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论文

2022-04-23

【摘要】“十三五”期间,我县将进一步完善全县办学基本条件,以数字校园建设为突破口,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工作核心,不断加强设施设备的应用推广,加快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从而促进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我县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作出贡献。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论文 篇1: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建立

【摘 要】 教学质量是改革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非常关注的一个课题,评价直接导向于教育教学的发展,现阶段有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并且还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以此同时在评价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如何更好的适应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通过一些监测的对比,提出了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案,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辍学率;流失率;教育质量

现代化建设及现代化发展的今天,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和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奋斗。重视教育、提高教育、拓展教育是提高现代化建设必要性问题。因此,教育的提高需要进行监测,建立良好的教学方案需要在历史的教学方法中进行总结,吸取其中最为精华的理念,拓展有益于教育改革的新方法。我们仅就对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测与导向学校教育的发展所经历的一些存在的问题:学生的辍学率,流失率以及教育质量和需要采取的教育方法进行探讨,并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实际,提出几点建议。

一、据调查农村中学生的辍学数字

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比较严重,个别县或学校辍学现象触目惊心,令人堪忧。J省A县某级初中学生辍学率最低的学校其辍学率为6.88%,辍学率最高的学校其辍学率高达71.93%:B县某级初中学生平均辍学率为48.5%。H省某县入学的四年制初中学生总辍学率为67.86%,其中辍学率最低的学校其辍学率为34.7%,辍学率最高的学校其辍学率为80.85%(1999年调查显示)。

此外,农村初中还有为数不少的隐性辍学学生。这些学生中有的由于家长反对其离开学校等原因,而留在学校,但不追求完成学业,也不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任务,而是只等着拿个毕业证。

二、强大的辍学率造成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一)学生流失的原因

1.外部原因

①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在学生是否接受教育方面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支付教育费用的能力及这种能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家庭成员(主要是家长)的教育价值观对儿童是否受教育和受多大程度教育的支配和决定作用。②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有些学生由于在小学阶段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升到初中,课程增加,难度加大,他们在接受新东西时会感到非常吃力,再加上意志不坚强,生活,住宿条件差,难以坚持下去。③打工潮流的干扰。由于国家允许并鼓励个体劳动的存在和发展,特别是私营经济的发展对打工人员需求增多,再加上读书回报周期过长的影响及教育自身原因,使得大批初中甚至小学生纷纷拥入打工仔行列。

2.教育自身的弊端

①教师队伍不稳定,个别教师素质偏低,尤其是84年底的转正民办教师既非师范类的毕业生进入教育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有一支待遇较优,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教师待遇偏低、队伍不稳;教师工资虽有了很大改善,但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偏低,甚至该增支的不按时增支。②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虽然国家已经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已有了质的飞跃,但相对于城镇及发达地区,仍然普遍偏低,办学条件在不同地区的农村也不平衡。③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作为一种办学倾向已偏离了我国基础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教育这一正确轨道。④单一的课程体系。由于课程多以升学为主要目标,因此课程缺乏多样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由此造成一旦升学无路,即使在本地致富亦无术。

(二)防止学生流失的对策

(1)提高认识,依法治教。①提高全体农村公民对义务教育的认识。②依法治教。义务教育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强迫教育。事实说明,仅仅依靠说服教育是难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的。

(2)科教兴国战略的坚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科学报告》指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是“知识差距”。强大的科技实力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强大的经济实力是以深厚的教育积累为基础的。

(3)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我国普及农村基础教育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不尽合理。

三、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应该是精通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动态,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具备全方位的现代化教育能力和操作技巧,具备很高师德修养的新型教师。表现在教育实践上,就是有头脑、能教书、善育人、会科研、乐于奉献。

2.加强学生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属于一种更广义的文化范畴并且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关注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即心智、品德等方面的发展,尤其是要使大学生经过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掌握能丰富的处理事务的能力以及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

影响一个人素质的因素有内部和外部因素。中学教育对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学教育就是要承担起对学生心智,品德学习能力的培养、处理实际问题能力提高的重任。这一切都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去探索与实践。

3.完善教育技术环境,提高教育质量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对于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有利于学校群体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不但影响着学校培養人才的质量,而且也反映着学校办学总体的水平;第二,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室,对工程制图课程或房建课程的教学采用投影仪进行作图投影,就能节省教师在黑板作图的时间;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人机互交,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感官认识,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第三,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能充分发挥它的导向功能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不但影响着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而且也反映着学校办学总体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共同主办.

[2]《教育原理》.陈桂生著.

[3]《教育概论》.叶澜著.

[4]《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主编.

[5]《教育社会学》.吴康宁著.

[6]《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石中英著.

[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等主编.

[8]《国际教育新理念》.顾明远、孟繁华主编.

[9]《反思性教学》. 熊川武著.

[10]《陶行知全集》.陶行知著.

作者:王春明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论文 篇2:

如何全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摘    要】“十三五”期间,我县将进一步完善全县办学基本条件,以数字校园建设为突破口,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工作核心,不断加强设施设备的应用推广,加快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从而促进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我县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育教学  网络覆盖  资源共享

青神县教育信息化平台于2013年7月建设完成,全县升级改造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31间,装备数字教室298间(全面实现班班通),装备高清录播教室5间,装备学校视频会议教室18间,装备教师办公用机1018台(其中笔记本电脑800余台)。县教体局与中国电信青神分公司合作,实现了教体局中心机房500M,全县城区学校30M,农村学校10M专线光纤联入,建成了覆盖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城域网络体系。平台的建成和各类教育信息化设备设施的投入使用推动了我县教育现代化进程,缩小了全县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全县教育公平,实现我县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建设是基础,使用并发挥效益是关键。近年来我县全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以“四个突出”推进教师应用

学校和教师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的主体,我们以提升全县教师信息化素养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应用积极性为重点,着眼人人会用、资源好用、制度管用,着力抓了四个方面:

(一)突出培训为先

培训分四个层次:行政骨干培训主要针对观念转变;技术骨干培训主要针对设备维护维修和开展校本培训;学科教师培训主要针对设备操作与应用;平台管理工作人员培训主要针对网络管理。现已完成信息化培训983多人次,全县大部分专任教师已能熟练利用网络资源备课、数字教室授课。

(二)突出资源引领

坚持“自上而下搜集整理,自下而上挖掘遴选”的方法,积极开展县、校两级教学资源库建设。一方面,组织专门团队收集消化网上优质资源。即由县初中、实验初中、学道街小学、实验小学、南城小学、南城中学组成专门团队,分学科分年级对网上资源进行认真筛选,二次生成符合我县教学实际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组织专题攻关开发本地特色资源,对本土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筛选、提升,并将教育信息化工作分解为若干个课题模块进行研究,开发相应的、有本地特色的教学资源。现已录制上传58堂名师优质课资源,同时,定期开展教育信息化教学竞赛等活动,促进教育资源的深度应用。

(三)突出正向激励

一是开展示范校建设,启动信息技术示范校申报工作,全县已申报示范校6所,创建省现代教育技术一所、市现代教育技术3所。先后奖励118名信息技术应用先进个人。二是开展优秀课件评选活动。三是教体局将信息化应用情况纳入对学校工作专项考核内容,学校将教师信息化应用纳入对教师日常教学考核和评先评优和晋级内容,实行优者优先。

(四)突出制度保障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青神县教育信息化平台管理、使用暂行办法》,将平台管理、使用的各类指标进行量化并纳入对各学校(单位)的考核,确保设备、资源的充分使用和效益发挥。二是加强管理、使用和设备维护工作,成立了项目管理和维护工作组,分管技装工作的局领导任组长,县技术装备站牵头,落实专门力量,做好项目管理与维护工作。成立了项目使用工作组,分管教育教学局领导任组长,教育股、县教研室牵头,做好优质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工作。三是强化校长和学校主体责任,将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纳入校长个人绩效考核,对推进不力的,实行“一票否决”。四是加强督查考核,按月督查、按季考评,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补救”。

二、以“三大课堂”促进资源覆盖、共享

围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目标,一手抓日常教学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全县教师均可使用电子备课系统进行集体备课和在线教研;一手抓“专项”突破引领,着力打造“三大课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增进区域、城乡、校际交流。

(一)开设“在线直播课堂”

通过县初中、学道街小学、实验初中、实验小学、青神中学装备的高清自动录直播教室,并依托青神县教育信息化平台将优质教育资源推送到全县各中小学;开展公开课,研究课课堂直播,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解决了偏远学校英语和音体美等薄弱科目师资短缺问题。全年开展课堂直播367节次。

(二)开设“名师讲堂”

由教体局人事股和县教研室组织多名省市县骨干教师和名师,组建工作团队,常态化开展学科公开课教学活动和教研教学探讨活动。全年开设“名师讲堂”12节次。

(三)打造“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先学后导的教学模式,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课件创设的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过程。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这种单一的教学环境,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不仅能阅读书本上的文字,同时也能听到相应的声音、看到相应的画面,课堂更生动、更形象,更直观,实现了以多媒体力核心的组合教学环境,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三、以“教育信息化办公平台”提升行业治理和服务能力

教体局坚持将提升行业治理和服务水平作为推进应用的重要目标,依靠植入信息化手段,打造教育信息化办公平台,改进了教育教学管理,拓展了服务功能。

1.通过教育无纸化办公平台,推进教育常规管理信息化。

2.通过信息化平台校园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全县公办学校的校园安全和食堂卫生安全等情况实时监控。

3.通过教育资源平台,为全县中小学教师提供教育教学资源和课堂评价试题下载,开展集中电子备课等,大大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效益。

青神县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高瞻远瞩和县教体局的着力实施。目前,在使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模式,工作开展还有一些盲然,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二是教育信息化必须要有一支较为专业的技术队伍来支撑,目前这方面的技术人才缺乏,影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使用效益的发挥;三是学校和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落后与教育信息化的要求。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才能实现转变,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一定会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

作者:章羽 肖梅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论文 篇3:

学会辨证 才能创新

  在我国,有一所这样的学校。她是东西方教育的结合点,是我国对外教育的窗口,它被国际文凭组织称为“旗舰校”。

她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来自中国首都北京。建校近五十年来,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国外毕业生,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中国毕业生,还造就了一支出类拔萃的教师队伍。她,就是名闻遐迩的北京五十五中。

近日,我们采访了北京五十五中校长蔡福全先生。蔡校长侃侃而谈、妙语连珠。他的所思所言,处处闪现着深邃的思想火花,无不蕴涵着辨证观点,使人在叹服之余,也开始领悟这所学校不同凡响的奥秘。

东和西--优势互补相融相长

记:五十五中是一所国际文凭校,请简要介绍其管理思路。

蔡:借鉴国外教育管理的经验,总结和挖掘我国历史上教育管理的优秀思想,使中方和西方的教育特色相融相长,把它凝练成自己的办学理念,是五十五中教育管理的主要思路。

有一种说法,把东方的教育叫做“挖一眼井”,把西方的教育,比喻为“耕一亩田”。意思是说,东方的教育知识系统性较强,学得窄而深。而西方重视学生动手能力,思维开阔,学得宽且浅。东西方教育各有所长。

实际上,各国都并不满足于自己教育的现状,都在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过程,都在不断认识“学习”二字的内涵。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学与习:学,是知识的不断积累;习,是行为的不断实践。学习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握好一个度,这个度,就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点。对我们来说,使东西方优势互补,既吸收国际先进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也保持我们自己的优势和风格,还注意把握好教育教学的度,是我们学校多年来一直探索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情和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记:学校管理是一种错综复杂的动态活动,如何高瞻远瞩地把握这一活动,请您谈谈体会。

蔡:学校的管理就像是吹笛子,也好比镂玉。像吹笛子,是说它要有序,需要几个手指协调默契的配合,才能吹出美妙的曲调;说它像镂玉,是说办事一定要认真细致,琢玉匠人的一划一刻,都必须小心翼翼,因为玉的珍贵,使这一过程往往是不可逆的。

学校的管理就是这样,管,是“吹笛子”;理,是“琢玉”。要认真严谨协调有序地处理好每一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可弥补的工作失误。

也就是说,领导要想吹好笛子琢好玉,就要处理好情和理的关系。有人说“此事合情不合理”。其实,理是最大的情,是情最广义最集中的表现,是情最合理的容纳。当人们感到情和理有矛盾时,往往在于没有认识到这种情缺乏广义性,是一种狭隘的个性的情,即缺少理。所以,我们要提倡理性思考,管理要讲依据,工作要讲程序,评价要讲证据。如果按照这三个原则办事,情和理就会在矛盾中较好地得到统一。

对管理者来说,情和理的结合又象山与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原则问题像山一样不能动摇,而非原则问题和工作方法像水一样有渗透性和灵活性,因此,把握和处理好山和水的尺度,才能体现管理者的艺术性和工作结果的实效性。

另外,人和人之间的接触,有一个因果关系,这就像照镜子,你对他笑,他也笑;你对他哭,他也哭。可为什么有时笑会反映出哭呢?镜子不干净,需要擦拭。作为一个管理者,应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对周围的人、身边的事,有正确的评价。

知和行--思想反省习惯养成

记:关于学生的知和行,您显然也有自己的看法。

蔡:已有的道德教育是发挥了育人的功能,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有时停留在试卷和问答上,或用成人的价值观替代学生的价值观,或用所谓英雄的成人的道德模式替代学生的价值趋向,往往违反学生的身心特点去要求,没有唤醒受教育者自己的道德良知和道德自觉,没有内化成自己的思想,因此出现了知行脱节。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道德行为,比如,强调中学生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但救山火,就不应当去做,中学生有学生本身的道德取向和要求。

在学生管理中,我们五十五中强调知和行的科学统一协调,强调行于外的习惯养成和寓于内的自我反省,注意其有机地结合,使学生的“行”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成为教育目标的体现者。

名和明--做名师先做明师

记:您认为“名师首先是明师”,可以说一语中的,请您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辨证论述。

蔡:每个学生都希望有名师指教,名师首先要作明师--明明白白的老师。不妨举这样一个例子,有两个教师,一个把学生们领到屋前,引导他们点破窗纸,把学生带进知识的海洋;而另一个教师把学生领到屋前,反复去捅窗框甚至门板。前面的教师点窗纸得心应手,随心所欲,就可以称作明师--自己明白,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让学生明白。

教师要把讲授的知识完全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学术观点、有针对性地转释成学生易于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深入浅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听课以后还原为相应的意义,这就适应了当前的教学改革,使教育能主动迎接各种“挑战”。所以,名师,首先自己应当是“明师”。

教和学--独到的以人为本

记:许多领导者都在谈“以人为本”,请您谈谈五十五中对“以人为本”这一观念的理解和应用。

蔡:学校教育中的“以人为本”,至少有这样四层含义:尊重个性差异,发挥个人特长;挖掘人的潜能,鼓励冒尖;给师生提供发展多元智能的空间,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教师在培养学生成材的同时,也应体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完成自己成为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乃至名师的目标实现过程。

以人为本,鼓励冒尖。事业的发展靠人,靠有定位的教师,靠教师的潜能得到发挥。近年来,市区评教育新秀,评教学标兵,我校有一批教师进入了这一行列,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有人把教师比做蜡烛,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教师不完全是蜡烛,教师需要用蜡烛的奉献精神献身事业,但不必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去比喻教师的工作。应该说,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在不断提升,体现其人生价值。

以前有人讲,教与学是一桶水与一碗水的关系,现在应该提是一桶活水和一碗活水的关系,是教师如何教会学生怎样去找水。

因此,五十五中的教师,总是边干边思考,边教边学习,不断总结教育和教学规律,提高和充实自己。

浓和淡--关于“盐”论之说

记:在和您的交谈中,很少听到综合教育等学校领导的常用名词,取而代之的是东与西、情与理、知与行等概念,是将这些概念融入教育管理创新的理念,是充满辨证和智慧的事物两面。

蔡:管理处处有辨证法。比如,生活中离不了盐,但多了不行,少了也不可,要通过适当的载体,被人接受。格物致知,一些好的理念,一个重要的方针,一种好的方法和技巧,也像“盐”,不能只是过分强调它的重要性,更要考虑实效,要通过载体,恰如其分地把握方式、方法和程度,使受教育者乐于接受。

在管理中,领导和教师常会不自觉地调错了盐味--或淡或重,或有或无,让管理走了“味”,甚至“咸”得无人问津。为此,五十五中在学校管理和学生教育中强调渗透性、共振性、穿透性,强调刚性制度、柔性操作等,就是要把“盐”味调得恰倒好处。

记:您的“盐”和对以人为本的理解,是充满哲理的又一段精彩表述。到现在为止,您至少向我们介绍了六种常用的辨证观点和创新关系。领导要自省,教师要自奋,学生要自强,这就是我们对这一表述的“话外音”理解。谢谢。

理念和实效--采访后记

走进五十五中校园,一切都充满清新,教学主楼上“求实、创新、自强不息;和平、进步、友谊长存”的校训,赫然在目。翻看五十五中的光荣册,优秀的学科成绩举不胜举。

五十五中是一所国际文凭校,国际文凭组织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政府认可的、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着密切联系的教育组织。它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有多种文化知识、积极参与国际国内事务,具有创新精神、批判和分析能力,有独立思考能力,对社会、对国家负责的21世纪人才。

在北京五十五中,曾经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外籍学生在这里学习。据了解,一些随父母回国的外籍学生在继续学习时,都惊喜地发现,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都非常“出色”。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五十五中的管理者和教师们所拥有的具有的不仅仅是气魄和热情,更在于战略构想、方法、思路和勤奋,在于应用辨证思维的创新。

近年来,学校提出了“以课题带路,通过实验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推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加速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新型教学模式,切实起到实验学校的示范作用和窗口作用”的实验原则,蔡福全校长亲自担任试验小组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高燕辉担任副组长。

思路决定出路。在这样的管理思路下,五十五中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成风,写教学论文成风,85%的教师参与教学科研。近年来,学校共有几百篇论文发表,近百人次获奖,其中十余篇论文获全国一等奖。五十五中是全国教科研先进校,也是教育部命名的首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之一。五十五中被北京市指定为中学政治新教材配套教学光盘使用实验校。并首创了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体育课教学的新模式。学校依次推广到各学科,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学科教学的研究。

在此期间,教师们逐渐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语文教师石兰辞的论文《让学生语文课的学习进程》情真意切,有独到之处,极有借鉴意义。英语教师蒋京丽所写的《什么是一节好课》,对好课的标准进行了全面阐述,提升了大家对课堂评价的认识。在科研型的教师队伍里,类似这样的好论文可以说举不胜举。

伴随着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五十五中在探索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中已经走出一条新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器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今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科竞赛,五十五中五个参赛的学生全部获得一等奖,其中赵诘还夺取了奥林匹克生物竞赛金牌。这在五十五中历史上绝无仅有。对此,生物教师一语道破“天机”,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采取了多样化的授课形式。恰如其分的“盐”,使教学效果立竿见影。

五十五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先从培养创新品质入手,既顾及其独特性、深刻性、跨越性、预见性,又不忘其流畅性。从方法论上讲,有空白点、交叉点、薄弱点、重点、难点、缺点,可供剖析。并按对立和逻辑关系,在操作层面上采取了扩缩、正反、加减、替代和位移因果等技巧或突破点,这些创新方式,几乎都有辩证法融于其内,作用其中。

五十五中在实践中总结,又在实践中力行的辨证和创新观点,使扬起的帆船鼓满劲风,让美丽的花结出硕果,让丰富的知识闪现出光芒,也引发从事教育管理的人们学习思考、触类旁通。

毫无疑问,创新,辨证的思想火花,正让北京五十五中扬起腾飞的双翅……

蔡福全校长个人简历

蔡福全同志系北京第二十五中学(市级重点学校、国际文凭学校)校长,兼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基础道德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特级教师等称号,入选《中国专家大词典》《中国当代教育名人词典》等。

蔡福全同志曾出版过教育专著两本,主编并参与了十余本书的编写工作。“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校园文学”“北京青年报”“北京教育报”等二十余种报刊杂志曾先后发表过其教育教学经验以及有关消息160多篇。

作者:奇 敏  江 涛

上一篇:大学生的开放教育浅析论文下一篇:物理教学素质教育探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