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道路构建论文

2022-04-20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60年,先后经历了初创与改造、建设与发展、动乱与打碎、改革与开放等六个阶段的嬗变。尽管有过探索和曲折,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经过一代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顶层设计和人民群众的实践,目前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统一在中国梦的框架内,日益显现出了中华民族的道路自觉和制度自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社会主义道路构建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社会主义道路构建论文 篇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话语阐释的机制构建

〔摘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话语阐释机制的构建可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一是基础即生成机制,生动展现艰苦卓绝的漫漫征途;二是动力即激励机制,有效聚合不断凝聚的磅礴力量;三是手段即监管机制,全面驾驭纷繁复杂的社会局面;四是保障即协同机制,极力发挥各种因素的基本功能;五是关键即创新机制,客观反映开拓创新的雄心大志;六是归宿即价值机制,真实反映天下大同的人类共识。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话语阐释;生成机制;激励机制;价值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1 〕。曾经有一段时间,国内外个别人、组织或群体甚至某些国家质疑中国所走的道路。基于此,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纳入新时代话语体系研究范畴恰逢其时,构建话语阐释的六大机制意义重大。

一、生成机制是话语阐释的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2 〕。生成机制的构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阐释的基础,它能够生动展现新时代历史和人民选择走和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

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社会主义在5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的转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是曲折复杂的过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话语阐释的生成机制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去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于此,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深刻认识并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独创性”的深刻内涵。实践证明,这种独创性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在历史长河中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地带领人民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把少数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马克思曾说:“正是由于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公共利益才以国家的姿态而采取一种和实际利益(不论是单个的还是共同的)脱离的独立形式,也就是说采取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 〔3 〕资本主义社会为证明其政权统治的合法性,虚幻地将少数人的特殊利益表述为多数人的普遍利益。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自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全心全意地带领人民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其集中表现为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一系列历史性成就的取得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最大的国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一阶段,腐败问题、生态问题、贫富问题等历史问题还未彻底解决。对于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总结历史经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决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过程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话语阐释的生成机制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话语阐释的生成机制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过程,它有效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性成就取得的深刻原因。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没有变,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具体矛盾从结构上来看越来越复杂,利益冲突不断加剧,选择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能够满足我国人民的利益诉求。

综上所述,生成机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话语阐释的基础,它能够生动展现中国人民选择走和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苦卓绝的漫漫征途,有助于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心。

二、激励机制是话语阐释的动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仅要认识这条道路的历史脉络,更要懂得这条道路生生不息的动力来自于人民群众。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离不开激励机制,具体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

(一)社会财富的分配逐渐公平化,能够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众对物质财富的态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小部分人利用市场规则和发展机遇,实现了个人财富的巨大积聚。相比之下,普通公民获取的社会财富则相对较少。长此以往,社会财富将出现集中化倾向,社会矛盾突出。历史和人民选择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更加注意社会财富的公平化,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回顾党史,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共同富裕道路经验的基础之上,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了“共同富裕”理论,其后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强调走共同富裕道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将其写入党章、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其关键点是努力转变人们对于物的态度,强调实现物的分配公平化。这种激励机制的实施是建立在对国情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从物的分配出发提出的激励措施,为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成就的同时,还要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求从“物”的角度特别是从供给侧角度实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面的公平,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对物的调节实现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化,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二)精神鼓舞的效度逐渐时代化,能够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其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丰富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视对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这是因为精神的核心是信仰。信仰的客体是具备科学性的,它是以事实为基础、以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为标准的。中国人民对中国精神越传承越弘扬,国人的信仰就越坚定。新时代国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以净化网络环境为契机不断营造健康的精神家园。所谓精神家园,是人所确信不移的精神努力目标,是人的终极关怀,是被人认作自己生存之根本的精神理想 〔4 〕。“精神家园给人以价值方向和精神寄托,有了这一家园,人的生活就是有航向有目标、有‘神性’的,反之就有一种空无感、疏离和价值无根感” 〔5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程度愈深,中国精神的时代性表现愈明显,以精神鼓舞人也越来越会根据时代的具体变化而调整,内容愈加丰富,内涵更加深刻。比如“文明城市”的评选,它看似是对一个城市的评价,其实它是对城市中人的精神風貌进行评价。这种全国范围内的评选活动,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是一次向外界展现自身优势、推广自身经验的最佳途径。整体来看,它的精神鼓舞作用会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

从具体效果来看,社会财富的分配和精神鼓舞的效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话语阐释注入无限的内生动力,动力越充足越能彰显出其内在强大的生命力。

三、监管机制是话语阐释的手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独创的,但它并不代表中国人在生产生活中不借鉴人类社会其他文明国家创造的优秀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史和发展史本身就是学习史。从人类学习活动的特点看,纵向方面,是对我国过去发展道路历史经验的汲取;横向方面,是对西方国家治国理政先进经验进行选择性学习。构建监管机制强调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增强话语阐释的创造力、凝聚力、感召力、影响力。

(一)内部监管机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话语阐释内部机制指的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实践者要学会自我监督。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道路,这是我们必须坚定的立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人說是“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有人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有人说不具有“中国特色”,这些错误的说法缺乏相应的学理支撑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部监管机制的构建需要学界提供坚实的学理基础,阐明这条道路的发展规律。列宁认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所选择的道路,在话语阐释时必须立场坚定、观点明确,这也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话语阐释的内部监管机制内在要求国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一切虚无中国历史、违背社会规律的乱象作斗争。

(二)外部监管机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话语阐释的外部监管机制是要确保这条道路的方向不发生偏移。外部监管机制要求立足国内,要看到国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放眼世界要看到世界以怎样的话语记录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近些年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有人说是‘资本社会主义’,还有人干脆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这些都是完全错误的。” 〔8 〕29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舆论场,我们既要立足国内,占领国内的话语领导权、主导权,又要面向世界,在国外媒体上充分发声,勇于占领舆论阵地,增强国际影响力。21世纪以来,网络给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提供了多元渠道,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正在挑战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影响力。在此情况下,研发并运用新技术产品密切关注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速度、效度固然重要,但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要在理论研究上下功夫,因为意识形态领域中某些问题的产生,除了与现实生活中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领域的某些因素有关外,还与部分学者在意识形态领域研究中对于马克思主义原理掌握不牢靠、不善于运用理论彻底说服人有关。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需要专家学者们在理论研究上下功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构筑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监管外部机制,从而增强话语的说服力。

这种内外部的监管机制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话语阐释不断科学化、完善化的条件。内外部的监管机制是新时代继续走这条道路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四、协同机制是话语阐释的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话语阐释包括阐释的语境、主体、对象、内容和效果等诸多因素,建立协同机制旨在保障话语阐释的说服力,主要包括理论、实践、制度协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 〔8 〕25。一方面,协同机制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话语阐释的保障,主要是因为它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这两者的统一其实就是遵循党性和人民性的原则,遵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促使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自觉遵循历史规律,坚持科学原则,自觉承担历史重任,不惜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以实现斗争的胜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话语阐释尤其要重视理论、实践与制度三者的关系,如果某一方出现局部性或全局性的问题,就会影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整体前进步伐。

另一方面,新时代若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不对社会实践及时进行总结,制度文明就只能是空想。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出一系列的伟大战略,并不断进行经验总结,这就是构建制度文明的重要过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制度文明建设工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坚持“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倡“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向了新时代。新时代,不论是在经济基础的巩固上,还是在上层建筑的设计上,我们党都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邓小平曾说:“毛主席过去多次强调,我们红军中的伙夫都有战略观念。” 〔9 〕从中足以看出,战略观念是治国理政的必要法宝。新时代意味着我国发展的每一步都是话语阐释的重点。话语阐释协同机制的构建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不动摇,在实践中努力协调各方利益,使之符合“求同存异”的具体要求,这主要体现在话语阐释的主体、对象、战略等方面。

简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话语阐释机制从理论、实践、制度三个层面的结合程度来看,它直接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文明。缺乏相应机制的约束就难以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因此,构建协同机制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要求,这一协同机制是各方面安全运行的保障。

五、创新机制是话语阐释的关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话语阐释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对事物内部结构的有序调整。新时代构建创新机制旨在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话语阐释更加具有针对性,增强有效性。只有有效性得到增强,实效性才会彰显。这种微妙的变化为话语阐释创新机制的形成提供了充足条件,也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阐释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创新机制建立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刻认识的基础上

邓小平曾说:“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从长期历史经验中得出的基本结论,实践证明这一基本结论是正确的。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体现了时代逻辑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也没有其他先进的经验可以借鉴,完全是我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出发所走出来的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目标比以前更加明确,内容更加丰富,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就是对“旧四化”的创新。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在不断加深,而对每一次实践获得的科学认识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机制。也正是因为有了创新机制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得以焕发出無限的活力。

(二)创新机制实现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

新时代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来看,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包括理论、实践、民族、时代等特色。理论特色主要体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愈加丰富,实践特色主要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方位愈加明确,民族特色主要体现为立足中国国情,时代特色主要体现为关注历史命运、承担时代责任、完成时代任务。同时,理论特色、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是在实践中体现的,它的实现丰富着创新机制的内容。这些特色集中到一点,最根本的是党的正确领导。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实就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没有模板,没有可供参考和借鉴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始终带领人民在艰难中开辟新道路、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如“摸着石头过河”等论断都是根据当时的实际国情提出的,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论的创新。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性成就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科学方法论的真实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运用好科学的方法论,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话语阐释力贡献智慧。

(三)创新机制提升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话语转换中

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源自新时代中国道路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话语转化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创新,进而提升国家话语能力。在过去的五年中,很多学者提出要实现话语转化,如实现官方话语、民间话语、学术话语、政治话语转化,目的都是为了通过提升话语能力,构筑国家安全体系。国家话语能力,既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重要反映形式,也是一个国家执政者执政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其处理国内外事务、进行全球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国家软实力、国家整体风貌的集中展现方式 〔11 〕。创新机制的构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话语阐释的关键,如果失去创新机制,话语阐释就难以突出特色,也就会缺乏实效性。

六、价值机制是话语阐释的归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话语阐释本身就具有价值机制,之所以要构建新的价值机制,是因为之前的价值机制有待完善。具体来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呼唤价值,价值实现需要话语的深刻阐释,这是因为话语阐释就是思想表达的过程。

(一)价值机制要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话语主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话语主体应该包括也必须包括国内和国际范围之内的话语发出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对和平与发展主题的深刻认识,也是在把握国情世情的基础上对整个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并践行和平发展理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也充分说明,新时代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能局限于我国民众,还要包括积极支持中国发展的外国人士。简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话语阐释是一个开放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凝练话语是为了保持思想一致、话语一致、行为一致。

(二)价值机制要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话语载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过程离不开交流对话。要确保交流对话的有效性,必须建立价值机制。俄苏学者巴赫金认为:“生活就其本质来说是对话的。” 〔12 〕在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不仅要在学术研究上进行深刻探讨,还要在日常生活中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贡献。具体来说就是,话语主体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积极参政议政。这里的资源就是话语载体,它是话语主体将思想转化为行为的重要承载者。在当今的世界舞台上,中国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成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备受瞩目,利用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就是价值机制建立后对话语载体的有效运用。

(三)价值机制要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话语效度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话语阐释意味着对内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所谓“中国故事”,是指凝聚了中国人共同经验与情感的故事,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这个民族的特性、命运与希望 〔13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视讲好中国故事,就是因为中国故事融入了中国思想和价值观念。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 〔14 〕,用讲故事的方式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对内对外传播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讲好中国故事反映着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程度。价值机制的建立就是通过集中国故事的思想性、政治性和艺术性于一体,使中国与世界的对话更加频繁、更加平等。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读懂中国,而不是进行所谓的“文化渗透”。因此,只有在完善的价值机制下形成的中国故事才具有融合性,使中国故事中有你、有我、有他,最终形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局面。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在强调统一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多元价值的存在,否则就丧失了“中国特色”。

〔参 考 文 献〕

〔1〕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9.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38.

〔4〕卢 风.人类的家园——现代文化矛盾的反思〔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2.

〔5〕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3.

〔6〕韩庆祥.哲学思维方式与领导工作方法〔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160.

〔7〕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63.

〔8〕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9〕邓小平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32.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11〕陈汝东.论国家话语体系的构建〔J〕.江淮论坛,2015(2):5-10.

〔12〕巴赫金.诗学与话谈〔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87.

〔13〕李云雷.“何谓中国故事”〔N〕.人民日报,2014-01-24(24).

〔14〕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360.

责任编辑 周 荣

作者:刘钊 冯军成

社会主义道路构建论文 篇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与演进回顾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60年,先后经历了初创与改造、建设与发展、动乱与打碎、改革与开放等六个阶段的嬗变。尽管有过探索和曲折,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经过一代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顶层设计和人民群众的实践,目前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统一在中国梦的框架内,日益显现出了中华民族的道路自觉和制度自信。

【关键词】社会主义道路 嬗变 历史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既是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力指导的必然结果,也是一代代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和运筹帷幄,更是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继往开来的成果。为了理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脉路,为十八大确立的“中国梦”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本文按照我国历史发展时序,简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六十年嬗变历程作一归集和探讨,以此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明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演变前景。

初创与改造(1953~1956)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我们党的开辟者选择了马列主义,并将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奋斗目标。由于当时社会主义刚刚崭露头角,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一呼百应的气势,没有很好的机制可以借鉴,再加上中国革命斗争的残酷性,毛泽东等革命先驱,结合中国实际,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在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革命战争时期用鲜血炼就的发展理念和奋斗路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系是一脉相承的,建构出了我国早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雏形。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也正式走上了属于自己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而对于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说,如何尽快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道路,则是当时首要的社会命题。基于此,在政权初步得到稳固、社会逐渐得到安定的基础上,从1953年开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通过“一化三改造”(即工業化,改造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来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到了1956年,这一任务基本完成,我国正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也得到了全面建立。

在这个阶段中,新中国的缔造者展现出了强大的智慧和能力,初步设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我国成功运用“和平赎买”、有偿使用政策,改造了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同时,通过建立合作社,实行社会主义集体化,把农民和其他小生产者引导到社会主义道路上来,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充分的实践准备。

建设与发展(1956~1966)

自1956年始,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一系列著名论断,直指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且指引当时的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针对当时完全借鉴苏联模式发展我国经济中出现的弊端,提出了独立自主的理念,以及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进行“二次结合”,找出并找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随后,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名论断中,进一步校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方向,努力构建当时特殊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会上将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回归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层面,并明确提出了当时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要放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来解决当时的人民生活困难和国家困境。这种回归本质的发展路线,非常遗憾的是后来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执行,也没有发挥出良好的发展效能,但通过历史回顾和审视,我们不难发现中共八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程中的积极意义。1960年,党中央针对当时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大跃进”等问题,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这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一次重要转变。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早在1954年,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就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其中存在一定的逻辑缺陷,也不够科学。1964年12月,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我国正式提出了具有崭新内涵的“四个现代化”(现代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基本涵盖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几个重要维度,从而引领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向纵深发展。①

不可否认,在这个阶段,虽然我国也遭到过严重挫折,比如“大跃进”,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例如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些提高,文化、医疗、科技事业也得到了发展,我国国际地位和话语权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动乱与打碎(1966~1976)

1966年,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警示意义的“文化大革命”爆发,将当时日益严重的“左倾”演化为“以阶段斗争为纲”,并在1969年中共九大会议上确定为我们党的基本路线。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严重扭曲,并在很大程度上阻滞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尽管在此阶段,我国在“两弹一星”和一些重要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文革”对我国国民经济以及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在国内外产生了较为恶劣的影响。

当然,毛泽东及其所开创的社会主义道路仍然瑕不掩瑜,尽管有曲折或错误,但客观地说,毛泽东及广大中国共产党人,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其主流发展方向仍是社会主义建设。在此期间形成的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创造,被赋予毛泽东思想总的理论体系,指引着我们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持续前进,尽管其中遇到过重大的挫折,但仍然改变不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改革与开放(1976~1992)

“文革”结束后,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新征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不仅给“文革”十年浩劫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审时度势,结合国内外发展形势,以及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最重要的成就体现在:一是建立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系列理论;二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摸索并步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与开放(1976~1992)阶段,与邓小平理论和实践是一致的,是邓小平时期的重要历史成果。

在此阶段,有三个重要节点值得关注:一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创新和创造标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的征程;二是党的十二大明确了市场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开启了我国市场经济新发展模式;三是党的十三大提出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著名论断,并辅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及“三步走”的发展路径,基本上勾划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框架和发展模式。②

在此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要回答了两个时代命题:一是在粉碎“四人帮”后,是按照“两个凡是”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老路,还是全盘西化,走资产阶段的邪路?基于此,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发展纲领,并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征程。二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发生的“六四风波”,以及九十年代前期的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再次给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严峻挑战。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后,用改革开放的实践成果有力地回答了“左”和“右”的干扰,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明确了坚持社会主义基本路线不动摇,从而为我国改革开放定下了发展基调。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在此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被赋予了“两个文明”的发展内涵,即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完善与推进(1992~2011)

1992年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通过“三位一体”、“四位一体”等发展路径,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向前演进,创造出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伟大奇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聚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

在此阶段,我国重点回答了三个时代命题:一是在一代伟人邓小平去世后,我国再次面临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摒弃“左”和“右”的争论,在党的十五大上,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明确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体架构,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方向;二是在世纪之交,针对党的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种时代问题,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此来强化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规律性认识推向一个新阶段;三是在进入新世纪后,我国面临着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历史局面,特别是一些西方思潮的侵蚀,使我国再次陷入了走什么路的问题,胡锦涛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學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理念,这既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程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也进一步深化并升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的发展内涵和时代价值。③

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共召开了四次代表大会:在党的十四大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概括;在党的十五大上,通过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的历史形式,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阶段性成果,同时还从执政党角度,提出了开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宏伟构想;在党的十六大上,明确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着重提出了小康社会的发展愿景以及和谐社会的构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明晰了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在党的十七大上,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命题,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科学地总结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④在此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两个文明”的基础上,在党的十五大上被赋予了“三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的时代内涵,并且作为十五大、十六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和发展的安排框架;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将社会建设提到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同等高度,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发展路径,进一步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厚根基。

全面与深化(2012至今)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给全中国人民展现出了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全面部署,特别是其中明确提出的“五位一体”,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着力,设计出了我国未来发展的大架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明晰了当前形势下的发展路径,赋予了与时俱进的新的时代内涵。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顺应人民的期待,满怀信心地提出了“中国梦”,即到建党一百周年时,实现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⑤循此路径,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梦”实际上勾划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愿景。至此,我们党和国家提出了近期目标(2021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期目标(2049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远期目标尽管没有明确,但通过《党章》可以看出来,那就是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

经验与总结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60年实践中,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道路自觉。一个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会受到诸多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历过多年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明白了,中国的道路必须自己来走,必须在坚持马列主义的前提下,结合中国实践,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此过程中,我国也经历了一些“左”、“右”之争,但最终排除干扰,走上了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六十年实践中,也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制度自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跃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经历过建设初期的曲折,发展中的困惑,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魅力。在全球经济浪潮和政治舞台上,中国声音日益响亮,这是中国人民自豪的表现,也彰显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自信。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并一直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勇往直前。

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创造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践行者、实现者。当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经进入了全面与深化阶段,这种带有自主、创新、发展等多种特征的中国特色发展路径,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同,也深受我国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期待。无数次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的应然选择。经过六十年的嬗变,经过科学理论与发展实践的互促互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在熠熠生辉,并且在世界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可预期的将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必将会引领并推动着中国梦的完美实现。

(作者为钦州学院法律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本文系钦州学院“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项科研项目“中国梦与地方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SBD02)。

【注释】

①王建:“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演进与历史性经验生成”,《学术论坛》,2012年第8期。

②纳麒:“走向复兴的伟大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框架”,《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③原丽红,张荣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六十年嬗变的轨迹”,《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④李君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坚持和发展”,《党的文献》,2012年第6期。

⑤孟东方,王资博:“中国梦的内涵、结构与路径优化”,《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责编/张晓

作者:许珍

社会主义道路构建论文 篇3:

新时期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经过半个多世纪以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中国梦

回顾和总结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一、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成功历史转折(1978―198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新时期。

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首次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他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适合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我们党和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得出的基本经验。”

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揭示出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本质。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时代特征的实际,首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一系列基本问题即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充满了活力与生机。

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开拓创新、承前启后的伟大历史意义,由此后,才有了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今天。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向成熟的现代化建设的前二步战略目标顺利完成(1989―2002)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沿着邓小平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跟随时代潮流,积极探索。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识的伟大理论创新。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丰富,社会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得以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稳步前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2—2012)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十六大后,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全面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方面同时,也不断完善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光明的“中国梦”(2012—)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十八大以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的前进,为全面完成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继续将伟大历史事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完成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在2012年11月29日,参加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详细阐述了“中国梦”概念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代接一代的中国人胸怀理想,不懈怠、不动摇、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3.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研究室,2009.

[4]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范宗瑞,山东聊城人,男,西华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发展。

作者:范宗瑞

上一篇:负面信息企业品牌论文下一篇:银行业安全网政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