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室简介

2022-07-30

第一篇:重症医学科室简介

重症医学科简介

重症医学科(ICU)是我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集中收治全院各科各类危重病人,即通过严密的观察、及时的有效治疗和精心的护理,使病人在短时间内脱离危险,恢复健康。常常创造一些医疗奇迹,被人们称为“创造奇迹的圣地”。

我院的ICU是一个综合性的科室,位于医院的外科楼(3号楼)九层西侧,总面积约800平方米。拥有一批训练有素、甘于奉献、工作严谨的专职医护团队,全科现有医生9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医师8人;护士16人,其中主管护师1人,护师5人,护士10人。ICU实行封闭式管理,不设陪护,拥有独立的护理单元,可对病人的医疗、生活进行精心的护理。

病区环境优雅、整洁,设中心监护站,周围设有11张监护病床,呈开放式设置,利于观察病情变化。监护大厅装备中央空调、中央供氧、中央负压系统,及层流空气净化系统、紫外线循环系统,体现了现代ICU的特点。并配备多参数中央监护仪、谊安VT5250多功能高档呼吸机、罗氏Cobas b123血气分析仪、心电除颤起搏仪、心电图机、微量注射泵、输液泵、营养泵、亚低温治疗仪、电动排痰仪、简易呼吸器、

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等所需的各种急救器材,为抢救危重病人提供重要保障。

ICU病人收治范围,包括:(1)严重创伤、大型手术后 及必须对生命指标进行连续严密监测的支持者;(2)需要心肺脑复苏者;(3)某个脏器(心、肺、脑、肝、肾)功能衰竭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病人;(4)急性心肌梗塞;(5)重症休克、脓毒血症及中毒病人;(6)其他经短期强化治疗可望恢复的各系统、器官功能减退的急性衰竭病人等。

我们ICU全体医护人员,将运用重症医学先进诊疗技术手段,帮助病人重建新的生命平衡之机;为后续专科治疗赢得时机,我们将与临床各科室一道通力合作,共创医院发展;以“诚实、勤勉、细致、人道”的工作作风,与全院同仁一起携手撑起生命之重托,让爱与使命温暖随行!

第二篇:危重症医学简介

危重症医学简介(转引)2012-01-08

写在课前的话

现代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监护技术日新月异,高新技术和信息化监护设备的广泛应用,对监护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专业化标准培养符合现代监护要求的 ICU 高级护理专业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本课件详细介绍了急危重症医学护理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危重症医学专业护士的资质,ICU专科护士的执业要求,旨在为临床上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危重症医学定义

ICU 的英文全称是 Intensive Care Unit ,中文名称是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病房、加强治疗病房等,香港及广东地区多称为深切治疗部。危重病医学英文全称是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CCM 。

二、危重症医学的特点

ICU 的特点是患者病情危重,医疗设备高端、贵重,医护人员专业性强,处理急危重症的能力强。 ICU 的专业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它整合了麻醉、内科(尤其是呼吸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外科、护理等多个专业的高端技术。

危重症医学国内外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三、危重症医学的发展历程

在 ICU 的发展历程中充分体现了多学科综合的特点。 重症医学的护理始祖南丁格尔。 1854 年,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的战地医院由于管理不善,条件恶劣又没有护士护理受伤士兵,使伤病员的死亡率高达 40 %。 南丁格尔向当时政府申请率领了38名护士来到了前线,起初医生们非常拒绝他们,甚至不让南丁格尔进病房,但是南丁格尔并没有计较这些, 采取了危重症集中护理等措施, 控制士兵感染改善士兵营养,改善病房通风环境等措施在半年的时间里,战地医院的伤员死亡率降到了 2.2 %。 这一成绩震惊英国朝野,得到了一片好评。

1863 年,南丁格尔在 Notes of Hospitals 中撰写到:在一个常见的,即使是小的医院中,把病人安置在一间由手术室通出的小房间内,直至病人恢复或至少从手术的即时影响中解脱。这不但被称为护理学和医院管理上的革命,而且,也被传统观念认为是ICU的起源。1923年walter Dandy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为脑外科病人开辟术后恢复室(3 Beds) 。 1937年麻省总院Robter mason建立术后恢复室,是由外科和麻醉科共同管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前线建立休克病房。24小时内总有1名医生或1名护士及其助手,12小时一班,测血压,开放静脉,早期复苏,使休克的死亡率显著降低。打仗期间大量的人都到了前线,由于后方人力不足,就把相应的一些专科ICU全部集中在一起,在后方成立了集中恢复室。1947年,美国宾州成立麻醉学术小组,进行306例死亡病人分析,发现有效的监测可以使死亡率下降50% 。有计划的针对性监测,需要一批具有休克的病生理知识的重症医生。第一次提出ICU要有专业的人员。ICU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二战以后发展进入低谷,一直到1952年丹麦哥本哈根发生脊髓灰质炎大流行,脊髓灰质炎侵犯脊髓前角,影响运动神经元,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大量死亡,死亡率 87%。Lassen 院长和 Ibsen (麻醉师)对患者实施气管切开,雇佣 200 名医学生和护士进行人工气道持续的手法通气及后期 Engstrom 呼吸器的应用,使病死率下降至 40% 以下。

图1所示的这个像大工厂一样的全是铁肺,这是当时的一个体育馆里面,呼吸衰竭的病人躺在铁肺里面,旁边有护士照顾,医生查房,治疗师指导病人呼吸,这些措施挽救很多人的生命。

由于哥本哈根事件,激发了危重病医学的崛起, 随后多家医院相继开设了 ICU ,并激发了危重病医学的崛起,这是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几年后, frank 和 john 在美国又建立起一个新型的心脏外科监护病房,病房里设置了计算机监护系统,系统工程师成为了监护队伍的一部分,护士队伍也得到了发展,他们对 ICU 内应用的特殊技术有专门的经验,并在 ICU 内各岗位担任具体工作。这导制护理学分支重症监护护理学的产生。

1958年,世界上第一个ICU在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城市医院成立。提出了四个集中,集中病人、专家、场地、设备。Peter sofar( 麻醉)教授,CPR之父,与Mark Ravitch(外科医师)共同建立ICU。 它首先提出对重症病人的24小时优化医疗和护理。它同时也是第一个配备有内部医师(麻醉住院医师)的ICU。提出ICU必须简单有效,一切设施尽可能简单,技术标准尽可能一致,使置身其中的人易于掌握理解。

1963 年 Peter sofar 移师匹兹堡,成立了麻醉与危重医学系。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多学科危重医学培训中心,迄今已经培养出包括麻醉、外科、内科、儿科和急救科等学科在内的 500 多位高级专家。1997年,美国有超过5000家ICUs在运作。

中国医疗机构的重症监护病房 (ICU) 发展起步较晚,1970年以后北京、天津的一些医院创建了“三衰病房”、呼衰、肾衰、心衰的病人集中在一个病房的单元内,“集中观察室”等治疗危重病的单元,已经逐渐开始实现将危重患者集中在专门设立的区域或病房内集中管理的发展模式。1982年,曾宪九教授、陈德昌教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建立了国内第一张现代意义的ICU病床。1984年北京协和医院正式建立加强医疗科(危重病医学科)。 这是我们国内第一家ICU。随后90年卫生部颁布的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的出台,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危重病医学的发展,国内大医院相继建立了ICU,根据中国医疗体制特点,较多建立以抢救为主的综合性或中心ICU,将涉及多个学科的危重患者放在同一个医疗单位进行监护抢救。

在ICU诞生以来的 50 余年间,ICU发展之快为医学史上所罕见。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2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要求至少拥有一个ICU,有的国家甚至立法规定新建医院必须备有 ICU建制。ICU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受到如此巨大的重视,是与其所取得的业绩和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分不开的。

危重症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进步的必然产物。1940s,出现大量休克病人,我们对病人进行早期液体复苏使大批病人生命得到挽救。1950s,大家发现,很多休克病人大量补液以后,出现肾衰,可能考虑休克复苏切入点还不够早,病人开始有失血,低血容量表现就开始液体复苏,及时纠正肾灌注不足,改善肾衰。1960s,越战期间发现很多休克病人大量补液后出现呼衰,这是由于1842年欧洲霍乱大流行后大规模输液得到应用。休克复苏时要给病人灌大量液体早期复苏,病人平时心输量每分钟4升到6升,当灌注大量液体进行复苏时病人心输量可能涨到每分钟14升、16升,甚至每分钟20升,来自全身血液都要经过肺,满足体循环需求,肺水增加造成病人呼衰,不灌液病人就要肾衰,休克,因此我们又推出了正压通气使用,使压力增高肺的进水压增加,静水压与肺泡内压差降低。病人肺水减少,那肺弥散距离减少,氧和改善了。1973年,发现序贯性系统衰竭,1976提出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 1992,认识到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危重症医学发展日新月异。

灾难应急的需求是危重症医学发展的动力。19世纪,克里米亚战争,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2003年的SARS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ICU,危重症医学已经被大家认可,一直到后来的猪链球菌、禽流感、以至甲型H1N1重病人的救治都显示出了ICU的重要性,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玉树地震 重症病医学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危重病医学学科的发展与相关学会的建立及其推动作用密不可分。1972年,美国在28位医师的倡导下创立了危重病医学学会(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SCCM),旨在建立一个有自己的临床实践方法、人员培训计划、教育系统和科研研究的、独立的临床和科研的学科,逐步提出并完善了以血流动力学、组织氧代谢监测为基础的高级生命支持治疗措施。 1980年在日本Nishimura和菲律宾的Gomez倡导下成立了西太平洋危重病医学会 (Western Pacific Association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WPACCM) 。1982年欧洲成立了欧洲危重病医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ESICM)。并对危重病医学所涉及各种复杂临床病症,如脓毒症(Sepsi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从基础到临床,提出了一些新认识和可行的干预措施。这些都标志着危重病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跻身于当今医学科学之林。

1997 年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2002年北京护理学会重症监护委员会成立;2005年3月,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成立,这些均为进一步确立中国危重病医学学科地位以及持续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8年6月,获正式学科代码 320.58。

危重症医学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结果。首先科技发展使得对多种生命功能指标的监测成为可能。社会进步使得人类寿命不断延长,但老年人器官功能储备下降。再者社会经济发展使得政府和群众对于危重病人救治的保障支付能力提高。此外人的生命价值日益受到重视 - 平时疾病与灾害瘟疫。

危重症医学是21世纪医学模式转变的代表,是朝阳学科。从1990年至今,重症监护大大减少了住院时间和诸如脑血管功能不全或呼吸衰竭之类的病人的花费;较为先进而复杂的外科手术的发展,比如肝、肺、心、小肠和胰腺的移植,使移植后的重症监护受到重视;无创性监护仪的推广,大大降低了重症病人需要花费的费用和诸如感染之类的医疗 / 护理并发症的发

第三篇:医技科室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应急预案

为给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捷、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加强对发生在检查过程中的急危重症的抢救处理,特制定应急措施如下:

1.医技科室的急危重症患者主要是指各病区、急诊室(含ICU)、门诊等急危重症患者,虽已经处理,病情已得到稳定,但在检查过程中又发生变化者;在接受各种造影所需的对比剂过程中所发生的过敏反应者;或者非急危重症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发生意外病情变化者。

2.急危重症患者实行“绿色通道”制度,一律进行先检查,后补记费用的诊疗制度。

3、各病区、急诊室(含ICU)、门诊等急危重症患者,在检查前应对患者是否能接受检查进行评估。如属危重患者一般劝其暂停检查,如必须检查者应通知其所在科室派医师到场。

4、接受离子型碘对比剂造影,应有临床医生在场陪同,接受碘对比造影的患者,检查前做好碘过敏试验及相关的预防用药。被检查者或家属需签署“接受碘对比剂知情同意书”。

5、检查室工作人员应随时观察受检者病情,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生各种危及生命的病情变化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检查,并投入抢救。

6、在场的医生和护士立即处置病人,吸氧、测血压、吸痰,使用必要的急救用药。同时将身体放平,头侧转,以防呕吐物堵塞吼道。必要时使用气官插管。

7、医技科室医生应具有初步的抢救技能,一方面配合医生护士急救,另一方面电话通知急诊室或病区医生协助抢救,同时向科主任汇报。科主任接到通知立即到场,一方面组织协调抢救,一方面向分管领导或院长汇报。

8、如临床医师尚未到场,此前放射科医护人员应判断患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使用球囊通气;如果患者心跳停止,应迅速进行体外人工心脏按摩,并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给予急救药品。

9、注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医患建立协调配合的良好关系,以利于患者抢救治疗。

10、当现场急救后确认病情趋向稳定时,应立即转入相关科室进行进一步的观

察治疗。

11、科室人员定期检查,确保各种医疗急救设备及药品状态良好,随时投入使

用。

心搏骤停急救原则:

1、 疏通气道。

2、 人工呼吸、吸氧或呼吸机。

3、 拳击复率+心脏按压。

4、 药物:

1) 肾上腺素的使用:肾上腺素首次1mg静推,3-5分钟1次,3-5次后无效者

加大剂量至0.1mg/kg。

2) 升压药物:低血压者可用盐水500ml+多巴胺80mg+间羟胺40mg静滴,效差

者加用肾上腺素1mg或去甲肾上腺素1mg,心衰者加用多巴酚丁胺120mg。

3) 利多卡因:首剂50-100mg静推,可重复,每次50mg,见效后2-4mg/分钟静

滴维持。仍有室速和室颤者用胺碘酮。

4) 阿托品:1mg静推,无效时隔3-5分钟1次至总剂量0.04mg/kg。

5) 碳酸氢钠:首剂5% 碳酸氢钠60-100ml。

6) 异丙肾上腺素:1mg+糖250ml静滴1-2ml/分钟。

临床急症抢救用药

一、代谢性酸中毒:

1. 吸氧:10L/min

2. 补液:N.S 500-1000ml

3. 碳酸氢钠:每公斤体重给5%碳酸氢钠0.5ml可提高二氧化碳结合力1mmol/L。

二、升压:

1. 多巴胺:2-10微克/公斤.分(或0.25-1毫克/分)静点

2. 多巴酚丁胺:2.5-10微克/公斤.分静点

3. 肾上腺素:0.5-1毫克皮下或肌注

三、呼吸衰竭:

1. 痰液引流

2. 解除痉挛:氨茶碱0.25克+50%葡萄糖20毫升缓慢静脉注射(10分钟)

3. 吸氧

4. 呼吸兴奋:尼可刹米1.5-3克+5%葡萄糖500毫升静点,总量小于5克/天

四、强心:

西地兰0.2-0.4毫克+50%葡萄糖静推(慢推)

影像科药物过敏应急预案

一、【过敏反应应急预案】

(一)护理人员给患者应用药物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该药物过敏史,按要求做过

敏试验,凡有过敏史者禁忌做该药物的过敏试验。

(二)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过敏试验药液的配制、皮内注入剂量及试验结果

判断都应按要求正确操作,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

(三)该药试验结果阳性患者或对该药有过敏史者,禁用此药。同时在该患者医

嘱单、病历夹上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在床头挂过敏试验阳性标志,并告知患者及

其家属。

(四)经药物过敏试验后凡接受该药治疗的患者,停用此药3天以上,应重做过

敏试验,方可再次用药。

(五)抗生素类药物应现用现配,特别是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极易分解产生过

敏物质,引起过敏反应,还可使药物效价降低,影响治疗效果。

(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药物过敏试验前要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治疗盘内

备肾上腺素1支。

(七)药物过敏试验阴性,第一次注射后观察20~30min,注意观察巡视患者有

无过敏反应,以防发生迟发过敏反应。

二、【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

(一)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就地抢救,并

迅速报告医生。

(二)立即平卧,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小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每

隔30min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注意保暖。

(三)改善缺氧症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喉头

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四)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

晶体液、升压药维持血压,应用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给予呼吸兴奋剂,此外

还可给予抗组织胺及皮质激素类药物。

(五)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六)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

他临床变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

(七)根据病人情况,适时配合急救人员护送患者到急诊科或病房继续诊疗。

(八)参加抢救人员应注意互相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记录抢救用药,

并保留各种药物安瓶及药瓶。

(九)与急救人员及收治科室做好病人的交接工作。

三、【程序】

(一)过敏反应防护程序:

询问过敏史 → 做过敏试验 → 阳性患者禁用此药 → 该药标记、告知家属 →

阴性患者接受该药治疗 → 现用现配 →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 首次注射后观

20~30 min

(二)过敏性休克急救程序:

立即停用此药 → 平卧 → 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 改善缺氧症状→ 补充血容量

→ 解除支气管痊孪 → 发生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告知家属→护送患者到急诊科或病房继续诊疗→做好病人交接

记录抢救过程

第四篇:重症医学概述

危重病医学是知识面较广、发展迅速的一门新兴学科,与传统学科不同,危重病医学主要研究的是器官与器官之间、器官与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涉及呼吸、循环、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等多个器官或系统功能的支持,此外还包括感染、传染性疾病(如SARS)等。因此,其组织结构和管理有其特殊性 。

(一) ICU的组成

ICU现有以下3个主体部分构成:(1)训练有素的医师和护士:ICU成立之初,缺乏对危重患者各个器官或系统的功能改变及相互影响的深刻认识,初期ICU常附属于各专科或专业,没有ICU专职医师,当出现危及患者生命的多种问题时,常由相关专科的医师分别处置,不可否认,每一位参与治疗的临床专科医师都有救治其专科患者的经验,但面对多个脏器损害时,任何一个专科的专家都难免力不从心,而各科间的治疗意见相左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经过系统的、专门培训的有能力对多器官功能进行延续的支持性治疗的ICU专职医师(Intensivist)应运而生,具有对多个器官或系统功能进行紧急或延续性支持治疗的能力,能够随时应召并互相协调,这是ICU发挥其加强医疗职能的关键。(2)先进的监测技术和监测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轻便新型的呼吸机相继推出,心电监护和循环压力监测技术不断完善,并研制出如Swan-Ganz导管等适用于患者床边的设备,其他的传感器及电子技术也不断发展并用于临床,具有动态、定量监测患者生理功能及捕捉瞬间变化的能力,并能够反馈于治疗。(3)正确的学术思想和准确的高技术治疗措施:必须在正确的学术思想指导下,运用高技术的监测治疗手段对危重患者的重要生命器官进行有效的加强治疗。

(二) ICU医疗管理模式

目前,中国医院ICU的管理模式有以下几种:一是由内科医师管理;二是由外科医师管理;三是由急诊科医师管理;四是由麻醉科医师管理;五是由多科医师协同管理的五种管理模式,孰优孰劣,不能一概而论,还需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实践中提炼。组织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专科ICU,一般由各临床二级学科组建的以收治本科危重病人的ICU;一种是部分综合ICU,在一级临床学科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另一种是综合ICU,收治全院危重病人。专科ICU和部分综合ICU的管理模式容易明确,产生归属争议的多为综合性ICU。具体表现形式为:

(1)全开放式:即每位患者的ICU治疗均由原专科或各专业的医师各自负责,重大医疗决定、医嘱和医疗技术操作均由原专科的医师负责实施,医院整个医疗系统的人员都能 够在不同程度上积极参与ICU的工作,但ICU以护理人员为主体,根据专科医师的要求进行工作。ICU医师多为兼职,无全职ICU医师。收住病人相对来说不加控制,每个病人有个专业的主管医师负责管理,ICU科主任并不过问或很少过问每个病人的处理和治疗。ICU的具体事务(监护情况、医疗质量、医护教学、设备采购),科主任参与性不强。

(2)半开放式:患者的医疗措施由ICU医师和原专科医师共同管理,但根据主体不同,往往可分为以ICU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和以专科医师为主体的管理模式。谁是管理主体,谁就在医嘱、医疗操作和管理上占主导地位。该模式的优点是可发挥原专科医师的专业优势,同时又可以发挥ICU医师在危重病监测和治疗方面的专长,两者相互配合,使危重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服务。在我国已建立ICU的医院中,也多采取这种半开放模式。半开放型所有危重病人入住ICU,须经ICU科主任或值班人员同意。但患者的处理和治疗仍有相应专业的主管医师负责,ICU科主任很少参与每一个患者的具体治疗。

(3)封闭式:患者的医疗活动完全由ICU医师负责。专科问题由ICU医师邀请专科医师查房或会诊,进行协调解决。该模式的优点是危重患者的医疗责任明确,ICU能够充分发挥其监测和治疗的优势。但是该模式对ICU医师的专业要求较高,而且要求ICU医师能够积极与专科医师协调,及时处理专科情况。封闭式的ICU医疗管理模式是目前被欧美及港澳地区ICU最常采用的一种模式。封闭型危重病人的收住、转入或转出,必须经ICU主任或值班人员的同意,收住ICU后,由ICU医护人员直接诊治,并对患者的治疗负完全责任,在ICU科主任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处理。

(三) ICU的功能(监护是手段,治疗是目的)

(1)危重病人集中收住于ICU内,便于监护和观察病情变化。 (2)集中应用先进的医学诊断技术和生命支持疗法及一流的护理。

▲ ICU的医生和护士均须接受严格的特殊的训练,对严重疾病的紧急处理有特定的技术,ICU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 ICU具有生命支持的环境,地点和设备,组成了一个特异的生理功能单元。

三、综合性ICU概述与发展趋势

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是使各临床专科更加系统化、专一化。这种发展状况使得那些患有多脏器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就诊时,复杂的多专科问题使得专科医生感到收治的困惑,甚至延误治疗。同时,一些危重患者在救治时,需要一些普通病房所不具备的特殊的多系统功能状况的监护设备及专职的经过特殊培训的急救人员,而且,全力以赴的救治工作使医护人员在精力上、体力上不能再顾及其他患者,ICU由此应运而生。

ICU为英文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译为重症监护病房。是现代化医院内的一种特殊组织机构,是医院现代化的崭新标志。现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所现代化医院医疗急救水平的重要标准。不同规模、不同等级、不同性质的医院,可设置不同数量的ICU床位数。ICU的病床数量根据医院等级和实际收治患者的需要,一般以该医院病床总数的1~2%为宜,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从医疗运作角度考虑,每个ICU管理单元以8到12张床位为宜;床位使用率以65~75%为宜,超过80%则表明ICU的床位数不能满足医院的临床需要,应该扩大规模。ICU内配备有带中央显示器的多参数监护仪、呼吸机、便携式血氧仪、亚低温治疗仪、除颤仪、麻醉机、心电图机、微量注射泵、输液泵、营养输注泵、床边血糖仪、纤维支气管镜、血气分析仪、震动排痰仪、床边X光摄片机、B超机等先进医疗设备一批。以及中央空调,层流洁净、消毒系统、中心供氧、中心吸引等先进设施。ICU病房有三重保障供电系统,保证设备不间断正常运行。能进行T、P、R、BP、SPO2等多生理参数的无创监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有创颅内压监测等。

ICU病室收治什么样的病种、来源及其管理等,是危重病医学领域中一个尚有争议的问题,尚需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而所有需要监测及脏器功能支持设备、随时有危及生命可能的病人均为ICU收治对象。主要包括:(1)各种复杂大型手术后的危重病人(尤其是术前有合并症如冠心病、呼吸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或术中经过不平稳、出血量大、有一过性缺血缺氧性损害或生理扰乱大者);(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需行呼吸管理和(或)呼吸支持者;(3)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病人;(4)心肺脑复苏(CPCR)后的病人;(5)心功能不全,或有严重心律紊乱者;(6)急性心肌梗塞;(7)各种严重休克;(8)严重复合伤、多发伤;(9)急性药物、毒物中毒,虫蛇咬伤者;(10)淹溺、中暑、电击伤者;(11)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者;(12)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病人;(13)器官移植病人;(14)其他经短期强化治疗可望恢复的各系统、器官功能减退的急性衰竭病人等。但精神病、急性传染病、脑死亡者、无急性症状的慢性疾病者、恶性肿瘤晚期、老龄自然死亡过程、无望或因某种原因放弃抢救者等,则不属于ICU的收治范围。

危重病学从简单的监测与护理到当今发展为较系统的危重病医学理论,一系列先进的监测手段和救治技术,经过了半个多世纪几代人的努力。危重病医学的贡献在于,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生命支持手段,使许多过去已无法救治的危重患者得以存活或延长其生存时间,而ICU的建立和发展是现代医学进步的显著标志之一,现就综合性封闭型ICU管理模式提出下述看法,以供参考:

(一) 综合性ICU的性质

综合性ICU多为多学科相关性ICU,有别于单一的专科性ICU,既是急救工作的重要枢纽,也是危重病医学的研究与教学中心;通常当病人的危重阶段过后再转回原专科病房继续治疗,因此它只是危重病人的中转站,不是独立的临床科室,应是麻醉科统一管理下的一个机构,在中国医学院校教案中重症监测治疗学也作为麻醉学的一部分.

(二) 综合性ICU的功能

(1) 严重心、肺和肾功能衰竭、创伤和其他各种严重有生命威胁的患者均集中于ICU,便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监护。

(2)应用先进的医学诊断技术和生命支持疗法,例如:复苏除颤、体内心脏起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心导管、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等。

(3)ICU的医师和护士均受过特殊的训练,对严重疾病的紧急处理有特定的技术。

(4)ICU具有生命支持的环境,包括床旁监护、生命支持设备和机械通气机等,组成了一个特异的生理功能单元。

(三) 综合性ICU的任务

综合性ICU可收治60%左右术后病人,同时收治一些严重创伤、休克、败血症、毒血症、脓毒血症、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凝血机制障碍及心肺复苏后的病人。其任务是担任以监测为手段,治疗为目的的工作。使病人的救治成功率达到90%以上。它集中多个临床科室的会诊意见,并经过经验丰富的医师和护士执行,由于危重病人的复杂性,往往一个专业的医师无法精通或完成整个疾病的治疗过程,需要诸多专业医师的协助.因此,综合性ICU需要多科室,多专业的医生密切合作,共同管理与治疗才能有效的提高诊疗水平。

目前中国的危重病医学还很落后,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独特的优势。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随着医疗保健的逐渐改善和社会高龄化,危重病人会越来越多,经济条件逐渐改善,生命更加可贵,对危重病医学和ICU的需求会越来越大,重症监护病房( ICU)在现代化医院中的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随着危重病医学和边缘学科的发展,护理人员在ICU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对在ICU工作的护理人员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因此,搞好ICU 的管理十分重要。 针对中国医院自身状况、全球医学发展、疾患治疗需求,综述个人观点:中国医院综合性ICU的规范建设及采用封闭型管理模式应是国内各级医院的发展趋势。

第五篇:重症医学科试题

一、选择题

1多器官衰竭是指在急性损伤因素作用下(b),

a 机体序贯发生5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b机体序贯发生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

c机体序贯发生3个或3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d机体序贯发生4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

2心跳停止后,脑组织对缺血无氧的耐受能力分别是(d), a大脑10-15分钟;b小脑20-25分钟;c延髓4-6分钟;d15长期低钠血症病人(血钠小于120mmol/L),临床治疗原则是(b)

a快速将血钠补充到正常;b缓慢将血钠补充到正常;c可以不治疗;d都不对。

16重症急性胰腺炎时,实验室检查可有(a):

a血糖升高,血钙降低,LDH升高;b血糖升高,血钙升高,LDH降低;

c血糖降低,血钙降低,LDH升高;d血糖升高,血钙升高,LDH升高。

交感神经节40-60分钟。

3下列那个说法是正确的,各个脏器对缺血无氧的耐受能力分别是(c)

a肝脏30分钟;b心肌1小时;c肾小管细胞30分钟;d肺组织20分钟。

4混合静脉血是指(d)

a上下腔静脉内血液;b右心房内血液;c右心室内血液;d肺动脉内血液。

5多巴酚丁胺主要兴奋以下血管受体(c)

aβ2受体;bα1受体;cβ1受体;d多巴胺受体 6多巴胺在给予10ug/kg/min剂量时,主要兴奋(b) a多巴胺受体;bβ1受体;cα1受体;dβ2受体. 7硝普钠主要扩张(d)

a小静脉;b小动脉c;大静脉和大动脉;d小静脉和小动脉。

8硝酸甘油大剂量使用时(150ug-500ug/min),主要扩张(b) a静脉;b动脉;c肺动脉;d动脉和静脉。 9应用硝普钠应从以下剂量用起(a),

a0.1ug/kg/min;b2ug/kg/min;c5ug/kg/min ;d 10ug/kg/min。

10ARDS中文意思是(c)

a婴儿呼吸窘迫综合征;b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d都不对。 11 中流量或中浓度吸氧是指(c)

a氧浓度33%以下;b氧浓度50%以下;c氧浓度33-50%;d氧浓度50-70%。

12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尿比重为(c)

a1.005左右;b1.002左右;c1.010左右;d1.020左右。 13CVVH中文的意思是(b)

a血液透析滤过;b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d血液灌流。 14诊断ARDS时,氧合指数为(b)

a小于100;b小于200;c小于300;d小于400。

17危重病人严重感染时,抗感染治疗原则是(b): a选用窄谱抗生素;b选用广谱抗生素;c不需联合用药;d应等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后再用抗生素。

18机械通气时,设置的潮气量大小主要影响(a)

a气道峰压;b平均起道压;c呼气末正压;d都不影响。 19正常人每天从呼吸道丢失的水分为(d) a100 ml;b500ml;c600ml;d300ml。 20危重病人在应激期,营养支持原则是(b):

a供给高热量;b供给低热量;c供给正常量;d供给正常量的1/2。

21 创伤救治的原则是 (A)

A早期处理,先"救"后"查"; B早期处理,先"查"后"救"; C维持生命体征,查明原因; D 先止痛,后查原因。 22 下列哪种机械通气模式不需自主呼吸触发(C) APSVBSIMVCCMVDAV

23 以下哪一项是判断心跳骤停最迅速、可靠的指征?(C) A、心电示波为直线;B、心电示波为心室颤动;C、意识丧失、颈动脉波动消失;D、意识丧失、桡动脉波动消失。

24、高血压心脏病病人,突发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血压24/16Kpa,以下那种药物可作为首选治疗用药:(C) a利血平;b硫甲丙脯酸;c硝普钠;d哌唑嗪。

25严重的Ⅱ型呼衰患者,不能吸入高浓度氧,主要是因为:E A.缺氧不是主要因素;B.可引起氧中毒;C.兴奋呼吸中枢促使D诱发代谢性碱中毒;E.以上都不是。

26下列哪项不属于SIRS的诊断标准?C

A. T >38℃或 <36℃;B.HR> 90 次/分; C.血小板计数<80×109

/L

或 下降超过50%;

D. WBC >12×109

/L或 <4×109

/L ; E.PaO2<32mmHg。 27 脓毒症指南中对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以下哪项不正确?D A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为首选药物;B去甲肾上腺素在提升血压方面较多巴胺有优势;

C对于需要血管活性药物的病人尽早放置动脉导管监测血压;D

低剂量多巴胺有肾脏保护作用;E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效差时可选择肾上腺素。

28 当被沾有乙肝阳性血的针头刺伤时立即应做的主要处理是 法:A

(A)心电图;(B)心尖搏动图;(C)心脏B超;(D)冠脉造影。

D

A伤口立即涂以碘酒;B给伤者立即注射丙种球蛋白;C乙肝疫苗注射;D乙型肝炎高价免疫血清注射。 29肺血栓栓塞症生化标记物检查有:A

(A)D-二聚体(B)心肌肌钙蛋白cTnI cTnT(C)脑钠素BNP(D)PCT

30医院获得性肺炎指:A

(A)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B)入院24小时后发生的肺炎(C)入院72小时后发生的肺炎(D)入院96小时后发生的肺炎。

31多数专家认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指:A

(A)机械通气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B)机械通气72小时后发生的肺炎(C)机械通气24小时后发生的肺炎(D)指机械通气96小时后发生的肺炎。

32诊断腹腔间隔室综合症Ⅳ级标准是:D

(A)﹥20mmHg;(B)﹥30 mmHg(C)﹥28mmHg(D)﹥25mmHg. 33失血性休克早期血流动力学特点是:A

(A)低排高阻;(B)高排高阻;(C)高排低阻;(D)低排低阻。 34急性枕骨大孔疝与小脑幕裂孔疝最主要的区别是B A意识障碍发生较早;B呼吸骤停发生较早;C剧烈头痛;D频繁呕吐。

35一低容量休克病人,心率快,中心静脉压为0.49kPa(5cmH2O),应优先采取:A

A迅速补充液体;B控制小量输液;C心功能不全,立即强心、利尿;D控制输液量、加用强心剂。

36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因静脉微缩,未能建立静脉通道,现需立即应用肾上腺素,请指出那项正确:A

A、经肘静脉优于经手背静脉;B、经下肢静脉优于经上肢静脉;C、心内注射优于静脉注射; D、此时心内注射是最佳选择。

37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最常见的梗阻原因是?B (A)肿瘤或肿瘤压迫;(B)结石、蛔虫;(C)胆管狭窄;(D)慢性胰腺炎

38最常用于ICU病人病情严重性评估的为(A)

(A) APACHEⅡ(B) SAPS(C) TISS(D) SIS。 39与普通间断透析相比,CRRT最大的特点是:A

(A)治疗时血流动力学稳定;(B)CRRT可导致组织水肿;(C)可增加组织耐受力;(D)可减少组织坏死。

40以下那项检查为发现心肌缺血、诊断心绞痛最常用的方

41DIC患者导致贫血的主要机制有:D

(A)红细胞生成减少; (B)血红蛋白合成障碍; (C)红细胞脆性增加;(D)红细胞机械性损伤。

42 常温下心脏停搏导致脑细胞不可逆损伤的脑细胞耐受缺血缺氧时间大约是多少分钟?B

A 8—10分钟; B 4—6分钟; C 10—20分钟; D 4—5秒钟; E 15—20分钟。

43 低温在脑复苏中的应用以下哪项是错的?E

A、CPCR时,头部应是重点降温;B、体温每降低1℃可使代谢率下降5%--6%;C、在降温过程中应防止寒战抽搐;D、复温应使体温缓慢回升;E、凡是心脏停搏者都必须降温; 44 下列哪项不是高血钾的常见心电图表现:C

AQT间期缩短;B.T波高尖;C. QRS波群变窄;D.QT间期延长;E室速、室扑、室颤。 45 支气管哮喘救治原则哪个不正确:C

A 吸氧 流量为1~3L/min;B扩张支气管, 糖皮质激素使用;C首先给予抗生素;D注意诱发及加重该病因素的处理:及时脱离致敏环境,及时发现气胸等伴发情况。E辅助呼吸 经上述治疗仍无改善者,心率>140次/min或有血压下降时,应及时行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

46 脑出血病人,出现病灶侧瞳孔散大,昏迷加深,提示C A.脑室出血;B.枕骨大孔疝;C.海马沟回疝;D.小脑慕裂孔疝;E.以上均不是。 47 脑疝的最有效脱水药是A

A.甘露醇;B.速尿;C.糖皮质激素;D.山梨醇;E.固利压。 48 休克时,若血压和中心静脉压均低,最首要的处理是 (D) A、应用缩血管药;B、使用强心剂;C、使用扩血管药;D、快速补充血容量;E、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49 休克时患者中心静脉压不足4cmH2O,提示( E)

A、严重酸中毒;B、心功能不全;C、血容量过多;D、容量血管收缩;E、血容量不足。

50机械性静脉炎通常发生在PICC置管后最初的 (B)

A.24小时内B.24-72小时内C.7天内D.24-48小时内

51 静脉补钾浓度一般不超过(D)

A.2%B.3%C.0.2‰D.3‰

52 某患者确诊为心肌梗死收入监护室,监测中发现出现室颤,应首先采取的是(D)

A.心内注射利多卡因B .气管插管C .高压吸痰D .非

同歩电除颤

53 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 (D)

A.15:1B. 15:2C. 30:1D. 30:2 54 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可以同时减轻心脏前负荷和后负荷的药物是(D)

A .氨苯蝶啶B. 氢氯噻嗪C. 呋塞米D .硝普钠

55最有效终止房扑的方法是(),通常电能低于()。D A、交流电复律、200J B;直流电复律、200J C;交流电复律、A氟康唑B.伊曲康唑C.伏立康唑D.卡泊芬净 65 下列抗真菌药物中口服不能吸收的是(C) 氟康唑 B.伊曲康唑C.两性霉素B D.氟胞嘧啶 66ARDS共同性病理变化有 (E)

A.气道阻塞;B.肺部感染;C.肺不张;D.急性心力衰竭;E.肺血管内皮和肺泡损害,肺间质水肿。

67 丙泊酚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静脉镇静药物,关于其特点以下错误的是:(D)

A.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撤药后清醒迅速;B.镇静深度呈剂量50J D;直流电复律、50J。

55不良反应最小,可进入脑脊液的咪唑类抗真菌药是:(D) 克霉唑 B.咪康唑 C.酮康唑 D.氟康唑 E.氟胞嘧啶 56ARDS的肺水肿属于以下哪种类型:(E)

A心源性肺水肿;B.神经性肺水肿; C.中毒性肺水肿;D.复张性肺水肿; E.渗透性肺水肿。

57 下列哪种情况所致的急性左心衰竭禁用洋地黄类药物(D) A 急性广泛心肌梗塞后,48小时后;B.急性心肌炎;C.急进型高血压;D.重度二尖瓣狭窄窦性心律;E.重度二尖瓣狭窄伴快速心率的心房颤动。

58心脏骤停复苏后最易出现(D)

A.心肌损伤B.肺水肿C.肾小管坏死D.脑损伤E.肝小叶中心坏死

59对ARDS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时应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气道平台压不应该超过(C)。

A 20-25cmH20;B. 25-30cmH20;C. 30-35cmH20 ; D. 35-40cmH20。

60.下列哪项不是感染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目标(A) A.心率小于100次/分;B.中心静脉压8至12mmHg;C.平均动脉压大于65mmHg;D尿量大于0.5ml/kg/h; E.中心静脉氧饱和度或混合静脉血饱和度大于70%。

61.如无禁忌证,机械通气的患者应采取哪种体位?(C) A 100至200半卧位;B.200至350半卧位;C.300至450半卧位;D.平卧位;

62.重症病人急性应激养支持供给的热量为:(B)

A.15~20kcal/(kg·d);B.20~25 kcal/(kg·d);C.25~30 kcal/(kg·d);D. 30~35kcal/(kg·d)。

63 下列关于严重感染的早期集束化治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早期的血清乳酸测定;B.抗生素使用前留取病原学标本;C. ICU3小时之内开始广谱抗生素治疗; D.液体复苏使CVP>8cmH2O。

64 肾功能衰竭时,下列药物不需要调整剂量的是(D)

依赖性,镇静深度容易控制;C.可产生遗忘作用和抗惊厥作用;D.可引起支气管痉挛。

68 任何形式的营养支持,应配合强化胰岛素治疗,宜将血糖水平控制在:C

A.≤110mg/dl;B.≤180mg/dl;C.≤150mg/dl;D.≤200mg/dl。

69 在重度等渗性缺水或休克时,输入大量等渗盐水可出现( D )

A. 血钠过高 B. 氯化钠过剩 C. 中毒 D. 高氯性酸中毒 E. 休克可纠正

70 呼吸性酸中毒应先处理得问题是( C )

A. 控制感染;; B. 促进咳嗽; C. 解除呼吸道梗阻和改善换气; D. 单纯高浓度吸氧; E. 给予碱液体。

71 采用吹入呼气的人工呼吸法时,成人呼出气中氧含量在下列数值中哪个是正确的?(B)A、5% ;B、16%; C、20.9%; D、32%; E、47%。

72 CPR时,用于提高心、脑血流灌注的药物是?(B) A、阿托品; B、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D、氯化钙; E、利多卡因。

73 最有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损伤是C

A.脊柱骨折伴截瘫 B.广泛I度烧伤 C.挤压综合征 D.股骨骨折 E尺挠骨骨折

74 以下不属于深昏迷的为:E A.全身肌肉松弛

B.对外界任何刺激无反应 C.各种反射

消失 D.生命体征不稳定 E.全身肌肉紧张

75 当机械通气的病人出现通气不足,PCO2>50mmHg时,下列哪些处理是不正确的?C

A 去除气道分泌物 B 增加潮气量C 缩短呼气时间D 增加呼吸频率 E 缩短吸气时间 76 颅高压的三主征是 C

A、头痛、呕吐、眩晕;B、头痛、呕吐、癫病;C、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D、头痛、呕吐、精神症状;E、头痛、精神症状、

眩晕。

77 低温可以保护循环停止时脑部的损伤,临床研究证实低温在多少度最合适?C

A、35-36B、34-36C、32-34D、 30-32E、33-35 78 下列何种药物不可用于非ST段抬高心梗或不稳定心绞痛患者?E

A 阿司匹林 B、低分子肝素C、普通肝素D 氯吡格雷E、A、应用缩血管药;B、使用强心剂;C、使用扩血管药;D、快速补充血容量;E、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89 休克时患者中心静脉压不足4cmH2O,提示( E)

A、严重酸中毒;B、心功能不全;C、血容量过多;D、容量血管收缩;E、血容量不足。

90 机械性静脉炎通常发生在PICC置管后最初的 (B)

A.24小时内B.24-72小时内C.7天内rtPA

79 关于脑死亡,以下何为错误说法?B

A.四肢受刺激,仍可有反射动作;B.仍可能自主呼吸;C.瞳孔无对光反射;D.吸痰时无呛咳;E、血压不稳定。 80 CAP和HAP一般以入院几小时前后作区分?B A.24;B. 48;C.72;D.9;6E. 12。

81 在ICU严重颅脑外伤的病人,对于镇静剂的使用,下列哪项不正确?C

A有助于呼吸机的应用; B.可降低颅内压;C不应使用,影响神经系统查体;D会降低代谢;E.可减轻抽搐的发生。 82 常温下心脏停搏导致脑细胞不可逆损伤的脑细胞耐受缺血缺氧时间大约是多少分钟?B

A 8—10分钟; B 4—6分钟; C 10—20分钟; D 4—5秒钟; E 15—20分钟。

83 低温在脑复苏中的应用以下哪项是错的?E

A、CPCR时,头部应是重点降温;B、体温每降低1℃可使代谢率下降5%--6%;C、在降温过程中应防止寒战抽搐;D、复温应使体温缓慢回升;E、凡是心脏停搏者都必须降温; 84 下列哪项不是高血钾的常见心电图表现:C

AQT间期缩短;B.T波高尖;C. QRS波群变窄;D.QT间期延长;E室速、室扑、室颤。 85 支气管哮喘救治原则哪个不正确:C

A 吸氧 流量为1~3L/min;B扩张支气管, 糖皮质激素使用;C首先给予抗生素;D注意诱发及加重该病因素的处理:及时脱离致敏环境,及时发现气胸等伴发情况。E辅助呼吸 经上述治疗仍无改善者,心率>140次/min或有血压下降时,应及时行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

86 脑出血病人,出现病灶侧瞳孔散大,昏迷加深,提示C A.脑室出血;B.枕骨大孔疝;C.海马沟回疝;D.小脑慕裂孔疝;E.以上均不是。

87 脑疝的最有效脱水药是A

A.甘露醇;B.速尿;C.糖皮质激素;D.山梨醇;E.固利压。

88 休克时,若血压和中心静脉压均低,最首要的处理是 (D)

D.24-48小时内

91 静脉补钾浓度一般不超过(D)

A.2%B.3%C.0.2‰D.3‰

92 某患者确诊为心肌梗死收入监护室,监测中发现出现室颤,应首先采取的是(D)

A.心内注射利多卡因B .气管插管C .高压吸痰D .非同歩电除颤

93 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 (D)

A.15:1B. 15:2C. 30:1D. 30:2 94 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可以同时减轻心脏前负荷和后负荷的药物是(D)

A .氨苯蝶啶B. 氢氯噻嗪C. 呋塞米D .硝普钠

95最有效终止房扑的方法是(),通常电能低于()。D A、交流电复律、200J B;直流电复律、200J C;交流电复律、50J D;直流电复律、50J。96 心脏电复律电极板的位置(B) A胸骨左缘

2、3肋间和心尖部B胸骨右缘

2、3肋间和心尖部C胸骨右缘

5、6肋间和心尖部D胸骨两侧

2、3肋间 E上腹部和心尖部

97 危重症病人不宜做营养支持治疗的情况有:(E) A.复苏早期、血流动力学尚未稳定; B.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

C.严重肝功能障碍、肝性脑病、严重氮质血症; D.严重高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 E.以上都是。

98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 ( B )

A、

24、7;B、

48、7;C、

24、3;D、

48、3。 99 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一病人胸膜腔闭式引流管脱出应立即(B)

A.报告医生;B紧急封闭引流口;C.吸氧 ;D将脱出的引流管

重新插入;E急送手术室处理。100 促使液体回流至毛细血管内的有效胶体渗透压是(B)

A .毛细血管血压减去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 B .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去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 C .毛细血管血压减去组织间液流体静压 D .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去组织间液流体静压 E .毛细血管血压减去血浆胶体渗透压

二、简答题

1. 休克按发生原因和血流动力学特点分几类?各类休克的定义是什麽?

答:(1) 低血容量性休克:因体内或大血管内大量失血或大量

体液丢失而出现休克症状,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包括失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

(2) 心源性休克:由于大面积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心

包填塞及严重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或心室颤动)引起心脏泵衰竭,因而出现心排血量明显降低,有效循环血量和灌注血流量下降,而最终发生休克。 (3) 分布性休克:为血管收缩,舒张调节功能异常,血容

量重新分布导致相对性循环血容量不足,而发生休克。感染中毒性休克,神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均属此类。

(4) 梗阻性休克:为血流受到机械阻塞,而发生休克。如肺血栓栓塞症所致休克。

2.长期留置气插或气切管的并发症有哪些? 答:(1)单侧或双侧声带损伤;

(2)上呼吸道黏膜溃疡,喉或气管水肿; (3)黏膜损伤后的气道狭窄; (4)通气不畅、窒息; (5)套囊陀螺、破裂、漏气; (6)致病原进入气道。 3.ARDS的诊断标准?答:(1)急性起病;

(2)氧合指数(PaO2/FiO2)≤200mmHg[不管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

(3)正位X线胸片显示双肺均有斑片状阴影;

(4)肺动脉嵌顿压≤18mmHg,或无左心房压力增高的临床证据。如PaO2/FiO2≤300mmHg且满足上述其他标准,则诊断为ALI。

4.气管插管的目的有哪些?

答:(1)通过人工手段建立呼吸通道,解除上呼吸道阻塞。(2)迅速建立有效呼吸通道,为心跳呼吸骤停者进行人工呼吸。(3)

便于清除气管及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和给氧。 5.脓毒症早期液体复苏目标?

答:(1)中心静脉压CVP8-12mmHg;

(2)平均动脉压>65mmHg; (3)尿量>0.5ml/kg/h;

(4)中心静脉氧饱和度和混合静脉血饱和度>70%。 6.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并发症有哪些?

答:(1)气胸;(2)血胸;(3)血肿;(4)液胸;(5)空气栓塞;(6)折管;(7)感染。

7.何谓中心静脉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的临床意义。

答:中心静脉压是指右心房或靠近右心房的上、下腔静脉的压力。其正常值为392~1177Pa(4~12cmH2O)。中心静脉压是反映右心功能和血容量的常用指标。

8.为什么说呼气末正压(PEEP)是ARDS病人重要的呼吸治疗措施?

答:呼气末正压可促使肺泡复张、防止肺泡塌陷,使肺泡在呼气末保持复张状态。

一方面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通气/血流比值,减少肺内分流,改善肺顺应性,

同时,可防止塌陷的肺泡反复复张时产生剪切力,减少气压伤发生的可能性。

9.控制高钾血症的措施有哪些?

答:(1)严格限制食物及药物中钾的摄入量,药物如青霉素钾盐含钾量高,应予限制。

(2)积极控制感染,宜选用无肾毒性的抗生素。 (3)纠正酸中毒。

(4)避免输库存血,如病情需要则需输新鲜血。 (5)葡萄糖胰岛素疗法,以促进糖原合成,使钾离子转入细胞内。

(6)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对抗钾对心肌的抑制作用。 (7)口服钠型或钙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促使钾从消化道排出。

(8)透析疗法是最快、最有效的排钾措施。 10.意识障碍的程度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意识障碍的程度分为嗜睡、昏睡、浅昏迷、深昏迷、去皮质意识障碍、去皮质强直。

上一篇:电脑营销工作计划下一篇:编研中心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