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理论优秀管理论文

2022-04-18

理论研究与现实应用的凡事异同之辨在过去的十年里,管理科学是一个发展很快的领域,主要体现在理论和方法研究的进展快速、应用领域疆域不断扩大。由此可以得到一个总结性的结论:未来的管理科学一方面是在理论和方法上的研究,另一方面是与现实问题之间有强大而且重要联系的应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理理论优秀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物理理论优秀管理论文 篇1:

基于冲突化解的管理创新原理

摘要:将解决工程技术领域创新问题的TRIZ理论应用于管理创新是可行的,但需要依据管理对象系统所具有的复杂性、模糊性和环境适应性特征进行调整。针对它的复杂性,需要对管理冲突作分类研究;针对它的模糊性,需要构建解的理想化水平的模糊判定方法;针对它的环境适应性,需要将环境变量引入管理创新方法中。借鉴TRIZ理论,从化解管理冲突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管理创新所依据两个基本原理:一是化解冲突是管理创新的动力;二是管理创新是一个从局部优化到系统优化的过程,管理创新多从局部开始和交替发生。

关键词: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原理;管理冲突;冲突化解;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管理创新方法的成果已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将解决工程技术领域的创新问题的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应用于管理创新。许多TRIZ专家认为[1-2],TRIZ应用于管理创新是可能的,并已经给出了许多研究成果[3-8]。

TRIZ解决技术与产品发明问题是基于冲突解决的,它是将技术和产品发明问题抽象为一对对冲突问题,然后筛选化解这些冲突的原理解。TRIZ共筛选出了39个工程技术参数,由此构成了39*39的技术冲突矩阵,对应每一个冲突,给出化解冲突的1-4个不等的原理,由此形成了技术冲突问题解决矩阵。

管理中的一个分支领域——冲突管理,是以管理中的冲突为研究对象的。冲突管理从识别冲突和化解冲突的角度出发以解决管理问题,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管理理论。虽然冲突管理并不是被作为一种实现管理创新的方法,但它至少揭示了管理中冲突的普遍存在和化解冲突对管理的重要性。虽然其中还有一个重要观点是利用组织中的冲突来实现管理的目标。

TRIZ是解决技术创新问题的有效方法,这一点已经毫无疑问;TRIZ应用于解决管理创新问题的有效性也已经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认可,有关的研究还方兴未艾。但技术系统与管理系统毕竟不同,将TRIZ应用于管理领域,必须依据管理系统的特征有所改变;并且,TRIZ理论中有所依据的技术系统演进的一般规律,它们构成了技术创新的原理。那么,管理系统有哪些区别于技术系统的特征?管理创新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这正是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

二、几个重要概念

按照TRIZ理论,研究管理创新原理是为了最终给出管理创新方法,或者说,管理创新原理是管理创新方法的一部分。基于冲突化解的管理创新方法研究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管理、管理系统的特征以及什么是管理冲突等几个重要的概念。

(一) 管理及管理对象系统

不同的专家对管理有不同的理解。本文关于管理的概念采用马庆国在其不久前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的研究成果[9]。其关于管理的定义被描述为:为了实现一定目标,对一个系统及其构成要素(在目标达成前)的安排。马先生有关管理就是“安排”的思想,很适合于管理创新方法的研究:“安排”是一种状态,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就是管理创新。因此,管理创新方法的研究首先就是要从一种状态开始。企业从一种状态(可能是非理想状态)向另一种理想状态转移的过程,就是优化“安排”的过程,也就是创新的过程,就是TRIZ方法中的理想化。非理想化状态就是存在冲突,向理想状态转移的过程就是化解冲突。

显然,本文所研究的管理创新包括变革性创新和原始性创新,前者是指把已有的成熟理论应用于尚未应用过它们的企业;后者是指发明新的理论。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变革性创新是更经常的、并且可以满足企业的需要。马庆国先生在同一篇文章中还提出了管理对象系统的概念。他把管理的对象划分成两类系统:第一类系统:直接对象不包括人的系统,如炼油装置系统等;第二类系统:直接对象包括人的系统,如企业、学校、医院等。本文所研究的管理系统,就是企业这种第二类系统。

(二) 管理冲突

在冲突管理理论中,有关于管理冲突的很多定义。本文将从“基于冲突化解的管理创新方法研究”的角度重新定义管理冲突。要定义本文所要研究的管理冲突,首先研究一下TRIZ中对冲突的定义。TRIZ的创始人G. S. Altshuller将冲突分为三类:管理冲突(Administrative Contradictions)、物理冲突(Physical Contradictions)及技术冲突(Technical Contradictions)。

Altshuller所定义的管理冲突是指为了避免某些现象或希望取得某些结果,需要做一些事情,但不知如何去做。但他认为管理冲突本身具有暂时性,而无启发意义。因此,不能表现出问题的解的可能方向,不属于TRIZ的研究内容。

物理冲突是指为了实现某种功能,一个子系统或元件应具有一种特性,但同时出现了与该特性相反的特性。物理冲突出现的几种情况:

技术冲突是指一个作用同时导致有用及有害两种结果,也可指有用作用的引入或有害效应的消除导致一个或几个子系统或系统变坏。技术冲突常表现为一个系统中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冲突。

从TRIZ对冲突——无论是技术冲突还是物理冲突的定义来看,冲突都是围绕“功能”的,如频繁使用的“有用功能”、“有害功能”、“功能增强”、“功能变坏”等这些术语。因此,技术发明中的冲突问题,就是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之间的功能冲突问题。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所谓功能的“有用”与“有害”;所谓功能的“增强”与“变坏”,是针对什么而言的?应该是针对系统要实现的目标而言的。因此,从TRIZ解决发明问题的过程来说,应该是首先明确设计任务、即明确系统目标,然后是为实现目标要解决设计中的冲突问题。

对管理创新而言,管理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企业目标,而要达成企业的目标,这个过程就需要克服很多障碍、也就是要化解很多冲突,这些冲突第一层次的就是企业能力与目标的冲突。在增强某一部分能力时,可能会削弱另一部分的能力,这就产生了类似于技术冲突中的另一个层次的冲突。因此,管理冲突除了包括与TRIZ中的技术冲突、物理冲突相类似的冲突、以及管理冲突理论中所研究的冲突类型之外,还应该包括另外一个更高层次的冲突——能力与目标的冲突。

基于上面的分析,本文给出管理冲突的定义:所谓管理冲突是指在管理对象系统中所出现的系统能力与所要达到的系统目标之间的不相适应的状态。这里,系统能力与系统目标都有多层次性。管理冲突出现的几种情况:(1)企业能力与所要达到的目标之间存在欠缺;(2)企业目标的实现受到了外部环境的限制;(3)一个子系统目标的达成损害了另一个、或者多个子系统、或者系统目标的达成;(4)由认知冲突和情绪冲突对系统、或者子系统目标达成的损害。

在上述四种情况中,第(4)种情况是已有的冲突管理理论中所研究的典型的冲突问题。而上述的第(2)、第(3)种情况,冲突管理理论虽然也涉及,但不是研究的核心问题。第(1)种情况不是目前的冲突管理理论所研究的对象。

显然,上述对管理冲突的定义比冲突管理理论中对冲突的定义更宽泛,这是由解决企业管理创新的实际需要决定的。这样的管理冲突既包括了企业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冲突,也包括了企业内部的各类冲突;既包括了上至企业所面临的战略性冲突,也涵盖了一个具体操作、甚至是要素之间的冲突;既包括了已有理论所重点研究的“主观性冲突”①,也囊括了与人的主观认知没有关系的“客观性冲突”。

冲突管理中所定义的管理冲突,主要是针对的冲突的“主观知觉性”。比如,罗宾斯所定义的“不一致性”都与人的“主观”有关[10]。按照这样的定义和列举的管理冲突发生的四种情况,可以把所有的管理冲突涵盖其中,以期使按照此思路构建的管理创新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解决企业所将会面对的各类创新问题。要弄清基于冲突化解的管理创新原理,首先需要认清管理系统区别于技术系统的特征。

三、管理对象系统特征

企业管理中充斥着冲突,因此,TRIZ中的冲突理论对解决管理创新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比如在组织结构的设置中,要提高决策效率和减少人工成本就要减少管理的层次,但管理层次的减少一般就需要增加管理的幅度,而管理幅度的增加又会增加控制的难度和成本、特别是可能会增加企业管理的风险,就是一种典型的管理冲突。

从管理学原理中已知影响管理层次和幅度设计的多方面的因素,对于一个特定的决策“境况”,必定有一种、或者有限数量的几种方案是适宜的,构成解集中的一个“可用”子解集。当由于受企业的资源状况限制所选定的解不能够“理想”地达到目标时,则问题就集中在解决资源上,或者寻求对原理的突破(创新)。

前面已经谈到技术对象系统与管理对象系统有所不同,前者主要是物的系统,尽管在现代设计理念中更强调人与物的结合;而后者更多的是人与物、人与人组成的系统,其中因为有了人的参与使系统变得更为复杂。因此,复杂性是管理对象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另外,技术发明的原理主要依据的是自然科学的原理、比如依据物理学、生物学等原理,因此,化解技术冲突的原理和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与哪个国家的企业、哪个地区的企业、哪个领域的企业、企业规模的大小等因素无关。但是,管理创新主要依据的是管理原理,管理是什么?至今,管理学界普遍认为“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 [11],也有人说:“管理是科学,是技术,也是艺术” [12]。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顾基发先生把科学分为物理、事理何人理三大范畴,并提出W(物理)S(事理)R(人理)系统方法论,指出“WSR系统方法是从物理、事理、人理3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解决管理问题的新方法” 。显然,事理、人理已经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属于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范畴。因此,管理除了具有复杂性、还同时具有多面性和不能精确定量的特征。这种特征可以被简称为模糊性。

既然需要依据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原理,因此,在一个特定的企业考虑化解管理冲突所依据的原理和方法时,不仅要考虑到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还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内部环境。这种特征被称为环境适应性。因为与技术系统比较,管理对象系统具有复杂性、模糊性和环境适应性三个显著特征,所以,当借鉴TRIZ理论中的基于冲突化解的原理解决管理创新问题时,需要针对这三个特征对管理创新过程模型做出调整。

一是针对它的复杂性,管理创新的原理解集更庞大,因此,需要对管理冲突作分类研究,相应的解集就可以被分类,每一类管理问题、对应的管理冲突、对应的解集就可以少很多,由此建立起来的管理冲突问题化解矩阵就会简单很多,获得相应的解就会更容易、更直接。

二是针对它的模糊性,对解的理想化水平的判定要采取不同于TRIZ中的方法,这种方法应该能够适应对模糊变量的判定,即需要引入模糊变量,构建解的理想化水平的模糊判定方法。

三是针对它的环境适应性,需要将环境变量引入管理创新方法中,依据环境变量对一般原理解再作修正,以获得适应环境的“适宜解”。

四、化解冲突是管理创新的动力

TRIZ原理是从已有的发明专利中利用统计学原理归纳出来的,它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产品演化的一般规律性。同样的,如果我们借鉴TRIZ理论,也需要从已经发生的管理科学的演变历史中,特别是在各个时期所发生的创新中,归纳出带有一般规律性的东西。这种规律性不仅为现在的创新提供思路,而且对未来的管理的发展具有预见性。

纵观从科学管理的诞生到管理科学不断进步的历史,我们有理由相信,化解冲突是科学管理诞生的缘由和管理创新的动力。

下面从泰勒的科学管理诞生以来的管理科学中的一些创新成果来论证这个结论:

1.化解“劳资双方冲突”产生科学管理。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是起源于要化解“劳资”双方的矛盾。化解的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依靠科学的操作方法和管理方法。于是就诞生了泰勒的科学管理。如果泰勒不是从这样的路径去探索化解“劳资”双方矛盾的方法,而是从如何调整双方的分配关系出发,那么他就可能是一个经济学家或者政治家了。

2.化解“绩效与规范模式之间的冲突”产生了权变理论。在权变理论产生之前,人们倾向于采用由管理学家或者成功企业所推荐的“规范模式”去取得相应的绩效,但结果并不总是随人愿。由福利特(Mary Parker Follett)和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等人建立起来的组织系统观念为人们研究组织提供了一个宏观的框架,但是,它并非总是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因此,在他们之后,弗莱蒙特.E.卡斯特(Fremont E. Custer)和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James E. Rosenzweig)又提出了组织的权变-系统观念。权变理论是从化解“绩效与规范模式”之间的冲突的角度,将环境变量引入管理系统。即在组织方面,不存在“全能的”原则和结构,成功的组织建构往往依赖于组织模型与环境的要求协调一致。

3.化解“库存量减少与缺货损失增加之间的冲突”产生了JIT生产模式。近四十年来,现在流行于市的先进的管理理论或者模式,大多首先产生于日本,如精益管理、企业文化等,这些管理科学中的创新成果,都是从化解冲突开始的。典型的如JIT(被称为准时制,Just in Time)生产模式。JIT生产模式就是要化解“减少库存量就会增加缺货损失”之间的冲突,也就是要突破传统上的一个假设,达到一种新的现实:减少库存量、甚至实现零库存也不增加缺货损失。

日本成功地应用了产生于美国的工业工程的原理,并成功地创造出了其独特的精益管理模式,从低层次的角度来说,是为了化解“技术创新能力与降低成本”之间的冲突;从高层次的角度来说,是为了化解在日本表现更为突出的“资源与欲望”之间的冲突,认为节约是应该永远追求的。

4.化解“可靠性增加与成本上升之间的冲突”产生了6σ管理模式。6σ②在80年代诞生于摩托罗拉,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摩托罗拉运用6σ使其产品质量提高了10倍,从而在1988年荣膺极富盛名的Malcolm Baldrige国家质量奖。

除了摩托罗拉公司以外,国外还有诸如通用电气、杜邦等企业,运用6σ塑造出良好的管理水平并由此带来丰厚的利润,而国内的宝钢、格兰仕、澳柯玛和海南航空等也曾通过它成长为明星企业。6σ管理模式的产生,就是要化解“增加可靠性就会增加成本”之间的冲突,也就是要突破这样一个传统的假设。

5.化解“满足个性化需求与成本上升之间的冲突”产生了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 MC)生产是根据每一个客户的特殊需求以大批量生产的效率和效益提供定制产品的一种生产模式。传统观念认为,要实现大规模生产,就必须要采用标准化的生产方式,通过提高生产品批量来降低成本,从而实现盈利。而定制化生产,则要求产品多样化,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这必然就无法实现大批量生产。这就是在“降低产品成本”与“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之间产生了冲突。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创新,首先在于突破了传统的一个假设:就对控制产品成本而言,定制与大规模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五、从局部优化到系统优化

通过对大量专利的分析,Altshuller提出了八条产品进化定律,其中的定律5说的是零部件的不均衡发展规律。该定律指出,虽然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在不断改进,但零部件的改进是单独进行的,不同步的。在其后的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Ideational Inc.的专家们,将Altshuller的产品进化八大定律发展成为技术系统进化的八种模式,其中的模式3是:系统的不均衡发展导致冲突的出现;模式6是:部件的匹配与不匹配交替出现。

无论是Altshuller提出的八条产品进化定律,还是后来的美国专家们提出的技术系统进化的八种模式,都指出了技术系统的进化是始于局部的,是局部的交替进步导致系统的改善。

对于管理系统的进化也是如此。管理系统的系统性创新是局部创新所累积的结果,而局部创新是系统性创新所必不可少的过程。基于冲突化解的管理创新原理,就是主要考虑从化解局部性、而非系统性冲突开始,由一个个局部性管理创新求得系统性改善。而不是一开始就从系统性优化的角度,建立所谓的系统性优化模型。系统性优化模型可以用数学模型来表达、甚至还可以求解,但它却不是管理系统进化的真实路径。这里可以借助于木桶理论:木桶总有短板是常态;无短板是瞬态。木板的升高是在交错中升高,很难想象所有的木板同比例地升高,而且通常也没有必要。

海尔集团的成长过程,也可以验证管理系统演化过程中各个部分能力交替上升的规律:成长初期以“砸冰箱”开始树立质量意识,由此开始形成了海尔集团优秀的企业文化;随后以“五星级服务”竖起了海尔集团优质服务的品牌,一度时期成为其核心竞争力;进而形成所谓 “整合”的观念;现在,海尔集团在研究与开发、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全面提升,从系统上趋向于“理想化”水平,标志着它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知名的企业。

管理学家所总结的、与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相对应的企业管理对象的累进,也说明企业管理是局部演进的。如美国学者雷蒙德•A•诺伊在其所著的《雇员培训与开发》一书中,总结了企业管理的九种领导模式。这九种模式指出企业在初创凭借经验管理、在以后关注效率、再以后关注成本,以后逐步关注质量、柔性、知识、创新、文化、直到战略。可见,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管理的对象和重点是有所不同的。

按照基于冲突化解的管理创新方法,如果企业需要系统性的创新,则意味着企业与外部环境产生了系统性的冲突,企业的命运则岌岌可危了。

如果企业感觉到企业内部冲突重重,必须从系统上解决问题了,则企业应该考虑启动实现管理创新的“项目”——ERP、BPR等。而在实施这些项目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类局部冲突,这时仍然要采取本文的基于冲突化解的管理创新方法。

六、结论

将解决工程技术领域的技术和产品创新问题的TRIZ理论应用于管理创新,需要针对管理对象系统的复杂性、模糊型和环境适应性对管理创新过程模型做出相应的调整。TRIZ中解决技术和产品创新问题要依据技术系统进化的基本原理,同样的,解决管理创新问题也需要依据管理对象系统进化的基本原理,这个基本原理的核心内容是:(1)化解管理冲突是管理创新的动力;(2)管理系统的优化是一个从局部到系统的过程,管理创新多从局部开始和交替发生。

注释:

① 冲突管理理论中有学者将冲突分为两类:一类叫认知冲突(cognitive conflict),表现为每个人对工作内容与工作目标有不同的观点或者意见;二类叫情绪冲突(affective conflict),表现情绪上或者人际关系的不协调。因两类冲突都与人的主观因素有关,故称为“主观性冲突”。也有学者将上述两种冲突成为C类冲突和A类冲突(C-Type conflict and A-Type conflict)。参见:Allen J. Magrath, KennethG. Hardy .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manufacturer reseller conflict[J].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Report,1988(3): 88-101.

② 6σ是数理统计中一个专用的数学符号,被称作“标准差”。6σ用Z值来衡量一种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水平。Z值是规范的上限(或下限)与均值之间所包含的标准差的个数。当Z值达到6时,意味着每百万次机会中出现缺陷的个数为3.4,这被认为是完美的流程或服务,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如果是处于3σ水平,则意味着每百万次机会中出现缺陷的个数为66 807。

参考文献:

[1]Mann Darrell L.Inventive (business) principles with examples[J].The TRIZ Journal, 1999, 9. http:// www. triz-journal.com.

[2]Mann Darrell L., The next common sense: philosophy-level integration of TRIZ into an integrated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 process[C]. in(the ETRIA TRIZ Future Conference) Italy, 2004.

[3]Terninko John. Inventive principles with social examples[J].The TRIZ Journal, 2001.6. http:// www. triz-journal.com.

[4]Retseptor Gennady. Inventive principles in marketing, sales and advertising[J].The TRIZ Journal, 2005,4. http:// www. triz-journal.com.

[5]Retseptor Gennady. Inventive Principles in quality management[J].The TRIZ Journal, 2003.3. http:// www. triz-journal.com.

[6]Marsh Dana G, Waters Faith H, Marsh Tabor D. Inventive principles with applications in education[J].The TRIZ Journal, 2004,4. http:// www. triz-journal.com.

[7]Zhang Jun, Chai Kah-Hin, Tan Kay-Chuan. Inventive principles with applications in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J].The TRIZ Journal, 2003, 12. http://www.triz-journal.com

[8]Zlotin Boris, Zusman Alla. TRIZ beyond technology: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pplying triz to non-technical areas[J].The TRIZ Journal, 2001, 1. http://www. triz-journal.com.

[9]马庆国.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面临的几个关键问题[J].管理世界, 2002(8): 105-110.

[10] 罗宾斯. S. 组织行为学(第十版)[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45.

[11] 成思危.钱学森与管理科学[J].中国工程学报,2001,3(12):8-13

[12] 刘源张.为《管理学报》创刊题辞[J].管理学报, 2004,1(1):封2.

(责任编辑:石树文)

作者:纪建明 张东生

物理理论优秀管理论文 篇2:

管理科学研究随想

理论研究与现实应用的凡事异同之辨

在过去的十年里,管理科学是一个发展很快的领域,主要体现在理论和方法研究的进展快速、应用领域疆域不断扩大。由此可以得到一个总结性的结论:未来的管理科学一方面是在理论和方法上的研究,另一方面是与现实问题之间有强大而且重要联系的应用。理论与方法发展的有用性只有通过将其付诸于现实应用后才能做出衡量,合理可靠的理论背景才能保证所运用管理科学处理具体问题的正确性。

不少管理科学专家认为:应用研究不同于理论研究,管理科学的应用研究范式必然不同于理论研究范式。如果说管理科学的应用研究范式可以利用理论研究范式,那就意味着管理科学的应用研究与理论研究十分类似,这是不能接受的。因此,管理科学带有理论研究范式,不适合于管理科学的应用研究范式。如果是这样观点,理论与应用的范式是水火不容,没有必要探索一般管理科学的理论研究范式。但也有一些管理科学专家认为:管理科学只存在一种研究范式,即脱离了经验主义的观察和对管理环境与政策的关心,完全独立于时间和空间,具有普适性。如果是这种认识,只有一种管理科学的研究范式,其研究只要照搬便可,根本没有必要称它为管理科学的理论研究范式。

显然,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简单”与“机械”。科学技术的进步常以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先导。思想解放带来的政治民主和学术自由是科学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文艺复兴造就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思想启蒙运动进一步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进而引发了产业革命。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科技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影响,关注科技的社会责任,关注科学伦理。哲学社会科学落后的国家,不可能有先进的自然科学,更不可能有重大的原始性创新。无论是理论上的突破还是科学实验中的新发现或新科学方法的提出,首先指的是观念上的突破,观念的创新。科学的发展不仅需要物质条件,需要市场和技术的基础,还需要精神条件,需要一种足以启迪思路、预示方向、锤炼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哲学。科学的原始创新性就更需要对旧观念、旧思想敢于怀疑又善于建构新知识的能力。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民族的思想和大脑,就是这个民族的哲学和科学,就是由这个民族的全部思想家和科学家组成的思想界和知识界。忽视哲学基础的自然科学,决不会取得真正的具有原始性创新的成就。因此,建立高水平管理科学研究队伍离不开管理哲学的繁荣与发展。

从哲学的层面上看,解决问题均涉及的到“立场、观点、方法”。早期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无产阶级;观点:辨证统一;方法:革命。当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场:人民群众;观点:科学发展;方法:和谐。管理科学研究也有一个“立场、观点、方法”的问题,其立场:致用学科;观点:统筹;方法:综合集成。研究者要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管理科学的性质和对待管理科学的理论体系。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定社会关系中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要利用有限资源进行生产与服务的管理实践活动,以理论思维的方式把握人们在这种管理活动中的行为。因此,不论是人与人的关系(人理),还是人与物的关系(事理),以及物与物的关系(物理),其内容都应该在现实中存在原像,它的概念、命题、原理,都应该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逻辑的证明与实践的检验是在一定时空内进行与完成的,同其他科学一样,管理科学因社会历史条件限制,所揭示的规律均是有条件的真理。

管理科学作为一门学科,虽然有着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定的研究对象、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普遍适用的分析方法、共同采取的技术工具。然而,因环境的不同、事物发展阶段的不同,所采取因时因事不同的形态是十分必要的。因此,管理科学研究的实际形态总是刻有时代和发源问题深刻印记的具体研究范式,整个研究范式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不同管理问题的主要矛盾与具体解决路径不尽相同,那么,有多少种管理问题,就有多少种管理科学研究范式,或者说具体的管理科学研究范式。其实,即使是共同的问题出现在不同的环境结构中,共同的方法被用于分析不同的管理问题,共同的技术工具在不同类型环境中的作用范围与方式,均将有不同的结果。甚至是面对同一种管理问题,也有多种管理科学的研究范式。当今主流管理科学与诸非主流管理科学的对峙,就是例证。

管理研究评价:科学性和有效性

管理是指管理者在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下,运用人力、物资、设备、信息等各类资源,来达到预定目标的各种活动及过程。从抽象的角度讲是将“人理-事物-物理”有序化。管理是生产力中的软件,只有通过管理才能将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三个要素合理地组织起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也只有通过管理才能将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管理既有艺术的运用之妙,又有科学的规律可循,还有工程的操作之法。管理科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的带有普遍性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如严密计划、定量计算、全面评价、优化决策等;但具体管理活动中除了需要运用管理科学理论与工程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求管理者发挥随机应变、周密算计、经验判断、当机立断等能力来具体地解决带有个性的现实问题。因此,对管理科学研究的评价应该是:科学性和有效性。既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又要认识到它的局限性。

管理科学的局限性在于它难以精确地分析和判断人的行为,特别是一些非理性行为,以及非制度因素的影响;也难以精确地预测环境的变化。因此,管理科学虽然能提供管理的科学理论和工程方法手段,但因受环境和人的制约,并不能保证管理的成功。从事管理科学学者由于受知识、经验、时间、环境等方面的限制,很难保证其研究结论完全正确;又因管理者在视野、价值观、风险性判断等方面与从事管理科学学者有所不同,不可能也不应该要求管理者完全按照从事管理科学的学者的意见进行决策。由此可见,在决策过程中最终还要依靠管理者的智慧、胆识、决心和魄力。何况从事管理科学学者只是支持管理者的决策,并不能代替管理者决策。

管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各种管理活动的介于哲学、社会科学、数学、自然科学以及工程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是综合运用数学、经济学、行为科学、系统科学及工程方法、社会信息技术来研究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其职责是探寻管理的科学规律与工程方法,以帮助管理得更好地达到其目标,从事管理科学的学者并不一定是优秀的管理者,因此,对管理科学的要求与期望应当恰如其分。

管理科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从本质上讲属于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科学,对管理科学创新的理解既包括新理论、新方法,也包括对其理论与方法的成功实践。于是有人提出要“顶天立地”作管理科学的工作的判断或“学说”。目前,管理科学中所谓“顶天”就是在G. B. Dantzing(1955)、L. A. Zadeh(1965)、Z. Pawlak(1982)首创的随机、模糊和粗糙等概念的基础上,依据管理者的行为特征,对不确定变量进行随机、模糊、粗糙的度量,构筑随机、模糊、粗糙管理统一模型,讨论其广义与恰当有效解,有效性条件,存在性、几何性以及解集的性质;结合Genetic Algorithms、Neural Networks、Simulations等算法,形成新型求解不确定多目标、多层次、多时段管理的方法;在抽象空间上建立管理科学理论体系与一般算法。所谓“立地”就抓准现实中具有实际意义的管理科学问题,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结合具体对象,研究特殊的管理科学问题,如不确定型群决策、不确定交通问题、多效益生产计划、资源的投入产出、不确定作业工序等,研究具体的管理科学,并付之实际应用。

但是,对于一个研究者来讲,既要“顶天”、又要“立地”,实在是难了一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全社会完成的任务。顶天需要综合素质,要炼“轻功”,需要理论积累,需要抽象思维,需要逻辑推理,需要专门训练;立地要有“土囤”,有地心“引力”,或多或少有点办法,看似乎能够办到,其实不然,它同样需要综合素质,只是则重点不同而已,在某种程度上难于前者。两者之间的研究水平孰高孰低难以断定,其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条路径均有研究思路与范式。在管理中,什么样的逻辑前提通过分析导致什么样的逻辑结论。管理问题的逻辑前提是合理的,其理性分析与逻辑推导是无误与正确的,其逻辑结论在现实意义下是有价值的,满足这样的逻辑所构成的管理科学理论便是科学。

“立地”——应用研究,其研究主题是问题框架,充分利用已有和创造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分析问题框架的结构,运用模型群技术建立必要的集成模型群;通过研究问题框架与模型框架的同构或同态性展开应用基础研究,用计算机模拟来实现具体应用,由实践或实际效果或效率来展示其先进性、实用性来验证应用研究的有效性,同时为形成新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做个案准备。其代表人物: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Л. В. Канторович,钱学森、华罗庚等。

“顶天”——理论研究,针对具体的管理问题抽象管理科学问题,其研究主题是建立必要合理的公理体系,运用已有和创造的知识和理论,定义管理科学的基本概念,根据已总结的原理与原则,建立管理概念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对管理模型展开基础性研究,主要的方法是数学与统计工具,比如解的存在性、算法分析、包括计算有效性,以及大范围的趋势判断等;然后,通过具体模型来讨论实际应用,实现模型分析的现实意义以及算法分析的可操作性;由对比类似模型方法示其先进性、实用性来验证模型有效性。最后形成新的管理理论、方法与技术。其代表人物:V. Pareto,J. von Neumann,O. Morgenstern,Gerard Debreu,K. J. Arrow,A. K. Sen等。

当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的根本出路

当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的根本出路:中国具体管理问题的研究与管理科学知识的普及。“研在应用、学贵流通”,通过解决中国具体的管理问题来“立地”,在解决中国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抽象管理科学问题,并有效解决它来“顶天”。我们既要有全世界共同关注管理科学的杰出研究工作,更要有具有中国特色管理科学的卓越研究成果。解决好中国的管理问题就是解决世界管理问题,就是对人类管理科学的重大贡献。中国管理科学要有灿烂的明天,必须有伟大的“思想-灵感”,正确的“理论-理性”,有效的“方法-探索”,广泛的“应用-实践”,未来的“发展-创新”。要完成这一切,管理科学知识的普及是社会基础、环境条件,它既是全社会的任务,更是管理科学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

作者:徐玖平

物理理论优秀管理论文 篇3:

管理学与管理哲学的联系与区别——从研究对象及学科属性视角

摘要:随着学科分化的加剧,管理哲学学科能否确立的争论成为学界的一个焦点。由于人类思维和科学认识的连续性原因,管理哲学和管理学都面对管理现实,关涉管理实践,甚至在某些问题的研究上还存在交叉之处。但是,管理哲学和管理学在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却存在着区别,这些区别决定了管理哲学在理论上能够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关键词:管理;管理学;管理哲学;联系;区别

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人类所面对的知识界限和领域急剧扩展,学科分化也越来越快。从文艺复兴以来,物理学、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学科相继从哲学中分离出去,并且分离速度逐渐加快。20世纪初,部门哲学的出现,更加速了学科分化的趋势。对管理哲学的讨论也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开始的。20世纪20年代,自谢尔登的《管理哲学》出版以来,从哲学层次上考虑管理实践的尝试从未间断过。谢尔登认为,工业管理应承担人性与社会双重性质。工业不仅是人类的结合体。也是由整个社会要求所产生的。由此决定,工业管理的社会责任包括服务于共同体的需要的责任、对进入工业中的工人的责任、为共同体和共同体成员提供一定生活标准和最低限度的闲暇的责任。同时,谢尔登还提出了劳动力和生产管理的伦理要求,对企业应承担什么社会责任做了初步探索。加拿大的管理哲学家克利斯多弗·霍金森于1983年和1996年分别出版了《领导哲学》和《管理哲学》。他对管理哲学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认为,管理哲学没有出现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管理大微观,而哲学有擅长于整体分析和宏大叙事,致使两者不符;另一个是哲学已经给日常管理提供了思考路径和法则,只是我们没察觉到。其实,管理与哲学,与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存在着自觉不自觉的联系。霍金森借鉴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成果,以价值取向为分析维度从文化精神、亚文化、组织、群体、个体五个层面对组织的文化属性进行了探讨,为以后管理哲学的研究领域做了十分有价值的探索。哥本哈根商学院教授科克比1999年出版《管理哲学——从彻底的规范角度》一书,引起管理学界的高度关注,使管理哲学的探讨转向更深领域。科克比认为,“管理哲学”不只是“管理的哲学”,“任何关于管理现象的反思,任何关于管理主题的元讨论,都必须是彻底规范的。”他运用现象学的范式依靠彻底规范视角对管理哲学进行了探讨。纵观整个管理思想史,尽管仅有这三位管理思想家的著作以管理哲学命名,然而,有关管理哲学的研究却从有管理活动就已开始。自科学管理开始,泰勒就提倡进行一场心理革命,将增加雇主、雇员以及这个社会的福利为科学管理的目标,他关注的是管理的根本目标。与泰勒同时代的福列特已经看到科学管理的弊端,从辩证的角度给管理活动中的冲突提出药方,形成独特的处理冲突的方法。随后,作为科学管理的反思结果,行为科学理论从人的社会需求角度出发,以“社会人”假设为基础构建管理理论,在管理领域从哲学上思考人的价值。二战期间,为了战争需要,多种学科成果应用于管理过程,促进了理论的发展。社会系统学派、战略管理学派。随之出现的经验管理学派等等。从不同角度对管理活动的本质和意义、管理终极目的等等进行了思考,但都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关于管理哲学的学科合法性,管理哲学和管理学的关系是什么?管理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管理哲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管理哲学的学科属性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至今还是学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话题。本文从管理学和管理哲学的关系角度人手,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给出笔者自己尝试性的回答。

一、管理、管理学、管理哲学之间的联系

探讨管理学和管理哲学之间的关系离不开对管理的探讨。由于管理学和管理哲学关涉的对象都是管理实践活动。所以,对管理的深入理解是探讨管理学和管理哲学的基础和前提。那么。什么是管理呢?一般认为,管理是通过对人、财、物的合理调配,使组织的投入与产出比达到最大化,以有效实现组织目的或目标的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三者的有机统一,离开任何一个要素都构不成实践活动。管理活动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它也是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三者的统一。通过协调人、财、物有效配置而达成预定目的的活动。从这方面看,管理活动涉及的对象有三个方面:首先。管理处理的是人与物的关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通过对技术的运用来改造客观世界。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技术都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和手段。管理活动也不例外。管理者通过管理活动将人集聚起来,人又运用自己掌握的技术通过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技术把人与外在世界联系起来。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通过这种交换。人类将“自然之物”改造成为“人工之物”,在这一过程中,技术体现的是人类作用于外部客观世界的能动性。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知识的积累,人类运用技术改造自然的程度不断深化,范围不断扩大,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管理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即通过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有效结合(知识、能力是技术中人的要素。工具、机器、设备是技术中物的要素),来实现人的目的和利益,以满足人的需求,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次,管理处理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一方面,管理处理的是人与物的关系,是人使用技术将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劳动产品的过程;另一方面,管理也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制度安排形成最佳的劳动组合方式,实现利益最大化。一般认为,制度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规则和规范、一种行为模式。管理就是通过这种规则、规范或者行为模式来协调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的活动。人作为单个的个体,他们是自由独立的个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利益上的差异性和价值上的多元性。如果要使这种差异和多元成为一个“公平稳定的合作体系”,就必须通过制度来沟通和整合每个个体的差异。虽然每个个体存在利益差异和价值多元。但是它们之间又存在着共通性,这种共通性成为个体合作的基础。这种共通性就是人对物的依赖性。管理通过调整人对物依赖关系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具有不同利益的个体整合起来,形成他们的合作关系。在合作过程中,由于个体的利益差异和价值多元,他们之间也存在冲突。为了减少冲突造成损失,通过制度将冲突和矛盾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从而实现组织的效益最大化。最后,管理活动是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有机统一。管理所调节的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能绝对分开、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在管理活动中,管理通过改变或变换人与物、人与人、时间和空间等不同的组合方式,使管理系统中的人、财、物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沟通,达到一定程度的有序和平衡,进而使得各个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合力投入到管理系统的共同目标之

中,最终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在整个管理发展史过程中,人、财、物等管理要素每次组合方式变革都会引起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比如,亨利·福特创造的“生产流水线”直接改变了生产过程中人与物的组合方式,使人类管理方式和生产方式发生改变,成为大规模生产时代的标志。通用汽车的总裁——阿尔弗雷德·斯隆——通过改变通用公司原有组织机构和人事管理方式,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组合方式。创造了“事业部”体制,让濒临破产的通用汽车公司在短短三年内反败为胜,使其在他掌管通用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在现代组织活动中。管理者能否对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物的关系进行适当调整,合理配置、组合各管理要素,成为组织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此,管理活动是管理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两者有机统一。

人类有一种穷根揪底、寻本溯源的本性。自有人类文明历史开始,人类从没放弃过对事物本源的追问和思考。在追问本源的过程中,人的思维在形而上学和经验环境之间总沿着—个双向相反的过程进行。如图1所示。

图1中可以看出,人类思维的一个方向是:从日常生活的经验环境开始,通过对经验世界的归纳,寻求外在变化多样的世界存在的根据。也就是从现实的“多”中寻求永恒的“一”、从“多样变化”中寻求“不变的存在”。这一追寻过程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现实经验到形而上学的思维连续体(图1上部单向箭头)。人类思维的另一个方向是:从超验的、形而上的本体思考开始,将思考的结果投射于现实世界。来验证所思考的理论假设。这一投射过程是从抽象到具体、从形而上学到现实经验的思维连续体(图1下部单向箭头)。这两个思维连续体又和人类认识世界的科学连续体(图1中部双向箭头)相一致。从总体上看,在人类认识世界的科学活动中,居于不同种类的科学间的差别实际上可以被理解为科学连续体上的不同位置。靠近右边的学科一般被称为“经验性的”或者“实证性的”,靠近左边的学科则被称为“理论性的”或者“抽象性的”。在图中,越靠近右边,越显示出它的经验性和实证性;越靠近左边,则越显示出它的理论性和抽象性。从具体科学领域看,上述科学连续体的特征也普遍存在于各学科之间和各学科内部。管理学和管理哲学之间的关系也遵循这一思维连续体特征和学科连续体特征。

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管理学和管理哲学都直接面对管理实践活动,都关涉管理活动中的实际问题。然而,一般认为,管理学是研究管理实践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它以管理实践活动涉及的三个方面为对象,寻求、总结管理活动中人与物、人与人以及两者相互统一的基本规律和有效方法。而管理哲学则是对知识形态的管理思想或基本规律的反思和批判,以及管理实践活动关于人和组织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管理哲学反思和批判的对象最终指向管理和管理实践活动的终极问题和基础问题,这些终极问题基础问题有:管理思想与理论的逻辑构成及其正当性、组织存在和管理活动意义、管理理论的人性基础假设、管理价值和管理价值观以及管理思维方式等等一系列问题。从人类思维的连续性特征和科学连续性特征来看。再加上管理学和管理哲学关涉的对象又是同一个——管理实践活动,所以,管理学、管理哲学两者之间不能截然分开。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图2表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管理学和管理哲学都以管理实践为关涉对象。并且它们之间还可能有某种程度的交叉。但它们的考察角度和考察方法不同,而使它们可以归属于同一学科。我们也可以将它们放入图1中加以理解。在图1中,管理学应该处于横轴右侧;管理哲学则处于横轴左侧。管理学关注的是与管理实践活动更为直接、更为密切的具有“经验性”和“实证性”的管理活动和管理现象;管理哲学则关注的是与管理实践活动更为间接、稍微疏远的具有“理论性”和“抽象性”的管理终极问题和管理本源问题。管理学通过对管理实践活动和管理现象的研究形成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管理者将形成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再运用到管理实践中检验这些原理和方法,最终以实现和创造效益为目的。在将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返回管理实践的过程中,管理者对于这些原理和方法产生的时代环境、产生背景、使用的正当性、产生的后果等等很少考虑或者根本没有考虑。管理哲学则不同。虽然管理哲学也面对管理实践,它的思考对象却是更加基础层次的管理主体价值实现、组织文化价值观、管理原理的应然性、管理思维方式等等。然而,由于人类思维和科学认识的连续性特征以及管理学和管理哲学关注的对象是同一的,管理学和管理哲学的认识领域必定有某种程度的交叉性。也就是说,由于人的思维和认识活动从来都是连续的,所以,管理学和管理哲学没有绝对严格的学科分界。它们可能关注和面向同一对象进行探究,不同的只是研究角度和使用的研究方法。

二、管理学和管理哲学之间的区别

一门学科的成熟与否决定于以下几个方面,即研究对象、学科属性、研究方法和概念(范畴)体系。学科属性和研究对象是一个学科的根本出发点和本质属性;研究方法和概念体系是将该学科的认识对象上升为理性认识,并加以表述的方式和手段。用理论思维的概念和范畴形成认识或解释对象的理论体系之后,便标志着这一门学科走向了成熟。管理学和管理哲学虽然都面对管理实践活动,都关涉管理活动中的问题;然而,管理学和管理哲学在学科属性、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却存在明显的差别。

1 研究对象不同

管理学和管理哲学虽然都关涉管理实践活动,但管理学对管理活动的研究和考察重点却是管理实践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它通过对管理活动中人与物、人与人以及两者相互统一的结合概括出有关管理的一般原理,抽象出具有理论性的模型和具有指导意义的管理方法。也可以说,管理学主要关注的是为管理实践活动提供一套具有普遍性、系统性的管理知识、原理、原则和可操作的方法。它的特点在于它的实用性和工具性。纵观管理发展史,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到法约尔的管理五大职能、十四项原则,再到韦伯的官僚体制。以及后来的现代管理各流派。他们无不试图揭示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再将这些规律用于指导实践以求管理活动的产出或者效益最大化。用中国的话来说,管理学仅是对管理的“术”进行研究,研究的对象只是管理活动的“技巧”。

管理哲学的研究和考察重点则是管理实践活动中的终极问题或者形而上的问题,它是管理基础的反思和批判,以及对管理实践中人和组织的存在意义的思考。一般情况下。管理的终极问题是管理实践者和管理学学者较少考虑或者说不注重关心的问题。现实情况是,管理学学者为了迎合管理实践者的口味。片面追求管理知识的增长,提出概念、形成理论,获得高效的管理方法。管理实践者将这些理论、管理方法应用于管理,追求管理活动的效益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不管是管理研究者还是管理实践者都没有考虑所使用原理或者方法的可行性、合理性以及带来的可能后果。他们也没有考虑管理活动中人的价值和尊严如何实

现、人性和人的本身如何解放、组织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何在等等问题。只有到他们使用的理论或者方法的功用减弱或失效的时候,才开始对人的价值、尊严、组织存在的意义、基本理论和方法等进行反思。管理实践中。应该从一开始就对“应当如何”进行思考,从管理的根本问题出发,避免在“管理问题——管理技巧——新的管理问题”这样的技术层次上打转。为管理实践提供价值指南。用中国的话说,就是应以“道”出发思考问题和指导实践。这些处于管理活动最基础的价值判断和关于人、组织的存在意义的问题构成管理哲学的研究对象。

2 学科属性不同

管理学和管理哲学在学科属性方面存在管理学具有科学特质和管理哲学具有人文特质的差异。纵观管理思想史,管理学的科学特质一直表现明显。科学管理之父泰勒使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他将每项工作分解成各种组成部分,再将它们进行重新组合,最终确定每个工人每天的工作标准,从而开创了管理史上的科学管理时代;法约尔深受他所在科学主义时代的影响。致力于普遍的管理原理的追求。他将管理活动分为五种职能,并提出管理的十四项原则,这些职能和原则成为以后研究管理的基础,其间显透着明显的科学特性。在此之后,许多管理学者和管理理论都没有逃出科学主义背景的窠臼。到了现代,管理学研究更是融合了数理科学、系统工程、经济学及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思想、原理及方法。在现代管理研究中,定量化、数理化研究成为管理领域的主流和主导。研究者往往通过量化建模,探究“管理原理”如何发生、管理方式与组织生命周期的关系、组织系统内在的信息反馈与组织运作方式,决策者的产生与更替方式对组织系统的各种反应……等等。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的运用使管理学的研究有偏向于自然科学的倾向。另一方面,管理实践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存在物”,对其研究时将其客观化和对象化,其研究结果成为一般性、普遍性的管理原理和方法。这些一般性和普遍性的原理、方法的正确、实用与否,要将它们返回到实践中去检验。通过实验来确定它们的有效性。这种从实践中总结出来,再回到实践中的过程也使管理学的学科属性表现出科学特质的一面。

相比管理学来说,管理哲学的人文特质则更为明显。管理哲学思考和关注管理实践中的人的尊严与价值、管理行动的应当性和合理性、管理实践中的思维方式等等。这些问题属于管理实践中关于组织和人的行动的价值判断范畴,它仅是为管理主体形成一种价值信念和价值理想,为管理者的管理行为确立一种价值导向。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应当如何”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研究和思考的结果没有最终的、绝对的、正确的答案,即使对它们当前的认识也会被后来的探寻者认为存在缺陷,它们的答案并未被完全找到。这是因为任何有关人的生存意义、人的价值等问题都不是现存于一个地方等待我们去发现,而是人在整个探寻的过程中不断被挖掘、不断生成的。正是通过对于人和组织的存在价值以及存在意义的永无止境追问和探寻。管理哲学才能从新的方面、新的层次展示人不同于任何其他存在物的始终未完成状态,也显示出管理哲学的人文特质。另一方面,对于管理哲学探讨的管理终极问题的结果不能在实践中检验其对错。最简单的例子是管理理论基础的人性假设。不管假设人是“经济人”、“社会人”,还是“复杂人”、“自我实现的人”。它们都只适用于特定的范围和特定的历史阶段,如果超出它们存在的特定阶段,它们的合理性也随之消失。这也是管理哲学人文特质表现的一个方面。

3 研究方法不同

管理学和管理哲学除了研究对象和学科属性上存在不同,它们各自的研究方法也存在巨大差异。一般来说。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两种:(1)实证性研究方法。管理学研究管理活动是通过对管理实践的科学分析,最终总结、归纳出管理规律,形成管理基本理论。这些规律或者理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对不同的人起同样作用,最终目的是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从科学管理以来,这种方法在管理研究中一直占主要或统治地位。一般说来,实证方法主要通过案例、抽样调查、实验等方法去搜集资料和数据,在运用定量技术去处理分析资料,最终用公式或者数学模型去解释或表达现象,建立理论和假设。在这一过程中。实证方法既使用包括观察、测量、演绎、假说等自然科学或经验科学的研究方式,也使用包括逻辑的、数学的、统计的分析方法。纵观整个管理思想史,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管理过程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数量管理理论学派、计算机学派等等无不是使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的。即使管理思想飞速发展的当代,实证方法的运用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战略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质量管理理论等等也都是运用现场观察、案例分析、建立模型等方法确立理论。(2)规范性研究方法。除了实证性研究方法外,管理学还有从理论出发,将理论用于指导实践的规范性研究方法。规范性研究方法。主要是运用演绎和归纳方法,从管理实践中得出的基本原理出发,试图导致“良好的”管理活动,从逻辑性方面概括或指明管理活动“应该怎样”。管理的规范性研究方法总是力图找出较佳的管理规则和较优管理方法。在管理研究中,规范性研究方法越来越受关注并变得重要。最典型的例子是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研究者从管理实践出发,通过对样本企业进行归纳研究。抽象出一系列“优秀企业文化”的标准,再以这些标准对企业进行管理,以规范行为主体。著名的《从优秀到卓越》和《基业常青》两本书,就属于规范性研究的典型之作。

管理哲学的研究方法则是逻辑思辨方法。由于管理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管理活动的终极问题,使得管理哲学的学科属性具有人文特质,这也决定了管理哲学的研究要以逻辑思辨的方法为主。在知识探索活动中。当涉及到人的价值、意义、偏好等领域,甚至是新知识的发现以及新学科的创立,都必须仰仗于直觉判断和个人洞察力获得知识的思辨方法。管理哲学旨在为管理者提供一种价值信念、价值理想和价值导向,其研究最终结论是—个价值命题。因此。管理哲学的研究方式是非实证的、主观的、逻辑思辨的哲学方法。管理哲学的研究者通过探讨管理主体的内心世界、认知方法以及管理活动的应然价值来理解人类行为和管理活动的内涵,要求研究者对知识本身进行解释,以确保其含义融入特定的环境。管理哲学的知识就成为个人的主观体验以及个人主观良知研究管理活动的结果。再者,人的行为、活动都受其目的、意识、心理、情绪的支配,对于管理哲学的研究不应该也不可能形成像研究自然科学那样的方法。逻辑思辨研究是提高思辨能力、培养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必经之路。也是具有人文学科属性的管理哲学所使用的主要方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尽管管理哲学与管理学都面对管理实践、关涉管理现实,但管理哲学与管理学存在着显著的区别,这也决定了管理哲学是不同于管理学的一门新学科。管理哲学与管理学在研究对象、学科属性、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区分,并不代表管理哲学能够自觉成为一门新学科,它的合法性最终得到确认和学科的确立,还需要对它的概念体系、理论框架进一步进行研究阐明,这需要一大批关注和倾心于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的艰苦努力。

作者:彭光灿 李道模

上一篇:社会生活语文教学论文下一篇:0号块施工方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