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入个人税收风险管理论文

2022-04-28

[摘要]自从进入信息经济时代以来,人类利用信息科学等创新技术创造了许多奇迹,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数据时代来临,征税风险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税务征管制度逐渐暴露弊端。“互联网+税收大数据”背景下的征税风险分为税源征收风险、征税制度风险、征税管理风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收入个人税收风险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收入个人税收风险管理论文 篇1:

房地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研究

房地产行业具有开发周期长,投入资金多,经营环节多,收入隐蔽等诸多特点,给税务部门征税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房地产行业普遍存在重复征税和税负不公的问题,房地产行业也被税务部门列为重点征税管理对象。针对这种情形,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要提高对税收风险管理的认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来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将税收风险降到最低,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健康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以期有所借鉴价值。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为国家贡献了大量的税收,也一直是税收的重点行业。从国家税务局的统计资料来看,房地产行业贡献的税收占全国税收总额的三分之一。甚至在部分发达省市,这一数值超过了50%。对税务征收机关来说,房地产行业是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最多,涉及税种最多,税负也最高的行业,但由于房地产行业环节多,收入比较隐蔽,税收风险点多,给税收征管工作带来就很大的困难;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在房地产企业所有支出中,土地成本是最高的,次之就是纳税支出,房地产企业的纳税支出甚至超过了建筑成本。尤其是随着“营改增”的全面实施,企业涉税事项增加,房地产企业税收处理难度加大,一旦发生税务风险,给国家和房地产企业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二、房地产企业税收风险的来源

(一)开发环节的税收风险

首先,当前的房地产销售通常采用预售形式,也就是开发企业提前收取购房者的房款。部分房地产企业为了少缴纳房产税或者为了延期交税,故意不按时申报预售收入。然而,很多城市的税务部门和房产部门都已经联网了,税务部门发现这一情况,会对房地产企业进行严厉处罚,从而产生税务风险。其次,工程实践中,有的开发商限于资金压力,会用已经建好的房屋作价进行以房抵债、抵工程款等,根据税法规定,这种做法等同于销售收入,应该按规定缴纳税款。然而部分开发商对此进行瞒报。随着征税系统的日益完善,这种行为越来越容易被发现,税务部门会对这种行为进行处罚。最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常用的造假手段就是虚列经营成本。与其他行业相比,房地产行业建设周期长,隐蔽工程多,成本核算复杂,尤其是土石方工程和公共设施建设中有大量隐蔽工程,后期也很难核查清楚。因此房地产企业会在这方面做文章。而税务部门利用大数据平台可以清楚的了解房地产开发的成本状态,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二)转让环节的税收风险

首先,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收到购房者的房款时,会向购房者开具发票。税务部门征税的依据主要是销售发票,根据发票上的金额进行征税。以往,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故意拖延发票申报时间,将当期发票拖到以后再申报,这样可以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而现在,税务部门加强了对发票的监管,重点监控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增值税、营业税发票等,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没有及时申报缴纳相关税款,将给与一定处罚。其次,根据国税发31号文件的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房屋建成之后要结转收入和成本,计算及企业的实际毛利率,将实际毛利率和预计毛利率进行比较,将二者的差额计入当年企业利润,并按规定缴纳相应税款。现实中,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故意少核算收入、多计成本,达到少交所得税的目的。这种行为被发现后被大大降低企业的信用值,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三)房地产保有环节税收主要风险点

首先,按照税法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获取土地使用权的当月,就应该到税务部门缴纳土地使用税。但有的开发企业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去进行登记。当前,国土部门和税务部门大多实现了信息互通,税务部门能够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这种行为进行处罚。其次,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房屋建成之后,会拿出部分房屋用于自用或者对外出租。按照规定,开发企业应该到税务部门进行登记,并准确申报房屋出租价格等信息。但有的开发企业依然将这部分房屋列为代售房屋,结果收到税务部门的处罚,带来税务风险。

三、房地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建议

(一)提高房地产企业税收风险意识

房地产税收风险的发生固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最重要的是缺乏风险意识,对实务风险的重要性认识不清。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高层对税法知识了解不多,简单的认为只要按时、足额缴纳税款就可以杜绝税收风险。大多数房地产开发企业都有自己的纳税会计,但会计主要负责日常性的纳税申报工作,企业并没有设立专门的风险控制部门。针对这种情况,房地产开发企业要提高对税务风险的认识,企业主要管理人员要主动学习税法知识,了解税务风险的重要性,规范税收风险管理制度,建立税收风险管理责任制,将任务层层分解,并落实到个人,出现问题进行追责;房地产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是税收风险管理的主要负责人,会计人员除了做好正常的纳税申报工作之外,还要全面熟悉和了解房地产企业的整个流程,了解各个环节的涉税特点,做好税务风险管理的事前计划、事中监督和事后检查,将税收风险扼杀于萌芽之中;房地产企业其他从业人员也要树立税收风险意识,积极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降低税务风险爆发的可能性。

(二)完善房地产企业税收风险内控机制

内部控制是防范税务风险的必要条件。从某种程度上讲,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直接关乎到税务风险发生的几率。当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将主要的精力用于建设和营销环节,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清。甚至有的房地产企业把内部控制当做增加企业成本、降低工作效率的负担,这样反而会增加税务风险发生的概率。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加强财务制度管理。房地产开发企业要根据企业发展现状和经营特点,明确财务工作岗位的职责和分工,提高财务人员工作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将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相分离,各司其职。票据管理人员和审核人员也要进行分离,通过互相牵制,来降低税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其次,健全房地产档案资料管理制度。档案管理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行业周期长、环节多,形成的檔案材料较多,这些档案材料都是重要的资源,如果企业发生税务风险,通过查阅相关数据资料,可以大大提高风险应对水平。因此,房地产行业要加强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和保存。

(三)注重加强发票和税收凭证的管理

房地产企业税收票证较多,税务部门用以监管房地产企业的主要手段就是通过发票进行管理。房地产企业在近年“营改增”以后,由地税部门的营业税发票变更为国税增值税发票,这就要求对发票的管理更加规范。房地产企业对发票和税收凭证的管理尤其重要。首先,建立完善的发票管理制度,配备专门的发票管理人员和设备。企业要把发票管理与现金管理同等对待,要有专人负责对发票的管理,制定具体的发票管理制度。安排责任心强的财务人员负责发票的开具,对于已经开具或开具有误的发票要及时到税务机关验旧和作废,严格按照税务部门发票管理规定进行管理。二是坚决杜绝虚开虚抵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应充分认识虚开虚抵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危害,拒绝虚假进项发票的诱惑。

总之,新时期,房地产企业面临的税收风险日益严峻。对房地产企业而言,要提高对税收风险的认识,通过规范财务工作,加强制度建设,来有效的防范税收风险,从而保证房地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作者单位为四川上甲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邓理平

高收入个人税收风险管理论文 篇2:

“互联网+税收大数据”背景下征税风险管理探究

[摘    要] 自从进入信息经济时代以来,人类利用信息科学等创新技术创造了许多奇迹,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数据时代来临,征税风险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税务征管制度逐渐暴露弊端。“互联网+税收大数据”背景下的征税风险分为税源征收风险、征税制度风险、征税管理风险。文章在分析“互联网+”与传统税收融合的基础上,旨在探究“互联网+税收大数据”背景下影响税收现代化征税风险的因素,对其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建议以期提高征税风险管理水平。

[关键词] “互联网+”;征税风险管理;大数据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03. 043

1      引    言

2015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李克强总理首次将“互联网+”行动计划列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充分展现新的社会经济模式已经出现。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不再仅是传播媒体,更是带动用户持续性转化的平台,“互联网+”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战略资源,为本国正处于初级阶段的税收现代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驱动力量和强有力的保障,由此可见,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与税收数据深度整合,进一步加强税收风险控制,促进税收效率提升是中国促成税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根源,是保证政府财政职能的基础,也是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方法之一。合理控制征税风险,是为整个国家的经济根基提供保障,也是在“互联网+税收大数据”背景下实现税收现代化的首要目标。因此,各级财税机构应积极自主参与“互联网+税收大数据”经济战略,应对税收征收与管理的新挑战。

2      文献综述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通过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共享,让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进行深度联合,缔造全新的发展生态系统,促进整个社会的创新度和生产力。孙存义、谭荣华(2017)认为,税务大数据的核心是税收数据分析,因此,在税务数据识别和分析方面应该有所突破。雷炳毅(2016)认为,“互联网+税务”不仅要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效与税收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要把掌握税收业务并且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人连接融合在一起。

美國著名学者Salomon Hübner首先提出风险管理的概念,经过数十年理论沉淀,税收风险管理思想先后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得到认同,并建设了许多相关的风险管理组织。田凤平(2008)提出将税收风险=税收风险×经济调控风险×公共支出负债风险×税收征管风险。谢双金(2007)认为,税收风险=税收固有风险×税收制度风险×税收管理风险。

本文在总结前人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税收现代化初级阶段可以将“互联网+税收大数据”背景下的征税风险分为税源征收风险、征税制度风险、征税管理风险三类。

3      征税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征税风险主要指政府在征税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的税收损失,例如税源征收的识别困难和遵从矛盾,税收制度的漏洞和规定缺失,征收管理的理念落后和方法偏差。征税风险管理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信息化时代,面临快速增长的、更加纷繁复杂的数据环境,加强对征税风险的管理力度和防范能力,是使税务与“互联网+”实现快速深入融合的根本目标。“互联网+税收大数据”背景下的征税风险因素可以分为税源征收风险、税务制度风险和征税管理风险。

3.1   税源征收风险

税源本质上指的是税收的根本来源和价值源泉。税源征税风险则是由于税源的识别困难或纳税人与征税机关的遵从矛盾所导致的税收损失的风险。随着“互联网+”经济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商业模式呈现经济活动复杂性、经营方式多样性的特征,税源趋向隐蔽化,跨省和跨境流动性更加复杂多样,甚至恶意税收隐瞒。税源管理和监控的困难直接导致了税收征管的复杂性。

在税收信息方面,由于纳税人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征税机关难以全面精确地掌握纳税人的应缴税信息。此外,征税机关与外部机构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例如征税机关与政府机构和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由于法治保障不健全,信息通信交流渠道不畅通,税务机关难以全面精确掌握纳税人的完整税收情况,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中,纳税人可能会选择使用恶意手段恶意违规逃避税收,这也给税源征管带来风险。

3.2   征税制度风险

税制指的是政府制订的各项与税务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是征税机关对纳税人进行征税时的法律依据和工作程序,也是纳税人遵行纳税义务的法定标准。税制包括税收主体、客体、税率和非法处置等。税收制度风险是指限于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弊端和漏洞而造成的税收损失风险。

在税制方面,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是由于征税机关和纳税人所掌握的政策法规信息相对上存在差异。在这方面,税务机关相对处于有利地位,税务机关比纳税人更早了解和理解税法的有关规定。由于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经济活动符合复杂多变性的特征,而税收法规政策缺乏规范性、普遍性,造成税制的法规政策无法对每一种税收情况进行明确界定,因此使税收制度明显存有漏洞或者缺陷从而导致税收损失的风险。

由于我国税收制度在宪法中的缺失,行政法规在我国税法领域占第一性地位,而法律只起到辅助作用。经过了多次的税制改革,我国已经形成基本与国情相结合的,适应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现状的税收制度,但仍然存在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例如我国税负结构设计仍然不合理,由于我国增值税税负设计偏高,且与征管环境不配套,偷税、避税、逃税现象屡屡发生,导致征收管理成本增加,税收损失严重。

3.3   征收管理风险

税收管理是征收机关依照税法和税收征收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进行的一系列工作的总称。“互联网+”背景下征收管理风险指的是国家税务机关由于信息传递不畅,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不高、数据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税源识别体系不够完备及征收管理力度不足等因素,造成来自各个纳税集体的各个环节的纳税信息数据庞大而凌乱,且分散不明确,致使征税机关的征税过程难度加大的风险。

税务机关内部由于信息传递不畅,上下级间存在垂直信息不对称;同时由于信息共享水平较低,内部部门之间存在横向信息不对称。因此税收征管部门难以充分掌握全面的税收信息,导致征收管理风险加大。征管执行方面,由于征管一线人才薄弱,征管人员素质及业务能力不足,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或执法人员执法质量不高,滥用职权,未按照规定采取适当的税收措施导致收入损失,给税收征管带来风险。

4      启示与建议

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稅务部门和纳税人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对数据信息化处理的程度越来越高,纳税人在线报表和电子档案覆盖范围逐渐扩大,这为税务机关在大数据时代更加便捷的收集和管理纳税人数据提供了基础。

4.1   借助“互联网+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涉税数据质量管理

税收风险管理需要有足够量的数据,只有不断丰富和强化数据汇集、整理和应用,才能为征税风险管理提供风险分析、识别和评价的数据支持。“互联网+”带来更为广泛的大数据时代,税收风险管理要始终围绕数据的采集、整理与应用建立架构,随着数据获取渠道愈加广泛,信息数量庞大,税务机关很难对数据进行标准并有效地整合和使用。由此,在“互联网+税收大数据”背景下,对数据的质量管理能力要求相应提高。构建“互联网+信息”共享平台,推进税收数据整合,全面管理征收管理信息系统和外部信息数据,形成支持税务风险识别与分析的数据平台,使征税机关和纳税人之间的数据信息更公开、更平等、更透明,消除征税机关和纳税人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同时,在“互联网+信息”共享税收大数据平台的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有关税务数据的安全和隐私问题,做好涉密风险防范工作。在数据质量管理方面,对数据录入系统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控制,以提高基本税务数据的质量。

4.2   整合税收风险管理系统,完善税收风险管理体系

征税风险管理包括税收风险识别、风险应对和评价反馈等,税务机关应根据征税风险特征和纳税人往年遵从情况确定风险等级,利用互联网深度开展纳税人数据分析,对纳税人进行合理的分类、分级评估,对于不同类别的纳税人实行征收差异化的税收风险应对策略;不断整合征税风险管理系统,建立健全征税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完善征税风险管理的路径,形成清晰的风险管理流程和规范的风险管理体系,促进业务处理规范化,强化稽查机制和惩罚力度,以满足风险全程管控的要求;对税源进行监控,涉税资料留存备查,利用人机结合的方式进行税收风险扫描分析;在税收实施层面,培训具备相关税收风险管理技能的管理队伍,加强对税收风险识别和分析等必要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培训;建立“互联网+税收”现代化风险管理理念,提高人机一体化水平,对于恶意逃、避税的纳税人,加大惩罚力度,实行风险提示、税务稽查、强制执行、纳入失信名单等一系列差异化的惩罚措施;整合征税风险管理制度,理顺征税风险管理办法,完善征税风险管理制度,加强掌握征税风险管理能力和数据分析的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更加透明化和标准化的“互联网+税务”现代化管理新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谭荣华,焦瑞进.关于大数据在税收工作应用中的几点认识[J].税务研究,2014(9):3-5.

[2]刘磊.试析大数据时代的税收管理[J].税务研究,2015(1):89-92.

[3]谢波峰.“互联网+”的税收风险管理[J].中国税务,2015(8).

作者:龙承成

高收入个人税收风险管理论文 篇3:

基于宏观经济层面的 税收风险预警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

摘要:经济税源作为税收的根本来源,其任何变动都会对税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进而引发各类税收风 险。本文引入风险管理理念和经济景气指数预警理论方法,从宏观经济税源层面入手,将宏观经济运行方面存 在的税收风险作为研究对象,对潜在的税收风险进行量化识别,以此分析宏观经济税源和税收发展变化趋势,以 期对促进经济税收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宏观经济;税收风险;预警体系

风险管理理念起源于美国,最初应用于金融保险领 域,并以其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高效性,愈来愈广泛 地应用到其他领域的管理活动之中。近年来,我国税务 部门开始引入风险管理理念,针对微观企业实施具体的 风险管理,以促进税收征管效能提高,但总体上说对宏观 经济层面所引发的税收风险专注度较少。就税收风险而 言,宏观经济税源作为税收的根本来源,其任何变动都会 直接对税收产生影响,宏观经济层面的不良变化对税收 的影响可能更大,极易引发涉及面更广的系统性风险,因 此,开展宏观经济层面的税收风险识别和预警对提高税 收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宏观经济层面的税收风险预警体系的思路 和内容

开展宏观经济层面税收风险预警研究的总体思路 是:以统计部门的宏观经济数据和税务部门的税收数据 为研究基础,引入科学的风险预警指数合成方法,建立完 整的宏观经济税收风险预警体系,据此识别宏观经济层 面的税收风险,把握经济税收变动规律,科学预测未来发 展趋势,促进经济、税收良性健康发展。按照上述研究思 路,本文将宏观经济层面的税收风险预警体系分为四大 类。

(一)先行性风险预警指标。按照“经济决定税源, 税源产生税收”的原理,针对为把握经济税源发展趋势 和合理预测税收收入而提供信息参考的先行性风险预警 指标,本文筛选了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营业收入、利润、增 加值、产销量、外贸进出口、价格等 22 个指标作为研究对 象,使其尽可能地涵盖税收来源的各个方面和税收产出 的各个环节,并分别与税收收入进行相关性检验,最终选

择最有代表性的指标合成先行性税收风险预警指数,为 合理预测税收变化趋势提供量化的数据支持。

(二)一致性风险预警指标。立足于量化反映经济 与税收的协调性相关关系,针对为跟踪经济税源异动、动 态监控税收变动情况以及估算未来税收规模而提供信息 参考的一致性风险预警指标,本文选择弹性和税负两个 层面的 10 项指标以及税收收入进度指标作为研究对象, 量化反映经济与税收的投入产出关系,并结合宏观经济 指标的增速与规模,合理估算当前税收增幅和规模,在此 基础上与当前税收收入完成情况进行比对分析,提示整 体税收收入风险。

(三)促进性风险预警指标。根据税收反作用于经 济的税收效应理论,针对为研究财政税收调控政策实施 效果、量化反映政策执行对宏观经济的促进作用而提供 信息参考的促进性风险预警指标,本文主要选择税收优 惠政策的收益对象以及受惠规模 2 项指标作为研究对 象,量化评价政策执行对宏观经济和特定产业的促进作 用,揭示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实施效果与预期目标不匹 配的风险。

(四)结构性风险预警指标。利用经济结构与税收 结构的关联关系,针对通过税收结构的变化来反映宏观 经济运行态势的结构性风险预警指标,本文主要从产业 结构、行业集中度、税种结构等方面选择 4 项指标作为研 究对象,通过税源及税收的质量状况反映当前经济发展 方式转变进程中存在的结构性、趋势性风险。

按照上述分类,初步确定了四类 38 项税收风险预警 备选指标,共同组成宏观经济层面的税收风险预警体系

(见表 1)。

目前国际上应用较多的经济景气指数合成理论方法 主要有两种:扩散指数法(DI)和合成指数法(CI)。在 近年我国宏观经济研究实践中,这两种方法也开始有相 关应用,如: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综合景气评分和 国经指数等均应用了上述方法。

(一)指数合成方法

擴散指数法(DI)作为经济检测系统的基本构造方 法,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得到确立并广泛应用,但是扩散 指数存在着不能反映经济波动幅度、干扰较大等缺点,于 是第二种指数编制方法合成指数(CI)应运而生。合成 指数法(CI)在编制方法上要比扩散指数复杂的多,它不仅考虑各指标的波动状态,而且将波动程度综合考虑 进来,以弥补扩散指数的不足。因此,相对于扩散指数法, 合成指数更具有量化的特征。

(二)指数合成方法应用研究

从具体应用看,扩散指数更多地关注变动趋势,特别 是对于经济变动“由弱转强、由强转弱”等转折性的重 大变化尤为敏感;合成指数除了能预测经济波动的转折 点外,还能在某种意义上反映经济循环变动的强弱,可以 将具体变动趋势加以量化体现。因此在实际应用中,CI 和 DI 两种方法可以结合使用,共同成为经济景气监测预 警的基本方法。

基于上述扩散指数 DI 和合成指数 CI 的编制方法及 应用特点,本次研究将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指数合成, 以便更好地为税收变动规律实施预测预警。首先,将前 文筛选出的各项风险预警指标构建为一个整体性的宏观 经济税收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然后,分别应用两种方法编 制先行性经济税收风险预警扩散指数、先行性经济税收 风险预警合成指数;最后,以上述经济税收风险预警指数 的波动变化情况为数据基础,建立类似国民经济预警的 “红黄绿蓝”税收预警信号体系,由此判断税收发展趋势 以及是否存在结构或趋势性的问题,并开展税收风险预 测预警。

三、宏观经济层面的税收风险预警实证分析

本次实证研究首先选择先行性风险预警指标开展应 用性分析,由于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更偏向于对宏 观经济税收发展趋势和结构变化的把握与监控,因此,我 们在做实证研究时,尽可能地将实证研究的时间周期拉 长,选择了某市 45 个月度周期的经济数据和税收数据作 为研究对象,将其代入到先行性税收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中,通过先行性风险预警指数找出税源变化趋势或结构 变动相对于税收波动在时间上的领先周期,为后期把握 税收发展规律提供先兆性信息。

(一)基于扩散指数法的先行性税收风险预警指数 实证研究

1. 实证研究过程

扩散指数简称 DI, 通过该指数把握税收变动趋势、 揭示税收运行风险的基本思想如下:当所选择的涉税经 济指标中的大部分呈上升趋势时 , 说明后期税收来源充 足,税收收入处于较快增长阶段 , 当涉税经济指标中的 大部分呈下降趋势时 , 说明经济税源有所萎缩,税收收 入增长可能会有所回落或呈现下降趋势。扩散指数的 计算公式是:DI= 上升的指标数目 / 选用的总指标数目

*100%。若指标既不明显上升、也不明显下降,则以 0.5

计入分子、以 1 计入分母。 经过相关性检验和同质化指标的取舍处理,我们从

前文的先行性风险预警指标中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营业 收入变动率、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变动率、工业企业主营 业务收入变动率、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变动率、商品销售总 额变动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动率六大指标,编制税 收月度先行性扩散指数(以下简称“月度扩散指数”)。 月 度 扩 散 指 数 的 取 值 范 围 在 0 ~ 100% 之 间,以

50% 为水平线,可以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当扩散指数大 于 50%,且处于上升趋势,税收总体处于加速增长状态; 当扩散指数大于 50%,但处于下降趋势,税收总体处于增 长状态,但增幅有所回落;当扩散指数小于 50%,且处于 下降趋势,税收总体处于加速下滑状态;当扩散指数小于 50%,且处于上升趋势,经济总体处于下降通道,但下滑 趋势有所减缓。总体而言,扩散指数类似于经济周期的 “一阶导数”,总是趋于在总量本身改变方向之前先行改 变方向。因此,根据扩散指数的变化,可以了解税收变动 的过程,把握整体趋势,判断税收运行的转折点。为更加 直观地反映扩散指数先行的效果,将月度扩散指数、月度 扩散指数滞后一期与各类税收变化率绘成折线图,可以 明显看出指数与税收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先行周期。

图 1 月度扩散指数与税收收入总量变动率的关系曲线

图 2 月度扩散指数滞后一期与税收收入总量变动率的关系曲线

2. 实证研究结论

(1)月度扩散指数与税收收入总量的变动趋势基本 一致,二者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先行性预警指标包含营 业收入变动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 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变动率、商品销售总额变动率、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变动率等指标,这些单一指标与税收收入

总量呈现高度相关关系,因此,可以参照扩散指数的运行 趋势来合理预测税收总额和营业税的变动趋势。

(2)月度扩散指数先行于税收收入总量变动大致一 个月度。由月度扩散指数滞后一期与税收指标的关系图 可以看到,月度扩散指数与税收收入总量的先行周期大 致为一个月。换言之,可以利用当期月度先行扩散指数 的变动情况预测下个月的税收收入变化趋势。

(3)月度扩散指数仅能定性反映下一期稅收收入的 变动趋势,而无法量化评价具体的税收波动幅度。由于 扩散指数的编制方法相对比较粗放,仅通过“0、0.5、1” 来分别代表单一指标的下降、持平或增长,因此,月度扩 散指数的具体数值并无量化的具体含义,仅能通过最终 得到的扩散指数与“50”这一临界值的差距幅度来定性 判断税收变动趋势。

(二)基于合成指数法的先行性税收风险预警指数 实证研究

1. 实证研究过程

合成指数简称 CI,是指从各种经济活动的主要经济 指标中选取一些对景气敏感的指标 , 用合成各指标变化 率的方式 , 把握景气变动的大小。合成指数与扩散指数 是相对的 , 但合成指数的功能更强大些 , 它不仅能预测 经济周期波动的转折点 , 某种意义上还能反映经济周期 波动的强度即振幅。类似于扩散指数,以下拟采用月度 经济数据,编制月度税收先行合成指数(以下简称“月 度合成指数”)。

首先,确定基准日期。周期波动的基准日期是波动 达到周期的波峰和波谷的时点 , 即周期波动的转折点日 期。一旦我们确定了基准日期 , 周期的持续期间、扩张 和收缩时间也就相应地确定了。因此 , 基准日期是分析 和预测商品市场波动周期和波动特征的重要依据。同时 , 基准日期也是确定经济指标之间时差关系的基准。

其次,确定风险指标和基准指标。风险指标仍然沿 用上文所选的六大指标,即营业收入变动率、个人所得税 应税收入变动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变动 率、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变动率、商品销售总额变动率、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动率。基准指标是用来确定基准循 环和拐点 , 更重要的是为风险指标分类(先行、一致或 滞后)提供时差分析参考。结合指标内容与扩散指数拟 合效果,我们选取税收收入总量变动率作为基准指标。

第三,对原序列进行季节因素调整。一般情况下 , 时间序列受四类因素的影响 , 它们分别是:循环序列、季 节因素、趋势序列和不规则序列,本文将季节因素和不规则因素去掉 , 得到趋势循环序列 , 即为最终分析的序列。 第四,利用时差相关系数法确定风险指标的先行、一

致、滞后性。以税收收入总量变动率作为基准指标,然后 使其它六项风险指标超前或滞后若干期,计算其相关系 数。本文利用 Eviews7.0 计算税收收入总量变动率与六 项指标的时差相关系数。税收收入总量的先行性指标为 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变动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 务收入变动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动率,且个人所得 税应税收入变动率先行一个月度,剩余两项指标先行两 个月度。对税收收入总量而言,需要将规模以上工业企 业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动率后 移一个月度,最终计算的合成指数比税收总额领先一个 月度。

第五,进行指数合成。目前,国际上有三种计算合成 指数的方法,分别为 NBER 合成指数构建方法、日木经 济企划厅的合成指数计算方法、OECD 的合成指数计算 方法,本文采用 NBER 合成指数方法构建合成指数。

图 3 税收收入总量变化率合成指数滞后一期和税收指数曲线

2. 实证研究结论

(1)月度合成指数与税收收入总量的变动趋势基本 一致。针对税收收入总额的先行性预警指标包含个人所 得税应税收入变动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变动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动率三项指标,这些单一 指标与税收收入呈现高度相关关系,因此,合成指数与税 收收入的走势基本趋于一致。

(2)月度合成指数与税收收入总量的波动幅度基本 吻合。由月度合成指数滞后一期与税收收入总额之间的 关系图可以看到,月度合成指数不仅与税收收入总量的 变动趋势基本一致,而且在多数时间周期内与税收收入 的变动幅度也基本吻合,再由合成指数的编制原理可知, 月度合成指数不仅可以先行预知税收收入的变动趋势, 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税收收入变动幅度的强弱程 度,为进一步的税收趋势预测建立良好的基础。

(3)合成指数先行于税收收入总量大致一个月度。 由月度合成指数滞后一期与税收收入总量之间的关系图 可以看到,合成指数与税收收入的先行周期大致为一个月。即,可以利用当期月度先行合成指数的变动趋势和 变动幅度预测下个月的税收收入变化趋势以及增减幅 度。

根据上述实证研究,可以配合趋势图对经济与税收 周期波动的转折点(峰或谷)进行分析和把握,会更加 直观地增加对未来税收变动趋势的预见性。

图 4 经济税收预测预警指数趋势图 四、本次研究成果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文着重研究了宏观经济层面的税收风险预警体系

的构建思路及方法,并据此开展了实证研究,主要研究成 果如下:一方面,将税收风险关注领域从微观企业延伸到 宏观经济层面,并系统性地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宏观经济 税收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据此量化评价宏观经济层面带 来的潜在税收风险;另一方面,借鉴和采用了经济景气指 数的理论和方法,尝试构建税收风险预警扩散指数和税 收风险预警合成指数,以期量化描述经济税收整体变化 趋势及规律,对预测经济税收变动趋势和科学配置征管 资源起到指向性作用。

本次研究只是在宏观层面对税收风险实施预警的探 索性研究,下一步应继續优化完善纳入风险预警的单项 指标,并对风险指数计算合成的方法做深入研究,以提高 税收风险预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税收管理工作的 预判能力。

注 释:

① OECD(2004),Compliance Risk Management:Managing and Improving Tax Compliance,Forum on Tax Administration, Centre for Tax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OECD, Paris.

参考文献:

[1]Mark S.Dorfman.introduction to 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M].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2] 钟颖 .COSO 框架下集团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J]. 财 会通讯 ,2016(17).

[3] 王道树 . 税收流失估算:美国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涉外税务 ,2011(8).

[4] 蒋震 . 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思路和基本框架 [J]. 税收经济研究 ,2011(6).

[5] 陈国政 . 上市公司景气指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J]. 上海经 济研究 ,2017(12).

[6] 蒋雯婕 . 企业税务风险预警机制探究 [J]. 金融经济 ,2017(24). [7] 沈峰 . 略论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机制的构建与测评 [J]. 税务

研究 ,2015(7).

[8] 李万甫 , 黄立新 . 构建“互联网 + 税收大数据应用”机制 的思考 [J]. 税务研究 ,2016(7).

[9] 李 晓 曼 . 税 收 遵 从 风 险 管 理 [M]. 北 京 : 电 子 工 业 出 版 社 ,2016.

[10] 徐国祥 . 统计预测和决策 [M]. 上海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 社 ,2012.

作者简介:傅卓荣,单位为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

(责任编辑:朱希良)

作者:傅卓荣

上一篇:企业预算管理会计信息化论文下一篇: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