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岗实习酒店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针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索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的科学设计、管理和教学改革策略,以促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顶岗实习酒店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顶岗实习酒店管理论文 篇1: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体系研究与实践

【摘要】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针对顶岗实习工作在实习管理、质量监控、实习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提高顶岗实习质量为目标,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经过四年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酒店管理专业“1234”实习质量监控体系,实现了对顶岗实习质量的有效监控,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升了学生和酒店满意度和就业率,在研究实践的基础上,也对该质量监控体系提出了反馈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职  酒店管理  顶岗实习  质量监控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2013年科研课题(课题编号Y201330106);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重点教改课题(课题编号:HKYJG-2013-07)。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形式,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环节。顶岗实习质量直接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效的顶岗实习质量监控有利于实习学生达到预定培养目标,不断提高实习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目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和质量监控工作尚缺乏系统设计研究和有效的管理信息手段支撑[1],存在监控主体缺失、监控不够全面、监控范围狭窄[2]、考核主体单一、考核形式简单、缺少过程考核[3]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为此,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愈加重视对实习质量的有效监控,以期促进学生高效完成实习任务、提升实习质量。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从2011年起,在酒店管理专业前期开展“工学交替,分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了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和实践,经过四年探索初步确立了“1234”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顶岗实习工作的难点,实现了对顶岗实习质量的有效监控,促进了实习管理的科学化,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就业工作的开展。

一、“1234”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体系的内涵与外延

如何实现动态性、高效性、客观性、长效性地完成高职实习质量监控一直是摆在高职教育管理者面前的难题,杭科院旅游学院以搭平台、促结合、多管理、强保障为思考点,推广“1234”实习质量监控体系,实现对实习学生的无缝化管理与人性化监督。

(一)引入一个平台,加强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是当下教育管理不容忽视的可利用因素。学院开发使用了一个集学院、实习指导老师、实习酒店、实习学生为一体的在线毕业实践综合管理与沟通平台。该平台具有实习管理、监控、信息互动、信息统计、评价反馈、就业管理等功能,能实现信息的快速化互动和动态化的实习监控,很好地支撑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效率。该平台还对不同用户设计了不同的权限和功能,达到管理主体多元化的实习管理要求。

(二)促进两个结合,强调无缝化管理

针对顶岗实习管理的具体情况,学院以“两个结合”为中心,完善对学生实习的不间断、全覆蓋管理,即通过“ON TO OFF”(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实习管理与引导就业相结合的方法,使顶岗实习监督管理工作更加务实可行。首先,对于实习管理,建立了网上实时监控与网下实地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不仅实习指导老师要按照走访率不低于80%的指标实地关心指导自己所辖学生,且学院实习领导小组还要抽查走访,检查学生实习情况、实习酒店实习指导状况、学院指导教师指导情况,多方面加强实习工作的管理。其次,重视实习与就业的结合,以实习为契机,加强职业生涯指导,引导学生更加客观的认识自我、认识工作世界,努力实现实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三)建立三维管理队伍,实现多元化管理

构建了以学院(实习管理人员、实习指导老师)、实习酒店(酒店人资部门、帮带师傅)、学生自我管理(班党团组织、个人)三方共同参与、各负其责、运行过程沟通协调的“金三角”式实习管理模式。学院不仅挑选了责任心强、指导能力好的专任教师担任实习指导工作,还组成了教务、学生管理、心理辅导等相关人员组成的实习管理队伍,从专业指导、心理咨询、学生管理、就业服务等方面加强服务和引导。实习酒店都精心挑选了优秀员工担任“帮带师傅”,对实习生进行一对一指导,使实习生尽快掌握岗位知识和技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在实习学生中以实习酒店为单元组建了临时班委和党团支部,在学校、酒店、学生之间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服务。

(四)树立四项保障,突出专业化管理

根据管理学原理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要求,学院从组织与制度、过程管理、资源与经费、科学考核等四个方面为顶岗实习提供保障,确保实习质量和定岗实习的顺利开展。

1.组织与制度保障

组织与制度保障是实习监督的灵魂。我院通过管理机构、规章制度、实习标准规范等三个方面实现组织和制度保障。首先,成立了由学院领导为组长、副组长,成员包括教务、学生、对外合作、专业团队等负责人的实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顶岗实习的组织协调、具体实施、对外沟通等工作,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领导。其次,制订实施了《实习实施方案》、《实习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实习指导教师工作职责》、《顶岗实习纪律安全守则》等相关制度。最后,严格制定并实施了顶岗实习标准规范,认真细致地做好实习计划管理,有效地保障顶岗实习及其管理的有序性、规范性。

2.实习过程管理保障

过程管理是质量监控体系的核心,主要通过分阶段引导、实习指导、沟通管理、定期巡查等四个方面加以体现。严密的实习组织管理尤其需要对实习过程的监管。首先,考虑到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和学生就业需要,对顶岗实习采取了分阶段引导、管理的方法。在实习的前6个月,学生在学院推荐的实习酒店当中挑选酒店集中实习,后6个月学生可以在学院推荐的实习酒店或自行选择符合一定标准的酒店实习。其次,学院为加强过程管理,构建了实习巡查抽查走访机制,定期对实习基地和实习学生进行走访和巡查,对学院实习指导教师工作进行检查,加强实习工作的管理。此外,学院与实习酒店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相互反馈实习生工作、生活、思想状况,形成管理合力。

3.资源与经费保障

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经费等三个方面是实习质量的刚需保障。学院在进一步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加强了对校外合作实习基地的建设,使得与我院合作的实习酒店和实习岗位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了较大提高。首先,积极与知名度高、管理规范、实习生聘用与管理经验丰富、位于旅游经济文化发达城市的高星级酒店长期合作,有利于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提高实习效果。其次,学院还要求实习酒店能综合学生的兴趣、性格、能力、特长、外表等因素合理分配岗位,并能安排适当轮岗和关注其职业发展。此外,学院还预留了专门的实习专向经费和就业奖励经费,有利地保障了实习管理和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4.科学考核保障

科学的考评是事关实习效果的重大问题。我院以实习酒店、实习指导老师、学生自我等三部分为考核主体,实现考评主体多元化,并赋予不同权重,确保考核结果公平公正。学院在所有合作酒店都设立了企业冠名奖学金,根据考核成绩进行颁奖。同时,考核评价还兼顾了过程性指标和结果性指标因素,不同考核主体采用不同考核指标,努力实习评价指标的科学化。如实习酒店主要从职业素养、顶岗能力、团队协作、社会能力、岗位技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学校指导老师主要从实习表现、顶岗能力、团队协作、社会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主要从顶岗表现、岗位任务、过程、结果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二、“1234”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体系的实施效果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从2011年开始四年累积对500余实习学生的顶岗实习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具体成效如下:

(一)学生职业能力有明显提升

据顶岗实习前后学生职业能力比较分析发现,实习后学生专业能力平均值显著高于实习前,统计学p值为0.02(小于0.05)[4]。特别是工作效率、专业技能、人群行为知识、行业知识、服务意识等五项具体能力的提升最为明显。而实习前后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平均值差异虽不显著(p值大于0.05),但也有所提升。

(二)酒店和学生满意度均有较大提高

根据对企业的用人满意度调查结果统计,对于学生顶岗实习表现及工作质量的评价,从2011年的满意2家、比较满意7家、一般3家,提升到2014年12家满意或比较满意,学生顶岗实习表现和实习质量稳步提升;从对于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与实习管理的反馈来看,满意度从2011年的满意3家、比较满意6家、一般3家,到2014年12家满意或比较满意,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与实习管理逐步成熟。同时,实习生对顶岗实习的满意度从63%上升到87%,对于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与实习管理,学生满意和基本满意的比值也从75%上升到91%。

(三)促进了就业工作

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显示,我院四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和专业对口就业率逐年增加,学生顶岗实习后选择实习酒店作为择业对象的比例稳步提升,例如我院2014屆酒店管理专业就业率达到98%、专业对口就业率为72%、学生选择实习酒店就业比例为35%。而顶岗实习表现优秀的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和顶岗实习酒店就业比例则更大。2011—2014年四届顶岗实习评价等级为优秀的毕业生中78%的人选择了在酒店就业,42%的人选择了留在原顶岗实习酒店就业,这些数据说明,顶岗实习对于学生的就业影响深远,做好实习监督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三、“1234”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体系的反馈与改进

经过四年的研究与实践,“1234”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体系虽逐步走向成熟,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合实习酒店、实习学生、实习指导老师和其他实习管理人员等多方反馈意见,现有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体系仍存在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

(一)进一步强化过程管理

顶岗实习是一个培养职业能力素质的过程。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工作过程的管理与监控,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并做出相应反应,注重引导学生对职业和岗位的认同、理解,以及职业习惯的养成,切实做到对其日常表现的全面监控;要进一步严格要求学生按时保质量地撰写实习周志,提高教师对其批改反馈的及时性;还要进一步加大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能力建设,扩大指导教师走访现场指导实习生比例,并加强巡查监督管理。

(二)进一步加强沟通

安排顶岗实习时,由于生源分散、实习指导教师较少等原因,往往不能实现对实习学生的理想指导,容易出现过分依赖企业完成顶岗实习的管理、监控及评价等问题。顶岗实习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管理、质量监控及评价是在校企充分合作基础上由学校、酒店、学生共同完成的,三者应相互配合,主动加强沟通,及时掌握实习生动态并迅速做出回应与调整,从而保证顶岗实习的顺利开展。

(三)进一步与就业相结合

部分学生在完成顶岗实习后并不选择酒店就业或另选酒店就业。究其原因,除行业及专业认同偏差外,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部分企业不注重引导实习生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规划亦是造成上述问题的重要因素。因而,学校和酒店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行业认同、专业认同的培养,还要合理安排实习岗位和注重实习生职业发展规划,并在顶岗实习中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突出就业因素,指导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能够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坦然面对就业。

参考文献:

[1]张红.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与质量监控研究与实践[J]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2):18-23.

[2]王万刚.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探索,2013,(10):58-59.

[3]孙百鸣,袁冰滨,陈志平.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天津: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21(1):72-74.

[4]朱宝宏.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实效研究[J]北京:职业,2014,(30):105-106.

作者:朱宝宏

顶岗实习酒店管理论文 篇2: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针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索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的科学设计、管理和教学改革策略,以促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实践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面向生产、实践、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是一种职业型、技术型、应用型的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的核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实践教学体系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顶岗实习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成为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专业能否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关键。[1]

我国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实践教学中的实习环节一直未形成规范,实习效果不理想,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导致难以实现预期的实习计划和目标。因此,如何对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合理安排、精心组织、规范管理是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关键,也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以及研究各院校同等专业的实习教学情况,总结了目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地思考,提出了几点对策,希望能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习教学目标不明确

顶岗实习教学环节是使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生产运作,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体会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上产生一个飞跃。但是在推行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的顶岗目标教育及思想教育,造成许多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教学目标认识不足。有的学生将实习目的简单理解为学习酒店基本的服务技能技巧,在学会相应技能技巧后就沾沾自喜或心浮气躁,抱怨实习时间长、实习内容单调等;有些学生将实习目的理解为走进“校外课堂”,期望实习指导老师能手把手地进行教学,并能够经常性地组织实习生集中培训,这类学生不适应实习环境的特殊性,并缺乏自我完善提高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旦希望落空就怨天尤人,盼望马上结束实习、重返课堂;[2]有些学生将实习理解为谋生的第一份工作,斤斤计较于实习工资的多少,将自身简单定义为“廉价劳动力”;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实习只不过是学校学习的一个简单环节,走过场,混过去,拿个实习鉴定,能顺利拿到毕业证书就行。学生以上认识的盲区、误区影响了学校实习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实习模式传统不灵活

目前,大部分院校采用的实习模式是“2+1”传统模式,即学生在校连续学习两年,最后一年实习。而这种模式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重实践、轻理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在该模式中,学生实习期间每天都疲于应付工作,在精力和体力上都超负荷运作,根本没有精力去总结实习所得、思考所学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况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更不可能用业余时间去巩固老知识、学习新技能。而这些却正是酒店管理专业进行酒店实习的重要目的之一。

2.岗位单一,实际接触面狭窄。在实习期间实习生的岗位通常是不变的,学生在同一个岗位实习很难了解到其他部门的情况。因此,这种实习方式导致学生的实际接触面十分有限,不利于学生从总体上了解酒店运营模式,而“管理”的概念就更无从提起了。

3.层次偏低,难以了解管理事务。酒店通常安排实习生到最基层的岗位工作,这样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一线部门的工作规范、运作模式和积累对客服务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学生进行酒店实习的任务之一就是“了解本部门及整个酒店的运营情况和管理体制”,而在有着严格等级制度的酒店里,作为地位最低的实习员工,学生几乎不可能了解到酒店中、高层的管理事务。因此,上述实习任务形同虚设。[3]

(三)实习教学管理体系不够严密

一是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到位。实习指导教师的身份通常是专业相关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班主任。专业相关教师担负着学校的常规教学任务和学生实习指导的双重任务,负担重、压力大,由于精力有限,不能长期驻店指导,指导效果存在欠缺;教学管理人员和班主任多为非专业课教师,对实习的指导仅停留在生活、思想等层面,缺乏对专业技能的有针对性指导。

二是学校对实习生非在校期间管理鞭长莫及。顶岗实习的分散使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只能是巡回检查或远程指导,使管理容易松懈。部分高职院校认为,学生进入酒店,日常管理主要靠企业制度去制约,学校参与不够,放任自流,因此一些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沟通和直接指导,导致一些学生被解雇或自己轻易放弃实习机会,使得实习时间长短不一,这种方式不能保障实习效果的良好实现,顶岗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三是实习管理不到位。在顶岗实习实践教学中,制度比较完美而不切实际,并没有让学生从被动实习转为主动实习,没有从根源上解决实习管理问题。例如学生中有些因身体原因确实不能完成实习的,就没有处理的办法。学校在实习安排方面强调统一性,无法顾及学生个性特点及个别需求,酒店方对学生实习缺乏系统的计划而对学生的培养少,加上学生与家长的沟通障碍,致使实习学生产生被冷落的感觉,影响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偏离了实践教学的目的。

(四)实习考核评估体系不完善

酒店管理教育实习环节缺乏高层次的理论指导和规范保障,主要依靠实习学校自主制定标准,因此存在评估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对学生难以形成客观全面地评价。实习工作的特性,如远离学校,学生比较分散,决定了评价标准的不易量化,评价指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多数学校考核制度不完善,制定出的考核标准多数以定性为主,定量标准较少,考核流于形式,甚至不考核,一篇毕业论文或者毕业作业解决一切问题,造成学生对顶岗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按照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的流程进行了思考,针对每个流程提出了改革策略。

(一)文化渗透,培育“校企文化对接”的教育环境

学生在顶岗实习时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社会适应能力差、没有责任感、不能给自己正确定位、没有从学生角色转变为员工角色,究其原因,是学校没有将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有效融合。企业文化渗透专业文化,企业用人标准就是育人标准。把学习态度、工作态度、人际交往、团队协作、服务理念培养、微笑服务、企业文化等职业精神、职业理念和职业意识纳入课程教学中,塑造学生的职业灵魂——职业人,或者在教室、实训室等场所张贴一些企业文化的宣传标语,实现多元融合,促使学生形成稳定、健康的职业心态。

(二)开发顶岗实习课程标准,实现课程化管理创新

顶岗实习是酒店管理专业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一门重要的综合实践课程,为此,要以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为总体目标,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开发设计详细的顶岗实习课程标准和顶岗实习课程设计方案,将顶岗实习真正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实现课程化管理创新。

(三)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建立稳定优质的高星级酒店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的质量、企业文化等直接影响着顶岗实习的质量好坏。紧扣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定位,坚持按“规范化、教学性”的原则,对校外实训基地要进行适当取舍、慎重选择:优先选择长期合作企业;优先选择毕业生集聚企业;优先选择国际化、集团化管理企业;优先选择提供实践指导教师和实训岗位,能完成培训计划的企业;优先选择具有吸纳一定实习规模和提供良好生活环境的企业;优先选择管理规范、经营业绩良好、在本行业中有一定知名度,社会声誉较好的品牌企业。

建设了稳定优质的实训基地,还需要完善基地内涵建设。校企编制《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管理制度汇编》,比如包括《顶岗实习管理条例》、《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办法》、《顶岗实习手册》、《学生实习守则》、《实习学生管理制度》、《实习教学管理规范》等制度,对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进行明确的制度约束和有效的管理控制,健全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为校企文化的融合、顶岗实习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保障。

(四)校企合作制定科学的实习计划,实现培养模式创新

1.深化教学改革,学校和酒店共同制定实习计划。这种实习计划的设置跳出了传统的纯服务实习模式,增加了管理类岗位的实习,既实现了专业实习目标,同时也为酒店选拔优秀人才,建立管理人才储备库提供了机会。由于这种实习模式采用阶梯式形式,在实习的每个阶段都设置了实习目标,从而使学生的实习工作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前进动力,能较好地克服传统固定实习模式所带来的单调、疲倦等消极心理,产生积极的实习效果。

2.优化实习模式,创新教学设计。针对传统的实习模式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优化实习模式的三项措施:措施一,511顶岗实习模式,5天实习,1天理论学习,1天休息,实习与课程同时进行,这种理论与实践穿插结合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及时地应用所学理论反馈实践效果,对比理论和现实的差异,使学生的注意力从单一的劳动技能转移到专业市场调查和管理模式的思考上来。措施二,实行轮岗制度,拓宽实际接触面,有利于全面了解酒店各部门的业务流程和运作情况,增强实习效果。措施三,聘请管理人员讲座,提升观察视角,使学生了解酒店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和管理方式,又可以增加酒店管理人员对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其更加重视对实习生的使用和培养。

(五)重视过程管理,实现管理机制创新

“过程管理与监控”是顶岗实习工作的关键环节。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职业素养的养成、实习质量的高低均依赖这个环节,为此,学校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由学校、企业组成的“多方联动”的网络管理模式,共同管理学生顶岗实习,做到企业满意、学生满意,学校满意。

鉴于学生分散、实习地点远、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平台”,设计“岗前培训”、“学校规定”、“工作小结”、“实习报告要求”、“公告管理”等功能模块,[4]对顶岗实习过程实行全面监控和远程管理。学校实习指导老师通过微信、微博、QQ群、电话以及现场检查等形式,实实在在地跟踪学生的实习全过程,有针对性地指导、检查、督促,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工作、学习、生活、心理的动态,并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实习任务。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和教师之间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教师能了解学生目前从事的工作岗位及工作内容,并对学生进行每两周一次技术小结,并点评和指导,以及对学生完成顶岗实习任务提出建设性建议等。随着学生对实习岗位的熟悉,视野不断扩大,学生将会有新的发现、新的看法,思考的问题也会不断深入。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平台不仅有效解决了学生和教师之间“沟通”难的问题,而且可为顶岗实习的教学管理提供详实的相关数据。

(六)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实现考核方式创新

制订《顶岗实习考核评价办法》,对学生实行分阶段、分模块、全过程、全方位的考核考评,确保实习效果。评价体系坚持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共同参与评价过程实施的原则。企业根据行业职业标准,对学生完成的具体工作任务、工作质量、实习纪律、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习记录和实习日记完成情况、中期巡回检查情况、顶岗实习技术总结报告完成情况、职业能力的形成情况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1] 李娟.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9):89.

[2] 白文静.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若干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09,(8):10.

[3] 冀东怡.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创新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80.

[4] 祝登义.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45.

作者:曹艳芬

顶岗实习酒店管理论文 篇3: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创新模式探究

[摘 要]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是推进高职教育、实现实训场所与工作环境零距离对接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是实践性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而现有的顶岗实习模式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本文通过对其不足进行分析,提出了“3 + 3 + 3 + 3”新型顶岗实习模式,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有效的设计、系统的指导、有力的保障和客观的评价,使学生通过实习具备酒店基层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为实现高位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酒店管理; 顶岗实习; 创新模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2. 073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办学模式的必然趋势,其中的顶岗实习教学既能强化实习生岗位技能、又能缓解酒店用工紧张问题,还可为酒店业储备优秀人才,但这毕竟是中职实践教学的成功模式,如果高职院校就这样拿来使用,那它确实是处在一个可有可无的尴尬之地。因此,高职的实习教学模式应该在中职实习教学模式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通过顶岗实习为酒店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既实现高位就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又为酒店业留住优秀人才。

基于上述原因,结合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通过细致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3 + 3 + 3 + 3”新型的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模式,该模式为学生顶岗实习进行有效的设计、系统的指导、有力的保障和客观的评价,使学生通过实习就可具备并胜任酒店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为实现高位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1 研究背景

1.1 国内学者对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工作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酒店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工作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酒店实习的效果、类型、时限、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价等方面。然而针对酒店实习模式的研究并不多。侯国林提出了5种实习模式设想:①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寻求合作,共同发展;② 要将校内实习与校外实习相结合;③ 校企一体化模式;④ “3 + 1”模式,即采用3年学习,1年实习的方式;⑤ 实习模式国际化,即让学生到国际旅游企事业单位实习。吴洪梅、李丽等学者比较赞同大多数高职高专类旅游专业院校实行传统的“2 + 1”实习模式,即2年学习理论知识,1年到企业实习。侯明贤、郑海燕 等通过对传统实习模式的分析,分别提出了“适应、思考、研究” 3步渐进的实习教学模式和严格挑选实习合作企业,实行轮岗制、多岗位选择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实习模式。

1.2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定位

在酒店实习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有3个学历层次:本科、高职和中职,本科学生当为应用型,中职学生属于技能型,那高职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将学生的培养规格定位在酒店中层以上管理者。即部分学生就业时可进入酒店基层管理岗位,实现高位就业,经过2~3年的工作努力,便可胜任、进入部门经理岗位工作,这是高职教育教学的任务要求。它将改变即使毕业生能胜任基层管理岗位工作,也仍要去充当“劳动力”角色的现实。因此,进行顶岗实习模式改革创新,实现酒店专业学生高位就业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2 传统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不足

现在较多的高职院校采用传统的“2 + 1”或“1.5 + 1.5”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在3年的教学时间里,有2年时间或者是1年半时间在校内组织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之以实践教学环节,1年的时间或者1年半的时间在酒店进行顶岗实习。仔细分析传统顶岗实习教学模式,其不足主要来自于3个方面。

2.1 来自于学校

由于缺乏先进的实习教学理念和系统的实习教学方案,使得学校不能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指导以及对于实习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因此使得学校在实习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弱化,无法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引导和帮助。

2.2 来自于酒店

传统实习模式多强调实习生的“员工”角色,实习生更像是酒店的“廉价劳动力”,单调、乏味、重复性的工作,随着实习时间的推进,学生新鲜感、兴奋劲逐渐消退,实习的稳定性也变差。此外,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没有周密的实习计划、没有轮岗安排、没有具体实习指导人员、没有相应的阶段培训计划,实习生得不到细致的实习指导,不能满足其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因此实习热情受挫,不配合工作,以种种理由提出请假甚至终止实习的申请。

2.3 来自于学生自身

一些学生将实习当作一种负担,为了完成实习而实习,没有意识到实习是一个学习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还有一些学生目光较为短浅,只关心一些低层次的问题,例如:薪金待遇高低、假日休息时间多少、住宿条件如何、伙食好坏等等,这些都背离了实习教学目的,制约了实习教学步伐,影响了实习教学的效果。

因此,如何建立具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特色的顶岗实习创新模式,以适应现代酒店行业对人才的需要,满足我们对学生高位就业的培养目标是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3 “3 + 3 + 3 + 3” 创新实习模式的构建

“3 + 3 + 3 + 3”顶岗实习创新模式是指通过构建3个实习系统(保障系统、运行系统、评价系统)、确定3个学习内容(技能学习、外语学习、管理能力学习)、制定3个制度(岗位调配制度、过程指导制度、实习生档案制度)和考核3个阶段(3个月、6个月、1年)的新的顶岗实习模式,强调对学生操作技能、职业素养、综合素质、应变能力和基层管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完全胜任其实习岗位的工作,独挡一面。

3.1 一“3”——建立3个系统

顶岗实习创新模式“3 + 3 + 3 + 3”主要由3个系统构成,即保障系统、运行系统和评价系统。

3.1.1 保障系统

3.1.1.1 思想保障

做好思想保障工作是实习工作的大前提,在实习前夕应召开实习动员大会,积极鼓励教师参与;解除家长对实习的疑虑和误解;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并预见实习中的种种困难。

3.1.1.2 条件保障

它是实习工作的坚强后盾。选择具有良好企业文化、高品质服务水平和完善管理制度的酒店进行校企合作,为顶岗实习提供稳定的教学基地;不断地进行师资力量的完善和提高,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借助企业导师力量为顶岗实习提供技术保障;保证学生的食宿条件,提高实习生活质量,为顶岗实习提供物质保障。

3.1.1.3 法律保障

它是顶岗实习的护身符,通过签订一系列具有法律效益的协议来保障学校、企业和学生3方的共同利益。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向、用人数量、用人时间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的处理方式;学生与酒店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主要包括说明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的处理方式;学生与学校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主要也是包括说明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的处理方式。

3.1.2 运行系统

主要包括实习培养目标的确立、合作单位的选择、实习协议的签订、兼职教师队伍的建立、联合教学方案的设计、现场教学的实施、工作岗位的调换、工作重点的制定和工作情况的检查等。学校要认真进行企业调研,慎重选择实习企业,与企业共同商讨确定实习培养目标,并签订顶岗实习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同时建立兼职教师队伍,校企双方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实施现场教学,同时还要为具备一定素质和能力的实习生提供轮岗工作和锻炼的机会,确定工作重点,检查工作效果。

3.1.3 评价系统

评价的主体包括学校、企业和学生,3方共同参与评价使得评价结果更真实;评价的内容包括实习方案评价、实习过程评价和实习效果评价,这样使得评价内容更全面。评价的方法包括学生自评(通过填写《顶岗实习日志》、《顶岗实习周记》、《顶岗实习报告》)、同学互评和校企双方导师综合评价,这样使得评价方法更多样,评价结果更客观。

3.2 二“3”——学习3个内容

酒店对实习生的培训内容应该由3个部分组成。

3.2.1 技能培训

岗位技能培训应该由各部门制订培训计划,通过岗前和在岗培训的方式,对实习生进行操作规范、工作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并进行最终考核给予成绩。

3.2.2 外语培训

主要是英语的培训,通过讲授、影视欣赏、口语对话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可以熟练地使用英语对客服务,同时提高外语能力也为个人职位晋升增加筹码。

3.2.3 管理能力培训

对于一些实习表现较好、个人素质和能力较高的实习生,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一些相应的管理能力培训,并为其提供一定的锻炼机会。

3.3 三“3”——制定3个制度

3.3.1 岗位调配制度

实习岗位的分配一方面由酒店各部门对学生进行挑选,另一方面老师也可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专长对酒店进行推荐。目的是使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得心应手的工作,加强自信心的同时也可提高酒店的工作效率。尽管岗位调配对学生而言是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的,然而轮岗对酒店来说意味着增加培训负担,所以多数酒店不愿这样做,为此我们应该制定严格的轮岗条件,满足条件的允许轮岗,如经过酒店系统培训后在本部门工作3个月以上,在本部门表现优秀,包括服务技能和职业道德方面,经过考核成绩良好的。尽量做到兼顾酒店和学生双方利益。

3.3.2 过程指导制度

顶岗实习期间要对学生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并由“3个导师”共同负责实习生的学习、工作和日常管理。这3个导师分别是“职业导师”、 “专业导师” 和 “企业导师” 。“职业导师”主要由辅导员组成,负责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日常管理工作、思想教育及心理辅导工作。“专业导师”由相关专业教师组成,主要负责到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了解、对实习工作进行指导、解答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组织好校外教学。“企业导师”主要由酒店的相关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学生在实习期间的食宿安排、上岗培训、实习指导、安全教育等工作。根据三段式的考核方案,制定不同阶段学生的工作要点,其中1~3个月,工作的要点是帮助学生适应实习生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3~6个月,工作的要点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满足其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对优秀的学生可以协助其调岗,并建议其学习基层管理知识;6~12个月,工作要点是根据学生实习情况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帮助每个学生找到就业方向,对于不愿从事酒店行业的学生,协助其调换工作。

3.3.3 建立实习生档案制度

为了更好地了解实习生的实习过程,总结实习成果和不足之处,我们应该建立实习生档案,包括实习岗位说明,岗前培训内容,工作场地、场景照片,工作成果,实习日记、周记,实习报告,实习鉴定和各种考核表格等。这样可以一目了然地将一名实习生的整个实习过程真实地记录下来,以便更好地总结实习的经验和教训。

3.4 四“3”——考核3个阶段

建立三段式的考核方案,在学生实习期间的3个月、6个月和1年这3个时间段对学生进行跟踪考核和评价,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态度、业务技能、服务水平和外语能力等。

3.4.1 3个月阶段

学生实习的前3个月主要是以适应为主,包括对酒店工作环境的熟悉、对工作中人际关系的适应,以及对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的适应等等。有很多学生由于适应不了这些方面,所以在实习初期就出现逃避实习等问题。所以把这一阶段作为第一个考核点,可以准确掌握学生对实习的适应程度和心理动态,以便进一步进行实习指导工作。

3.4.2 6个月阶段

这一阶段,基本上酒店对于每一个实习生的基本情况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一阶段需要酒店和学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满足其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对优秀的学生可以协助其轮岗,这样既使得优秀的学生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对其他同学形成了激励作用。

3.4.3 1年阶段

这一阶段学生实习1年,对于酒店工作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要根据学生实习情况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帮助每个学生找到就业方向,对于不愿从事酒店行业的学生,可以协助其调换工作。只有通过考核才能拿到实习合格证书,最终得以顺利毕业。这样对学生在酒店的实习就有了一定的约束力,学生在平时的工作中也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工作态度、服务技能、外语水平等。

“3 + 3 + 3 + 3”创新实习模式为学校提供了实践教学资源,增强了实训师资力量,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到酒店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工作,可以将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深化了对管理知识的认知,还拓展了人际交往能力,强化了团队合作意识等,并可以直接感受酒店的企业文化和经营氛围,这样学生在实习结束后进入工作岗位就会从容不迫、顺利地完成角色的转变,也提高了就业竞争实力。同时企业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学生去酒店实习可以补充必要的劳动力,满足酒店人力资源短缺需求。这样不仅为酒店节约了培训成本,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酒店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真正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达到了共赢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 侯明贤.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模式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07(12):150-152.

[2] 招建贞.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有效设计[J]. 魅力中国,2010(1):245-246.

[3] 陈华荣. 顶岗与校内实习相结合,改革传统实习模式[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3):110.

[4] 毛润泽. 构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绩效评价体系[J]. 教育论坛, 2008(7):174-176.

[5] 张雪丽,何立萍,郑昭彦. 高职类酒店管理专业“6 + 2”学习型实习模式研究——以上海花园饭店为例[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125-127.

作者:王珺

上一篇:制度环境会计准则论文下一篇:食品冷链物流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