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23

摘要:义务教育取得重大发展的同时,城乡教育差距依然存在,影响了教育公平。教育是否公平是区域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这不仅关系到农村是否能缩小与城市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差距,从而实施高水平、高质量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全局。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管理论文 篇1:

市县传真

西安市教育局联合举办中小学幼儿园

教师急救员培训班

  2015年11月11日至13日,西安市教育局、西安市红十字会首次联合开展2015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急救员专项培训。

  近年来,校园安全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在出现突发事件时,教师基本急救技能必不可少,为普及教师急救知识和技能,本次培训紧紧围绕心肺复苏、气道梗阻、创伤急救、常见急症处置、意外伤害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开展急救员专项培训,并对参培人员进行理论、实践操作考核,考核合格后颁发急救员合格证书。

 各区县教育局高度重视培训活动,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学员们认真学习急救知识,积极动手实践操作,普遍认为培训实用性强,学到了在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的技能,提高了应急救护能力,获益良多。各区县代表队还现场模拟学校突发事件现场,进行了应急救护演练,如:学生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癫痫、溺水、火灾、地震等突发危急事件的急救演练,该环节使学员们理论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综合展示了学习成果。

 本次培训一方面能够使参培教师把学到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带回学校,在校内普及急救知识,组织开展校内应急演练,对学生突发伤病实施及时有效的紧急救护,挽救学生生命,成为学校安全工作的坚强保障;另一方面能够积极引导带动中小学师生家庭普及急救常识,提高安全意识。

 下一步在市级培训的基础上,全市各区县将逐级开展区县学校培训,今后该市教育局将联合市红十字会继续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急救员培训活动,为学校建立一支技能过硬的应急救护队伍,保障学校师生健康安全。

 全市13区县、沣东新城及各市直属院校共200人参加培训。

宜君县深入开展县级领导干部进校园活动

本刊讯(记者 孙永涛 范希望)2015年,宜君县立足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战略,开展以“三个一”为载体的县级领导干部进校园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关心学校发展、学生成长,带动了社会爱心人士对教育的鼎力相助,形成了推动宜君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

据了解,结合“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宜君县县级领导干部进校园活动主要包括“三个一”活动,即到包抓的学校、幼儿园参加一次教育内涵“五化”活动,听一节高效课堂示范课,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5月初,宜君县委书记刘冲深入东部塬区中小学、幼儿园,查看校园文化、绿化工作和师生食宿环境,了解教育教学情况和学校发展情况。看到前几年水毁的五里镇中心小学面貌焕然一新,刘冲连声称赞,要求教育部门以本次创建活动为契机,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让每一个孩子“进得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促进内涵发展,让学生“学得好”。

随着太安镇城镇化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和标准明显提高,原来学校建制无法满足群众对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更高要求。宜君县县长曹全虎得知这一情况后,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现场办公,反复征求意见,把校址选在廉租房工程的中心和西苑小区,方便周边适龄儿童就近入学,把任务落实到相关部门,并且提出要统筹协调,在新建校区的项目审批、建设环节、工程进度和收费上,要尽最大力气给教育“让路”。

在进校园活动中,宜君县委宣传部长韩喜旺、县政协副主席王忠炎多方争取为棋盘中心小学捐赠总价值10万元的物品;县人大副主任吕伟涛为西村乡中心幼儿园送去了2000余元的学习用品;县政协副主席杨浩敏带领相关部门为五里镇中心幼儿园捐款2万余元;县交通局局长宋亮来为雷塬幼儿园送来一批价值6000元的图书。县级领导对教育的事业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帮助,有力地带动了社会爱心人士对教育的鼎力相助,爱心企业代表李金勇、何俊为实验幼儿园捐赠精品图书4000册和一批儿童区域活动的玩教具,捐助物资共计30万元;县企业家唐校标为城关一幼捐赠5000元图书(468本);爱心人士庞军宏为云梦中心小学送去1000元慰问金……

据统计,在县级领导进校园活动中,宜君县累计为全县学校投入资金约10万余元、赠送书包207个、校服219套、图书1.9万余册,爱心人士捐赠物资共计约45万余元,汇聚起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

延安市黄陵县创建省级教育强县通过验收

近日,陕西省教育强县验收组对黄陵县创建教育强县工作进行了正式验收。

本次验收的重点对教育强县专家组前期评估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了查验。验收组依据《陕西省教育强县评估标准》,对黄陵中学、黄陵县职教中心、县直属教育机构和随机抽取的3个乡镇所辖的11所中小学和幼儿园进行了实地查验。

11月6日上午,召开了陕西省正式验收黄陵县教育强县工作的总结会。会议由陕西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处长石光华主持。石光华首先代表验收组宣读了《黄陵县教育强县验收报告》。专家组认为黄陵县党政重视教育,教育改革积极推进,教育普及率高,教育公平、协调发展,学校管理水平高,素质教育推行得力,教育保障到位,群众满意度高,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已处于全省前列。在认真查验的基础上,对照《陕西省教育强县评估标准》,经过逐条评估,集体研究,给黄陵县赋分为305分,达到了陕西省教育强县标准。

黄陵县委副书记、县长孟中华表示黄陵县会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当作民生工程、惠民工程和重点工程来抓。县委、县政府将以“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总体目标,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以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基础,以建立科学公正的评价体系为突破口,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为重点”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三项工程,全力提高依法治教,依法执教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延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冯振东对黄陵县创强工作表示肯定,并希望黄陵县以省级教育强县评估验收为新的起点,认真做好查漏补缺和巩固提高工作,切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全面推动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轨道上来,努力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

省政府总督学刘桂芳在讲话中指出黄陵县以较高的分值通过验收,标志着黄陵县的教育发展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把全省教育创强工作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要求教育强县走在前面,看到成绩,正视困难,应对挑战,不断增强教育优先发展意识,率先推进教育内涵发展,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新的发展目标,扎实有序推进教育工作。

省教育强县专家组组长柳谋,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副处长邢晓静,延安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彦侠,延安市教育局副局长贺光前,黄陵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正出席会议。省教育强县验收组其他成员,延安市教育局相关部门、科室负责人,黄陵县四套班子分管教育领导,各乡镇、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县教育局全体领导、股室负责人,县直教育机构负责人,全县中小学、幼儿园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加了总结会。

渭南市学校德育工作合阳现场推进会召开

本刊讯 10月29日,渭南市学校德育工作合阳现场推进会在合阳县实验中学召开。省教育厅基教一处处长王彬武,渭南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党福奎,市教育局副局长陈继刚,合阳县副县长郭宁安等领导出席会议。

推进会分两个阶段进行。上午,观摩合阳县实验中学“1268”德育现场。先后观看了实验中学“十四岁,绽放的花季”主题升旗仪式、多彩“五操”展示、特色校园文化和主题班会四个方面的德育活动。下午,在实验中学会议中心召开了渭南市学校德育工作推进会。渭南市教育局副局长陈继刚主持会议。合阳县副县长郭宁安作了热情洋溢的大会致辞。合阳县教育局、华县城关小学、临渭区实验小学分别进行了学校德育工作经验交流。

会上,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党福奎要求,全市教育系统要形成德育必抓的共识,树立抓好德育就抓好一切的理念,要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去抓。指出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核心要构建德育体系,要清楚德育的主要内容,找准德育实施的途径,要完善好德育工作机制,把学校德育工作落实、落细、落小。他还就推进全市学校德育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

省教育厅基教一处处长王彬武对本次现场推进会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合阳县实验中学德育现场内容丰富、展示全面、形式新颖,让人振奋、深受启发,反映出渭南市和合阳县在学校德育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他指出在全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验交流会之后,渭南市在全省率先召开学校德育工作现场会,充分体现了渭南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担当意识。他希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把德育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推广,形成燎原之势,建立有效机制;各中小学要积极建构立体化德育网络,形成全程、全员、全社会育人大格局,要落实德育制度建设,通过行政推动、制度约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最后,渭南市教育局副局长陈继刚要求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真诚履职,狠抓工作落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持续推进全市学校德育工作深入开展,取得更好的成效。

渭南市教育局有关科室负责人、各县市区教育局长、主管局长等260余人全程参加了现场推进会。同时,来自上海、杭州、沈阳、盘锦、哈尔滨、延安等地的32名学校领导和教师以及合阳县所有中小学校长,先后观摩了合阳县实验中学的德育现场,以及城关中学、第三初中、城关小学、城关二小、城关三小、城关北街小学等校的特色德育活动。

安康市教育局“六个严禁”整治

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

本刊讯(记者 胡文强)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坚决纠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行风问题。近日,安康市教育局下发《关于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通知》,严厉禁止在职中小学教师(含职业中学、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教师)有偿补课。

安康市教育局对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提出“六个严禁”: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参与校外培训机构或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在校内外租(借)用场地或家里有偿补课或变相有偿补课;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利用学科的不同组成团队,联合进行有偿补课;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以各种名目举办“提高班”、“实验班”、“辅导班”等进行有偿补课。

按照规定,对于违反规定的在职中小学教师,经查实第一次参与有偿家教的,勒令其退还收取的所有补课费用,由所在学校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当年考核不能确定为优秀等次;凡再次从事有偿补课的教师,由学校或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等级,处分期内不得晋升职称、职务和各类优秀评选工作;凡经组织处理后仍不改正的教师,当年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等次,并视其情节按教师管理权限给予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行政职务、解除聘用合同、开除等处分。凡一年内有多位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的学校或单位,将根据学校教师从事有偿补课的严重程度和造成的社会影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给予学校(单位)负责人相应的行政处分。

西安50名农村教师参加

希望小学骨干教师培训

本刊讯(记者 杨晓青)近日,团市委联合市教育局举办的“2015年西安市希望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在西安正式开班,来自灞桥、阎良、临潼、长安、高陵、蓝田、周至、户县8个区县的50名农村小学骨干教师将接受为期三天的业务培训。

培训采用理论讲座、课堂示范、互动交流、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员们真切地感受到崭新的教育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帮助老师们解决实施新课程中存在的疑惑和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培训具体内容包括师德教育、教育创新、现代教学艺术、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授课中,舒荣老师风格质朴、睿智、思辨;袁直老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魏奇老师激情澎湃,文采飞扬;赵精兵老师风趣幽默,大家恍然大悟“原来课可以这样上”。

培训的最后一天,受训老师还赴吉祥路小学观摩了数学、英语课堂教学,参观了学校大社团活动,短短三天,参训人员受益匪浅。为激励调动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农村教师甘愿牺牲小我坚守乡村讲台的工作经历给予充分肯定,经与市教育局协商,本次培训将纳入继续教育学时认定范围,培训结束后,每名受训教师将获得“希望小学教师培训结业证书”。

西安户县化羊希望小学的刘立和毛迎花,同时参加了培训。谈到本次培训,她们满脸笑容地说:“希望小学有漂亮的校舍,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因为培训机会少,老师教学水平亟待提高。能来这里学习机会很难得。这次培训使农村希望小学老师之间有了更深的互动交流,对提高希望小学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业务素质和教学管理能力,推动西安市‘希望工程’深入发展,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很有必要。”

西安市教育局2015年义教示范课

下乡活动走进长安区杨庄小学

本刊讯(记者 杨晓青)11月5日,由西安市教育局主办的2015年“紫薇梦想接力”义教行动——示范课下乡再启新程,来自西安市大学南路小学的3名义教老师及“紫薇梦想接力”志愿者组成的义教队伍,来到长安区杨庄中心小学送教下乡。

 本次义教是针对五年级课程的示范教学。语文老师李彦平的示范课是《圆明园的毁灭》,结合课程向孩子们展示了有关圆明园的大量图片资料,深入浅出的讲解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播种下热爱祖国的种子;数学老师李蕾为孩子们讲解的是比较图形的面积;解珺老师为学生们带去了探究纸的形状与其承受力大小有关的科学课程。在授课之前,她了解到该校科学课教学是由其他老师兼任,很多家长对科学课重视程度不高,于是选取了孩子们平时常见的纸,通过别有洞天的做纸筒活动,让孩子们在参与中学会动手、善于思考,感受到科学离他们并不遥远。

 观摩课结束后,义教老师与杨庄小学老师进行了教研活动。

 “紫薇梦想接力”义教行动自2006年发起至今,以“示范课下乡”、“四点半课堂”、边远地区师资培训、成长“薇梦想”认领等形式助力边远山区孩子成长、成才,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汉中市教育局“四项创新”

为薄弱学科教师“强身”

为全面加强音体美等薄弱学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全市教师整体素养,汉中市教育局创新方式,为薄弱学科教师“强身健体”。

一是创新培训方式。选派教师赴大城市及域外参加专业培训,开阔专业视野。遴选16名体育教师赴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参加足球培训,8名美术教师赴中央美术学院进行书法培训,4名聋教育教师赴香港培训,1名音乐教师、1名计算机教师分赴新加坡交流学习。联系国内著名教育单位,对该市薄弱学科教师开展远程培训,分享国内外前沿教学经验。组织420名薄弱学科教师参加高等教育出版社远程培训,400名薄弱学科教师参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远程培训。

二是创新教学研究。创新薄弱学科理论研究方式,建立由以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姓名命名的工作坊(站):音乐教师杨瑞学科带头人工作坊、计算机教师李江教学能手工作站,推动了薄弱学科理论建设。组织教师参加全省中小学薄弱学科有效教学优秀课评选活动,该市3名薄弱学科教师获一等奖。组织教师参加教育学术年会,镇巴县教师进修学校的计算机课题获省级一等奖。市教研室针对薄弱学科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究,汉台区、勉县等教研室开展薄弱学科微课研究,推动了学科理论探索。

三是创新技能竞赛。创新评赛模式,在全市骨干教师体系建设上向薄弱学科倾斜。在市级教学能手赛教政策中规定,中小学选手中薄弱学科的参赛比例分别不低于30%和20%。同时,在赛教中将薄弱学科教师放入同组竞技,以比赛促技能提升。开展市级学科带头人评选,要求薄弱学科教师通过用PPT展示音体美等方面的专业特长,强化其专业技能,2015年,27名薄弱学科教师被命名为市级学科带头人。宁强县举办全县音美教师才艺展示大赛,促进薄弱学科教师技能提升。

四是创新课堂实践。安排薄弱教师上公开课,组织专家进行点评。汉师附小开展公开课评课活动,安排教务处负责人专职点评体育课。组织薄弱学科讲师开讲座,宁强县安排音乐教师作《音乐新课程教学设计》专题讲座,实践教学艺术。组织名师大篷车活动,由薄弱学科教师充当主力,将课堂放在广场及乡村,使送教下乡更接地气。开展教学结对帮扶活动,南郑县大河坎九年制学校到湘水镇中心小学开展课堂帮扶,音乐教师的《欢乐颂》教学受到了普遍好评。(张露伟)

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管理论文 篇2:

立足教育公平 平衡城乡教育

摘要:义务教育取得重大发展的同时,城乡教育差距依然存在,影响了教育公平。教育是否公平是区域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这不仅关系到农村是否能缩小与城市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差距,从而实施高水平、高质量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全局。本文介绍了吴江教育在平衡城乡教育、加快区域教育发展方面的做法以及取得的实绩,同时提出推进教育公平需要系统思维,需要通过教育内外部协调性的制度建设实施稳步推进,这不仅是教育系统的期待,也是全社会的期待。

关键词:吴江教育;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区域教育

1986年《义务教育法》实施至今,各地义务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但是城乡教育差距依然存在;城区教育的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是在当前城乡二元化结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教育改革引发的一种必然的普遍的阵痛与无奈,其症结就在于多年来城乡义务教育天平的失衡。作为县域的吴江市,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在推进新一轮教育改革进程中,对农村教育给予充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区域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逐步走上高位、优质、均衡发展之路

近几年来,吴江教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举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旗帜,以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发展好每一位教师为目标,以精致化管理、有效教学、特色建设为抓手,以“在均衡的基础上求特色,在有效地基础上求优教”为策略,健全教育经费保障、素质教育实施和教师专业发展三大机制,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教育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有效措施,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向优质均衡转型升级,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一)教育事业发展良好。至2009年,吴江市学前教育入园率已连续多年保持在99%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以上。2009年,全市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在校生巩固率已接近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5%以上,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超过97%,19岁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达50%。

(二)教育公平稳步推进。近年来,吴江市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对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利给予了充分关注和保障。盲聋哑及智障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6%以上,特殊教育学校所有学生已经全部实施免费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吴江全部能入学,其中在公办学校就学的占51.46%。从2010年暑假起,只要是符合条件的合法外来务工人员其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学享受本地学生同等待遇,按暂住地学区进入公办学校就读,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公办校难的问题。全市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直至高中段教育的帮困助学机制和网络,采用减、免、补、奖等多种形式,确保吴江市每一位贫困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减免学杂费、补助困难学生寄宿生活费列入市、镇两级预算。

二、区域教育体系完备,功能齐全,保证教育现代化的顺利推进

(一)基础教育设施装备到位。据最新资料显示,吴江目前有中小学幼儿园104所、外来民工子弟学校15所,共有中小学生近八万人。吴江市乡村学校建设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到2009年底,农村义务教育优质化、均衡化水平位居该经济发达地区中上游水平,全市100%的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完成地级市现代化学校的评估验收。对农村小学实施“163”校园建设工程:建好一个整洁美观的校园;建好六室,即科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室、艺术教室、图书阅览室、少先队室;建好三场,即田径场、篮球排球场、乒乓球场;加快改善农村信息技术教育装备。

(二)教育信息化建设达标。吴江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100%实现光纤连通,形成市和学校两级资源中心,并逐年增加投入,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建设,全市学校电脑生机比达7.8︰1、师机比2︰1。在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方面,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中小学师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得到全面提高。新版吴江市教育门户网站全面试用。目前还有VPN虚拟专网和教育管理系统尚未完成。

(三)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完备。吴江目前拥有综合性大学1所——信息职业技术学院,10个镇(区)建有成教中心校10所,其中省级重点成教中心校6所,省级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1个。吴江作为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农村成人教育的年培训总量近年来一直保持在6万人次左右,其中培训对象主要是从业人员,统计数字显示从业人员培训率达到53.4%。

(四)幼儿园建设上台阶。至2009年底,吴江建制幼儿园31所,其中省优质幼儿园23所、地级市优质园6所以及合格幼儿园2所,按照省统计口径,一类以上幼儿园为优质园,吴江市优质幼儿园比例为93.5%,2所合格幼儿园正在积极申报并争创地级市优质幼儿园。

三、学校布局调整合理,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安全保障体系完备

(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城乡学校的教育经费、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基本均衡。吴江非常重视教育的均衡发展,十多年来,全市先后进行了三轮农村教育布局大调整。一是从1992年开始全市451所小学调整到1996年的350所;二是从2001年全市165所小学调整到2006年的54所,2006年平均每所小学849人,每校服务人口为1.51万人;三是到2010年底小学减少到35所左右,初中在1996年完成调整,全市26所初中,平均每所学校1271.1人,每校服务人口3.01万人。

(二)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一是完善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和管理制度。严格实施教师继续教育验证制度,加强市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继续教育的统筹。二是从政策上支持农村教育。为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政策支持和人文环境。三是建立和完善教师交流制度。鼓励区域内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到农村小学支教。实现教育共同体内教师交流的定期化、制度化;实施好支教制度,建立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制度。开展定向为薄弱地区和相对薄弱学校,尤其是民工子弟学校输送和培养教师的工作。几年来,每年到民工子弟学校任教教师80人左右。四是全面实行教师聘任制。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续聘、解聘、辞聘、辞退手续,努力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的教师任用新机制,城乡师资力量基本均衡。目前,吴江小学教师本科率达48%,初中教师本科率达76%。吴江市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师资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9.4%、99.6%、95.1%、96.4%。职业中学方面,我市中等专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中级职称+高级技工)比例为51%。比较起来,初中高层次学历在所属地级市域内居中等位置,积极鼓励中学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2009年录取70名在读研究生,2010年上半年,有24人通过了西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答辩。

(三)学校安全保障体系。吴江建立了定期对校舍进行安全检查维修的制度,确保了在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园财产安全。积极开展平安校园的创建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学校安全领导机构、学校安全制度、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及实施预案队伍。进一步加强了校园安全防范力度,各中小学安装了技术防范设施,传达室和校园巡逻聘请了保安人员,实现了校园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立体防范格局。学校周边治安环境经过几年的联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周边200米内的网吧得到了清理。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各学校均有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教育行政部门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密切配合,积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

四、区域教育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实现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

(一)规范办学行为——促使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之基础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针对学校在办学行为中存在“乱收费、课程开设不齐、学生在校时间长、学业负担过重”等现象,吴江教育局自2005年始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校均衡化发展的政策,采取理念引导、明察暗访、考核督导等有力举措,努力规范办学行为。尤其在2007年所属地级市素质教育“三项规定”和省“五严”政策出台后,吴江加大执行力度,成效显著,为吴江教育的均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精致教育管理——实现区域教育内涵发展之必需

以往的中小学管理,尽管在不断地改进和优化,但是摆脱不了粗放的局限。跨入新世纪后,吴江开始探索实践精致化的教育管理。市教育局从精致化教学管理入手,着力抓好教学“六认真”精致管理,出台了《吴江市中小学教师教学“六认真”具体要求与细则》。全市中小学教师将精致教学“六认真”的重点放在“有效课堂和有效训练”上,在有效训练上坚持“五有五必”:有作业必精选、有布置必批改、有批改必评讲、有评讲必纠错,有纠错必订正。近年来,吴江高中教学质量的逐年提升与精致化教学密不可分,2010、2011年全市高考连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三)坚持有效教学——确保区域教育持续发展之根本

有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永恒的主题。2004年吴江教育局向全市中小学提出有效教学实施的要求,颁发了相关文件,市教研室和教科室分别编印了有效教学的资料供全市中小学教师学习,把有效教学的研究重点放在课堂教学的改革,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实施有效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要求教师把握好有效讲授、有效提问、有效关注、有效活动、有效评价、有效管理六个“教学细节”。多年的实践,有效教学深入教师之心,并且不断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促进教学由时间型向效益型转变。

(四)强化校本科研——力争区域教育长足发展之途径

教育科研是我市教育的一大特色,吴江被誉为“教育科研之乡”。进入新世纪以来,吴江教育科研呈现了进一步繁荣的特点。一是坚持以“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亲近教师、走进课堂、成长师生”为基本原则,教育科研进一步体现群众化、普及性的特点。二是整合资源,强化科研作用。吴江中小学均有地级市级及以上的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这些课题大多与学校特色、整体发展规划整合,充分发挥了科研先导的功能。三是坚持“草根化”的行动研究方式,倡导中小学教师确立学年课题的研究,课题切合教育教学实际,结合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有效教学目标,边实践、边研究,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四是课题研究具有校本性。值得一提的是,课堂观察作为一种校本研修方式,已成为我市教育科研的一个新的亮点,初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成功经验已被众多教育媒体所认同。

(五)推进特色学校建设——赢得区域教育高位发展之策略

在推进素质教育征程中,吴江持久而执着地推进区域特色学校建设,把创建特色学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定位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育人质量。多年来,全市在区域推进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预构于策划,落实于整合,体现于文化,呈现出新课程背景下创建特色学校的新思路。预构于策划——对特色学校建设的系统整合、推进机制、特色项目、科学评估等方面进行策划,引导中小学将特色建设置于学校整体发展之中;落实于整合——把学校特色建设与综合实践课程整合,与校本课程整合,与教育科研整合,通过整合资源,聚焦特色;体现于文化——将学校特色建设与地域文化、校园文化相融合,引导中小学特色建设由外延走向内涵。我市区域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人民教育》长篇通讯《走遍吴江看特色》对吴江的特色学校建设作了专题报道。“特色建设”成为我市教育走向全国的一大品牌、一张名片。

教育是否公平是区域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这不仅关系到农村是否能缩小与城市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差距,从而实施高水平、高质量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全局,更与每一个教育者及受教育者——教师、学生、家长息息相关。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要科学确定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规模、层次和速度,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激励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也许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全社会的期待。为此,吴江将采取有力措施,特别是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平衡城乡义务教育,加快区域教育更好地发展。

第一,尽快实行以县为主的经费管理模式。吴江将实行教育经费由县统一管理,赋予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经费预算和安排的职能,落实筹措教育经费的政策,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合理投入。市政府按照省核定的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和定额,统筹安排,确保全部用于学校,保证学校建设与发展。市政府及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投入上坚持向教育倾斜,深挖潜力,整合资源,积极采取财政拨款、增资增项、社会捐助、市场运作、土地置换等形式广筹教育资金,保证教育投入的不断增长。逐步将义务教育从9年延长至12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读到高中毕业。

第二,尝试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制度。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吴江将进一步规划好各镇农村小学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对于地势较偏,学生人数多,办学基础较好的非独立建制的农村小学进行就地改造。对于上学路程较远、生源少、基础较差的农村小学,原则上予以撤并。因特殊原因无法撤并的,应统筹规划,易地新建。根据吴江实际,近三年内规划保留农村小学8—10所。农村小学撤并后,资产应用于教育设施添置,并考虑规划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设置。在撤并村小时,妥善安排好学生安全乘车上学问题,同时注意不能降低中心小学的办学标准。

第三,城市与农村教师适度流动并实行校长任期轮岗。我们将在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实行校长和骨干教师定期相互轮岗。我们主张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地区间教师定期轮换,不是“跳槽”和“挖墙角”,不是名师去名校这种对于教育、对于社会、对于未来不负责任的“锦上添花”的流动,名师去“弱”校这样的“雪中送炭”的流动才是我们更需要的。我们提倡尊重个人发展的自我愿望,但并非鼓励优秀的教师都选择到条件优越的学校去。充满生机的教师队伍需要在“流动——相对稳定——流动”的动态过程中运行。

此外,进一步强化特色学校建设,进一步推动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化,以进一步促进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n Educational Equity and Urban-Rural Education

XU Bing-rong & ZHANG Jian-zhong

(Wuji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 Wujiang 215200, China)

Key words: Wujiang education; educational equity; balance; local education

作者:徐炳嵘 张建忠

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管理论文 篇3:

建立三级培训机制提升家长学校教育软实力

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家长学校作为连接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桥梁和纽带,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教育局结合本区实际,走出了一条特色的家长学校建设之路,家长学校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被授予“全国家庭教育示范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等,并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区。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该区建立了三级培训机制,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家教经验,实施了家教名校工程。

一、建立三级培训,完善家长学校建设新机制

为进一步完善家长学校的管理,丰富家长学校的工作内涵,总结家长学校的管理经验,研究家庭教育的规律,颍泉区教育局实施了家长学校教育建设“三级”培训工程,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并作为家长学校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

一是依托国家培训,打造专家团队。家长学校建设,师资是保障,它是家长学校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近两年来,我们先后组织了三期全国家长学校建设研修班培训,两期全国家长学校教育实验区家长学校课堂建设研讨会,培训校长及骨干教师52人。通过国家级培训,我们成立了颍泉区全国家长学校教育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开办家长学校和开展家教实验区的重要性,印发了《家长学校建设考核细则》、《关于全区家长学校常态化管理情况自查、抽查的通知》等相关文件,选编了《阜阳市颍泉区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建设学习资料》,召开了全区家教课题研究专题培训会,完善了家长学校建设的管理机制,实现了家长学校建设的课程化、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

二是立足区级培训,提升骨干团队。为进一步提升家长学校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家长学校建设的时效性、针对性。颍泉区教育局除了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以外,还多次开办区级家长学校培训班,召开家长学校建设专题研讨会和家长学校建设经验交流会。近年来,共培训家长学校校长及骨干教师近1300人次。在区级培训中,我们坚持“四定一落实”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讲师,落实好每一次培训);在教材选用上,统一使用教育部关工委编印的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另外还有省编《家长学校系列教材》、校本教材等辅助教材。在区级家长学校研讨会和家长学校建设经验交流会中,我们采取现场学习和代表发言的形式进行。通过区级培训,各家长学校明确了“四个到位”(即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要求到位、成效到位),提出了“十有标准”(有负责人、有牌子、有教室、有教材、有教学计划、有专兼职教师、有活动经费、有工作制度、有考核评估规则、有档案资料),培养了一批家长学校骨干教师,提高了家长学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了家长学校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加强校级培训,创建师资团队。在三级培训中,校级培训是基础。我们开展的校级培训是面向全体教师、骨干教师和班主任三种类型的家教教师全员培训形式。按照“统筹规划、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各学校结合本校实际以家长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家长素养为核心,完善全员培训体系,分层分类、覆盖全员,提高教师全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家长学校师资团队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每年寒暑假,各学校均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家长学校教育专题培训、研讨活动,形成了一支素质全面、业务精湛、治学严谨的家长学校教师团队。

二、依托课题研究,取得家长学校建设新硕果

三级培训使我区家长学校建设工作驶上了快车道。各学校对家长学校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并不断强化家长学校的管理,提升家长学校的建设品位。由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家长会、90年代的家长经验交流会发展到1997年部分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家长学校(试点),直到2000年家长学校建设在全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全面铺开。2003年,我区加入安徽省第二批家庭教育现代化课题实验工作;2012年申报“新时期家长学校常态化管理与实践的研究”的实验课题,并被批准为全国家长学校教育实验区。至此,我区家长学校建设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

一是建立了“三主一配合”家长学校建设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为了保证家长学校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成立了以区委和区政府为主导、教育局主管、学校主办和关工委、妇联、共青团等配合的“三主一配合”的家长学校建设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区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部长、区政府副区长、区关工委主任任副组长,区教育局、文明办、司法局、民政局等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颍泉区全国家长学校教育实验区工作指导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区教育局局长兼任,并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家长学校教育实验区的具体工作。为确保工作的落实,区党委政府还为此专门制订了《中共阜阳市颍泉区委办公室阜阳市颍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颍泉区全国家长学校教育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和《中共颍泉区委办公室颍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国家长学校教育实验区工作的意见》两份文件,以指导全区各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家长学校教育工作。各校校长(或园长)是开办家长学校的第一责任人,由分管校长任家长学校校长,由一名中层领导任家长学校办公室主任,具体组织家长学校的教学管理、课题研究等教育实验工作。各学校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该委员会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方面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

二是总结了一套完整的家长学校教育常态化工作管理制度和考核方案。为保证家长学校教育常态化,我们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工作管理制度和考核方案。其一是稳定的经费保障。我们将家庭教育工作经费列入区级财政预算,由学校统筹使用。其二是固定的在编人员。各学校班主任老师为家长学校的骨干教师,由在职分管德育或团队工作的教师具体负责家长学校的日常工作。其三是督导考核,奖罚结合,制定一套完整的家长学校工作管理制度。各家长学校认真落实《家长学校教师考评细则》及“总结交流制度”、“量化考核考勤制度”等,每年对各家长学校开展一次评估、表彰活动。家长学校评估内容包括:领导管理、组织建设、办学条件、教学管理、家长受教育率、考核合格率、家教内容的质量、典型优秀家教案例等。区教育局将家长学校教育工作列为全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校工作同计划、同布置、同督评、同奖励。制订家长学校考核制度,实行班主任责任制,实施“考勤一授课一测试—评价一奖惩”为一体的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家长学校档案。对于家长学校建设工作取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家长学校建设工作没能如期完成的单位和个人,将予以批评,并督导其限期整改。

三是打造一批家教讲师团队伍、家教骨干教师队伍和班主任家教队伍。家长学校建设,课堂教学是关键。两年来,我们形成了以班主任为主力军,以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队伍为辅的家教团队。如今,全区有家长学校兼职教师512人,其中家教讲师团185人。经过两年的不断学习、探索,家教讲师们逐渐在研究实践中成长起来,学会了怎样申报家教课题、怎样做研究,以此提升自己的家教工作理论和实践水平。陈永珍、朱代三、尚印等一批省、市级家教名师作为阜阳市网上家长学校特邀专家多次在全市家长学校会议和网上进行家庭教育辅导。这些家教名师的家教文章分别发表在《关心下一代》、《家教周报》、《阜阳日报》等报刊上。

四是涌现了一批省、市、区级家长学校名校,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家长学校建设密切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改善了师生关系,真正起到了媒介作用,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区共有国家级家教示范学校2所,省级家教名校13所,市级家教名校5所,区级家教名校26所。行流中心校作为全省家教名校,是全区家长学校建设的排头兵,近年来,走出了一条“八大特色”(早、多、实、全、快、广、活、新)的新路子;开展了“2783100家教工程”(27位讲师团成员,完成8项3个以上的任务,并动员百名“五老”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83为8个3:每位讲师上好3次以上的家教课,每位家长每期要听到3次以上家教课,每班要有3本以上家教教材,每所学校有3种以上家教杂志,每班有3本以上家教图书,讲师每人每期写出三篇小结、总结、论文,评3名优秀家长,评3名留守儿童之星)。省级家教名校阜阳二中、阜阳四中、三里小学、四九小学的家教管理经验也向全市作了推广。

五是编印一套比较系统的家长学校教育实验材料。为了有效地指导全区家长学校建设,推动家长学校教育正常开展,区教育局摘选了教育部关工委全国家长学校教育实验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的《颍泉区家长学校班主任工作手册》、《阜阳市颍泉区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建设学习资料》、《颍泉区家长学校教育工作自查表》等;同时还汇编了《家教优秀文集》、《典型家教实验案例》、《家教知识问答选编》三本文集,供全区交流学习。目前,各家长学校除了使用统编教材以外,均有适合本校的校本教材。

六是摸索了一系列家长学校建设的科学方法。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三大支柱,缺一不可。学校教育需要社会、家庭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达到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学会做人的要求。在近几年的家长学校建设工作中,我们摸索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经验和方法。其一是依托网络,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现代化传媒手段,以《颍泉教育信息网》为依托,开辟《家长学校教育》网页。各中小学及幼儿园及时将自己的实施方案、课题研究、论文成果、工作开展情况及经验介绍发送到网站,在网络系统中实现资源共享。各单位、各学校及学生家长可以随时点击网站,查找所需要的有关家教的新知识、新技巧,也可以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网上交流,有方便、快捷等优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家校互动,更好地为家长学校教育工作服务。其二是不断创新的工作模式。采取讲座式、咨询式、研究式、解疑式等多种授课形式,编制多种乡曲童谣,发放宣传画册,送教到村,向学生父母、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和隔代家长讲授家教知识。开展“节点教育”活动,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学之初这个时间段,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增强家庭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其三是用课题研究引领新发展。各校本着现实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目的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时代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各类型家庭教育的重点、难点、热点,扎实开展课题研究。结合城乡家庭教育不同情况及社区、学校实际,考虑城乡家教需求的不同,我区家庭教育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设置了“养成教育研究”、“隔代教育研究”、“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等不同类型的研究课题,并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利用,以便更好地引领和促进家长学校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创新工作思路,开拓家长学校建设新局面

在家长学校建设中,我们不断拓宽思路,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提高学生家长素质为重点,以课题研究带动家长学校建设,进一步完善“一主三辅”的家长学校常态化管理模式,开创了家长学校建设的新局面。

一是以学校家长学校教育为主阵地。针对新形势下家庭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趋势,我们在家长学校建设方面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充分发挥学校家长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更新家庭教育理念,巩固家长学校成果、提高家长学校办学质量。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基本做到了“七有”(领导有班子、教育有场地、管理有制度、讲课有师资、学校有教材、工作有档案、每年有家教计划)、“五落实”(组织落实、教室落实、教师落实、家长落实、讲课内容落实)、“三本”(听课签到本、家校联系本、走访记录本)。此外,各家长学校,都能针对不同时期儿童心理及生理特点,开展系列教学活动。

二是以社区家长学校、乡村家长学校和网上家长学校作为学校家长学校教育的辅助形式。为了实现家长学校的全覆盖,我们创新性地在一些社区、乡村创办了社区家长学校、乡村家长学校,利用网络平台创办了网上家长学校。社区家长学校、乡村家长学校和网上家长学校作为学校家长学校教育的辅助形式。紧密地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连接起来,全面提高家长的素质和家庭教育的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我区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社区家长学校校长由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副校长由社区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由社区副主任担任,教务处主任和总务处主任也都由社区干部担任。针对社区家庭教育实际,聘请专家或有经验的教师担任讲师定期给社区家长上课;每学年进行一次好家长评选及其相关交流。学校与社区的紧密配合,形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使家教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好地提高了家长学校教育的实效。

乡村家长学校主要是设立在一些行政村或自然村,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促进农村教育和谐发展。乡村家长学校如何整合资源,如何办出特色,能否结出最具乡村特色的教育奇葩,是我们目前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重要理论课题和实践问题。

网上家长学校是依托先进的网络技术,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家长提供了一个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网上交流互动平台。家长只要注册了自己的ID号码,就能在网上家长学校进行自己的家教咨询和交流活动。我们的网上家长学校设有讲座区、咨询区、交流区和站内新闻几大板块。讲座区专门为家庭教育专家提供的家庭教育知识在线讲座的区域,家长可以在这里寻找自己想要学习的课程跟专家面对面学习。咨询区为家长和家庭教育专家提供的面对面、一对一交流的在线答疑模式,解决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遇到的个性问题。交流区为广大家长提供的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经验交流、成果分享的平台。产品区主要展示家庭教育专家的作品以及家庭教育的最新成果,供家长学习参考。站内新闻主要报道全国家长学校的办学情况以及办学成果,报道家庭教育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家长在网上家长学校的学习效果。

家长学校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信息时代的发展,家长学校建设面临的问题更加凸显,迫切需要国家、政府部门给予更多关注,各级各类部门给予大力配合,才能使家长学校建设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才能使我国的家长学校建设工作遍地开花,结出累累硕果。

(责任编辑 罗登廉)

作者:刘继平

上一篇:我国乡村旅游经营模式论文下一篇:心理教育下大学生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