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学视角分析问题

2022-10-20

第一篇:从社会学视角分析问题

从政治社会学视角分析群体性事件

摘要: 中国社会现阶段正处于矛盾多发期,近年来每年因各种社会矛盾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多达数万起,甚至十余万起。对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是我国社会学的一共重要方向。本文将结合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对群体心态的研究,从政治社会学的视角分析群体性事件,为我国群体性事件的解决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群体心态;群体性事件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我国正在经历着一个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国家主导的市场经济日渐成为新的经济体制潮流,同时贫富的急剧分化也随着这潮流越发凸显。因此,社会上各种矛盾和冲突此起彼伏,在社会上表现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冲击着这个转型的社会。甚至有专家认为,未来10年中,,群体性事件将是中国社会稳定最大的威胁,也是对地方政府执政能力最大的挑战。

一、群体性事件含义及其特征

所谓群体性事件, 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集体行为。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征:第一,参与人数众多,表现为是群体性。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点在于发生的主体是多数人的参与,它将共同目的的个体,通过组织号召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团体或群体。第二,辐射范围广,主观意愿强烈强,矛盾对抗激烈。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多数以群体的感情为基调,煽动大多数人情感共鸣,甚至丧失理性对国家、社会和个人造成巨大的伤害。第三,事件的发生较为复杂,不易处理。多数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稍微有所处理不当那么将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有时,通过互联网信息的传递,往往会掩盖事情的真相导致事态扩大。

二、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现状

结合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2012-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等资料,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社会现阶段正处于矛盾多发期,近年来每年因各种社会矛盾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多达数万起,甚至十余万起。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从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看,主要集中在就业、劳动关系、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归纳近几年来发生的一些事件,可以看出群体性事件涉及的社会冲突有三个焦点问题:征地拆迁、劳资关系和环境保护。

从群体性事件的表现形式看,除较为温和的集体上访之外,也出现了一些跳楼、自焚、集体下跪等各种极端特别行为。另外,群体性行为开始不止在现实中进行,网上群体性事件也开始大规模发生。

三、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

(一)政治利益分配不均,社会阶层结构出现新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先富带动后富”思想的推动下,我国的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然而,人们希望的共同富裕并没有达到,甚至,在市场经济的制约下,贫富差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部分人没有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这种政治经济利益的分配不均,造成造成社会群体价值观的改变。在面对同样的社会问题时,这些人社会的、心理的、经济等个方面的承受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如果一些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或者不能满足,那么就会汇集大量的社会矛盾,使得他们缺乏对政府的认同和支持,从而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二)权力腐败现象大量产生,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公权力运用得不到规范,导致了大量腐败的产生。腐败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直接造成公民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的降低。很大部分干部作风不正,滥用权力以权谋私,造成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信誉下降,导致民众情绪激化而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产生。社会转型时期,一个政府要实现稳定的社会局面,恰当的处理人民利益的矛盾,需要一个廉洁的品质作为支持,这样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三)沟通机制不完善,缺乏合理有效的政治沟通机制

合理有效的政治沟通机制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也是实现社会稳定的主要制度之一。有效的沟通机制,可以让群众多渠道的倾诉自己的利益诉求,对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缓和政府与民众的对立。然而,一旦这种机制遭到破坏,民众无法通过常规政治途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就只有通过争议政治等其他途径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近年来,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的增多,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民众在表达自己意愿时没有一个合理的沟通机制。

(四)群体心态效应,导致民众极端行为的产生

在群体性事件中,群体中的个人会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勒庞称之为“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规律”,这种精神统一性的倾向,造成了一些重要的后果,如教条主义、人多势众不可战胜的感觉,以及责任意识的放弃。如很多事情并不大,也不难处置,但却演变为重大群体性事件,显示出群体心态在一定条件下对群体性事件的发展变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约束个人的道德和社会机制在狂热的群体中失去了作用,将会导致集体性**等极端行为的产生。

四、 解决群体性事件的对策

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我国在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环节,它造成的巨大的破坏力也是不可估量的。在群体性事件的解决方面,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 改革分配体制,注意公平和效率的协调

任何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都有深刻的深层原因,究其根本原因并加以改正,才能从根本上治疗社会群体性事件带来的破坏。注意公平和效率的协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关注对弱势群体的利益分配,使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能有效避免社会矛盾的积累和爆发。

(二) 制约转型时期的政治权力,提高政府公信力

转型时期的政治权利,单纯依靠道德约束不能保证权利的合法运行,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合理的制约机制,从权力、法律、道德等多个角度制约权力,保障权力地有效运行。这样既可以提高政府的公共决策水平,提高行政效率,还可以提高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从而有效的化解矛盾。

(三) 建立合理的沟通机制,保障民众沟通的权力

沟通是相互理解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让民众充分表达其内心所想,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建立合理的沟通机制。保障民众沟通的权利,让民众能通过利益集团充分表达其利益诉求,进而适时的改变政府的各项政策,是化解民众矛盾堆积的重要途径。

(四)加强对民众的法制教育,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

公民合法的利益表达和合理的情绪宣泄并不会影响整个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引导群众采取平和理性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意愿,有利于政府及时了解和掌握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诉求。但政府要加强对民众的法制教育,避免在利益表达的过程极端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美)奥罗姆 著,张华青 等译《政治社会学导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09

[2] (法国)古斯塔夫·勒庞 著,冯克利 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11

[3]陆学艺,李培林,陈光金 著《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2

第二篇: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影片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

[摘 要] 《蒙娜丽莎的微笑》这部影片关注了当代女性生存与自我身份认同困境这一热点问题,导演迈克·尼维尔通过电影特有的光影叙事方式,为我们展示了女性主义先驱如何思考与践行的生活轨迹。《蒙娜丽莎的微笑》作为表达女性自身诉求的电影,它所呈现出的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对女性解放道路的探索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即使是女性社会地位有所提升的今天,这部影片对于女性如何发现自我、寻求自我发展之路无疑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蒙娜丽莎的微笑》;女性主义;失语;觉醒;反抗

《蒙娜丽莎的微笑》作为一部“星光熠熠”的女性电影,云集了朱莉娅·罗伯茨、斯黛尔斯、克莉斯汀以及“蝙蝠侠女友”玛姬·葛伦哈尔众多美女明星,茱莉亚·罗伯茨在这部影片中继续延续了以往美丽、智慧、独立的电影形象。故事发生在坐落于美国马萨诸塞州 被誉为“没有男子的常青藤” ——卫斯理女子学院中,而这个学院并不是单单以治学文明,而是以培养名媛淑女出名,由朱莉娅·罗伯茨饰演的女主人公凯瑟琳·沃森作为一个刚刚从加州柏克莱大学毕业的美学博士,在大学里接受了女性自由改革的思想,她个人胸怀宏愿立志成为一名出色的教授,满怀理想的凯瑟琳受聘来到久负盛名的卫斯理女子学院担任艺术史教授。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女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放,社会地位也逐渐受到重视,但在上流社会女性所受到的封建思想禁锢现象仍旧非常严重,在卫斯理这座著名的女子大学里,女学生们大都来自上流社会家庭,从小接受优秀的教育,但教育的目标并不是使其个人得到良好的发展而是将她们塑造成千篇一律的上流名媛,并且以嫁入豪门做个上流贵妇为终极目标。对学院的这种腐朽教育思想令凯瑟琳无法忍受,她作为一个有理想的知识女性,力图在教育过程中散播自由种子,鼓励女学生们摆脱思想的桎梏,勇敢追寻个人理想之路。影片即以师生互动关系为主轴,讲述了女主人公凯瑟琳在女校中如何传播自由思想、如何帮助女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阻挠和挑战。

一、失 语

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女性主义巨著《第二性》中给从古至今的女性做出了定位——“第二性”。相对于占据主导地位的男性来说,女性永远处于被动和附属的次要位置上,甚至是到了现代的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尽管第一次把性别问题提升到了社会结构的高度,但在其理论中仍然是“将男人定义为人,将女人定义为雌性——每当她的行为举止像人时,她实际上是在模仿男人。” 女性在人类社会之中长久作为“他者”的身份存在。正如波伏娃所指出的,从来没有男人有这样一种意识去表现男人的特殊地位和处境,也同样没有人关注这种由性别而引发的问题,这是一种长久以来男权社会造成的集体无意识,同样也是约定俗成的社会常态,而这种常态背后的不合理,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关键所在。迄今为止,女性主义小说、电影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觉醒的女权主义者对女性的社会角色、身份的思考。

在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卫斯理女子学院所进行的教育实际上是为男权社会输送高质量的贤妻良母,而对女性自身的发展是极度忽视的,在这里所有女性的行为标准是统一的,所有的人生目标是统一的,女性的自身需求是完全被忽视的,女性不是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存在,而是作为男性华丽的附属品存在的。在男权社会的主导下,女性处于失声缄默的状态,而这种生存困境是完全被粗暴的男权制度所漠视的,更重要的是,生活于其中的女学生成长环境中完全受到男权思想的灌输,她们自身是无法意识到这种看似常态实际上却完全不合理的境遇的。

女性处于“他者”的地位,处于社会公共话语平台中“失语”的困境在本片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在卫斯理这座波士顿以北10公里的女子学院里,全部是女学生和大部分由女性组成的教师团体,但是在掌握真正话语权的校董会中的实权人物是由男性充任。当凯瑟琳小姐的第一堂课受到女学生捉弄时,真正的压迫感来自角落中的那位男性学监,因为他掌握着凯瑟琳授课的优劣的评判权。学院运动会不是对体育精神的歌颂,而是对女孩子们早日得到上流社会绅士青睐的激励,跑步得第一名的女孩预示着她将成为最早找到归宿的幸运儿,在全体师生的祝贺声中,以结婚为女性幸福旨归的观念被潜移默化地灌输着。

而作为男权话语培养下的产物,女学生贝蒂作为卫斯理学院迂腐教育思想的强力捍卫者。身为校董事会资助人的女儿,贝蒂在这群女学生中具有强力的话语地位。而这种话语并不是出自贝蒂自身的思考,而是作为男性话语对女性话语剥夺与漠视的代言人,是男权对女性间接压迫的行使机器。在影片中最直接的表现,在同学中间,任何对于学院制度的质疑都将受到她尖刻的批评。凯瑟琳的朋友、医疗室的护士出于保护女学生的目的向女孩们发放避孕工具,被贝蒂蓄意透露给学校,校方立即将其解雇。贝蒂始终坚信只有维护家庭和社会所制约下的女性形象,并且将恪守这种制约看作是神圣的义务,与此同时,相信只有达到男性所认定的妻子角色才是女性幸福的所在。

讽刺的是,贝蒂按照她所理解的女性角色去生活得到的是不幸的婚姻,在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中饱受丈夫的冷落,使她身心遭受了重创。更深刻的冷漠真相是,贝蒂试图回到母亲身边来获得慰藉和支持,但同样是男权思想下产物的母亲冷酷地将其拒之门外,并将她的身份定位于他人之妻而非血脉相依的女儿,更不是性别上相惜的女性。贝蒂实质上已遭到丈夫无情的抛弃,却在困境中只能孤立无援地独自苦熬,而被剥夺了做出离婚决定的权利。正是基于现实中妇女类似困境的一再出现,女性主义才得以萌芽,随即女性主义运动才得以蓬勃发展。

二、觉 醒

凯瑟琳出现在卫斯理女校,不仅仅是作为美术史教师,作为知识传播者出现的,因为凯瑟琳的第一堂课在讲授美术课程时便受到了女学生的嘲弄,卫斯理女校的女孩子们作为来自上流社会的名门闺秀知识底蕴是坚实的,但是她们缺乏的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而是来自个人身份认证上的盲区,而凯瑟琳的到来无疑是带有启蒙性质的。

在凯瑟琳到来之前,女孩子们处于男权思想灌输下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盲从,对于个人身份的认同完全建立在交付于男性社会认同标准的基础之上,她们缺乏对于女性、个人命运的思考,甚至是主体性的认识,在丰厚的物质背后是个人意识的盲区,她们看上去是天之骄女,拥有无上的选择权利,实际上是家庭、婚姻、男权社会中的玩偶,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是苍白而空虚的心灵,洋溢的青春一开始便要注定走向迂腐的婚姻坟墓。

凯瑟琳大胆地放弃了原有的单一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转入对女性觉醒意识的启迪。在影片中,凯瑟琳抛弃了经典的古典艺术,继而转入对现代艺术的介绍,首先从视觉和眼界上打开了女学生的思考空间。凯瑟琳将教师的工作看作是对个人理想的践行,这不可避免地与校方的教育理念相左。当妇女们把家庭制度作为自身信仰,把结婚生子作为自我独立方式,把家庭主妇作为终身职业,把丈夫、儿子的成就看做人生骄傲,女性自觉地站在附属于男人的地位,女人们即使在摆脱父母的掌控后,仍然选择温顺地接受新主人——丈夫的支配。凯瑟琳却选择了在男人的舞台上展示自我的生存哲学,她的前卫思想颠覆了一成不变的经典艺术教学,将现代主义作品大胆引入作为实用教材。

凯瑟琳在给女学生讲授梵高之时,对她们说,梵高的绘画世界并不是描摹了一个他所看到的世界,而是表现了一个他所感受到的世界。在凯瑟琳春风化雨的点拨下,女学生们从开始的蔑视这位出身平庸骑着自行车的女教师到尊重再到后来的灵魂共鸣,在卫斯理这座上流名媛聚集的小世界中,女学生展开了对自身女性命运的思考与抉择,她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长久以来所接收到的来自男权社会的信息,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自己所看到的事物是否就是一种真实,这种真实是否是得到个人思索认证的,一直以来被忽视的自我心灵世界被打开,从蒙昧走向了理性的思考,女性自我权利的诉求以一种势不可挡之势开始萌生并壮大起来,这种诉求是代表了女性的个人思考,同时也是女性自身力量的象征。

三、反 抗

正如法国文豪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多夫》中所说:“一个人得不到大家的理解没关系,将来必将由整个民族来体验。”凯瑟琳作为一个女性教师出现在卫斯理这样的女校、出现在上世纪大多数女性仍旧生存在男性话语权、对自身处境处于蒙昧状态的时代来说,她的行为与思想是超越时代的。就其性格而言,凯瑟琳是觉醒了的女性主义者,作为反叛者最引人注目的是她对婚姻的弃绝,虽然在那个时代单身女性并不鲜见,甚至是西方有着女性独身的传统,在卫斯理学院中单身女教师也大有人在,但是就像凯瑟琳的房东南希为代表的清规戒律所异化的修女式人物,这些老处女们是用自己的贞洁与牺牲维持着传统婚姻观念,她们的独身恰恰是对禁锢女性的制度的配合,而不是反抗。凯瑟琳恰恰与这些女性相反,她作为带有强烈自我意识的新时代的产物,来自美国以思想自由前卫著称的加州伯克利大学,使她身上自有的女性意识得以凸显。她甘愿离开加州的男友,就是为了在更高的层次上证明自己作为一名女性教师的力量与社会价值,像凯瑟琳这样不甘心于女性固有地位的自觉意识,在当时忽视女性存在的集体无意识氛围中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但其先锋性却有着启蒙意义。

然而琼与贝蒂在凯瑟琳的影响下,对自己的生活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贝蒂坚持固守传统婚姻制度,在饱受不幸婚姻的折磨之后,她的母亲不顾其所受的痛苦,坚持要她为了保证荣誉,继续维持这名存实亡的婚姻。贝蒂的母亲身为女性,却已经沦落成封建制度的帮凶来残害自己的女儿,对于女儿命运的支配是保证其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贝蒂对未来的憧憬幻灭之后,从凯瑟琳的反对者变成了最亲密的支持者,她拥有了一个全新的审视视角来重新评价自己的人生道路,重新开始寻找女性自身的人生意义,而从学业和职业中获得女性应有的社会权利与地位,最后她决定到纽约去求学。而与此相反,凯瑟琳寄予厚望的琼在重蹈贝蒂的覆辙,看上去较为独立的琼,最终在制度面前低头,放弃了去耶鲁深造的机会,回归自己家庭主妇的命运。

这部以师生互动关系为主轴的影片一经问世,便受到多方关注,许多影评人将其看做是《死亡诗社》的女性版,尽管两部影片都是教育题材都关注了教育制度问题,但是切入点还是大相径庭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作为表达女性自身诉求的电影,它所呈现出的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对女性解放道路的探索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即使是女性社会地位有所提升的今天,这部影片对于女性如何发现自我、寻求自我发展之路无疑具有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霞.传统女性主义的局限和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超越[J].江汉论坛,2001(02).

[2] 彭吉象.影视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 [英]欧纳斯特·林格伦.论电影艺术[M].何力,李庄藩,刘芸,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

[4] [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M].艾晓明,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作者简介] 肖飚(1968— ),女,北京人,博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文化学。

第三篇:社会心理学论文-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一、内容摘要

社会化的问题是社会心理学的一大研究领域。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社会化对于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从而为大学生社会化工作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二、理论准备

社会化是个体走向社会公共生活,融入现代社会的起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在社会文化的熏陶下,使自然人转化为社会化的过程。个体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必须要经过社会化过程,否则个体将无法适应人类社会。

个体社会化的研究源于西方心理学界,随后越来越引起社会学界研究者的关注。1895年,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题为《社会性的研究》中已用“社会化”这一概念来表示群体的形成过程。诚如赖特曼所说:“从婴儿出生的时候起,他或她就受着各式各样的人或事件的包围,而这些人和事件会塑造他或她对世界的知觉。个体认识到他或她所属的社会的各种价值并把它们吸收进去的过程,一般就称为社会化过程”。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社会化“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发展自己社会性的过程”„有鉴于此,我们认为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大学生社会化就是大学生在社会化基础上,以校园文化为依托,进一步学习、吸收和创造社会文化,掌握社会所畅行的行为方式,逐步适应社会生活,成为能自觉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非常重要的一个社会化阶段。但是大学生的社会化问题也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既有“社会化不足”的现象,也有“过度社会化”的征兆。这两种现象是与社会化的“度”相背离的两极现象。当然,社会化的“度”,不能由个人随意制定,它通常是由社会来确定,并通过教育尺度、人才标准、组织成员资格等一系列更为直观、具体的标准体现出来。

三、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化;社会化不足;过度社会化

四、案例

2010年10月20日晚,西安一名大学生驾车与一名骑车的女子相撞,事故发生后这名大学生将伤者连刺8刀致其死亡,而后在逃逸途中被附近民众抓获。警方透露,肇事者承认撞人后准备逃逸,但因发现对方正在记自己的车牌号而拔刀行凶。谈及此案,案件性质的恶劣程度让我们难以置信。大学生违法犯罪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如何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现象已经成为急需解决地一项严峻的社会问题。从大学生社会化过程来看,依据哈维格斯特对社会化过程的划分,大学生在生理年龄上基本处于青年期阶段。人在这一阶段社会化的主要任务,即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内容,除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外,有如下四方面:(1)政治上,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能将社会的政治规范内化;(2)道德品质上,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合理的信仰;(3)情绪稳定,心理健康;(4)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学生个体无法完成以上的社会化内容,出现偏差、失败以及种种病态现象,更是学习社会角色失败的体现。

五、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社会化问题

1.有违法犯罪行为。当今社会中,大学生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占17%,这一比例呈逐步提高趋势。违法犯罪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比较严重的问题。特征一,犯罪数量增加;二,类型多样化;三,犯罪主体范围扩大。

2.人生观、价值观错位。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的,但也有一些学生的观念、信仰与社会所倡导的背道而驰。以下几类比较有代表性:一,个人利益至上;二,功利主义;三,不当的消费观。

3.心理健康水平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大学生社会化状况的好坏。当前,大学生在适应环境、承受挫折等方面的心理状况低。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

4.人际交往障碍。人际交往是指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之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大学生同辈群体之间的交往是个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六、对策及建议

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现阶段的生活状态和成长经历迫切需要被正确认识和给予帮助。正如前文所述,大学生社会化过程分为社会教化和自我教化两个过程,因此,接下来将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出发,提出合理化建议,致力于构建一个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教育系统。

1.家庭保障机制。家庭在一个人一生的社会化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父母教育意识的转变、教育方式的改进等对于扩大家庭教育的功能有深远的意义。

2.学校促进机制。政府已经切实把教育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社会导向机制。社会大环境相对家庭和学校来说,对学生的影响更加复杂。环境分软环境和硬环境。从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角度,作为硬环境的高校周边环境需要优化;软环境则有两方面有待改善。其一,社会对大学生的角色期待应该进行适当调整。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应转变为在重视学习成绩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的考核。其二,社会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期待应当多元化。用人单位不应过于看重专业之间的区别,而应看重人才的素质。

七、小结 总之,大学生的社会化教育就是要针对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弥补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先天不足,丰富个体的社会化内容,优化个体的社会化环境。同时,社会也须通过公共政策和大众传媒为学校和家庭提供教育的导向作用,而学校和家庭之间也应以学生为纽带,教育者和家长之间始终保持交流、互动。通过建立这种教育系统,减少社会教化过程对学生存在不足的可能性,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化空间,激励学生的自我教化过程。

八、参考文献:

⑴俞国良.社会心理学(第二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⑵刘豪兴、朱少华.《人的社会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⑶杨爱华.《大学生社会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89年

⑷莫飞平.“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的几点思考”. 出自中国期刊网

第四篇:《暖春》的社会心理学视角分析

【摘要】 “一个来自贫困农村的孤儿,一个不断遭人遗弃的女娃,一个世上难得善良的老人将她收养,共同演绎了一段人间的悲欢离合与大爱无疆”。 这就是电影《暖春》为我们讲述的一个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故事。影片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采用温馨、细腻和朴实的创作手法,在优美流畅的画面中真实地叙述着一份感动,一份温情。

在感动之余,我们还可以从影片中发现一些社会心理学的踪迹,也就是可以对影片从个体的内部心理活动过程、个体相关的行为活动以及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领域等方面来进行深层次挖掘。本文就是运用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从这一视角出发,对电影中的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行为以及心理状态进行阐述和分析,从而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既加深了对社会心理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又对电影中的人物有了更透彻的了解,给人以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启发。

【关键词】 亲社会;态度;偏见

一、电影《暖春》的主要故事内容

《暖春》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80年代末一个偏远贫穷的小山村里,活泼善良的女孩小花,在爹娘和奶奶的呵护下,过着虽不富裕但却快乐的生活。但天有不测风云,父母、奶奶相继离开了人间,小花成了孤儿。因不堪忍受大伯的虐待,几经辗转,小花由上河村逃到芍药村,并被宽容、善良、慈爱的宝柱爹收养,从此小花和爷爷便相依为命。但宝柱和媳妇香草并不接受这个“野娃”。 无论婶娘香草如何对待小花,小花幼小的心灵上都没有丝毫的恨意。相反,小花秉着一颗纯真感恩的心,处处为婶娘着想,最终感动了婶娘,得到了婶娘的接受和认可。从此一家人过上了和睦幸福的生活。而小花大学毕业后也选择了回到芍药村,选择了山村教师这一职业,来回报养育她的家人和社会。

二、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影片进行分析

影片主要围绕爷爷收养小花以及宝柱和香草如何接受小花成为自家人的线索展开。因此接下来主要探讨这两条线索中表现出来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主要包括亲社会行为理论、态度问题以及偏见问题等等。

(一)亲社会行为理论

人类的社会行为很多,但是如果根据后果来分的话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对

社会或他人有益的行为,我们把这种行为叫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包括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另一种是对社会有害的行为,我们称之为反社会行为(Antisocial behavior),在反社会行为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侵犯行为。这里主要探讨亲社会行为。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自发性地帮助他人或者有意图地帮助他人的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其中助人行为的涵盖范围要大于利他行为。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而助人行为指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爷爷当初捡到的那个孤儿也就是现在他的儿子之后,为了他的儿子终生未娶。后来又主动抚养起小花,以自己年迈的身躯砍柳条、编筐,来供小花上学。爷爷的行为是不求回报的,这种行为是明显的社会心理学中的亲社会行为,更具体地来说是利他行为。从其他村民的行为来看,大家具有帮助这个女娃的意愿,但是出于种种顾虑,没有人愿意领养这个孩子。这其中的原因有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有害怕替别人白养盖子的顾虑,也有当时落后的物质条件的制约。所以村民的行为是一种助人行为而不是利他行为,即有意愿帮助他人,但受到条件制约的行为。因此这里有必要探讨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几个因素。

1、情境因素。这里主要考虑他人的存在所产生的影响。心理学家认为,当有其他人存在时,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他人,其他人越多,帮助的可能性越小,同时给予帮助前的时间延迟越长。当二狗将女娃捡回来之后,尽管围观的村民较多,但是没有人愿意收养孩子。一种解释是责任扩散,既周围他人越多,每个人分担的责任越少,这种责任分担可以降低个体人们的评价恐惧的助人行为。村民们都认为自己没有承担抚养女娃的责任,因此不提供帮助。另一种解释则与人们的评价恐惧有关,即如果人们知道别人正注视着自己,就会去做一些他人期待自己去做的事情,并以较受大家欢迎的方式表现自我。正是村民们试图避免社会非议的心态抑制了他们的助人行为。

2、助人者的特点。情境因素能增加或减少一个人表现出利他行为的可能性。但是有些研究也发现,一些人即使在不利的情境中也会帮助他人,而有些人即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也不去助人。可见助人者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助人倾向。爷爷的利他行为与他的性格特质是有关系的。爷爷是一个忠厚老实,胸怀宽广,无私奉献的充满爱心的老人。老人为了两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孤儿终生未娶,分别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老年。从性格理论来看,爷爷属于社会型人格的人,该人格具有的特征是友善、热心、外向、合作,喜欢与人为伍,能洞察别人的情感和问题,喜欢扮演帮助别人的角色。

3、求助者的特点。人们的助人行为也受求助者特点的影响,主要是指求助

者的年龄、性别、仪表和相似性等。在老人的眼里,小花是个可怜的孤儿,这也使他想起了当年他收养宝柱时的情景。因此,小花的遭遇引发了老人的同情和爱心,使得老人决定收养小花。

(二)态度的形成及改变理论

态度问题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问题。影片中婶娘香草对小花的态度改变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之一。下面就从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机制方面来分析这一线索。

1、态度的形成机制

弗里德曼认为态度包括三个成分。一是认知成分,它是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二是情感成分,它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三是行为倾向成分,它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它具有准备性质。行为倾向成分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从认知成分来看,婶娘认为认为小花的到来是由于她的不育导致的,她把小花看作是一个与本家格格不入的孩子,是来同自己争夺家产和地位的外人。于是婶娘就相应的产生了对小花的一些偏见,这种偏见是由于婶娘的认知出现了偏差造成的。从情感成分来看,基于上述对小花的认知偏见,婶娘对小花产生了厌恶和排斥的情绪。从行为成分来看,认知上的偏见和情感上的排斥,导致婶娘出现了一系列虐待小花的行为出现:在小花吃饭时给她脸色看、踩坏小花奶奶唯一给她留下来的风车、污蔑小花偷鸡蛋、三番两次逼小花走,把小花送人等等。

2、态度的改变机制

与研究态度的形成相比,研究态度改变的意义更大。人的社会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形成的,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互动和交往过程中发展变化的。因此,费斯廷格提出了一种解释态度改变的理论——认知失调理论。在费斯廷格看来,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但有时候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从而影响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影片中婶娘对待小花从厌恶、排斥到喜欢、接纳,从虐待她到给她做好饭、做新衣服,这一过程就可以用认知失调理论来解释。起初,婶娘由于认知偏差对小花产生了厌恶和排斥的情绪。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小花的纯真与善良逐渐感动了婶娘,使得婶娘对待小花的态度有所改善。这与婶娘从前的行为产生严重的不协调,给婶娘带来

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会促使婶娘产生寻求认知协调的动机。

关于减少认知失调的具体途径有一下三点:(1)改变行为,使主题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2)改变态度,使主体的态度符合其行为。(3)减少选择感,让自己相信自己只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4)增加认知。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

(5)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当认知失调压力出现后,婶娘慢慢认识到了自己曾经的认识不足,也明白自己对待小花的种种做法是错误的。于是出现了自身协调认知来减少不协调的情况,在态度改变的基础上促成了行为的改变,最终达到了态度与行为的一致。

(三)偏见问题

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从偏见形成的机制来看,婶娘对小花形成偏见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偏见是以有限地或者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婶娘认为爷爷将小花带回家是因为她不能生孩子,因此对小花采取排斥态度。另一方面,由于深受封建宗族嫡血至亲观念的影响,至今对大多数普通国人来说,依然无法从观念上改变,从情感上接受,在生活上细心照顾、哺育非亲生的子女。即使所谓的富有爱心,也往往局限于捐款捐物之类的短期公益行动上,一旦真的构成内在新的家庭收养关系,往往就会遇到很大阻力非议。其中最大的阻力常常来自那些已婚的家庭主妇,她们更难以接受像小花这样的外人融入自己的家庭,因此就出现了婶娘将小花拒之门外的情景。

而消除偏见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进行社会化、提高受教育水平以及加强自我检控等等。婶娘最终态度的转变主要是通过进行直接接触和加强自我检控。婶娘通过与小花的长时间的接触,逐渐体会到了小花的纯真善良,也了解到爷爷将小花带回家仅仅是因为爷爷的无私助人,而不是她不能生育。在调整了自己的认知,重新反思,重新认识之后,婶娘也最终接纳了小花。

影片展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爷爷的朴实无私,小花的善良懂事,叔叔婶娘的态度转变,更是以一种浓郁的艺术情感的表现力,将道德说教寓于美好的情感之中,表现了对人间真情的呼唤,带给我们极大的心灵震撼。通过社会心理学知识对影片的进一步分析,我们一方面能够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领会到人间的真情实感;另一方面,在对理论知识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以理论来指导实践,使我们能够正确理解自己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更加有效地融入到社会中去,并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S.E.Talor L.A.Peplau D.O.Sears .社会心理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漓江雪. 让真情永远——访电影《暖春》导演乌兰塔娜[J]. 电影(周刊),2003,(5).

[2] 乌兰塔娜,贺永连. 人间真情在《暖春》[J]. 电影艺术,2003,(3).

[2] 孙时进主编.社会心理学[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 俞国良主编.社会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五篇:社会构建视角下解决流浪儿童问题的路径探讨

张高峰

〔内容摘要〕最近,毕节市5名流浪儿童在垃圾箱取暖中毒死亡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社会构建视角下就我市如何解决流浪儿童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具体路径。

〔主 题 词〕社会管理流浪儿童解决路径

〔作者介绍〕六盘水市政府研究室

流浪儿童是指年龄在18岁以下,脱离家庭或离开监护人流落社会连续超过24小时,失去基本生存保障而陷入困境的未成年人。据《中国流浪儿童研究报告》调查显示,全国共有流浪儿童100万人左右 。最近,毕节市5名男孩在垃圾箱内取暖发生中毒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构建主义“模仿”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流浪儿童在社会这个大空间被渲染成一个社会问题,这个问题也被称为是越轨。鉴此,根据流浪儿童的救助存在不和谐的问题,基于社会构建的视角,从根本上解决流浪儿童问题。

一、我市流浪儿童现状

据测算,我市共有流浪儿童2500人左右,从性别上看,流浪儿童中男性占75%,约有1870人,女性约占25%,约有630人;从来源上看,约80%的流浪儿童来自农村,约40%来自六盘水周边的的毕节、安顺、黔西南州等地;从教育程度上看,文盲占20%,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0%,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0%;从年龄分布上看,10岁以下的占35%,10-15岁的占60%,16-18岁的占5%。市民政局数据显示,截止到11月底,全市共救助流浪乞讨儿童379人,其中市救助站救助190人,六枝救助135人,盘县救助29人,水城救助22人,钟山区救助3人。

二、社会建构视角分析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认识论和思维方式,它所指的是这样一种思想,即人类不是静态地认识、发现外在的客体世界,而是经由认识、发现过程本身,不断的构造新的现实世界。社会构建理论认为,某一个问题最终被定义为社会问题不是由于该问题本身的一些客观事实和状态,而是与该问题被宣称成为社会问题的活动和过程(也就是被大家所定义和认识的过程)紧密相关。

(一)“流浪儿童”的认识。在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虽然政府出于维护自己的统治和保持国家安全、稳定的目的会在非常时期如灾荒、疫病流行、战争等特定时候对流浪儿童进行一定的救助,但那时流浪儿童并没有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几乎没有固定的政府职能部门来管理流浪儿童相关事宜,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流浪儿童问题还没有上升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而且当时由于平均寿命较低,人们对儿童的定义也与现在有所区别,古人认为女子15岁及笄、

男子20岁行冠礼标志着他已经不再是儿童而是成年人,与现在我国法律规定年满18周岁为成年人不同。“流浪儿童”的说法是近代才出现的。

(二)流浪儿童社会化(发现)。社会问题的解决还需要一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支持。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社会更为注重人的基本生存权的保护和社会公平的实现,这导致流浪儿童问题越来越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认识,而新闻媒体的宣传也直接或间接的促使流浪儿童问题上升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社会都认识到了流浪儿童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并积极参与流浪儿童的救助工作。比如,前不久毕节5名流浪儿童垃圾箱死亡事件。

三、儿童流浪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方面。按照2300元新扶贫标准,我市有贫困人口97.52万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不断发展,贫富差距也随之扩大,相对贫困的人口也在逐渐上升,深度贫困人口大面积存在,因此为了维持生计很多未成年人外出打工,而当他们找不到工作,无法正常生活时,常常选择乞讨。

(二)家庭方面。从流浪的儿童家庭情况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流浪儿童来自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市民政局统计,今年救助的370多名流浪儿童中,大约有60%来自留守儿童,30%来自离异家庭。父母外出务工,父母离异、死亡或者服刑家庭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灵伤害;另外,有些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或者过分严厉,打骂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暴力事件还时有发生,在未成年儿童身体或精神受到严重的伤害以后,他们经常选择离家出走,到街头流浪。

(三)社会方面。一方面,由于我市文明程度还在起步阶段,对于流浪儿童的存在认为是一种常规自然现象,习以为常,部分人还带着歧视的眼光看他们,这些流浪儿童没有感到社会的关爱;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未做到位,拐卖儿童的事件时有发生,犯罪分子频繁发生利用未成年人贩卖黄色光碟、玫瑰花,倒卖假火车票或故意致残流浪儿童,将他们变成贩毒、偷盗、乞丐的“活道具”,对孩子的身心精神毒害最深,祸害尤烈。

(四)教育方面。一是管理不善流向社会。农村大多数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子女在校上学,缺乏家庭的教育,学校管理不善导致部分孩子流向社会成为流浪儿童。二是学习压力大流向社会。很多学校盲目追求升学率,在学校采取高压政策,逼迫学生学习;部分家长给子女报名参加辅导班、学习班,强迫子女“考级”,增加学习压力。在以“分数”为标准评价孩子优劣的前提下,那些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在家庭、学校或学生群体中经常被忽略甚至被蔑视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流向社会。

四、社会构建视角下流浪儿童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缩小贫富差距。2011年,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67,城乡差距较大,贫富差距非常明显,贫困人口还大面积存在。要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破除“三农”难题。想方设法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对难以维持最低生活的人,政府和社会要给予必要的资金和物质帮助;对可以劳动的人要通过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给贫困人口,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就近就业,照顾孩子,使他们不会因为家庭贫困原因在外流浪。

(二)加大救助力度,建立健全动态机制。摸清楚全市留守儿童和在校学生情况,及时准确掌握基本情况,建立台账和档案,对离家出走、四处流浪的流浪儿童要确保找到,及时进行重点帮扶救助,对辍学儿童、少年要确保返校上学。

摸排工作必须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在全市建立联动机制,对车站、广场、繁华街区、旅游景点、地下通道、桥梁涵洞、建筑工地、城乡结合部等流浪儿童易集中活动和露宿的场所进行日常巡查,建立定期和不定期排查制度,随时掌握情况,形成救助保护工作的动态长效机制。

(三)强化中小学控辍保学管理,保证九年义务教育全覆盖。一是落实“双线包保”责任制度。实行县(区)长、教育局长、乡镇长、校长、村长“五长负责制”,严格履行控辍保学工作职责。对县、乡两级政府每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辍学情况及辍学率进行排名,实行一票否决制。二是确保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对清理排查出的留守儿童或监护人无力监护的儿童,以村和校为单位,建立成长记录档案,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区“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一对一落实帮扶、关爱措施。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贯彻落实,确保外出务工留守适龄儿童全部入学。三是建立健全辍学学生排查报告制度、劝返复学制度、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制度、控辍保学责任追究制度。

(四)培养引进社会工作人才,加大社工人才队伍。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但这些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却从事不相关的工作。应加大培养和引进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或经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或训练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破解无社会工作人才的局面,并在救助活动中倡导助人自助。通过教育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对现有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工作,提升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此外,鼓励倡导红十字会、自愿者及其他一些NGO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缓解社会工作人才难题。

(五)开展社会工作介入,完成助人自助。一是个案管理的介入。根据美国社会工作学者巴鲁和明克(Betsy S Vourtekis and Roberta R. Greene)的个案管理的过程理论,结合流浪儿童的特点,跟流浪儿童建立关系、评定资源和诊断、制定服务计划、获取内外资源,开展个案管理工作。二是小组工作的介入。根据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的原理,帮助组员利用小组过程来应付和解决流浪儿童社会心理功能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个人发生转变并得到成长。三是社区工作的介入。借助于社区工作,动员调配社区资源,为留守儿童或者流浪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例如,建立“双向帮扶”制度。

(六)加强教育和引导,让监护人真正承担起抚养、教育责任。针对教育方式存在问题的监护人,通过宣传教育提高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和认识,促使他们改变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与孩子进行深入的沟通,加深与孩子之间的互相理解。针对暴力家庭,要采取相应措施,加大对监护人的教育力度,对侵犯儿童权益的追究相应法律责任。针对无家可归和父母不具备抚养条件的流浪儿童,应当联系、协助一些有条件的无子女或者愿意多抚养孩子的社区家庭来收养这些儿童,并通过回访等方式随时对这些家庭予以监督,给这些流浪儿童一个幸福、完整的家。

上一篇: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总结下一篇:厨师个人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