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堂实录

2022-08-21

第一篇:品德与社会课堂实录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大基本特征。基于此,本学科的课型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活动型、实践体验型和综合学习型三种基本课堂形式。下面“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这三种课型。即“情景设置、目标内化——自主合作、信息搜索——精讲点拨、知识整合——当堂训练、巩固双基——课堂小结、总结升华。”

一、情景设置、目标内化

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是每种课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学习新知的环境中,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新课即将开始时,教师要向学生出示学习目标或交待学习任务,使学生心中有数,带着明确的目标有目的地自主学习。

展示目标的方法灵活多样,常用的方式有:小黑板张挂、口头表述或出示投影片和播放多媒体课件。一节课采用何种方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目标的表述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切不可照搬教参教案上的教学目标,更要忌空、大、虚。

二、自主合作、信息搜索

这个环节是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整体感悟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不同的课型中处理方法也大不一样。

活动型教学: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文字与生动的插图,自主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使学生头脑中建立文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行组织,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设计模拟表演的方案,并在小组内讨论表演的方法与步骤,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实践体验型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品德与社会课是要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社会即课堂,课堂即社会,树立大课堂观、大社会观。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专门的时间,提供足够的条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社会生活,感受我们生活的区域和环境。如在教学《通信的种类和发展》一课时,我们要让学生亲自到邮局寄一封信,或寄一张汇款单,或在网上练习E-mail。让学生体验通信的快速发展以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也就是说,凡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去实践体验的内容,就要放开手,制定周密计划,亲自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去银行、保险公司,办理一次存款、取款业务,填写一份存款单、保险单,或成立“社会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参与社区服务。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培养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综合学习型教学:高年级教材中涉及到许多有关历史、地理、社会常识和法律常识的内容,对于这类型教学内容,要实现多种学科的整合,组织开展综合性学习。这样,根据课文内容搜集相关的知识信息便成了首要任务。一般的课文内容,放在前一周进行;对于需要长时间搜集、整理的内容,则放在前几周甚至前几个月进行。收集社会信息的途径有多种,阅读报纸、杂志、课文;听广播、讲座;看电视、文艺节目;参观、访问、调查、上网等等。然后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这个阶段在出示教学目标后进行。这一阶段分为两个步骤进行,首先是小组内部的资料交流梳理,然后是班级内的也就是小组之间、小组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小组内部讨论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小组内部的资料要研究透彻,以便在接下来的汇报交流中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小组之间进行汇报交流,达到资源共享。

三、精讲点拨、知识整合

这个环节是教师围绕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和重要的理论(概念、观点、原理)进行精讲点拨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在感知教材的过程中搜集到的零碎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深化理解的过程,是学生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前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住以下几点:一是讲在学生不会之处,二要对学生自行得出的结论要加以补充和更正,三要注重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四要发挥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一节课下来,教师的单项讲述只不过几分钟的时间。

四、当堂训练、巩固双基

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训练是多种多样、而且贯穿整个课堂。此处所讲的训练是指在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归纳整理信息之后,教师要针对本课所学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训练习题,一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一方面对学生的目标达成进行检测,具体操作如下: 1.课堂训练累计时间在20分钟左右,巩固练习(或目标检测)占用5分钟即可,确保学生能在实践中把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2.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不搞死记硬背;

3.训练的形式像竞赛、像考试那样让学生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作业犹如“实弹演习”,好比战场上的高强度的综合训练,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拓宽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严谨的态度等等)减轻学生课外过重负担必不可少的。它能够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及时反馈准确的信息,便于教师课外有针对性的辅导,布置课外阅读、预习等少量的延伸、拓宽性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五、课堂小结、总结升华

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是对一堂课学生参与教学情况的评价,也是对本节课知识、能力、方法的总结和概括。一个好的课堂小结,可以起到强化双基、深化升华之效。此环节的操作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自我总结,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感悟或还存在的疑惑。

2、回扣学习目标,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的各项要求。

3、深化问题,设置悬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

4、布置实践性作业,加深对课上所学知识理解的同时,让学生亲近社会,融入社会生活,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第二篇: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模式

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是我们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一直追求的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我们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如下:

“尝试自学、感知目标——情境导入、明确目标——合作交流、探究研讨———补充拓展、学以致用——评价反馈、总结梳理”。具体表现为:

一是课前老师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同时,引领学生依据文本内容搜集相关资料。 学生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获取需要的信息,加以归纳整理,并有效利用,这样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同时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认识。这样学生在课堂中能充分展示,尽情交流探究,使智慧才华得到发挥,大大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课前的准备活动是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保障,是教学目标得以达成的前提。翻开课本,我们会发现教材每一课的板块内容主要以图片、话题等进行情境设置为主,文字表述较少,教学上有极大的弹性空间。如果课堂上只是“照本宣科”,那么学科的教学目标就难以实现。只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才能成为“源头活水”。

二是课中重视师生、生生间的有效合作和探究。

新课程倡导,课堂上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品德教学实效性。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生生合作学习便彰显了它的魅力。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时,我们将学生们以4人为单位分成一个小组,小组成员的搭配采取高中低(即一名优秀学生、两名中游学生和一名暂时发展不理想的学生)、男女生合理分配,保证每个小组势力均衡,同时每组由善于表达、组织能力强、纪律性强的同学担任小组长,以组织、管理、协调小组的学习活动,以确保合作学习时的实效性。学生通过小组、集体、师生合作,达到对基础内容的把握,了解学生的困惑所在,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景、案例,让学生采用讨论、争辩、交流、表现等多种方式去探究、体验、领悟与表达,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收获和提高。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参与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正确的倾听、思考、交流。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学会学以致用,形成相关基本技能。同时,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并根据教学进行适时评价、总结。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大多采用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奖励机制,即除了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大显身手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乐于与组员互助合作、共同提高的过程性奖励。同时,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精心组织、适时引导、调控密不可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绝对不能布置完合作学习的任务后,便把自己当作饶有兴致的一个旁观者。相反,教师应发挥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等多重角色,为学生的合作学习保驾护航。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倾听不同声音,以生成课堂的精彩。最后,借助课后延伸活动让学生品质提升。课后实践延伸是为了使课堂教学取得“知行统一”的实效。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形式多样的课后延伸作业,有调查、收集、体验、宣传、写作等。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没有硬性的要求,让学生尽力而为,不成为他们的负担。有的让学生当天完成,有的是在一周内做完,有的则要求学生在较长的时间都坚持去做。

第三篇: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要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促进知与行的和谐统一,生活化应成为品德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那么如何才能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

如教学《社区的公共设施》一课,由于班级的孩子有来自于农村的也有来自乡镇和林业局的,农村并没有社区这种说法,因此学生对教材中的概念就比较陌生。我要将教材进行内化,联系学生的生活感受和认识。先将文中的概念生活化,让学生明白所谓社区就等同于我们的村子。他们的头脑中就出现了老人锻炼场等所谓的公共设施。对居住镇里和林业局的孩子,告诉他们社区就是我居住的乡镇和林业局。这些孩子头脑中呈现的是镇医院、健身器材区、超市、宾馆等。通过对学生现实生活的整理,不是把关于社区的空洞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感受体会到他所生活的与众不同的实实在在的“社区”,以及他的家与所在“社区”的密切联系。由于学生对社区这个概念进行了内化,所以接下来的《我的邻里乡亲》《精彩的社区生活》两课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了。

二、要在教学中创设学生生活的情景

新课标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如我在教学《家人的爱》一课时,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件能表达家人对自己的成长关怀,很有意义的物品,并思考这件物品为什么很有意义。几天后,孩子们带来了各种物品开始向大家进行温馨回忆:一件奶奶带着老花镜织就的毛衣,让人联想起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一部妈妈奖励的学习机,孩子解读出父母对自己殷切的期望……通过这样温馨回顾,激发并增强了体验强度,孩子们对于家人关爱的体验在课堂中犹如被放大镜放大了,强化了,真可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真”。

三、要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应该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我在上《社会文明大家谈》这一课时,先布置学生观察课间同学们在楼道里、活动时的表现、社会生活中人们在公共场所的素养,课堂上大家把收集到的各种现象互相交流。但有时学生的认识在生活中遭受挫折,例如品德与社会课上学了遵守社会公德,乘公共汽车时不拥挤,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可在现实社会中经常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对老弱病残的人视而不见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我们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知识,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四、要利用资源,让课堂教学服务生活

品德与社会学科内容的设置要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因此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我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将图像、声音、视频等带入课堂,触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情境中真实地体验、交流。在教学祖国宝岛台湾一课时,为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利用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导入,在思念、盼望、惆怅等多种无法言表的感情交织下拉开了本课的教学序幕。这种导入触动了学生的心弦,迫切地想了解台湾的更多知识。在学习台湾的地理位置时我将其制作成微课展示得学生,台湾的美丽与富饶、台湾文化两个知识点中我将农远资源中相关的视频如美丽的台湾、富饶的台湾、台湾故宫通过电子白板展示给学生,把学生一下子带到了生活之中。使学生很快地构建了生活与教材的联系,顿时学习热情高涨,感到品德课堂不再枯燥、抽象,从而对品德与社会课产生亲切感。

总之,让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生活化,能创设出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民主、自由的环境中充满兴趣地学习,使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样,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真实的课程。

(作者单位:吉林省蛟河市白石山镇中心小学校)

第四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黑龙江省鸡西市跃进小学 158100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总和课程,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该课程的核心,儿童的生活是该课程的基础。在品德课程中,教师主要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然而,在实际活动中,不少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不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要求制定,而是一味地照抄教参上的现成目标,造成与学生客观实际情况脱节;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脱离学生的生活需要而选用一些假、大、空的材料教育学生;在教学过程指导中,不是从学生的需要考虑,而是重形式走过场,没有真正达到教育目的。

为此,我认为在平时的品德教学中,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品德课的开展要用整合的观念和方式 1.教学目标的整合

品德课程在教学目标上,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既注重知识、能力及行为目标,又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整体的发展。例如品德与社会《说声“谢谢”》一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道当接受了别人为自己提供的服务或帮助后,要表示感谢。

(2)懂得对劳动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3)情感态度目标是对他人给自己的帮助关心和服务心怀感激之情。行为习惯目标是会表达自己的谢意,愿意用行动珍惜别人的劳动。

这三个层面的目标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融合在一起的,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地进行整合,然后以此指导我们设计教学流程。

2.教学方法的整合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角色游戏、小品表演、讲故事、听音乐、看录像、看投影、讨论交流等。我们可以根据教材每一课时的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地选用活动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如我指导的我校品德教师蔡红艳参加中央教科所举办的国家级赛课,她执教的《快乐其实很简单》一课中,我是这样指导她的:课前,老师指导学生搜集有关快乐的格言和谚语;指导学生以录像形式调查采访快乐;学生调查家人的快乐。为课堂教学活动做必要的课前准备。课上,学生通过歌曲、采访、表演、讨论、看故事等形式,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中体会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快乐,形成开朗、进取、助人为乐的个性品质,教学中力求多种方法整合在一起,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效果凸显实效,因此,这节课获得了本次大赛一等奖。 3.教学内容的整合

新的教材观强调“用教材教,创造性使用教材”。我们的教师应很好地研究如何使用教材,改变以教材为中心的观念,教学内容与各科相联系,以体现品德教学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比如品德与社会《我爱祖国山和水》一课,以祖国的山和水为主线,将我国的疆域、领土面积、行政区划、有代表性的名山大川、台湾以及热爱解放军等方面的内容统整为一个单元,整合了地理、历史、政治、品德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和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准确解读教材,把握教材设计特点,以综合性的教学目标为导向,有机整合相关教学内容,整体实现各领域的教育要求。

二、关注品德课的生活性、活动性 1.生活性

生活永远是第一本教科书,“回归生活”是课程的本质理念,品德课堂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教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那么教学怎样体现生活性呢?

教师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的引导等方面要充分联系学生现实中正在过的生活,要考虑到学生生活中的需要,课堂教学要链接生活。如《规则在哪里》这课,教师以学生兴趣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这一社会现象为载体,以学生乐于参与的游戏活动为切入点,从无规则的混乱无序到有规则的井然有序,通过游戏感知规则的形成,感受规则所起的作用。又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寻找家庭规则、学校规则、社会规则,每一教学活动的开展,无不体现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学生的体验、感悟,使学生感知规则给我们生活、工作带来的安全与保障等益处,建立规则在学习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意识,促进儿童养成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当危险发生的时候》这课,教师也是紧紧围绕学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现象开展教学。如家中、楼道里的火灾,煤气中毒、交通事故、溺水等。学生有话可说,体现教学的生活性和有效性。 2.活动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活动为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与体验,因而被称为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教学中,教师通常是通过安排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讨论、操作、实践、讲故事、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做游戏等不同类型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用各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

品德新课程教学,多彩的教学活动已成为教学的一大亮点,为我们品德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要努力创设活动化的课堂,设计真实、有效的活动,注重活动的形式,更注重活动的效果。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获得真知,让有效的课堂活动,成就精彩的品德课堂。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第五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构建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综合的科学的课程,对于我国小学生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观有很重要的作用。而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教育的全球化的普及给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带来一定的影响。人们不是仅仅满足于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而是积极主动的开展开放式的教育模式,让小学生在学习好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又能得到许多的乐趣与感受。因此,在现阶段的社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开放式 课堂教学模式 简要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安排是为了让小学生能更好的做人,与此同时也是让教师能够更好的教育学生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做祖国的栋梁而不是一堆废柴[1]。但是,现阶段仍然有部分教师对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讲授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对于学生的精神以及心理方面的影响依旧没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开展开放式的课堂教育非常有必要,对于小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教师的教育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本文认为开展开放式的课堂教育模式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设计开放式教学的目标

开放式教学的目标应该被设计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基础性的目标;其二,弹性的目标;其三,发展的目标。基础性的目标指的是熟悉并且掌握北师大版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内容。弹性的目标指的是对充分掌握好相关知识的学生提出具有一定的难度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发展的目标指的是让学生能够贯彻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教育教学的长远目标是让学生不忘记学习,既通过学习课本的知识,也可以通过具体的生活实践获取知识[3]。例如,在学习《不忘过去》的课程时,可以先让学生预习好课本知识,然后按照时间的顺序写下一些大的事件,再通过一些英雄人物的伟大事迹的思考加大对课程的印象,与此同时教师因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今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二、设计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过程

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可以先让学生知道上课之前要学习的内容,与此同时告知学生查询相关课程内容的知识,可以通过网络的查询也可以去图书馆翻阅相关的资料;然后在上课的过程中让学生针对自己所查询的资料进行讲解或者对有疑问的地方自己去分析,教师在整堂课中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如何进行话题的探讨以及专业问题的分析,再针对学生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告诉学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最后就课堂学习的相关内容可以让学生带入家庭,主动询问自己的父母关于此课程的结论以及重要性在哪里,从而得到更多的感悟。例如,在学习《迈向和平世界》这一课程时,可以让学生搜集相关联合国的图片或者文字信息,然后再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交流,再把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得出其不一样的结论以及感受之后,再把这些想法记录下来,做成一个具体的版块,内容包括对于联合国的基础认识以及奥运会的精神象征,下课之后就相关问题对老师或者家长进行提问。

三、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教师为了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首先必须做到对学生课外知识的大量汲取这种行为进行大力的表扬,让学生明白不仅仅局限于对课本基础知识的了解,还需要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营养,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眼界。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信息的多元化,增强其自身的总合素质。例如,在讲授《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的资料搜寻查找相关的地球图片,对地球有一个直观以及整体的认识。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愿意听取相关知识的讲解,把所看到的、听到的知识进行多媒体模式的播放,增强学生的兴趣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建立好开放式模式的评价方式

对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方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评价,在期末考试中,可以用半开卷半闭卷的模式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检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而且反映出学生的真正想法,让学生的个性以及特点充分的展现出来,让教师以及家长能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学生的优点以及缺点在哪里。从而针对学生的缺点进行指导或者改正,对于学生的优点进行大力的表扬。让学生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首先,以评价学生对于社会生活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为主要目的,在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相关技能的基础下,按照学生的特点来完成相关任务;其次,在对学生综合成绩的评价过程中,不应该只注重结果,也应该对学生平时的表现以及完成相关作业的过程进行加分鼓励,希望学生自己能够明白做一件事情不应该只看结果,意识到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乐趣也是相当重要的。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立开放式的课堂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能够让学生对于学习的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品德与社会》课程真正成为一门受广大学生喜爱的课程。

【参考文献】

[1]胡黎明.精彩课堂,回归生活――浅谈哈尼族学生聚集地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J]. 科技展望. 2015(05)

[2]陈雪玲.运用优秀儿童电视节目创作理念的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研究[D]. 江苏师范大学 2012 (03)

[3]何慧晶,聂国权,刘金喜,杨嘉实. Analysis of the electrically forced vibrations of piezoelectric mesa resonators[J]. Chinese Physics B. 2013(08)

上一篇:浦发银行信用卡登录下一篇: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