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门诊手术室医药管理论文

2022-04-29

【摘要】目的:评估阴道超声引导可视技术在哺乳期宫内节育器(IUD)放置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减少常规操作盲目性,降低手术风险。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放置宫内IUD的哺乳期妇女44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超声引导可视下放置IUD,对照组行普通IUD放置。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妇科门诊手术室医药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妇科门诊手术室医药管理论文 篇1:

医教融合背景下“床边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           要]  在医教融合背景下,为适应国家全面实施母婴安静计划的目标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助产人才队伍,通过高职院校助产专业与专科医院深度合作,紧贴临床助产岗位需求,通过真实的临床情境,实施校院双主体 “床边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训”一体,提高助产专业学生岗位胜任力。

[关    键   词]  医教融合;双主体;床边教学;助产教育

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有关全面实施母婴安全计划,提高妇幼健康水平目标[1]的提出,使妇幼健康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相继出台,进一步指明现代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正由参照普通教育向产教深度融合的类型教育转变。[2]作为培养助产专业人才的衛生类高职院校,在医教融合成为必然趋势的大背景下,加强助产教育改革发展,培养适应助产岗位需求,具有较高母婴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势在必行。校企“双主体”育人是一种把企业引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与企业共同成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充分利用校企双方资源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才培养模式。[3]鉴于此,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助产专业与盐城市妇幼保健院自2016年起,为深化校院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配套进行了“床边教学”改革。

一、双主体“床边教学”模式的开展

“床边教学”是指教学活动直接在患者面前进行,因其是在真实的临床情境中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故被公认为是提高学生临床技能和岗位胜任力的最有效方法[4]。采用校院专兼职“双主体”教师共同负责“床边教学”的实施,可充分发挥专职教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驾驭组织床边教学的能力和临床兼职教师前沿的临床知识和丰富的教学案例,增强床边教学效果。

(一)教学准备

1.明确研究对象

选取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护理学院2015级助产1、2班共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助产1班50人,助产2班50人,均为参加全国高考统一招生进入我院,学制三年,两组学生的年龄、入学成绩及基础课成绩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取助产2班实施“床边教学”模式,由专兼职教师共同授课,助产1班校内专任教师授课。

2.明确岗位群

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召开由临床助产专家和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专业课程教师研讨会,进行头脑风暴,认真分析助产职业岗位群,确定用于开展床边教学的岗位为产房、产科门诊及病房、妇科门诊及病房、计划生育门诊、儿科门诊、儿科病房、儿科重症监护室及手术室。

3.确定开展“床边教学”改革的课程

根据助产师岗位能力的要求,结合助产专业课程设置,研讨商定,助产技术、妇科护理和儿科护理列为床边教学模式授课课程。其中理论授课地点在学校,实践教学安排在医院。理论部分由临床兼职教师授课,实践部分由专兼职教师共同完成。

4.组建专兼职教学团队

团队成员中专任教师是在担任助产专业三门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中随机抽取,临床兼职教师则为上述教学岗位的护士长或护士以上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护理人员担任。团队成立后,进行职业教育理念、PBL、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的进一步培训和强化,并共同讨论“床边教学”模式的组织方式、授课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以更好地发挥双主体协同育人的作用。

5.制订授课计划

为了具有比较性,助产2班三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授课计划与助产1班相同,但在内容安排上,前后略有调整,以利于见习内容的完整性和时间安排的方便性。

6.制订教学进度表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及课程知识点的前后衔接,结合医院孕产妇收治、妇科、儿科住院患者收治疾病种类,合理安排。

7.组建学习小组

在自愿的前提下,专任老师根据优势互补的原则,将沟通能力强、知识扎实、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习科学配置到各小组,保持组间的同质性,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便在教学活动中展开公平竞争。

8.编制课前导学教学包

专兼职教师课前集体备课,统一教学内容及标准,结合具体内容讨论确定教学方法,并提前编制好课前导学教学包,发放给学生,以便学生提前预习,查阅资料,自主学习授课内容;教学包具体内容包括:授课时间、授课教师、学生分组情况、预习任务(学习目标、查阅与疾病相关资料、前沿研究或拓展知识链接、本节知识点)、教学具体组织及安排。教学包可依据教学需要以一个章节、一种疾病或一次课为单位进行编制。

(二)“床边教学”的实施

“床边教学”的优势是贴近临床、贴近岗位,贴近患者,学生可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并可边看边学边做。授课老师可选择典型案例,以生为本,以问题为导向,做好启发、引导、总结、提升。床边教学流程主要包括:

1.设计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典型的情境案例,并结合知识点提出相应问题,可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形成探究活动的内驱力。设计情境的方式很多,可以从岗位工作任务、特殊人群等方面入手,形式可以多样,如讲案例、提问题、操作等。

2.收集资料,自主学习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根据给出的典型案例,结合课前导学中的学习任务,通过查看病历资料、与患者沟通,收集案例资料,在对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掌握的知识、技能,结合课前的知识预习,进行自主、有效的思考、梳理,对要掌握的知识有所认知和理解,对不能完成的任务,寻找解决方案。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生成。

3.团队研讨,探究学习

对自主学习不能解决的问题,可通过团队成员研讨探究来解决。为使团队高效率完成任务,需提前确定1名组长,组内成员要分工明确,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则要由团队成员合作完成。每名成员都要充分参与互动交流,对研讨问题,各抒己见,发表个人对任务的解读和解决思路,提升任务的完成度,优化任务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组长要及时对合作学习的进度、方向、程度进行适时调控。

4.展示汇报,总结提高

以小组为单位,将自主学习和团队探究取得的成果进行展示。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各小组出现的疑难问题,也可以让其他组同学或老师来答疑。老师对成果的展示形式进行组织和掌控,可采取多种形式,如由小组指定人员按顺序进行汇报,同组成员进行补充;组间相互质疑答辩等。展示过程中,老师及时进行导学,适时点拨、追问、纠错等。最后,应对各组问题解决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并对学生认识不清的问题进一步讲解,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寻找规律。

(三)教学评价

我们编印的“临床工作岗位助产专业核心技术学习手册”,既可记录每次“床边教学”的内容、场所、授课老师,还针对性地设计岗位核心技术操作流程、思维能力训练典型案例,学习体验记录等;学习效果评价方面设计了个人小结、自我评价、同学互评、老师评价,评价指标根据完成任务的正确率;问题解决的全面性、准确性;操作完成的规范性、正确性等,采取全过程形成性评价。

二、实施双主体“床边教学”模式改革的成效

(一)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以助产专业岗位需求为标准,使学生成为适应21世纪助产、母婴保健和护理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现代护理理念、人文知识和医学基础知识,具有产科、妇科、儿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与熟练的操作技能及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机构、妇幼保健院等从事临床助产及母婴保健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明确人才规格定位

按照调研分析省内外现有助产人员素质及工作需求情况,具备必需的临床思维和技术能力,我们明确了培养大专层次的助产人才的定位。按此定位,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把握好在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上的界定。

(三)构建“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助产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与医院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按照社会发展对护理人才多样化的需求,结合学生的兴趣、能力和个性,坚持以助产职业能力教育为基础,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四)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整合和“床边教学”改革模式研究

以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实际需要为依据,以“少而精”和“实用性”为定位,以“科学整合、合理编排”为原则,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尺度,使多学科繁多的知识有机结合,密切联系、精简优化,减少重复内容和教学时数,将知识进行删繁就简、削枝强干,合理取舍,有机整合,使之相互渗透、密切联系。学校和医院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标准。双方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各自的工作计划,分工协作实施专业教学。

(五)“双教师”“双场所”共同主导“床边教学”实施

聘请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学校兼职教师,参与专业课程建设、教学组织与实施。所有专业核心课程都由学校专任教师与医院兼职教师按照1∶1组成课程组,并分别任命1人为课程负责人组成“双课程负责人”。理论基础教学及基本技能訓练在学校完成,专科技能实训在临床岗位完成,培养学生的规范操作,养成基本的职业素养。

(六)构建校院双主体“床边教学”模式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合作办学制度,完善教学规章制度,建立与之配套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加强教学质量控制,加大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力度,优化教书育人环境,为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的“教、学、管”氛围,为校院双主体“床边教学”提供制度保障。

(七)学生综合素质及核心胜任力得到提升

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对实施“双主体”“床边教学”模式改革的学生进行调查,学生在助产专业知识、助产专业技能、基础护理知识和专业拓展知识方面得到提高;岗位胜任力得到了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增强,“床边教学”模式改革,有效提高了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积极性,促进护生综合素质的提高。[5]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Z].http://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2016-10-25.

[2]梁宏.产教融合视域下职业院校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困境及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4):72-76.

[3]李绍华,孙永华,苏刚.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6(19):68-70.

[4]徐剑鸥,曹松梅,罗彩凤,等.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护理床旁教学模式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02):198-201.

[5]魏志明,夏立平,陈国忠.医教协同培养基层护理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8):90-92.

编辑 曾彦慧

作者:何曙芝 张玉红 赵跃 索虹蔚 殷春

妇科门诊手术室医药管理论文 篇2:

超声引导在哺乳期放置宫内节育器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评估阴道超声引导可视技术在哺乳期宫内节育器(IUD)放置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减少常规操作盲目性,降低手术风险。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放置宫内IUD的哺乳期妇女44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超声引导可视下放置IUD,对照组行普通IUD放置。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IUD放置术的子宫穿孔率,1、3、6、12个月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哺乳期IUD放置术中,观察组穿孔率和带器妊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1~3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引导可视技术能大幅降低哺乳期IUD放置术中的子宫穿孔率,减少甚至消除传统放置术中存在的潜在风险,适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超声引导;IUD放置术;哺乳期

节育器(IUD)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广大妇女易于接受的节育器具,已成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1]。哺乳期妇女因子宫偏小,宫壁相对薄软,在行常规IUD放置时手术难度较大,易发生子宫穿孔,严重时可伤及血管和脏器,出现休克等严重后果,因此如何减少IUD放置与取出术并发症的发生越来越受到计划生育部门的重视[2]。近年来应用阴道超声引导可视技术大大提高了疑难节育器取出术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明显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3,4]。鉴于该技术在妇科手术中的优越性,笔者选取在我院门诊手术室经阴道超声引导可视下行哺乳期IUD放置患者与常规放置术的哺乳期患者进行比较,评估经阴道超声引导可视技术在IUD放置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放置药铜200元宫型IUD的哺乳期妇女44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0例,观察组行阴道超声引导可视IUD放置术,对照组行普通IUD放置术。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12方法

使用仪器:Belson 全数字B超监视妇产科手术仪。

术前准备:两组患者术前均详细询问相关病史,行白带常规检查,妇科检查,排除放环手术禁忌症,手术由固定的门诊手术室医师担任。

操作方法:观察组术前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根据子宫位置将可视探头卡在特制窥阴器前叶或后叶 ,一并放入阴道内,暴露好宫颈,超声探头则置于前穹窿处或后穹窿处。此时在超声屏幕上可清晰的看到子宫及宫腔内情况,引导探针沿子宫屈度进入宫腔到达宫底部。根据探查到的宫腔深度及广度,选择适合型号的宫内节育器,按常规方法置入IUD,放置完毕后经可视确认节育环到达宫腔底部,位置居中,术毕撤出窥阴器。对照组常规消毒外阴道,铺无菌巾。阴道检查复查子宫大小、位置、倾屈度及附件有无异常。用阴道窥器扩张阴道,暴露出宫颈,拭净宫颈分泌物,用碘酒、乙醇消毒宫颈,以碘酒、乙醇棉签消毒宫颈管。钳夹宫颈前唇,呈水平位向外牵拉,若子宫过度前倾,则钳夹子宫颈后唇向前牵拉,以减小子宫体与子宫颈的角度。左手扶持宫颈钳,右手持子宫探针,顺着子宫方向轻轻探入宫腔直达宫底,测量宫腔深度,并轻轻向两侧摆动,估计宫腔宽度。根据子宫的大小选择相适应的节育器型号。见图1~图3。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与计算,计数资料以%表示,以χ2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图1放环术前子宫内情况图2探针到达宫腔底部图3节育器置入宫腔后2结果

21临床效果

观察组无一例出现子宫穿孔和带器妊娠;对照组出现4例子宫穿孔,1例因探针无法进入宫腔导致放置失败,发生带器妊娠3例。

22不良反应

两组哺乳期妇女在放置节育器1~3个月时均出现经量多、月经延长和白带增多等症状,同时以上症状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以上症状随着节育器放置时间增加而降低,6~12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560例对象放置IUD 1~12个月时副反应发生情况组别1个月观察组对照组3个月观察组对照组6个月观察组对照组12个月观察组对照组经量多310*17*0100月经延长413*29*1200不规则出血07*05*0200白带增多920*515*29*03疼痛17*030000注:与观察组相比*P<005

3讨论

哺乳期妇女子宫偏小,宫壁薄软,部分剖宫产妇女还存在子宫位置改变、宫腔变形等状况,放置宫内节育器时易发生子宫穿孔,手术难度较大[5]。子宫穿孔的发生除与子宫本身的特殊情况外,常为术者检查子宫位置、大小判断错误或者手术操作不规范、动作粗暴所致[6]。常规IUD放置术完全依靠术者注意力高度集中下的感觉和体会,需要手术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医疗技术及准确的判断力,主观人为因素成为常规IUD放置术中影响手术成功的关键[7]。

超声引导可视多用于节育器嵌顿等疑难宫腔手术中[8,9],该技术的应用使宫腔内手术不再是盲操作,排除了判断失误、术者经验不足等人为因素对手术成功率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明显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目前超声引导可视技术在节育器放置当中的应用还不是很多。笔者通过对阴道超声引导可视下行哺乳期IUD放置与常规手术患者进行比较,评估经阴道超声引导可视技术在IUD放置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10,11]。

本研究对超声引导可视节育器放置术和常规节育器放置术进行了对照,以期为临床哺乳期妇女节育器放置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超声引导可视技术可以显著降低哺乳期妇女的穿孔率、带器妊娠率及带器1~3个月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通过阴道超声全程引导操作,可基本上避免子宫穿孔的发生,即使发生穿孔,可视下能看清楚穿孔的程度及腹腔内出血情况,有利于手术医生及时、准确地作出补救,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13]。尤其是针对过度前倾前屈,后倾后屈的子宫,常规方法行宫内手术时探针探及的子宫底肌壁,实际上是宫体后壁或前壁,而非宫底,易发生穿孔或IUD放置不到位,应用阴道超声可视技术,既避免穿孔的发生,又可确认IUD放置是否完全到位,降低并发症的同时还提高了手术的准确率[14,15]。

综上所述,阴道超声引导可视技术的兴起克服了传统操作方法的盲目性,避免了因凭借术者的经验和手感操作带来的危险性,降低了手术风险和病人的痛苦,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可视技术,值得在妇科门诊小手术中积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向清,郭建波,高岩.健康教育在放置宫内节育器中的应用.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8):2313-2314.

[2]Whitaker AK,Endres LK, Mistretta SQ, et al. Postplacental insertion of the levonorgestrel intrauterine device after cesarean delivery vs. delayed inser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 Contraception, 2014, 89 (2): 534-539.

[3]朱志红. 320例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分析及不良反应监测.中国性科学,2012,21(12):18-19,22.

[4]陆桂琴,张策,朱红,等. 超声显像在绝经期子宫疑难节育器取出术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15(9):663-664.

[5]徐红,姚明霞,徐萍,等. 计划生育高危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4):437-438.

[6]沈秋红, 宋文芳, 孟红琴, 等. 取环钳结合B超在困难取环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性科学,2014(6): 77-79.

[7]Abdulwahab-Ahmed A, Ogunleye OO. Vesical calculus 10 years post missing 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 . J Surg Tech Case Rep, 2013, 5(34):48-50.

[8]Sun XF,Feng J, Liu W. Primary mesenteric follicular lymphoma associated with mesenteric migration of intrauterine device. Turk J Haematol, 2013, 30(2): 433-434.

[9]欧思娴,简洁.放置宫内节育器临床常见并发症分析.吉林医学,2013, 34(4):639-640.

[10]姜益红. 可视B超下取出宫内嵌顿环临床效果. 中国乡村医药,2013,20(4):30-31.

[11]孙继芬. 米索前列醇联合腹部B超在瘢痕子宫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应用.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3):3829-3830.

[12]卢薇,白枫,董武,等. 经阴道超声引导下资料宫内节育器嵌顿18例临床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5):5837-5838.

[13]王铎,鲍海燕,陈玉颖,等. T型宫内节育器致宫颈穿孔1例.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6, 22(3):157.

[14]王莉,田禾,杨素勉, 等. B超引导下子宫穿孔后取宫内节育器11例分析.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0, 26(8): 637-638

[15]钟兰萍,黄丽丽,邹燕, 等. 超声X线联合与CT诊断宫内节育器异位的比较分析.中华医学杂志, 2012, 92(1): 5-8.

(收稿日期:2014-08-04)

作者:赵晓 王小芬 徐凤秋 吴红莲 纪浩聪

妇科门诊手术室医药管理论文 篇3:

探讨舒适护理在妇产科门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妇产科门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妇产科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168例门诊手术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离院时情绪状态和对护理工作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离院时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门诊手术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舒适护理;妇产科;门诊手术;应用效果

常见的妇产科门诊手术包括人工流产术、上环、取环术、诊断性刮宫术、宫颈活检术等,手术类型较多、护理工作复杂,患者多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下。如护理工作不到位,易导致患者产生不满,引起护患纠纷[1]。本文分析了舒适护理在妇产科门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妇产科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168例门诊手术患者,同时排除精神异常、智力障碍、严重视力、听力和语言障碍、文盲、其他原因不能独立完成问卷者。

根据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共计84例,年龄18岁~46岁,平均年龄(34.65±8.87)岁;体重46kg~70kg,平均体重(56.43±10.35)kg;手术类型包括人工流产术36例、上环术12例、取环术8例、诊断性刮宫术11例、宫颈活检术10例、输卵管通水术7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7例、大专24例、高中28例、初中20例、小学5例。

实验组患者共计84例,年龄19岁~48岁,平均年龄(35.21±8.54)岁;体重45kg~72kg,平均体重(56.78±10.43)kg;手术类型包括人工流产术35例、上环术10例、取环术11例、诊断性刮宫术13例、宫颈活检术9例、输卵管通水术6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6例、大专25例、高中30例、初中19例、小学4例。

对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类型、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完成术前常规检查,遵医嘱给予术前用药和准备工作。术中配合医生操作,术后留观患者,并做好术后指导。

实验组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干预。护理人员着装整洁、微笑服务。采用亲切和蔼的语言与患者交流,告知患者手术流程,注意事项和准备措施,使患者充分了解后签订手术同意书。告知患者门诊手术损伤相对较小,术后注意调理一般不会遗留后遗症,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2]。

保持门诊手术室整洁、舒适,室内温度控制在24~26度,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空调出风口不可直对患者。与患者约定手术时间,提前30min进入手术观察室,播放柔和、舒缓的乐曲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轻对手术的恐惧感。

术中帮助患者摆放舒适的体位,臂撑、头架等加上衬垫,以防止压迫神经和血管。术中温柔地安慰患者,与其交谈以分散其注意力,对过度恐惧者握住其双手,给予鼓励和安慰。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流程,向患者说明可能出现的不适感,操作成功的患者及时告知其手术很快结束,以减轻其心理压力[3]。

手术结束后及时告知患者术顺利完成,嘱其在手术床上稍事休息,及时清理血迹和污染的敷料,以免对患者产生不良的视觉刺激。指导患者缓慢坐起,下床时搀扶患者,防止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嘱患者在观察室留观1h以上,如无异常由家属陪同下离院[4]。

离院前向患者详细交代术后注意事项,约定复诊时间。请患者接受情绪状态和护理满意率调查表。

1.3评价指标

1.3.1情绪状态

采用焦慮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情绪状态。SAS评分、SDS评分越高,表示情绪状态越差[5]。

1.3.2护理满意率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满分为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75~89分为比较满意,≤74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情绪状态

实验组患者离院时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离院时SAS评分、SDS评分比较(`X±s)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对照组(n=84) 58.44±8.42 59.16±8.90实验组(n=84) 49.72±6.21* 50.35±6.33*注:与对照组比较,*代表P<0.05

2.2护理满意率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表2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比较[例数(%)]

组别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率对照组(n=84) 36(42.86) 40(47.62) 8(9.52) 76(90.48)实验组(n=84) 41(48.81) 43(51.19) 0(0.00) 84(100.00)*注:与对照组比较,*代表P<0.05

3.讨论

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中心逐渐向“以人为本”转化,更加注重患者的身心舒适感,使患者处于最佳状态,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舒适护理可增进护患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6]。在妇产科门诊手术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状态,使其在术中保持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平稳,更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同时舒适护理干预还可增进护患之间的沟通,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吕红梅,陈捷,陈君华,等.对门诊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4):6~8.

[2]蒋先志.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7):90~91.

[3]杨玉芹.舒适护理模式在门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8):343~344.

[4]简明,贺李江,胡菊华,等.舒适护理模式在门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2012,7(3):121~123.

[5]陶文,范英华.舒适护理在妇产科门诊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0,36(15):1854~1855.

[6]董丽敏.妇科门诊手术患者护理服务需求及满意度调查[J].现代临床护理,2014,13(1):9~12.

作者:宋妮

上一篇:地方四大后现代电影大师论文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下师德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