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机关内控机制建设

2023-03-01

第一篇:税务机关内控机制建设

加强税务机关内控机制建设防范基层税收征管工作风险

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防范基层税收征管工作风险

地方税务基层征收管理工作,既是为国家财政组织收入,也是体现国家税收调节作用的重要职能。税款征收涉及每个纳税人的切身利益,税收法律、法规的公平原则在基层征管一线体现,所以基层一线税收管理员工作中存在受贿、渎职风险相当严峻。怎样有效防范基层受贿、渎职风险也是我们接下来要进行探索的课题。

一、基层执法风险现状。

成立税务局至今,由于内控机制不完善,发生了不少显性的贪污、挪用和窃取税款案件,在税款征收和纳税人管理环节还有隐性的受贿和渎职风险。深入进行剖析这些显性案件和隐性风险,主要表现如下:

㈠ 贪污、挪用、窃取税款案件。

一是贪污税款,主要是税收征管人员手工开具完税证,在征收现金税款时采取完税证头大尾小,直接对税款进行贪污。二是挪用税款,税收征管人员大量领取征收凭证,在征收税款后利用手中征收凭证较多的有利条件,采取少缴税款的方式滚动积压税款在手中,在此过程中将税款挪作其它私人用途。三是窃取税款,税收征管人员在挪用税款的过程中

携款潜逃,甚至某县局的征管人员在收到一笔大额税款时直接携款潜逃。

以上这三类现象在实行计算机开具完税凭证,不再现金征收大额税款,并规范了税款解缴以后基本绝迹,税款由此损失的风险也在降低。

㈡ 受贿风险。

经调查,现有部分税务所的税收征管模式仍是采用以前的税收专管员模式,依旧是一个专管员管理一个片区或一税务所中指定行业的一人负责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专管员一个人对所管片区或行业进行负责制,就是通常所讲的专管员权力大于税务所长,税务所长权力大于局长。纳税人从开业时的基础信息调查、税收定额核定及调整建议、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变动信息采集、以及对纳税进行的巡查等工作均由一个税收专管员完成。是否按要求进行采集、巡查和汇报就完全由该专管员说了算,有例外的情况就是税务所长插手管理的时候。

专管员的管理模式导致了税收专管员有足够大的自由裁量权,部分不法纳税人也乐得以小赙大,向税收专管员行贿以换取不缴或少缴税款的非法利益,也就增大了税收管理人员的受贿风险。

笔者曾亲历一个事件,某税务所A专管员负责一个片区内新开业户、临时经营户(包括电子游戏店)以及烧烤店等

行业的税收征收管理。经笔者亲自查访该片区,长期经营的电子游戏店不下十户,于是问A对电子游戏店是否进行了税款的征收以及管理,A非常流利的回答该片区有多少户,全部按期征收了税款,管理怎样严格等。结果是笔者到该所会计处调阅了该所近半年的征收和解库凭证,均无任何电子游戏店、烧烤店的税收征收和缴库纪录。

㈢ 渎职风险。

随着税收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渎职的概念也越来越明晰,内容也越来越广泛。我这里要谈的是人员能力原因造成的渎职。

税务管理人员也是资源。地税系统人员结构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税务机关工作岗位的设臵和人员安排没能作到人尽其用,合理配臵征管资源。

笔者曾遇到征管员B性格比较懦弱,税务所由于人手的原因在分工时又将某一片区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安排由B进行,B在征管工作中,每年年终评比时档案也比较齐全完整,B也是理所当然的是连年优秀。结果是,笔者带队进行巡查时发现B所负责片区的漏管率相当高,特别是房产税以及商业户纳税人的漏管率相当的高。通过与B进行沟通后,究其原因竟是营业税纳税人有购买发票需求,较易接受税务管理。但对商业户纳税人和房产税纳税人B就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管理,又不敢向上级分管所长或所长汇报,只有把管好

的纳税户资料充实完整交差了事。这种因人员能力原因导致国家税款受到损失的情况在多数税务机关都存在,税务执法人员的渎职风险加大。

二、受贿、渎职风险的形成因素分析。

㈠是干部职工思想意识形态上没有认真对待。虽然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法规有很多要求有规定,但是仍有个别领导干部在贯彻落实和监督检查上不力,在执行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法规上注重于形式多一些。

㈡是现有的对基层税务行政执法工作考评制度有欠缺。现有的考评工作无论是考评干部个人还是考评税务机关本身都是以抽查为主,查出一个问题扣分多少,从这种考评方式看来考评者本身的想法就可以决定被考评者的考评结果。

税务所或税收管理员工作量越大的被查出问题的机率也就越大,查出的问题会越多,一税务所或税收管理员有10000个工作量,二税务所或管理员有1000个工作量,在现有考评制度下都被检查出10个应扣分的工作问题,结果是

一、二税务所或管理员考评的得分情况相同,现有考评制度不能充分体现实际工作成绩,导致很多工作金玉其外,都将面上的工作做得很好。

㈢是责任追究不严。有的单位领导一味的做好人,对下属出了问题,怕影响单位荣誉不进行责任追究,该由纪检监察立案的不采取立案措施,该调离涉及税款岗位的不调离。

我州地税某局有一起携税款潜逃案的涉案人员之前曾报丢失过大量完税证及发票,主管领导只对其进行罚款了事,没有调其离开该岗位。某局两起贪污税款的人在之前都在税款上出过问题,但均未对这两人进行行政处理或处分。责任追究不严让当事人侥幸心理严重彭胀,再次向国家税款伸手。

㈣是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税收专管员制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产物,一个人管理一方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早已不适应现在经济发展和廉政建设的要求。

㈤是执行力建设薄弱。很多税务机构着重于完成面上的工作任务,忽略了内部执行力的建设,导致工作任务交待下去下面执行结果不得而知。

三、探索完善地税内控机制,防范风险于未然。

㈠是着力加强干部职工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干部职工个人工作能力、业务能力的提高培训。促使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地位、利益观,基层执法人员树立较强的工作责任感,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业务能力,抓好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使各项制度不在停留于形式上。

㈡是对现有的考评制度进行完善。建立科学完善的对基层、对个人的工作考评制度,使考评结果充分体现工作成绩,解决干和不干一个样的问题,通过考评促进管理,解决管理员漏管严重却隐瞒实际工作问题的情况。

㈢是改变保护干部型心态,严格实施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保护干部不是对出了问题的人进行坦护,是对出了问题的人和事进行责任追究,该立案的立案,该调离的调离,让干部职工明白犯错的后果。斩断伸国家税款的手。

㈣是以上线工作为契机,落实国家税务总局的税收管理员制度。完善管理方法,将一专管员就是一方诸候的管理方式改变为透明的流水线工作流程,使征收、管理、检查和巡查分离,使管理工作环节相扣,防范税收管理人员收人情税、以税谋私,全面公开私营个体业户税收定额核定及调整情况,以及房产税纳税情况,促进地税机关依法征税,维护国家税收的公平原则。

㈤是强化地税机关执行力建设。对完不成工作任务的要进行惩处,杜绝执行不力的问题。并结合总局、省局、州局党风廉政建设、政风行风建设等等要求,形成合力实现权力责任的有效结合,合理配臵资源,规范工作流程,严格运行程序,形成环环相扣科学有效的内控机制,防范地税机关贪污、受贿现象的发生,做到国家税款应收尽收,维护一方国家税法的公平。

第二篇:关于税务系统内控机制建设的认识及设想

为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行政管理权和税收执法权(以下简称“两权”)监督制约,强化源头治理,税务总局党组提出进一步推进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要求。按照这一要求,我们结合实际,对在新形势下如何建立健全科学合理、运转有效、操作性强的税务系统内控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税务系统内控机制的内涵及理解

(一)税务系统内控机制的基本含义

所谓内控机制,就是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根据党和国家的相关法规政策,以及上级领导机关制定的规章制度等,通过制定的本部门本单位加强其有效管理的一系列内部控制措施,形成层层分解、环环相扣、有效制约的管理链条,防范管理风险的一种工作机制。税务系统的内控机制,亦即税务系统通过制订一系列加强“两权”有效管理的内部控制措施,建立统一监控平台,优化内部组织结构,简并税收工作流程,实现岗位标准化、责任清晰化、办事程序化、监控实时化、追究及时化,体现事前预警、事中提醒、事后追究的功能,确保“两权”透明、规范、高效运行,有效防范和化解税务管理风险,达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腐败的目标。

(二)建设税务系统内控机制的基本原则

建立健全税务系统的内控机制,应围绕“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这一总体要求,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是分级管理、条块结合的原则。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内控机制的基础,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做到“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只有一级对一级负责,才能确保各项内控措施落实到位。

二是全面监控、突出重点的原则。内部控制的内容应当力求全面,只有不遗漏、不留死角,才能有效发挥监督制约的作用。内控机制是一个系统,其控制内容应涉及到税务系统的

1 各个部门开展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的全过程。同时,应紧密结合税务系统的工作,在全面监控的同时,突出重点,强化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的内控制约。

三是依法内控、公开透明的原则。内控制约应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在国家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实施内控制约,这是内控机制建设的基本原则。切实增强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只要不涉及党和国家机密的事项,都应向干部职工公开,把权力运行整个过程置于全体干部职工的监控之下。

四是权责一致、奖惩分明的原则。在建立内控机制时,应根据各个岗位的业务性质和人员素质要求,相应地赋予其工作任务和职责权限,明确操作规程和考核标准,实现职、责,权、利的有机结合,使每个事权项目、权责依据、运转规程、违规责任、责任追究等各个环节环环紧扣,明确权限,分清责任,严格考核,兑现奖惩。

(三)建设税务系统内控机制的主要内容

从内控主体看,内部控制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按照内控的要求,岗位职能的设置应当是环环相扣、相互制约的。二是业务线条自上而下的监控管理。在各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业务线条中,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有管理职责,其中包括有业务管理职责和廉政内控管理职责,即“一岗两责”。三是专门监督检查部门实施的监控管理。在我们税务系统内部设置了纪检监察、督察内审、巡视检查等专司监督职能的部门,是内控工作的牵头单位。

一套科学系统的内控机制应当涵盖上述三个层面。基于此,税务系统的内控机制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一是合理的分权。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的权力运行体系,合理分权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纵向分权,把一个岗位依程序拆分成几个岗位,分别由几个人做,比如,在税收征管上实行“征收、管理、稽查”相分离,在选人用人上实行推荐权、考察权、任用权相分离,在大宗物品采购和基建项目安排上实行“立项、审批、招标、实施”相分离,在财务管理和资金使用上实行“申报权、审批权、办理权”相分离;二是横向分权,把同一个岗位一个人做,

2 安排几个人做,不由一个人包办。通过合理的分权,建立起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二是明晰的岗责。建立设岗科学、标准明确的岗责体系,根据权力制衡和人员结构的实际,明确内部工作责任和岗位责任,做到定岗、定职、定责。

三是规范的流程。建立标准化、流水式的工作流程,在分析权力事项的分布、结构、重点及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按照规范、安全、高效的原则,科学规范工作流程,减少工作的随意性,防范管理风险。同时,在能够实现全程监控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工作流程,实行标准化、流水式作业,以提高行政效率。

四是完备的制度。建立完备的内控制度体系,确保内控机制建立在一个相对稳定、有序的基础之上,按照严格、规范的法律规定,对各项税收工作实行有效的监督控制。

五是有力的保障。建立坚强有力的内控保障体系,确保各项内控制度、措施落实到位。

二、当前税务系统内控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难点

(一)当前税务系统内控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各级税务机关就开始注重内控机制的建设,不断完善征管查相分离的征管模式,征收、管理、稽查专业化分工,分权制衡。2000年,税务总局党组印发了《关于加强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监督制约的决定》,努力形成执法有据、操作有序、过程监控、责任追究的“两权”监督制约机制。2004年,在全国税务系统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2005年,全面推行全国税务系统“两个办法”和“两个范本”,即《税收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办法》、《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和《全国国税系统税收执法责任制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范本》、《全国地税系统税收执法责任制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范本》,对税务登记等69个岗位的岗位职责、工作规程及岗位间的工作关系图进行了规范,对15个公共职责涉及的岗位和工作规程进行了明确,建立了明晰的执法岗责体系和工作流程体系,并对税收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和过错责任追究进行了明确,构建了较为完备的执法监控制度。2006年,税务总局党组印发了《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3 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行政和执法行为的内控监督进行了明确。2007年,全面推行“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对税收执法行为实施计算机科学监控,初步实践科学化、精细化的“人机结合”监控新模式。2008年,税务总局制定了《税收违法案件一案双查办法(试行)》,密切税务稽查和行政监察部门在内控上的协调配合。2009年,在税务系统机构改革中,在已有纪检监察、巡视检查两个专门监督检查机构的基础上,成立了督察内审部门,专司执法检查和财务审计,为税收执法和财务管理的内部监督控制提供了组织保障。

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国税务系统建成了初具规模的内控制度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提高税务工作质效、防范税务管理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内部控制意识不强。一方面,机关内部存在个别部门对内部控制存在误解,认为内控就是找别部门的麻烦或被别部门找麻烦,既不愿意履行内部控制职责,又不愿意被内部控制;另一方面,部分税务工作人员不理解内控意义所在,认为内控是单位、部门领导的事情或是纪检监察、督察内审、巡视等部门的事情,与己无关,未能在工作发挥好内控作用。

二是内部控制建设未成体系。虽然近年来各级税务机关就内控制订了大量规章制度,但部分制度的制订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弊端,制度间相互脱节或重复,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还没有形成一个立体交叉、多角度、全方位的风险防范监控体系。

三是内部控制监管效果仍不理想。虽然多年来,各级税务机关均努力强化内部控制,但是,税收工作中的一些领域和环节仍然存在消极腐败现象,违纪违法案件仍时有发生。这些案件的发生,显示在“两权”运行过程中的某些岗位、某些环节的风险隐患明显存在,内部控制监管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税务系统内控机制建设的难点

一是把握授权的度。相对于分权就是集权。集权的优点是一人负责,决策迅速,效率比较高,缺点是极易成为贿赂焦点,有堕落腐败的危险。适度分权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相互制约。税务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保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合理授权是必然的。对

4 于各级领导班子尤其是主要负责人,既要保证其决策的权威性,又要保证其行为的效益性和廉洁性,权力的度量界定是关键一环;对内部控制执行人员的授权也有度,对不同的控制环节要有不同的权力授予,才能使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行。授权过大,权力会失去控制,失去控制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同时,如果分权过细,一些简单的事项(如税务登记、发票发售、一般纳税人认定等)要经过多级单位、多个环节或若干工作人员才能处理,审核审批的层次太多,这些对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一定影响,也严重制约了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并且上级亦未必能真实、充分了解情况来做出正确的审批决定。因此,合理授权的度是建设内部控制的突出难点之一。

二是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一般而言,需要重点内部控制的对象通常是单位的权力操纵者。内部控制是对权力操纵者的权力约束,也是对权力操纵者之间的权力制衡。这种独特的控制对象决定了提高受控制度的艰巨性。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有关键两点:一是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性;二是主要决策者的受控程度,即各级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受控程度。在现行的体制下,不同层次的“一把手”都在不同范围内拥有较大的、难以监控的权力,提高对他们的监控之重要和监控之难也正在于此。

三是提升“两权”行使的标准化程度。各级税务系统内人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环节的自由裁量权十分宽裕,要最大限度减少权力行使的随意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升“两权”行使的标准化程度,让税务人员行使“两权”如工厂工人的流水线操作。但是,仅国税税收执法而言,涉及80多个业务流程,适用税收法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纷繁复杂,税收执法贯穿税收管理实践的自始至终,具有复杂性、广泛性和时效性。

四是强化制度的执行力。任何严密的规章制度都隐含着一个前提假设:在相应工作岗位上的工作人员都是可靠的、尽责的。如果执行制度的工作人员是不可靠的、不尽责的,所有制度仅是“纸度”。当前,税务系统内各种规章制度不谓不多、不谓不严格,但是不执行制度的现象时有发生,近年税务系统内暴露的违法违纪案件都不同程度存在有章不循、制度不落实的问题。

5

五是提高人员的素质。要建设好内控机制离不开人员素质的提高。当前,税务队伍中的人员成份多元化,其中部分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培训,缺乏扎实的税收知识和业务技能。尤其是基层税务队伍中,总体年龄偏大,“后学历”者居多,基层队伍的知识结构与税收工作的发展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加强税务系统内控机制建设的设想

建立税务系统内控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关系到上下、内外、左右各部门的协调和衔接,涉及到不少工作内容的调整甚至是变革。当前,应当以找准“两权”运行中的风险点为切入点,从系统、全局的角度整合已有内部控制制度,从而进一步完善税务系统内控机制的建设。

(一)强化内控意识,营造良好的内控氛围

要通过加强培训和教育,让干部熟悉税务管理中每个环节的责任及不按程序办事的后果,促使干部不断提高“两权”行使的责任感。同时,强化税务管理理念。税务工作坚持依法治税思想,税收征管实施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这是开展各项税收工作的指针,也是税务人员的工作理念,更是开展内控活动的根本依据。要将这种治税思想和管理理念贯穿于税收工作始终,引导全体税务人员加强对治税思想和管理理念的认知,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行为规范的观念,在工作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模式,营造良好的内控氛围。

(二)完善内控制度建设,规范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行为

当前,我国税收法制体系仍不完善,难以保证税务管理工作真正规范、有序地开展,也严重制约着内控活动的质效。要对“两权”运行进行全面有效监督控制,单凭个别部门的力量,或者仅靠制定并实施几项制度、办法很难实现目标,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在不断完善的执法和行政岗责、流程、制度、标准体系基础上,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控管理办法,强化内控信息流转分析和运用,加强对“两权”运行全方位全过程监控,建立一个科学完备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才能达到规避执法风险、提高执法和行政水平、实现税收职能的作用。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特别要充分考虑新旧制度的衔接,并注重操作性和稳定性,让内控机制建立在一个相对稳定、有序的基础之上。

6

(三)加强内控管理监督,有效防范违纪违法风险

内控制度作用的实现有赖于内控制度的落实,如同任何制度的执行都需要监督检查一样,没有监督检查,再好的制约机制也无法发挥作用,流于形式。部门权力内控制约机制,不仅要监督检查“两权”行使情况,更要监督检查每个业务岗位、环节内控制约情况。在工作实践中,“两权”内部监控却因各种原因难于统筹,主要表现在:一是监控职责不明晰,监控职能难统筹。从目前部门职责定位上看,对“两权”进行监督控制的职责主要由纪检监察、督察内审、巡视检查等部门实施,其他部门虽然对职责范围内的税收执法行为进行了监控,但因其监控的内容、重点、方法以及结果应用未进行明确规定,部门监控处于各自为政状态,难于实施统筹管理,不能形成监控合力。二是管理要求不统一,“两权”监控难操作。各业务部门之间在平时缺乏及时沟通,在任务下达、流程设计、标准设定、业务衔接、资料流转等方面未进行统筹规范,致使执法监控难于实施。为保障部门权力内控制约机制正常运行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是落实专门监督检查机构,明确对各个岗位、环节内控制约情况监督检查;二是明确各职能部门监控职责,建立分层闭合监督的内控组织体系,梳理部门各项业务流程,明确各个岗位、环节的业务权力和操作规程,建立原始业务操作台账,以备监督检查;三是确定需要重点监督检查的环节点,或关键点、风险点,定期监督检查重点环节的每个业务流程的反映情况,发现问题再延伸检查其他环节;四是监督检查机构也要实行内控制约机制,适度分权,相互制约。各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要定期监督检查专门监督检查机构的工作情况。

(四)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确保内控机制落到实处

当前,税务系统在落实责任追究上明显相对弱化。一是责任追究的规定不完善。一方面,部分责任追究措施仍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上,“一概追究”、“严肃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领导责任”等,看起来规定详细周到,实际无法操作。另一方面,以往制订的追究办法未能及时对应《公务员法》作相应完善修改。如,1995年税务总局出台的《税务人员违法违纪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已不符合《公务员法》规定;再有2005年税务总局出台的

7 《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中的责令待岗、扣发奖金、岗位津贴难于与《公务员法》进行对接,如责令待岗,在公务员法中无待岗的条款,更没有待岗期间工资、福利、津贴、奖金等方面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有违法的风险。又如扣发奖金、岗位津贴,在《公务员法》中规定:“公务员工资制度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体现工作职责、工作能力、工作实绩、资历等因素,保持不同职务、级别之间的合理工资差距;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任何机关不得违反国家规定自行更改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政策,擅自提高或者降低公务员的工资、福利、保险待遇;任何机关不得扣减或者拖欠公务员的工资。”除此之外,国家未对扣发奖金、岗位津贴做出其他任何规定,对执法过错行为实行扣发奖金、岗位津贴难于从法律上找出依据。因此,要对以往的责任追究办法进行清理,着重从合法性和可操作性上下功夫,从而在实践中真正做到责任追究,起到教育震慑的作用,使对权力的运用和相应的监督制约形成平衡。

(五)建立内控评价体系,科学评估内控机制建设状况

内控机制的有效建设,必须建立有效的内控评价体系。通过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衡量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健全程度和有效性,寻找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强化内部控制建设的措施,以防范化解管理风险,提高整体监控管理水平。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应包括制度建设评价、制度执行评价、制度保障评价三个部分。制度建设评价属于内部控制健全性评价范畴,是对被评价单位及时贯彻上级方针、政策和有关规章制度的评价;制度执行评价属于内部控制遵循性评价范畴,是按主要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业务类别及主要内部控制点,对被评价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进行的有效评价;制度保障评价主要是根据部门风险防范岗位职责的要求,对各部门履行自律监管职能情况进行评价。内控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评价可以准确评估被评价单位内控状况,发现存在的薄弱环节,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因此,要充分利用评价结果,通过评价增强干部职工的制度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8

第三篇:在省局机关推行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裴 毓 2010年7月12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省局机关推行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对开展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要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从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入手,排查廉政风险,健全内控机制,构筑制度防线,形成以积极防范为核心、强化管理为手段的科学防控机制。”在2009年和2010年的两次全国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同志都对税务系统内控机制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把内控机制建设列入今年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任务,要求在各省级税务机关全面推进。省局党组高度重视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在2月份召开的全省国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对开展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作了安排部署。7月6日,省局党组书记、局长饶勇同志主持召开局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省局机关推行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要求省局机关各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积极动员部署,尽快推行到位。今天动员大会之后,省局机关推行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将全面铺开。下面,我就开展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开展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针对当前税收工作和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出现的新问题,推行内控机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认真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任务的最新要求。中央颁布《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以来,全省国税系统按照总局和省局党组的部署,围绕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采取了很多措施和办法,有力地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然而,如何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与税收工作结合更为紧密,有效解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税收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问题,迫切需要一个行之有效的载体。在新形势下,省局做出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的工作部署,是进一步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任务的重要举措。通过对岗位职责的规范和完善,能够有效实现权力、岗位、责任、制度的有机结合,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的落实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的重要举措。目前,随着国税工作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一些制度已经不能覆盖所有的工作环节。盲点的出现,势必影响或减弱制度的执行力。实践证明,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是预防职务犯罪的关键,是治标治本的有力保障。推行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就是坚持“立”“行”并重,从建立健全岗位管理的基本制度、规范权力运行的廉政制度、监督制度执行的违规处罚性制度等方面入手,清理整合制度,该建立的建立,该完善的完善,不断健全处室内控制度体系。尤其要强化制度落实的措施,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是有效防范国税系统廉政风险的迫切需要。剖析最近几年我省国税系统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例,暴露出一些部门内部岗位责任不明确、制度不完备、工作规程不完善、分权制约不到位的问题。我们税收工作处在利益分配的最前沿,广大的税务干部队伍时刻面临着廉政风险。因此,推进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任务十分紧迫。对权力的制约、风险的控制,仅靠外部监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体制机制上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使权力的运行和行为的实施始终处于缜密的内部制约与监控中,才能有效预防廉政风险。在推行部门内控机制建设过程中,将内部制约与外部监督有机统一起来,使决策更加科学,执行更加有效,监督更加有力,保证权力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这也是对国税干部的关心和爱护,监督制约措施得力了,就能使干部不掉队、不犯错、不出问题。

四是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近年来,省局机关围绕“十一五”规划的奋斗目标,以服务税收、服务基层、服务纳税人为主题,着力提升干部能力和素质,干部队伍整体建设有了明显改进。但必须看到,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比、与建设和谐国税的使命比、与基层干部群众和纳税人的期待比,一些处室和个别干部在能力作风上仍存在一定差距。深入开展部门内控机制建设是加强能力作风建设,打造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好、群众满意的干部团队的有力抓手。加强内部控制可以增强干部职工的制度意识、程序意识,使每个工作岗位、每个工作人员、每个工作环节都能按程序和时限规范办事,及时高效率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促使干部职工自觉地按制度办事,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为实现政策执行准确无误、税收执法客观公正、干部队伍素质全面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省局机关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内控机制建设重要意义,把这项工作变为全体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内控机制建设的推行和落实工作。

二、扎实推进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开展部门内控机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机关工作的方方面面。各处室要把握重点,抓住关键,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指导思想。开展部门权力内控机制建设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落实中央、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局党组关于反腐倡廉建设一系列精神,按照改革创新、惩防并举、统筹推进、重在建设的要求,牢固树立“预警在先,防范在前”和 “最大限度地减少干部犯错误机会”的工作理念,努力形成制度确权、科学分权、公开亮权、实时监控的部门权力运行机制,为完善具有青海国税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动青海国税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把握工作目标。按照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强化行政管理权和税收执法权的监督制约,在深入排查廉政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岗位职责,优化工作流程,完善制度措施,强化监督制约,力争用两年的时间,在全系统初步建立起符合青海国税工作实际的,责任明晰、制度完备、流程规范、制约有力、监督到位的部门内控机制。

(三)落实推行步骤。开展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按照分步实施、整体推进、讲求实效的思路,分五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是宣传动员阶段。抓好宣传动员是开展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的起始阶段,是搞好推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前段时间,省局监察室已着手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并经局长办公会研究审议后印发执行。今天召开省局机关动员大会,对各项工作进行部署。动员大会后,省局机关将采取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处室学习讨论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内控机制建设的概念和内涵,掌握内控机制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提高干部职工对推行内控机制建设必要性的认识,切实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身到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中。这项工作要求在7月20日前完成。

第二阶段是规范流程阶段。规范流程是开展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的关键阶段。主要任务有三项:一是定岗定责。各处室要根据《青海省国家税务局机关内设处室设置及主要职责》进行定岗、定职、定责,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和工作标准。二是梳理职权。各处室和每个干部要对本部门和所在岗位的权力事项,特别是税收业务管理权,税收执法权,人、财、物管理权等进行全面梳理,严格划分不同权力的使用范围,列出所在岗位的“职权清单”。三是编制流程。对权力事项的运行程序、行使依据、承办岗位、操作标准、监督制约环节等内容,编制出工作流程图。这项工作要求在8月15日前基本完成。

第三阶段是风险排查阶段。风险排查是开展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的主要阶段。省局机关每个干部职工要根据自己所在的工作岗位特点,围绕干部任用、资金分配、项目决定、资产处置,以及许可权、审批权、征收权、处罚权、强制权等权力比较集中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对工作职权行使的每个环节存在的廉政风险进行综合评查。各处室负责人作为风险排查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本处室和各岗位人员对工作流程及岗位职责中的风险进行排查。对查找出的各类廉政风险点要逐一登记,归类汇总,进一步提出强化监督的防控措施,明确各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责任,把风险排查、分析、应对等工作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和具体工作环节。在修改、补充、完善和审定后,将部门岗责体系、工作流程、工作规程和相关管理制度等,编印成内控文本,下发各处室。这项工作要求在9月15日前完成。

第四阶段是整合制度阶段。各处室要根据风险排查情况,重点围绕加强对决策权、自由裁量权、行政审批权、干部人事权、资金和财务管理权、工程项目和大宗物品采购权以及对处室重大业务的监控等方面,清理整合制度,不断健全处室内控制度体系。这项工作要求在10月15日前完成。

第五阶段是检查总结阶段。检查总结是开展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的收官阶段。省局机关各处室要对各阶段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重点查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及时进行完善提高。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自我评价、公开测评、民意调查、随机抽查等方法,对各处室内控机制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考核。对考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将跟踪督促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这项工作要求在12月底前完成。

三、确保推行内控机制建设取得实效

推行部门权力内控机制建设是我省国税系统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创新工作,不是务虚、不是摆花架子,更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是出于国税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开展的一项长期性工作。省局机关各处室一定要认真组织,周密安排,扎实开展,统筹推进,强化督导,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

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省局已经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组织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纪检监察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机关各个部门要切实按照统一安排部署,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个支部也要把内控机制建设融入到机关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加强教育引导,推动工作落实。

二是要落实工作责任。省局党组已将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把内控机制建设与税收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税收业务工作的全过程,一起部署,一起落实,进一步完善领导、部门、个人“三位一体”的责任体系,做到层层分工与责任落实。各处室要确定一名工作人员作为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的联络员,并将名单于7月20日前报监察室。 三是要精心组织实施。内控机制建设既要有整体规划,还要明确阶段性的要求和工作时限、目标。同时要明确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具体事项,把内控机制建设的任务和责任分别落实到每个部门、各个岗位。

四是要严格监督检查。部门内控机制建设领导小组和各处室负责人要加强监督检查,防止工作不落实。要采取定期督查、综合考核、组织点评等办法,加大工作落实力度。对内控机制建设推进不力的部门,要严格问责。凡发现内控机制建设推进不力、遗漏重要事项、查找风险点不到位、规避内控机制实行体外循环等行为,以及工作迟缓、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影响工作进程的,都将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关规定,依纪严肃处理。

同志们,推进内控机制建设是一项全局性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已经非常明确。省局机关率先在全系统启动,希望大家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落实,不仅要确保内控机制在省局机关运行成功,更要为全系统的全面运行积累经验,作表率、带好头、起好步,为开创内控机制建设新局面,推进国税工作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第四篇:关于建立健全基层税务机关效能建设长效机制的思索

关于建立健全基层税务机关

效能建设长效机制的思索

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目的是运用各种科学管理的手段、制度和载体,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和工作能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因此,它不可能简单依靠运动式的集中活动取胜,而是要有效地发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作用,构建起职责明确,奖惩分明,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长效工作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一步一个脚印、积少胜为大胜,推动机关效能建设的不断深入。建立健全机关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有利于贯彻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建立和形成快捷、便民、务实、清廉、高效的长效工作机制,使机关效能不断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适应,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要求相适应。具体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培训教育,提高干部部伍素质。坚持以人为本、以能促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把干部培训教育工作作为加强机关效能长效机制建设的一项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与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等活动结合起来,与查找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宗旨观念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

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加强党性和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自我教育、管理和约束的自觉性,进一步端正思想,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坚决抵御不正之风,要从健全完善考核和训用结合制度入手,激发和调动干部参与培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改进教育方式,拓展教育领域,丰富教育载体,在发挥组织教育主导性的基础上,下大力气抓好干部的业务知识学习,努力实现干部培训教育由单纯的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向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转变,真正达到丰富智力、开发潜力、培养能力的目标要求。

二、注重落实责任,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要按照一级抓一级,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要求,加强整体的协作与配合,坚决杜绝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要主动协调、沟通,高标准履行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自觉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项项见成效。要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窗口部门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

1、公开承诺制。组织机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利用当地电视台就本部门或单位的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方便群众对照承诺内容准确了解机关作风效能工作应该监督什么、怎样参与监督;

2、首问责任制。首问责任人要礼貌待人、态度诚恳、积极热情,即使服务对象需要办理的事项不属于本人工作岗位职责范围内的事宜,也有义务向服务对

象讲清办事的具体程序、承办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或联系方式;

3、一次性告知制。每个机关工作人员要一次性书面告知服务对象其申办事项所需的全部资料,一次性回答清楚服务对象的提问,一次性验清服务对象提交的材料,努力解决服务对象来回跑“冤枉路”的问题;

4、限时办结制。限定各事项的办理时限,解决机关工作人员办事拖拉、效率低下的问题,切实克服工作节奏缓慢,遇事推诿,办事拖拉的现象。通过推行各种责任制度,把责任目标落实到管理每一个人,每个岗位,使人人有责任,人人有压力,对于重点工作,重点案件,突出问题,主要领导要亲自参与协调处理和督查督办。要真心实意地帮助行政相对人和群众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切实把追求效率与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结合起来,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三、注重监督,强化效能监察。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和效果的监督检查,特别要采取明察暗访的形式,注意从中发现服务质量、行为规范、工作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反馈情况,促进整改。要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行为,遏制权力滥用现象。从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入手,不断加大效能监察工作的力度。一是建立机关考勤制度,严格上班纪律,杜绝违纪行为。遵守上、下班作息时间,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工作时间不得擅离岗位,不在办公

室闲聊、喧哗,严禁网上聊天、游戏等娱乐活动。二是完善机关各部门工作协调制度,合理划分事权,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能和管理权限,最大限度减少职能交叉,各职能部门工作相互推诿,职责不明、责任不清,工作不协调的问题。三是开展明察暗访。认真吸纳社会各界代表召开座谈会,听民声,求民意,主动向当地党政、纪检监察、纠风部门汇报和介绍政风行风建设工作情况。对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梳理,分析原因,制定措施,逐条落实,认真整改。四是通过开办公告栏、新闻媒体报道等形式,多渠道、广角度地向社会各界宣传我们开展的效能建设工作。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对违反效能建设规定的反面典型,特别群众反映强烈、性质严重、影响面较大问题的调查及处理结果要及时公开曝光剖析,以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促进各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转变作风,把机关效能建设体现在各项实际工作之中。

四、注重制度建设,调动干部积极性。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加强制度建设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实效、着眼长效。注重制度的配套和完善,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胆探索效能建设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要研究科学的效能评价和激励机制,采取不定期走访、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绩效管理的综合评价,

并把评估成绩同干部考核、晋级、晋职真正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打造诚信机关,推行政务公开,完善制度体系,从而激发和调动干部参与效能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注重考评机制,激发工作活力。一是定期开展民主评议。充分发挥效能监督员和行风监督员队伍作用,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察员等社会各界代表人士参加,定期对综合服务、执法机关开展机关效能评议,让老百姓检验效能建设的具体效果。建立机关效能质询制度,针对一些机关履行职能中的“中梗阻、办事难、效率低下、作风拖拉、推诿扯皮”等问题,召开质询会,通知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主要领导参加,接受社会各界效能监督员面对面的质询,促使其正确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坚持年度绩效考核。进一步健全完善绩效考核办法,把机关效能考核与工作实绩考核结合起来,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业绩评定、选拔任用、奖励惩诫的重要依据。三是实行激励淘汰制。对绩效(工作实绩)考核连续两年分别为区域前三位的部门和单位,荣记集体三等功一次,由上级单位发文表彰,其领导和干部优先提拔重用;绩效(工作实绩)考核连续两年分别为区域后三位的部门和单位,由上级单位将排名情况发文通报,由组织、纪检部门对部门和单位“一把手”诫勉谈话,必要时对领导班子按照管理权限进行组织调整,并公开曝

光,以儆效尤。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注重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就是要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我们要持之以恒,不断创新,加强对机关效能建设工作规律和特点的研究,以改革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作风效能建设,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以制度的形式把它固定下来,推动机关效能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武宁县国税局 王雍文 二O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第五篇:谈税务系统内控机制的架构及路径选择

谈税务系统内控机制的架构及路径选择 摘要:税务系统内控机制是对“两权”运行中的廉政风险进行自我控制的一系列制度、方法、措施的总称。税务系统内控理论源自对党的反腐倡廉理论的落实、对税务部门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内控理论在税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税务系统内控机制建设和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从明确目标、完善领导体制、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工作流程等方面入手,进而英语论文发表/ywlwfabiao/规范税务人员的行政行为、实施风险管理、强化信息沟通、注重文化建设、实行政务公开、加强与外部控制的有效衔接,等等。关键词:税务系统;内控机制;反腐倡廉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同志在2010年全国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2010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突出重点:,完善内控机制”。要“把完善内控机制作为惩防体系

一、税务系统内控机制理论渊源税务系统内控机制是国家税务总局在建立健全税务系统惩治和预防****体系的过程中,认真总结多年来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税务系统的工作特点,“将内部控制理论引入税务系统反腐倡廉建设”而创造的一个全新的专有名词,是税务系统各级工作人员对税务行政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运行中的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自我发现、自我防范、自我控制的一系列制度、方法、措施的总称,是税务系统反腐倡廉工作理论创新的一个标志:也是税务系统在新形势下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具体方向和思路。

1 税务系统内控机制理论是对党中央关于预防行政****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具体应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都对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反腐倡廉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以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我们党对反腐倡廉战略方针的调整和一系列重大决策的部署和实施,表明党中央对预防****的理论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反****的实际工作越来越重视,对反腐倡廉建设的工作思路越来越清晰,对惩治和预防****体系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越来越明确。当前,国家税务总局在认真总结系统内多年来反腐倡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部门的工作特点,将在企业界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理论,作为一种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引入到税务系统的反****倡廉工作之中,形成系统的具有部门特色的反腐倡廉工作思路和方法。应当说,这是我们党关于反腐倡廉理论与税务部门的实际工作相结合的产物,是对反腐倡廉理论的继承应用和发展创新。

2 税务系统内控机制理论,是对税务系统多年来反腐倡廉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多年来,全国各级税务机关在反腐倡廉工作中注意与税收业务相结合,积极探索,创造了一系列与税收工作相匹配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为了加强对税务干部行使行政权力时的监督制约,有效预防****行为的发生,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全国各级税务机关就改“一人进厂,各税统管”,为“征、管”两分离或“征、管、查”三分离的税收征管新模式,随着形势的发展又经历了以“纳税申报、税务代理、税务稽查”三位一体的征管模式和“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为标志的税收征管模式。在注重对税务行政执法权监督制约的同时,国家税务总局在90年代中期又提出要加强对于部人事管理、大宗物品采购等税务行政管理权进行监督制约,形成了有税务部门特色的“两权监督”理论,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全国各级税务机关按照国务院“建立法制国家、推进依法行政”的总体战略,结合税务工作的特点,建立并实施了以细

化税收执法岗责体系,统一规范建筑论文发表/jzlwfabiao/税收执法行为,明确执法责任为特点的税务行政执法责任制和税务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度体系,强化了对税务干部在行使权力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和对违法、违纪、执法过错行为责任追究的力度。在此过程中,一些税务机关还积极学习、借鉴现代行政管理理论,将流程再造理论、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等理论和方法引入到税收管理之中,通过对税收征管流程的再造,强化各环节的监督制约,使目标管理落实到每一个具体岗位和环节,进而达到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目的。税务机关的这些探索和实践,为建立行为规范、权责明确、运转流畅的内部控制积累了实践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税务干部业务培训心得下一篇:税务精神推动经济发展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