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养成的传统文化论文

2022-04-15

摘要:大学生文化素质自我养成的方法主要有:新思维、新理念的形成,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质自我养成1传统教育的弊端教育素来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文养成的传统文化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人文养成的传统文化论文 篇1:

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养成的意义

摘要: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大学生普及人文知识、培养感恩意识、提高代际沟通能力以及塑造人文精神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科技发展迅速、社会深度转型、文化思潮多元并进的时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尤为迫切。

关键词:传统文化  人文养成

1 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

人文素养是一种基础的素质,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包括掌握一定的人文知识、健康的心理状态、健全的人格特质、以人为本的责任意识、优雅得体的行为习惯等。良好的人文素养对于个人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是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文素养高的学生,知识面宽,责任感强,抗挫折能力强,具有持续发展的潜质,这样的毕业生更易为用人单位所重用。但是,由于社会风气、教育体制和家庭教育中的不良影响,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不容乐观。集中表现在人文知识缺乏而不愿投入精力去补充,思想浮躁理想信念模糊而急功近利意识强,注重权利享有而忽视义务担当,追随潮流而审美情趣不高,标榜个性而适应力差。这些都是制约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瓶颈。

2 提高大學生人文素养的迫切性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依靠的是中国力量,需要发扬中国精神,归根到底是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可见人民群众的人文素养综合素质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然而现实是不容乐观的,以人文风气浓郁的浙江省为例,浙江省第二届公众人文社科素养及需求调查结果显示,近9成公民人文社科素养不达标。中国现代化的一个瓶颈是国民的人文素养和精神文化程度,对比日本和欧美一些国家,我们的国民素养是大有提升空间的。而这方面,传统文化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可以用以对国民进行礼乐教化[1]。这就意味着需要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国民进行人文教育,特别是需要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其创造性的转化并创造性地发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民的人文素养。

3 弘扬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背景

十八大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总书记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在驱动和提升民族精神、人生境界上所起的重要性,当然对于大学生的素质养成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教育的人文意义与价值是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体现,亦即教育使人成为人,教育对个人和人类的幸福生活所具有的作用与功能。它以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意义为核心,延伸到知识、道德、审美等各个方面,具有非功利性或超功利性[2]。

4 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大学生人文养成的积极意义

传统文化教育是道德教育的起点,有利于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人格的自我完善、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爱国情操和感恩意识的培养,也是弘扬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

4.1 传递人文知识,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当代的大学生处于一个科技突飞猛进、重工具理性轻人文理性的时代,科学知识日新月异并利用新媒介迅速传播,而需要人沉潜才可以掌握、需要主体去认真体悟的人文知识则处于式微境况。大学生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为成才做好准备以外,也需要储备丰富的人文知识,为提高个人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从而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做好铺垫。

传统文化经过历代的沉淀,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古圣先贤的论著、主要内容、历史作用、感人故事都可以作为一种人文知识扩大大学生的视野,积淀大学生的人文内涵。传统文化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宗教等人文领域,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切入口。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把高校作为大学生人文养成的主阵地,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的经典,如《论语》、《孝经》、《二十四孝》、《弟子规》等,组织专题讲座、观看传统文化视频、板报、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汉服成人礼等主题活动,可以使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扩充其人文知识。经过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中的有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的主要内涵、日常生活中的伦理规范、新旧媒体的传统文化宣传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形成比较直观的认知,为今后渗透于自己的思想意识进而转化为行动做好铺垫。

4.2 重视情感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个体主体自觉的事实与应然追求,决定了现代道德教育具体方法上必然是尊重人的主体性的、切入个体心性世界的、能激发个体心灵情感共鸣的教育方法[3]。

传统文化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直指大学生的内心深处,关注大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和信念,通过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血缘亲情引导大学生对父母要知恩报恩,培养其感恩意识。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大学生的情感需求,积极引导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各种媒介激发大学生对父母的真情实感,感念体会父母亲养育自己之不易,最终使其确立感恩的意识,在大学学习期间积极完善自身以让父母放心,今后孝敬父母、成就事业以让父母安心,对周围的人和物常怀感恩之心,善待生活以让父母舒心。从而把感恩报恩由个体扩大到社会群体。

4.3 构建代际和谐,提高大学生的交往能力

在目前高校中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现象,礼仪失范严重,这也影响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学生的礼仪教育缺失,学生的社会化程度不够,对于什么是日常生活中言谈举止的尺度没有明确的认识,不能把内在的修养体现于外。归根到底就是源于家庭教育的缺席和学校教育的不足。

有些学生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究其根源与父母的沟通就出现了问题。《论语·为政》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没有尊敬之心,赡养父母就和养犬马没有区别了,可见对于父母的恭敬心多么重要。“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弟子规》),对于犯错的父母,要和颜悦色、柔声细语地耐心劝导,如果当时没效果,等父母心情好了抓住时机再次规劝。要有耐心有礼有节地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简单粗暴只能适得其反。与父母的沟通尚且如此,与同学的交往更是需要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辅助一定的策略,以便培养和谐融洽的关系。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弟子规》),谦虚礼让、长幼有序,年长者得到尊重,社会尊老敬老的纯朴和谐的风气才能自然形成。我们可以看到公交车有很多年轻人心安理得地坐着老幼病残专座,而对站在旁边的老人熟视无睹。“称尊长,勿呼名”(《弟子规》),称呼尊长,不能直接叫他们的名字,这是对长辈的尊重,直呼其名则显轻薄。现在大学生面对面称呼老师、父母姓名已不少见,更何况在老师、父母不在场的情境下。举止得体,用语文明,具有良好的礼仪风度,这样的大学生必然更容易融入集体,成为其他人所乐于交往的对象。

4.4 推崇人生价值,塑造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能在家庭中为孝子,亦即可以在社会中为仁人,而参与有普遍性之文化生活。传统文化教育,重视每一个学生个体,体现着人文关怀,弘扬传统美德,立足当代发展的实际情况,倡导作为人类一分子的应尽的普遍义务和担当的应有责任[4]。“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中庸》)。儒家把关爱亲人、侍奉双亲作为修身的一项重要功课,而侍奉亲人就需要了解人性,了解人性就需要明白天理规律,正体现了人的主体地位。“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儒家由亲爱亲人而推己及人,由人到物,蕴含着人性的光辉,彰显着人生的价值。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有内在的契合之处。通过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爱国情感。

5 弘扬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显著

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笔者所在院系开展的历时一年的弘扬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是立足传统文化的高校学生成人成才教育实践,以事实证明了其有效性。通过探寻家乡特色,培育了学生家国情怀,提升了学生对家乡、国家的自豪感。在引导学生品读中华经典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以文艺形式展现道德的力量,文化展演、汉服成人礼等活动熏陶培育了学生优雅风度、孝亲爱国的意识。通过举办传统文化主题讲座,使学生更一步明白了儒家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旨趣,夯实学生做人的道德基础,学会了人际交往中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各班级举办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班会,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的认识。多层次志愿服务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由内化到外化,培养了学生善待他人、关怀社会的奉献精神。

6 结语

缺乏人文素养必然导致严重后果,正如汤一介先生所说,社会冷漠,心灵孤寂,人与人之间心灵上有隔膜,在日常生活中互不理解甚至仇视,这样发展下去终将导致人类社会的瓦解[5]。人文养成需要人文教育,而传统文化教育恰是借鉴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过程中的一种实践。高校可以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地继承与创造性地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传统文化教育,为大学生的人文养成提供助力,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补充能量。高校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结合家庭教育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任思蕴,祁涛.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中国现代化的一个瓶颈是国民的人文素养[N].文汇报,2014-9-22(009).

[2]杜时忠.教育人文意义的失落与追寻[J].教育研究,1999(9):44-48.

[3]曾盛聰.伦理变迁与道德教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236.

[4]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38.

[5]汤一介.新轴心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建构[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221.

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唐山学院2014年度院级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中国传统孝道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140242。

作者简介:

刘朝阁(1979-),男,河北广宗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毛凤萍(1973-),女,系党总支书记,高级政工师,硕士。

作者:刘朝阁 毛凤萍

人文养成的传统文化论文 篇2:

浅谈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自我养成

摘 要:大学生文化素质自我养成的方法主要有:新思维、新理念的形成,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大学生 文化素质 自我养成

1 传统教育的弊端

教育素来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教育不但实现着文化的传播与传递,还不断生成和创造着新的文化;而教育也接受着来自文化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甚至文化本身天然就具有一种内在的人格塑造、人性教化的教育作用。两者之间构成了一种互动的关系。我国教育有好的传统,在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训练上积累了比较完整的经验。但总体上说,我国传统教育注重的是传授已有的知识,重点在于继承,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锻炼相去甚远。曾有人这样概括我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小学教育是“听话教育”,中学教育是“分数教育”,大学教育是“知识教育”。这种说法虽然有点尖刻,但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形象地概括出了传统教育不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缺撼。中国的教育有“三中心”之说,以课本、课堂和教师为中心,不重视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中国学生的普遍缺点是缺乏实践能力,由于缺乏实践的条件和中小学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倾向,经常可以看到高分低能的现象,特别是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生。具体来讲,传统教育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强调教材、书本知识的绝对正确和权威性,忽视学生自身的自主体验;强调全体受教育者的统一性,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2 大学生文化素质自我养成的意义、必要性

2.1 21世纪知识经济已占据重要地位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早在其1996年年度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就曾指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转播和应用,并估计其主要成员国的知识经济已占GDP的50%以上。这些都表明,知识,特别是创新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新知识、新知识的应用成为人们的追求。而创造新知识的根本是掌握知识,具备掌握知识的能力和素质。

2.2 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迎接新挑战

30年前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和中国青年一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也给中国高等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今,国家教育部正在启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纲要,在知识创新和人才开发上要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重大的贡献。传统的我国教育强调知识,但除了知识,还要有能力和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能力和素质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在这两个能力中,提高实践能力似乎比较容易,但是实际上并不如此。国外教授对中国留学生的主要反映,也是中国学生善于读书和考试,但是动手实践的能力就差。为了提高实践能力,除了学校要积极创造外部环境外,还要求同学们有主动精神。

创新能力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能力,所谓创新,可以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完成一项新设计或新方法,或是创造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包括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大量实践表明,实现创新的前提是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对科学技术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来自高度的敬业精神,来自对国家和人类的高度责任感。对科学问题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愿意独立思考,乐于对付各种形式的困难和挑战;获取原始创新思维需要具有宽阔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基础;具有浓厚的知识累积;对可能蕴含创新科研思维的现象有较高的洞察力与敏锐性,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对研究工作中出现的失败和错误的态度,未知的规律往往隐藏在被传统认为是错误的背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紧密联系,只有实践,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找到创新的机会。创新往往出现在学科的交叉点上,应该对广泛的领域有兴趣。创新来自思想火花的撞击,因此应该善于向周围学习,自觉吸收不同的意见。创新的外部条件也很重要。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更为良好的条件。

3 大学生文化素质自我养成的方法

3.1 新思维、新理念的形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的双重力量”。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认识!江泽民同志也精辟地指出:并不是所有的教育都能兴国。如果我们的观念不转变,如果我们的教育不改革,我们真的很难兴国!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会拉大!历史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思想是流动的。我们应根据时代的特点不断调整我们的思想、发展我们的观点。

有人说,21世纪是人性文明的世纪,21世纪教育的核心就是通过尊重、赏识、关爱等,把学生放在作为“人”的主体地位上,进行“生命化”和“未来化”训育。在新的世纪到来的时候,我们必须认真反思我们的教育,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倡导和实践“尊重的教育”。这就要求老师尊重教育规律,要按教育规律而不是按个人主观愿望去实施每一项教育活动;要尊重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要让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为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要坚决摒弃用贬损人格的方式对待学生。教师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因为不管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背景如何,不管他们的学习基础如何,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对他们应一视同仁。

要在教学中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精彩只是一个平面,只有和同学们的精彩合在一起,才会发出钻石般的光芒,那才是真正的精彩。课堂上教师不能把学生当成知识容器强行灌输,不能把学生当成木偶任意操纵、控制,而要善于激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发表见解,甚至质疑教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我们要改变那种过分强调统一的教育观念。尊重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对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育,即“因材施教”。

人们应以尊重的观念来教育学生尊重教师的劳动和付出,让学生在尊重的氛围中得到尊重,并学会尊重他人,特别是要尊重教师。

教师必须把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越是尊重越要严格要求,严格要求是尊重的具体体现。尊重不是无条件的尊重一切,对学生的一些不正当的需求和违纪行为不仅不应尊重,而且应严格禁止,严肃地批评教育,对情节、性质严重的甚至要给以处分,这样做是对受教育者在尚未认识到其人性尊严的情况下进行的终极性尊重。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反我们是以引导、关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让受教育者产生一种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和道德自律性,促进教育者主动、全面地发展。强调发展人的天性,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人的潜能。

3.2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注意学习的方式。要学习基本的讲和写。语言的听和写其实不是主要的问题,语言的内容才是主要的问题。要学会如何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讲和写得简单易懂,科学的精神其实就是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表述得简单易懂。听听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学报告,看看《时间简史》,你会觉得科学就应这样。

学习如何读文献。老祖宗传下来的读书方法是:读书要以书为主,掌握了一个“正确”的理论体系,就是掌握了真理本身,就像武侠小说里的真功夫都在“秘籍”里一般。其实,在林林总总的科学文献中有对的,有错的,所以读科学文献,要怀疑、要分析、要推理、要就事论事、要旁敲侧击——要“不信邪”、要以“我”为主。学会读文献才是重头戏。“少谈主义,多谈问题”。要会看文章、能拿主意,并能放眼未来。如果只能被动地读指定的文献,他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最多只能成为一个科学上勤勤恳恳的跟屁虫。

使知识转化为智慧。所谓智慧并不是缥缈的东西,要培养学生的智慧,教育就要有相应的措施。以往,教师告诉学生,世界是什么样的,应该怎么做;今天,要求教师启发学生,世界可能是什么样的,应该怎么想,可以从什么地方获得知识。这就是从传授知识向启发智慧的转变。教会学生致知的方法,要比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重要的多。

关注学生的人性需求,使文明积淀为人格。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文明的成果,但却不能使其内化为人格。要根据时代特征,从关注学生的人性出发、关注学生成长需求等角度“育人”。

鼓励学生走向社会,与社会文化衔接。引导学生到群众中去,到工厂、农村、部队、街道、学校中去,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奉献给社会,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

3.3 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要有良好的学风。学校学风简言之就是学习风气,我们认为它可以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等。

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养成良好学风的前提,为中国现代化而学习,应当成为当代青年学生最根本的动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读书愈多,得益愈多。我们青年人富有遐想和抱负,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应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读书。

端正的学习态度是良好学风的重要内容,正确的学习态度应当是好学、多读、精读、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贵在应用。

严格的学习纪律是良好学风的体现,它包括课堂纪律、试场纪律、会场纪律、公共阅览室纪律等,只有严格遵守学习纪律,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

学习方法问题也是学风问题,不良的学习方法一旦成为习惯,就会影响学习的风气和效果,学习方法不当,事倍功半;学习方法得当,事半功倍。

要有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在参与校园活动过程中,促进人文知识和人文素质的转化,受到校园文化活动的熏陶和文明情操的陶冶,使他们具有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了解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中外历史和当代科技发展动态;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能用辩证的观点和系统方法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哲学思辨能力、理论思维和批判接受能力;具有高尚的精神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并学会在实践中发现美、创造美,不断提高审美能力,提高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 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魏英姿

人文养成的传统文化论文 篇3:

新时代义务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化策略

摘 要: 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民族精神养成的重要资源,其与义务教育的紧密融合对于青少年民族精神与政治人格养成具有重要价值。基于当前义务教育状况我们发现传统文化教育并未有效融入其中,存在内在价值观念的张力、课程结构设置的失衡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矛盾等多维困境。唯有充分挖掘与整合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组织等场域的教育资源,形成多中心的义务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协同的机制,才能化解问题,更好地实现义务教育目标。

关键词: 义务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 新時代 优化策略

新时代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教育,义务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必然承担着革新自我的时代任务。义务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在塑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其重要性更凸显。义务教育对象主要涵盖青少年群体(年龄一般为6岁—14岁)。这一时期正是塑造青少年的科学素养、理性精神、政治信念的重要时期。正是义务教育借助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才使得青少年人文精神得以更好地塑造。审视当前的义务教育,我们发现传统文化在教育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剖析这些问题产生的观念与机制等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多中心的协同治理对策,以期为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义务教育的有效融合提供有益的建言。

一、传统文化教育:义务教育的必要构成

义务教育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双重养成过程,其人文精神的养成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急剧变革,科学素养的培育日益受到重视,人文精神的发扬逐渐坐上了冷板凳。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理念、人格气节及进取精神对于义务教育阶段青少年的人文精神起到良好的塑造作用。所谓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是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相对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等一系列形式的文化总体表征。在奋起昂扬追逐中国梦的今天,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与现代社会教育相配合,成为完善中华民族话语体系,促进中华民族人格养成的精神动力。另一方面,用合乎时代需要和群众喜好的方式对传统文化做出新“论述”的教育是塑造新时代个人人格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于义务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既不能单独发展其中一项,又不能以“一锅乱炖”的形式将其杂糅在一起,两者的发展应是以多中心治理为媒介有机融合的过程。所谓多中心治理理论是由文森特·奥斯特罗姆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建立的有关多个行为主体以多种治理手段的应用配合介入公共服务的理论,它与新时代下义务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化具有高度契合性。从传统文化教育自身性质看,义务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是混合供给的服务产业,既然如此,其治理就意味着多中心的布局和多种治理手段的应用。从教育对象看,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课业繁重,但内心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将为其打开一个多彩的文化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多数学者都将多中心治理理论应用在高等教育领域,义务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领域研究相对空白,缺少理解传统文化教育治理的多中心体制的系统框架,也较少提出建构传统文化教育治理多中心体制的破解策略。由此可见,以多中心治理为媒介进一步转变政府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职能、提升传统文化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融合具有理论和现实紧迫性。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观念、内容与机制的三维分析

对于实现中国“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来说,文化软实力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第一个“百年”到来之际,作为弘扬中华文化基本方式之一的传统文化教育却每每遇到功利化观念、多元文化的冲击与机制区隔化问题。

(一)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的功利化传统文化教育观念

当前传统文化教育从社会层面看,仍然存在过于注重分数的情况,认为考试之外的都是无用的知识,会占用过多的时间影响学习成绩。在此将这种以传统文化为手段,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的力求达成获取优良分数、取得比赛竞赛良好名次目的的表现概括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功利化。其中所谓应试教育(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通常被视为一种以过于看重成绩,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填鸭式教育制度。不得不承认的是,应试教育在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和人才选拔中起着不可磨灭的功劳。但自高考制度恢复后,部分人认为高考是选拔人才的唯一模式,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产生了以读死书、死读书为表现形态的功利化传统文化教育,违背了传统文化对于人格养成与心灵净化的教育初衷。其形态具体表现在:一是传统文化的学习资源不充分;多数传统文化课应付领导检查,上课老师通常由其他科老师或退休后的老师兼职上,占课现象严重。二是开展形式单一化;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可以让学生身心在长时间的主课学习中得到调节,但多数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采取的是应付考试的死记硬背的方式。三是考核方式机械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小科一般不考试或开卷考,甚至有的学校直接取消传统文化课程。四是部分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冷漠化,比如双语学校相对于一般中小学而言,其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会差一点。任其功利化观念发展下去,将使传统文化教育沦为应试教育的工具,促使社会功利化思维的萌发与繁衍,对社会发展来说将是一颗挥之不去的毒瘤。由此,便酿成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个问题。

(二)多元文化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影响与冲击

在当前相对开放的大环境下,传统文化教育与义务教育有机融合的过程必然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其中会受到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代表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而一些以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为代表的低级思想也会对传统文化教育造成冲击,笔者称之为多元文化的呈现。所谓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即指在人类文化更新转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各地域的多元化文化并存及交互往来而呈现的多元文化势态。其中,尤以进入一个民族内部,与本民族文化相互作用的存在于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各领域的外来文化(Foreign culture)和随着新兴产业和数字技术的发展而新兴起来的以网络文化、旅游文化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Emergent culture)对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影响最明显。作为跨越国家和地区横向发展的结果,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作用既可看作外来文化入侵过程,又可看作对所得信息进行转换,以使它符合传统认知方式的过程。例如,“感恩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备受年轻人的青睐,在这种浪潮下,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们”也顺水推舟,把中华传统节日与西方元素结合,打出“中国情人节”“中国感恩节”的名号。作为一定历史阶段下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纵向发展的结果,新兴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同样冲击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如“压力山大”、“吃瓜群众”等网络热词的兴起同样是对我国成语文化的一种挑战。一些人热衷于在键盘上做文章,离开键盘,竟会提笔忘字。人们生活在快节奏的社会当中,没有时间和精力思考如何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与新兴文化的冲击使得传统文化受到排挤,这就是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的第二个问题。

(三)传统文化教育模块与整个机制的区隔化

从当前传统文化教育过程看,传统文化教育评价原则、教育参与动力及教育技术应用层面还存在与完整传统文化教育机制不衔接不协调的状况。所谓“机制”(Mechanism)主要指各部分之间的构造关系和运转形式。就像计算机离不开各个构造一样,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运行同样需要保证传统文化教育有序化、规范化的制约机制,调动教育主体积极性的激励机制,提供传统文化教育物质和精神条件的保障机制相互配合。然而,当前传统文化教育中却出现与整个机制区隔化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首先,教育评价的单一化阻碍应试教育的改革,与保证传统文化教育管理规范化的制约机制发生背离。其次,学校主导之下的学生、家长参与动力的缺失,呈现越高层次的教育越是疏忽传统文化教育的趋势,激励机制的欠缺极大挫伤了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主动性。另外,在传统文化教育应用上,一方面当今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没有与先进科技手段很好地结合,致使有些学生难以养成对传统文化的兴味,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教育政策未获得很好的贯彻。同时,囿于集中化管理体制的局限,社会与市场力量难以在制度供给、教育决策、质量标准制定等方面发挥实质性作用。并且集中化管理所带来的信息失真、沟通不畅与反应迟钝等问题,使政府不易对变动性、复杂化与多样性的传统文化教育服务需求做出有效反应,由此便无法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相应的保障机制。

三、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融入:义务教育过程重构的对策探讨

治理主体从“一”到“多”意味着需要通过更多的市场化、社会化与分权化手段实现,因此义务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治理需要充分转变教育观念,积极调动多方参与互动,提升义务教育范畴内的传统文化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一)转变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从系统重构来审视其价值与功能

转变观念是推动传统文化教育和义务教育有机融合的基础,而转变观念的第一步就应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功利化在孩子潜在的人格和心灵发展方面的流弊,必须准确定位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的存在形态,在正确定位传统文化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和功能的基础上以综合性的眼光促使全社会剥去功利性的外衣,以理性思维历史地、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价值意义。具体说来,微观层面应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蒙以养正的个人意义,深刻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的人文观念、道德精神、思维尺度,改变社会对应试教育世俗化的认知,使其时时刻刻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宏观层面应认清当下义务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价值,着眼于整体社会。首先,应认清区分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明确多元文化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进而使之保持永恒魅力和时代风采。其次,对于传统文化教育改革的推进及相关规定要全面深入了解,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积极响应、真正落实国家及地方教育政策。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需求与服务开始呈现出更趋多样性的特征,特别是市场化改革深化了人们对传统文化教育物品属性的认识,所以应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供给服务不仅是政府的责任,还可以运用市场化与社会化力量创造多样化的供给方式。如此,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把各个领域、各个主体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义务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与功能,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义务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完整准确的认识。

(二)传统文化教育:多中心供给与多手段的运用

在确立正确的传统文化教育观念之后,建立多中心供给机制与多手段的运用机制就成为解决传统文化教育机制区隔化的必要路径。应改变单一的供给机制,运用社会渲染、多媒体运用及实践平台建设等多种手段促使学校供给的合理化、社会供给的规范化及发挥家庭供给的濡化作用。学校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场域,应在充分了解传统文化教育政策的基础上创新传统文化教学模式,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承受能力设置不同水平的传统文化教育,由原来读、背、检查的模式向书本与活动结合转变。增强师资力量,加强教师培训,提升大数据与传统文化教育的配合应用度,以数字技术推动建设在线学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教育的网站和平台。在社会层面,政府在把传统文化教育治理权向市场与社会转移的同时要向较低层级的教育行政机构与学校放权。此外,义务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是跨越多部门的综合性事务,需要财政部、社会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人事部等多部门配合,因此完善政府内部基于协商合作的政策资金决策制度也是一项关键措施;社会组织在对相关政策给予强力支持的前提下,可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进而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教育价值的情感认同;传统文化教育类产业要不断推进内部章程建设,完善教育产业自律制度,促进构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创新传统文化的设计方式、展演形式以及生产经营机制。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作用,积极配合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同时应注重生活中的熏陶渐染,用良好的家风、家书文化培养孩子。

(三)“多位一体”建立参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合作平台

各主体间的信任、互助是进行多中心治理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对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的功利化传统文化教育观念,多元文化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影响,传统文化教育模块与整个机制的区隔化问题,只有学校、家长、政府、社会及市场以切实提升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获得感为目的,产教融合,平等互动,才能建立共同参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合作平台。具体来说:首先,构建激励平台;政府不仅要对学校、社会组织及相关企业提供相应的权力、人力、物力支持,更重要的是解除过多管制,采取新的激励性措施。另外,学校和社会可利用大众心理通过举办比赛奖励传统文化知识储量冠军,评選优秀传统文化践行者等手段鼓励践行传统文化教育。其次,建立监督和问责平台;有必要指出,在前面提到的政府分权后,市场和社会组织存在施行具有“道德危险”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使学校、市场和社会组织能正确地使用所获得的权力,避免偏离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方向。最后,建立协商对话平台;从社会层面看,传统文化教育的协商对话指的是围绕当下传统文化教育效果,打破政府集中化管理教育体制的局限,由政府与涉及传统文化教育的大众群体进行平等公开的对话,并且答复大众的多元信息碰撞与社会动态信息反馈系统。以此促使各部门及时、准确地获得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信息,提高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减少教育决策失误。

四、结语

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博深的中华文化,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必修课。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处于心智不断成熟时期,需要学校、家长、政府和社会加以引导,营造良好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使“国学热”的温度可以重新温暖中小学生传统文化课堂。

参考文献:

[1][7]陆有铭.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11-13.

[2]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5-37.

[3]王珊.试论当前高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路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4]雷鸣强.教育的万能、无能、本能——对教育功能、价值认识的反思[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

[5]张岚.基础教育的传统文化使命[J].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4).

[6]沈立.浅论如何在中小学推行传统文化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7(05):21.

[8]杨东平.重新认识应试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6(2):12.

[9]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时的讲话[EB/OL].http://politics.gmw.cn/2017-03/04/content_23889231.htm,2018.3.14.

[10]周勇.论社会转型期的人心优化与传统文化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16(06):23.

[11]孙绵涛,康翠萍.教育机制理论的新诠释[J].教育研究,2006(12):58.

[12]刘明辉.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教育机制[J].科学社会主义,2006(5):76.

[13]吕淑芳.“多中心”视域下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安徽教育,2012(12):25.

[14]陈卫平.“国学热”与当代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J].学术界,2006(12):17.

[15]季譚.义务教育法“大修”核心明确四级政府投入责任[N].第一财经日报,2006-01-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化的协同推进机制研究”(15BKS020)阶段性成果。

作者:孙春惠

上一篇:科技融合下文化创意论文下一篇:智能化数控技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