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文化建设论文

2022-04-20

[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中的利益矛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新时期文化建设中的利益矛盾,既有公共教育政策偏差导致的教育不公,也有公共文化服务缺位导致的文化利益分化,以及文化体制改革滞后导致文化资源配置失衡。正确处理文化领域的利益矛盾,必须完善公共教育政策,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和谐社会文化建设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和谐社会文化建设论文 篇1:

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和谐社会不仅是我们祖先对美好社会始终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在全社会倡导一种和谐理念和精神,营造一种和谐的文化氛围,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图书馆作为文明的殿堂,在为读者服务过程中,不仅传播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信息,也在传播先进文化思想和理念。发展图书馆事业将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一、在和谐社会文化建设中,图书馆三大职能将进一步发挥作用

图书馆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图书馆不会像有些人所言,完成历史使命而告老还乡,而是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并且会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当然,为适应和谐社会,它将会对自身进行改革,改变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体制模式功能及服务方式和手段。但笔者认为和谐社会文化建设将促进公共图书馆的三大职能,即教育职能、信息职能和文化职能发挥的作用。

纵观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人类的文明、个人的成才,可以说都与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分不开。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主要体现在国民综合素质,因此,要提高当今国民的综合素质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作为学校教育职能的延续和发展的图书馆教育就更突出其重要作用了。图书馆是文化事业,具有社会成员共享的特征,因此,它是没有围墙的大学校,里面有最古老、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有最新颖最具独创的智力资源和信息。图书馆不仅是知识宝库,更是智力资源库,图书馆在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普及文化知识、开发信息资源方面,是任何一种机构不能代替的。可以说,无论是智能的提高,还是知识的普及都离不开图书馆事业,它在提高国民的总体实质、实现和谐社会中更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在信息化社会中,图书馆的信息职能将成为其主要职能,信息时代的图书馆是信息存贮利用的中心。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已使传统图书馆的面貌发生根本的变革,经济的全球化,世界的信息化,把图书馆推向全球一体化、网络化的新境地,并使图书馆的职能发生改变,信息职能将成为主要职能,图书馆将成为社会信息中心,它的重要职责不仅是向用户提供信息,而且它还能帮助人们提高访求信息的能力。

二、图书馆为构建和谐社会文化提供资源支持

图书馆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丰富出现,千百年来,人类辛勤劳动创造的知识和经验世代延续,通过文献记载保存至今。和谐社会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和力量。而要发挥文化的力量和作用,需要图书馆提供知识资源支撑来满足群众的需要。图书馆作为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具有传播知识、开发传递信息、进行社会教育、参与科学技术研究和保存文化遗产的职能。图书馆收藏的各种信息资源,能满足各种专业、各种职业、各种学历、各种文化程度的读者的需要,为经济建设科学研究服务,也可以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广大群众提供精神食粮,从而为构件和谐社会文化提供资源支持。

三、图书馆为和谐社会文化建设发挥宣传教育职能

图书馆作为广受公众欢迎的公共文化设施,具有很强的社会宣传功能,在传播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弘扬优秀文化、提高公众素质、促进国际文化交流、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素质等方面,图书馆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创造出科学、文明、健康、和谐、向上的文化生活环境,有利于社会和谐文化的知识。

四、图书馆为公众陶冶情操与崇高和谐精神提供平台

我们处在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国内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时期。这一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加上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工作紧张度和精神压力随之增大,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难以避免。因此弘扬正气、凝聚人心、净化心灵、陶冶性情、增长知识、舒缓压力、愉悦身心、沟通感情、化解矛盾、增进融合对和谐社会文化建设十分重要。图书馆恰恰能为大众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崇尚知识提供平台。大众通过在图书馆读书,可陶冶、美化心灵,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文化,不断提升文化品位,追求真善美;通过读书,可获取知识、修养身心、完善自我;通过读书去“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学习和掌握人类的智慧;通过读书,可以紧跟发展需求,不断拓展知识,增长才干;读书还有愉悦身心的作用,是调理人们心境的灵丹妙药。总之,图书馆为大众通过阅读而获得和谐生活提供了最好的平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和力量。而要发挥文化的力量和作用需要图书馆提供文化资源。图书馆作为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具有传播知识、开发传递信息、进行社会教育、参与科学技术研究和保存文化遗产的职能。图书馆利用丰富的人文馆藏资源和网络信息技术做平台,深入宣传先进文化,改变读者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图书馆提供各种学科专业知识及各种水平深度的读物,因此,它能满足各种专业、各种职业、各种学历、各种文化程度的需要。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无论以什么形态存在,图书馆都收藏有关它的文献。数字化图书馆还可以利用现代高科技,通过互联网提供各种各样的文献和信息资源,它既是搜集、整理、存储、开发、传递与利用文献信息资源,为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研究服务的机构,又是广泛进行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广大群众提供精神食粮的场所,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资源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旭.论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0(14).

[2]贺春梅.浅谈高校图书馆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5).

作者:王建平

和谐社会文化建设论文 篇2:

论和谐社会文化建设中的利益矛盾

[摘 要] 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中的利益矛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新时期文化建设中的利益矛盾,既有公共教育政策偏差导致的教育不公,也有公共文化服务缺位导致的文化利益分化,以及文化体制改革滞后导致文化资源配置失衡。正确处理文化领域的利益矛盾,必须完善公共教育政策,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关键词] 文化建设 和谐社会 人民内部矛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蕴深邃,可从不同角度认识与探讨。从哲学意义上讲,和谐社会本身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和谐社会不是否定矛盾,而是强调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求得社会的统一和谐。我国的经验教训表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①人民内部矛盾是一个由许多矛盾构成的多层次、多领域、多类型的纵横交错的复杂系统,其中利益矛盾是其他各类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根源,是影响、制约、导向各类矛盾发展的主导性矛盾。②利益矛盾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中均有体现,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中的利益矛盾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但对文化建设中的利益矛盾却鲜有学者涉及。

一、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中的利益矛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社会的进步与和谐,不仅体现在物质产品的丰富和共享上,也体现在精神文化产品的丰富和共享上。当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文化建设和发展现状并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形成了文化建设中的利益矛盾,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中的利益矛盾,有利于实现人民的文化利益。

文化需求是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之一。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宽裕,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参与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需要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通过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中的利益矛盾,可以克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侵害群众文化权益的现象,消除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从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2、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中的利益矛盾,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核心是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所谓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有效处理,社会公平和公正得到切实维护,使大多数社会成员都能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果。因此,只有正确处理好协调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中的各种利益矛盾,才能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3、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中的利益矛盾,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我们讲的发展,是科学发展,即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它们之间既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没有文化的发展,不是科学的发展;文化不发展,社会难和谐。只有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中的利益矛盾,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才能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和文化条件。

二、文化建设中的利益矛盾及其根源

正确认识矛盾,是妥善处理矛盾的前提。面对文化建设中的利益矛盾所表现出逐渐复杂的态势和特点,需要我们从客观实际出发,认真探究导致矛盾发生的根源,把握矛盾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

1、公共教育政策偏差导致的教育不公平。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要求提高文化素质,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但遗憾的是,我国教育机会不均现象十分严重,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城乡地区、沿海与边远山区、经济发达与贫困落后地区之间的义务教育的巨大差距,这已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公共政策的不同取向或偏差。这集中表现在:其一,财政教育投入总量不足导致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由于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教育的供给与需求长时间存在严重缺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统计表明,我国是用占世界1.18%的教育经费培养占世界18.45%的学生,基础教育的投入则更少。③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主要由地方政府负担教育投入,而全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及其财政收入存在很大差距,造成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差距的拉大;而中央政府财政拨款又过多用于高等教育,对义务教育投资不够,造成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其二,教育政策和规则制定不公。层层设置的重点学校制度,以培养少数“尖子”为目标的精英路线,加剧了基础教育领域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在同地区学校之间差距的拉大。另外,无视城乡差距、以城市社会和居民为出发点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加剧了教育的不平等。“规则的不公”导致了在受教育机会上“起点的不公”。

2、公共文化服务缺位导致文化利益分化。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人们提供了追求较高层次的政治和文化生活的条件,但人们在享受文化成果方面仍然存在越来越大的差异,表现出文化利益分化的趋势。其一,文化素质的差异。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享受文化成果维护文化利益的首要条件和重要内容。我国人口文化素质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北京是我国文盲率最低的城市,上海、天津、辽宁、广东等东部省份的文盲率也都保持较低水平。相关资料显示,北京、上海每十万人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口数分别为16843人和10940人,辽宁、天津也在6000人以上,远高于其他省份和地区。④其二,文化生活质量的差异和矛盾。我国人民文化生活质量总体上有了较大提高,但仍存在微观上的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社会文化消费格局不平衡,地区间的文化消费支出差距甚大。最高的地区北京是1141.82元,占消费支出15.23%,而西藏仅为371.04元,占消费支出6.99%。 ⑤从总体上看,文化生活质量的差异集中在城乡差别上。城市文化消费则出现“贵族化”倾向。一般民众被排除于基本的文化消费领域之外,文化只成为某些富裕群体的“奢华品”。文化消费的“贵族化”倾向的出现及其蔓延,成为城市文化管理者必须面对和正视的一个问题。

文化生活质量的巨大差异,折射出文化建设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无序状态和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弱化。这一情况的根源在于公共文化服务的缺位。主要体现在:其一,文化事业投入总量偏少,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很不协调;其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致使普通老百姓很难分享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其三,文化管理落后。各级政府公共管理的职能转换滞后,各级文化行政单位依法行政不够,社会监管不力,文化发展规划不明,文化建设的目标不清,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不完备,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缺乏活力,不能有效的规范文化企事业单位行为和维护文化市场秩序。

3、文化体制改革滞后导致文化资源配置失衡。目前,我国的文化资源配置表现出严重的不平衡,具体表现在:其一,地区文化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一般来说,东部地区文化设施完备而且比较先进,为当地居民的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了较好的物质保障;而西部一些地区,文化设施落后,难以满足本地居民的正常需要,同时在规模和数量上也难以与前者相比较。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作为衡量文化资源占有量一个重要标志的高等学府,2002年在中国的分布分别为:北京共有普通高校61所、辽宁66所、江苏73所、上海45所、山东65所、广东62所,而西部的广西只有30所、贵州30所、云南28所、甘肃18所、西藏3所、青海8所、宁夏8所、新疆21所。⑥其二,城乡文化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在文化资源的配置上,城市和乡村表现出巨大差异。比如,在教育和文化公共设施的投入方面。城市中的教育和基础设施,几乎完全是由国家财政投入的;而农村中的教育和文化设施,国家的投入则相当有限,有相当一部分要由农村自己来负担,由于经济上的限制和文化素质上的制约,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几乎没有,文化资源相当匮乏。

导致文化资源配置失衡的根源在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滞后,原有文化体制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基础和体制环境不相适应的问题越来越凸显。“文化领域在许多方面仍然停留在传统体制的模式上,习惯与用计划经济的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把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政府统包统揽,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一些掌握大量国有文化资源的文化单位,游离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外,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在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情况下,有些国有文化单位被‘边缘化’,有的甚至难以为继。”⑦

三、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中的利益矛盾的对策

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中的利益矛盾,应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1、完善公共教育政策。相对于缩小历史形成的发展差距而言,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来增进教育公平更容易实现。在现阶段公平教育机会的关键是完善我国的公共教育政策。其一,完善公共财政教育投入体制。首先,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通过法律、法规形式确定教育投入的总量和比例,切实提高公共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的比重;完善我国义务教育投入的管理体制,建立教育成本分级负担制度,并由中央对全国的义务教育承担兜底责任。其次,优化教育投入结构,逐步整合城乡、地区间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重点加强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力度。另外,根据教育产品的不同属性制定不同的投入政策,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满足公共教育需求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的教育投入机制。其二,建立公平、公正的规则。政府是维护和促进教育公平的社会主体,在缩小教育差距、增进教育公平上承担着主要责任。要通过制定公平的分配规则,加强对资源分配过程的监督以及政策调整,克服那些明显影响、损害教育公正的制度性因素,坚决摒弃“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用“规则的公平”确保“起点的公平”。

2、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先进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文艺精品创作服务体系、文化知识传授服务体系、文化传播服务体系、文化娱乐服务体系、文化传承服务体系、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等七个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由于缺少经济回报,基本上属于企业、个人等经营性机构不愿投入或投入积极性不大的领域。因此,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方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各级政府的责任。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政府行政方式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根本。政府要从单纯注重经济建设向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建设转化;从只注重重大经济发展项目的投入向加大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投入转化;从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化。只有建立起一个覆盖全社会、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网络,真正把文化财富送到人民群众手中,实现社会文化利益的共享,从而维护和实现文化公平,努力避免和妥善解决由于文化问题引发的人民内部利益矛盾。

3、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其一,改革文化单位的管理体制。大力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区别情况,实行分类改革;其二,改革政府对文化单位的投入机制 。加大对文化公益事业的扶持力度,增加对文化公益事业的投入,增加对群众文化活动、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广大农村和西部贫困地区)的财政支持,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提供必要的条件;其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通过创新体制,转化机制,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全面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其四,积极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要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分割,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和文化产品的充分流通,鼓励和支持各类文化企事业单位大力开发城乡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使文化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

注 释:

① 王伟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科学认识人民内部矛盾[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3.8。

②王伟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科学认识人民内部矛盾[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3.9。

③钟晓玲.以教育公平为本完善我国公共财政投入体制[J].金融与经济.2005.7.28。

④李振.从人口受教育程度看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文化素质差异[J].西北人口.2003.2.32。

⑤胡同泽.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分析[J].商业研究.2002.9.65-66。

⑥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⑦李长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J]. 求是.2006.10.4。

责任编辑 张荣辉

作者:耿加进

和谐社会文化建设论文 篇3:

乡村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群众文化建设的作用

摘  要:群众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基础,而近年来大建群众文化主要是指乡村文化的建设,提升乡村文化的主要方式就是在乡村建设乡村活动室、图书室。乡村活动室、图书室的建立,以形式多样文化活动为载体,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道德水平提高,分辨对错的能力也会提高,人们之间的矛盾当然也会变少。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了,文化素质提高了,觉悟也就高了,能够更好的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乡村文化;文化建设;和谐社会;作用;

一、加快乡村文化建设,繁荣群众文化

群众文化就是人们在生活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且以精神生活为主。就是各种文化形态以及群众性的娱乐活动的总和。如电视广播,文学艺术,各类的文化馆和图书馆等。现如今城市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较为丰富,而乡村群众期盼着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其实乡村也是需要优秀文化引领,带动乡村形成特色文化,这种文化同乡村、农牧业、农牧民紧密相连,促进着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乡村文化室建设的完善,筑牢文化阵地的防线

乡村文化室是最基层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扎根于农村,面向的是广大群众。乡村文化室是对广大群众进行时事政治宣传和政策法制教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培训及科普讲座,提供图书借阅,组织农民群众开展读书活动,促进农村特色文化发展,实现农民群众文化权益的重要场所。提升群众的文化素质,主要作用表现在:

(一)乡村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十七大以后,我国的任何方针政策都是以和谐为基础的,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并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为了群众的一切”的方针,这是社会建设的新要求。和谐社会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通力协作,首先是自身的意识,其次是能与一切反对和谐的敌人做斗争,这就需要有着很高的素质。农村人文化水平普遍低下,要做到全面提升是个很大的难题,但是也不能因为难就置之不理,所以只能大幅度的建立乡村活动室、图书室,鼓励人们走出去解放思想,多看书,提升自身素质,以至于提升群众的素质。

(二)引导文化发展方向。群众的文化素质就代表着所在地方的文化水平,乡村文化建设就是提高乡村文化的途径。建立乡村活动室、图书室让群众接触到新思想、新文化、新内涵,文化建设的范围很广,包括:历史、人文、科技、法制、娱乐等各方面的内容。以基层群众的法制建设为例,通过这种方式能增强群众的法制意识,科普基本的法制常识,从基层开始推进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所以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能有效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准,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体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提高人文水平。物质生活丰富后,人们已不再担心温饱问题了,更多的追求精神生活。文化活动就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和精神粮食。人与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有思想,是高智能动物。虽然乡村群众的文化活动比较业余,没有什么专业元素,但是这种形式丰富多彩、没有专业元素的文化活动,却能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它能有效地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乡村人文文化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成分。

三、乡村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一)乡村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群众是乡村的基本组成部分,优化乡村社会状态之前,需要先优化群众文化建设。如果站在国家、民族、社会的角度,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喻成一个人,那么乡村群众文化建设就是人的灵魂。人要得到发展就必须先发展灵魂,没有灵魂的人根本不能生存。同理,没有乡村群众文化做基础,构建的和谐社会就失去了进步的动力,失去了战斗的能力,更不用说经济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体制的过程中,群众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精神基础,引导群众向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没有文化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不完全的和谐社会,因为和谐社会最主要的组成成分—人群的思想无法得到良性引导,没有文化积淀,和谐社会就是一个空架子,没有实在意义。所以没有群众文化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没有和谐的文化根基,没有发展的潜质,乡村群众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

(二)乡村文化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初的理念就是建造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体系,以人作为发展重点,所以乡村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是打造文明社会体系的目标,是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也是时代进步的前提。乡村文化建设给我国建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强大的后盾。所以乡村文化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表现载体,也是和谐社会的文化根基和精神支撑。

四、建设乡村文化的几点建议

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活动为载体,以队伍建设和农村文化阵地为依托,结合农村实际,大力组织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各项工作,通过各种文化载体送文化,送图书,送科普等活动。 和谐社会不能缺的是乡村文化建设,就目前来看,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设有自身特点的乡村文化。任何事物其外观都表现了自身的文化形象。每个乡村所建立的图书室也应该有本村自身的特点,不要千篇一律没有个性。首先在布局上应该合理,以静为中心,人们坐在里面能够静下心了看书。其次是书籍,图书室里面所藏的书籍应该大多贴近农民生活,要有关于当前形势的时事报纸,农民科学种田和创业方面的书籍等,以提高人们阅读的兴趣。

(二)乡村文化还应突出当地的特色与历史资源。抓住每个村人们的文化特点,用他们喜欢的表现形式,大力引导和发展他们的精神,突出民俗色彩。可以在节日里举办具有民族色彩的文艺演出,村与村之间进行竞赛表演,对于取胜者进行小小的奖励,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表演热情。

五、结语

乡村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保障,乡村惠民文化是党对广大农民朋友的关爱,是一项民心工程,在群众文化起着的重要意义。乡村文化是群众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促进和谐社会的基础,它的建设有利于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提升社会风气,只有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我国才能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惠荣.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打牢坚实基础[J].群文天地,2012(23):91-93.

[2]杨智伟.群众文化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J].神州,2012(23):40.

[3]赵周娣.浅析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关系[J].群文天地,2012(16):31.

作者:谢国红

上一篇:社会主义理论缺陷论文下一篇:网络营销信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