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生态环境论文

2022-04-19

摘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跨越的重要决策。高校科研水平是我国“双一流”建设进程的关键性因素,科研人员则是高校科研创新的核心力量,科研人员的道德教育是良好的科研生态环境和防止科研不端行为产生的保证。因此,在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加强高校科研人员的科研道德教育则是势在必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道德教育生态环境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道德教育生态环境论文 篇1:

论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摘要]生态道德教育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向度。开展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旨在教育大学生主动承担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促进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与永续发展,这与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是完全契合的。开展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安排教育内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大学生 生态道德教育

[作者简介]孔令十(1977- ),男,安徽颍上人,滁州学院学生处,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毕业生就业工作研究。(安徽滁州239000)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及其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契合

1.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含义。传统的道德教育并没有将自然纳入道德视野,没有明确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甚至认为“人是唯一的道德顾客,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①。而在马克思的视域里,现实自然界根本不是一个纯粹的自在的存在,而是一个表现人本质的存在,因此,“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直接的伦理关系”②。作为一种新的德育形式,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指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德观念出发,引导大学生养成爱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生态道德意识、道德觉悟和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主动承担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促进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永续发展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大学生“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并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③。

2.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契合。人类正面临着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样不容乐观,这些问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弱等。对人们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消除生态环境问题诸种方案中的一个重要向度,因为它能唤醒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自觉意识,并能指导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实践活动。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在于培养具有环境伦理道德的人,具有正确的环境态度和价值观,并能做出理想的环境行为的人。这种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培养人之为人的人格教育”④,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立足基本国情、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重大战略思想,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对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出路的考虑,它明确指出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由此可见,开展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与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是一致的,开展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正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解决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

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1.科学发展观指明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调,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科学发展不仅是利益的和谐发展,而且是价值的和谐发展。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精神和行为的现代文明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通过发展,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根植于现代文明之上的“天人合一”⑤。

2.科学发展观指明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方向。“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⑥ 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直接任务是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认识、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情感、锻炼生态道德意志、践行生态道德行为。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科学内涵能够保证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在教育理念、内容、原则、方法及教育途径上的科学性,保证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紧密围绕我国的教育方针来展开。

3.科学发展观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选择提供指导。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态道德思想是我们进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寡欲节用”“仁民爱物”,西方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环境正义等思想和理论。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生态科学、环境科学在不断发展,人类的环保实践也在不断深入,教育对象也在随时代发展而发生变化。因此,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精神选择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实现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与时俱进。

三、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

1.生态问题的全球观念。生态问题是全球性问题:它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具有全球的规模;它产生的影响具有全球性,不存在国家界限;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全球参与。在此意义上,生态道德教育要培养大学生具备全球视野。《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原则七指出:“各国应本着全球伙伴关系的精神进行合作,以维持、保护和恢复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生态道德教育还要培养大学生具有维护生态平衡的献身精神。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即是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基础之上的人类整体利益,“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奋斗的伟大事业之中,这体现了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怀”⑦。

2.热爱自然的精神。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人类要热爱自然。作为地球村的村民,在与自然发生关系、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时都应具有热爱自然的精神,否则他就“不合格”。人类要在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在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能够承担的前提下能动地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我们教育大学生热爱自然,就要使大学生认识到人是自然的朋友而非主宰;人不应成为自然的破坏者而是建设者、保护者;人类认识自然不仅仅是开发和利用,还要保护自然,一切行为要向自然负责,同危害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实现自然和人类的和谐和永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精神就是公平,这种公平既体现在人际之间,又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在时间上,它要求人的经济社会活动在促进自身利益的同时,不能滥用和伤害甚至毁坏后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讲求代际公平;在空间上,它要求人的活动与自然规律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发展之间,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生态环境的优化之间保持和谐一致、协调发展,讲求种际公平、代内公平。进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就要教育大学生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外延,也即“可持续发展”应该是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不以一个系统的损害为代价换取另一系统的发展。

4.节约型消费观。节约型消费就是要降低人们的物质需求,减少浪费,在简朴生活中“培养深层的、非物质的满足”,维护生态平衡。在西方消费主义的引导下,仅占世界人口26%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消耗了占世界75%的物质材料和80%的能源,人均消耗能源和物质材料分别是发展中国家的35倍和50倍。⑨我们注意到,当前大学生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一定程度上已经受到了消费主义的影响,比如攀比消费、浪费、超能力消费等。因此,培养大学生树立节约型消费观极为必要和迫切。开展节约型消费观教育,首先要引导大学生认识消费主义的危害,认识到在其影响下人类的无限欲望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认识到它带来的人性物化和拜金主义的恶果。其次,要引导大学生领会节约型消费的基本精神:作为绿色消费,不破坏自然生态,提倡过简朴的生活;作为公平消费,反对发达国家和富裕人口的过度消费,解决落后国家和贫困人口的消费不足;作为健康消费,运用经济、科技手段等使消费利于增进人类健康;作为文明消费,不仅为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更为丰富人类的精神生活。

5.技术生态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一把“双刃剑”。在西方主体性哲学的引导下,人们把“知识就是力量”“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的观点运用到极致,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分化,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认识了生态规律,就应该服从生态规律,一个暴君会因不能主持公道而最终被推翻”。⑩大学生是否具有技术生态观念,决定着技术将被用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持续发展,还是成为人类谋取私利的工具,这直接影响将来人类的发展是否可持续。开展技术生态观教育,首先要使大学生认识到工业文明技术形式的特点以及它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性。比如它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发展模式等。其次是让大学生认清技术生态化的丰富内涵。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技术生态观,一是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原则,即技术的发展是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而非为人类谋取私利。二是可持续原则,即技术运用要有限度而不能过度干预自然的发展。三是全面发展原则,即技术应用要着眼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非片面为增加人类福利。四是综合评价原则,即“引导人们以综合效益的眼光评价科技成果,防止和纠正以‘单一’的经济效益评价科技成果的倾向”。

四、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方法

1.道德对话法。该方法认为德育不应通过道德教化和说教的方式,而应通过对话的过程生发温馨、真正的合作与伙伴关系,引导学生培养相应道德观念,换言之,“对话便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者要重视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和个体价值,让大学生深刻认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对自然生态平衡主动承担道德责任和义务的意识。

2.公正团体法。该方法的特征是建立管理组织,营造民主的道德教育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现学生自治,把集体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发展学生的集体或共同的价值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在实践中,可以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对学生个体进行教育。如,利用大学生的环保组织进行教育。教育者通过指导社团开展活动,使组织成员和受众得到学习和锻炼提高。在学校层面,建设“绿色校园”——在节能降耗、校园绿化美化等方面进行民主管理,让师生积极参与,同样有利于师生生态道德观念的形成。以此方法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是“唤醒学生的潜在力,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自动的力量,而不是从外部施加压力” ,既能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平,更能锻炼他们实际处理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

3.环境熏陶法。即利用各种环境因素,尤其是教育者自觉创设的情境,对大学生进行感化和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态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觉悟和道德水平。在实践中,主要有两种实施形式。一是以境育情,即利用环境因素进行教育。其中,优化校园生态环境是一个重要方面,“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如推进绿色校园建设、大力开展绿色环保运动。二是以艺育情,即借助音乐、美术、诗歌、影视等艺术手段创造的生动形象感染学生,使大学生在欣赏、评论、创作及演出过程中受到陶冶。环境熏陶法的优势在于,它施加教育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更能为大学生接受。

4.实践锻炼法。“道德、道德的意义不是预先确定了,放在那里等待着人去学习、去掌握的,它是在生活中展开的,是由实践来揭示的” 。实践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源泉和基础,所以,实践活动必须贯穿生态道德教育的始终。实践锻炼法就是指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在了解生态环境现实、净化自然生态环境、实施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等实践中,不断提高生态道德意识、培养生态道德情感、坚定生态道德信念,增强正确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自觉性。实践锻炼有多种形式。如:组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组建环保社团,参加校园生态建设,户外体验等。实践锻炼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也是实现生态道德知、情、意、行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重要途径。

5.榜样示范法。该方法指教育者以自身和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大学生。榜样是无声的语言,在生态道德教育实践中,可以从三方面选取榜样:一是伟人、名人及环保组织的典范。二是教师和学校管理工作的示范。麦克菲尔就认为:“一个学生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学到的要比从教师讲课中学到的东西要多得多。”教师的日常言行、作风,学校的生态环境状况等都具有示范性。三是学生中的榜样。学生中的榜样与其他人有很多相同点,因其更真实、亲切,故更容易引起共鸣。榜样示范法能把抽象的生态道德规范具体化、人格化,能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影响学生心理,而使教育更具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注释]

①吴天祥.谈天人合一[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8):113.

②曹孟勤.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94.

③刘惊铎,等.生态德育及其跨世纪意义[J].教育评论,1998(5):36-37.

④曾建平.试论环境道德教育的本质特征[J].伦理学研究,2003(5):71.

⑤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

⑥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44,

12,8.

⑦刘湘溶.21世纪德育新课题:生态道德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1):17.

⑧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王之佳,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52.

⑨王赳.消费主义的现实反思[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5):96.

⑩卢风.环境伦理如何避免“环境法西斯主义”[J].求索,2003(5):156.

陈寿朋.生态道德建设浅议[J].求是,2005(14):45.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1-07-02.

鲁洁.生活·道德·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2006(10):5.

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42.

作者:孔令十

道德教育生态环境论文 篇2: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科研人员道德教育提升路径研究

摘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跨越的重要决策。高校科研水平是我国“双一流”建设进程的关键性因素,科研人员则是高校科研创新的核心力量,科研人员的道德教育是良好的科研生态环境和防止科研不端行为产生的保证。因此,在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加强高校科研人员的科研道德教育则是势在必行。从阐释科研道德教育的内涵入手进一步分析了科研道德教育的迫切性,并从自律、他律及借鉴先进经验等方面阐述高校科研人员道德教育提升途径。

关键词:科研道德教育;迫切性;提升路径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与我国地位相称的世界级大学,提升我国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国务院于2015年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文件,开启了我国“双一流”建设的新征程。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7年9月共同发布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在“双一流”建设中,高校科研是大学和学科发展的重要内驱力和核心竞争力,科研人员的道德素养是推动科研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校科研人员的科研不端行为和道德失范,会严重影响高校良好的科研风气、阻碍高校的科研发展。教育部于2016年9月1日出台了《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就是要加强高校科研道德教育,不断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道德素养,形成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环境,进一步推动我国“双一流”建设进程。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高校科研人员道德教育的内涵和现状、迫切性、提升路径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校科研人员道德教育的内涵和现状

(一)高校科研人员道德教育内涵

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由经济关系所决定,具有引导、教育和调节的功能。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实际上每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Ⅲ具体到在科学研究方面,科研人员的职业道德是科研人员都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它是指从事研究活动的主体在进行学术研究活动的整个过程及结果中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时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当今社会,各种不道德现象频繁地冲击道德底线,拷问人们的道德良知。因此,在重树道德权威,促进社会风气好转的社会诉求之下,道德教育越来越受重视。“道德教育是指依据一定的目的,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对人们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地施加系统道德影响的道德活动。”科研人员道德教育则是一般的道德教育在科研活动领域里的具体体现,是以培养和提高科研主体道德品质为目标的教育活动。这一教育活动是主观和客观、内因和外因辩证统一的复杂过程,也是为保障科研、实现科技创新的目标而帮助科研人员达成共同遵守的道德律令。

高校科研人员的道德教育的内涵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从宏观层面来看,首先,科研道德意识教育即培养科研人员的科研道德意识,帮助其从思想、信念和情感等方面构建道德体系;其次,在科研道德规范教育过程中,培养科研人员掌握评价科研实践价值取向的善恶准则,是科研人员必须遵循的具体要求;最后,科研道德实践教育是指鼓励和引导科研人员积极开展一切具有道德意义的科研活动。从微观层面上看,科研道德教育也包括三个层次:道德层次,指对科研事业的态度、学术责任;技术层次,指引文注释、成果署名及各种符号的使用;内容层次,指理论、概念和研究方法,通过微观层面教育活动,使科研人员形成正确的目标、态度、客观公正的科研规范和准则。科研道德教育应帮助科研工作者树立求真务实、严谨客观、勇于批判的科研信念、帮助其形成科研自律性,自觉遵守科研规范的习惯,培养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二)高校科研人员道德教育现状

高校科研人员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以塑造高校科研人员道德人格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既需要外在道德规范约束,也需要内省修炼内化为自身素养。这一过程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的科学发展观,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显著效果。

然而国内高校科研人员道德教育及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是科研道德教育的普及和深入还有待时日。首先,大多数高校注重制定各种政策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罕有开展科研人员的道德教育,即使有科研人员违反了科研道德一般也会从轻处理,极大损害了科研道德。其次,高校科研道德规范较为滞后。教育部2016年9月1日才出台《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在这之前科研道德教育缺少权威的规章制度和指导办法,自然难以大规模展开科研道德教育。最后,高校科研人员道德教育研究较少,仅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立本发表在《光明日报》的“青年科研人员应具备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等为数不多的文章。由此可见,现实调查和理论探索的匮乏严重妨碍高校科研人员的道德教育。

二、加强高校科研人员道德教育的迫切性

在“雙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加强高校科研人员道德教育更具有迫切性。“双一流”即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推动我国教育发展、增强国家科技竞争力而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提升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新型高校智库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五大任务之一。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既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又要直接参与到国家的创新体系中。因此,面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的科研工作地位不可替代。高校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和科研道德则决定了高校科研水平,也影响着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进程。科研人员的道德素养在保障科研活动良性发展、形成良好的科研生态环境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随着科学与社会的进步而发展。高校人员的科研道德教育作为形成和巩固科研道德规范的重要途径,在“双一流”建设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科研道德是高校科研人员价值观的核心部分,而科研人员的价值观又决定着科研人员的科研行为,这种科研价值观会指导科研人员的科学研究行为,好的科研行为将会推动社会发展,反之,坏的科研行为将会为人类和社会带来灾难。目前,国内高校缺乏持续深入的科研道德教育,忽视了培养科研人员的科研道德意识与学术规范意识,造成了有些科研人员学术道德水平不高,在面临个人利益与学术道德冲突时,没有守住学术道德的底线。国内高校近年来出现大量丑闻,如剽窃和侵占他人的研究成果、项目评审违规操作等,这些都亟需科研部门和科研人员重新审视科研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因此,在高校开展广泛深入的科研道德教育,使高校科研人员具有了良好的科研品德和规范的学术行为,让他们在科研过程中避免失范和技术不当行为,守住学术道德底线。

其次,高校亟须科研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用道德规范引导科研人员的科研行为,促成科学良知的回归,从而促进科研健康发展,维护科学尊严与科研工作秩序。有些高校科研人员受到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企图在科研工作中走捷径,不尊重研究规律,追求短平快地出成果;或者缺乏创新,低水平的重复研究;更有甚者,为了名利不惜在科研成果上弄虚作假。比如韩国“克隆之父”黄禹锡教授干细胞研究成果系伪造案在世界科学界反响极坏。种种学术不端现象危害学术生态环境,科研管理制度能在外部约束科研人员的行为,但还需要内在的道德规范才能标本兼治。

最后,科研活动既是一种科学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性的道德行为,有着科技和道德的双重价值。科研道德教育具有实践性和规范性,是科研行为不可或缺的价值维度,在防止科研腐败和科研不端行为发生的过程中是内生性因素,具有内源性作用。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必须有科研道德教育的保驾护航,因此高校科研人员道德教育是一项势在必行的教育活动。

三、高校科研人员道德教育的提升路径

科研道德教育在于改造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属于伦理道德教育,难度之大显而易见。这一漫长的教育过程,中间若出现停顿或退步也属正常现象。针对科研道德教育这一特征,高校需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坚持从自律、他律以及借鉴美国高校道德教育先进经验人手,来探索我国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科研道德教育的提升路径。

(一)形成道德自律

提升高校科研人员道德教育需要激发内在约束力,形成科研人员的道德自律。康德说:“有两件事物,当我对它们思考的越恒久,我就越对它们抱有敬畏之心,一个是头上的星空,一个是内心的道德律令。”只有唤起科研人员的道德自律,他们才能在漫长的科研生涯中一直恪守科研规范,如果科研人员失去了对“内心道德律令”的敬畏之心,就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科研人员的科研道德自律必不可少,唯有科研道德深入人心、融入日常科研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时刻自我监督、自我反思,科研道德规范才能发挥最大的警示与指导作用。

激发科研人员道德自律的科研道德教育,第一个方法是唤起他们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当科研人员对科学研究拥有无限的热爱,将其视为可以奋斗终身的神圣事业,就会在日常科研中一丝不苟地遵守科研规范和准则,不会轻易为了一己之利而打破底线。第二个方法是树立科研道德榜样,以榜样的力量来强化道德自律,鞭策自己见贤思齐。因为科研人员的科研生涯长达几十年,他们需要在这么漫长的时间内一直保持道德自律非常困难,因此需要不断为自己树立新的榜样,反复强化道德自律。

(二)建立科研规范制度

提升高校科研人员道德教育需要建立相关的科研规范制度,通过他律来制约科研人员的道德行为。要求所有的科研人员有着很强的自律性强、并可以持之以恒是不切实际。因此除了激发科研人员自律以外,还需要用完善的制度来开展科研道德教育。如北京大学发布的《北京大学教师学术纪律规范》、被称之为“清华十戒”的清华大学制定的《清华大学教师科研道德守则》以及教育部2009年发布的《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2016年9月颁发的《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都对各种科研人员的不端行为做出了说明,并明确了惩罚方式。其中《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是教育部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做出规定。通过规章制度,不仅明确了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主体责任也健全了学术不端行为举报的受理机制,严格规范了高校科研人员的道德行为。

当然,一套完善制度规范,还需要认真执行,大力落实,否则再好的制度也是形同虚设,更无法对科研人员展开切实有效的科研道德教育。近年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纷纷执行科研道德守则和学术纪律规范,处理了不少学术不端行为,很好地维护了高校良好的科研生态环境。落实执行违反科研道德规范惩罚的机构中,除了高校和教育部等直接管理部门还包括相关的管理部门,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该部门于2016年12月通报了8个违反科研道德规范的不端案例,包括虚构审稿人的邮箱与评审意见使其文章得以发表,项目申请书造假、抄袭或信息不实等,撤销部分已经获得的项目,追回已下拨的经费,并取消其l至7年不等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资格。这无疑是具有很强的震慑作用与教育意义的科研道德规范教育。

(三)加强科研道德宣传

提升高校科研人员道德教育需要开展相关的科学道德教育讲座、论坛及课程,加强科研道德教育的宣传。分级、分层次开展科学道德教育相关知识的宣传,将论文写作的规范和技巧、知识产权及著作权等法律问题通过讲座、论坛以及微信、微博等方式进行宣传,强化科研人员的科研道德意识,形成诚实守信的科研态度。

(四)借鉴经验

提升高校科研人员道德教育需要借鉴美国科研道德教育的先进经验,构建我国高校科研道德教育体系。美国能够成为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科研人员的道德素养功不可没。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促进会、美国大学委员会等相关专业协会开始关注科研诚信,并制定相关的职业道德准则规范科研行为,还开展相应科研道德教育课程来改善大学里的科研道德文化氛围。不仅如此,美国许多大学在研究生阶段就开展科研道德规范教育,帮助其清楚地认识到必须遵守哪些科研道德规范。如哈佛大学编写的《哈佛大学资料使用指南》,对如何正确引文、列举别人观点等学术研究方法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使科研人员從研究生阶段就接受科研道德规范教育,明白科研规范与学术不端的界线。此外,美国大学还非常注重科研诚信和科研道德建设研究,并发布了相应的科研成果,如《负责人的科学:确保研究过程中的科研诚信》《科研道德:倡导负责行为》等研究报告。这些研究促进人们对科研不端行为的了解,并将科研规范应用于实践,以此来提高科研诚信。相比于美国的科研道德教育,我国高校的科研道德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形成广泛开展科研道德教育的浓厚氛围,深入研究道德理论研究。我国高校要从具体国情出发,参考借鉴美国科研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在制定政策规范、设立专门的科研道德教育机构、开展科研诚信教育方面要向美国学习。

总之,科研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创新的过程,高校科研人员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河,才能最终提升自身的科研道德境界,把遵守科研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修养。在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我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就必须要有国际视野且依照国际标准来开展科研人员的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科研生态环境,促进高校科研水平发展,提升我国高校科研的国际竞争力,最终形成一流高等教育体系,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梦。

(文字编辑:贾俊兰 责任校对:王香丽)

作者:朱艳

道德教育生态环境论文 篇3: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浅析

摘要:生态道德教育已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注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利用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让生态道德教育纳入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高校;生态道德;方法途径

一、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生态道德又称环境道德、地球道德,是调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是人类尊重、爱护和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道德已成为思想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具有生态道德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一种人际教育,强调的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其他生命体的关系的教育内容。随着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物种灭绝等问题的加剧,具备生态道德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注重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尤为重要。

二、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

1.生态道德知识的传授

生态道德观认为,不仅要对人类讲道德,而且要对自然界的一切生物讲道德,把讲道德的对象从人类社会扩大到整个自然界。通过近几年的环保活动和环保宣传,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较以前有所提高,但由于我国整体生态教育氛围不浓,造成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不强。因此,应加强生态道德知识的传授。

2.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

“人与环境同处于一个发展系统,人们只有激活了热爱生命、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情感,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生态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感知大自然和各种生态关系,通过不断体验和反思逐步积累生态道德知识,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

3.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

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應学会从社会成员的角度养成为人类社会普遍接受的道德标准,并养成以生态道德的标准去衡量包括自己从事的专业在内的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习惯,科学技术可以推动社会进步,给人类带来幸福,而使用不当则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只有养成以生态道德的标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才能保证当科学技术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会站在整个生态系统的立场上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性探索

1.生态道德教育形式多样化

图片展示形式。这是一种直观的、直接的视觉教育形式,可利用反映当前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物种灭绝等现象的图片,把客观事实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图片展览在各教育场所,以激发学生生态道德意识。

征文研讨形式。针对自然环境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在学校开展征文或研讨活动,提高学生的生态理论认识,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放映专题片形式。该形式即利用播放专题片等手段,将环境演变过程向学生播放,以视觉和听觉的形式配以教育内容的独白,提高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

实地考察比较形式。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实地考察,在考察中体察自然生态,并感受生态的恶化状况,通过比较让学生从深层次去感悟生态道德教育的紧迫性。

2.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

第一,高校教育是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高校作为育人场所,应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学内容。课堂是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可以通过各学科教学,一方面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生态环境的基础知识、环境科学与环境卫生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规范学生的生态行为,激发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树立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行为。

第二,加强社会生态道德教育和监督。一方面,各级领导要重视,把保护生态环境纳入考核体系中,増强在社会实践中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政府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增强生态道德教育的浓厚氛围。

四、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应坚持的原则

层次性原则。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方式不同,在开展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有目的地了解受教育对象的特点,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科学划分教育对象。

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就是在发挥学校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既锻炼学生的能力,也使他们的生态体验更加客观,从而使他们最终形成科学的生态道德观。

渗透性原则。坚持渗透性原则,在开展课程建设的同时,建设好校园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发挥好学生社团的作用,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生态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1]刘伟杰,陈文斌.关于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2011,(8).

[2]李辉.论高校德育“回归人”的可能与实现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2011,(7).责编:路童

作者:李继明

上一篇: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论文下一篇:学案引领阅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