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特征论文

2022-04-16

【摘要】针对当今医学院校理论与临床脱节的培养模式,为提高中医内科研究生临床诊疗能力,响应中医教育体制改革,创办“特色脉学师承班”,对中医内科研究生进行“系统辨证脉学”脉诊培训,培养学生的“脉-证-方”临床思维模式,是中医人才教育改革的一次创新,对于培养出更多的中医实践性人才有重大意义。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中医内科特征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医内科特征论文 篇1: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研究

[摘要] 該文评价《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的适用性和临床应用情况,为《指南》修订提供依据。由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完成,评价方法包括适用性评价和应用性评价。适用性评价采用调查问卷方法,评价《指南》的熟悉和使用情况、质量水平、临床适用情况等;应用性评价采用前瞻性病例调查分析方法,评价《指南》的临床应用符合度和应用效果(包括疗效、安全性、经济性)。结果显示,《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包括中医病证部分(简称中医指南)和西医疾病部分(简称西医指南)。适用性评价结果显示,中医、西医《指南》整体熟悉和使用程度相当,熟悉程度分别为85.43%,84.57%,使用程度分别为52.10%,54.47%;《指南》整体质量较好,其中适用范围和术语使用合理性评分较高,分别为91.94%,93.35%,辨证论治相关内容合理性均在75%以上;适用情况评价较好,其中安全性评分最高;综合评价显示,中医、西医《指南》的适用比例分别为77.73%,75.46%。应用性评价结果显示,《指南》与临床实际应用的符合度较高,除“其他治法”和中医《指南》的“调摄预防”以外评分均达到90%以上;应用效果评价显示,安全性>经济性>疗效;综合评价结果,选择较好的比例(≥7分)在75%~80%。《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在临床实践中获得了较好的普及和应用,质量水平较高,临床适用性较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但存在缺少循证医学方法和创新性等不足,需要在修订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 中医内科;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 指南应用评价

Clinical application evaluation of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ternal Diseas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N Xuejie1*, LIU Mengyu1, LIAN Zhihua1, WANG Liying1, SHI Nannan1, ZHAO Jun3*

(1. Institute of Basic Research in Clinical Medicin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2. Wangjing Hospital,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3. Guang′anmen Hospital,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s, Beijing 100053, China)

[

[Key words]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valuation of CPG application

2012年在财政部的资助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全国42家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对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系列“中医常见病诊疗指南”的应用评价工作,评估指南质量,为指南进一步修订提供依据。评价分为适用性评价和应用性评价两部分。《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临床应用评价涉及病种最多、参与评价人员最多、评价病例数最多。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12]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主导编制。王永炎院士牵头,成立了专门的顾问委员会及编制委员会,200多位中医内科临床专家参加编制,分为《中医病证部分》、《西医疾病部分》2册。《中医病证部分》是《指南》名称采用中医病名,保持中医特色,选择相对优势病证,共46种,其中包括呼吸病7种、外感热病6种、心脑病6种、脾胃病8种、肝胆病4种、肾与膀胱病4种、气血津液病5种,肢体经络病6种。《西医疾病部分》是《指南》名称采用西医病名,内容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共86种疾病,其中包括感染性疾病21种,内分泌代谢疾病4种、循环系统疾病5种,呼吸系统疾病7种、消化系统疾病21种、泌尿系统疾病12种、造血系统疾病4种、风湿性疾病9种、神经系统疾病11种、精神疾病4种。

中医病证部分的编写分为5个部分,第1部分:概述,包括定义、临床特征、诱发病素及相对应的西医病名;第2部分:诊断与鉴别诊断;第3部分:辨证论治;第4部分:其他治法;第5部分:预防与调摄。西医疾病部分的编写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包括定义、临床表现、诱发病素及相对应的西医病名;第二部分:辨证论治;第三部分:其他治法;第四部分:预防。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2012年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应用评价项目实施方案》要求,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家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试点)建设单位(以下简称基地建设单位)开展评价工作。2012年度完成中医、西医指南评价的病种分别为39,18个。

1.2 评价方法[3]

评价包括《指南》适用性评价和应用性评价。适用性评价采用调查问卷方法,由临床医生独立填写《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适用性调查问卷》,主要评价《指南》的熟悉使用情况、质量水平、临床适用情况等;应用性评价是采用前瞻性病例调查分析方法,按《指南》病种开展病例观察,由主管医生填写《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应用评价病例调查表》,主要评价其应用符合度和应用效果(包括疗效、安全性、经济性)。均采用4级评分标准,较好的比例=(4分+3分)病例数量/应用性评价病例总数量×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基本描述、构建不同比较组进行交叉或分层统计学检验、多因素分析以及混杂因素处理等多种方法进行多角度的深入分析,交叉探讨中医诊疗指南的质量水平和临床应用效果。

2 结果

2.1 适用性评价

2012年《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适用性评价人数为2 631人,《西医疾病部分》参与评价医师的人数为1 724人,《中医病证部分》为907人。

2.1.1 熟悉使用情况 评价人员中熟悉《中医病证指南》和《西医疾病指南》的比例分别为85.43%,84.57%,使用比例分别为52.1%,54.47%,见图1。不同职称人员中熟悉和使用《指南》情况,见图2。

2.1.2 质量水平 《指南》质量水平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考察《指南》适用范围、术语使用的合理性,二是考察《指南》辨证论治内容,包括诊断要点、辨证分类、治则治法、组方用药、其他治法、调摄预防。“适用范围”和“术语使用”合理的比例分别为91.94%,93.35%;辨证论治相关内容中,评价合理性评分高的为诊断要点(89.13%)、治则治法(87.08%)、组方用药(83.81%);合理性评分相对较低的为其他治法(74.69%)、调摄预防(76.4%)、辨证分类(77.61%),见图3。

2.1.3 适用情况 评价《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的内容、结构,对比其他相关诊疗方案,得分较好的是“结构合理完整性”(78.49%),得分较低的是“与本单位诊疗方案比较”(70.24%);预估《指南》实施效果,安全性得分最高(91.45%)、其次是经济性(81.38%)、疗效(71.91%);《指南》使用“简便性”和在“医疗实践中的规范作用”方面评价较好的比例分别为78.60%,75.52%,见图4。

2.1.4 综合评价 中医病证与西医病证适用的比例(包括“完全适用”和“比较适用”)分别为77.73%,75.46%。不适用的比例为2.21%,1.16%,见图5。

2.2 应用性评价

2012年《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应用性评价病例共15 476例,其中《中医病证部分》应用性评价例数为6 166例,《西医疾病部分》应用性评价例数为9 310例。

2.2.1 应用符合度 即评价《指南》与临床实际应用的一致性,主要考察内容包括:中西医诊断要点、证候分类、治则治法、组方用药、其他治法和调摄预防。中医病证指南符合度较高的为“中医疾病诊断”92.50%、“西医疾病诊断”96.12%,较低的為“其他治法”62.78%、“调摄预防”66.28%;西医疾病指南中符合度较高的为“中医疾病诊断”93.76%、“调摄预防”90.22% ,较低的为“其他治法”60.35%,见图6。

2.2.2 应用效果 应用效果评价结果显示:《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评价较好以上比例分别为疗效61.24%,68.37%,安全性96.77%,96.40%,经济性91.74%,89.78%,见图7。

2.2.3 综合评价 内容包括:指南总体疗效与技术水平、指南的满意度、指南在临床实践中的适用性3方面内容。按照0~10分(极差到极好)的分级标准进行评价。2012年《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总体疗效与技术水平”、“满意度”、“在临床实践中的适用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选择10分的分别为(8.26%,7.53%),(8.18%,7.64%),(7.19%,8.40%);选择≥7分的认为评价较好,累计统计分别为(87.14%,87.29%),(85.19%,86.26%),(82.61%,84.72%),≤3分的认为评价较差,累计占(0.25%,0.54%),(0.28%,0.63%),(0.37%,0.76%)。综合评价结果说明,临床医生认为《指南》的总体疗效与技术水平较高,临床适用性较好,对内容满意,见表1。

3 讨论

3.1 《指南》质量水平综合评价

从总结材料分析发现,辨证分类的分歧较大,临证时与个人的经验和习惯有关,与本单位的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也密切相关,每位专家辨证的思路有所差异;其他治法,医师临证时选择的空间较大,差异较大;调摄预防,因为病种的不同,方法也不一。

《指南》的编写是在院士带领下,经过广泛调研和论证,既要与时俱进,与西医的病名、诊断依据相配套,又要符合中医特色,保持原貌和特色,是医师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指南》的质量较高,参与的人员全是临床一线医师,能很好的反映当代中医临证水平,应用程度较好,主要是副高以下医师使用,是获得经验的直接来源,经过专家的讨论、协商,达成一致。

3.2 指南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

3.2.1 未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 内科诊疗的编写主要是以专家共识为主,因此改编时应借鉴国际指南编制的方法和程序,再结合中医指南的特色,更好的反应临床实际,没有证据可循时,以专家共识为主,达成共识。

3.2.2 《指南》的编写创新性不足 应该纳入新的研究成果,包括专科专病的研究成果,老专家的临证经验等,要不断的更新。

3.3 修订建议

3.3.1 定期修订《指南》 《指南》的更新是一个长期,辛苦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要不断学习、验证、实践,再提高。

3.3.2 制修订归属 《中医内科诊疗指南》的制修订应该归属各分会。由他们提出制修订计划,成立编者小组,而不是1~2人执笔完成,由专家举手通过,而是需要反复的论证和修改,抽提精华,达成共识。

3.3.3 对疾病要做出精准方案 诊疗方案基本是针对疾病制定,但是临证是一个复杂过程,在制定方案时既考虑轻重之别,又要考虑迁延及转化,突出不同阶段的诊疗特点,不要大而全,也不要涉及其他学科,以免重复。避免1种疾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案。

4 展望

4.1 建立临床诊疗《指南》评价平台

经过2012—2013年的治疗指南评价,临床医生对《指南》有了客观评价。但大多数指标以主观评价校对。应该再加入一些客观评价指标,建立中医诊疗网络平台,《指南》数据要不断的补充和更新,可以供临床医师使用。

4.2 广泛使用诊疗指南,提高临证水平

临床诊疗指南是医师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最能反映医师当前真实的临证水平,可以发现问题所在,提出意见建议,及时进行更新和修订。

4.3 推进中医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中医疗效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可量化,又要能正确评价疗效。现在对疾病的评价大多使用的西医检测指标和手段。不能完全很好反映中医的临床实际。有些研究者采用患者的结局指标及其自我感受等评分的方法对疾病的疗效进行评价,加入患者的客观感受及人为成分。

[参考文献]

[1]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病症部分[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

[2]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西医疾病部分[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

[3] 刘孟宇,杨伟,赵学尧,等.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应用评价方法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2):552.

[4] 王丽颖,韩学杰,王燕平,等. 中医脑病临床指南制定现状分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18(4):714.

[5] 赵静,韩学杰,王丽颖,等. 循证性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程序与方法研究[J]. 中医杂志,2009,50(11):983.

[6] 王永炎,劉保延,张启明,等.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关键科技问题[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12):797.

[责任编辑 张燕]

作者:韩学杰刘孟宇 连智华王丽颖 史楠楠 赵军

中医内科特征论文 篇2:

基于“特色脉学师承班”探讨“脉-证-方”临床思维模式培训

【摘 要】 针对当今医学院校理论与临床脱节的培养模式,为提高中医内科研究生临床诊疗能力,响应中医教育体制改革,创办“特色脉学师承班”,对中医内科研究生进行“系统辨证脉学”脉诊培训,培养学生的“脉-证-方”临床思维模式,是中医人才教育改革的一次创新,对于培养出更多的中医实践性人才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中医内科;临床工作;教育;医学;脉诊

自古以來中医的传承方式包含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两种,中医师承教育作为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主体而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如黄帝受业于岐伯,扁鹊师从长桑君,仲景习业于张伯祖,李东垣拜师张元素。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1],并于2017年7月1日起实施,体现出现代中医教育对师承教育模式的认可,随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的重视,全国各地开展了对中医师承班的探索,课题组尝试基于PBL教学模式及前期所创立的“情境认知教学法”、“实时案例教学法”为基础,设计“导学互动式”中医内科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案;基于“系统辨证脉学辅助教学”,提出“特色脉学师承班”,培养研究生“脉-证-方”中医临床思维模式。

1 脉诊的教学现状

脉诊为中医学四诊之一,为中医诊治疾病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在当今的院校教育模式下,理论与临床脱节的学习形式成为普遍现象,脉诊作为中医临床技能中操作性、实践性最强的内容之一,是习医者最难掌握的。脉诊“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教学难点难以逾越,近年来,国内外对中医脉诊的教学模式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和探索。如:朱庆文等[2]运用机械、人体和动物等多种手段,从“位、数、形、势”4个方面来建立脉诊教学模型,为习脉者提供标准的、直观的28脉模型;王静等[3]在“情景记忆”教学理念基础上,创制了“脉图绘制训练法”,使抽象晦涩的脉象理论形象化,充分调动习脉者的想象力,更方便了脉象的教学;林雪娟等[4]通过教师示范、分组互诊、双盲辨认、教师点评的方法,在课堂上模拟中医临床诊脉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戴红等[5]将脉诊仪教学与脉诊实训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体会相对脉象的差别,加深学生对脉象的印象。虽然以上方式一定程度上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不能将“病-脉-证-治”清晰的串联成系统,只注重了点与面,不成系统,无层次感,造成中医内科研究生临床思维轻浅、混乱、模糊,在真正的临床平脉辨证时将仍感茫然。

2 系统辨证脉学与“脉-证-方”的特色临床思维模式概述  系统辨证脉学是齐向华教授在多年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融合古今各家脉学学说,运用认知心理学、中医学、现代信息学和物理学的理论,创立的系统的脉学体系。系统辨证脉学将复杂的脉象信息拆分为单一物理变量的脉象要素,包含脉管壁要素(刚柔、厚薄、敛散)3对;脉体要素(左右、寒热、浮沉、内外、清浊、曲直、上下、粗细)8对;血流要素(疾缓、稀稠、进退、枯荣、滑涩、凸凹、强弱)7对;脉博波要素(迟数、动静、长短、高深、来去、怠驶、结代)7对,共25对[6]。系统辨证脉学涉及多层面、涵盖多学科且有独特的见解,旨在服务于临床辨证,多年来无数学习者突破“指下难明”的难关,达到“脉方相应”的临床境界。《系统辨证脉学培训教程》是齐向华教授为提高中医内科研究生脉诊水平而主编,包含系统辨证脉学核心内容的经典教材,特色脉学师承班以此教材为蓝本,使中医内科研究生早日进入“一诊传心即了然”的脉学殿堂。

齐向华教授在《辨证脉学》一书中提到:“‘脉方相应’是辨证脉学的最高境界[6]。”特色脉学师承班的最终目标,就是实习生养成“脉-证-方”的特色临床思维模式,即“脉方相应”。脉诊之所以能服务于中医临床,是因为医生通过诊察脉象,获得患者的病因、病机等信息,从而针对病因病机制定治疗方案,也就是说脉诊的主要价值在于临床疾病的判断分析和治疗过程。方剂是中医学中治病养生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中医方子的药物组成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疾病病机、病势为依据,遵循严格的组方原则配伍而成。方剂是否能取得良好的疗效,主要取决于医者对患者病势、病机的准确把握。医者通过脉象准确把握疾病的病机、病势,从而确立正确的治法治则,根据相应的组方规矩制定方剂,既构成“证从脉出”和“方从证出”的临床诊治程序,由此可见“脉方相应”的规律确是客观存在。临证中脉方向应要遵循四个原则[6]:一是在整体脉象的大背景基础上确定基本方。二是于脉象体现的病机层次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所选之方。三是于脉象所体现的病机层次关系基础上,进行药物配伍的调整。四是根据脉象要素进行个别药物的加减。

3 基于特色脉学师承班设置系统辨证脉学临床实训课程的构思3.1 理论教学 特色脉学师承班以《系统辨证脉学培训教程》为教材,在前期的教学中,带教老师逐个讲解每对脉象要素及临床典型脉象,结合课题组创立的“情境认知脉诊教学法”建立系统的培训方案,对中医内科研究生进行理论培训:带教老师根据25对脉象要素的特征性质和心理认知过程,制备和选用一系列教学模具,如水囊、棉麻、音叉等质地不同的材料。学生用手指触摸不同温度的水囊以开发温度觉,从而感知寒热要素;触摸不同质地的棉麻开发质地识别觉,感受滑涩要素;触摸不同频率和振幅的音叉以开发震动觉,进而体悟动静要素等,对逐个脉象要素感觉予以明晰。将情境认知理论引入到特色脉学师承班教学中,把抽象的脉学理论形象化,有利于发掘习脉者的手指感觉,在习脉者大脑中逐渐构建起对各个脉象要素特征感觉的“情境记忆”,符合脉诊临床实践教学的要求。

3.2 实时案例教学 在习脉者扎实掌握25对脉象要素及临床典型脉象的基础上,通过“实时案例教学法”将研究生的理论知识向临床过渡。“实时案例教学法”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以下称CAI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其方式为筛选学生实习时遇到的一些典型病案,将病人隐私及身份信息隐去,建立成与实习同步的电子案例库。由带教老师每天将每一个电子案例中病人的最新治疗内容同步整理为教学内容,更新到电子案例库中。通过多种形象的、先进的CAI教学形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示教,将真正的临床诊疗过程模拟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从而使学生养成临床辨证思维,提升其临床诊疗能力。在特色师承班的实际应用中,将中医内科研究生分成8~10人一组,老师为研究生提供几个实时CAI教学案例,学生在熟记《系统辨证脉学培训教程》中25对典型脉象要素的基础上,围绕这些实时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给出完整的“脉-证-方”治疗思路,最终由带教老师进行指导总结,学生自主归纳总结与反思其中的问题与错误,直至完全掌握。这种“寓教于导”、“以导促学”的教学模式,使中医内科研究生轻松主动的逐步养成“脉-证-方”的临床辨证思维。

3.3 临床实训教学 最后安排中医内科研究生定期跟门诊及入医院进行教学查房,进行临床实训教学。带教老师为具有较高“系统辨证脉学”脉诊水平的专家。先由习脉者独自感知病号的脉象要素,并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由带教老师予以指导点评,学生再重复感知脉象,进行反思总结。使学生在“教学—实践—发现问题—教学”的临床教学过程中,临床诊脉能力逐渐提升。

3.4 成果考核 终期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临床实践考核两个方面:第一、以笔试形式进行系统辨证脉学理论知识考核。考试内容包含脉象要素、病因脉象系统、个性脉象系统、病机脉象系统、脉方相应理论、病案分析等。第二、选取典型病人为临床思维的标准化病人进行综合能力的分析考核。先由研究生对病人进行病例采集、平脉辨证、分析病情、开立处方,再由带教专家对研究生的“脉-证-治”臨床思维能力进行打分点评。

4 小结

社会在发展,中医需振兴。早在1913年,毛主席就在《讲堂录》笔记中写到:“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中言气脉,西言实验。然言气脉者,理太微妙,常人难识,故常失之虚。”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玄冥幽微,精奥难极。中医人才的培养是一个艰辛而复杂的过程,研究生阶段是中医生学习生涯中最后的阶段,也是提高临床能力的重要阶段。为了培养出高临床水平的中医人才,响应医学院校教学模式的改革,特色脉学师承班以其导学互动、理论系统、贴近临床实践等特点,将成为中医人才教育改革的一次重大创新。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教学和临床实践积累,培养中医内科研究生“脉-证-方”临床思维模式,对于提高中医内科研究生的临床技能水平,培养出大量的中医实践型人才,改革发展我国的中医教育,满足社会对高临床水平中医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1]李娟,廖翠平,张彬良,等.《中医药法》背景下中医药师承教育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2):17-18.

[2]朱庆文,李海燕,侯淑涓,等.脉诊教学模型研究的理论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4):1-2.

[3]王静,曲宏达,段新芬,等.脉图绘制训练法在脉诊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医教育,2017,36(3):17-20.

[4]林雪娟,闵莉,甘慧娟,等.中医脉诊临床模拟训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7(1):143-145.

[5]戴红,邹小娟.脉诊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施[J].中医教育,2011,30(1):81-82.

[6]齐向华.辨证脉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7,23,4.

(收稿日期:2020-02-11 编辑:程鹏飞)

作者:滕晶 李鑫

中医内科特征论文 篇3:

中医内科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中医内科治疗疾病已成为临床疾病治疗的一种趋势,本文是对中医内科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实际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6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参与研究,所有患者均为原发性。将患者平均分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中医内科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分析两种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以及药物使用导致的不良反应。结果:中医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的疾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通过中药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的检查指标相对乐观,在生活质量上有所提升。在药物的不良反应方面,中医内科治疗的安全性更高,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积极作用。结论:中医内科治疗方案对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具有实际推广的意义。优势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不良的反应发生的风险更低,二是治疗效果较为满意,更有助于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关键词】中医内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生活质量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对于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肾脏疾病,患者主要有:低蛋白血症、大量血红蛋白尿等临床表现,对患者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随着临床治疗发展,中医内科的治疗方案对于疾病治疗发挥的作用已经逐渐得到重視。中医内科治疗疾病的优点逐渐被临床工作者所认可,在临床疾病的治疗当中,越来越多的采用了中医内科的治疗方案。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当中,采用中医内科治疗的方案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在用药安全性方面与西药相比更胜一筹,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6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均在一年内于我院就诊,患者经过诊断均为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年龄在28-54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38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实验数据的比较具有科学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主要是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原则为利尿等,在治疗当中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激素治疗,同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对症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中医内科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在治疗开始之前先采用中医技术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诱因进行辩证,在确定证型以后为患者匹配合适的方剂。

1.3效果评价

患者经过治疗后尿蛋白水平降至正常范围且无水肿,能正常生活视为治愈。有效的标准为患者恢复生活自理,但检查指标尚未达到临床治愈的判断标准,患者的临床表现获得了明显缓解。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表现未发生明显变化,检查指标未发生好转,提示治疗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t检验用于组间数据比较,P值是评价统计学差异的标准,当P<0.025时,认定两种治疗方案对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实际价值存在差异。

2 结果

通过治愈例数的比较可以发现,中医内科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愈例数具有明显优势,由此可见中医内科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更好,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本病兼治,对于患者的发病原因以及证型进行详细分析后,根据患者的个体化特征为患者量身定做中药方剂,与西药治疗相比,中医内科的临床用药更加具有针对性。此外,在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上同样存在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患者0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当中,有5例患者发生了与激素使用相关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骨质疏松、满月脸以及药物性糖尿等。因此,两种用药方案的安全性存在明显差异。

3 讨论

在肾内科的临床工作当中,收到的肾病综合征患者较多,其中大多数患者均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大多以水肿、全身乏力等临床表现为主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不仅影响患者进行正常生活,对患者社会交往活动的影响较为严重,水肿会使患者出现自我形象紊乱,导致患者的社会交往积极性受到严重的影响,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尤为不利。此外,肾病综合征不得到及时治疗的情况下,会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对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以及利尿为主,但在治疗效果上并不理想。随着临床医学对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内科的治疗方案不断得到临床工作者的接纳。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中医内科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与传统治疗方案相比较而言,主要具有用药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满意两大优势。在传统的治疗方法当中,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应用较为广泛,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患者用药后虽然疾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激素类药物对于患者的免疫系统以及钙的吸收和利用产生较大影响,导致患者用药后出现骨质疏松的问题。对于西药的使用而言,仅对于疾病本身具有控制作用,但从长远考虑,用药缺乏科学性,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但中医内科治疗疾病讲究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在治疗方剂的配伍过程中,会考虑患者的身体具体情况以及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从根源上控制疾病和治疗疾病。此外,中药的配伍过程当中,会考虑到用药安全的问题,讲究方剂配制的科学性,这对于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不良反应具有实际价值。

中医内科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具有配方合理,用药安全性满意的优势,从根源上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疾病。

参考文献

[1]康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50例的中医内科治疗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11).

[2]张丹.中医内科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33).

[3]康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50例的中医内科治疗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11).

[4]王琳.中医内科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8(12).

[5]柳志猛,吴国庆.当归芍药散合猪苓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0).

作者:黄敏

上一篇:经济合同研究论文下一篇:化工设备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