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本科论文

2022-04-16

[摘要]目的探讨医学本科生骨科临床教学中导师制的组织、实施效果及评价。方法建立对照组与试验组,采用双盲法,在试验组本科生骨科临床实习中实施导师制,对照组实行常规骨科实习指导,进行效果比较。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重症医学本科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重症医学本科论文 篇1:

学生主导型病例讨论带教模式培养实习生临床综合能力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提高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实习带教模式。方法:選择进入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实习的201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学生6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学生各30名。对照组采用教师主导型病例讨论模式,试验组采用学生主导型病例讨论模式。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实习学生的出科考核成绩、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不同带教模式的带教效果,观察医疗差错发生率。结果: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综合能力对比分析,试验组学生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医疗差错发生率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对实习效果的自我评价普遍高于对照组,在提高思维能力、学习兴趣、自学能力、知识理解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生主导型病例讨论带教模式能更好的培养临床实习生综合能力。

【关键词】 学生主导型; 病例讨论; 教学模式; 临床实习; 综合能力

Research on Students Leading Case Discussion Teaching Mode to Train Interns Clinical Comprehensive Ability/JIANG Xiao-gan,LU Wei-hua,JIN Xiao-ju.//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0):067-070

【Key words】 The student leading; Case discussion; Teaching mode; Clinical practice; Comprehensive ability

First-author’s address:Yiji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by Wannan Medical College,Wuhu 24100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0.019

医学临床思维是医疗人员运用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结合患者的具体疾病情况所采取的思维活动,也可以认为是医疗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对疾病认识的具体化,并由此指导进行临床诊疗活动的思维过程[1]。临床本科医学生毕业实习是本科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毕业实习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医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质量[2]。在医学生的临床实习过程中,病例讨论无疑是巩固所学的临床理论、提升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临床综合能力的有效方式[3]。现今的临床实习教学中,病例讨论过程一般以教师为主导,实习生作为旁听者或者被动接受者参与这一过程,不符合当今教育中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自学能力和终生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思维的理念[4]。自2012年以来,皖南医学院重症医学科与危重病医学教研室在保持系统性教学基础上,创新病例讨论模式,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与临床生产实习过程中病例讨论相结合,旨在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培养学生的独立的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实践技能,以期增强实习学生综合素质,并改进临床带教方法,提高实习带教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进入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实习的201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学生6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学生各30名。其中对照组采用教师主导型病例讨论模式,试验组采用学生主导型病例讨论模式。两组学生基础医学学习成绩情况基本相同,实习期间实习环境、管理制度一致,实习期间参照实习大纲要求,所讨论的病例内容及诊断、病例讨论次数相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教学方法 每组学生在同一科室的实习时间为4周,实习期间由通过教师资格考核的高年资住院医师直接带教,上级医师参与指导。每周选取两例诊断相同的病例开展病例讨论,其中对照组采用教师主导型病例讨论模式,病例资料收集、整理、验证、组织讨论与问题提出由带教老师完成,病例讨论时实习生参与旁听并记录。试验组采用学生主导型病例讨论模式,病例资料收集、整理、验证、组织讨论与问题提出由学生完成,具体工作步骤包括:(1)资料收集:按照实习大纲要求选取病例资料,并将相关资料结合实习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制作汇报幻灯。(2)病例验证: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体检和病史收集,带教老师对采集的病史,体格检查进行验证。(3)讨论及问题引申:各小组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采取交互式问答方式进行讨论,通過对病情特点和发展经过的汇报,发现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小组成员重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有论据的讨论,并由带教老师进行总结。

1.3 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由师生双方共同评价,包括由教师方制定的出科考核和学生方的自我评价两部分组成。(1)教师制定的出科考核在实习结束后由考核小组进行,考核内容包括理论考核和临床综合能力考核,分数各100分。理论考核题目由本教研室制作的题库随机抽取,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综合能力不仅包括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还包括病史追问、体格检查、诊疗计划等。考核由本教研室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副教授组成的考核小组参照皖南医学院制定的实习教学大纲考核内容及标准进行,并对评分标准及考核指标量化。同时记录两组学生医疗差错发生率。(2)学生的自我评价在实习结束后,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由学生进行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的匿名评价,采用10分制,调查项目以优、良、中、差四种等级评分,每种等级分别对应10、8、6、4分。教学效果评价项目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协作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方面。共发出调查问卷60份,收回60份,回收率及有效率10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出科考核成绩比较 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综合能力成绩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医疗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对实习效果的自我评价普遍高于对照组,在思维能力、学习兴趣、自学能力、知识理解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现阶段,培养实用型人才是我国医学教育培养的目标[5],这就造成了在教学中重视临床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掌握,而对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认识不足[6]。临床思维能力体现着医生的临床诊疗水平,相对临床实际操作能力来说,其培养过程更为复杂和漫长[7]。医学本科阶段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临床能力的医生,因此需要不断进行临床教学改革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8]。而在临床实习阶段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高效地解决临床问题,从而提高疾病的诊疗效果[9]。但目前大部分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存在片面性、表面性以及被动性,对大学阶段所学的知识无法系统并正确的理解,其主要原因在于教与学两方面因素[10]。因此,在医学生的临床实习带教中,既要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专业知识,还要通过合适的病例带教,让学生建立规范的临床思维模式,提高综合能力,为将来从事临床实践工作打下基础[11]。

在医学生的临床实习过程中,病例讨论无疑是巩固所学的临床理论、培养创新意识、提升临床综合能力的有效方式。目前比较多见的带教模式是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无益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2]。学生长此以往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仅扮演讨论记录者的角色[13]。教学的目标往往仅注重实习大纲要求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对系统的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实习生完全按照带教老师的思路进行诊疗,无法将理论与临床技能融会贯通[14],因此会对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我实现的满足感产生打击[15]。学生往往仅局限于进行开列化验检查单,书写病程记录等机械性工作,但却不理解各项检查的意义和对诊断的价值,更不能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现个体化治疗。长此以往,实习生在学习中得不到乐趣,认为实习就是写病历记录病程开具检验申请单和写病程记录,同时又因需要经常进行理论考试和对未来工作问题的担忧,实习倦怠感增强。如何改变这种局面,让实习生主动学习能力增强,临床综合能力提高是实习带教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16]。

近年来,笔者教研室在临床生产实习带教中,摸索、实践并推行了以学生为主导的病例讨论模式。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执行过程中,病例资料的收集、验证和问题的提出均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发言既有对未知问题的疑问,也有对已知问题的理解性,还可以是将来问题的探讨[17],而教师自始至终发挥了积极的辅助和引导作用。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激发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带教老师运用“病史资料收集是否完整”“体格检查是否遗漏”“实验室检查是否合理”“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是否充分”以及“未来的诊疗方案该如何调整与进行”等多元化的启发方式,鼓励学生观察、思考、探索,从而提高临床综合能力。带教教师适时监督,并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最后进行归纳和总结。

笔者通过学生主导型病例讨论模式为载体的临床实习带教实践中,发现学生可以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第一,主动学习能力增强,即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生讨论学习并经带教老师归纳总结后的成果极大地满足了学习的成就感,增强了学习兴趣,从而开始了主动学习行为。第二,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即实现了“得鱼”向“求鱼”的转变。在这种实习带教模式下,学生能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问题相结合并实现独立思考,运用各种医学资源针对不同患者个体化解决问题[18]。第三,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转变,即将“知书”转变为“获术”。实习生在个体化解决临床问题的过程中,自觉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积极提高临床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实习生从患者实际出发,通过所学的基础理论和所掌握的临床技能探究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变。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主动了解病史、亲自进行体格检查,随后根据这些资料探究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应用循证医学的观念和最新医学资源来处理临床问题。从研究结果来看,学生主导型病例讨论模式可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增强知识理解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特别对于提高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降低医疗差错发生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是医学本科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学生将多学科复杂的理论知识初步应用于医疗实践的关键一环[19]。研究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带教模式,对于提高实习质量,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維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0]。学生主导型病例讨论模式可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增强知识理解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降低医疗差错发生率,从而对医学本科生临床综合能力提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鲍娟,张媛媛,赵晓红,等.谈“角色扮演法”在神经病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6):150-151.

[2]郑力峰,叶君健,林建华,等.情境模拟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9):137-141.

[3]刘波,肖际东,毛玉瑶,等.临床病例讨论法在超声诊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146-147.

[4]孙晓楠,刘莹,张静,等.加强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中“教师评学” 环节的研究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0):11-13.

[5]倪致雅,成信法,夏瑢. 基于非医学类专业的《中医临床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12):2357-2358.

[6]胡青,张高岳,楼国光,等.电子病历结合PBL教学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40(7):575-578.

[7]黄小平,邓常清.PBL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7):537-539.

[8]金辉,沈孝兵,方霞,等.自主研学与毕业论文设计的有机-以预防医学本科教育为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30(4):31-32.

[9]高毅英,马宏,赵研芳,等.影响医学生实习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1):76-78.

[10]孟晓燕,谭鹤长,王英,等.PBL结合CBS在肾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0):121-124.

[11]李凛,任晓燕,张海燕,等.高等中医药院校西医内科教学改革及西医临床思维培养的思考[J].中医教育,2016,35(6):64-68.

[12]马聪,陈柱,肖立志,等.PBL与LBL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对比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9):933-936.

[13]刘勇.PBL与LBL两种教学方法在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比较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16):182-184.

[14]王焕勤.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9):153-155.

[15]刘继平,冯素梅.有声思维病例分析讨论法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2):16-17.

[16]张金荣,韩东亮.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1):11-13.

[17]周海燕,潘央央,王锡萍,等.自主学习和能力导向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29(12):68-69.

[18]周力,续畅,陈晖.循证医学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教学的效果评价与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7):132-134.

[19]吴雪树,耿敏,周典.临床本科实习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连贯性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6,6(8):55-57.

[20]张保俭,姜海兵.观察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心内科监护室中的教学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9):148-150.

作者:姜小敢 鲁卫华 金孝岠

重症医学本科论文 篇2:

导师制在骨科本科临床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 目的 探讨医学本科生骨科临床教学中导师制的组织、实施效果及评价。方法 建立对照组与试验组,采用双盲法,在试验组本科生骨科临床实习中实施导师制,对照组实行常规骨科实习指导,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经过导师的培养,试验组学生对石膏小夹板的掌握、骨科疾病影像学表现的鉴别、创伤病人的急救处理等临床能力,科研能力,乃至医德医风,分析解决问題、适应社会能力均好于对照组。结论 在医学本科生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导师制可以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很好地解决骨科学习理论与临床实践脱节的问题,更好地完成大学本科教学任务。

[关键词] 导师制;骨科学;本科临床教学

骨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尤其在临床阶段,它要求学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①掌握基础医学中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②掌握常见骨科疾病诊断和处理的临床基本技能。③具有对急、难、重症疾病的处理能力。④掌握医学文献检索、资料搜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1]。所以,如何在目前的办学体制下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本科学生的动手能力及临床工作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我院积极探索导师制在临床教学中的作用,以骨科作为试点,现将实践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1实施方法

1.1导师的条件和职责

选择责任心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骨科教员担任导师,全面负责自己所带学生的临床实习进展情况,根据教学大纲,定期对自己的学生进行辅导和考核,加强对学生的临床技能和科研技能的培养,同时对学生学习发展方向,学习方法和技能给予一定的指导,并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即“导学、导向、导心”。

1.2管理办法

将我院骨科本科实习生20名, 随机分为对照组10名和试验组10名,并采用双盲法对试验组10名学生指派导师,由导师负责;对照组按常规在骨科各手术组轮转实习。时间两个月,出科时由教研室对两组学生临床技能等进行考核比较。

同时设立督导组,检查并发现学生在临床实习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并反馈给临床导师,提出改进意见,并通过学生成绩和其所填写《导师辅导记录册》对导师进行评估,结果纳入导师评先条件。

2结果

比较两组学生的影像学读片、石膏小夹板的制作与应用、清创术等骨科常用临床技能、临床病例的诊断和处理、医疗文书书写考核成绩(见表1)。可见,实验组各项考核的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考核中发现,试验组每个学生都基本上能独立完成换药、拆线、常规石膏及夹板固定、常规皮牵引、骨牵引、独立进行清创缝合,常见关节脱位的整复,独立阅读常见的骨折和脱位的X线片,对常见骨折独立诊断并给出治疗方案.对常见的四肢骨折的手术非常熟悉并能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小的手术。而对照组,有些同学的临床技能并不逊于试验组,而有些同学则差距较大,初步认为是临床实习过程中由于没有特定教员监管而造成自我过度放纵所致。

此外,试验组中有2名同学在导师的指导下各自撰写了综述和个案报道一篇,并已向《实用骨科杂志》投稿,另有5名同学具备一定的文献检索能力,初步掌握了PubMed,Medline等数据库的使用,而对照组同学无此方面的知识。通过观察两组学生接诊情况并同两组学生座谈发现,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学生绝大多数医患关系融洽,问诊查体较规范和耐心,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对医学也更加热爱。

3讨论

3.1导师制在临床教学中的意义

3.1.1 有利于加强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 留学英国牛津大学的费巩教授曾经指出,纵观中国教育之三大弊端:一是教法偏于呆板,质疑甚少;二是师生关系过疏,交流不够;三是注重技术传授,忽略人格陶冶[2]。目前医学生培养分为基础教学和临床教学两个阶段,在基础学习中,多为死记硬背方式掌握知识点,上述弊端的劣势尚不明显,而在临床实习阶段,学习方式和环境和校内大相径庭,上述弊端所致矛盾突现,学生不能适应这种改变,不能将基础课程和临床融会贯通,有的思想压力大,心里脆弱,有的则自由散漫,处于“放羊”状态,严重影响实习效果。在这个阶段实行导师制,通过导师直接一对一示教,对学术上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的问题展示讨论分析,学生参加门诊、急诊、会诊、病例讨论会、病房的临床实践和学术报告会等,使学生对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能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鉴别诊断,找出主要矛盾,采取措施并加以解决。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也提高了临床操作技能。此外,导师还可以对学生生活、人际交往、心理状况、思想品德等方面给予帮助和示范作用,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和品质,培养了高尚的医德医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实施因材施教,促进素质教育。

3.1.2 有利于加强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导师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可以吸收学生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参与实验操作,这样,从普通试管使用到精确pH计操作;从试剂选择到试剂使用;从资料搜集到论文定稿;从数据记录到数据处理,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可以了解学科前沿,强化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发现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个性发展,弥补“第一课堂”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不足。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结合所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及科研创新能力。

3.2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2.1 加强认识。由于受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部分高校各级领导对导师制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认为是走过场、搞花架子,一些临床医学院教师也普遍存在重医疗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对此,学校应该把导师制的实施放在提高学校竞争力,促进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来,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形成人人都来关心学生,把学生的成才当己任的风尚,为导师制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否则,导师制的实施就可能流于形式,失去导师制的作用和意义。

3.2.2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本科生导师应该成为学生教育者、指导者、管理者和示范者,是学生的良师和朋友,这首先要求导师有高度的责任心,重视教学,品格高尚;其次要求导师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较强的创新意识;还要求导师具备一种把其品德、思想、知识、智慧和创新能力传送到学生内心和行动中去的能力[3]。

3.2.3 加强学生对导师制的认识。学生要充分了解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和宗旨,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要多一点质疑精神,多一点探索精神,多一点求知热情,积极主动地联系导师,向导师求教,与导师沟通。充分尊重导师关于见面辅导的安排,并能自觉按照导师指定的方向去学习、去研究、去探索。

3.2.4 加强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导师制的实施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使其有章可循、有律可依。导师的选聘要准确、公正,而且要公开师生双向选择,考核评价要科学全面,要分为对本科生导师的考核和对被指导学生的考核,可对学习成绩、临床技能、科研情况等考核,可采用导师自评、同行互评与被指导学生民主评议相结合的办法,还需建立配套奖惩机制,对那些无私奉献、业绩突出、又对学生富有爱心的优秀本科生导师,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彰,并在评优和晋职时优先考虑;对那些责任心、爱心缺失、推诿应付、学生们普遍反映差的导师要给予教育、调整甚至处理。

总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打破了传统医学教育同一尺度,同一规格培养人才的现状,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大创新。它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适应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深度和广度的越来越高的需求,培养临床技能和创新思维兼备的人才。尽管尚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和商榷,许多困难有待克服,许多制度有待完善,但本科生导师制的建立是时代的呼吁,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其优势将随着实践逐渐展现!

参考文献:

[1] 梁丽艳,罗义雄,韦耀东,等.本科生导师制与临床医学教育[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3):602-604.

[2] 沈胜娟,谢长勇,戴伯军.医学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2):22-25.

[3] 陈廷,张凯,王文军,等.医学院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8,7(5):549-550.

(收稿日期2009-05-06)

作者:刘 博 张永一 祝云利

重症医学本科论文 篇3:

地方综合性大学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摘要:延边大学是教育部、卫生部实施“卓越医生教育计划”试点改革项目第一批院校,学校以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培养进行了改革与实践,为地方综合性大学全面构建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培养模式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免费本科医学生;农村订单;定向;培养模式

2012年12月教育部、卫生部发布了《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的通知》,延边大学获批为全国第一批该项目的试点高校,承担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

一、指导思想

依据我校“立足延边,服务本省,面向全国,辐射东北亚,依托临床医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优势,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从我国城乡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的实际出发,以发展建设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相适应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为目标,强化医学生服务基层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育,增强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自觉性、坚定性。加强本科教学基本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育人为本,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临床能力培养,提高医学生对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和地方病等疾病的诊疗能力和基本卫生服务能力,培养大批面向乡村、服务基层“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合格全科医生。

二、人才培养目标

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就是培养适应吉林省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面向农村基层培养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质量应用型全科医学人才。其应具备具有坚定的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爱岗敬业、吃苦奉献的意志,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具有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全科医学思维能力和诊疗策略,具备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和地方病的诊治和一般急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毕业后能够在县级医院、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的全科医疗服务工作。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卓越医生培养计划改革试点的关键,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要紧紧围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要求,根据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目标,延边大学在2011年、2012年、2013年招收了三届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实践基础上,从我省省情出发,结合基层医疗卫生实际状况,从培养方案、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探索适用于面向乡村、服务基层“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实用型全科医生(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

1.科学定位,改革培养方案。科学定位,改革现有的临床医学生培养模式,制定培养面向县级医院、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全面化”的实用型全科医生。延边大学结合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计划,根据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目标及基层农村医疗卫生的实际需要,学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管理办公室组织不同层次专家调研、讨论对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制订专门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方案。①改革培养方案,适度压缩理论课学时,适度增加通识课学时和实践课学时(增加临床、反复临床的机会);适度减少必修课的门数,适度增加选修课的门数;适度减少专业课的门数,适度增加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的课程门数。②以“加强实践”为主线,设置“3.5+1.5”的课程模块和实践环节。即三年半的理论课程教学加一年半的毕业实习。在有效整合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基础上,压缩理论课时;加大毕业实习比例,丰富实习内容。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多层次的临床实践,提供更符合基层卫生服务岗位需求的实践环境。

2.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学习国内外医学教育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借鉴国内医学院校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延边大学实际,积极探索,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倡导探究式、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引入PBL教学、小班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模拟教学、临床实习导师制等多种先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

3.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建立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评价机制。改革传统的闭卷笔试的单一考核方式,拓展考试方法。在专业课、临床实习中采用闭卷考试与临床多站式综合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在卓越计划班中实施医学基础知识综合考试(MCQ),衡量学生医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只有考试合格的学生才能进入临床专业课程的学习,建立临床实践技能考核题库及评价标准。

4.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保证临床实践能力提高。①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增加临床实践教学比重,使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做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切实加强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实践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实验室以多种形式有序开放,创造条件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使其早实践、多实践,增设《临床技能培训》培训学时。提高实践环节学分比例,以提高实践效果。建立多级医疗机构实习模式。由单一的只限于在“三级甲等医院”实习模式改为“三级甲等医院、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结合的三级医疗机构实习。③建成全科医学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在现有临床医学院实验室基础上,建设全科医学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在刚建成的医技科研楼中预留了1600平方米的临床技能培训空间,模拟全科医生工作场景,模拟门诊环境,提高和规范作为全科医生的诊疗行为和能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学校要立足本校临床教师资源的培养和使用,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平台优势,注重与相关学科教师团队合作和交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能力强的全科医学师资队伍。

1.遴选、培养充实全科医学教师队伍。以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我校加大了全科医学教师的培养力度,遴选一部分临床医师(教学骨干)赴国内外进修与培训。依托综合性大学平台优势,通过多学科相互渗透,通过聘请国内外、校内外知名专家、教师,从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教材编写、多媒体课件运用等方面定期对全科医学教师进行指导和培训。

2.培养全科医学实践基地师资队伍带教能力。由于经济和地域方面的原因,现阶段吉林省延边地区乡镇(社区)医院医生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诊疗技术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不能很好地满足培养全科医生的教学实习需求水平。因此,学校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加大培训我校全科医学实践基地教师带教能力的培养,提高实习带教水平。

3.支持与鼓励教师对全科医学的研究。鼓励教师加强全科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支持开展全科医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鼓励临床教师结合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目标,结合基层医疗卫生实际,编写出适合于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的教材。

在科研立项等方面加大政策、资金倾斜力度,支持教师以全科医学视角和方法加大对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慢性病的研究。

4.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激励教师教学的管理机制。加强师德、医德建设,完善教师教学考核、聘任与分配机制,严格教授、主任医师上讲台制度、青年教师导师制度、青年教师试讲制度、临床教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中青年教师定期轮训制度等,鼓励教师主动投身教学改革、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五、政策保障措施

1.组织管理保障。①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组: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全面指导和监督项目的实施,工作组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安排和落实。②成立专家委员会:审查“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年度评议。

2.制度建设保障。学校将逐步推行临床课程的教考分离,建立统一的临床考试和客观结构化考试,全面考核全科医学生的临床实际能力,定期发布各阶段的考试成绩,有效监控临床教学质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和评估。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发挥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作用,重点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监控,确保项目的实施效果。

3.经费投入保障。学校把“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培养”项目作为学校的重点建设项目,积极争取教育部和省地方财政的主持,以及学校的专项投入,确保专业的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建设水平。学校、学院设立“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培养”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以支持“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培养”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设立专项奖励资金,以表彰对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培养”做出杰出贡献的校内外指导老师。

总之,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是为基层医疗单位解决优秀全科医生短缺的重要举措。延边大学地处边疆,学校将发挥地方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努力实践和探索“地方综合性大学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培养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6号)[Z].

[2]辛颖,李冲,杨蔚利,李立,李亮.综合性大学培养农村订单定向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2).

作者:郭艳春

上一篇:会计市场分析论文下一篇:煤炭企业党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