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心理学方式发挥论文

2022-04-28

摘要积极心理学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提倡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以激发个体自身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构建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要确定积极导向的课程目标,选择积极品质的课程内容,坚持积极原则的课程实施,探索积极取向的课程评价路径。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隐性课程心理学方式发挥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隐性课程心理学方式发挥论文 篇1:

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心理学方式

摘 要: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隐性课程是建立在人们的认识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的心理学基础之上。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心理学方式有感染、暗示、模仿、从众、内化。

关键词:隐性课程;心理方式;作用

隐性课程是建立在人们的认识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的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早在19世纪,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就已对这个方面进行过探索。保加利亚心理治疗医生洛扎诺夫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成功利用无意识心理活动,创立了“暗示教学法”。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杰克逊在《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国内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和研究隐性课程,随着对隐性课程的深入研究,更多的教育者意识到,隐性课程广泛存在于学校之中,不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隐性课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功能。人在作为隐性课程的文化环境、道德环境中生活就会不知不觉地接受其感染、暗示,或对其进行模仿,实现着文化心理积淀。隐性课程的特征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隐性课程的功能具有两面性,即正功能和负功能。如今,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的现状使更多学者们把目光放到了如何发挥隐性课程的正功能上。隐性课程是通过人类无意识、易受暗示等心理特性发挥作用的,这正是隐性课程正功能与负功能产生的内在机制。挖掘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心理方式可以为我们更好地发挥隐性课程的正功能、避免负功能提供帮助。

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心理学方式主要有感染、暗示、模仿、从众、内化。

一、感染

感染是个体在无压力的情况下,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其他方式引起的与别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感染有两种形式:一是情绪感染,二是行为感染。情绪感染是指一群人的情绪统一起来,使个人放弃平常抑制其行为的社会准则,于是,每个人的行动便主要由自己的情绪发动。情绪感染在所有参与者都有相同的态度、信念和价值的情况下极易发生,它们会促进个体间的模仿过程。行动感染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向另一个人乃至许多人传播。隐性课程的感染作用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要想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班风,离不开集体中各个成员的努力,每个成员的行为都在相互感染,不仅包括着情绪间的感染(“我是班级的小主人”观念在每个学生中形成),还包括行为的感染(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主动打扫教室、参加班级活动等等)。

尽管感染是在个体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但是我们可以有意地通过具体活动或者情境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行为,通过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如舒适、整洁、安静的环境会形成优良的校风、班风和团结友爱、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同时约束学生的行为,使其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美好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而且能培养学生爱班、爱校、爱国的情感。通过组织课外活动,健康的文艺作品使学生从音乐、文学,影视等艺术活动中受到感染,促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品德情感。

二、暗示

暗示是在受暗示者无对抗、无批判、无抵制的基础上,通过议论、表情、手势、服饰、环境等有利条件,从侧面间接地刺激受暗示者的潜意识,从而对受暗示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环境和人之间不断进行交流的一种形式。心理学研究表明,普通人群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具有较强的心理暗示接受能力。在某些信息的刺激和暗示下,人的潜意识中会在一定程度上不自觉地用这种信息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的接受暗示,对于处在成长期的中小学生来说,接受暗示的可能性就更大。在教育中运用暗示手段,通过转变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可以减轻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负担,达到高速、有效地传递教学信息的目的。但是,暗示也是有两面性的,有些暗示是积极的,有些暗示则是消极的。对于个性心理还不成熟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可塑性极强,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及的暗示都很容易对他们的行为和心理产生影响,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避免消极的暗示,采取积极的暗示。积极暗示有个作用:一是对学生的优良品行起积极作用;二是对不良品行起到抑制克服作用。

与其他课程相比,隐性课程可以通过一系列间接的、不被人察觉的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发出信息,以此来调整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课堂教学中暗示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语言暗示。语言暗示是通过语言方式对学生加以暗示。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往往还有丰富的信息,不管是音调的高低、还是语气的轻重和节奏的急缓,学生都可以从中获取某些暗示。(2)体态暗示。体态暗示是指教师用自己的眼神、表情、姿势、手势等非语言行为对学生加以暗示。体态暗示是最常、用最基本的暗示方法。适当的体态暗示能起到激励、调节的作用。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给以鼓励和赞许的眼光,减轻学生的紧张情绪,会让学生感受到莫大的鼓舞。(3)环境暗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充满暗示的环境中,在学校中学习的学生更是如此。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引导和刺激学生。教师通过创设特有的教学环境,能对学生提供积极的信息暗示,调动学生情绪。(4)自我暗示。根据暗示信息的来源,心理暗示可以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教师的语言和行为暗示、周围的环境暗示对学生施加影响的同时,还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暗示。如教师对学生语言上进行暗示,“你很聪明,你能行”,这种暗示就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暗示,学生就会认为:老师说我很聪明,看来我只要努力就能做到。正如美国学者卡尔·施米歇尔所言:如果你认为学习另一种语言很困难,你就会感到困难。但是如果你真的把精神放松,相信你的老师,并且懂得学习是你头脑要做的最自然的事情之一,事情就会比你可能想到的情况还要容易。

三、模仿

模仿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刺激或影响而仿效其言行,并使自己的言行与之相同或相似。模仿分为无意识模仿和有意识模仿两个层面。无意识模仿不考虑行为的原因和意义,在不知不觉中仿照别人的样子,是低层次的模仿。它可能是简单的瞬间动作,也可能是比较复杂的长期活动。有意识模仿则是自觉地仿照他人的行为、动作进行活动,模仿者了解行为的意义,并经过一定的思考,这种模仿常常是有目的、有选择地去进行的,是积极的、高层次的模仿。无意识模仿和有意识模仿可以互相转化。模仿在儿童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上,特别是在儿童的动作、语言、行为习惯、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形成和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么,儿童

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难受地逐渐消失。”

隐性课程中包含的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学生的模仿,青少年学生爱好学习,勤于模仿,越是他们喜欢、崇拜、感兴趣的人,他们越容易模仿。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学生提供好的榜样来模仿,可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鼓励、引导他们朝正确的方向发展。青少年学习模仿的榜样有很多,在学校里,教师和同学是离学生最近的榜样,他们的影响最直接最有效。教师的言行常常比说教更能对学生产生巨大作用,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相同的学习环境、相似的生活经历和相近的年龄,使得优秀生也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这是最具有说服力、感召力的榜样。

例如,某校“你为小凯做些什么?”的活动开展后,班上同学间的关系格外融洽,大家开始领悟到了“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深刻含义。有的同学说:“我们遇事应像雷锋那样先替别人着想。为别人做完一件好事之后才安心。”同学们的思想感情变了。近一年来,做值日不用老师带头,同学们就把教室和卫生区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位老师患高血压病仍然坚持工作,同学们知道后便买来山里红悄悄地放在他的抽屉里。

事实告诉我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引导学生学习英雄,就是使体现在榜样身上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同学自身的品质。这种转化尽管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采取生动的教育形式去诱发同学心灵深处潜在的上进因素,总是可以收到成效的。

四、从众

从众是个体因受到群体的影响或刺激,引起自己在知觉、判断、意见和行为上的变化,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从众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影响从众的主要因素有个体因素、群体因素和刺激物因素。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程度决定了他们从众心理较强。对于青少年而言,同伴群体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时时刻刻在影响着他们的一言一行。从众现象表现在学生中主要有两种:一是学习上的从众,如学生在一个班级中会受到这个班级学风的影响,学风好的会促使那些以前不努力学习的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二是生活上的从众,主要体现在生活习惯上,如消费习惯,从名牌运动鞋和衣服、MP3、手机等在学生当中的受欢迎程度就可以看出学生们的消费倾向。同学之间过生日互请吃饭,送昂贵的生日礼物,尤其是在过洋节时送礼物等等这些现象早已在学生中间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定。三是行为习惯上的从众,主要体现在学生在遵守校规校纪上,如考场上的作弊、上课迟到、课堂上说话睡觉,在我们看来只是个别学生的行为,但是时间长了就会影响一大批学生。

隐性课程主要是通过集体的力量对学生产生影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集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因此,建设良好的校风和班风,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和团结求实的学生集体对学生的个性品质发展会起到促进作用。

五、内化

内化是个体通过学习将社会文化、规范、价值观念等转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的过程。

隐性课程实施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把学校中习得的知识和经验、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等转化成个人的观念、态度和价值观,促使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而在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的统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外部到内部的转化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过程。人的内化反映到人的道德发展中就是指个体把一定的道德规范和观念纳入到自己的思想品德结构之中,使之变成自己的观点和信念,成为支配、控制自己思想、情感、行为的内在力量。

内化的发生规律要求教育者制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教育施加的影响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内化吸收才能成为自身的思想品德。内化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对于学校德育来说,内化是社会道德观念转变为个体思想品德的心理通道和中间环节,它不仅是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集中表现,还是学校德育目标是否实现的标准之一。因此,在德育中要加强对受教育者主体因素的研究,强调在德育实践中从受教育者实际出发,发挥主体的积极能动作用,因势利导,促其内化。

“学校的一切教育行为都不可避免会传授给学生好的或坏的价值观标准,无论是书本课程还是行为课程中的规则、角色和关系都或多或少地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品格具有潜在影响,且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问题不是怀疑价值观标准本身,而是怎么将这种教育做得更好”。对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心理学方式的研究,让我们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更加注意隐性课程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积极促进隐性课程正面功能的发挥。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能大大增强隐性课程的渗透能力,使学生更容易接受隐性课程中所传达的积极的信息。

学校应该注意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学生接受隐性课程信息的良好环境,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学校物质环境的建设,如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人性化的教学设施等。舒适整洁的校园会使学生在心里感到和谐宁静,陶冶他们的性情。其二,互动层面,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包括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还包括教师之间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只有民主、完善的人际关系才有利于学生接受隐性课程传递的各种信息。其三,积极奋进的文化氛围,比如健康向上的校风、团结友爱的班集体气氛等等。积极的校风班风促使学生奋发向上,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健康向上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教师应该在班集体中树立团结进取、友爱互助的风气。

收稿日期:2006-04-25

作者简介:冯海伦(1979-),女,山西大同人,助教,硕士,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李宏龙(1964-),男,山西大同人,政工师,从事行政管理研究。

[责任编辑:东 升]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冯海伦 李宏龙

隐性课程心理学方式发挥论文 篇2: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路径

摘要 积极心理学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提倡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以激发个体自身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构建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要确定积极导向的课程目标,选择积极品质的课程内容,坚持积极原则的课程实施,探索积极取向的课程评价路径。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积极品质

作者简介 王崇宝,山东省烟台市教育局开发区分局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致力于使个体和社会走向繁荣的科学研究。其以研究人的幸福为一个中心,以积极的情绪、人格特质和社会组织系统为三个基本点。自积极心理学引入我国以来,在专家学者的带领、推动下,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非常紧密,青少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入蓬勃发展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一个重要的专门途径就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它承担着在校园内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和最主要的工作内容。它以课程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的知识,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陶冶学生的心理品质,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随着积极心理学理论进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有的学校应用积极导向引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现课程理念上的积极化;有的学校将原来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重组,筛选与积极心理品质有关的资源,实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积极化;有的学校引入带有积极色彩的心理活动,实现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积极化。但整体来说,这些尚处于课程化的探索初期,尚未形成明确、完整的课程体系。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要从课程论的角度,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融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采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这才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有的积极化取向,片面、单一地谈理念引领、活动设计、课程内容选择都不符合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积极态度。

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涵

塞利格曼等人发掘了6个核心美德:智慧、勇气、仁爱、公正、节制、卓越,并进一步划分出了24种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按照课程论的思维框架,指导教师运用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理论与方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以推动学生追求人生幸福为中心,对学生心理素养通过课程施加积极影响,引导学生获得积极心理体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其心理健康、心灵成长。

(一)学科课程

这一类课程既是在课程表中明确标识的,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根据学校章程而履职尽责的课程安排。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这一节课,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和辅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心理,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的知识、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陶冶学生的心理品质。这是专门的课程,虽然具有课程化的特点,但这种课程化是在课程规律下的动态化,是以“认知”為主题词的课程,但不是机械地讲心理学、心理卫生等知识的灌输式课程。

(二)活动课程

这一类课程是以活动为轴心进行的,但追求的并非活动本身,而是借助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是以“训练”或“体验”为主题词的课程。比如,烟台开发区实验小学开发了一系列观察力训练活动的课程,如“火眼金睛”“独具慧眼”等,引导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掌握观察的方法,逐步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和习惯。

(三)环境课程

这一类课程是以“陶冶”为主题词的课程,属于隐性课程的范畴。比如,烟台开发区第六初级中学、第九小学等学校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规范,专门设置了温馨的心理成长小屋,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环境支撑。

(四)融合型课程

这一类课程是在兼顾自身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下,拓展课程视野。在学科课程实施中同步实现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和提升,是以“渗透”为主题词的课程。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学科课程的建构者、实施者必须对学科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进行积极建构,否则融合型课程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路径

(一)确定积极导向的课程目标

明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环节,教师要据此选择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无论是培养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还是开发心理潜能,这些与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理念、研究的内容无二,可以视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总目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总目标是由具体目标来实现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是要推动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过去、现在的心理情况;活动课程是要引导学生在参与积极心理主题活动中体验、感悟和建构积极心理体验;环境课程是要培育积极心理品质的环境文化;融合型课程是要结合其他学科课程、活动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训练。

(二)选择积极品质的课程内容

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首先是作为一个个体存在的,结合学生心理成长特点、实际需要,根据积极心理学的三大支柱,即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个人特质、积极的社会关系,与学生一起寻觅、制订和描述美好生活、幸福人生的计划。比如,围绕积极的主观体验,对小学生开展学会快乐、悦纳自我、责任感培养等方面的课程等;围绕积极的个人特质,对初中生开展小升初适应性训练,让他们正确认识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习得与异性交往的正确方法,对各学段学生开展自信心、意志力的培养等;围绕积极的社会关系,开展学会倾听、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合理拒绝等方面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注意的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是动态的存在,虽然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阶段性特点,但其独特性、个体性的特点更不容忽视,在课程内容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把其作为静态的存在或者静止的成品。同时,教师应该主动和学生及其家长建立联系,在心理品质养成、良好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形成合力,把教师和学生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智慧融入课程设计中,让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成为自觉行动、共同行动。

(三)坚持积极原则的课程实施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是把设计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面向学生付诸实施的过程。它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一样,也是连续的动态的过程。在课程实施前,教师应该积极介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注意学生的原生家庭,即掌握学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能局限于从上至下的策略、从下至上的策略、从中间向两边的策略等任何一种固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生制宜,强调各方参与者交互的作用,即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真诚的“对话”。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秉承“不做旁观者”的积极心理学观,做心理成长的陪伴者或者好队友。课程实施没有结束的符号,即使某一个主题的课程结束后,仍然需要课程设计者、实施者进行总结深化、自我反思。比如,笔者课题组成员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候,设置了四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入话题;展开讨论,深化认识;树立榜样,自我对照;反馈调节,总结提升。这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有时候情境创设也不一定非得在第一环节不可,第三个环节也可能需要第二个环节的介入。必须要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但积极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并不仅仅是课堂教学。

(四)实施积极取向的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检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达成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段。积极心理学关注学生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心理成长,作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在评价过程中要实现质量监控、行为诊断、价值判定等功能,這就要关注学生现实的心理表现,判断学生心理健康的未来发展,以期在已有水平上得到有效提升。同时秉承积极心理学思维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注重促进学生发挥自己的心理优势、释放潜能、表现出最佳的水平,实现积极心理品质的个性化发展。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是评价的常用工具,是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升的一种客观评价。当然也可以在课堂上、活动中进行及时化或者个别化的评价,毕竟学生各有不同,心理表现也各有差异。除了对学生的评价外,也要对教师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情况进行评价,这个过程完全可以体现在评价主体上,采取学生评价、教师自评、学校评定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也可以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结构、活动过程、课程实施效果等进行具体指标的评价,采取的方式虽然是灵活的,但不变的是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着眼于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课程。尝试建构这一课程,并不意味着要推翻过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而是把积极心理学观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构中;不意味着只关注积极心理品质,因为积极心理学不排斥挫折、失落、抱怨等心理健康的负面因素,是要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学生的各类心理现象作出新的解读,是一门力求激发学生内在积极力量、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并努力让其成为学生成长习惯的课程。教师“学”积极心理学对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具有资源性作用,要想这一课程能够建构完善并达到理想效果,教师的积极心理学素养仅靠其自觉学习积极心理学理论远远不够,必须进行专门的积极心理学训练。另外,对校园积极心理文化、学生行为习惯等隐性课程的关注还不够,这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 孙格格

作者:王崇宝

隐性课程心理学方式发挥论文 篇3: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心理因素研究

摘  要:当前,课程思政是教育领域各学科的研究热点,如何使课程思政有效实施更是许多教育工作者关心的内容。心理学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从心理上让学生更乐于接受课程思政,从而让课程思政更加有效地实施较为关键。文章从认同感、积极心理学、显性和隐性教育等角度,分析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障碍,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有效实施;心理因素

基金项目:贵州省理论传新课题(联合课题)(省社科联通【2021】3号);安顺职业技术学院院级基金配套资助项目“高职英语课程思政‘两激励三阶段’教育模式研究”(安职院字【2021】46号)。

作者简介:谢媛媛(1982—),女,硕士,安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一、认同感

认同源于精神分析,是当代心理学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概念。认同感,是指人对自我及周围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判断和评估。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过程中,认同感这一心理学因素是不容忽视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中涉及的认同感主要有三个层面:个人认同,即学生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中的自我认同;社会认同,即英语教师、学校和企业对学生的认同;文化认同,即学生对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内容的认同。认同感是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前提。只有让学生建立三个层面的认同感,才能从一定程度上保证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1]。

(一)个人认同

大部分高职生在进入大学前英语基础相对较差,入校的英语成绩较低,在英语学习方面也没有很好的方法,因此,他们对自身英语水平和能力没有足够的信心。这体现在很多高职生不愿意参加英语课堂活动或各级英语比赛等方面。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一个主要方式,就是开展与思政内容相关的英语活动,如讨论、演讲、辩论等活动,英语课堂上的这些活动内容对高职生来说,给其英语课程学习又增加了难度。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由于缺乏对英语方面或是英语课程思政方面的个人认同,参与积极性不高,活动开展得并不顺利。如果学生能够建立起对英语课程思政学习的自我认同,增强学习和参与活动的自信心,就能保证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2]。

(二)社会认同

不仅是学生自身,高职英语教师、学校和企业多年来对高职生英语水平和能力的一个既定看法就是高职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当然这也是一个客观事实。部分教师、学校和企业甚至认为,高职生难以学好英语课程,英语课程思政的开展更是收效甚微,可有可无。甚至有些专业课程的教师和学校领导对开设英语课程思政还存在一定的异议,认为该课程占用了高职生有限的专业课程学习时间,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没必要开展英语课或英语课程思政。但是,不可否认,仍然有一部分高职生能把英语学得很好,无论在平时的课堂,还是在一些考试和比赛中,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他们也能够有很好的表现。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有些高职实习生对英语的运用也能令企业很满意,在与其他实习生相比专业能力水平不相上下的情况下,企业会更愿意选择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这说明,英语教师、学校和企业都不应该固守对高职生英语水平和英语课程思政的既定看法,要转变观念,建立起对高职生英语和课程思政的认同感和信心,这对学生建立自我认同也有一定的帮助。社会认同是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保障[3-4]。

(三)文化认同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职英语是讲授英语语言知识和中外文化差异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的课程思政要让学生树立起对中国文化等课程思政内容的文化认同,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和实施。在进行中外文化对比的过程中,只有对中国文化更加自信、更加认同,学生才更乐于接受课程思政内容的输入。文化认同和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5]。

二、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里程碑式的革命,倡导探索人类的美德,这与课程思政中引导学生树立正面、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等方面目标是一致的。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中,教师也要注重积极心理学的运用,发挥本门课程的道德教育功能,实现高职英语课程立德树人的目标[6]。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运用积极心理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的学习情绪和体验

首先,对于有些学生过去相对不太理想的英语和思政学习情况,教师不要过多提及,要让学生树立从新起点开始的信心和勇气,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兴趣点,还可以给他们一些中老年人学好英语的实例,让学生知道任何时候开始学习都不晚。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取得微小的进步时,教师也要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积极的肯定能给学生继续努力的信心和动力。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尽量挖掘和采用一些与学生的兴趣比较贴近的内容和活动,在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的同时,给予他们一些愉快的学习体验,真正实现寓教于乐,融英语课程思政于娱乐中。同时,教师应让学生了解学好英语和提高思政素质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好处,使其对未来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7-9]。

(二)积极的人格特征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激发和强化个体各种現实能力和潜在能力,使其变成一种习惯性的方式而形成的,它有助于个体采取更有效的应对策略,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正性的利己主义,包括接受自己的英语学习现状、设定可达到的学习目标、感觉到学习的意义和学习上取得的成功、敢于参加一些英语方面的考试或比赛的挑战;也包括在课程思政活动中能与他人建立积极关系,积极参与小组和团队活动,在获得他人支持的同时,也为别人提供帮助,重视与他人的关系,并对课程活动中的人际关系表示满意[10]。

(三)积极社会环境

根据马斯洛、罗杰斯等人的观点,当学生的周围环境中教师、同学和朋友提供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学生就最有可能健康成长和实现自我。反之,如果不考虑学生的独特观点,或者只有在学生符合一定的标准时才给予承认和肯定的话,就容易造成学生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模式。因此,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中,要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无论是英语教师还是学校和社会,都要根据高职生的特点去因材施教,不要用固定的高校“优秀”学生的标准来衡量每一位高职生。高职生思想灵活,更善于“动手”,有青年人的独特个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高职生的共性和每个学生的个性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对于学生的正面的、积极的、与课程思政的大方向不相悖的独特观点,要给予接受和肯定,营造积极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学习的社会环境[11]。

三、显性与隐性教育

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在自然的或指导的情况下,通过有意识学习或无意识吸收掌握母语以外的一门语言的过程。在心理学中,“意识”是指人们对外界和自身的觉察与关注程度,而“无意识”也可以称为“潜意识”,是指大脑不用通过意识,直接影响行为的那部分思想,体现在教育上,就是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要重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结合[12]。

(一)显性教育

显性教育是公开地、有组织地、系统地向教育者表明教育目标的教育手段。目前阶段,我国在学校的教育仍然以显性教育为主。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在课堂上的课程思政内容都属于显性教育。显性教育具有教育目的明确化、內容整体化和效果显著化等特点。因此,要充分利用显性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发挥高职英语课程的思政作用。高校首先要提高高职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整体水平,重视对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培训;支持和鼓励教师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成果的开发和运用,如课程思政教材的编写、课件和教案的设计、教学创新;以及相关教研和科研课题的研究等,提供资金和制度支持和保障;制定规范课程思政的教师和课程评价标准,将课程思政效果纳入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评价考核内容,以促进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13]。

(二)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就是利用环境、情景等去教育学生,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目标。我国的教育也在逐渐倾向隐性化。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可以通过英语社团、比赛辅导、网络平台宣传等方式来进行。其优势和特征主要表现在目的的潜隐性、效果的持久性和方式的多样性。隐形教育是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情感等产生影响的,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程思政组成部分。高职英语教师要充分挖掘不同的课程思政隐性教育方式方法,如营造英语社团思政文化氛围,指导安排与课程思政目标一致的社团活动,对参加英语比赛学生的辅导中渗透课程思政内容,充分利用微信、QQ等学习群和英语学习软件等网络平台,进行课程思政内容的宣传教育等[14]。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必须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运用一些心理学原理,抓住心理学的关键因素,将其运用到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实践中。在让学生产生认同感的同时,倡导积极心理学教育,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才能实现教师善于教、学生乐于学的目标,最终达到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 杜敏. 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实效性的心理因素探究[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9):101-107.

[2] 陈梦婷.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0(08):68-75.

[3] 耿爱华,周蓉,师瑞峰. 获得学生认同感在践行课程思政中的关键作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20(11):33-35.

[4] 李晓鹏,汪如锋,李忠伟. 隐性教育理论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策略[J]. 湖北体育科技,2021(05):457-461.

[5] 张莹. 课程思政在高职英语专业中的实施路径——以天津职业大学为例[J]. 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9(03):10-11.

[6] 李平,王聿良,吴美玉,等. “大学英语”课程向“课程思政”拓展的可行性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0):5-6.

[7] 全娜. 思政育人视角下旅游院校英语专业特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广西模拟导游(英)课程为例[J]. 英语广场,2021(04):66-70.

[8] 呼枫. 高职院校行业英语课程思政调查与反思——以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镇江高专学报,2021(01):109-112.

[9] 李莉,谭芳,李奕,等.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融入英语教学路径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21(19):10-13.

[10] 朱靖.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中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融入路径研究[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2):80-83.

[11] 王振庆.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思政教育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02):8-9.

[12] 魏懿.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以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辽宁高职学报,2018,20(04):17-18.

[13] 魏斌,巩立超. 新时代高职院校“三全育人”体系构建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0): 132-133.

[14] 田海华.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路径与模式研究——评《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研究》[J]. 教育评论,2017(07):168.

(荐稿人:胡建平,河南理工大学副教授)

作者:谢媛媛

上一篇:安全管理应用于骨科护理论文下一篇:校园环境与学生心理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