川大培训中心的双语教学培训。

2)教学方法多元化,进行素质教育[5,6]。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精心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及教案,利用动画、视频、图片等多元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全息式教学,适时穿插双语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以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晶体结构、晶体缺陷部分,广泛采用flash动画及视频将抽象的三维晶体结构以立体的、动态的形式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吸收;在公式推导环节,利用幻灯方式层层展示,讨论及研究环节结合传统板书推理、分析,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重点突出,逐层展开,进行启发式、质疑式教学,激发同学的参与意识,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该课程的基础理论性较强,为避免照本宣科、“灌注式”教学,通过多元化手段,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大量实例及疑问来启发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遇到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通过互动,研讨等方式加深学生印象,在课堂中有效质疑、设疑,引导学生讨论问题直至解决问题,抓住理论学习中的重难点;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课程以方式方法教育和专业综合素质教育代替单纯知识理论的“死记硬背式”教育,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定期跟踪学生学习效果,并不断收集学生教学评估反馈意见,打破以教师为主导按部就班的讲课观念,及时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和层次灵活改变教学速度和方式,逐渐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有意识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与教学中,具有了敢想敢说的勇气,遇到有疑问或争议的问题敢于及时与教师沟通、研讨,并能针对教师所设置的实例向全班表达自己的观点。

1.2强化例题、习题教学

针对工科专业课程对于习题、课后练习普遍不重视的问题,本课程每章课堂均精选典型例题为基本点进行讲解,以点带面,辅以课后习题,加强题库建设,设置专项习题课,并以模拟考试等方式及时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1.3强化配套实验教学

针对无机材料科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特点,课程组通过自身科研力量及学校“523实验室工程”、“211项目计划”等经费支持,购置大量新型教学设备。并打破传统课程实验对课程的依附地位(导致学生重视程度不够),设置独立的实验课学分,如:配合固体表面界面章节的学习,开设粉体zeta电位检测实验、粉体粒度分析实验;配合相平衡研究,开设差热及热重分析实验;配合固相反应章节的学习,开设固相反应速率常数测定等。并在第二课堂中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理论,合理设计实验项目进行综合性创新实验研究。

1.4科研实际融入教学

充分结合自身科研情况,将最新的科研情况及学科前沿融入教学实例中,鼓励学生课后加入各类科研训练小组,使学生对所学基本理论和规律有了更形象、深刻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将相平衡章节中的三元系统相图理论应用于生物玻璃、水泥及电子陶瓷制备的工艺指导中;将固相反应、烧结章节的基本原理应用在新型电子功能陶瓷、透明陶瓷的制备中等。

1.5广泛开设“第二课堂”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利用课堂内外时间广泛开设“第二课堂”,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课堂”包括:①企业课堂:将教学理论融入生产实际,由课程主讲教师带领学生走进企业、工厂,并将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延伸,使理论规律与工业化大生产相结合。如:工厂中进行无机材料制备工艺中的原料选择、粉体加工处理、煅烧等与课程中的相平衡、表面界面结构、固相反应、烧结等章节知识点均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实习指导教师及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及时的精心讲解与现场答疑解惑下,学生均能在生产实际中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巩固和加强课堂教学效果;②科研学术讲座:课程组不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走进课堂为学生做专题报道,与学生交流,几年来,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Tanner教授、日本千叶大学鲁云教授、美国田纳西大学杨云志博士、英国伦敦大学范强教授等专家学者及本专业部分博士生等结合课程特点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与交流,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③综合性创新实验:教师利用自身科研力量大力支持、鼓励学生根据无机材料基本科学原理设计综合性创新实验,近年来课程组指导的本科生利用综合性创新实验所获得的科研结果发表SCI/EI收录论文十余篇。

1.6利用现代化网络资源进行教学互动

不断完善更新课程网站,将课程资源及配套资料及时的在网站上供学生阅览,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并以网络互动的形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课程建设服务。

2结束语

当今材料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笔者始终把建设《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提高到“建设无机材料学科”的高度,保持课程在四川大学无机材料专业的重要地位,在教学实践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以紧跟学科的发展速度。笔者广泛及时听取学生的评教意见,学校及教师的评估检查意见,通过各级会议与国内兄弟院校同行进行广泛的经验交流,强调精品课程建设的团队作战精神,发挥老、中、青教师的群体优势,结合自身科研的强势力量引领《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课程快速、健康地发展,为培养无机材料类专业技术人才,促进学科其他课程的全面发展发挥辐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晓岚.无机材料科学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潘群雄.无机材料科学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张志杰.材料物理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宋晓岚.《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4,23(2):109-111.

[5]王艳荣.《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实践与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2007,(2):128-129.

[6]吴粦华,童曼霞,黄田富.《材料化学导论》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龙岩学院学报,2007,25(2):13-14.

作者:杨为中 周大利 尹光福 姚亚东 苟 立

上一篇:初中语文有效性课堂教学论文下一篇:艺术类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