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分析论文

2022-04-25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非财务信息披露的重要载体,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分析我国社会责任报告在内容、质量、地区分布及第三方审核等方面的相关规范问题,提出规范内容、完善形式、加强引导及实施监督等措施。并以中联重科所发布的2010年社会责任报告进行了例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分析论文 篇1: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分析

摘 要: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是向社会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的基本组织,既具有经济性质,又具有社会性质。经济与社会越是发展进步,企业社会责任就越令人关注。如何履行好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了一个时期以来的重要热门话题。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改革开放

一、 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1997年,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联合推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SA8000),它是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SA8000标准2001版本关于社会责任的规定共有9个方面38条,主要内容包括:童工、强迫劳动、健康与安全、组织工会自由与集体谈判权、歧视、惩罚措施、工作时间、薪酬和管理系统。据SAAS关于SA8000标准的认证的工厂简要统计,自1998年起,截至2008年9月30日,全球通过该认证的企业有1 835家,在我国先后有上万家企业接受跨国公司的审核、被要求通过SA8000认证,但是只有少数企业获得认证证书[1]。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明显的今天,该标准的出台使得国内企业产生了技术壁垒、对外贸易产生了摩擦和阻力,也就引起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热切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些成就之中蕴涵了企业的重大贡献。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企业的成熟度还不够,由于转型期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职能的转变,导致企业片面地追求短期利润来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而政府、公众对企业逐利行为外部成本的无意识和容忍,则导致必要的监督与约束机制的薄弱,由此形成“企业社会责任真空”。2008年,我国三鹿集团发生了“毒奶粉事件”,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乳业巨头三鹿集团在一片慨叹声中走向破产,使得中国奶制品业乃至中国民族经济的信用严重受挫。2009年11月21日凌晨2时30分,黑龙江省龙煤控股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经初步分析,该事故主要是由于113队施工作业面距离地面约500米深的探煤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引起瓦斯爆炸,波及井下作业采掘工作面28个,当时井下共有作业人员528名。经全力救援,有420人升井,矿难已致104人死亡,还有4人被困在井下,下落不明。诸如此类的安全生产事故以血的事实告诫人们企业社会责任至关重大。不断涌现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职工福利侵害、消费者权益损害等一系列社会责任问题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相悖,成为了我国亟待解决的难题。

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中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明确要求。在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引导企业树立现代经营理念,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的要求。2010年5月21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并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对于社会责任有了明确的规定,规范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现代企业作为“社会人”,履行社会责任是其天然使命,也是社会对企业的普遍期望,其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水平是事关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键因素。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如何,需要介入独立的外部力量进行审查,尤其是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的监督、鉴证和评价。通过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审核、提示并报告,有利于将其纳入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克服企业片面追求利润而忽视外部成本的短期化行为,在全社会树立率先典范与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 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目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和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更好的与国际社会接轨,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学会怎样履行好社会责任等一系列国际惯例和规则的要求成为获得国际市场准入资格的必要手段。现阶段,社会公众对企业无视社会责任的谴责之声此起彼伏,甚至各种社会力量联合起来采取行动,给企业的经营及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成为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有助于对社会责任理论和实务等相关问题的突破和进展,以期推动我国社会责任建设工作。

近年来,国家各相关部门和企业自身对社会责任日益重视。2005年12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发起“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联盟成立大会”,会议起草了国内第一部综合性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草案》,发表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北京宣言》。随后,2008年1月4日国资委发布1号文件《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要求有条件的中央企业要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及时了解和回应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建议,主动接受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监督。这些文件标志着政府开始重视社会责任问题并在中国全面推动企业承担应负的社会责任。2006年3月11日,国家电网对外公布“2005社会责任报告”。这是中央企业正式对外发布的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此后,中国铝业公司、中海油、中远集团相继发布“2005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2007年有47家上市公司发布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2008年达到132家,2009年则增至465家,是2008年的3. 52倍,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

随着《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草案》、《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北京宣言》、《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相关规定的逐步实施,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将日益完善。但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工作刚刚起步,企业社会责任的内部审计尚未开展,对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制度、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考核等甚至没有采取行动。由此可见,我国现阶段所实施的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理论界还缺乏系统的研究,特别是结合我国的环境特点、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研究更是少之甚少。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理论的研究可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规范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商业价值。

三、 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和审查,促进企业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促进就业、员工权益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关注和投入,最终实现了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二,有利于完善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理论。我国目前的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理论研究范围比较窄,深度还不够,研究成果相对比较零散。而对比之下国外学术界对于社会责任审计的研究已经由来以久,在理论和实务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对加快我国学术界在该学科前沿问题上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第三,有利于规范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比较淡薄,而社会责任及其审计是近年来国际市场一个新兴的企业运营原则,为了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就必须遵循这些规则,对于社会责任审计的研究不仅能够强化我国社会责任审计意识、规范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而且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社会声誉,还可以帮助企业实施先进的经营战略、开拓新的市场,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总之,企业社会责任审计能够为企业自身以及所属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对其进行专门、深入地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 王 佳]

作者:杨大方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分析论文 篇2: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规范问题分析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非财务信息披露的重要载体,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分析我国社会责任报告在内容、质量、地区分布及第三方审核等方面的相关规范问题,提出规范内容、完善形式、加强引导及实施监督等措施。并以中联重科所发布的2010年社会责任报告进行了例证。

关键词: 社会责任报告;规范;中联重科

一、引言

有关社会责任规范要求,企业不能以自己的利润作为唯一市场目标,更要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责任。迄今为止,企业社会责任规范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活动。例如,1997年,社会责任国际组织制定了针对供应商所提供产品的SA8000 (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International Standard,简称SA8000标准)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而在我国,2002年国家经贸委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在《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 首次提出发布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要求。深圳证券交易所在2006年9月颁布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2007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也发布了《利益相关者与公司社会责任》,严格要求今后各上市公司对社会责任报告必须定期披露。2010年在“履行社会责任,央企在努力 ”会上,再度强调所有的中央企业3年内必须都向社会公开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履行社会责任要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这标志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概念、内容及基本形式

(一)社会责任报告的概念

企业和社会间的共生关系决定了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最先由英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所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在营利的同时,企业应最大限度承担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责任。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4号—社会责任》中规定,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员工权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促进就业保护等方面。

(二)社会责任报告应披露的信息内容

由于国家、民族文化、环境及经济发展等诸因素的不同,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并不均衡,导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所披露的内容也不一定相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披露公司以下几方面的信息:(1)管理,具体涉及公司的治理方式、发展观、组织结构及发展目标等内容;(2)产品,包含产品的价值、质量以及顾客的满意程度等;(3)利益相关,包含顾客、供应商及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信息,还包括员工的薪资福利、接受再教育和培训的信息以及员工的人身安全等;(4)社会,包括企业参与的社会公益活动、捐赠以及为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等;(5)环保,如有关企业生产经营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措施、节能减排及新能源的开发等;(6)其他,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与社会责任相关的信息。

(三)社会责任报告的几种披露形式

目前,国内外主要有三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方式。

一是通过财务报告这一载体来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例如,在财务报告体系中,需要结合社会责任会计的相关知识,在资产负债表中添加相关会计科目及科目余额来体现社会责任信息,并辅之以报表附注加以解释说明,最终以编写财务报告的方式来披露社会责任信息。

二是以文字描述的形式来编写社会责任报告。迄今为止,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最简单方法是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总结企业所做出的努力及成绩,并由审计部门审核发布。由于该类报告较少涉及社会责任会计的相关内容,所以整个报告内容显得过于单调。

三是根据社会责任会计编写社会责任报告。编写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是现在最为完善和有效的披露形式,较文字描述复杂,内容丰富。根据社会责任会计,利用不同于其他会计科目、会计计量和传统财务会计的方法,编写不同于财务报告的社会企业责任报告,其中主要包括社会企业责任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编写完成之后再由权威的审计部门进行审核公布。

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规范问题分析

(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存在的问题

据有关研究机构针对371家A股上市公司所发布的《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近年来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展较快,但由于起步较晚,在相关的研究和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内容和质量不一。具体体现在内容的细节、重点和规范的水平有很大的不同。据相关调查数据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报告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劳工标准、工作条件、社会活动和慈善捐款等方面,但没有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做出规范。同时,由于一些企业迫于商业压力而编制社会责任报告,仅仅流于形式,不注重报告质量。因此,在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和质量评估上就缺乏可比性。

2.披露的行业与地区分布不平衡。据蓝皮书显示,所调查的371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采掘业、食品饮料业等20个各行业,其中机械设备(占17%)、金属和非金属(占14%)、交通运输、仓储、石油(占9%)、家具、木材(占1%)。地区分布也不均衡,广东地区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数量最多,其次依次是北京、上海和浙江。

3. 缺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审核部门。迄今为止,我国企业大多数责任报告并没有履行第三方审计程序,第三方审计报告体系尚未建立。有专家评论说,没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审计部门,报告质量类似于广告。确实如此,没有审核社会责任报告的强制要求,企业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时就有可能夸大事实,淡化甚至损毁信誉。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规范措施

1.规范报告内容。

国资委(2008年1月)在《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中对社会责任报告内容进行了具体规范。基于全球报告倡议组(GRI)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框架,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企业文化及经营理念。在一个企业的经营理念及文化意识形成中,高级管理人员往往起着关键性作用,尤其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因此,需要高管人员注重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和发展,规范和完善企业经营目标和业绩、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等,以达到促进企业经营理念健康发展的目的。

第二,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在企业生产、销售等环节都应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改善等内容,这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

第三,社会贡献。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还应涉及企业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情况,包括企业的慈善捐款,员工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劳动保护和教育培训等做出具体披露。

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13年第2期2013年第2期(总第182期)张亚连,汪平凯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规范问题分析

2.完善报告形式。

根据我国企业实际情况,可以考虑采用自愿与强制相结合的原则来进行社会责任报告的推广和实施。譬如,披露主体由点到面,先在大型上市公司中推行,通过使用独立报告模式定期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然后再逐步推进,在一些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中慢慢推广开来。披露形式可以先采用适当的文字说明,说明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也可以把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内容丰富在传统的三大财务报表中进行披露,等条件成熟可考虑编制独立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3.加强政府引导,实施审核制度。

近几年我国政府积极颁布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界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强制和自愿披露的内容,从而做到有效引导和鼓励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履行社会责任。

为了保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完整、准确和公正,可考虑由独立第三方审计监督部门来严格审查和评估,以提高披露质量。在我国,可通过构建一套完整的社会责任报告的审计标准和准则,明确审计的对象、范围和主体,设计科学的审计方法和步骤,以逐步建立、实施和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审计制度。

四、案例应用及分析:以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2000年10月在深交所上市(简称中联重科,股票代码000157),是中国工程机械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之一。企业价值源于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中联重科品质的集中体现。救灾赈灾、支持慈善、爱心助学,中联重科承担社会责任不遗余力。

下面以中联重科2010年度所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为例, 对中联重科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规范情况做一分析。

(一)中联重科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主要内容

中联重科是一个正处于发展和扩张中的上市公司,它主要涉及的社会责任报告内容板块有以下几个方面,如图1所示:

社会责任报告中具体的披露内容则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1)利益,即他们所关心什么?(2)行动,即我们做了什么? (3)效果,即我们做得怎样?(4)目标,即下年达成什么目标?

结合上述主要报告板块,基于利益、行动、效果和目标等四个方面的中联重科社会责任披露内容具体规范如下:

1.股东。股东们所关心的是看是否具有长期价值和可持续性,通过优化、完善治理结构,完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生产经营取得飞速发展,为国家和股东创造丰厚的经济效益,并积极回报股东和投资者,最终实现向国际化进程迈进,为社会和股东创造丰厚的经济效益目标。

2.客户。对于客户来说,关心是否能提供便捷化、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在2010年全国实施用户满意工程推进大会中,中联重科荣获全国用户满意企业荣誉称号。在导入零缺陷质量管理理念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质量成本核算系统,实现持续发展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方针的目标。

3.供应商。供应商关心其合作模式是否快捷有效、是否互利共赢。因此,在供方和合作伙伴的管理方面, 公司制定了采购控制程序、经济合同管理规定、外购作业规定、外协作业规定、采购外协付款制度、供方评价准则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规范对供方和合作伙伴的管理,并每年对这制度进行评价,使其不断完善。结果是提高了采购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率,也规范了供应商送货渠道、沟通渠道,使得供应商能够随时、随地并及时了解采购、订单、收货等相关信息, 避免了大量的繁冗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公司和供应商创造了一个和谐的供求关系。

4.员工。员工需要合理的薪酬、专业的培训、工作的成就感。公司必须改进职位体系,再造薪酬体系, 建设学习型组织,加强职工劳动安全保护,才得以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营造积极进取的高绩效文化,个人价值随着企业增长而实现。最终目标是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设,建立了分层清晰、管控有效,反应迅速、运作高效,体系完善、创新规范的人力资源运营体系。

5.社会。企业对环境的保护、对公益事业的投入等则是社会所关注的。中联重科通过建立帮困基金管理委员会,开展爱心改变命运助学活动, 湖南体育事业的长期合作伙伴等活动,曾一度获得长沙慈善特别贡献奖等。该公司将继续以至诚执着之心,勇担重任的诺言坚持一年一度的爱心改变命运助学活动等来实现公司对社会的承诺和社会责任目标。

(二)中联重科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特点

进行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也是企业成熟发展的表现。《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书》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对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编制,并采用单独发布方式,使社会公众能方便搜索到所需社会责任信息,从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一目了然。

(三)该案例分析中引发的问题思考

1.中联重科社会责任报告存在的问题。

(1)披露方式较随意,内容不一致。企业选择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形式和内容都较自由,只披露对公司产生正面效应的信息,对公司有负面影响的信息则选择回避不谈或轻描淡写,从而造成信用使用者对公司发展情况的了解缺乏客观性和真实性。

(2)报告的参照制定规则存在局限性。本报告虽然参照了上述的准则和规则,但缺乏国际标准的规范,其适用性有局限;且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缺乏独立第三方的审计, 无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3)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单一,有用性较差。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过多的采用文字描述,量化信息较少。而且,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内容未得以规范,导致其有用性较差,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相关社会收益和社会成本也缺乏较为完善的估计。

2. 规范中联重科社会责任报告的建议。

综合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与利益,以决定披露主体。进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必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如果在综合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权力后,遵循重要性原则,把公司的利益水平和权利分别按高低层次进行分类,形成权利/利益矩阵(见图2所示),这样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的时间和成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形式,加强监管。借鉴西方企业编制的社会责任报告书的方法,以货币单位为主,非货币单位为辅的计量属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披露模式。而后通过监管部门实施的强制性手段或引入审计机制,以确保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合法、真实和公平。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研究和实践证明,企业的经济效果与其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呈正相关。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有助于企业跟踪和理解环境和社会的变化,以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纳入发展战略,制定明确的社会责任规划,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责任指标体系来衡量企业社会责任业绩,以达到社会责任绩效持续改进的性能。

五、结论

编制和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在日趋复杂的经营环境中,以货币计量属性提供的财务信息无法充分反映企业所面临的机会和风险,也不能完全体现出企业价值。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则弥补了这一不足,将非财务信息与财务信息有机的结合,可以更好的反映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理性地选择了编制和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但目前来说,国内外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相关问题还有待于不断完善,因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规范问题已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内涵、披露形式和内容以及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归纳和分析,并以《中联重科2010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为例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规范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帮助企业更加深入理解和有效规范社会责任报告。

参考文献:

[1]Manuela Weber.The business case fo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a companylevel measurement approach for CSR[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2008,(2):22-27.

[2]刘建秋,宋献中.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创造研究:回顾与展望[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3):102-106.

[3]王晶晶,杨洁珊.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展望[J].管理评论,2010,(8):98-104.

[4]郭洪涛.不同所有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形式探讨——基于创新型CSR模型基础之上[J].经济问题探索,2011,(2):99-104.

[5]贺小刚,陆一婷.公司社会责任与价值创造:基于社会调查的数据分析[J]. 科学经济社会,2008,(3):64-71.

[6]Manuela Weber.The business case fo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a companylevel measurement approach for CSR[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08,(10):120-126.

[7]王爱国.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会计模式新思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9):39.

[8]张会芹.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认同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12):36-39.

[9]文建奇.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家精神培育[J].湖湘论坛,2011,(3):95-98.

(责任编辑:王铁军)

作者:张亚连 汪平凯 吴俊琳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分析论文 篇3: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摘 要: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迅速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因此,应从企业层面、社会层面、政府层面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问题 强化措施

一、导致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相继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从总体来看,导致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仅有企业内部的原因,而且有政府、社会等方面的外部原因。

1.外部原因

(1)政府对企业监督力度不足。

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监督力度不大,造成了政府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的缺位现象。政府的政策不稳定性,促使企业追求短期利益,忽视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许多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为企业逃避社会责任充当了保护伞。

(2)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一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企业的制约将不复存在,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及机制又尚未健全,在各种制度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漏洞,市场约束和法律约束均不到位。同时,在这一特定的时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企业社会责任观也没有真正确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造成企业社会责任的实际缺位。

(3)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立法工作滞后。

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和推行却比较滞后,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法律约束机制的弱化使得企业逃避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即便是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是由于惩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低廉,仍然难以有效地遏制企业的违法行为。

(4)公众维权意识淡薄。

企业职工维权意识比较薄弱。由于自身条件所限制,相当一部分企业职工缺乏最基本的法律知识,不知道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消费者由于对法律知识的欠缺,再加上法律本身的不完善,加之维权程序复杂性和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金钱等高昂成本,往往放弃对权益的维护。同时,社会公众普遍缺乏维权意识,难以在社会的层面形成有效的社会性的监督制约机制。

2.内部原因

(1)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缺陷,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不足。

现阶段,我们尚未建立起一个相对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我国的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股权高度集中,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分离,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各自的权利、职责、责任不明确,彼此之间难以形成制衡的关系,所以很难在公司治理层面反映社会各方的利益,导致管理者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更关注企业的短期利益,忽视企业社会责任。

(2)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淡薄。

我国大部分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存在模糊性,许多企业认为承担社会责任必定给企业增加成本,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失去市场竞争力。这是企业不能正确对待社会责任的集中表现,企业没有意识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的利益最大化是相互统一的关系。

二、强化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措施

1.在国家政府层面上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措施

政府应切实履行自身的职责,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强化社会责任建设。政府本身就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GDP一元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标准与政绩观,应将经济效益的追求与环境保护,社区服务,职工利益,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引导企业树立全面的社会责任意识。

政府应将税收优惠政策和企业的社会责任联系起来,企业很好地履行了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才能够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而不能仅仅以项目的大小、产值的多少、对当地政府的政绩贡献大小来决定是否给予税收优惠。国家和政府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社责任评价制度,通过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的确立,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全面落实。

2.在企业层面上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措施

企业应不断提高和强化企业员工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企业社会责任是生存发展的根基,在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引导下,企业才会有稳定持续的发展。企业加强应诚信建设,企业诚信不仅是一个良好企业的价值体现,而且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标志,企业的诚实守信经营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要进一步加快传统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企业良性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而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则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只有成为自我生存和发展的经济主体,企业才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成为承担相应社会责任主体。

3.在社会层面上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措施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除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政府行政执法管理之外,还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工会、消费者协会等民间非政府组织的舆论监督,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与监督体系。

加强大众媒体对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关注,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和导向作用。加强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工会、环保组织等社会群体组织的力量,强化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监督。通过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形成全社会的监督氛围,促使企业真正成为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社会主体。

参考文献:

[1]杜中臣.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实现方式[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4).

[2]李兰芬.企业性质与企业社会责任[J].学海,2008,(1).

[3]陈留彬.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6.

[4]姚海静.企业社会责任的哲学基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作者:郭文平

上一篇:民生档案工作和谐社会论文下一篇:金融支持下的文化创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