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教学论文

2022-04-16

摘要:通常对于中学生物课程来说,都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显性课程展开的,其实隐性课程对于中学生物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对其予以重视。论文从中学生物隐性课程的内容着手分析,了解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公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都是其重要内容,从校园、制度、教师、管理方式等角度探寻相关的教学措施,进一步突出了中学生物隐性课程的重要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隐性课程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隐性课程教学论文 篇1:

新课改下“加强数学隐性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摘要】所谓隐性课程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经验,就数学学科而言,包括学术性和非学术性两个方面的隐性课程因素.学术性隐性课程因素一般会涉及数学知识内容,涉及对于数学及其学习的认识,包括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数学思维方式、数学思想方法和一些数学技能等;非学术性隐性课程因素主要是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体现在对数学学科精神的追求、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和数学的学习价值的信念、对数学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重视以及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等.

【关键词】隐性课程教学

注重数学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开发,是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数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体现.本人在这谈一下对数学课程教学中的隐性教学的一点思考:

一、找出隐含因素,培养理性精神

理性思维在学习数学和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数学教学包含了丰富的隐性文化,学生可以在有意无意中使自己的数学思维得到提高,理性精神得以培养.

(一)揭示知识本质

对于同一数学知识,由于教师教学形式、内容处理、组织方式的不同,学生对其本质的认识也不同.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质的认识影响着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态度和学习数学的方式方法,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揭示相关的数学知识(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等)的发展过程和本质,给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提炼思维方式

二、增强问题意识,注重启发探究

任何富有启发性、探探性的数学教学都一定隐含着积极的隐性课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启动学生的数学思维,用数学问题推动教学进程,师生合作互动,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得以统一.

三、提高教学技能,彰显教学智慧

数学教学技能包括教学组织、教学管理、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板书和语言技能,教师要能灵活、多样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技能,它体现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智慧,它融入了数学教师对人生和教学的体验、情感、理解与思考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力求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体现鲜明的隐性个性,以增强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产生良好的隐性教育效果.

四、构建良好的氛围,营造和谐师生情感

在数学教学中,无论是隐性课程还非隐性课程,其学习的效果主要依赖于学生的态度和情感体验,而其关键是师生情感的投入.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构建一种师生、生生之间平等的教学氛围,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尊重、关爱、理解和激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为隐性课堂的学习奠定基础.

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环境、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师生关系等都隐藏着无数的教育影响因素,润物细无声地陶冶着学生的心灵,像一只无形的手操纵着学生的思维,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尽量加以开发,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启迪.

【参考文献】

[1]田文江.打造高效课堂.天津教育出版社.

[2]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3]数学教学,2008(3).

作者:刘志远

隐性课程教学论文 篇2:

中学生物的隐性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通常对于中学生物课程来说,都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显性课程展开的,其实隐性课程对于中学生物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对其予以重视。论文从中学生物隐性课程的内容着手分析,了解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公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都是其重要内容,从校园、制度、教师、管理方式等角度探寻相关的教学措施,进一步突出了中学生物隐性课程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学生物 隐性课程 教学策略

在进行中学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显性的生物教材课程外,还应该注重中学生物隐性课程的展开,将二者紧密结合,才能顺利的完成生物教学目标,更好的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1]。

1 中学生物隐性课程的内容

通常情况下,隐性课程主要是关于思想道德、政治、品质以及行为习惯等内容,所以中学生物所开展的隐性课程内容也不外是。

1.1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

世界观的培养,主要是为了确定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是最本质的,因为它对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确定具有重要的影響[2]。中学是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最佳时期,教会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法去全面看世界,克服主观片面性,对他们的学习工作以及对生物界的进一步认识都有帮助,还能促进世界观的培养。而且生物重点在于研究生命现象与规律,稳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是必要的,更需要严谨的敬业态度,这是培养革命人生观、正确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因此,对于中学生物来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隐性课程的一个重点内容。

1.2 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在中学生物隐性课程教学过程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体内容。身为中国人,培养对自己祖国热爱的爱国主义是必要的,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中学生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责任,更要进一步认清历史责任,弘扬爱国主义,用坚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去维护国家,捍卫民族。同时还要将自己融入群体中,用自身言语行动去实现集体主义,面对当今社会环境污染、资源短缺、食品缺乏、大气污染等各种问题,才更能体现出当代中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

1.3 社会公德培养

社会公德就是一种行为习惯,一般是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统一形成的调节生活的行为和风尚习惯,如热爱学习、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爱护生物等都是社会公德的体现。由此可见,社会公德在日常表现多为生活小事,但是却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慎独”才是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在人们不知道的情况下,依然不弄虚作假。从中学生物隐性课程中,加强对学生社会公德的培养,能够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道德行为起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2 中学生物隐性课程教学策略分析

2.1 营造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

对学生开展隐性课程教学,首先要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用学生周围的环境文化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如在校园大量种植花草树木,打造有益于学习的幽静环境,在校园、教室等地方张贴孔子画像、名人名言、学习园地等,从文化上展开隐性课程的潜在教育。在这样的校园人文环境下,展开中学生物隐性课程教学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2.2 创建完善的学校管理制度

中学学校管理制度对于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学校人文环境的塑造等都有积极作用,主要是用于管理整个学校[4]。俗话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因此,大多中学校园都制定了如《中学生手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用于对学校进行良好的管理。这些制度对于学校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在制定学校规章制度时,没有让学校的主体学生参与整个制定过程,学校以规范性和科学性为主,忽略了制度颁布后的可行性。所以,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的规章制度,更利于学生学习习惯、态度的培养。

同时,在制定学校规章管理制度时,还应该将隐性课程教学内容纳入考量,将中学生物隐性课程内容,如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社会公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都用不同的方式在各个校园规章制度中有所体现,为中学生物隐性课程的教学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2.3 教学管理方式灵活多样

中学生物课程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与人类社会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它在日常生活中各处都有一定的体现,如平常关注的医疗保健,环境保护,饮食生活习惯等。所以,学校可以通过办黑板报,开展专家讲座,社会调查等各种活动,加强学生对生物隐性课程的参与,《某校园植物物种的调查和统计》以及《中学生高度近视比例调查分析》等都是学生参与的学校举办的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能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思维观察能力。通过这些对于中学生来说有趣灵活的活动参与,不仅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能力培养,还大大的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促进了中学生物隐性课程的顺利开展,共同完成国家大纲上的中学生物教学目标。

2.4 教师的正确引导

在学校中,教师对于学生来讲除了知识讲授的学者外,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正如加里宁曾经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种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影响着全体学生[5]。”可见,教师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因此,教师在平时更应该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作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典范,从日常生活细节上对学生产生影响,有利于学生志向、理想、情操等正确形成。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成长足够关注,从内心深处热爱学生,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共同促进中学生物隐性课程的顺利开展。

3 结语

中学生物隐性课程既是独立课程,又与显性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中学生物课程中,开展隐性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引起学校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黄建康.说说生物学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J].河南:快乐阅读(中旬刊),2012(1):58.

[2] 吕惠娟.浅论中学生物的隐性课程[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1):101,104.

[3] 苏秋红.中学生物的隐性课程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11(8):192-193.

[4] 张美枝.中学生物学隐性课程初探[J].中国科技博览,2010(14):187.

[5] 李新芳,龚大洁.论中学生物课隐性课程的开设与实施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51-153,129.

作者:焦敏

隐性课程教学论文 篇3:

中学生物的隐性课程教学探讨

中学生物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中等生物科学素质的德、智、体、美、劳、知、情、意、性、行全面发展的人。为实现中学生物学教学目标,生物课的开设除了国家教学大纲规定的《生物》正式课程,即显性课程之外,还必须重视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传统信念、价值观和道德行为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本文就中学生物的隐性课程作一些探讨,以期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一、中学生物学开设课程分析

根据国家教学大纲的规定,生物课程是显性课程。显性课程可以通过考试考查得出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反馈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但是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学生仅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等“三基教学”,尚不能实现中学生物教学目标,还必须促进中学生德、体、美、劳的综合教育和知、情、意、性、行的和谐发展,这些隐性课程至关重要,不可缺少。它贯穿于整个教学中,支持、补充显性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学生进行熏陶教育,共同实现中学生物学教学目标。

二、中学生物学隐性课程的内容及目标

中学生物学隐性课程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情感、意志、行为和习惯等方面。

1.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

中学生正处于逐步形成世界观的时期,使他们懂得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引导他们克服主观片面性,这不仅有利于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能正确认识生物界的种种事物、现象及其规律,而且能够促进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科学的世界观就是客观地认识事物、辩证地认识发展、历史地认识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懈地追求真理。革命的人生观就是要求每个人都要有自尊、自信、自强、自律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追求高尚,珍惜人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社会负责。正确的价值观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不仅需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以及对知识技能的精益求精的严谨敬业态度,而且要求生物学工作者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热爱自己的专业,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对社会的价值,从而无私奉献。只有这样,才能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事迹来。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是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2.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后继人的中学生,应当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认清历史责任,维护国家利益,捍卫民族尊严,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实现自己的报国之志。集体主义要求人们的一切言论行动合乎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它要求学生热爱集体、奉献社会。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是永恒的主题。当今世界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如人口爆炸、环境污染、食品短缺、资源危机等,正日益威胁着人类生存,这些问题都与生物学有密切关系,只有树立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学生才能更好地了解国情、理解国策、爱护环境、珍惜资源,激发起民族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产生解决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的紧迫感。

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强大动力,它们的培养并非弹指之间就能实现,需要进行长期的熏陶。

3.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调节行为的规范和良好的风尚。它反映在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纪律、风气等各个方面,如热爱学习、热爱劳动、文明礼貌、遵守纪律、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等。这些看起来似乎是日常小事,但极为重要。在社会公德方面,特别强调“慎独”,就是指在鲜为人知的情况下不弄虚作假,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单独处理问题时也能按社会公德去做。如爱护生物、保护环境这方面,损坏花草树木、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捕捉青蛙等行为不一定有人看见,在没有人看见、没有人知晓的情况下做到严格要求自己,一丝不苟,完全有赖于学生的责任感,有赖于学生自觉的社会公德,而这些都有赖于多层次的道德行为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实现中学生物学隐性课程的途径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应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1教师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在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里宁曾经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种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影响着全体学生。”因此,规范教师的言行举止,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发挥教师的典型示范作用,将对学生起到春雨润物、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比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强制约束影响要大得多。教师应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装束打扮,要做到严于律己、言行一致、举止文明、行为得体。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树立可以作为学生言行表率和楷模的榜样,敬业爱业,对学生“以诚相待,以情感人,扬善为主,激励上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培养学生远大的志向、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用自己的真诚感染学生,关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每个细节,要从内心热爱自己的学生。有时教师一个真诚的微笑,可以立即缩短自己和学生的距离;一句富有哲理的语言,可以激励一个学生终身为事业而奋斗的决心,并取得巨大的成功。

2.严格的操行评定。

操行评定是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中学生物的操行评定内容应针对专业特点进行制定,通过严格的操行评定,找出差距,总结经验,以达到不断规范学生的行为,养成正确的行为方式,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3.寓教于乐。

根据生物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举办一些学生主动参与的丰富多彩的竞赛、文体活动。如手抄报、大自然摄影赛、生物知识抢答赛、生物小论文竞赛等;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爬山、游览等活动;有条件的可以邀请专家来讲学、讲座,建立生物园让学生自己动手培养或养殖生物,或者组织学生改造小环境,栽树、植花、种草,让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步入社会,改造自然大环境打下基础。这些寓教于乐的活动,既能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生物学是一门很重要的自然科学,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除了完成国家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任务外,还必须重视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涵盖了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只有当隐性课程支持并补充显性课程时,教学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作者:苏秋红

上一篇:企业纳税筹划论文下一篇:地震地质灾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