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问题研究论文

2022-07-03

摘要:2014年,我国学者对国际经济问题的研究围绕如下热点问题展开:中国崛起背景下的国际经济新形势与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问题;能源消耗、环境保护与国际经济相关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对我国经济影响的问题。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人民币升值问题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民币升值问题研究论文 篇1:

浅谈构建问题研究的政治课堂网络教学新模式

[摘要]随着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和现代教育技术条件、现代新教育理念下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开展,结合笔者的实践,本文浅谈了能充分发挥网络教育功能与提高课堂学习实效的“构建问题研究的政治课堂网络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问题研究 政治课堂教学 网络教学

政治问题研究性学习的特征是当学生围绕某一政治问题开展学习活动时,学生首先要为解释和评价某个政治问题去搜集证据,后运用证据,再通过思维活动来解释问题。而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网络教学法的引入,必将为政治问题研究性学习注入一种活性催化剂,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一、通过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构建问题研究,将高中政治课教学活化

1. 利用多媒体技术活化课本知识的建构

由于多媒体运用于课堂教学,具有兴趣浓、容量大、负担轻、效果佳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优化课本知识的教学。

其一,教师可将“课题”、“框题”、“目题”、“知识点”制作成可以拆拼的图板;或者将知识点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演绎、归纳成若干知识板块,通过图表、声像等配合进行多媒体教学,利于学生一下子抓住知识的脉络,便于增强直观教学。

其二,教师可将课堂练习题按题型编成一定量的题库,每种题型又按难易程度分为较难、适中和基础三级知识梯度,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从而更有利于分层次教学。

其三,教师可将材料分析题制成图文并茂的画面,增强直观教学效果,能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 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挖掘丰富的课外政治教学资源,构建问题研究,活化课堂教学过程

政治学科涉及面广,新闻性强,加之教材本身有很多事例或材料,只要教师经过巧妙的艺术加工,就可以在教学中形成一些直接刺激,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问题研究,形成学习动机。教师如能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把学生所熟悉的事件收集下来,并与书本上的有关知识相结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新课程要求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来学习,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认识并构建自己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结合教材理论知识的学习,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另一方面,有的问题采取带领学生网上冲浪,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在讲到台湾问题时,要求学生上网查找并领会中央台办发言人对台的最新讲话精神,以及认清台独的危害。通过网上冲浪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也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获得了亲身体验,为构建新课程打下了基础。同时,课内外课程资源的优化结合,活化了教学过程。

二、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构建问题研究,形成学生新的学习方式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要彻底改变以往的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针对目前思想政治教材滞后性的问题,师生共同从网络教育获取丰富信息资源,可以弥补课本的这个缺憾。在平时的教学中,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构建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研究,比如在课前举行每堂5分钟网络新闻发布会(如人民币升值利弊谈、“神六”载人航天飞行的意义、够建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等)。鼓励学生以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专题探究性学习。不追求效果,重在研究行为的开展过程。及时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文章可以单独写,也可以几个人合作写。每学期适时举办学生小论文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竞赛中展现自己的新观点、新收获。如2005年我指导的高二(1)班毛玲玲同学的小论文《和谐社会,人人向往》获台州市中学生政治小论文比赛三等奖。学生为了写好论文与解决探究性的问题,必须广泛查阅资料、筛选信息,最大限度地选取有典型代表性的有效信息,来提炼或论证某个观点,分析说明有关问题。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等能力。

三、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构建问题研究,培育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时事政策教育除了要充分用好中宣部主办的《时事报告》中学生版《时事》双月刊和河南郑州《中学生时事政治报》,还要每周安排一课时的时事政策信息上网阅读与查找。如,通过查阅央视国际网、新华网国际(国内)新闻有关“十一五规划”、“陈水扁废统论”、“中国威胁论”等专题,配合教师定期和不定期的时事专题讲座、时事广播、课前十分钟学生讲时事、时事黑板报、时事竞赛、期末思想政治课时事政治考试等,进行时事政策教育。老师们因势利导,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一些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能结合并且运用课本所学知识点充分展开讨论,甚至通过“短兵相接”的思想碰撞,使认识得到提高。例如通过对我国和平崛起的政策理论与现实行动,得出我国和平崛起有益世界,进而得出“中国威胁论”是荒谬的。学生在展开讨、辩论时,教师引导要深入浅出,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从课本知识到提出思考问题、从上网查阅到讨(辩)论,注意点拨和机动,保护学生思考和发言的主动性与新颖性,让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热、难点问题就可以轻松地解决了,同时又可让同学们受到深刻的教育。

目前,我國的网络教育教学在各学科教学中运用还处于探索、实验和初步实施阶段,要更好更充分地发挥网络教学在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适应素质教育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还需要无数的教育专家、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政治教师的共同努力,因此,在教学中必然会遇到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对于充分发挥网络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正确处理教师本身、学生实际、教材内容与网络教育教学的关系。政治教师应该根据自己、学生和教材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建构政治问题研究,紧紧围绕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不能脱离政治教材和学生实际,不是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而教学。 其次,正确处理传统教学模式、方法、手段与网络教学的关系。网络运用于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和发展,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网络教学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一种手段之一,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新技术手段与传统模式结合起来 ,让整个教学过程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才是每个政治教师恰当的选择。再次,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网络教学的关系。网络教学在政治课中的运用,与政治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并不矛盾,政治教师不能因网络而放弃了自身的作用。教师在运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精心设计教案,收集教学素材,选择教学内容,需要付出更多、更艰苦的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主导作用更重要、更突出,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更严格,不能以网络教学取代教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2]童富勇.现代教育新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12.

[3]叶卫.中学教育实践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9.

(作者单位:浙江三门县第二高级中学)

作者:章以军

人民币升值问题研究论文 篇2:

2014年国际经济热点问题研究动态

摘要:2014年,我国学者对国际经济问题的研究围绕如下热点问题展开:中国崛起背景下的国际经济新形势与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问题;能源消耗、环境保护与国际经济相关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对我国经济影响的问题。

关键词:国际经济新形势;全球经济治理;能源环境;人民币汇率;对外直接投资

一、中国崛起背景下的国际经济新形势与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问题

随着中国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参与度也在不断提升,世界经济格局随着中国的崛起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界围绕中国崛起背景下的国际经济新形势,以及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发展战略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

(一)中国崛起背景下的国际经济新形势

张蕴岭认为,当今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迅速崛起的新兴经济体与老牌发达国家之间争夺经济主导地位。其中,作为新兴经济体代表的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崛起改变了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国渐渐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是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但也应当看到,中国的发展将会遭受一些国外势力的阻碍和干扰。中国应“练好内功”,在国际卜尽快同其他国家建立起互信关系和制度化合作机制,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经济的进一步腾飞。杨盼盼和徐奇渊认为,世界经济的新形势表现为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增长趋势的脱钩。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较为严重的发达国家并没有顺利走出危机阴影,导致其同新兴国家之间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愈发严重。这一国际经济形势有利于中国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对外经济参与度的上升,一方面可通过加强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往来,为其提供市场并进行直接投资,另一方面可加强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作为连接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桥梁,在实现两者经济良性互动的同时,提升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高程认为,当前,中美关系由“注重追求相对经济收益的正和博弈”转变为“以权力竞争和相对国际影响力为目标的零和博弈”。在美国的干预下,中国同东亚其他国家的关系由原来的“互利、兼容”格局转变为“竞争、相斥”。面对当前周边的新格局,中国需要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坚持“共同发展、开放竞争和相互包容”的理念,主动塑造一个以我为主、具有自我扩展和深化能力的周边合作秩序,以获得与本国实力增长相称的影响力。这是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需要,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和平崛起。宋泓认为,中国已构建了强大的自主发展能力,并可抵御外部风险和冲击。中国如果能够把握好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就可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并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二)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问题

裴长洪认为,全球经济治理的对象是经济问题,应从经济学的视角和方法来探讨全球经济治理问题,而公共品的需求与供给是一个分析全球经济治理的可能视角。中国要提升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必须增加对公共品的供给,而实现这一目标除了需要提升国力外,还应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使经济体制更加适应全球经济治理的规则,进而全面提高公共品供给能力。王碧珺认为,中国不论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还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数量,都已位居世界前三。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对外投资的过程中,中国急需解决降低投资壁垒和保护投资安全问题,并需提高对外投资目的国对中国国企投资模式的认可度。但当前的全球投资治理体系缺乏统一、有约束力的规则,无法实现对全球投资的促进和保护。中国可借此机会,参与到全球投资治理体系的构建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和利益诉求,推动构建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多边投资体系。隋广军等认为,未来10~15年,中国将从经济大国逐渐升级为经济强国,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能力也将不断增强。中国应作为国际制度体系的深度参与者、重要建设者和共同改善者,按照参与进程的渐进性、参与方式的合作性和参与层面的国内外统筹性原则,进一步融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构建一个与综合实力相适应、权利和责任基本相对称、发展共同利益和促进本国利益相结合的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战略框架。在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同时,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与完善。

二、能源消耗、环境保护与国际经济问题

能源消耗、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国际经济活动也必然涉及能源与环境问题。学界在国际经济问题的大背景下,对能源、环境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能源消耗与国际经济问题

谢建国和姜珊珊研究发现,1995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耗率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总能耗量大于进口产品的总能耗量,且贸易净能耗处于递增趋势。贸易净能耗指标显示,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耗的净出口国。其中,出口规模扩张是中国能源消耗增加的主要原因。但近年来的出口结构优化以及单位产值能耗量降低,使中国出口净能耗增加趋势有所缓解,出口产品结构也逐渐向低能耗转变。因此,积极优化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对于降低中国贸易能耗具有重要意义。未启荣研究发现,中国进出口贸易的虚拟水数量巨大,且贸易中存在2亿吨的虚拟水净流出量,这不利于中国水资源的节约。可通过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降低虚拟水的净流出量,实现水资源节约的目标。崔连标等研究发现,2007年中国国际贸易隐含能源占世界能源总消耗的34%,是所有国家中贸易隐含能源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能源消费中心正在东移,亚太地区直接能源净进口量中的53%会以贸易隐含能源形式再次出口至欧洲和北美地区。

(二)环境保护与国际经济问题

卢进勇等研究发现,在引进外资的不同阶段,外资对环境的影响是有差别的。外商直接投资会造成工业废水排放增加,引起地区水污染问题恶化。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情况,随着引资阶段的不同而有差异。在FDI引进的初级阶段,其对当地环境破坏较为严重,但随着引资结构的调整和引资质量的提升,当处于“引资高级阶段”时,外商直接投资会减少当地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这一发现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把握外资对我国环境的影响效果,对于有效发挥外资在促进减排中的积极作用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曹翔和余升国研究发现,外资虽然被认为具有更先进的技术,但流人我国的外资并不一定都会有更友好的环境保护效果;有些外资是低质量的资源攫取型企业,造成更严重的大气二氧化硫污染问题。因此,在引进外资时要注意筛选,并对外资的环境保护情况进行监管。张宇和蒋殿春研究发现,外资进入显著地引起当地产业结构向污染性行业转移,造成当地环境状况恶化。虽然外资进入会增加当地政府对环境的监管,但这又会引起外资向环境监管不足的地区转移,总体上破坏了我国的环境状况因此,减轻外资进入对我国环境的负面影响,必须加强地区之间的协调合作,共同采取有效的环境监管措施,防止外资对环境污染由监管较强的地区流向环境监管较弱的地区。

三、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问题

邓小华和李占风研究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将降低贸易顺差,而贬值将降低逆差。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对我国对外贸易的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从长期看,人民币汇率变动能够抑制出口、促进进口,进而调节我国的贸易收支结构。在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均表现出抑制作用。王宇哲和张明研究发现,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会降低中国出口的数量和总额。而在人民币盯住美元时期,名义有效汇率升值对出口的负面影响,比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叫‘期更加明显。因此,人民币汇率应参考“一篮子”货币制订,而不是盯住美元,这样才有利于降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出口的负面影响。梁中华和余淼杰研究发现,人民币升值通过降低出口企业的创收能力和销售利润率两个方面严重影响出口企业的盈利能力。其中,出口企业创收能力下降是主要因素。由于依赖出口的企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度高、产品附加值低的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议价能力较低,人民币升值对其盈利能力的负面影响较大。政府应适当放慢人民币升值步伐,引导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提升产品竞争力,以抵御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销售压力。张翔等研究发现,在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金融加速器效应将减弱,使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获得更大空间,增加了货币政策调控的灵活性。并且汇率弹性的增强会使中国货币政策的最优策略不再随着美国货币政策一同扩张,提高了我国货币政策相对于美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四、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问题

有关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及对东道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问题等方面。

(一)外商直接投资相关问题研究

陈丰龙和徐康宁研究发现,经济转型并没有显著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市场化程度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经济转型对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影响也不同。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转型国家,经济转型并未显著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但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转型国家,经济转型显著加快了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发挥。不同市场化程度的转型国家间,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呈现差异性,可能与各国的转型方式不同有关。有些国家是激进式转型,还有些国家是渐进式转型。大规模私有化是激进式转型的主要表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发挥。因此,我国在经济转型期应当警惕私有化的危害。何兴强等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基础设施越完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果越明显。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形成较强的竞争承受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进而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使跨国公司把生产过程中的各阶段连成一体,从而减少交通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强本国企业对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当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达到充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条件,但人力资本水平还明显不足,因而应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本投资。随洪光和刘廷华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效率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投资所在地区的政府在有效利用外资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与非洲和拉美地区相比,亚太地区外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作用最明显,而拉美地区的政府干预效果最好。此外,政府作用将随着一国市场化程度的加深而逐渐降低。相比于受政府主导的外资引进形式,自由流动的外商直接投资更符合增长的一般规律。孙早等研究发现,美国的对华直接投资主要涉及高技术产业,对溢出效应的控制也最为严格,对中国资本密集型工业的贡献在当期显著,滞后期则明显减弱;以追求高市场化程度为战略目标的欧盟的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工业绩效改善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东(南)亚跨国企业侧重于利用文化趋同性来降低劳动生产要素的成本,来自这一地区的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劳动密集型工业的贡献明显强于资本密集型工业。现阶段的中国,应采取差异化的引进外资战略,善于利用外资倒逼效应释放新的制度红利,才能保证外资有助于中国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问题

乔晶和胡兵研究发现,现阶段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表现为投资不足而非投资过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不同地区的不足程度也有差别。对欧洲投资不足程度高于对北美的投资不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不足问题有所缓解。中国对发达国家、制度质量和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的投资不足程度更严重,对资源丰富国家或地区的投资不足程度较低。双边投资协定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对外直接投资不足问题。因此,妥善处理与东道主国家的经济关系、签订双边投资协定是解决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针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会削弱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对外投资地位的观点,姚树洁等研究发现,中国对外投资从总体看挤占了OECD成员国的对外投资,但这一挤占效应受东道国特征的影响。在资源丰度较低、国民收入较高,以及位于亚、欧、北美洲的东道国存在显著的挤占效应。而在资源丰度较高、国民收入低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和拉丁美洲,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并未对OECD成员国产生挤出效应。这一理论发现有力反驳了西方学者抛出的“新殖民主義”中国对外投资威胁论。毛其淋和许家云研究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能显著促进企业创新。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海外分支机构可通过吸收东道国的先进人才等研发要素,或与东道国进行研发合作,学习先进技术,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海外分支机构可通过企业内部渠道将其先进的技术成果转移到母公司,提高母公司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中国向高收入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更有利于企业创新,因为向高收入发达国家直接投资与投向发展中国家相比,面临更加激烈的产品质量竞争,企业需要更多的研发投入来提升产品质量,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公司创新的促进作用具有持续性,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此外,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显著提高了企业出口占销售的比例,而且提高了企业出口的概率;显著降低了企业退出出口市场的风险,即倾向于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期。因为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在东道国设立分支机构后,为满足运营需要,会从母国购买设备、原材料等产品,从而促进母国出口。同时,一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了获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当企业掌握先进技术、提高自身生产效率后,也会促进其出口。因此,我国政府应鼓励和引导企业“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进而促进我国出口贸易快速增长。蒋冠宏和蒋殿春研究发现,我国商贸服务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投资高收入国家的“出口效应”最为明显;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先上升后下降,呈现倒U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增加了出口的深度边际,也扩展了出口的广度边际。我国企业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并没有显著替代企业的出口。因此,可鼓励我国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而不必担心损害母国的出口。

五、关于对外贸易问题的研究

(一)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问题

对外贸易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因素和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两个方面。姚博认为,当一国的资本市场发展程度较低时,资本市场深化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出口成本,促使出口数量和种类的增加,使该国国际贸易出现正向流动;当资本市场发展程度较高时,资本市场深化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成本,使出口企业转向对外直接投资,制造业贸易的出口数量和种类下降,导致该国国际贸易出现逆向流动。随着资本市场发展程度的加深,一国国际贸易会出现“先正向后逆向的流动趋势,外部融资依赖性大的部门其倒U型拐点对应的资本市场深化程度也会更高”。盛雯雯研究发现,随着国家金融体系的完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企业的融资成本会逐渐下降。而企业融资成本下降会导致企业投资偏好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因此,该国在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会随着金融发展呈现先提升后下降的倒U型过程。在这一机制的作用下,资本密集型行业最终会从传统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就解释了当前的国际分工新形态。樊茂清和黄薇研究发现,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的生产活动不断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中国企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不断上升。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减弱,其占贸易总额的比重下降,对国内增加值的贡献在减少。而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的知识密集型产业贸易在迅速发展,说明中国企业走上了产业升级道路,未来知识密集型企业对其贸易增加值的贡献会越来越高。田巍和余淼杰研究发现,中间品关税下降会显著促进企业研发。具体的影响机制是:中间品关税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利润,从而为企业扩大研发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并进一步促进企业对已有技术的模仿和吸收。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企业研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过程研发的改进上,而在自主研发新产品上,中国企业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

(二)对出口贸易相关问题的研究

1.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因素研究。项松林等研究发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制造业实际工资,而实际工资降低保护了低效率的老产品出口企业不被市场淘汰。随着老产品出口企业国际市场地位的巩固,会减缓研发和出口新产品的进程,从而不利于我国新产品的生产和出口。现阶段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要实现中国出口增长从以老产品为主转向以新产品为主的难度仍然较大。文东伟和冼国明研究发现,企业的融资能力与企业进入出口市场正相关。企业的融资能力越强,企业更有可能进入出口市场。劳动密集度越高的企业,出口可能性和出口密集度都更高,说明中国出口依然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成本优势,特别是私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但中国的体制性信贷歧视使私营企业和中小企业面临较强的融资约束,抑制了出口。在劳动力成本日益攀升的形势下,降低对私营企业的信贷歧视和增强中小型企业的融资能力,并提高私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对扩大中国的出口规模和增强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佟家栋和刘竹青研究发现,企业经济活动的地理集聚有利于企业出口,尤其是对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的出口企业。这是因为距离上的临近克服了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利于企业获取商业信贷和各种非正式融资。此外,地理集聚有利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出口,而对国有企业的出口影响不明显。地理集聚对不同地区企业的出口抉择影响也有差别,即有利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的出口。

2.出口技术复杂度问题研究。鲁晓东认为,中国在出口规模激增的同时,出口技术含量仅有微弱提升,中国出口技术水平仍较低。近年来,中国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国内受到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的影响;在国外,则遭受越来越多的反倾销、反补贴歧视。这些因素都不利于中国的出口,并增加了中国过度依赖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的风险。而出口中遇到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企业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偏低、可持续竞争力差造成的。因此,未来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应从单纯注重数量转为注重技术水平的提升,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率,实现出口产品的技术升级,才能实现中国出口的可持续发展。戴翔和金碚研究发现,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出口企业更全面地融人产品的国际分工,也有利于提升企业出口的技术复杂度,分工的细化意味着交易费用的上升,而完善的制度有利于降低企业融入产品分工的交易费用。尤其是处于较高层次即技术复杂度高的生产环节,制度的完善程度更加重要。当前,在中国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逐渐减弱的背景下,通过提高制度质量,使企业进一步融入产品国际分工体系,有利于提升中国企业出口的技术复杂度,进而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激发中国的国际竞争优势。王孝松等研究发现,行业员工的受教育水平与外商投资企业的比重显著影响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其中,行业员工的受教育水平越高,该行业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越高。外商投资企业比重高也会显著提升企业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因为,外商投资者不再将中国仅仅作为生产基地,而是更多地作为研发基地,从而促进生产中的技术进步。因此,加大人力资本投资、鼓励外资企业在中国建立研发机构、引导出口企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有利于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复杂度。

作者:卫兴华 何召鹏

人民币升值问题研究论文 篇3: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研究进展

[摘要]目前,学术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研究成果颇多,文章就其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回顾和归纳,并就其结论差异性和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需求方程式;宏微观

[作者简介]张杰,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广西桂林,541004

最近,学术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议论颇多,但依什么样的标准来判定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过剩有很多不同的看法。部分观点从感性出发,没有从量化的角度分析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状况。相反虽有人从量化角度出发,但分析对象却与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没有直接关联或关联性不强。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有以下观点:一种观点从货币供给角度出发,认为货币供给较多,导致社会资金面宽松,经济运行有通货膨胀压力,而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融通又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来进行的,因此认为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多;一种观点从存贷差角度出发,认为近年来存贷差规模不断扩大,论证商业银行出现了流动性过剩,这是大部分学者持有的观点:一种观点从投资增长角度出发,认为近期来我国投资增长过快,表明商业银行流动性过于充足;还有一种观点从商业银行本身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出发,认为商业银行短期负债增多,长期负债减少,而中长期贷款却相对增多,从资产、负债期限角度来论述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强弱。

流动性最初的含义是指商业银行能够在不遭受损失的条件下,满足存款人提存及支付需要资产的变现能力,即资产流动性。后来经过扩展为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负债的流动性主要是指银行迅速筹集资金以应付存款人提存和支付需要的能力。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出现的这种现状,很多学者用“流动性陷阱”来形容。 按照克鲁格曼的解释,“流动性陷阱”是指名义利率持续下降并接近于零,但依然无法刺激总需求以使之消化过多的生产能力。除了表现为超低的名义利率外,流动性陷阱还表现为公众的储蓄热情不减、储蓄增长和其他货币性因素(如扩张的货币政策)共同推动广义货币供应量快速增加。笔者倾向于西南财经大学刘锡良教授的观点:商业银行的资产变现能力与资金筹集能力可以看作是动态的流动性,动态流动性涉及到整个金融体系的流动性供给与银行等各个层面,很难用指标准确刻画。因此,他主要从需求角度利用银行超额储备来刻画其流动性的静态水平。从银行角度出发,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核心是资金运用不充分,在这里用一个需求方程来刻画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即:过剩的流动性=银行持有的流动性-法定存款准备金-交易性储备需求-预防性储备需求-正常的投机性储备需求。其中,银行持有的流动性可由一级储备与二级储备来表示。一级储备指央行的存款、存放同业款项及库存现金,二级储备包括商业银行持有的央行票据、对政府的债权与同业拆出,二级储备本质上也是一种投资。那么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主要决定于需求方程式的几个应变量上。本文试图从影响这几个应变量的种种原因出发来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出现的原因及解决的思路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形成原因

根据银行流动性需求方程,流动性过剩一方面来自流动性的供给过多,另一方面来自需求过少,即“源”太多“流”太少,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存款过多贷款相对较少,这也是很多学者把存贷差作为判断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表现的原因。下面笔者对影响流动性供给和需求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一)影响需求方程式持有流动性增加的因素

1.高的储蓄偏好

行为金融学认为个人对于收益较为损失更为关注。所以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人们倾向于采取较为保守的资产配置行为。长期以来储蓄一直是我国居民的主要投资方式。我国有其特殊的情况:贫富差距扩大。而高收入群体的日常消费倾向低; 资本市场的不够完善,改革尚未完成 ; 社会保障的不足,预防性储蓄比率大大上升等等都造成了居民储蓄居高不下。

2.外汇占款增加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一直保持着“双顺差”的态势。加上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大量资金内流,造成我外汇储备的较大幅度增长。强制性结售汇制度下,随着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的持续增加,央行为维持汇率稳定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导致基础货币增加,外汇占款规模不断扩大,货币供应量增长迅速。

(二)影响交易性需求降低的主要原因

交易性储备是商业银行维持日常支付必不可少的储备需求。交易性储备需求下降主要有以下因素影响:其一,借入资金渠道日益广泛,如果商业银行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广泛,资金获取容易,那么银行将保持较低的超额储备以减少成本 ; 其二 ,如果银行短期资产占投机性储备总资产的比例较低,而短期负债占总负债的比率较高,那么银行需保持较高的超额储备以应付日常流动性需要。 目前 M2连续数月超过预期增长率, M2与M1增速差距扩大即M1/M2货币流动性比率下降,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比率上升,短期贷款占款比率下降; 其三,必要备付水平下降。商业银行的必要备付水平是保证商业银行日常支付清算所需要的最低备付水平。 随着资金使用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商业银行可能并不需要成比例地增加用于清算支付的必要资金量,这样商业银行的必要备付水平势必会呈现出缓慢下降的态势。

(三)影响预防性需求降低的主要原因

预防性储备需求是银行为了应付各种突发性事件而持有的超额储备,它主要受宏观经济波动与银行内部风险状况等方面的影响。银行体制改革和大量不良贷款剥离降低银行风险,银行贷款周转速度加快。近年来,我国银行体系注重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资产质量明显好转,贷款沉淀的状况明显改善,贷款周转速度明显加快。 宏观经济良好,金融市场平稳。这些因素都降低了预防性货币需求。

(四)影响正常投机性需求降低的主要原因

投机性储备需求是商业银行为了实现赢利目标,寻求或抓住好的投资或贷款机会而持有的储备金,主要受资金的机会成本、未来风险与收益的影响。当前银行投机性需求降低的因素主要有:

1.企业信用缺失,金融生态环境欠佳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尚不完善,金融信用欠佳,再加上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日趋谨慎,在我国金融压抑现象普遍存在。长期以来,大银行以批发业务为主,采取大企业、大城市、大产业、大项目的经营策略,主要是为大企业、大客户服务。与此同时,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道德风险与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风险造成其融资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某些热门行业重复投资导致产能过剩;从区域看,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塘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性问题突出,而广大的中西部仍面临资金不足的局面;城市存在较大的流动性压力,而农村却依然资金缺乏。 所有这些,一方面不仅减少了商业银行赢利的来源,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我国的经济良好发展。

2.宏观经济影响贷款和投资需求下降

全社会呈现出贷款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的态势。表现在:一是工业企业整体效益下滑引致的信贷萎缩。 特别是部分行业的高投资和重复建设,导致工业产能出现过剩, 工业利润增长整体出现大幅滑坡,且工业企业亏损总额增长不断加速。 据历史经验,企业效益下滑、亏损面扩大,将直接减少对银行的信贷需求规模。二是直接融资工具发展对银行信贷的替代。2005年央行开始大力推动企业短期融资券业务,当年发行规模累计就已突破1000亿元,作用十分明显。同时推出资产支持票据、中长期融资券以及鼓励发行公司债券等多元化直接融资工具,这对银行信贷需求尤其是大型优质客户信贷需求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三是国家为抑制房地产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随着近期石油价格上涨必然导致了房贷下降。另外,长期以来资本市场的低迷和不完善,银行在防范风险的约束下吸收存款难以分流。

二、解决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几点建议

如果把商业银行流动性供给看成外生的主要受宏观经济影响的话,商业银行要改变流动性过剩主要应从几个需求方程式的自变量着手。所以要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要从宏观和微观即银行自身两方面探析。

(一)宏观方面

1.减少居民风险意识,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立

扩大低收入者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来源,减少贫富差距提高低收入者的消费倾向。建立和完善养老、失业、教育和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其覆盖面,让居民的储蓄分流。

2.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加强调控力度

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中央银行只需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或发行中央银行票据,收紧银根即可。这也是央行目前采用的最有效的办法,但是目前状态下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逐渐丧失,紧缩政策的效力非常有限。通过发行央行票据以及进行正回购对冲外汇占款,回收市场过多的流动性,从而完成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的调控和维持货币市场利率的稳定,这是很好的方法。在当前人民币升值预期仍很强烈的情况下,提高存款利率将增加货币的流入;出台严厉的紧缩措施,有可能导致资本市场大幅波动,所以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无疑会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首选。然而,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存在着减弱的趋势,反过来又增加了公开市场操作对冲到期央行票据、正回购的压力,所以从长期来看,并不能彻底地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因此, 改变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切断外汇储备增长与货币发行之间的连带关系,从而为中央银行自主性的货币政策操作打下基础。具体来讲,由强制结售汇制向自愿结售汇制转变,由国家集中储备外汇向民间分散储备外汇转变,同时进一步完善我国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利用市场机制调节外汇市场供求都是中央银行应调控的目标。

3.资本市场的良好发展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改善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效率。出台适当的措施,允许商业银行资金进入资本市场。解决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很多人认为在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急需资金的情况下,应允许银行资金入市。其实尽管是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下,严峻的流动性过剩也在迫使着商业银行资金以各种形式绕开政策限制向资本市场进入。但对我国这样一个资本市场体制远不完善,股权分置改革尚未完成,不良贷款依旧严峻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贸然使商业银行资金进入股票市场,不但不利于股票市场优胜劣汰法则的运用,干扰正在平稳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而且在投机性极强的我国股票市场还会诱发商业银行新一轮不良贷款的出现。

4.加强建立信用生态体系

政府应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为商业银行营造一个良好环境。而国内商业银行也应在控制好风险和成本平衡的基础上,积极开拓中小企业信贷,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微观方面

1.加强金融工具的创新,特别是风险对冲等工具的创新

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出现了高度同质化,个性差异缺乏,导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陷入恶性竞争中,理财业务表象繁荣的背后并不能真正改善商业银行的收入构成,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为此,商业银行一方面要结合自身的能力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市场定位,不要面面俱到;另一方面投入相应的研发力量开创替代性较差的核心理财产品,不可急功近利,奉行“拿来主义”。一旦理财业务具有竞争力,则商业银行面临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就会大大降低。跟踪政策动向,积极探索新型业务。2006年2月21日,银监会发布《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明确规定符合要求的商业银行可以开办股票质押贷款业务。央行和证监会联合发布的《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中,也允许符合条件的综合类券商用自营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券作抵押向商业银行借款,这为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解决提供了契机。商业银行应借鉴国外同行实践经验,立即着手融资融券业务研究,并配备相应的人员、机构、设备等。银行要主动负债。

2.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拓宽资金应用渠道

商业银行本着银监会的指导精神,深化市场细分研究,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这不仅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且也有利于自身流动性过剩问题的解决,经济效益的提升。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和涉及多方面因素的问题,具体解决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如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更为有效的措施是其中的难点。

[参考文献]

[1]马蔚华.战略调整: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路径选择[J]经济学家, 2005,(1).

[2]杨凯生.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困境”与金融创新[J].银行家,2006,(2).

[3]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二00五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EB/OL].http: //www.pbc.gov.cn/detail.asp? col=427&ID=867.

[4]孙建潮.基于宏观角度的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分析[J].财经科学, 2006,(7).

作者:张 杰

上一篇:反思性教学生物技术论文下一篇:生成性教学大学体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