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融学发展论文

2022-04-17

摘要:经济学理论描述的行为不是完全的依托经验证伪经济过程,而是具有达尔文进化特征的动态选择过程,作为应用经济学的重要分支,现代金融学的发展开始逐渐着眼于行为主体动态选择理论的创新。与此同时,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突然降临也引起了针对金融理论在形成精确预见时的工具价值和如何构建前瞻性预测范式的深入思考。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现代金融学发展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代金融学发展论文 篇1:

试论现代经济学与金融学前沿发展

市场化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快速提升,现如今我国已发展为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且经济在较长时期内也体现持续上升态势。要想切实保证如此良好的发展态势,国内相关部门就需要加大对经济学和金融学科研的力度,在本文中就对经济学与金融学二者间的关联和发展做出研讨,以期为相关工作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一、引言

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国内各行业都进入到了更高的发展层面,社会经济也体现出了无可企及的作用,被确定为国内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项目,从前瞻性的层面来讲,国内社会经济学和金融学还须大幅度的发展过程,二者的发展状况会关系到国内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因此,就有必要对现代经济学与金融学做出探讨。此外相关部门还应持续遵循开放搞活的思想,以促进国内经济的逐步提升,而在经济学与金融学发展中,也须结合市场发展态势,逐步做出革新,从而保障国内经济的持续提升。

二、现代经济学与金融学的关系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现代经济学与金融学之间有着紧密关联性,这主要是由于金融学属于经济学领域中的一个项目,也就是说,如果将这种关系以绘图的形式加以表现,那么,第一层次为经济学、第二层次为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经济学知识的实践,而第三层次则是金融学。而从专业归属角度而言,现代经济学又归于社会性的宠观领域,而金融学则属于商业领域,因此,尽管金融学属于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项目,然而二者在科研方面的研究主体则各有不同,经济学的科研主体是宏观的,因此所涉研究项目较为宽泛,如涵盖经济、文化、社会、政策等。而金融学的科研主体为资产运转、金融管理等,所以,倘若将经济学与金融学联合运用, 就可对金融风险进行全面、精准的识别和防控,而且还能切实保证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从而保障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提升。

三、现代经济学与金融学的发展

在国内经济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经济学与金融学也愈加体现着融合化,二者都正朝着彼此的方向发展着,导致经济学的体系逐渐扩展,然而所涉科研主体则愈加复杂化,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国内经济快速提升,而国内经济快速提升的直接因素又是理念上的创新,国民完全知晓国内经济的发展态势和历史事件所具有的内涵,以此保障了国内经济学与金融学的快速发展,导致这种情况的直接因素为,国民思想境界的升华会明显促进经济的不断提升,所以,要想切实保证国内经济学与金融学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完全掌握国民的思想境界及其发展态势。除此之外。为了促进金融学和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还可以加强原创性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这种方法是推行学科发展最有效的方案。但是我国在推进金融学和现代经济学发展的水平上还有待提高,所以,就可考虑结合开放搞活政策实施以来,经济发展过程所遇到的机会和问题,再做出总论,以此总结出更具现实性的结论,保障经济学与金融学的快速发展。

四、现代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研究方法

随着现代经济学的不断发展,它可以划分为多个学科, 如金融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 现代经济学能够划分为多学科在一定程度上也使我国的经济能够更快的发展起来,同时也使我国相关的经济学家能够更加深入的研究。

(一)归真推理法与归谬推理法

倘若所给出的论据具有思维层次,而假设又属于现实事物,就可以判定结论合乎道理,这样的研究方法为归真法; 倘若论据具有思维层次感,但所给出的结论不能体现现实性,其中假设也就不可能是现实的,如此虚假化的研究法为归谬研究法,从归谬研究法能够了解到,一个假设不能体现现实性,论据不能体现思维层次感。若想明朗化归谬研究法和归真研究法,就须以两种方法的论证为切入点,归谬研究法是自结论向假设验证其不现实性,而归谬研究法则是自假设向结论验证其现实性。

(二)归真推理法与归谬推理法的误用

倘若在推理环节中,扭转了归真法和归谬法的路线,就可能导致所涉理论和技术不能体现明显的作用,倘若将归真法进行反向推导,就可将其重新命名为“证实后推理”,倘若将归谬法进行正向推导,就可将其命名为“否定前推理”其实,这两种方法都不合理,因此,就会总结出以下结论:谬论不可向前传递性、而真理不能向后傳递。

五、结语

在国内经济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经济学也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因而经济学体现出金融学分支理论,尽管如此, 相关领域对两者探讨所用的技术手段都不能体现一致性,这主要是归因于经济学属于宏观科研项目,而金融属于微观的科研项目,这两个项目科研主体的不同使两者适用范围也有所不同,金融学主要研究系统方面的经济。而经济学则是研究经济的应用。所以将这两者进行联合运用有利于国内经济的快速提升,然而国内的相关科研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结论还不充分,所以,就需要在全面掌握国民文化水平的条件下,建立有效的方法保障经济学与金融学的同步化发展。(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国际商学院)

作者:黄雅萱

现代金融学发展论文 篇2:

证伪主义与现代金融学方法论

摘要:经济学理论描述的行为不是完全的依托经验证伪经济过程,而是具有达尔文进化特征的动态选择过程,作为应用经济学的重要分支,现代金融学的发展开始逐渐着眼于行为主体动态选择理论的创新。与此同时,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突然降临也引起了针对金融理论在形成精确预见时的工具价值和如何构建前瞻性预测范式的深入思考。因此,侧重于推理和证伪的经济学方法论在对实证主义进行扬弃的基础上不必纠结于假设前提的可证伪性,应将更多的视野投向基于特定假设的理论的预测效用,形成演化发展的动态过程与实用主义色彩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对于现代金融领域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证伪主义;金融学方法论;范式

一、逻辑实证主义与证伪主义

(一)逻辑实证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发展的重要标志

西方经济学方法论以经验主义为源头,与哲学思想的发展相同步,其核心是形而下学,认为不存在先验的真理,一切命题来自人类经验的归纳。然而经验是具有局限性的,科学以归纳得出的缺乏灵动性的少数公理为基础,不可能绝对可靠。进入20世纪30年代,由于经济学的复杂性,经验归纳法在具体的科学研究中明显力不从心,演绎法应运而生。假说-演绎法源于达尔文的科学研究方法,具体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推测”,即建立一个假说;第二步是进行实验或积累观察以便检验假说。其本质是发现新事物并在建立试探性假说之前必须先有观察并提出问题。

作为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重要方法论基础,20世纪50年代以马歇尔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将先前的经验实证与演绎-推理相结合,并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其最具划时代意义的观点有三点:其一是认为理论和事实都是假设的根源,并承认理论和事实都可能与假设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其二是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理论的概述有效应体现为理论或其命题可以被数量化表示,那么与此相对应的行为特征就是实证性的,这与针对自然物的观察和计量的实证性认识没有本质区别。其三是经济学研究中对客观性重要程度的强调。对于一个描述性经济结论的支持,重要的是提供一种可供检验的证据,证据的可靠性和价值判断成为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重点之一。因此,经济学吸收了一致检验、逻辑相关检验等逻辑实证主义的检验理论。

(二)证伪主义:基于传统经济学方法论的扬弃

1.基本观点

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理论或命题可以被数量化表示的前提条件在接下来的经济学发展中被认为是极其严苛的。同时,为了满足不断发展的理论需要,经济学急需一种动态上升的研究范式。30年代大萧条下得到极大发展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直接导致了经济学和波普尔哲学的结合。该方法论由波普尔提出,后经库恩和拉卡托斯的扬弃逐渐发展为完善的证伪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波普尔对逻辑实证主义观点进行了批判,他并不赞同知识完全来自外部经验并可以通过逻辑思维从少数业已存在的确实知识中推演出来,而是强调理性思维中的批判能力,认为知识是在对已有知识和理论的批判中实现自身的不断成长,人们通过对旧理论的否定建立起新的理论,其核心是证伪主义。他认为,科学发现总是在大胆地猜测,经受经验检验而得到暂时确认的各种新理论终被证伪,证伪过程是不断尝试和清除错误的过程。

库恩“范式”则从科学史观的角度对波普尔证伪主义进行了扬弃,认为科学发展的模式就是陷入危机的旧范式终为新范式所取代的过程。提出了量变终究引起质变,新旧更迭是必然趋势的观点,对现代经济金融领域的变革具有指导性意义。

根据波普尔的证伪思想,任何理论一旦被证伪,就将被淘汰,那么理论与事实不符应如何正确判断才不致将理论扼杀在“摇篮”里就成为接下来拉卡托斯的主要研究成果。他认为绝对的被证实或证伪是不存在的,用 “保护带”来缓冲经验冲击可以对理论进行适当的保护和修正。当某种科学研究纲领通过对假设的调整能使得借助既有研究框架说明和理解更多的事实则为框架进步。

2.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启发

“评价科学研究纲领进化或退化的客观标准是纲领本身的预测力和解释力。”拉卡托斯在对波普尔及库恩证伪思想的扬弃中首次提出了理论对于未来事物客观发展预测能力的重要性问题。这一思想在20世纪50年代后著名的“弗里德曼-萨缪尔森争论”中得到了集中体现。这场争论的关键是两人对于证伪的主体存在争议。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方法论中的中心问题就是在经济学中导出在操作上有意义的原理,而所谓的 “有意义”是在理想条件下做出关于经验资料的假说,并可以想象这个假说会遭到反驳。他所关注的是经济学的解释功能,即证伪的客观主体是假说。而弗里德曼代表了一种被冠之以工具主义的方法论倾向。他认为经济学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发展出一种理论和假说,使之能够对尚未观察到的现象做出合理的、有意义的预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弗里德曼的方法论要比萨缪尔森的更灵活、更具有实用性。这正是将科学证伪哲学与经济学的艺术“气质”,以及解决、预测未来实际问题特性的完美融合。

二、经典金融学及其方法论:基于一般均衡框架的分析

新古典经济学一度被认为是以牛顿力学为核心思想的自然科学方法论于经济领域绽放的典型成果,脱胎于新古典经济学的新古典金融体系,因袭理性经济人和市场有效两大假设,其许多的理论内容是从理论前提经归纳推理导出结论,再以经验证实来构建理论范畴及选取适当的论证方法。大多数学者不会去质疑金融理论的正确性,而认为现实中理论结论的失当是由于金融理论受干扰因素而被错误运用,其实质是逻辑实证主义者。其中马歇尔的边际效用理论和一般均衡框架分析被视为经典,结合《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金融学的定义:“金融学是以不同的中心点和方法论而形成的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基本中心点是资本市场的营运、资本资产的供给和定价。其方法论是使用相近的替代物给金融契约和工具定价。”我们可以做如下解释:首先,在逻辑上可以承认金融学从属于经济学,经济学的科学性可以推论得到金融学也具有科学性,所以归纳、演绎、推理等科学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金融学领域。其次,词典中明确说明金融学的方法论是用近似替代物给金融契约和工具定价,在活跃的交易市场中,我们不必对资本资产定价,因为市场中存在供求关系决定的均衡价格。作为经济大环境下的子市场,金融市场围绕金融产品的定价展开,与商品市场的研究方法殊途同归,再加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大规模的数字化计算变得相对轻松,逻辑实证主义所要求的理论或命题可以被量化表示也得到了充分的满足。第三,动态经济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在专注微观行为主体动态选择理论的同时对于动态均衡的研究产生了极大需求。

三、证伪主义哲学影响下的现代金融学方法论

在波普尔关于证伪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猜想与反驳》问世后,特伦斯·哈奇森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方法论进行了批判:“很多科学分支给出的最终命题往往不是纯粹的逻辑和数学命题的附属物……即便对于那些能够‘最终’断定一个命题‘绝对真伪’的‘终极’检验的谈论也是毫无意义的。”虽然该思想被后来的弗里德曼等人认为是极端经验主义,没有在“先验”和“经验”之间做这种考虑,但仍然为现代经济学思潮的思想方法奠定了基础。在证伪主义传统的影响下,金融学者开始关注金融理论的内在实证性、可证伪性和金融理论的评价标准等问题,对金融学概念、命题和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再加上全球经济一体化引起的金融危机频发,学者们开始关注现代金融理论发展中对不确定性及其蕴涵的风险问题,将研究重心转向预测及对预测结果的处置策略而非单纯的解释和说明现实,特别注意金融理论预测的证伪性。在该理论发展方向下,行为金融、新制度经济学,以及演化金融理论对现代金融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1.行为金融:对个体理性假设的证伪

金融学的核心问题是个人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下如何实现最优化,组织怎样安排生产并进行投融资决策,以及在各主体的交易互动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均衡体系。从理性经济人和有效市场假设出发,利用一般均衡和无套利分析,借助现代数学工具,MM理论、EMH理论、CAPM模型、APT模型和B-S模型等经典的原创理论构造抽象的数学、计量模型来得到参与者最优的决策方式及均衡价格。金融学理论体系的演绎似乎完美,但金融市场异像或者说是“反常”经验导致现代金融“研究纲领”的保护带的进化,各种新理论对主流金融假设的修正既是增强对金融市场异像的解释,同时也着眼于从根本上消除金融市场异像冲击的努力,行为金融应运而生。行为金融理论认为个体有限理性,市场上非理性行为非随机,系统性的群体非理性特征使得非理性的价格不能恢复理性,从而市场非有效。行为金融借鉴现代心理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并在金融领域成功运用。心理学方法侧重探索个体决策中的心理因素,而金融计量学则从实证的角度检验心理因素的影响,对未来价格做出预测并提供可行的策略。

2.新制度金融学:新古典经济学假设的进一步修正

随着经济体所在国家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金融所处大环境的复杂性逐渐显现,各领域间的互动更加频繁。为进一步研究特定经济社会制度背景下金融趋向及其合理制度,新制度金融学将交易成本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支持个体有限理性,认为个体会同时追求财富和非财富最优化,而且个体行为存在机会主义倾向。可以视为对新古典经济学假设的进一步修正:以交易成本、产权和制度为理论范畴,深入研究个体间的相互关系,强调对生产关系的探索,主动对个体间关系进行约束、协调。这一新范式拓宽了金融学的研究视野,更加注重金融学在所处经济环境中发挥的作用,对现实问题具备更强的解释能力和前瞻性指导能力。

3.演化金融理论:理论研究方法的新突破

经济学理论描述的行为不是完全的依托经验证伪经济过程,而是具有达尔文进化特征的动态选择过程,作为应用经济学的重要分支,现代金融学的发展开始逐渐着眼于行为主体动态选择理论的创新。传统金融借用了经典力学的工具,行为金融借用心理学的工具,演化金融则引入了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工具,抛弃传统金融理论模型的线性模式建立了动态进化的生物模型。是对“事物是不断发展的”、“量变引起质变”等基本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集中体现。传统金融和行为金融都将理性和有限理性视为在群体内部没有差异,是一种静止状态,演化金融则假定个体之间存在理性程度差异且会动态改变。这与经典的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的需求法则相冲突。同时也对理论研究中的量化和计算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本可以视为对行为金融的继承和发展。从这个方面讲,演化金融理论具有更为广阔的理论前景,应该

会产生更优的资产价格预测模型,更利于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达尔文范式强调时间不可逆性的突出优势与金融学强调时间价值的本质相一致,因而有更多的人期待着以达尔文进化范式取代牛顿力学范式的金融学领域的“达尔文革命”。

四、结论与启示

在证伪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下,现代金融学研究方法的关键词可以总结为:“勇气”、“耐心”和“高瞻远瞩”。科学经验表明,“证实”远远比“证伪”容易实现,因为后者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现代经济学家不是企图驳斥可以检验的预测,而是经常满足于证明现实世界符合他们的预测,这样就用容易进行的证实来代替难以进行的证伪,所以敢于迈出“任重道远”的第一步需要十足的勇气。有人曾指责当代经济学家更乐于讲述证伪主义,但不愿意实践证伪主义,不愿意建立那种存在潜在被证伪的理论,也不愿意将有可能被证伪的内容拿出来面对事实,即使科学命题是无法被证实的,对其进行不断修正而逼近真理的过程需要我们充分的耐心。弗里德曼等人将证伪主义与经济学方法论相结合的理解推向了新的高度。数理模型的高度理想化与现实相去甚远,金融市场异像对理性经济人假设构成现实挑战,噪音交易理论谋求对该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重要考察的还是理性经济人的行为,对均衡价格形成机制具有全新研究范式的博弈论框架则对人的理性又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挑战都倾向于开始重视多样化高不确定性的金融风险对未来决策的影响。因此,在证伪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添加些许实用主义色彩更符合当今的时代发展需要,高瞻远瞩才能运筹帷幄,达到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孟科学.证伪主义传统与现代金融学方法论的进化 [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51-57.

[2] 黄友和.现代金融学分析方法的发展——一个基于经济学方法论框架下的分析[J].金融经济,2006,(4):119-120.

[3] 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4]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7-9.

[5] 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分析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3-64.

作者:韩玉姝

现代金融学发展论文 篇3: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摘 要:近年来,现代农业的发展对涉农经管类人才需求逐渐增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前景不断向好。然而,由于社会大众对农业抱有落后的刻板印象,导致考生不愿意报考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存在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不够完善的问题。对此,可以通过强化招生宣传、优化课程体系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三个方面突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发展困境,强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和培养质量。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专业招生;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总产值比重大,农业人口多。农林经济管理作为传授农(林)业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开展现代农(林)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的综合性本科专业,多年来为我国农(林)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输送了大量专门人才。在我国农村社会的结构性变迁和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转变之下,“三农”工作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在质和量上提出了新的要求。熟悉并掌握经营管理、组织策划、市场营销、政策研究等知識与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成为我国农林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强有力保障,这对各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和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农(林)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避免低效或不合理的人才供应链消耗,突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瓶颈,为农(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成为各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发展的困境

1.1 招生困难

随着农业基础地位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持续加快,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均需要大批量相关人才,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却面临“招生难”甚至是专业被撤销的困境。多年以来,我国的农业遵循陈旧的生产模式,经营粗放,技术状况长期保持不变,农村发展滞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村就业环境差”、“干农业没有前途”是当今大部分年轻学子对农业抱有的刻板印象,在填报志愿时,更多关注金融会计、工商管理等行业利润较高的“热门”专业,鲜少选择“冷门”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眼下,我国对农业农村的重视程度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各级政府持续加大对农村产业的扶持力度,由此衍生出一大批同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济类和管理类工作岗位,且薪资、待遇、就业环境等均得到了较大改善。然而,受对传统农业刻板印象的限制,考生不了解现代农业的社会性和多功能性,缺少主动探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前景的积极性,认为该专业社会需求少、就业面窄、行业回报低。同时,年轻学子的就业意愿呈现出明显的“悖农”倾向,即理想的就业地区在城市、农村基层就业意愿较低。鉴于城市的经济基础更好、发展空间更广,为最大限度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水准,多数人选择在城市工作而非回到相对落后的农村。因此,考生较少选择与农业农村联系紧密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1.2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目前,全国范围内开设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有59所。各高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均包括高等数学、统计学等基础科学知识,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农业经济学、农业企业管理等专业核心知识几大部分。为拓宽毕业生就业范围,诸多院校均开设有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证券投资学等社会经济领域的“万金油”课程,却鲜少根据“三农”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变化调整教学内容或开设新课,如农业经济学课程缺少对现代农业产业链构成和演化的深入探讨,农村金融学课程未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金融产品和服务多元化的需求紧密联系,兼具生产者和商人双重身份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职业经理人被认为是现代农业发展进步的“领头羊”,但是目前尚未有专业课程对之进行科学详细地阐述。此外,为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而设置的专业课程之间缺少逻辑性和系统性,如部分高校将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课程设为专业限选课,但农产品营销和农产品贸易则为专业任选课,课程与课程之间出现脱节现象。

1.3 人才培养方案不够完善

农林经济管理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专业。为保证毕业生就业后能迅速实现由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助其顺利投入调研、策划、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等工作,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更具有操作性。然而,大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专业核心知识体系下的理论课程门数多、课时长,通常开设有农业经济学、农村金融学、农业企业管理、农业政策学等逾20门理论课,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下的实践课程数量少、课时短,仅少数理论课配备有实践课,如农业推广学对应农业推广管理实验、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对应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实验,但其他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且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如农业企业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等课程未设置实践课程。此外,诸多高校均与各类企事业单位签订有“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有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学生提供参观学习、实训就业和科学研究的机会,意在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岗位需求。然而,此类合作协议并未写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对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利用未成态化,校企合作形式单一、合作力度不够,难以充分发挥实践基地对加强学生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

2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发展困境的突破

2.1 强化招生宣传

为扭转社会大众对农业农村的刻板印象,培养青年一代对现代农业的正确认识与浓厚兴趣,调动学生投身农业农村建设的积极性,高校应重视招生宣传工作,采用多样化手段宣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第一,设立“校园开放日”,邀请考生及家长走进校园,了解学校及院系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和学生发展情况。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可借“校园开放日”机会,开设专业介绍的独立展台,将“三农”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专业的内涵特征、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学生考研和就业情况等信息,利用视频短片、宣传画或是现场讲解的方式向公众展示。第二,应依托各地现代农业的特色和优势强化招生宣传。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之下,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各地均出台了一系列布局规划,指导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驱使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增加对农林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为此,可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宣传的方式,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向社会广泛宣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引导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选择的考生报考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2.2 优化课程体系

为提高教育与职场的衔接度和适应性,首先,在保证经济类和管理类基础学科课程的课时量能支撑学生完成基本科学文化学习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适当调整专业核心课程或开设新课程,如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基础的产业经济学,与农业供给侧改革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学,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职业经理人相关课程等。其次,应结合各地区实际,开设具有地区差异化的涉农经管类课程。西部地区气候环境多样、人文禀赋独特,可开设与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生态环保等相关的课程。中部和东北地区是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可开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土地流转、现代农业产业规划等课程。东部地区位于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带,可重点考虑开设城乡一体化发展、外向型农业发展、农业项目融资等课程。最后,应合理利用多种现代化教育手段,拓展实验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如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室,让学生与由计算机生成的交互式三維虚拟现实环境良好互动,亲身体验农业企业管理、农场经营、农产品营销等现实的生产经营过程,学会在过程中获取信息并对决策模拟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为在将来有效开展生产实践奠定基础。

2.3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为解决人才培养方案“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应适当增加理论课的配套实践课程,如农业企业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等与现实工作联系紧密、专业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实现学生从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换,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调查、研究、策划、分析、经营和管理的技能和方法应用于模拟实践当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应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深入推进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具体来说,第一,在部分课程中增加实地参观调研环节,如带领学生参观农业企业、农业产业园区、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等,为学生创造与经营者、现代农民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现代农业的经营管理的过程。第二,邀请行业专家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对农(林)行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过程及行业发展前景进行讲授,让学生提前接触行业、了解行业,借此加深高校教育与社会工作的联系。第三,建立假期实习制度,将学生的社会实习与专业实习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实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生提供到基层部门、农业企业、科研单位顶岗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模拟实践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直观感受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究竟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在锻炼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同时,为学生提前积累实战经验。

参考文献:

[1]颜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悖农”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2015,33(05):35-38.

[2]张建国.构建“服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J].农业教育研究,2017(02):37-40.

[3]李广梅,栾敬东.涉农就业导向下的农经课程体系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12(10):48-51.

作者:覃梦妮

上一篇:世界杯统计分析论文下一篇:残疾人高等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