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教育伦理思想述略

2024-04-28

柏拉图教育伦理思想述略(精选8篇)

篇1:柏拉图教育伦理思想述略

柏拉图与孔子政治伦理思想区别分析论文

孔子的“仁政”思想是经过他一生的政治实践之后总结和归纳出来的一种道德实践法则,而柏拉图则不同,他的理想国家理论是未经过社会实践的,其政治伦理思想偏重于理论构建,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纯粹逻辑思辨的产物。

一、天下归仁与城邦秩序

孔子与柏拉图政治伦理思想都重视道德作用,赵敦华在其文章中写道:“苏格拉底和孔子一样,一生都在追求人心中的道德原则……他们关于道德原则的陈述虽然不同,但两者的功能是相同的,这就是,把各种不同的德目统一起来,并以德目的统一性来解释日常道德行为的共同本质。”在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中的道德则更加重视实践的效用,更多的是以一种实践原则出现的。而在柏拉图的政治伦理思想中的道德或者德性,更多的是一种理论的设计和构想,是以一种信仰和理念方式存在的。

孔子的施政原则是“仁者爱人”,是一种以道德准则为最高法则的政治原则。而柏拉图施政原则是有限法制下的人治。孔子的“爱人”思想是其“德政”思想的基础,孔子的所谓“爱人”是一个表示人我关系的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政治学、伦理学概念。“爱人”包括对他人的关心、爱护、理解、尊重、宽厚、信任、尽心等。“仁者,其言也讱”,“克己复礼为仁”,“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这些都体现了孔子“爱人”的内涵。只有通过“爱人”才能体现德政,才能使社会稳定和发展。“爱人”体现的是“以民为本”、“民为贵”的思想,这是儒家“为政以德”的基石。柏拉图在《法律篇》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其法治理论,提出了依法治国的观念。在柏拉图看来,法治国家是奉法律至上的,法律是最高的统治权威,统治者和臣民都应自愿而非强制性地接受法律的统治。在政治秩序的构建上,孔子更加重视民心风化,主观意愿,自律自发,是一种崇尚自然,发自内心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不仅能提升个人修养推己及人,还能够由个人推及整个社会,这种伦理秩序的实现是自下而上的。而柏拉图更加重视统治秩序,也更崇尚各司其职的节制,并认为伦理秩序的构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强制性行为。

孔子提出的是带有政治改良性质的仁政德治,而柏拉图的主张是以理念论为基础的理想政治。孔子重视人间现实,在政治统治中崇尚以民为本;而柏拉图主张在政治统治中,以正义等理念的实现为最高标准。相比较而言孔子的德治更为现实。

二、圣人与哲人

在柏拉图的理论中,人天生就是生活在城邦中的动物,所以,实践就是城邦中的实践,实践生活就是人参与政治活动的生活方式。

哲人是把理论当作实践,他参与实践的方式就是理论。苏格拉底以及柏拉图关涉政治是以哲学的方式去关涉,如其早年探索自然的奥秘一样,追问“什么是一一”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一贯风格,即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追问的不是政治现象,而是政治现象的普遍规定,政治事件的本性,即最正当的制度、最正义的秩序。相对于哲学,孔子更着意于政治。孔子思想的特点不仅仅在于其哲学性,更在于其践履性。如若说苏格拉底是一个哲人,那么孔子则是一位圣人。

圣人的地位则意味着孔子超越了哲人身份,其还有另一身份:上位者,圣人是哲人与上位者的合一。作为圣人,在孔子那里,有“道”之世不仅曾经存在过,而且也可能在未来出现,只要上者敦乎其德,由“正己”而“正人‘,从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柏拉图的哲学王身上则包含了完美的一切,哲学王就是至善的存在形式,没有比哲学王更好的人格存在了,而且哲学王是应当存在的。柏拉图的哲学王是治国技艺与道德智慧的结合体,是理念至善的人格体现,哲学王思想认为哲学王是实现城邦理想的关键。而孔子的圣王理想则不同,圣王思想中不仅要求君主尽其能,还要求士大夫们都能发挥自身的作用。圣人在孔子的思想中是不曾存在过的,在孔子看来圣人也只是一种理想的存在,而人总是不完美的,人是在实践过程中去走向完美,在孔子的思想中向圣人接近的路是永无止境的。政治统治者是政治伦理秩序中的一面旗帜,柏拉图的.哲学王是可以在人间实现,但是哲学王却不在人间,因为他只是一种理论假设;而孔子认为人间没有圣人,但是圣人在人间指引世人,圣人就是一个道德实践的目标。

就孔子与柏拉图两人的生命历程来看,孔子直接参与鲁国的政治改革,有丰富的执政经验,并且其政治思想大部分都是以一种直接的政治主张和具体的政治手段来体现的。而柏拉图并没有直接的参与到希腊城邦的政治活动当中去,这就使得柏拉图政治伦理思想中的理论色彩较为浓厚。

三、一元世界与二元世界

从哲学文化传统的特性上说,中国哲学是一个世界,西方有两个世界。孔子的政治伦理秩序很重视人的作用以及实践的效果,内在的道德属性是与外在的礼法秩序和政治统治是具有一致性的。

后世的帝王将道德与政治统治结合,开创了一条亘横两千余年的道统路线,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伦理构建的的主旋律。而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决定其理想国家秩序的根本原因,二元世界的划分以及理念世界的预设就成为了柏拉图政治伦理思想的本体论基础。

东方世界的政治伦理一直遵循着从人本身出发,以实践效能为最高标准的原则。以人为本、为人所用则是孔子及整个古代中国儒学思想中最为典型的形态。而古代中国人对大一统政治形态的尊崇,也是道统形态的伦理统治之学在东方社会最为直接的一种实现。而中原农耕民族对北方游牧民族以及西南少数民族的同化,也是从衣冠礼法等伦理道德上的改造开始的。而普遍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天下归仁“、”以德配天“这样道德理想的产生。而柏拉图哲学二元世界的划分揭示了理念与现实之间的永恒冲突,这也导致了苏格拉底之后西方二元对立的哲学传统的形成,由于二元世界的基本理念,西方哲人和学者在古代社会里更多的关注理念以及本质化的存在以及彼岸世界的繁华,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两条路线导致了西方人的哲学思维具有了一种形而上的特点。希腊罗马时期政治与哲学间的冲突到中世纪时期又演变成政治与神学的冲突,政治刚从哲学的虚无中挣脱出来,就沦为了神学的裨女,政治伦理的最高准则也在真理和信仰之间来回反复。

到文艺复兴之后人文主义兴起,回到人本身的人本主义思潮又开始为西方政治思想提供了另外一条政治伦理路径。众多不同的政治伦理原则也可能就是导致欧洲政治格局如此复杂而又多元的原因之一。总的来说,东方哲学一元世界的哲学观念则为古代中国的道德社会和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养分,而柏拉图哲学中两个世界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西方政治局势多元化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 古希腊 ] 柏拉图着,王晓朝等译 . 柏拉图全集 [M]. 人民出版社 .

[2] 王利军 . 莫把柏拉图当孔子一一论柏拉图对政治伦理思想的解构 [J]. 社会科学论坛,.

[3] 成官泯 . 什么叫政治伦理 [J]. 学习与探索,.

[4] 韦伯着 . 儒教与道教 [M].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5] 钱穆着 . 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 [M]. 商务印书馆,1994.

篇2:柏拉图教育伦理思想述略

摘 要: 柏拉图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教育理论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影响是空前的,主要阐释的就是柏拉图为人类提供的一套系统的至善至美的教育理论。

他提出教育要从小开始,要用音乐与体育培养儿童的素质,提出不要从功利出发学知识,而要以追求真理和知识为学习目的,强调品德教育和灵魂转向,要用辩证法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从而达到至善的境界。

篇3:柏拉图《理想国》教育思想探讨

柏拉图认为, 城邦实际上是一个大写的灵魂, 而教育则是为灵魂塑形的工程。按此观点来看, 好的教育培育出优质的灵魂, 而优质的灵魂催生正义的城邦。在当下这个信息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 更需要教育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研究柏拉图《理想国》中由人到哲人再到哲学王的跨越的教育思想, 能给我们带来启示。

柏拉图特别重视灵魂的塑造。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而灵魂的塑形也是如此, “在幼小柔嫩的阶段, 最容易受陶冶, 你要把它塑成什么形式, 就能塑成什么形式。”[1]如何用大大小小的画笔在儿童的心灵上绘出美丽的图案, 使他们能洞悉世界的真理, 成为一名哲人, 柏拉图给出了一种特别的方案。其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言论审查

为了不放任儿童听不相干的故事, 柏拉图认为, “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审查故事的编者, 接受他们编得好的故事, 而拒绝那些编得坏的故事。”[2]

柏拉图生活的时期正是希腊没落的时期, 当时不仅政局动荡, 而且经济衰退, 整个城邦危机四伏。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典范的秩序来平息这个时代的骚乱。因此, 城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新人”。

为了塑造最健全的灵魂, 在其幼小的阶段必须小心谨慎。若是把最伟大的神以丑恶不堪的模样展示给幼小的心灵, 会在那纯洁的白板上抹下多么漆黑的颜色?白抹上漆黑的色彩便成为漆黑, 绘上高贵的色彩则显得高贵, 所以教育提供给学生的理应是高贵。

甚至那位爱谈论自由民主的卢梭也赞同要对儿童的教育加以审视:“大自然把这个世界造成了人类的第一天堂, 你在这个世界上要当心, 不要在教天真无邪的孩子分辨善恶的时候, 自己就充当了引诱的魔鬼。你既然不能防止一个孩子在外面学别人的样子, 所以就必须集中精力把那些样子按适合于孩子的形象印在他们的心中。”[3]

柏拉图在教育上的审查并非某些观点的落后, 而是一种塑造适应社会灵魂的优秀方案, 儿童只有受到典雅而高尚的教育, 才能拥有高尚的品格。即使丑陋是真实的, 也应该禁止流传, 得告诉儿童高尚的传说, 抵制那些荒唐的故事。

对于儿童, 是教之以丑恶的现实还是述之以崇高的理想?这是教育需要回答的问题。2000年前柏拉图已给出了肯定的解答, 不是展示现实的丑陋, 而是灌输理想的光辉。否则“模仿丑恶, 弄假成真, 变成真的丑恶了。”[4]

2. 模仿与叙述

在《理想国》里进一步谈论创作时, 柏拉图着重谈论了模仿这种方式。柏拉图认为, 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之上还存在一个理念世界, 而这现实中的东西均由理念世界的理念而分有得来, 是它们的“影子”。所以在柏拉图看来, 现实中的事物仅仅是理念的分有, 并非完满, 那么在现实中, 模仿这些不完满事物的艺术家以及演员就处在更下一层了。

柏拉图很反对荷马的诗篇在城中传播, 他认为荷马完全不知道真实, 尽管荷马非常善于描写战争, 但他自身却没有“指挥或参谋”过战争。艺术所模仿的只是“影子”, 因此艺术是“影子的影子”, 这样的艺术其创作者都不知道是优是劣, 是距离真实有好几层的存在。对于孩子将“培育和加强心理的低贱部分毁坏理性部分。”[5]在此意义上来说, 柏拉图会担心荷马诗篇对教育的不良影响是可以理解的。

那么, 何种模仿是有益的呢?照柏拉图的理念来看, 既然真实存在于彼岸的理念世界之中, 那只有让孩子模仿接近理念世界之物才是善的。其实, 柏拉图早做出了决定——必须要审查城中的故事, 使孩子接受典雅而高尚的教育, 只有高贵才能触及到善, 唯有善才得以趋向理念的本原。

3. 因材施教

尽管柏拉图在其书中并没有如孔子般明确地提出“因材施教”, 但他在教育实践中始终是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的。柏拉图对于城邦的阶层划分道出了一个“高贵的谎言”, 神赋予某些人黄金, 可贵如他们的人是执政者, 黄金就是他们的智慧——对哲学的把握, 能在这个无常的现实世界中洞察到理念世界, 从而掌握永恒的真理;神在护国者身上注入了白银, 他们被赋予了勇敢的美德, 要如同忠犬一样保卫城邦;神给了其他技工青铜, 让他们做恰如其分的工作。三个等级的人不可违背自己的本分, 他们的命运已由天定。

这是否违反了平等的意志呢?按柏拉图“理想国”本来就有的治国理念来说, 这种不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 每个人确实有其天分的差别, 若是让身怀璀璨如黄金的人去织衣卖布, 使破铜烂铁的灵魂去感悟真理的光辉, 这才是不公的悲剧。

二、各司其职, 守其本分

“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合适他天性的职务, ”[6]城邦才能和谐地发展。柏拉图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新人”, 这才是其教育的核心。

受教育的“哲人”, 其品质突显得比较高洁, 甚至可以说是带有一股痴气, 就像穆勒在《功利主义》中所描绘的理想人格那样:“宁愿成为不满足的苏格拉底, 也不愿成为一个满足的白痴。”[7]因此他将洞察到这个世界的真谛。而这样度过其学习生涯的哲人, 如果突然把他置于现实的土壤之中, 告诉他, 你所学的一切是为了服务这个现实的洞穴。哲人能否成功地经受这份冲击?他们会愿意成为统治洞穴的王吗?这是值得怀疑的。照这样看来, 柏拉图教育理念面临着一个巨大挑战。

哲学家是不容易出现的存在, 使其成为王就更加困难了, 就像柏拉图在书中所述的一个寓言, 在漆黑的洞穴中有一个人偶然挣脱了锁链, 他来到了上面那有着光亮的世界, 认识了真理之后又返回到洞穴, 当见过真理的他再一次目睹这血肉模糊的现实时, 感到无比痛苦, 他尝试告诉洞穴人世界的真实, 不仅没有得到曾经的同伴理解, 还遭到了嘲笑, 而且时间一长, 洞穴人便厌烦他刺耳的空谈, 他们逮住这个人并将其杀死。之后, 再因为某种契机来到上面真实世界的人, 想起了第一个人那悲惨的经历, 便决定待在这片理想的净土, 永远把自己束缚于哲学之上, 成为流放在社会中的透明人, 世间的热情与痛苦都无关他们的痛痒, 仿佛没有祖国也没有故乡。

对此, 柏拉图的态度十分明确:“我们作为这个国家的建立者的职责, 就是要迫使最好的灵魂达到我们前面说是最高的知识, 看见善, 并上升到那个高度;而当他们已经到达这个高度并且看够了时, 我们不让他们像现在容许他们做的那样。”[8]不允许他们继续逗留在上面, 要逼迫他们回到洞穴中去, 但并非让其去传播真实, 而是逼迫他们去治理洞穴。要强迫哲人去观察那些朦胧不清的东西, 因为哲人“已经看见过美者, 正义者和善者的真实。”[9]所以他们一经掌握, 就会远远比洞穴的人看得更清楚, 可是该如何逼迫哲人呢?此问题柏拉图业已在其著作中揭示, 这个逼迫的主体并非是某个具体的人, 而是某种无形的强制力, 这种无形的力量早已由柏拉图的老师, 苏格拉底用生命来使其显现。

在《克黎东》篇中, 当苏格拉底对克黎东的追问做出解答时, 问题的谜底也得以揭晓——“如果你越狱潜逃, 无耻地以不义报不义, 以恶报恶, 撕毁你跟我法律的协议, 损害一群不该损害的人, 即你自己、我们的祖国和法律, 那我这个法律在你在世的时候就不会不对你不生气, 而且我的兄弟阴间的法律也绝不会善待你, 因为它知道你在竭尽全力毁灭我们。”[10]我们不得不赞叹苏格拉底是一位最伟大的教师, 本有机会避免服刑的他, 却拒绝了自己友人的好意, 因为他明白自己的使命, 并非是“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11]灌输教育, 而是用自己的生命来实践真理, 贯彻责任, 坚守义务, 教育后人最可贵的东西是什么。

“你们受到了比别人更好更完全的教育, 有更大的能力参加两种生活。”[12更有能力也必须背负更大的使命, 哲人既然受到城邦的教育, 就应当回报, 这是一种内在的责任感, 如果哲人抛弃了成为王的责任, 隐藏于社会之间, 便是辜负了城邦对他的栽培;他心中的责任感会约束他的行为。

所以哲学王不仅拥有比世俗的王更优秀的洞察眼光, 更高尚的品格, 同时在动机上, 内在约束力让哲人自主为王, 而非受外力的推动, 也使哲学王不得不臻至优秀。这种内在的终极约束力在约翰·穆勒的《功利主义》中有着很好的解释:“它是在他们头脑里形成的, 既不是一种对教育的盲目迷信, 也不是社会力量所强加的某种专制法律, 而是一种品质, 缺少这种品质, 他们就不会感到幸福。”[13]

三、以小见大, 培养优秀人才

如今在一些教育机构中, 不讲究教育方法, 只是不断地灌输学生知识, 只在乎其外在的表现, 没有关心学生的灵魂, 任由社会上一些不好的传言流入其耳, 使学生在学习生涯中, 过早被现实的丑陋所涂抹, 毁坏了他们心中的理性, 染黑了纯洁的灵魂, 纵使有知识积累上特别优秀的人出现, 以其不健全的灵魂来看, 也难以承担自己所应背负的责任。

教育者应当意识到, 为了防止学生误入歧途, 要教之以美丽的童话和高尚的形象, 如此才能使他们优秀地成长, 因而在学生学习的阶段, 提供舒适健全的环境是必要的, 为了使其灵魂健康地成长, 还得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他们所获得的信息, 不让其接触恶劣的故事, “使他们如坐春风如沾化雨, 潜移默化, 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 从童年时, 就和优美、理解融合为一。”[14]

同时, 在这之中, 最重要的是要培育学生的义务和责任感, 按柏拉图的理论来说, 城邦教育是为了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新人, ”他们不应成为隐藏在世间的透明人, 必须回报养育过自己的社会, 这是一种基于责任和义务的内在约束力, 这是要在长期的教育中着重培育的。

穆勒认为, 这种道德上的内在约束力, 存在一种道德感的自然性, 这种自然性来源于人类社会环境的外在约束力, 这让孩子们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 不可能不受一种道德上的“义务”约束, “而这种义务感若臻于完美, 个人就永远不会再去考虑或惦记如何让自己受益的问题。”[15]倘若有一天教育能塑造如此之人, 那么, 真正的正义或许就离我们不远了。

参考文献

[1][2][4][5][6][8][9][11][12][14]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 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

[3]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8.

[7][13][15]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功利主义[M].叶建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篇4: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述略

关键词:梁漱溟;乡村教育;行谊教育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学者、国学大师,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

一、“社会本位”的教育思想

他把教育的大生命、大功能的根本办学方针应用到“社会本位”的大教育系统方案上,为此,他推出 《社会本位的教育系统草案》。草案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分”、“教育宜放长及于成年乃至终身”和“教育应尽其推进文化改造社会之功”三项宗旨,并强调在中国办教育,“必须理会以上三根本点”,否则,“必无从尽其应负荷之任务,必失其教育之功用,而不免转为社会病”。[1]梁漱溟认为在社会改造期,教育应尽其推进文化改造社会之功,推进社会改造,促进社会不断进步。他提出的“社会本位”教育思想,主张以社会式教育为主,将教育着眼于一般社会,把社会改造运动纳入教育系统中,用教育来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

在梁漱溟的教育系统中,各级学校应有明确的分工,承担的责任亦具有不同的侧重点,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密切相关,且以社会作为本位。在梁漱溟看来,之前中国教育的对象局限于幼儿、儿童和青少年,但事实上对中国所处的现状而言,更应将教育对象的年龄拓展到成人。所以,梁漱溟提出“教育宜放长及于成年乃至终身”,这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也是对中国教育方向的一种重新定位。经过在山东邹平乡村建设的实践,更加证实了梁漱溟的“社会本位”教育思想,应该在乡村中开展针对农村青壮年的生产技能与生活技能的培训,借此推进农村的社会改造。

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手段

在梁漱溟看来,教育的手段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传统的教育手段主要是学校教育,梁漱溟搞乡农学校的主要目的便是要化社会为学校,可以称之为“社会学校化”。让社会教育与乡村教育合流,将教育目标转到农村,正面解决社会问题的乡村建设。把教育归到乡村建设中,需要了解教育的功用,不外乎“绵延文化而求其进步”。人类不能不有生活,有生活就不能不有社会,有社会就不能不有教育。[2]对于中国所处的现状,已经不适合单纯的学校式教育,这就要求勾勒出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将社会式教育作为主体,辅以较短周期的学校教育。

三、“行谊教育”为主体的教育内容

所谓的“行谊教育”就是要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人感性的那一面,“行谊教育”不是单纯的情感教育,是寓于情感的道德教育。比如注重情感、情绪和人格等因素。梁漱溟主张情志教育是根本,并说:“中国教育除非从此没办法则已,如其有办法,必自人生行谊之重提,而后其他一切知识技能教育乃得著其功;抑必将始终以人生行谊教育为基点而发达其他知识教育焉”。[3]

梁漱溟推行“行谊教育”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盲目追求西方文化,只注重知识的传输,忽略了情感教育。他认为教育不能单单的是知识的传授,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不能忘记中国的传统,不忘道德礼仪。还有一点原因就是梁漱溟借鉴了孟宪承先生翻译的《丹麦民众学校与农村》,在他看来,丹麦教育的实质就是“行谊教育”。这种教育是“人感人的教育”,由少数人的精神感召大多数人的精神,人的精神觉醒之后,便促进了丹麦农业的发展。[4]这种教育模式不采用通俗的技能传授,用精神感召的模式给予丹麦青年动力,讲究实用性,让人心自然而然的活起来。

“行谊教育”的核心是重在开发“理性”,即是要发扬民族精神。“行谊教育”的内容包含了合理的人生态度与修养方法的指点、人生问题的讨论及中国历史文化的分析。合理的人生态度就是指深心大愿,但空有心愿是不够的,必须把心愿付诸于实际行动,对人生问题的展开讨论。至于对历史文化的分析就是让我们认清现实,对社会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改造社会。梁漱溟认为通过“行谊教育”能培养人们的深心大愿,这是人们道德水平上的一种提高。

四、“导师制”为辅助的教育改革

梁漱溟除了注重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同时也注重人性化的教育方法的应用。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梁漱溟主张施行“导师制”。在这里,导师是一位知识渊博又具有高尚的道德操守的人,他能够指导学生的全部生活。梁漱溟说“每一导师皆分有几个或十数个之学生此几个或十数个学生之全部生活,亦即为此一导师之教育对象。学生个个有其最亲近之导师,导师亦人人有其最亲近之学生。全校亲切相依之校风,于以树立。”导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起到辅助的作用,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又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色给予相应的辅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人生向上”为灵魂的教育动力

“人生向上”这一观点来源于儒家。梁漱溟认为生命就是活的相续,是一种向上的创造。“向上创造”就是灵活奋进,让生命得到一定的延展。从人类发展史上来看,人的生命就是一个向上和扩张的过程。一步步向上创造,一步步地开展开来,生命就是如此地向上创造的过程。

人生要保持一颗向上的心,对于学习也是一样的。学生除了与教师保持教与学的关系之外,还与自身的主动性有关。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在自学时,有一片向上心,自觉主动地接纳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总之,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贯穿于乡村建设之中,对我国所处的现状认识的比较透彻,又结合了教育的实际状况,对教育理念的整体定位和素质教育观的普及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熊吕茂.近十年来梁漱溟研究综述[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05)

[2]梁漱溟.教育与人生[M].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156-157.

[3]马秋帆.梁漱溟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81.

篇5:柏拉图教育思想

灵魂附着身体之后,由于身体的干扰,它忘记了过去曾经关照的东西。

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才能使它回忆起曾经见过的观念。

因此学习就是回忆。

[1](p62)柏拉图正是从这种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出发,把人的知识,包括品德在内都看成是天赋的。

在柏拉图看来,上天赋予每个人的德性基础不同,只有具备一定天赋和相应道德品质的人才能从事相应的职业。

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说,“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

可见,唯理论的天赋观念是柏拉图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柏拉图道德教育的目的与具体内容

柏拉图关于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围绕他建设的理想国来论述的。

一个理想国家就是符合至善理念、正义的国家。

他认为,要使国家的公民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德性,根本的途径就是通过教育,而德育位于教育之首。

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各阶层的公民各司其职,忠于职守,并为这个国家做出贡献。

柏拉图将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分为音乐文艺和体育两个部分。

柏拉图认为,“朴质的音乐文艺教育产生心灵方面的节制,朴质的体育锻炼产生身体的健康”。

音乐文艺是讴歌高尚道德形象的主要形式,音乐文艺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人格,使人辨别美德。

柏拉图认识到,过度的音乐文艺教育使人缺乏斗志,不利于对未来军人的培养,因此,特别要重视以培养坚毅、吃苦耐劳的品德为目的体育教育。

三、柏拉图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

3.1道德教育必须从小抓起

柏拉图强调,在儿童时期就应该重视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知识教育,使儿童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力,以便为理想国要求的道德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柏拉图说:“凡事开头最重要。特别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它塑造成什么型式,就能塑造成什么型式。”[2](p71)“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却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2](p140)因此,为了培养儿童的美德,在儿童教育的最初阶段,应该用符合理想国建设要求的道德知识武装他们的心灵。

3.2.道德教育要从基本规范做起

柏拉图强调道德教育要从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做起,公民应当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而且柏拉图还强调城邦中的公民应各司其职,忠于职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如:“年轻人看到年长者来到应该肃静;要起立让坐以示敬意;对父母要尽孝道;还要注意发式、袍服、鞋履;总之,体态举止,以及其他诸如此类,都要注意。”[2](p140)可见,公民只有掌握了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才有可能全面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进而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才。

3.3 道德教育需从正面着手

柏拉图认为,只有从正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青少年才能逐步形成坚定的道德情感与信念。

因此,他十分重视高尚的道德形象对青少年的激励与示范作用。

因为音乐文艺是表现与讴歌高尚道德形象的主要形式,所以在柏拉图那里,音乐文艺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

如柏拉图所说,“因此我们必须寻找一些艺人巨匠,用其大才美德,开辟一条道路,使我们的年轻人由此而进,如入健康之乡……使他们……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从童年时,就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

[2](p107)他要求应精心选择教材,严格审定教材内容,并反对把关于诸神的种种不好行为的说法以及此类的其他学识传授给青年。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巩固和强化青少年不断增长的道德知识。

四、柏拉图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

柏拉图的《理想国》虽然成书于两千多年前,但仍为当代人所推崇,并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必读书目。

他的德育观念尽管带有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痕迹,但对解决我国在基础教育中德育实效性较弱的问题,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4.1 要注重道德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创新

如果道德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做到创新,就会更好地启发、感染学生。

柏拉图认为,朴质的音乐文艺教育产生心灵方面的节制,朴质的体育锻炼产生身体的健康,而且柏拉图提倡“寓教于游戏”,反对强迫教育。

在我国的道德教育中,有的地区存在教育内容陈旧,方法简单等现象。

鉴于此,德育工作者应该借助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在内容和方法上做到创新。

比如,面对电脑在学生中的广泛普及,学校道德教育应该增添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以此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

在方法上反对“填鸭式”的教学,应尽量做到寓教于乐,否则,不顾学生的感受,照本宣科,简单说教,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同时也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4.2 要特别关注儿童道德教育

众所周知,每个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都是从儿童成长起来的,所以儿童时期的教育至关重要,尤其是道德方面的教育。

柏拉图认为,道德教育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后天的教育,陶冶心灵,避免邪恶的思想主宰儿童的心灵,让儿童按照理想国要求的道德标准健康成长。

“塑造孩子就是塑造未来”,柏拉图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目前,我国儿童道德教育普遍存在三个方面问题。

一是家庭对儿童道德教育的忽视。

二是社会不良现象对儿童早期道德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是学前儿童道德教育方法、形式不当。

与此同时,应试教育的低龄化日趋严重。

部分家长盲目攀比,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导致儿童知识教育的提前,忽视道德的养成教育。

[3]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重视儿童的道德教育,并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培养儿童的道德素质,以便为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4.3 要营造良好的德育社会氛围

由于少年儿童模仿性强,判断力不够,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正如柏拉图在《理想国》所说,“我们的护卫者从小就接触罪恶的形象,耳濡目染,有如牛羊卧毒草中嘴嚼反刍,近墨者黑,不知不觉间心灵上便铸成大错了 ”。

[2](p107)可见,良好德育环境的营造在柏拉图看来十分重要。

当前,青少年的道德危机,不但有其自身的原因,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缺陷和失误,更与社会大环境密不可分。

市场经济利益驱动机制的负面影响,不良社会氛围的熏染,西方腐朽道德观对青少年道德意识的影响等。

可见,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的培育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除了进行道德教育和培养外,更应该注重完善社会结构,优化社会道德环境。

参考文献:

[1]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2)

[2] 柏拉图.理想国[M].商务印书馆,1986(8)

篇6:柏拉图和孔子教育思想的区别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08级 080242008026 刘鹏博)

摘要:柏拉图与孔子分别是古希腊和古代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在中西文化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世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两者教育思想形成背景、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思想各具特色,存在一定的区别。关键词:柏拉图 孔子 教育思想 区别

雅斯贝尔斯曾总结说:公元前6世纪前后,是一个“轴心时代”,那时世界各地曾出现了一系列伟大的宗教与哲学体系,为后来的人类文明社会奠定了基础。孔子和柏拉图正是这一轴心时代的东西方文化史上的两位巨匠,为后来的东西方人类文明社会奠定了基础,对东西方的文化影响不可估量。

两位思想巨人所处的时代虽然相差一个世纪,教育思想各具光辉,但孔子与柏拉图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有很多共同之处。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社会礼崩乐坏;同样,柏拉图目睹的也是混乱不堪的雅典政局。而自恃“才自清明志自高”的孔子和柏拉图,看到日暮西山的奴隶社会,不是扼腕叹息,而是奔走呼号,著书立说,力图挽狂澜于既倒,所以他们的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孔子和柏拉图毕竟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中,自然在他们的学说中也存在着不少相异之处。他们的教育思想各具特色,互有所长,本文从对两位先哲的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分析出发,对他们教育思想中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进行比较,阐述两人教育思想上存在的区别。

一、教育思想背景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和柏拉图所处的雅典时代都是新旧交替的大变革时期,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虽然两者都处于奴隶社会,但中国春秋时期和古希腊民主制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特点。中国奴隶社会实行井田制、分封制,而希腊奴隶制城邦则建立了民主政治。因此,孔子和柏拉图在各自的社会文化土壤中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哲学体系: 一个是以“仁”为核心的人学哲学,一个是以“理念”为核心的神学哲学。

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形成,是与他们的成长环境和政治信仰分不开的。孔子虽为圣人之后,但到他时已家道中落,加上三岁丧父,靠母亲劳动维持生计,因此,孔子少年“贫而残”,没有上过政府办的官学,直到巧岁才通过私学, 拜能者为师,博习诗书礼乐,勤学好问,持之以恒,终于成就了他的博学多能。而柏拉图出身书门望族,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后又师从苏格拉底,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不同的成长经历影响了他们的教育思想。很显然,孔子的教育更具平民性,而柏拉图提倡的是贵族教育。

二、教育作用

在孔子和柏拉图看来,教育是培养治国人才之路,是实现理想社会的重要途径。孔子认为教育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除了“教化民众”外,还有培养统治者的功能。孔子希望教育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实现以德治国,以礼经世。柏拉图也认为教育是实现和维持理想社会的保证。他指出,理想国需要依靠教育培养未来的统治者—哲学王。而要成为集政权与智慈于一身的哲学王,单凭优异的天赋是不够的,优异的天赋只有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才能最终成为哲学王以实现理想国。

孔子和柏拉图都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他充分肯定了人受教育的可能性与教育改变人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 凭借教育的启发、诱导,可以使人化恶为善、化愚为智。简单地说,好学能使人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而柏拉图把人分为三个等级,声称这三个等级的人是神分别用金、银、铜铁做成的。那些身含铜铁质的自由民子女都会被淘汰掉,只有身含金、银质的奴隶主阶级子女才会被挑选上并继续接受高一级教育。在柏拉图看来,教育虽也有培养人才的功能,但它的主要功能是筛选、选拔,从公民中挑选、鉴定谁生来含有金子、银子或铜铁。可见柏拉图的教育观具有明显的等级性。

三、教育目的

孔子和柏拉图都想通过教育来培养自己理想的人才。孔子的理想人才是“圣人”和“君子”,孔子的教育目的,主要还是培养“好礼、好义、好信”,能够使“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的君子。此外,教育还有“教民”的一面, 即用所谓的“礼乐”和“仁义”的道德对人民进行教化,他认为君子受了教育,可以修身安人与治人;而人民受了教育, 则成为顺民。而柏拉图的最高教育目标则是培养“哲学王”。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构筑了一个培养统治者和军人的教育思想体系。他认为这两种人经过挑选,受过教育,有特权,他们是精英人才,是国家之栋梁,唯有他们才能过共产主义的生活。柏拉图认为理想的政治应该由优秀的哲学家来当国家的统治者,因为他们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和聪明才智合而为一,培养“哲学王”正是柏拉图全部教育思想体系的归宿。

由此可见,在社会急剧变革、需要大量新型人才的时期, 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目的都是培养巩固奴隶主政权的统治人才。为达到这一目的,两人提出了不同的选拔人才的途径。孔子提倡“任人唯贤”,提出“学而优则仕”的育人路线。柏拉图也提出了一套识别人才的措施:平时观察,考试,在实际中锻炼。虽然取才标准、方法不尽一致,但选才目的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孔子培养的是德才兼备,体恤百姓的治国之君,而柏拉图希望的是追求真理、充满理性的哲学王,这也反映了他们哲学思想和价值观的不同。

四、教育对象

孔子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为依据, 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即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人学受教育,这一办学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但是,孔子主张的“无类”并非“全民教育”,在主张“有教无类”的同时,又把人分为上中下三等,认为可以受教育的是中人。上人是生而知之,无须受教,对于下愚之人,则只能用刑罚来管制他们。

而柏拉图主张“精英”教育,他认为上帝在造人的时候就给他们赋予不同的特点:含金质的人,理性发达,应成为上层社会的统治者;银质的人,意志坚强,好勇爱斗,应构成军人或中下层统治阶级;铁质的人,以贪欲为特征,命定成为劳动者。因此,教育的对象,应是那些金质和银质的中上层统治者,而下层的劳动者则应习惯于克制欲望,尽心尽力地为统治者服务。

很明显, 孔子的教育对象比柏拉图更具平民性。孔子把大多数人归为中人,认为他们有可能接受教育,把教育权下放到平民。而柏拉图的精英教育却剥夺了劳动者和平民受教育的权利,人为地制造了受教育权的贵贱之分。但另一方面,孔子反对女子受教,他认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因此轻视妇女,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权利。而柏拉图很重视女子教育,也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主张取消家庭,实行儿童公育,可见孔子在女子和儿童教育方面比起柏拉图略显不足。

五、教育内容

孔子继承西周传统,以“六艺”为教学内容,即礼、乐、射、御、术、数,并吸纳有用学科加以充实调整,编定了《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柏拉图的教学内容,被后人总结为“七艺”,即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两者在学习内容上有交叉有区别。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的培养,重视“礼”教,他强调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要求“克己”与“爱人”,推行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柏拉图虽然也追求德性,但主张“德性即知识”。孔子和柏拉图都非常重视音乐教育,把它看作是道德教育的有效工具,对音乐在内容和曲调上都做了严格要求。他们都强调乐的道德标准,重视乐的社会效果。但与孔子不同的是,柏拉图所说的音乐教育,除了单纯的音乐与舞蹈之外,还包括读、写、算一类的文化学科。孔子教学往往从诗入手,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对个人品德修养和人际交往有着重要作用。而柏拉图却是否定诗的,并倡议把诗人赶出“理想国”。他们虽然都重视军事体育训练,但这方面,柏拉图比孔子的要求更为严格,他极力提倡“斯巴达式的苦练”,认为青少年的体育训练,应具有军事准备的性质。

此外,孔子和柏拉图在教学中各有侧重,孔子非常重视历史教育,他编定《尚书》、《春秋》作为历史教材。他认为历史对现实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寓褒贬,别善恶”,正名定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秩序。而在这一方面,柏拉图似乎不太重视,史诗作者荷马时常受到他的非难即是明证。柏拉图比孔子更注重数学教学。孔子也传授“数”,但学习的目的仅供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而柏拉图所教的算术,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心智,激发他们对于理念世界中抽象、绝对、普遍真理的兴趣。“几何”是柏拉图规定的必修课目,他认为学习几何可以更好地理解理念世界的实质。

六、教育方法

孔子和柏拉图的教育活动是在不同文化传统的背景下进行的,这使得他们的教育方法有着很大的区别。孔子不仅注重自己教学的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还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求温故知新,学而不厌,学思结合,积极实践等。而柏拉图在教学中多用演讲、交谈、对话、辩论来传授知识,教育中重思维的培养,理性的启发。在柏拉图的学园里大量应用的是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他关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论述远没有孔子论述的那么具体系统。

孔子和柏拉图在教学中都提倡启发诱导,但由于两者知识观的不同,意义是有差别的。孔子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要求教师在学生博学精思的基础上及时进行启发诱导,做到“不愤不启, 不徘不发”,并且还注意因材施教。可见,孔子的启发教学是使学生主动从已知中探得新知识,新观点的过程。但柏拉图的启发不是为了传授现有的新知识,而在于唤起人的意识,唤醒人的记忆,促使他回忆起在头脑中本来就已经存在的真理。所以在教学中他更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以便能顺利地通过启发,回忆起被遗忘的知识。

除了上述六个方面以外,孔子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还存在着许多的不同,如在办学形式上, 孔子采取的是“私学”,而柏拉图主张淤育由国家管理,由国家负责;在对待前面文化的态度,孔子采取的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而柏拉图则继承和发展了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体系;孔子的教育内容里无宗教,而柏拉图的教育里却充满了神学和宗教。

柏拉图与孔子是东西方历史上两位博学多识、思想深邃的学者,两位哲人的教育思想,各具光辉,虽然对于真理的认识有别,但无高下之分。尽管他们的教育思想存在一定的区别,但都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两位思想巨人对教育事业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亚与西欧虽相隔万里,然而,凡是进步的伟大的人类文明都有相同相通之处。我们今日应发展、弘扬东西文化的相同之处,借鉴、吸纳东西方不同的营养, 以利现代教育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6 【2】 刘臻 马天俊.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中国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 石峰.论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Jul.2005 第25 卷第六期

篇7:柏拉图教育伦理思想述略

论文题目:

柏拉图教育思想与当代意义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任课教师

柏拉图教育思想与当代意义

摘要:在人类教育思想史上,柏拉图教育思想的详尽性、完备性是罕见的。其详尽性、完备性主要表现在:将形而上学、道德哲学以及政治学等方面内在地贯注于教育思想中。本文首先对柏拉图教育思想进行概述,简述教育与理想国家建构之间内在的必然关联。然后论述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特征,最后总结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当代意义。

在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时,需要时时的回溯并梳理柏拉图的经典教育思想,对于推进文化教育理念,加快社会主义发展步伐,以及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相当的现实意义。关键词:柏拉图;教育思想;理想国家;当代意义; 正文

一、柏拉图的政治理想

在柏拉图丰硕的著述成果中,反映其教育思想的文献主要是《理想国》和《法 篇》。在这里,柏拉图阐明了教育为国家培养保卫者——哲学家和军人的观点。他所阐述的教育思想基于经过深入思考的人性论,基于他对人的心理的理解,基于对人格结构的分析。这一教育思想体系的内容出自他对实在的终极性质的理论认识,出自他认识阶段性的理论认识,这个认识的阶梯结构使人从影像世界上升到对最高价值即善本身的直观变得可能。他为人所规定的这一教育的目的是双重的:将国家主义教育和个人主义教育融为一体,促成个人的身体发育以及道德和理智的进步和提升,造就具有履行国家职责所需要的个人素养、身心能力、态度和性情、技巧和知识的统治者和辅助者等级。

在叙拉古,柏拉图遇到狄翁,他向狄翁讲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狄翁迅速热情地接受了柏拉图的政治理想:“把道德看得比享乐和奢侈更加重要。”“这种信念是通过理性获得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凭借自己的理念追求有道德的生活,并且认定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幸福的生活,“就能够在整个国家产生一种真正幸福的生活方式,而无需发生流血和屠杀一类的不幸”1。这是一个团结、正义、和谐的完善的国家——理想国家。在这样的国家,或者是哲学家获得权力,或者是统治者成为哲学家。这就是柏拉图的政治理想。

二、教育与理想国家之间的关系

国家的基础是个人,离群索居的个人能力不足以生存,因此个人必然结合成团体而共同生活,在团体中各个个人又被分担不同的职责以达到生存的目的,于是产生了国家。

一个理想完善的国家由三个不同的阶级构成:统治阶级(护国者)、卫士阶级(保国者)和生产阶级(供给者)。每一个阶级都有不同的职业,统治权完全掌握在护国者手中,供给者无参政的权力。另一方面生活资料完全由生产阶级提供,其他阶级不得私营和自产,也就是说,经济权属于供养者。其中护国者即督护整个国家和妥善谋划国家政事的人,这种人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保卫者又称卫国者,即御敌卫国、维护社会秩序的军人,他们是国家统治的辅助者。供养者即专门从事生活资料的生产、制造和贩运的农民、手艺人和生意人等体力劳动者。这就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组织,这样的国家就是完善的国家。

如何使这样一个政治权和经济权分配不均的国家完善?那就是通过教育将政权和智慧聚积一身——造就哲学王。

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认为:“只要让真正的哲学家,或多人或一人,掌握这个国家的政权。”1他们就会最重视正义和由正义而得到的光荣,把正义看作最重要的和最必要的事情,并通过促进和推崇正义使自己的城邦走上轨道。教育一方面防止优秀的天性遭受摧残,沦为奸恶,更为重要的是发展优秀的天性,使它得到智慧以实现理想的国家。具有爱好智慧性情的人诚然很少,然而实际世界里却依然还有;优秀的天性若得不到适当的教养,那么其产生的恶果就会不堪设想,因为大奸大恶的事迹从不出自庸才。

解决人的问题是城邦政治学的首要因素,这个问题不解决,根本谈不上城邦 1 柏拉图:《第七封信》,参见《柏拉图全集》(第4 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第81-82 页。柏拉图:《理想国》540D-E,郭斌和 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年版,第310页。2 汪子嵩 王太庆编:《陈康:论希腊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年版,第59页。理想的政治和理想的生活态度及生活模式。柏拉图的政治理想使其最终把自己的目光注视于人,改造人的道德,重新塑造人的内心世界和灵魂是其哲学最根本的目的。他在《普罗泰戈拉篇》中提到,人之为人,最重要的是应该具备虔诚和正义的德行,而城邦正常运作的根本也是这两个因素。它们的获得是借助教育从根本上使人的灵魂转向,使人的灵魂不沉溺于物欲,而是潜心追求真、善、美,以逐渐回忆起灵魂在天国时所获得的真理。“柏拉图的正义概念,超越了一切人类的制度:它返回到灵魂中正义的起源中去。哲学家所说的正义,必然建立在人类精神最内在的本质之中。”2这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三、柏拉图教育思想基本内涵

柏拉图认为,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个人,正义都是最高的德行。尽管正义关系到国家的危亡,关系到个人的危亡,但是却从来没有人歌颂过真正的正义。首要原因就是荷马和赫西俄德的史诗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传统已经深深地渗入希腊人的性格中,其作品也被誉为希腊人的“圣经”而成为城邦护卫者的教材。但是,这种教材必须修改,否则将会使整个城邦进一步败坏。理想的人格不是天生的,而是教育产生的。幼儿的心灵是最稚嫩、最容易接受陶冶的,这时你把他塑造成什么样,他就是什么样。因此,教育必须交给他们真实的东西即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一些现象的堆积。

柏拉图教育思想的最重要的前提和最深层的根基就是他的灵魂学说尤其是“灵魂回忆说”和“灵魂转向说”。3.1 灵魂回忆说

人是有灵魂的,而且人的灵魂中蕴涵着某些普遍的原理,概念。无论是数学概念,还是逻辑概念——如相似、相等、存在与非存在、同一与差别、统一与杂多等都是先天所有的。人的灵魂是不死的,是可以轮回的。灵魂和身体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实体并且灵魂是理念——不纯粹的理念,包含着向往身体的因素(“顽劣的马”)。灵魂和身体的结合虽然是一种堕落,但却是符合灵魂状况的堕落,具有某种必然性。灵魂在未堕落之前,与理念领域相毗邻甚至同一,包含着天赋的知识。灵魂在堕入身体之后,由于身体的干扰或“污染”而忘记了过去曾经观照到的东西。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才能使它回忆起曾经见过的理念。因此,学习或者教育就是回忆。柏拉图与苏格拉底乃至公元前四世纪左右的哲学家们真正关注的问题,主要不是自然哲学问题,而是人的问题,尤其是人的善行及相关问题。因此柏拉图所说的认识先于一切尘世经验,主要指人的绝对相——善的相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相的先验性。从柏拉图开始,道德的形而上学已经完成。黑格尔认为:“柏拉图哲学的特点,在于把哲学的方向指向理智的、超感觉的世界,并且把意识提高到精神的领域里。”1而精神的核心当属道德的、善的相,是人世间价值判断的绝对标准和依据。可以说:“苏格拉底所开始的工作,柏拉图完成了。他认为,只有共相、相、善是本质性的东西。”2 3.2 灵魂转向说

柏拉图认为,一个人能否成为哲学王和护卫者,一要看天赋,二要看教育。缺乏天赋固然不可造就,而有天赋没有相应的良好的教育同样不成,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天赋最好的灵魂受到坏的教育之后就会变得比谁都坏。教育不是靠从外部灌输知识,而是帮助人认清方向,让他们朝正确的方向走,即帮助他们实现灵魂转向,让灵魂的视觉朝向正确的方向,这实际上就是通常说的灵魂革命。

柏拉图的灵魂转向论也包含转变立场、转变方向的意思,但不是指政治,根本不是指政治等外部事物,而是指灵魂本身内部的转向,包含三重含义:

一、灵魂转向的基本任务是帮助灵魂中学习部分,即灵魂三部分中惟一可能有视觉者,端正学习方向,让这部分的能力增强,视力充分发挥,确立其在灵魂中的统治地位。

二、灵魂转向的实质是要求人转离变化世界,进入理念世界,从关注生灭事物转而关注永恒事物,向永恒事物学习,最终达到善的理念。

三、灵魂转向要态度坚决,行动彻底。要“以正面观看实在”,为此要求“整个身体改变方向”,即不仅要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坚持从本质上看世界,坚持“向上看”,而且要在行动上以最彻底、最坚定的态度实践这个转向。

灵魂转向的最终目标是看到实在,看到善。任何个人,如果一开始就让自己的灵魂转向实在,并坚持终生,他心灵的学习部分(爱智部分)就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这一部分就能在心灵中牢固地占领统治地位,他的学习效果就会达到最大,并能创造出最大的个人成就。如果不是在一开始时而是在较后的时间实现灵魂转向,也会让他此后的人生充满光明。对培养哲学王和护卫者来说,教育者的 1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贺麟 王太庆译,三卷本,1981 年版,第153页。2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贺麟 王太庆译,三卷本,1981 年版,第178页。任务“就是要迫使最好的灵魂达到我们前面说是最高的知识,看见善,并上升到那个高度”1,这是灵魂转向的最高目标。

四、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特征

4.1 教育的内在目标——整个人性的提升

教育的功能在于均衡而合适地发展灵魂的各个部分,也就是发展整个的人性,而不是“单向度”地只提升灵魂中的某一方面。只有整个的人性已经提升了,才能有和谐的灵魂,进而有有德性的个人,有正义、和谐的国家。“一个人在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却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2。在柏拉图看来,一个人的行为是由教育决定的。一种良好的教育,会使国家的人性得到改造和提升,人们“就能成为事理通达的人”,按部就班,依法行事,甚至连法律上没有作出具体规定的种种事项,也会按正确的原则处理好,而具有健全性格的人受到良好的教育自然会变成更好的人而胜过他们的祖先,这样一代比一代越来越好。国家机器就会象轮子一般,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前进。

理想国家的实现、道德的完备、人性的提升,完全依赖于适当的教育。因此,国家主义教育和个人主义教育彼此之间融为一体。培养勇气的、满足情欲的、探求知识的教育并不是各不相容,而是成为整个教育计划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4.2 天赋与教育

柏拉图承认每个人的天赋是有差异的,个人天赋如何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人之优劣,除决定于个人的先天天赋,还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环境,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讲过腓尼基人的一个传说:国家的公民“虽然一土所生,彼此都是兄弟,但是老天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此是最可贵的,是统治者。在辅助者的身上加入了白银。在农民和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但是又由于同属一类,虽则父子天赋相承,有时不免金父生银子,银父生金子,错综复杂,不一而足。所以上天给统治者的命令最重要的就是要他们做后代的好守护者,要他们极端注意在后代的灵魂深处混合的究竟是哪一种金属,如果他们孩子心灵里混入了一些废铜烂铁,他们决不能稍存姑息,应该把他们放到恰如其 1 柏拉图:《理想国》519C-E,郭斌和 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年版,第279 页。2 柏拉图:《理想国》425C-D,郭斌和 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年版,第140 页。分的位置上去,安置于农民工人之间;如果农民工人的后辈中间发现其天赋中有金有银者,他们就要重视他,把他们提升到护卫者或辅助者中间去。”1柏拉图用这样的一个故事象征性的说明这样一番道理:

1、个人的天赋很重要。

2、天赋是通过遗传获得的,但遗传是错综复杂的。

3、好的执政者,最重要的是了解哪些人适合做官吏,哪些人适合做军人,哪些人应成为生产者。

柏拉图还强调指出,个人天赋固然很重要,但“如果得到的是不合适的培养,那么最好的天赋就会比差的天赋所得的结果更坏”2。柏拉图作了个形象的比喻:“任何种子和胚芽如果得不到合适的养分,季节,地点,那么,它愈是强壮,离达到应有的发育成长程度就愈远,因为,恶对善比对不善而言是一个更大的反对力量。”3

五、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5.1 教育要从基本规范抓起,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合格公民

柏拉图强调教育要从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抓起,如:年轻人看到年长者来到应该肃静;要起立让坐以示敬意;对父母要尽孝道;还要注意发式、袍服、鞋履;总之,体态举止,以及其他诸如此类,都要注意。他不仅强调公民应当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还强调城邦中的公民应各司其职,忠于职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些对于我们当前的教育具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我们今天的教育,一定要避免过于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和说教化,应当从细微处入手,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着眼于公民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社会公民。

5.2 教育应为国家强盛和社会和谐服务

柏拉图将教育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联系。他认为,德性之所以重要,不仅因为它是公民个人获得“善生”的品质,更因为它是维持一个共同体所必备的品质。“我们建立这个国家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单独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 这一点至今仍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柏拉图:《理想国》415B-C,郭斌和 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年版,第128-129 页。2 柏拉图:《理想国》491D,郭斌和 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年版,第240 页。3 柏拉图:《理想国》491D,郭斌和 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年版,第240 页。4 柏拉图:《理想国》415B-C,郭斌和 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年版,第133 页。公民良好的道德素质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中国古代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充分反映了个人道德修养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是国泰民安、家庭和谐的基础。只有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合格公民,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安定。

我们今天的教育应当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要着眼于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通过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为国家的强盛和社会的安定和谐服务。

5.3 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

尽管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中有很强的血统论和等级观念,但是他提出的教育要充分尊重人的先天差异性和“因材施教”的思想,以及教育必须从儿童抓起,必须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和基本教育规律等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不同的教育对象在性格、气质、能力、需要、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同一个教育对象的不同的年龄阶段在认知水平、个人情感、性格意志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教育者在实施教育时,必须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这种差异,使我们的教育更适合和满足于人自身的需要与发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我们不顾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在教育方法上盲目追求整齐划一,这样的教育必然缺乏针对性,自然也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教育自身的规律,符合个体的不同特点,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5.4 教育需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

柏拉图十分重视环境对人的品德形成的作用。马克思曾经说过:“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学校在加强学生学科教育课程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师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特别应当重视在各门课程和教育管理中渗透道德教育内容,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

总之,柏拉图作为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系统探讨教育理论并付诸实践的人,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其教育思想内容丰富、方法独到,涵盖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所有阶段和各个方面。尽管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因受其所处时代和所属阶级的局限,有些思想如今看来比较幼稚和过于理想化,带有强烈的阶级性、血统论、等级论和唯心论色彩,但是,他提出的一些教育思想至今看来依然珍贵,对于我们当前加强和改进教育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作用。参考文献

[1] 《柏拉图全集》(古希腊)柏拉图著,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2] 《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3] 《柏拉图论教育》郑晓沧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年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马克思,恩格斯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年 [5] 《柏拉图哲学述评》范明生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年 [6] 《柏拉图传》赖辉亮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年

[7] 《形而上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8] 《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法)莱昂·罗斑著,陈修斋译,段德智修订,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

[9] 《希腊哲学史》(第二卷)汪子嵩 范明生 陈村富 姚介厚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年

[10] 《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德)黑格尔著,贺麟 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年

[11] 《陈康:论希腊哲学》汪子嵩 王太庆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年 [12] 《西方哲学简史》赵郭华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

[13] 《古典思想》(美)特伦斯·欧文著 覃方明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 年

[14] 《理解柏拉图》(英)戴维·梅林著,喻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84 年

[15] 《超越神话——古希腊哲学智慧》曹兴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年 [16] 《古希腊哲学探本》杨适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年

[17] 《人性的曙光——希腊人道主义探源》杜丽燕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

篇8:柏拉图教育伦理思想述略

通过柏拉图的“摹仿说”我们可以看出, 他将世界分为了三层:理式世界、客观世界、艺术世界。但这三个世界并不是孤立的, 它们因某些媒介相互联系着。

柏拉图以“理式”为核心建构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理式世界。所谓“理式”, 即edios或者idea, 学界中又把它译为相、理念、形式、理性等。在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中, “理式”是一种客观存在, 它是世界的本源, 也是真理, 万物因它生因它变。在柏拉图看来, 现实世界的一切不过都是对理式世界的模仿。因此, 人们就要不断地追寻理式, 来认识世界的本源, 认识事物的本质。

但是“理式”是悬置的, 客观世界的人是无法触及的, 那么人们怎样才能认知理式呢?柏拉图告诉了我们接近理式的方式——通过神灵。在他的哲学体系中, 神并不是他所说的“理式”, 但神灵却能够感知和见到“理式”。在某种意义上神是善与美的化身。因此这就要求人们不断地追求美、知识和善, 不断接近神灵, 以此来靠近“理式”。人们感知和接近神灵有两种方式——神灵凭附进入迷狂得到灵感或者灵魂轮回见到真善美的真理世界。因此, 灵魂便成了沟通理式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媒介。柏拉图认为人是有灵魂的, 并且人死灵魂不灭。它拥有羽翼, 不断上飞, 以求到达理式世界, 看到真理。但是这过程中充满磨难, “灵魂的羽翼要靠这些品质来培养生长, 遇到丑, 恶和类似相反的品质, 就要遭损毁”。柏拉图所说的“这些品质”就是神灵所具有的美、智和善, 这些可以通过教育获得。灵魂的轮回使得拥有美好品质的人可以得到真理。这样灵魂就沟通了客观世界和理式世界。

按照柏拉图的摩仿说, 客观世界是对理式世界的模仿。理式世界是美、善、智的, 而现实世界却并不完全模仿理式世界, 因此柏拉图构建了理想国, 也建立了庞大的教育体系。在理想国中, 他将公民分为三个阶级:哲学王 (统治阶级) 、护卫者 (保卫阶级) 和劳动者 (生产阶级) 。这种阶级的划分则是按照灵魂所拥有的善的程度即对于真理的认识程度作为标准, 由哲学王到劳动者依次递减, 哲学王距离理式最近, 而劳动者最远。同时为了维护城邦的正义, 这三个阶级的公民必须各司其职, 保障国家的正常运转。哲学王掌握真理, 统治国家;护卫者身强体健, 保卫城邦;劳动者则拥有技术, 负责着生产和商业, 为城邦提供物质保障。在劳动者中, 有一部分拥有着特殊的技艺——艺术才能。他们通过绘画和音乐, 虚构出了艺术世界。

艺术世界就是柏拉图所要谨慎对待的世界了。他在谈及理想国公民的教育问题时, 讨论了各种艺术的利弊, 及对各种艺术的态度, 因此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最能体现他对于艺术世界的态度, 我们可以通过对他教育思想的分析来了解艺术世界。

古希腊哲学从苏格拉底开始便将研究的目光从外在自然开始转向人, 柏拉图也不例外。他在《理想国》中对于理想城邦的构建也先从培养人入手。他在《理想国》中反复强调:“用体操来训练身体, 用音乐来陶冶心灵。”从外在与内在两个方面进行育人。

我们先来看外在的体育教育。体育教育以体操训练为主要内容, 柏拉图的教育侧重于身心的和谐发展, 意在为理想国培养出拥有健美的身材、坚韧的意志、勇敢的心灵的城邦保卫者。从体育训练上来看, 他一方面加强青年人的军事训练, 增强他们的体质, 培养他们吃苦忍耐的能力;另一方面则塑造他们温文尔雅的风度举止, 可谓内外兼修。可以看出, 柏拉图进行体育训练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陶冶人的性情, 塑造人的心灵。同时, 柏拉图所倡导的的对于形体的塑造从更深层面来说也是培养人对于形式美的欣赏与追求。这种形体的优美, 本身就是形式美的一种表现方式。

古希腊的音乐同中国古代的音乐一样, 与我们今天所说的音乐不同, 在轴心时代的音乐含义基本可以等同于现代的文艺了, 它融诗乐舞为一体。柏拉图将诗歌作为音乐教育的内容。他追求的是纯粹的知识, 也就是最高的善、智、美——理式。而那些画家不过是些擅于模仿的人, 他们并没有真知识, 不了解真理, 作品永远都是“影子的影子”“模仿的模仿”。对于诗来说, 有人说柏拉图摒弃艺术, 驱逐诗人, 我认为是不正确的。他对诗进行了分类“诗歌与故事共有两种体裁:一种完全通过模仿, 就是你所说的悲剧与戏剧;另外一种是诗人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你可以看到酒神赞美歌大体都是这种抒情诗体。第三种二者并用, 可以在史诗和其他诗体里找到。”柏拉图所摒弃的是那些通过模仿而给人以错误教育的诗, 对于赞美诗及引导人们向善的诗, 柏拉图允许它们存在于理想国之中。

柏拉图将心灵划分为理智、激情和欲望三部分。这三者要和谐发展才能塑造美善智的心灵, 从而接近真理、接近理式。能被柏拉图留在理想国中的诗大多是赞美神颂词, 或者是那些符合他的道德标准的故事, 必须与他所追求的道德标准相符。对于那些给人以错误教育的模仿的诗, 柏拉图认为它们描绘了人性的“卑劣部分”, 它模仿无理性的部分, 不能使人得到真理, 这些诗无益于青年人的成长, 会歪曲他们的心灵, 因而一定要将这样的诗人驱逐出理想国。

分析柏拉图对于诗歌的态度, 从根本上说还是与他的哲学体系有关, 无论是他的哲学还是教育, 追寻的都是象征着真理的理式, 而与理式相近的神灵则代表着美、善、智。而这些“模仿的诗”却将神灵描写的丑、恶。如果人们受这些诗歌的影响, 将便会距理式越来越远。可以看出, 柏拉图道德式的心灵培养一直贯穿于他的教育体系, 正如他说“音乐教育的最后目的在于对美的爱”。

体育训练与音乐教育相结合使人的外在美与内在善相互协调发展, 达到美善兼具的效果。外在的身体美作为辅助内在心灵善的手段, 内在的心灵善则是身体训练的最终目的, 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二者的协调发展最终就会像柏拉图所说的那样:“良好的培养和教育造成良好的身体素质, 良好的身体素质再接受良好的教育, 产生出比前代更好的体质。”

这样以来生活在客观世界中的人们, 通过鉴别优劣、善恶、美丑的艺术, 继而接受好的教育, 不断塑造自己的灵魂, 使它向着美善智的理式世界靠近, 从而获得真理。

摘要:柏拉图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将世界由高到低分成了理式世界、客观世界和艺术世界三部分, 并提出了哲学的最高追求——理式。围绕着对于理式的追求, 他提出了一系列培养塑造人的教育思想。他从人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塑造入手, 倡导对人进行体育教育和音乐教育互补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柏拉图,理式,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柏拉图著, 朱光潜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商务印书馆, 2013.

上一篇:综治维稳工作责任状下一篇:外立面改造施工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