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分层教学探讨研究论文

2022-04-24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多媒体教学的运用研究,进一步优化组合教学媒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使用效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教学效率多媒体课件高职教育一、研究背景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语文分层教学探讨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分层教学探讨研究论文 篇1: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实施方法与策略

摘要: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是新课标改革的重要标准与要求,也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更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实际措施。通过分层教学可以更好的针对不同等级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措施,从而针对化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开展分层教学时还应借助合作学习来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实际成效。因此文章主要分析分层教学的含义,并提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利用合作学习构建分层教学课堂的有效策略,从而促进小学生的语文课堂实际发展,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语文水平。

关键词:合作学习;分层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语文素养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与意义

分层教学法指的是对于小学生在基础知识、反应能力与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差别,教师使用因材施教的教学准则来进行有针对性地、分等级的开展教学,以此来提升小学生的整体水平与语文素养。对学生来说,分层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与新课标改革的基本标准相符合,能够从知识、能力与素养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分层教学法同样还可以综合考虑班级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小学班级中的每一位的同学都可以获得被关注、重视的感觉与学习的成就感,以此来充分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对于教师来说,使用分层教学可以让小学教师拥有更加充足的时间进行不同等级学生的教学准备,在教学中具备一定的针对性与目标性,能够有重点、分等级的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选用分层教学方法可以更加灵活的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锻炼并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与处理问题的能力。此外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与综合素养。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应用方法

(一)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需要依据不同等级的学生与学生的潜力来进行,对不同等级对学生预设其必须达到的不同的教学任务。学生分层是语文分层教学方法中的主要内容,学生分层需要教师谨遵多元化、动态化的原则,学生分层应该是多元化的,教师需要通过对小学生的调查来确定学生的学习情况与、个性特点与发展潜力。等级的划分还应该是隐蔽的,由学生自主把控,而不向学生进行透露,从而避免打击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小学语文课堂的学生,老师应对学困生可以为其设定读懂语文阅读文章知识,了解基本内容与核心的教学目标;老师应要求中等的学生需要理解语文阅读知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提高,具有适当的语文阅读能力,会做中等与难度较低的语文阅读题;优等层的小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语文阅读知识,还需要拓宽自身的知识深度,并具备一定的分析、解决阅读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阅读题的思维与解题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师应结合新课标改革内容与教学大纲来深入挖掘教学素材。同时小学语文阅读教师需要依据不同等级的教学目标来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发展小学语文课堂的实际成效。

(二)对学生进行分层

学生分层是语文分层教学方法中的主要内容,学生分层需要教师谨遵多元化、动态化的原则,第一,学生分层应该是多元化的,教师需要通过对小学生的调查来确定学生的学习情况与、个性特点与发展潜力。等级的划分还应该是隐蔽的,由学生自主把控,而不向学生进行透露,从而避免打击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与基础能力来将班级内的学生分为不同的等级,例如优等、中等与学困三个等级。对学生进行分层还具有一定的动态性,教师需要设立学生等级间的流动制度,对于适应不了的小学生可以及时进行 调换,教师在课下还应主动深入的学习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小学生实时的心理状态与学习情况,并对其进行等级上的调换,如此则可以充分加强教师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掌握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增强作业的创新性

小学语文课后作业并不一定必须要进行题目的练习与语文的书写,同样也可以通过多种创新性的作业形式来发展学生们的个人语文学习兴趣,更好地发展班级学生的个人语文实际素养。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听励志中文歌曲,观看展现祖国强大或具有历史性的爱国电影,并将其融入到课程布置中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同时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语文口语表达能力与综合素养。例如,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们在课下写写自己看过的印象比较深刻的电影,之后在课堂让抽取某些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此来促进学生们语文课后作业学习能力的提高。此外班级小学语文的教师还可以设计联系生活化的教学作业内容,这是因为家庭作业比较繁琐,同時还很乏味,所以一般来讲,小学生对家庭作业是很厌烦的,但为了使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地去完成语文教学作业,老师可在设计布置教学作业方法上创造一个思路,给中小学生设计布置一个更接近于日常生活的写作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了有关家人的内容时,可以布置"推荐我的亲人及好友"之类的教学作业等。在练习时,也可让学员在课后与自己同学组队进行某些谈话内容,并利用课后时间加强所学内容。

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老师们要注重小学学生的综合发展,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喜好,有规划的来设计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合理的采用分层教学法,按照学生们的不同需求来满足教学要求,并借助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手段来培养学生们的语文探究兴趣,综合发展如今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综合成效,从而大力的推动如今小学语文课堂的进一步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小玲.2014.合作策略在小学语文训练中的应用探索[C].何树声.小学语文自主教育策略实践.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2-207.

[2]冯蔚清.2016.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61.

[3]麦湘敏.探讨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好家长,2019,(07):161.

作者:欧惠瑜

语文分层教学探讨研究论文 篇2: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研究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多媒体教学的运用研究,进一步优化组合教学媒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使用效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教学效率 多媒体课件 高职教育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正以强大的力量冲击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教学媒体以其强大的传输和交互功能,提高了教学效率,扩大了教学规模,极大地促进了教学现代化的进程,使人们切身感受到了科技力量在教学中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回顾历史,教学媒体的每一次革命,都引起了教学方式和观念的变革。信息教学媒体的引入,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影响着教学理论和实践。

为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继续深入教育教学改革,国家对教学媒体的推广和使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从1978年教育部提出“电化教育重新起步”到现在的23年中,从“两机一幕”进入课堂到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出现,都给教学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和强大动力。

“信息时代”需要大量具有创新意识、能顺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也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改革和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己经成为提高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和关键,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教学媒体的应用为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平台。信息教学媒体正在全面融入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对教育和学习的观念、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以此为背景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探索和研究正在我国高职院校中积极展开,经过近三年的实践,己经取得了显著效果。

尽管信息教学媒体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得到了较广泛的使用,但越来越多的问题逐渐呈现在我们面前。主要体现在:第一,理论研究和思想观念滞后。目前大多数教学理论还停留在传统观念的基础上,无论从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方法、策略和教学评价等研究还没有和社会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结合起来。在面对新技术、新媒体的不断冲击,在将理论用于指导现代化教学时就显得力不从心。理论研究没有和社会的发展、技术的发展与时俱进,再加之观念的落后,更凸显出理论和现实的不平衡性。总之,从理论研究到思想观念,高职教育还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缺少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观念来指导新时代的信息化教学。第二,教学媒体应用层次较低。限于技术、经济、理论等方面的原因,信息教学媒体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第三,教育资源环境建设落后。良好的教育资源环境是促进信息技术和高职院校教学有效整合的基础,也是信息化时代提出的要求。

目前情况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不是新技术、新媒体本身,关键在于使用和操控它的人。教学媒体只是一个工具、一种技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能否在教学中发挥其理想效果,关键在于操控者如何认识它、使用它。人的参与将会直接从主观上左右教学媒体的价值取向和教学效果。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就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在此期间,我国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并不断得到完善。各类和各种教育层次的教学媒体应用对比实验和专题实验不断开展。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教学媒体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综合实验阶段。例如比较有影响的“电化教学促进中小学教育优化”、“小学语文‘四结合’教改实验”、“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以及目前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研究。从中总结出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并用于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大部分试验在研究的内容上,多是对教学媒体整合应用方面的研究,缺少从理论上对教学媒体、教学系统的影响进行整体分析,且多是以中小学教学为研究对象,因此得出的结论、方法、思想和模型等适合中小学使用,而对以高职院校教学为对象的研究和实验较少。

二、研究的意义

针对目前教学中的多种媒体使用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人们认识到各种不同的教学媒体的特性是各不相同的,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但是对于某些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说,某种教学媒体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媒体,并且每种教学媒体都具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律。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只有深入研究各种教学媒体的基本性质和教学特性,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要求,对教学媒体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组合,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既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又能充分体现教学媒体的教学价值;既提高了各种教学媒体使用率,又提高了教学效率,收到良好教学效果。同时对于在现代化教学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也是对于教学媒体使用的一种探索和研究,促进教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推进。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多种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三、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在多种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方面,已开展了诸如各种教学媒体的基本性质和教学特性、教学手段与教学效率的关系、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各自的优缺点、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的结合问题、怎样有效地利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和学生在多种教学媒体中的角色转变等方面研究的初步探索。若要认真研究不同媒体在哪些方面能够较好地发挥作用,如何相互补充,就要避免只看形式不求实效、无的放矢的倾向,只有对媒体有了科学的认识和评价,才能发挥媒体的作用,才能顺利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为此,以交通路桥施工技术专业课为例,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高职教育中使用的各种多媒体教学,从中找出各自的优缺点所在;通过在教学中实际应用,找出多种媒体之间相互搭配使用的最佳效果;达到多种媒体教学的应用改变传统教学,带来新的教学方式和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使单一多媒体教学向多种多媒体组合教学的方式转化,使多媒体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可行性分析

1.目前多种教学媒体的广泛应用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前提条件。除了传统的教学媒体,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各高职院校逐步建立了许多多功能大屏投影教室,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师和课程越来越多,为我们进行实际调查创造了条件,从而方便我们就使用多功能大屏投影教室授课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学习效率和操作技能等进行分析研究。

2.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了课题研究的可操作性。随着现代化教育教学的改革,利用幻灯投影、电视录像和多媒体计算机的各种表现手法,可以充分揭示教学内容,把抽象教材形象化,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感染力强,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利用现代化媒体传递教学信息,使学生的多种感知器官,主要是视觉,共同参与认识活动,同时接受信息,当然比只用一种感知器官学习的效果要好。

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管理尝试,使得学生在人机交互活动中学得更加主动、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可以使教师摆脱许多事务性和重复性的劳动,将节省下来的那部分时间去从事更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3.针对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专业课,选择四门综合型、语言型、技术型、应用型较强的课程,通过问卷调查,在分析课程现有媒体资源及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对课程多媒体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4.通过课题组的成员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各自教学的特征,学习者的需要,课程的性质、特点和教学要求,结合各种媒体的功能特征等各因素对教学中的媒体进行选择、组合,使课程特点、多种媒体进行教学的优缺点密切结合起来,找出适合普通大众的多种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5.调查、访问其他教师在使用多种媒体教学时的心得与体会,加以总结,进行优势发扬,劣势改正。要凝结各种专业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安排,而且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思路、学习方法与各种媒体的使用相结合的信息。

6.和学生座谈,了解学生的选择以及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出发,建立教育体制,确立教学模式,提供教学服务。

五、研究内容

多种教学媒体是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学活动无处不存在多种教学媒体的使用。按照教学媒体发展的历史阶段,可将教学媒体分成传统的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两大类。传统的教学媒体一般有2种:直观教具、学具,主要包括仪器、实物、标本、模型、制作材料等;示意教具、学具,主要包括图片、地图、表格、卡片、物质化的模拟器件、仿真模型等。现代教学媒体可以分成5种:视觉媒体,主要包括幻灯、投影等;听觉媒体,主要包括录音、激光唱盘、广播等;视听觉媒体,主要包括电视、录像、激光视盘、电影等;交互媒体,主要包括程序教学系统、教学模拟机等;系统媒体,主要包括语音室、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等。

为此,多种媒体教学的设计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灵活确定,不可千篇一律。但不管采用何种形式都要遵循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采用的多种媒体一定要紧扣主题,同时还要抓住适当的环节和呈现的时机,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研究内容包括:多媒体使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运用多媒体手段体现分层教学的研究;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设计、课件制作与应用的研究;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研究;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研究;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多媒体教材和教学过程中提供的动态资源)的功能分析及多种媒体资源的综合利用;以一种媒体为主,与其它媒体相结合,进行教学的效果探讨;探索各种媒体组合的先进性、适用性、普遍性,说明各种教学媒体之间的关系,建立各种媒体使用的说明,以及如何利用各种媒体来完成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学的效果;多媒体教学在道路桥梁技术、公路勘测设计、施工、概预算、检测等教学中运用研究;推进高职院校现代教学技术应用建设研究。

六、研究方法设计

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实验法、个案法、测量法的研究方法,在实验中不断观察、总结、反思、修正、完善。

1.定期通过问卷、交谈等形式了解多种媒体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影响,及时了解学生由此而发生的变化,并及时调整相应策略。

2.通过有效的评价与检测,了解网络资源支持下对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专业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3.选择部分教材进行案例研究,收集并整理相关的教学设计、听课记录、调查表、评价表、测试表、测试卷、学生作业、教学反馈等资料,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七、研究过程设计

1.准备阶段。了解相关研究现状,收集各种教学媒体理论研究的相关资料,分析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专业课程的特点,研究现有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媒体应用状况和课堂教学效果,提出课堂教学媒体的应用与教学效果的初步模型关系。另外,加强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与培训,以提高研究的深度和研究质量。本阶段完成工作大纲,进行多媒体使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功能分析及多种媒体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探讨。

2.实施阶段。课题组成员确保两周一次的集中学习和研讨,收集日常数据。定期开展案例教学,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数据分析。以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专业课为例,深入探讨多种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内涵、原则、方法、策略等,并撰写论文。

本阶段完成各种媒体组合的先进性、适用性、普遍性,说明各种教学媒体之间的关系,建立各种媒体使用的说明,以及如何利用各种媒体来完成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学的效果。并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专业课堂教学为调查对象,研究教学媒体对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的影响以及造成影响背后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3.专家鉴定、结题验收阶段。收集、整理课题相关数据,撰写结题报告等。

参考文献:

[1]徐国栋,王利青.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5,(4).

[2]徐裕春.多媒体电子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0).

[3]张克荣.关于多媒体课堂教学利弊的调查分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3).

[4]方勇,龙建忠,王勇等.多媒体教学课件与教学改革创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5).

[5]赵伟.网络多媒体课件存在的利与弊[J].电化教育研究,2006,(6):71-73.

[6]吴时明,陈雪.多媒体教学运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国科学教育,2005,(13).

[7]吴建平.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研究[J].学科教育,2004,(4):8-10.

[8]胡志强,孙敬肖.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提高专业基础课教学质量[J].辽宁教育研究,2004,(4):61-62.

[9]甘露.浅议多媒体课件的制作[J].教育与职业,2002,(2):49-51.

[10]李林.略论高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2,(1).

[11]朱绍祖.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O03,17(4):218-230.

[12]李学农.多媒体课堂教学原则与方法的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4,18(3):160-162.

[13]曾琦.学生课堂参与现状分析及教学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8).

[14]刘戈.如何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8).

基金项目: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2008-R-7607):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重点课题(ZJW08001)子课题:江苏省高职教育研究会教育研究课题(2007-22-3):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课题(苏教高2007-18-185):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JY0801):江苏省高等学校“青蓝工程”(苏教师2006-21)共同资助。

作者:盛海洋 李艳霞

语文分层教学探讨研究论文 篇3:

语文新课程与校本教研

作者简介:

黄正瑶,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名教师,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的专家,扬州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全国中语会会员,江苏省中语会常务理事,扬州市中语会理事长。

校本教研是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它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教学研究机制。以校为本的教研,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校本教研是以行动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式的,因此校本教研应充分关注研究活动中教师的主体性、研究的实践性、研究目的的行为指向性、研究过程与教学过程的趋同性。

面对语文新课程,我们的校本教研应该从哪些方面展开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确定研究专题,进行深入研究。

■一、新课程理念的研究与探讨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与新课程理念有关的问题:语文课堂教学怎么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问题,语文三维目标的落实问题,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问题……实践中有的老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机械地设计课堂活动,甚至使活动与教学内容毫无关系……这些现象表明我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还不够透彻,有时甚至产生了误解,由于理解出现偏差,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就会对教学活动作出庸俗化的处理。

带着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在新课程理念的研究和学习方面进行校本教研。

研究专题可以从宏观角度展开,也可以从微观角度进行研讨。宏观角度的研究专题,如新课程理念在语文课堂中的体现、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方法;微观角度的研究专题,如怎样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的制订、练习中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等等。宏观角度的校本教研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否则就会架空。

这方面的校本教研一般可采用专题研讨会、教育论坛、教育沙龙等形式进行。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研究与探讨

我们知道,《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表述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如课标在“课程目标”一节中非常具体地指出,学生应“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但作为具有宏观指导作用的课程标准,大量的表述又只能是抽象的,即使像阅读、写作的具体目标也是针对整个高中学段的,不可能具体到年级。

如何在教学中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是我们广大教师直接面对的问题。这方面的校本教研应该尽量从微观角度展开,重在教学实践中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定位和具体落实。语文课程目标的分年级达成问题、语文课程目标的细化描述问题、语文课程目标达成的螺旋上升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继承与创新(人文性与工具性)等课题都很有价值,值得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深入探讨。

这方面的研究可采用研讨会、教育论坛、论文写作等形式。无论哪种形式,都要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研讨,否则就会失去校本教研的价值。

■三、新教材研究与探讨

从事新教材教学必然要对新教材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有时是无意识的,随意的,而我们所说的校本教研则是要求我们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有目的的研究与实践。新教材包括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总体研究、局部研究、编排顺序研究、实施策略研究等。如可以研究新教材的结构问题、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关系问题、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衔接问题、苏教版教材的学习专题问题、教材与读本的关系问题、教学顺序安排问题(选修部分尤其重要)、弥补教材不足的方法问题等。我们还可以对文本进行具体研究,包括课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研究、课文注释的研究、课文不同版本的研究、单元或专题内课文与课文的关系研究等。

新教材研究与探讨可以采用个人研究和集体研讨相结合的方法。集体研讨可以采用备课组交流合作、集体备课、专题研讨活动、论文写作等形式,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较大范围的教材研究。

■四、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研究与探讨

围绕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研究与探讨,是校本教研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极有研究价值。从事语文新教材教学,我们会遇到许多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制订计划,在课堂上进行实践,进而反思总结,再进行新的实践,一定会有许多成果,关键是我们要做发现问题的有心人。只有在教学实际中发现了问题,我们才能进行研究。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可以研究的问题很多,宏观层面的如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课型研究,活动体验、文本研习、问题探究等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运用研究,预习课与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合作学习的模式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分层教学研究、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研究等;微观层面的如一堂课教学过程的反思和研究、教学方法运用的反思和研究,甚至对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和细节都可以进行反思和研究。

课堂教学研究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作为我们的理论支撑,应该是有意识地主动地开展研究。课堂教学的研究采用较多的是研究性教学、议课评课、个案分析、反思总结、论文写作等方法,围绕一定的内容进行专题研讨、调查学生的教学反应、师生共同座谈交流等也是常用的方法。

■五、课外阅读研究与探讨

实施语文新课程,必然会遇到课外阅读问题,这是课程标准规定的,无法回避。但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教材编写者之间有比较大的距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不能采用自然主义的态度,而是要进行恰当的引导。这方面的课题是很多的,如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引导研究、语文读本运用的策略研究、名著阅读的引导、名著讲座方法的运用、西方现代派与学生的价值观等。

课外阅读研究可采用问卷调查、访谈、个案分析、专题研讨等方法进行。要结合学生的阅读现状、阅读需求、阅读兴趣等进行多层面的研讨,有时可以让学生直接参加到研讨活动中来。

■六、新教材背景下检测与评价的研究与探讨

教学检测与评价问题是任何教材都会遇到的,实施新教材的检测与评价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且多数问题很有研究的价值。传统的教学评价常常关注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而语文新课程则要求高度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当然终结性评价、选拔性评价(高考)也应关注。

这方面的研究课题比较多,宏观层面的课题如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研究、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评价研究、促进特长學生的个性化发展研究、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研究等,微观层面的如教学专题的检测研究、模块的检测研究、高考方案研究、高考研究等,学业水平测试研究、学分认定研究、学生素质综合评定的操作研究、学生成长档案夹的实施研究等也是这方面的课题。

新教材背景下检测与评价的研讨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问卷调查、个案分析、实验、反思总结、专题研讨等是常用的方法。其中要特别重视实验、反思总结和专题研讨方法的运用,因为只有坚持实践的方向,检测与评价研究才有价值。

■七、校本课程与教材开发的研究

实施语文新课程,我们还会遇到校本课程(即“选修Ⅱ”课程)的开设和教材开发的问题,这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其中一部分课程可以作为语文教学的补充。这类课程可以从大语文的角度来设置,可以跨学科甚至跨学习领域设置,可以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设置。

但究竟如何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资源开设校本课程,如何规范地开设校本课程,如何设计课程纲要,如何编写校本教材,如何實施校本课程教学,如何处理校本课程与其他教材的关系等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可采用理论学习、专题研讨、实践分析、教材编写、教学个案反思总结等方法进行。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不能抛开学生的需求、完全从教师的角度考虑,应以学生为对象进行研讨。

■八、研究性学习与语文教学结合的研究

新课程注重探究性学习,这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文新课程中有很多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如何将语文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也是校本教研的研究项目之一。这类研究可以和研究性学习融为一体,如结合语文学习的选题指导研究、结合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指导研究、结合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监测研究、结合研究性学习的成果鉴定研究等等。

这类研究主要运用个案分析、反思分析、实践总结、论文写作等方法进行,还可以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结合起来进行校本教研。

■九、语文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实施语文新课程,需要建立丰富的资源库。这里所说的资源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料性资源,而是与新课程紧密联系的新的资源概念。如何建立适合本校特点的资源库、如何发挥资源库的作用等,应该是校本教研的内容。

这方面的研究课题较多,可以涉及众多领域。如语文资源应包括哪些方面内容、社会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家庭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生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作用、网络资源的甄别和利用、资源库的分类管理等,当然,传统意义的资料性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在研究的范围。

这类研究一般采用理论探讨、实践运用、总结反思、资源库建设等方法。

■十、网络状态下校本教研的开放性研究

校本教研应该是开放性的,这种开放包括研究资源的开放、研究方法的开放、研究过程的开放、研究成果的开放等。网络为我们创造了开放的途径和空间。

网络状态下的校本教研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开放式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网络进行快速交流和研讨,研究成果通过网络发挥最大效益。因此,校园网应该有校本教研的专门页面,方便教师将自己研究的成果、体会、困惑发表出来,要有对话设计,方便教师之间交流,同时要建立校本教研的网上管理系统,对校本教研进行有效管理。

如何搞好基于网络的校本教研,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校本教研课题,语文学科的网络教学研究、数字化网络资源的利用研究、网上交流的方法研究、教研成果的网络安全管理研究等都能成为我们的研究课题。这方面的研究以实践操作为主要方法,辅之以总结反思、研讨交流、论文写作等研究方法。

语文新课程的校本教研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领域值得我们去探究,还有很多方法值得我们去学习。只要我们坚持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研究潜能,加强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就一定能在校本教研中得到最大的收益。

(责 编 涵 冰)

作者:黄正瑶

上一篇:语文教学基本原理探究论文下一篇: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