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教育的作用探讨论文

2022-04-26

【摘要】美育在语文教学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实施语文美育,可以陶冶青少年美的心灵,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用发展美的规律来创造美的才能,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本文着重从语文的角度去探讨其对青少年的素质提高的作用。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柏拉图教育的作用探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柏拉图教育的作用探讨论文 篇1:

对文学的作用和文学与社会关系问题的思考

摘要:对文学的作用以及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按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以下简称韦勒克)《文学理论》中的思路归纳了几种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文学最重要的是审美作用;“虚构性”、“想象性”是文学的本质;愉悦功能与思想、道德、知识、社会现实等不是共存,是交汇。

关键词:愉悦;教化;严肃性;社会性

一、文学的作用

韦勒克的《文学理论》把文学史上文学的作用的相应观点陈列出来但没作概括,笔者总结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把文学当作纯文学,与意识形态其他领域的形式完全无关。文学作品是“纯诗”,作家为艺术而艺术,作品是纯粹声音与意象的组合,读者是通过阅读、文字的技巧化、形式美产生愉悦之感。第二,长期以来,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贺拉斯一脉相承下来的“快感”说、“教育”说、“净化”说、“寓教于乐”说,爱伦坡所说的诗中的信念是“启迪”手段,“教育缪说”等等,这类说法认為文学具有重要的认识作用、知识作用,它可以满足我们的求知欲,可以传达知识,“诗比历史更具有哲学性”①,文学是资料库是档案柜;文学是宣传,作家是诚恳的有责任的宣传家。韦勒克也提出了宣传的不足,他认为最低级的一类艺术才是宣传,伟大的、好的艺术都不能说是宣传,而是在有意无意中影响读者。文学可以替代许多东西,如去国外旅游或羁留,可以替代直接经验和想象的生活,还可为社会做贡献。他认为划分伟大的好的和低级的文学的标准是什么呢?是看是否“有用”和“有教育意义”。第三类看法介于前两者之间,认为文学的教育意义和严肃性知识性应该是令人愉悦的。读者从作品得到的愉悦感都是来源于对作品的知识、哲理、道德和思想的理解;贺拉斯的“甜美”和“有用”不可截然分开。“有用”的严肃性、教化功能是在“甜美”当中取得的。艺术所表现的东西,优于读者自己的幻想或思考,阅读让人放松和解脱,使人心灵平静,在如释重负中得到快感。文学不是消磨时间,是值得重视的事物。

在提到文学的作用时,我们似乎仅从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判别而忽略了作者。文学存在的理由,就是它的作用。文学何以存在,涉及到文学史上作者多样化的创作动机:或表现或宣泄或揭示或批判……,也会为了技巧而技巧。很多时候作者的创作动机直接决定了文学的作用。作者想给读者带来什么,这其中有愉悦、有宣传、有教谕、有游戏、有净化、有滋养。莫言认为文学应该超越政治性阶级性更多的关注人性,人的尊严、人的情感,因此,阅读其作品感觉比心理学家教给我们的人性知识还要多;龙应台认为文学的作用就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其作品的意义指向远不是风花雪月的炫技,而多是耐人寻味的具有严肃的、有意义的、更贴近生活本质的话题。

以上提到的文学作用的几种情况都存在。有些作家就是为了艺术而艺术的,对这类作品的阅读确实带来了形式上的满足感。比如西方现代主义的一些作品,比如某些意识流小说,读者的期待视野不就是由于这一体裁的特殊性对人物细致的心理描写的一种期待吗?读金庸的小说,我们会对他笔下那些爱恨分明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充满期待,也会对他驾驭于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幻的能力充满期待……。在期待实现的那一刻,我们是愉悦的。阅读开始之前,没有人会想到我是为了净化、为了认识为了受教育而阅读。我们首先关注的应是作品的形式,愉悦是最重要的目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愉悦的过程中我们看见了、成长了、改变了,对过去释然了,对未来有了梦想,对人类共同命运有了关注。我们会发现,形形色色的世界就在文学作品中。作品引领我们去认识去理解。我们的教材上往往把文学的作用归结于认识、教育和美育三个方面,文学的作用不会这么简单。由于作家作品读者的不同,过分强调文学的认识教化作用只能使文学更加偏离文学本身。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特别强调文学研究应绝对是文学的,应还文学以“文学性”,要把文本分析的视角投射到语言结构上,不主张把内容与形式割裂开来,文学具有自身属性,这是其他艺术替代不了的。

文学作为开放的系统,正因为它不确定的意象,它的多义性和模糊性才吸引众多接受者,使读者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按韦勒克的意思,让文学回归文学。笔者更倾向于文学的愉悦功能。愉悦并非简单的五官六腑的快感,而是不带功利性的对作品意义的参照、对人性的认知、对个性自由的向往和对人生价值的判断。文学是审美的,是由创作者的虚构想象带来的快感和享受。笔者也不主张文学等同于娱乐,把娱乐当做文学的目的是对有责任感的严肃作家的不尊重。同时,也不主张第二类看法认为文学就是宣传,作家就是宣传家。

正如韦勒克认为的那样,文学的本质在于它的虚构性、想象性和创造性。愉悦与知识、思想、道德情操等等不是共存,是交汇。严肃性和教育意义是愉悦的,是在无所希求的冥思默想中取得的。文学的美就是它的作用,就是它存在的理由。

二、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韦勒克不仅把作家传记、思想和心理的研究看成是文学的“外部研究”,而且把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也归结到外部研究。

形式主义拒绝文学批评的社会学方法,什克洛夫斯基认为作品一经问世便卓然独立于作家和社会之上,形成一个特殊的虚构世界。在我国文学理论教材中历来把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作为重要章节,先是突出文学与政治、宗教、哲学、道德等的关系,后来比较看重文学与经济的关系,始终不脱离“不平衡”的理论。近年来,我们看到教材上又完全没有了文学与社会关系的内容。如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文学与社会关系怎样,有没有必要对文学作社会学的研究。我们通过对韦勒克《文学理论》的学习,可以对这两个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

以往教材中,在“文学与社会”这一问题上,往往把文学与社会的关系理解为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它与同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哲学、道德宗教有紧密的联系,然后举出例子说明作品中怎样带有政治观点、哲学思想、道德影子、宗教倾向,有时还得出谁决定谁的结论。这样的探讨显得狭隘和表面,仅把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定义为一些社会状况和社会制度。韦勒克的《文学理论》承认了文学与社会的关联性但并没有把两者的关系简单化,在他们看来,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表现在:作为文学重要的表现手段象征、格律和神话属社会问题,社会现实从来都是文学模仿的对象,诗人是社会的一员,拥有特定的社会地位,文学的产生于某些社会实践有关,文学具有社会功用。这种看法现在的教材都是以艾布拉姆斯《镜与灯》的文学四要素表达的,即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这四要素是圆上的四点,相互影响支撑。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

正如韦勒克在书中分析的在文学与社会关系的探讨上,通常是以波纳德的“文学是社会的表现”这句话作为起点的。“反映论”也在我国占据了相当长的时间。但韦勒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文学不是都能“正确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的,如果仅指反映了社会显示的某些方面,那“文学是社会的表现”就是一句平庸模棱两可的话,因为作家不可避免地表现他的生活经验以及他对生活的看法;而對泰纳认为的作品中只要表现了历史的或社会的伟大性就取得了艺术上的伟大性这一看法,韦勒克认为这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简单的把文学与社会定义为表现与被表现的关系。

不能否认的是文学不能脱离作家的社会性,作品本身具有社会内容以及文学也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关于作家的社会性,一方面,韦勒克从作家来自和生活过的整个社会环境着手,认为作家的产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并非对应关系。有来自贵族阶层的、也有来自下层阶级的,作家的社会出身并不能解决他的社会意识和社会立场。如雪莱、卡莱尔、托尔斯莱、普希金、巴尔扎克等等。实际上,一个作家的社会出身只占很次要的部分,追溯作家所处的阶级地位、经济来源、依赖于统治阶级的程度,都应是社会学研究的任务。韦勒克甚至从文学史的角度按历史发展的大致线索分析了作家经济基础对他们创作的影响以及作家的社会地位。作品的成功、生存、流传或作家的名望声誉只能是一种社会现象或历史现象,并非文学现象。另一方面,作品本身的社会内容虽会对读者产生影响,如有的读者可能按照作品中虚构的男女主人公的模式重塑自己的生活,甚至仿效作品中的人物去爱、去犯罪和自杀,但文学对读者的影响仍然属于社会学的问题。韦勒克强调应研究作家的艺术手法,并且能够具体地而不是空泛地说明作品中的生活画面与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是什么关系,这样的研究才有意义。

就像在文学的作用这个问题上韦勒克主张让文学回归文学一样,在文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韦勒克也同样认为,应该关注的是文学的文本、语言手法及结构技巧。他们也不回避文学与社会存在紧密联系,也不排斥从社会学的角度去分析作品,认为“假如分析得当,即使最深奥的寓言,最不真实的牧歌和最胡闹的滑稽剧等也能告诉我们一些关于某一时期社会生活的状况”②。但不管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多紧密,都不能以社会与文学的相互影响去判定作品的价值;对于作品,引起我们愉悦美感的还是在于它的虚构性想象性和语言技巧,而在文学研究中,对文学的作用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在韦勒克那里都只是属于“外部研究”。

注释:

①《文学理论》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江苏教育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5年8月第1版。P23。

②《文学理论》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江苏教育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5年8月第1版。P114。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

作者:李茂

柏拉图教育的作用探讨论文 篇2:

中学语文美育初探

【摘 要】美育在语文教学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实施语文美育,可以陶冶青少年美的心灵,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用发展美的规律来创造美的才能,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本文着重从语文的角度去探讨其对青少年的素质提高的作用。

【关键词】中学语文 美育 人的素质

在中外教育发展史上,许多著名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美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思想,柏拉图认为音乐有潜移默化、美化心灵的作用,古希腊人把身心既美且善的精神作为教育人的理想,这些都提出了美育的思想。可见,美育是人类任何时代都面临着的不可回避的课题。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历史使命,是促进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对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将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美育更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根支柱,它能实现人格的完善,个性的完美,进而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一、美育的内涵及功能

美育即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是在一定的美学理论指导下运用一定的媒介,通过审美实践去引导、提高人们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活动,它通过用自然美、社会美及艺术美去净化人的心灵,感化和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开启人的智慧,使人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它是通过美的事物的生动、具体的形象引起人的美感,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使之在心理上产生愉悦,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性情上得到陶冶。

可以用来进行美育的审美对象主要有自然美(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花草虫鱼等)、艺术美(美术、音乐、电影、舞蹈等)、社会美(道德、理想、情操、行为等)。美育作为一种有教育作用的实践活动,既不同于德育,也不同于智育。智育是“真”的教育,德育是“善”的教育,美育则是“美”的教育,美育正是以美的形象、美的事物来净化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德、智、体的发展。

首先,就美育对德育的作用来说,美育可以激发人的道德情操,深化人的道德意识。孔子说过:“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说明音乐在化民成俗方面有很大的作用。苏联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一切是儿童得到美感快乐的东西,都具有神奇的教育力量。”这种“神奇教育力量”就是美的事物。一个美的形象、美的事例往往胜过千百个道德说教和政治道理。道理只是晓之以理,而美育则是动之以情,寓情于理,理中有情,能达到非同一般的德育效果。

其次,美育同样可以开发人的智力和创造力。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意即读诗可以培养联想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锻炼合群性,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说明了在诗歌审美中具有某种智育作用。审美活动不但使人视野开阔,感知觉敏锐,联想快速,更重要的是,审美教育的形象性、直观性和愉悦性,使青少年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记忆。如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获得感受客观对象的形体、轮廓、线条、明暗、色彩等视觉感受能力;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旋律、和声、节奏等听觉感受能力;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和想象能力。在美育中,有意识地激发青少年认识真理和感知科学美的兴趣和愉悦,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探究心理和开发他们的智力。缺乏审美能力的人,很难完成美的创造。

此外,美育还可以增强人们在体育活动中的审美感受,不断提高人体健美的创造。人类不仅按照美的规律改造对象,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改变自己的形体,使其富有容貌的风采美,体态的造型美,肌骨的矫健美,运动的美,举止的风度美以及形体与心灵的和谐统一的精神美。由此看出,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不是我们主观设定的,而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及要求和审美教育本身的价值及功能确定的。马克思曾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发育旺盛,最需要正确引导的时期,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帮助他们鉴别艺术作品、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的美好与丑恶、纯真与伪善、文明与粗野、高尚与低级,培养他们审美的趣味、能力和创造美的技能,使学生真正成为马克思所说的:“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二、美育对语文教学有其特殊性及渗透作用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新修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规定: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可见,语文美育作为语文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倍受重视。语文教材又是一套经过语文教学研究专家精心选订的,积古今中外文化精华于一炉,所选入的文章,大都是名家名篇。每一篇小说,每一曲戏剧,甚至每一首小诗都是一件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都蕴藏着无穷的美育因素,通过这些优美的课文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些优秀作品,陶冶学生的理想情操,丰富他们的生活情趣,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文学作品充分展示了丰富多彩、独具个性的形象,如屈原的悲天悯人,祥林嫂的善良凄苦,阿Q的精神胜利,水生的机智勇敢,林红的坚贞不屈,路瓦裁夫人的爱慕虚荣,夏洛克的贪婪狠毒,窦娥的感天动地。这些典型的人物形象,其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个性特征,都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对这些形象的审美感知与评价,将深刻地启迪学生认识什么是人世间的真善美和假丑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辨假识真,揭恶以扬善,显丑以示美,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性格情操得到陶冶,思想感情得到净化,道德品行得到规范。

文章不是无情物,真正的文学作品总是以丰富的思想和情感拨动读者的心弦的,这也是语文教学有别于其他科教学的地方。曹雪芹《红楼梦》“十年辛苦不寻常,字字看来都是血”。这字字血就是作家感情的凝聚,有着深沉的美的内涵。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的发展。”语文课本中的每个篇目,都是由一串串语言文字排列组合而成,如跳动着的音符,奏出的美妙诗章。十九世纪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发现”美就是一种审美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教什么文体,都可以进行美育,都可以训练学生的审美思维,激发学生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的热情。

小说类课文在塑造人物形象,编织故事情节,描绘环境或场景时,都渗透着作者喜怒哀乐的感情,洋溢着生命的美,更能淋漓尽致地展现着人世间的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在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身上产生极大的影响。例如通过阅读《阿Q正传》,可以引导学生学习鲁迅用语的精妙,了解封建社会的罪恶和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无可奈何,从而培养学生认识并鉴别美丑善恶的能力,所以小说美育能培养读者的鉴赏能力。

诗歌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尤其是山水诗,尽管在中学语文课中比重不大,却是我们进行美育的好素材,优秀的山水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祖国的山水风光,表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从“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到近代诗人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无不赞美祖国的美景胜境,其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和“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将祖国河山的雄伟瑰丽描绘得淋漓尽致,也激发了青少年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还有《题西林壁》、《凉州词》、《饮湖上初晴后雨》、《终南山》等诗篇,通过深情朗读,静心思味,以画面、节奏和音韵作用于耳目,使匡庐的奇峻、黄河的雄伟、西子的柔美及祖国壮丽山川在心中荡漾,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

语文教学对青少年有着直接的渗透作用。由于青少年思想单纯,形象思维较发达,认识事物总是从感性开始,任何事物只有当它能激起人们的满意、愉悦和振奋的感情时,它才能给人以美的感受,才能真正具有美的价值。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身,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可见,美好的形象可令人赏心悦目,愉悦性情。中学语文课本所选入的均是语言凝炼优美、形象生动感人的文章,给充满好奇和渴求知识的青少年展示了新的世界。语文世界里那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美、催人奋进的社会美、引人神往的艺术美,还有聪明才智的科学美,以及阴柔阳刚之美,悲痛和欢乐之美,都有着丰富的审美教育内容,都可以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学生不断受着自然美、现实美的熏陶,受着艺术形象的感染,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创造力。苏霍姆林斯基也十分重视学生的美育,他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美育的重要任务是:教给儿童从周围世界(自然界、艺术、人与人的关系)的美里,看出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挚,从而在自己身上来确定这些美的品质。”

由于美是和形象联系在一起,离开了形象就无所谓美和美感。而语文课本中的每个篇章均以丰富的文学形象给受教育者崭新的视觉感受,与美育的最显著特点——具体形象性相适应。美育就是用具体形象的人或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给人们留下深刻的、难忘的印象,这是任何教育都不能完全代替的。如读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能感受到一种自然景色的和谐和这自然美景与作者心境的和谐,感受到荷花色泽的美,月光清辉的美和夜晚宁静的美。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语文教学与美育相辅相成,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离开了美育,语文教学就会枯燥无味,达不到育人的预期目的。

三、语文美育实施的方法和途径

语文是中学教育的重点学科,应该将美育寓于语文教学之中,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语文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并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增强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创造力。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审美教育:

1.通过对课文的赏析,使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

文课本中的许多文章,文质兼美,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不同的美的内涵,为我们提供了引导学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好材料。通过对课文的赏析,特别是其中人物形象的赏析,让学生在美感中塑造美的心灵。如《百合花》中的新媳妇,“长得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蓬松松的刘海”,“尽咬着嘴唇笑”,然而,更美的是她的心灵,为了伤病员不受冻,他将一条里外全新的印着百合花图案的被子借了出来,最后则毅然地献出的不仅是一床被子,而是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对人民军队的一颗火热的心。新媳妇的舍己为人,拥护人民子弟兵的高尚情操,无人不为之动容。

文学作品的语言也是进行美育的因素。诗歌语言的凝炼,小说语言的生动形象,议论文语言的朴实,体现了各种各样的语言美。教师应把语言美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指导学生品味字的贴切和用语的精妙,使学生从中汲取语言营养,逐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欣赏茅盾的《风景谈》一文,可引导学生体味文中生动贴切的语言:“银色的月光,金黄的小米饭,翠绿的油菜”,“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爽朗的笑声落在水上,使得河水似在笑”,“高杆植物颀长而整齐,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在晚风中摇曳,别有一种惹人怜爱的姿态”。这些语句,色彩、声音、形态都描绘得异常生动而真切。在分析揣摩词语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使学生领悟每幅风景画的含义,完成审美的过程。

好的作品都有意境美,意境审美可以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深层,在对作品意境进行审美时,应启发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让文章在头脑中转化为形象,让作品表现的意境与学生的生活体验、主体情感结合起来,从而获得审美愉悦和审美教育。通过审美分析,把学生引入作品描写的特定环境,使学生仿佛亲临其境,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作品的审美价值。

2.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从直观感受中受到美的感染

直观性是美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因为人的美感大多数是外界美的事物,通过视觉和听觉器官,传入大脑视觉中枢和听觉中枢而得到。加强直观教学,就是从美感着眼,把文字表达的审美对象转化为画面和声音,让学生从直观感觉中受到美的感染。马克思也认为,感觉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源泉,通过脑际形成活的表象,再从表象感受到美,进而从美感促进道德情感的发展,这是美的教育最关键的一步。

中学语文课本中一般都有几幅课文插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欣赏或分析插图,深入领会课文并获得美感。如《归园田居》的插图描绘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好生活情趣,看图观景,一个悠然自得的诗人形象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景象中寄寓着诗人所追求的“真实”。

语文教学中,文质兼美的课文都可以进行朗读教学,将无声文字化为有声语言。通过朗读,使作品语言抑扬顿挫,体会并领悟文章所蕴含的情和意,获得美的享受。如朱自清的《春》(初中课文),用简洁明快、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景之美。教师范读时应该用较为喜悦、轻快、热切的感情,读出课文的“情”,而后让学生朗读,在读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语感,开拓学生的思想,训练其形象思维,结合自己所见的春景,从课文诗一般的抒情笔调中,品味作者描绘祖国秀丽风景,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对于课文中优美的诗歌和散文,可配乐朗诵或制作朗读录音带,听听配乐朗诵,会增添诗词、散文对学生的感染力。

3.通过语文第二课堂,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力

语文教学的第二课堂,包含着丰富多彩的美育因素,如通过欣赏名著、电影、电视、文艺表演、参加诗歌朗诵、故事讲演,参观名胜古迹,参加书法、写作比赛等活动,不仅使学生的美感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还会不断产生创造美的意愿。又如组织语文课外小组,创办校园文学社,办手抄报、办黑板报、排演文艺节目等,学生一旦接受了关于美的诱导,他们就会在各种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去表达美、创造美,并使这种能力不断发展和提高。长期坚持,不断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他们热爱美、追求美的激情,以提高他们美的鉴赏水平和美的创造力。

教师作为美的使者,要想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审美感受,必须先加强自身美的修养。一个语文教师,如果坚持不懈地用美学观点来指导自己的教学,那就会使自己长期沐浴在美的阳光下,在对美的感受与理解中逐渐深化自己的审美观,陶冶自己的审美情操,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去发现、追求、创造美。

教师还应注意语言美和仪表美。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说过:语言自身就是一种艺术。教师甜美的语言,悦耳的语调,优美的词汇,再加上融洽畅达的感情美,新鲜有趣的意境美,抑扬顿挫的节奏美和耐人寻味的结束语美,深深地吸住了学生,让学生得到全新的美感。仪表是一个人教养的外部表现,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们心中最完美的偶像。”因此,教师的仪表应该庄重大方,自然,衣着朴素雅致,大方得体,态度和蔼亲切。正如语言学家张志公所说的:“教师,只要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便是一位很可敬的人物,跟一个母亲一样。做母亲了,即使长得不怎么好看,在他孩子眼里,他总是美的。所以做家长、教师的,要从高从严要求自己,说话要纯洁,要优美,这关系非常大。”

总之,美育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途径,也是推行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杰普莉次卡所说:“没有美育,就不可能有个性充分的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黄慧,广西河池市巴马县高级中学教师。

作者:黄 慧

柏拉图教育的作用探讨论文 篇3:

音乐教育在高校普及的重要性探析

摘 要:音乐对于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自然无法用其他任何事物来代替,在陶冶情操方面,音乐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在教育中,使用音乐教学同样有着很大的优势,音乐教育也是在实施美学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中,我们就音乐教育在高校中普及的重要性进行探讨,以及对音乐教育的未来发展做出了预测。

关键词:音乐教育;高校;公共价值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通过规定,高校在教育中要加强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所谓的素质培养就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充分得到发展。而音乐的教育恰好可以满足这样的要求,从音乐教育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在高校中培养各个领域优秀的人才。

1.音乐教育对个人道德水平的提升

艺术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培养和塑造一个人良好的性格,同时对于道德的建设也尤为重要。大学生正是对未来充满美好幻想的时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个时期是最重要的,通过对于音乐的学习,可以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有良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学生在遇到困难上的克服能力的体现,以及对于自己设定的目标不断努力的过程。更多的是音乐给大学生在精神上和毅力上的帮助。

在我国春秋末期,教育家、思想孔子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里就提到了诗礼乐在人生中的意义,对于乐更是重视,强调出了道德的成败关乎个人的未来发展,同样关系到整个社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自然而言,音乐就是人们学习道德规范的最好的教科书。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全篇都是激昂的乐器,表现的就是一种斗争的状态,给人一种难以言表的震撼感觉,对于生命的珍惜和对困难的坚持不懈的抵抗。整片作品中,音阶简练,结构完整,具有高度的美感和强烈的听觉感染力,作品本身也是一部经典上层之作,被大家广为欣赏和赞扬。它正是用这样一种深刻的内涵,进取的精神来感染每一个听众,这样的成效正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会和领悟到的内涵,能使高校的学生通过学习这一类型的音乐发现生活中真情、善良的一面,摒弃那些黑暗、不良的思想观念。

2.音乐教育对社会政治价值体现

音乐可以给人带来崇高的思想,也以带动社会的发展,对于个人的思想和民族的观念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积极乐观的民族精神可以不断的增强大学生的自我实现价值的能力还能提升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当中的团结互助的观念,不断的培养自身高雅情绪,不断的上升到爱国热情中来。

在对《义勇军进行曲》的学习鉴赏中,通过对于歌曲背景的学习了解,可以深刻的领悟到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需要大学生更好的珍惜每一天的生活学习时光。在对于歌曲曲调方面的学习时,领略到歌曲给我们带来那种热血沸腾的感受,一种肃穆庄严之感油然而生。在日常的生活当中,经历升旗过程中听到这首歌曲,无形之中就会产生对于生活的热情和学习的斗志,以及对于伟大祖国的热爱。脑子里回荡的是歌曲的旋律,心里想着的是歌曲创作时的艰辛,以及伟大的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这样的价值观念的传达,使得歌曲的传唱在学生当中变得更有意义,更加肯定了音乐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3.音乐教育对个人智力的作用

音乐的学习也是智力开发的过程,在对音乐的接触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塑造一种空间想象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办事的效率。对于音乐的欣赏与演唱(奏)还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调节大脑左右半球的活动节奏,使其有规律的、有节奏地交替运动,协调地进行工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果片面地、过分地使用某个大脑半球,就会使另一个半球受到抑制。无法进行工作的平衡化。音乐的作用就是缓解这样的现象发生,在现在的学习当中,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在高校中,学生的压力还来自就业方面,使用音乐教学可以有效的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放松心情,做到办事有效率,这样也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

爱因斯坦也曾经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己的发明创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音乐的作用,它是一种催化剂,让人在创作当中更有灵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影响青年人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着重要地位,音乐是思维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这样看来,音乐本身就是一项很有创造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开发智力发挥潜力方面有着特有的效果。高校对于学生的教育不该再是一种固定模式填鸭式的教学,更应该充分的激发出学生个人不同潜力,发现每个人的兴趣所在,对于优势方面不断的培养,使得个人优秀的能力得到更好的施展。此外音乐也是大家交流的话题,通过对音乐的探讨和欣赏音乐时的感受来进行深入对话,表达一种情感的方式,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质量发展过程,培养个人的情商。

4.音乐教育对个人审美价值的提升

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和哲学家柏拉图很早就提出了音乐在教育中的意义,最为一种净化心灵的手段,音乐无可争议的是最好的方法。优秀的音乐可以带领人走过荆棘,让人更加的善良,也能够不断的完善优秀的人格,在美的态度上有很大的提升,有着较高的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被大家广为使用的话是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所说,正如音乐教育一样,在生活中需要用美的眼光去发现美,音乐中的思维方式给学生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想象空间,不是一尘不变的定式,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在洞察音乐的想象空间的同时,也是学生自我探索的过程,在探索中演化出创新。音乐的产生也正是人们在生活中感受的体现,是人情绪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不同的旋律、节奏、和声、节拍、力度、速度来传达出一种感觉,用音乐的言语来发现美好的感受,这也是对于丰富大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一种锻炼。

通过欣赏贝多芬创作的升c小调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月光》,让学生感知音响的力度、速度、音色、旋律等,那些优美动听的旋律,拨动音乐与学生的生理、心理相互融合交流的心弦,经历迁移联想,产生出不同的自由幻想和情感体验,从而更加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5.音乐教育在高校中普及的建议

随着多元音乐文化的出现,我们的音乐文化受到严重的威胁和挑战。音乐教育者们必须思考和认真对待外来音乐文化的渗透和所谓的“文化侵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我们采取的主要手段。客观地审视外来音乐文化,接受外来音乐文化里有益于自己的成分,使两种优秀文化更好的融合,健康的发展,使学生可以通过认识优秀音乐文化而认识世界。

音乐教育的作用不言而喻,在高校中合理的推广和普及音乐教育的任务也不容忽视。音乐的学习可以改善人的品格,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通过对于提高审美的能力,在多个角度来培养大学生的素质。这也是对于民族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12(14):144-146

[2]朱英萍.音乐鉴赏新编[J].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0(13):230-231

作者简介:吕晓宇(1987-),男,籍贯:河北,学历:本科,职称:助教,研究方向:音乐艺术教育。

作者:吕晓宇

上一篇:领导班子和谐哲学思考论文下一篇:程序设计与计算机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