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道德教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加强环境道德教育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高校培养的正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因此,加强高校的环境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环境道德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关键是要从高校的实际出发,转变传统的人与自然的观念,培养大学生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境道德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环境道德教育论文 篇1:

浅论学校环境道德教育

一、环境道德教育的目的

环境道德教育是指以科学的方法对中小学生进行有关环境方面的教育。其目的是为培养自觉践履环境道德的人,了解环境问题的实质,获得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止新环境问题产生的知识和技能,并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形成积极的世界观、道德观、发展观和责任感,对环境质量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对本身的行为作出自我约定,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以促进个人、社会和人类共同的福祉。

二、学校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

1.环境道德认知

环境道德认知指的是一个人对环境道德观念,包括理论、原则、规范、准则的感知、理解和接受。明确环境行为的是非、善恶和美丑的界限,懂得人对环境应尽的义务,即属于环境道德认知的范围。环境道德认知是构成环境道德品质的心理基础,这是环境道德情感和意志的依据和本源。知之深,方能爱之切,行之坚。只有具备深刻的环境道德认知,才能义无返顾地履行环境道德义务。

2.环境道德情感

环境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别人和自己的环境行为是否符合环境道德要求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如果一个人具备了高尚的环境道德情感,那么当别人或自己的行为符合环境要求时,就会产生肯定的情感体验,感到满意、兴奋和愉快;当别人或自己的行为违背环境道德要求时,就会产生否定的情感体验,感到不安、苦恼和憎恨。环境道德情感直接影响和调节人的环境行为。一个人有了炽热的环境道德情感,就是在困难的情况下或在没有社会监督并且对自己也可能带来一定损失的情况下,也不会改变其环境行为。反之,一个人虽然有了一定的环境道德认知,但缺乏环境道德情感,也不可能自觉的履行保护环境的道德义务。

3.环境道德意志

环境道德意志是战胜不道德的动机和排除内外障碍的动力,它在环境道德认知转化为环境道德行为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能否坚持按照环境道德认知的正确方向去行动,不仅取决于环境道德认知和情感,更取决于环境道德意志。这是因为在履行环境道德义务时,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而且由于履行义务,有时与自己的利益和欲念发生冲突等,如果没有坚韧不拔的环境道德意志,很有可能在困难和阻力面前退缩不前,或者经不起私欲的诱惑,作出损害环境的不道德行为。

4.环境道德行为

环境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的环境道德认知和情感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环境有道德意义的行动,它是环境道德意志的外在表现,是实现环境道德动机的手段。环境道德品质形成的基本心理过程是从知到行。环境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将学生的环境道德认知转化为环境道德行为,进而养成环境道德习惯,内化为潜意识,形成环境道德品质,不是一时一事表现的环境道德行为,而是无论何时何事都能自觉地履行环境义务。

三、学校环境道德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

1.课程与环境道德教育

学校环境道德教育的实施主要是通过课程来进行的。目前理论界对“课程”范畴的认识,一般来讲可分为两类:一类从严格意义上,将课程界定为学校范围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各种教育影响;另一类则从更广泛意义上使用这一范畴,认为课程系指一切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或一切有教育意义、教育作用影响因素的总和。在这里我们取第二种意义上的课程概念。

依此,我们就可以把环境道德教育课程界定为:一切具有环境道德教育性质、环境道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对学生的环境道德品质发展有影响力的那些教育因素。从空间上,包括校内、校外、课堂内、课堂外的影响;从时间上,包括系统、持续的影响和偶发性、暂时性影响;从影响源本身的性质,包括可见的实体性和不可见的非实体性的影响;从影响的自觉程度看,包括有意识的、人为控制的影响和较为自发的影响。所有这些影响又可分别界定为显著环境道德教育课程和隐性环境道德教育课程,前者专门指导从事环境道德教育的课程或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学生环境道德品质发展的课程;后者指除显著课程以外的一切课程。

2.理论课程:环境道德教育的基础课程

目前,环境道德教育的理论课程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多学科模式,也称为渗透模式,是将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门学科之中,通过各门学科的课程实施,化整为零地实现环境道德教育的目的与目标。这种课程发展模式,将环境道德教育知识按学科的内容进行分门别类,使学生通过各个学科的学习获得相应的环境道德知识、行为技能和价值观念。此外,多学科模式不增加学生的负担,不需要专门的环境道德教育课时和专职的环境道德教育师资,因此成本低、见效快,尤其适合刚开展学校环境道德教育的地区采用。但另一方面,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环境问题的内在联系,给学生全面、深入了解和认识一些重大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带来不利影响,使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环境道德知识体系和解决环境问题的综合技能。这种模式可能产生的另一个问题是比较难以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的综合课程评价和学习效果评估。

另一种是跨学科课程模式,又称单一学科课程模式,是从各领域中选取有关环境道德教育的概念、内容方面的论题,将它们事并一体,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这种课程模式避免了各学科之间的知识割裂、互不衔接,或者跳跃、重复等弊端,使环境道德教育更富针对性与系统性,同时较有利于课程的综合评价,易于提高课程发展的有效性。可以说,跨学科模式代表了今后环境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3.实践课程:环境道德教育的主要课程

一是开拓视野,多方施教,促进学生环境道德认知的形成与发展。知是行的先导,无知与偏见正是导致人类行为选择偏差的认识根源。因此,普及基本的环境知识,加深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整体认识和明晰其背后蕴藏的价值取向,从而形成科学的环境意识,应是环境道德教育实践课程的首要目标。首先,要确定适合中、小学生接受能力的环境知识。环境知识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环境科学基本知识。主要涉及环境科学的一些基本概念、范畴和原则等,譬如生态学知识、环境问题的产生和防治方面的知识。第二,环境现状知识。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因为污染是不受国界限制的,必须加强全球环境问题严峻性的教育,如物种灭绝、臭氧层破坏等。此外,还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环境形势以及当地的环境状况。第三,环境法规和环境伦理学的知识。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框架,要让学生在了解有关环保法规的基础上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环境伦理学是关于环境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它是从哲学的角度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的深刻反思,有助于学生对环境的理性思考。

其次,手段丰富、形式多样地进行环境知性教育。根据认知方式的差异,环境知性教育可分为三种:第一,以强调理性学习为主的环教方式。例如开设环保知识讲座。第二,突出感性体验特征的环教方式。环保参观、环保考察等是比较理想的活动形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参观和考察较为严重的污染源、环保科研与监测单位、环境教育特色学校以及环保工作开展较好的单位等,开拓学生视野,加强对环保科研与监测、环境教育和污染状况的了解。第三,理性认识渗透感性体悟的方式。组织学生观看系列环保录像,通过录像,学生看到我们的原初自然是如此美丽;而现今的环境状况又是如此的严酷,巨大的反差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鲜明的印刻,心头油然而生拯救地球、拯救未来的庄严使命感。

二是揽胜江山,亲近自然,激发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关切之情。游览名胜古迹、秀丽山川,可以给学生提供发现环境美、欣赏环境美、爱护环境美的心灵体味之尝试。登高望远,极目沧浪,烟波浩渺,无边无际。耳听惊涛拍岸,眼观沙鸥飞翔,顿觉躁动于喧嚣红尘的思绪,也慢慢融入这一片盛大恢宏之中了。这“天人合一”的境象,不但是古代圣贤所期冀的理想,如今,也在学生们童稚的心田播撒下希望的种子:“我想,如果世界各地都能像天鹅湖公园那么美丽就好了。那时,地球不就成为人间仙境了吗?那一天离我们是近还是远呢?我看,那一天的近和远与我们有直接的联系。如果我们爱护环境,那一天就近,如果我们破坏环境,那一天就远。”

三是躬体力行,自觉践履,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学习环境科学知识,深化环境情感体验,树立科学的环境意识,其最终的结果和目的都是为了养成学生自觉践履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习惯。所以,引导学生投入到关心环境、爱护环境和建设环境的活动中来,是环境道德教育实践课程目的之根本所在。环保宣传活动、环保调查活动、环保竞赛活动等都是适合于中、小学生特点的活动形式。其中,环保宣传活动又分为对外宣传型和对内宣传型。前者面向社会,以主题(如地球日)散发环保宣传资料、进行文艺演出等;后者面向校内师生,利用壁报、宣传栏等开展环保宣传。环保调查也有两种形式:其一,社会调查型。学生通过提问、问卷等调查方法,获取、整理和分析关于某一地区环境问题的资料和数据,并撰写调查报告。低年级学生宜采取此种方式。其二,调查研究型。学生通过调查、查阅资料、测定实际数据等研究方法,对某个特定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科研论文,高年级可尝试这种方式。环保竞赛活动则包括环保征文竞赛、环保知识竞赛、环保演讲、诗歌、故事、绘画竞赛等多种形式。

作者:张体松

环境道德教育论文 篇2:

对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思考

摘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加强环境道德教育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高校培养的正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因此,加强高校的环境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环境道德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关键是要从高校的实际出发,转变传统的人与自然的观念,培养大学生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关键词:高校;环境道德教育;人与自然;和谐

自然环境是人群周围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不管是不可再生资源还是可再生资源,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生产、生活资料和舒适的生活、休闲空间,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只能是一定的。人类需求的增长必须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相适应,人类的生产和消费必须以最小的环境和资源的代价来进行。在维护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应当通过维护自然界的平衡,以保证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处。

环境道德就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环境道德规范的核心主要是人类应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环境道德的建立把道德行为的领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将善恶、良心、正义、义务等道德观念到处理人与自然、生态关系中去,它是新形势下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

环境道德教育是指借助于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培养环境意识,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态度,从人类能动性的角度出发,教育人们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以便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环境。

一、高校加强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明确将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标志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规定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这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开展环境道德教育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十五条,把“保护环境”确定为公民社会道德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将自然环境道德纳入道德教育之中,使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新的道德教育对象。这对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共进,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代经济的发展是以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滥用、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代价的,如厄尔尼诺现象、臭氧层空洞等等环境问题,这不但现实地影响着人们的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而且在人们的精神上、思想上导致不良的环境心理影响。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极端行为终于到了危及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地步。这些事实使人们不得不进行深刻反思,于是生态变成了一个道德问题。究其原因,环境道德教育滞后与不力是导致当前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或解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大力加强环境道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是宣传和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大学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和新生力量。然而,高校的环境道德教育还相当薄弱,大学生普遍的环境道德意识还没有树立起来,为此,高校加强环境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二、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倡导大学生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用“人类相对中心论”取代“人类绝对中心论”。人类永远是自然之子,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其实也就是尊重和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倡导大学生合理利用环境,坚持科学发展观。无限制地掠夺自然,会造成资源的枯竭最终导致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这不仅实现不了发展的目标,连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也都无从谈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无从谈起。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

倡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尊重自然规律。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和改造,问题在于如何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这首先要正确认识自然,尤其是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只有在科学认识自然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到按自然规律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倡导环境道德重在实践,从自我做起。引导大学生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在整个校园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三、加强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思路

(一)加强环境道德建设的理论教育

首先要把环境道德的理论知识告诉大学生,包括环境道德的提出、内涵、原则等等,同时深入宣传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主张,使大学生理解加强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也就是说,大学生只有深刻理解了环境道德的理论、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在广泛的生活领域内正确地履行道德义务。

其次要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历史的、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之所以这么强调环境道德,是因为过去的发展是付出惨重代价的高污染、高耗能下的粗放型发展,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发展。如果我们再不重视环境道德,后果将不堪设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将难以实现,这也是为什么党要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原因。同时,环境道德的理论知识要和具体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具体转化为大学生可以直接感受的经验、实践。这就是常说的,要“摆事实,讲道理”,使人“明白事理”,而不要把“事”和“理”割裂开来。

(二)加强环境道德意识的宣传教育,培养环境道德意识

在全校广泛深入开展环境道德宣传教育活动,让同学们对环境道德规范“耳熟能详”,潜移默化的增强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同时环保法规宣传和环境道德宣传要同步并举,发挥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互相依托的作用。高校要充分利用便于宣传教育的功能。宣传、通讯部门要把环境道德教育作为己任,全面宣传和重点宣传相结合,部门宣传和个人宣传相结合,形成全校范围内的宣传氛围。

另外高校也要充分利用环境工程方面的专业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党课、座谈会、辩论会等多种形式宣传环境道德,使它深入人心,逐步形成全校人人都有环境道德意识的校园风气。

(三)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各种学生社团的作用,加强大学生环境道德的实践教育

团组织领导下的学生会是学生的自治组织,要加强高校的环境道德教育,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会的带头和组织作用。周末或其它课余时间,学生会可以组织相关的如“植树节”、“消除白色污染”等校内环保活动;在假期中,学生会可以联系环保、林业、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或参观环保先进单位,让他们到社会上和大自然中观察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现象,在实际生活中受到教育。

各种学生社团也是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我们可以把环境道德规范融合到他们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去,通过社团的倡导和组织,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成员的环境道德意识的树立。很多社团比如“绿色阵营”、“环保志愿者”等本身就是倡导环境道德的组织,社团和成员之间、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影响,最终达到环境道德意识的提高和完善。所以,这些社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另外,班委的主题班会和团支部的主题团日活动,都可以作为环境道德教育的载体,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够将自然当作人类的朋友,并产生一种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态度,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意识。

(四)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和反面惩戒作用

加强环境道德教育要重视典型示范作用。在高校环境道德教育过程中,典型示范的表率作用和引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方面。要注重发现、培植保护环境的先进典型,弘扬其高尚的环境道德品质,使公众感到真实感人、可望可及,从而启发、激励、引导人们实践环境道德义务,逐步养成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当然,高校的工作者,特别是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有良好的环境道德品质,并且做到表里如一,这不仅是给大学生作示范,而且也使环境道德教育更具有说服力。

同时,加强环境道德教育也要重视反面惩戒作用。在宣扬正面典型的同时,也要发挥反面案例的警示作用。宣传法治思想和各种反面案例,形成对不道德环境行为的强大威慑;另外强化舆论监督,广泛而恰当的造成或利用正确的舆论,对现实生活中的环境行为,也包括大学生自身的环境行为,加以倡导或斥责,鼓励或鞭挞,敦促人们反省自己的思想行为,在荣、辱的激发下,确立和增强环境行为的道德义务感和道德责任心。

当然,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方面,比如,加大环保宣传的经费投入、将环境道德教育纳入教学大纲、环境道德教育与其它教育相结合等等。高校环境道德教育要结合各自的特点和实际,建立制度化、经常化、实践化的环境道德教育机制,引导大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响应和执行党的决议,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去。

环境道德从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着重强调人对自然界的态度,实际效果却是对人类的保护。高校需要加强环境道德教育,这不仅是人类社会和高校自身的要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我们要将环境道德付诸实践,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利进行,加强高校的环境道德教育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人民出版社,1984.

2、周晚田.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环境道德教育[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3).

3、马桂新.环境道德教育[M].科学出版社,2006.

4、罗志雄.试论高校环境教育与德育的融合[J].环境教育,2000(3).

5、罗国杰.伦理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何兴梅.构建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的统一[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6(6).

7、陈永红.论环境科学在高校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聊城大学学报,2006(1).

(作者单位:平顶山工学院法律系;作者为河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作者:刘建华

环境道德教育论文 篇3:

浅谈当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摘要:环境道德教育对于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环境意识、生活理念和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学环境教育的现状和中学地理教育的特点,指出地理学科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科课程中渗透环境道德教育的主导和优势学科,以及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环境道德;必要性

《21世纪与议程》指出:“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和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①地理学科作为基础教育阶段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的主导和优势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环境道德教育因素,肩负着中学生环境道德观念培养的神圣使命。

一、环境、环境道德、环境道德教育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加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环境道德的含义比较宽泛,国内外学者给予的定义不尽相同,概括地说,“环境道德”是指维护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所必需的规范、行为准则及其对人类自身、后代切身利益的责任心和义务感。环境道德的内涵是,人们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在感知自然界和他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权利后的道德良知,并由此约束自己的物质贪欲,善待自然环境,协调人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达到人与两大环境长久共存的一种伦理规范。环境道德把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仁爱和社会公德纳入了统一的体系。它可提供精神力量鼓励人们参与环境保护并对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产生约束作用。因而,环境道德意识是环境意识的最高境界和核心内容,也是环境伦理的主体部分。高中阶段的环境道德教育旨在帮助中学生形成有利于维护和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情感态度和行为规范,是改造价值观、塑造“生态人格”、培养环境意识的深层教育,它在人的全面发展、环境保护实践、实施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步入21世纪,全球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环境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赖科技和法律的手段,我们迫切需要打破以往的哲学体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界定,重新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发挥道德自律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有必要在中学阶段开展环境道德教育。

二、当前高中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现状及分析

经过学校和社会多年的教育与宣传,特别是学校教育中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的渗透、课外活动的延伸,环境道德的一些基本知识已被多数中学生所掌握,在环境道德观念上也多是呈现出积极的、正面的、负责任的态度。但由于年龄上的认知差别、城乡间的地域差别、以及不同级别学校之间的差别,造成不同的学生在环境道德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存在差异。相当一部分学生知识结构不完整,内容把握不到位,亟待通过相关学科的教学加以补充和完善。自然环境是人类与动植物共同的生存空间,个人的环境行为不单对个体本身产生影响,也会对周围的环境乃至整个自然界产生影响,也就是说个人的环境行为等同于社会行为,而社会行为必须遵循社会公德。当前高中生在环境道德行为方面却让我们感觉到并不尽人意。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青少年已成为过度消费的“主力军”。例如,有的为了追求时尚而过快过早地将尚能使用的物品废弃;有的因大吃大喝而营养过度;有的只为了生活便利就频繁使用“一次性用品”等等。另外,一些中学生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或口香糖残渣、乱扔废旧电池等有害物品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出现了社会公德缺失的现象。分析当前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因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尚处于起始阶段,所以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地方为污染项目大开“绿灯”,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还无法杜绝。尽管有些青少年也受过环境教育,但如此的社会大环境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我们无法忽视。二是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作为在环境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地理学科,在我国大部分省市都不是中考科目,从学校管理者、教师到学生、家长自初中起,就未对该学科予以重视,从环境保护出发、站在学生角度开设融入环境道德教育的地理课程就更无从谈起。中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实践的意识,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关心环境,这是高中生环境道德缺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三、地理教学在高中生环境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当前在我国课程设置中,进行环境教育主要集中在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比较大的学科,即地理、生物、化学,其中具有突出优势的是地理学科。地理课程处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部,以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研究对象,以人—地关系为课程主线,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为课程指导思想,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一个主要载体。《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提出:“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它在环境与发展教育中的贡献是保证人们注意到个人和社会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以及获得准确的信息和技能,使他们能够就环境问题作出正确的决定和建立一套环境道德规范,作为行动的指南。”②在《地理教育国际宪章》这一国际纲领性文件的引领下,我国地理课程中特别注重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全球意识,环境意识等方面,并被将它们列为重要的课程目标。地理学科在环境教育中的重要性和价值,已被多数教师和学生所认可。高中地理课程的环境道德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地理空间为载体,具体体现在环境问题的发生地域;以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为基础,具体说明保护环境的意义;以人地关系为切入点,具体体现在环境问题的发生原因;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为背景,具体说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以可持续发展观为价值取向,具体体现在环境意识、环境道德观念的培养。可见,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有着比其他学科更为明显的优势。

四、高中地理教学中涉及到的环境道德教育内容

中央教科所的朱小蔓指出:“学校课程改革的道德目标是一个可能被隐没、被偏移,甚至容易被消解的目标和追求。现在各学科标准都设有明确体现上述三类目标的具体目标,但其中的道德含义尚远远未被挖掘和诠释清楚。”③作为在环境道德教育中有明显优势的地理学科,应充分挖掘地理课程中的环境道德教育价值和因素,使学生在学习地理课程中提升环境道德素养。高中地理课程设计了3个必修模块和7个选修模块。其中8个模块均不同程度的渗透了环境道德教育,只有“宇宙与地球”、“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两个选修模块未明显涉及。必修模块的“地理2”、“地理3”和选修模块6“环境保护”比较明显的渗透了环境道德教育方面内容,现将其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梳理如下:

中学地理教科书中所蕴藏的丰富环境道德教育素材为地理学科渗透环境道德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重要的保障。作为纲要性文件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环境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作了宏观描述和定位,起到了方向性和引领的作用。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应深入挖掘教科书中的环境道德教育因素,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把环境道德教育整合到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使地理学科更好的发挥它应有的环境道德教育价值和功能。

注释:

①UNESCO.UN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Agenda 21[R].Switzerland:Unesco,1992.

②国家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地理教育国际宪章[J].地理学报,1993,48(4):289,292.

③钟启泉,崔允娜,吴刚平.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46-447.

参考文献:

[1]曾建平.环境道德教育研究论纲[J].吉首大学学报,2003,(6).

[2]石纯,余国培.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模式的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0,(7):81.

[3]韩梅.中学地理学科中的环境伦理教育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4]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王小飞.关于环境道德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思考[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4):124-127.

作者:王冰清,山东省青岛第十六中学,高中地理教师,中学一级,2001年青岛市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高中地理组一等奖,2004年举行青岛市高中地理公开课,参与青岛市教研室《高中地理新课堂》的编写工作,撰写的论文《旅游中的地理常识》获青岛市地理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作者:王冰清

上一篇:古筝文化研究论文下一篇:电大政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