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出口贸易论文

2022-04-17

摘要:福建以茶为著名,其生产的乌龙茶产量占据全国的五分之一以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茶叶出口贸易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茶叶出口贸易论文 篇1:

绿色壁垒对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摘 要: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全球经济一体化项目逐渐建立起来,相应的经济环境问题也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其中,绿色壁垒是绿色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手段,是一些发达国家凭借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优势地位进行贸易限制的方式,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项目产生了严重影响,需要贸易部门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性分析,提出具有时效性的解决措施。本文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遭遇绿色壁垒的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入手,分析了对贸易项目产生的影响,旨在为研究部门提供更加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绿色壁垒 茶叶出口贸易 原因 影响

1 我国茶叶出口贸易遭遇绿色壁垒的特征分析

目前,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结构中,主要遭遇的绿色壁垒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绿色技术标准造成的壁垒问题,由于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较高,甚至一些技术已经达到了垄断地位,这就使得一部分国外发达国家打着环境保护的幌子,借助一些立法手段以及措施,对技术标准进行苛刻的改良,使得一些国外产品在出口问题中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其中,我国茶叶出口过程遭遇绿色壁垒问题的情况时有发生,也是主要的问题之一。

第二,绿色环境标志也会形成严重的绿色壁垒问题,在绿色环境标志管理项目中,特别是在生产结构、使用过程以及消费项目中,要对环保要求展开综合性分析,实现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需求。在层层申请以及审批项目建立过程中,绿色环境标志的存在只是为发达国家提供了进口控制的理由和借口。例如,美国和欧盟发达国家的国际标准采标率已经到达了80%以上,日本制定国家标准,有90%以上采用国际标准,我国茶叶管理项目中国家标准只有40%左右采用国际标准。

第三,在绿色包装项目中,主要是为了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对废弃物的控制,确保回收效果和再生管理机制的综合性优化,积极建立更加系统化的分解机制,应用不被污染的包装。尽管包装项目是以保护环境为目标,但是,这种运行机制为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控制项目提供便利,也使整体包转管理机制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甚至使一部分包装不符合相关标准的产品无法有效进行进出口贸易,引起贸易摩擦。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欧盟对于绿色包装项目一直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对食品进出口也提出了更加苛刻的标准,对包装效果和包装材料等进行了规定。另外,要求整体回收率要控制在60%以上,循环率在55%以上,这些标准参数对于我国茶叶包装环节来说很难实现。

第四,绿色卫生检疫检控机制和管理措施也是导致壁垒形成的主要原因,多数发达国家对于过海关的产品和材料有非常明确的要求,要按照卫生检疫机制进行统筹控制,从而避免微生物以及添加剂等对货物产生制约和影响。但是,若是这种检疫检控机制过于严格,就会形成经济壁垒和进出口限制。

2 我国茶叶出口贸易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分析

2.1 我国茶叶出口贸易遭遇绿色壁垒的内部原因

在茶叶管理项目中,内部原因较为重要。第一,茶叶生产技术落后和品质不符合实际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相关部门管理人员的环保意识较为淡薄。我国茶园的多数工作模型和生产经营管理体系中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都较为落后,茶叶品质并不高。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农药大量使用会对我国茶叶出口产生影响,并且农药残留指标检测存在严重超标的问题,也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的制约和影响,会污染土地,导致恶性循环,甚至会对管理模型和管控措施产生影响。要对管理体系的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并且茶叶生产、茶叶种植、茶叶加工以及茶叶包装等问题缺乏有效解决措施,加之环保意识淡薄,也会使得管理模型和管控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相应茶产品遭受金属、病菌及放射物的污染问题相对严重[1]。第二,在实际管理结构建立过程中,由于企业认证意识并不强,也会导致整体管理模型受到限制和影响,甚至使整体管控措施和管理模型失去实效性,相关管理体系和运行无法发挥其实际价值,茶叶进口管理项目的绿色认证标准和相关工作落实情况也会受到影响。第三,茶叶出口项目缺乏品牌效果,规模和管控体系受到严重影响。在实际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由于多数企业主要是采取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这就对整个市场运行机制产生了严重的制约,甚至會使得相关管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市场中真正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数量较少,相关管理模型和控制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加之企业规模的限制,就会对相关运行体系造成严重的制约,其中主要的制约因素包括资金模块、设备模块以及技术模块不符合实际标准的问题,相应管理机制严重落后,也很会对整体管控体系的综合性升级产生制约,进一步加剧了中国茶叶品质的问题,我国茶叶不能在世界市场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和品牌效应,使得整体管理机制受到严重的制约,也是使得相关信息和运行机制失效的主要因素,直接导致了我国茶叶出口企业的经济受到影响,相关茶叶企业无法同世界知名的茶叶企业抗衡。

2.2 我国茶叶出口贸易遭遇绿色壁垒的外部原因

在对外部原因展开深度分析和集中调研的过程中,缺乏对环保意识和食品质量的需求,相关保护工作和项目运行效果也会受到严重的制约,食品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处理,但是,消费者在实际管理体系建立后,更加倾向于花费较高价格购买具有保障的食品,不愿用低廉的价格获取伪劣产品,正是由于消费观念的影响,进出口国家要在选择机制建立后关注产品的质量以及环保要求,结合绿色技术标准进行统筹分析和综合性管控。另外,国际政治形势也是对茶叶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2]。在国际形势相对平稳的环境中,各个国家的经济贸易暗流涌动,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国的关注,在管理路径和管控体系的控制方面,要结合实际管理需求进行统筹处理和综合性管控,确保管理体系和管理效果之间的稳定性符合实际标准,也为管理结构的综合性升级提供坚实基础。

3 绿色壁垒对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3.1 绿色壁垒对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影响

3.1.1 绿色壁垒对茶叶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

绿色壁垒对茶叶出口贸易产生的消极影响,会对整体经济贸易行为产生制约。第一,成本价格方面的影响,绿色贸易壁运行结构中,以严格的生产技术标准以及管控体系分析模型进行项目管理,会对检测标准进行统筹分析,确保管理模型和管控体系之间的稳定性发展,将其应用在茶叶企业项目中,会对其整体运行和管理机制产生制约,使得管理模型和控制措施之间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也会对管理模型造成严重的影响[3]。正是基于此,在我国茶叶生产、加工企业项目管理体系中,要达到发达国家的茶叶进口准入标准,就要积极践行更加系统化的控制机制,茶叶企业不得不通过加大资金投入的方式,从根本上改善生产和加工环境,使得整体成本管理项目受到影响,相关运行结构和管理措施失去实效性价值[4]。正是由于资金投入数额在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茶叶生产运行成本,会对整体管理机制的优化造成严重影响,使得项目升级和管控措施无法有序进行,相应地降低了茶叶出口企业的经济效益。

另外,在实际管理标准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型管控,进一步提高管控体系的有效性、提高处理机制和控制效果,为了达到发达国家的认证标准和实际效果,结合相关工作标准和管理模型,提高处理效果的实效性价值,并且建立健全更加系统化的处理措施,企业不得不开展各项认证项目体系,使得整体管理效果失去效力。认证涉及项目的过程和管理体系和实效性管理体系之间缺乏有效连接,茶叶的生产环节、加工环节和销售环节是非常关键的项目,整体运行过程复杂,会经历较长时间,这些也都增加了我国茶叶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除此之外,出口对经济力方面、行业稳定性等方面的影响,都是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管理需求进行统筹分析和综合性管理的过程[5]。

3.1.2 绿色壁垒对茶叶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

绿色壁垒对茶叶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中,也有一些积极的意义。企业环保意识增强符合实际标准。在经济贸易中,茶叶出口屡屡遭遇不公正待遇,在不公平和抗議的同时,需要进一步促进生产项目、加工项目和包装项目的升级效果,确保事先建立检测检验机制,为茶叶企业资金和精力的全面投入奠定坚实基础。相关部门要从长远角度出发,积极践行更加系统化的管控机制,提高绿色贸易壁垒效果,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效果。另外,在生产技术改进项目中,要积极建立更加系统化的管控措施,确保管理体系符合实际标准。但是,由于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过程中,长期的经营体系和管理机制会出现相应的改变,传统管理机制和管控措施存在技术性的严重落后,技术含量低的茶叶出口价格也相对极低,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管理需求进行统筹分析和综合性处理控制,确保相关信息处理效果和管控措施得以全面优化[6]。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借助严格的技术标准,进一步打压我国茶叶出口项目,尽管有环保体系和项目管理需求作为幌子,在实际管理体系建立后,也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有效化解技术标准,在实际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积极践行更加系统化的处理机制和管控措施,将相关项目运行措施作为管理目标,为项目升级奠定坚实基础,保证国内企业进一步优化开展学习和掌握新生产技术,提高茶叶产品的质量品质,有效管理和应对壁垒问题[7]。

3.2 出口国绿色壁垒对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

在形成贸易管理体系的同时,欧盟对于茶叶出口产生的影响和制约因素较大,由于相关制度和管理体系种类较为频繁,会导致标准更加的严格。在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欧盟实施的茶叶中农药残留新标准就对相关信息进行了集中调整和分析,其中,受限农药品种从6种一直增加到108种,农药从原来的29种增加到62种,相关信息和处理效果之间也存在相应的问题。除此之外,日本绿色贸易壁垒问题也需要相关部门进行深度思考和集中管控,积极践行更加系统化的管控机制,在日本提出的食品农业化学品列表中,茶叶涉及农药已经达到251种,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我国茶叶的管理效果也需要进一步得到优化,积极践行系统化管理层级,清晰且正确的认知到相关问题的重要性,提高管理效果和控制机制,需要为项目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管理体系建立和落实过程中,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积极执行更加系统化的管控措施,将管理模型和运行机制作为管理重点,实现项目综合性优化升级,并结合相关管理要求提高自身管理效果,为突破绿色贸易壁垒提供支撑,优化经济运行和管理效果,为项目整体化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武歌.基于国际标准差距视角下绿色壁垒对我国当前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6,38(08).

[2] 曹慧娟.强化政府职能突破安徽茶叶出口的绿色壁垒[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6,24(03).

[3] 符丽萍,魏聪辉.认清形势,开拓创新促进宁波出口茶业发展[C].2016宁波“海上茶路”国际论坛论文集,2016.

[4] 林畅,庄佩芬,黄娇娣,等.中国茶叶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兼论中国提高茶叶深加工水平的迫切性[C].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016.

[5] 管曦.中国出口茶叶产品的比较优势探讨——基于不同类别和包装的分析[C].2015年全国中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年会论文集,2015.

[6] 汪玲平.以科学发展观,开拓和保护出口茶叶名牌产品的效益[C].第十一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论文集,2016.

[7] 顾国达,牛晓婧,张钱江,等.技术壁垒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中日茶叶贸易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15,15(06).

作者:邵建芬

茶叶出口贸易论文 篇2:

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 要:福建以茶为著名,其生产的乌龙茶产量占据全国的五分之一以上。主要研究了福建省的茶叶出口贸易情况,首先介绍了福建省茶叶的出口贸易现状,然后通过对现状的数量,提出了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主要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面对的问题主要是贸易壁垒削弱福建省茶叶竞争力、市场拓展不足、缺乏知名品牌和茶叶质量问题,针对这些具体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期望能够对福建省茶叶的出口贸易起到有效改善。

关键词: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

1 福建省茶叶出口现状

1.1 出口规模

福建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域,在地理上存在的很大的优势,但由于国际贸易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给福建茶产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挑战。福建以茶为著名,其生产的乌龙茶产量占据全国的五分之一以上。福建的茶叶加工企业目前已有300多家,国家级企业为7家,从业人员300万以上。据统计,2017年生产的茶叶总产量高达258万吨,出口量更是达到了35.5万吨。出口金额为16.1亿美元,能够达到占比14%,同比增长8.4个百分点。而其中,福建省茶叶当年查了45.2萬吨,毛茶产值达235亿元,出口量达到1.95万吨,出口金额为2.33亿美元,出口量占生产量的4.3%,相比去年同期的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分别增长了2.2%和14.2%,为我国的出口贸易事业添上浓重一笔。

1.2 出口结构

福建省茶叶出口情况一直很好,主要的产品种类包括:乌龙茶、茉莉花茶、白茶、绿茶、普洱茶等,其中出口量增长最快的是乌龙茶,在全省范围内位居首位。福建省茶叶出口量目前总体向好,不但数量增加,而且价格上涨,据福建检验检疫局了解,目前民营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量增加,国有企业有所下降。2017年数据显示,福建省茶叶的出口一直表现良好,并向优发展,出口最多的就是乌龙茶和花茶,其中乌龙茶和花茶出口量分别达到了4439.4吨和942.5吨,占全国同种茶叶出口量的52.47%和33.90%,较2012年同期分别增长1.21个百分点和8.21个百分点,销售情况十分客观。

1.3 出口市场

福建省茶叶的出口量一直占据我国的首位,并占据了中国出口量的最大市场,销售的国家包含50多个,销售面积覆盖全球,主要的出口国家为日本、欧美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销往日本的占据最多,高达65%。福建省出产的茶叶出口的市场根据茶叶种类分类,相对较为集中。乌龙茶主要出口国为日本,其次为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国家,出口量最少的是属欧盟各国,但出口乌龙茶的数量近些年在各国之间都趋向平稳,处于稳定的状态。绿茶的出口国主要是非洲、日本以及欧美各地,销量也一直向好,对于欧美和日本市场,除了向其销售常规的绿茶以外,还会销售一部分的特种茶叶,主要包括毛峰、白毛猴、雪芽等优质品种,但国内这一类茶叶的产量受限,因此销售的数量也是十分有限的。红茶的主要出口国为英国,最主要的出口茶叶分别为正山小种红茶和工夫红茶,但由于英国政府近些年来对福建出口的红茶实施了严格的农残标准,迫使福建红茶的出口价格和出口量都下跌,茶农的根本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失。白茶的主要销售国家则是德国和港澳一带,主要的品种包括白牡丹和白毫银针茶。

2 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2.1 贸易壁垒削弱福建茶叶竞争力

福建茶叶主要销往日本和欧盟一带,但近些年来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在茶叶农药残留和卫生检测标准上持续提高,尤其是欧盟,在对茶叶的农药残留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检验调整,检测的方向和数量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这促使福建茶企慢慢处于被动的状态,导致出口范围和出口速度严重受损,直接导致我国福建茶叶的出口竞争力大大降低。近些年来,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在绿色安全上更加重视,对于中国出口的茶叶的检验项目越来越多,检验标准越来越高,甚至苛刻,然而福建省茶叶的生产企业大多数都是小规模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品质不尽相同,无法得到一个统一的标准。而各国的消费者对此要求也大不相同。自2000年欧盟实行新的农残标准以后,大量涌现了一批一批新的标准,更是让中国福建的茶叶出口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出口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2.2 市场拓展力不足

福建茶叶市场在出口地域上过于集中且产品的结构较为单一。对于国外而言,2017年为例,茶叶主要销往美国、日本、香港、欧盟和东盟等地,占据9成以上的市场,其中主要以销往日本的量最大。这些年,乌龙茶销往日本平均1.8万吨/年,占全年销售的八成。如此可以看出,福建茶叶的出口对日本的依附度很高,这就受制于日本,受其影响较大,存在一定的风险。近些年,福建增加了高档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出口地也包含了东南亚和香港等地,但依旧存在开拓市场不足的情况,易受到他国的影响。对于国内而言,主要以铁观音为主要销售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一带一路”的发展为福建带来了很多的机遇,但在沿线国家销售的方向由乌龙茶转变为了红茶,所以在此出口方面福建依旧面临了很大的挑战。

2.3 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中国的茶叶文化底蕴深厚,但对于茶叶市场来说,这一直都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没有确切的名称,福建茶叶市场同样如此。对于福建茶叶市场来说,首先没有建立国际知名品牌,一直都采用“中国传统名茶”这样的老字号的头衔,没有具体的标志性名称和特色。应该更多的发展为“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等具体名号。其次,在生产时,由于大部分企业规模小、投入少,没有龙头企业,导致茶叶的出口主要以散装茶为主,自主品牌少,对知识产权重视度不够。最后,福建茶叶加工厂的规模小,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等诸多问题也是导致茶叶利润降低的原因,阻碍了福建茶叶的发展脚步。

2.4 茶叶质量有待提高

随着绿色、安全理念的深入人心,在茶叶上面也是同样如此,福建出口的茶叶在卫生质量上仍然有待提高,曾出口日本和欧盟的茶叶都被通报过不合格,主要是农药残留方面,这也使中国茶叶的出口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茶叶质量的检测上面应该更加的重视。中国茶叶在从种植到采摘再到加工运输等方面都很好,唯一的缺点就是在农药残留方面严重超标,造成我国茶叶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受到质疑。中国的有机茶叶大部分销售到了国内,相比之下,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地将有机茶五五分分销给国内和出口,这样就使得在有机茶产业是中国处于劣势状态,在此方面应该有所加强。

3 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改进的对策

3.1 提高处理国际贸易壁垒的能力

3.1.1 政府方面建立和完善贸易壁垒预警体系

从国家层面来说,国家推行的“一带一路”政策以及汇集了民生,福建政府方面应当积极响应,各级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应当对茶产业进行扶持,更新设备、提高技术,鼓励各茶产业与前沿技术部门或者高校等相关科研工作单位协作,共同开发茶产业。同时政府建立完善国际化贸易预警体系,实时了解国际上有关于茶叶行业的动向以及相关的检测标准,建立网站,在网站上实时公布相关结果和信息,让广大茶商、茶企能够有途径了解,并及时响应对策战胜挑战。政府也应该出台关于污染物排放的相关政策,加大查处力度,保护环境不被破坏,保护中国茶文化和福建茶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大对茶叶方面的投资,通過组织公开课等方式发起对茶叶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的培训,使广大茶农、茶企业同志了解“有机茶”的重要性及相关的生产信息,分享国际上的检测标准,使大家自觉提高茶叶质量。

3.1.2 福建茶企积极应对

在面对茶叶方面的各项问题和挑战上,福建茶企应当积极主动应对问题,解决问题,首先应当提高自身生产水平,大力发展有机茶基地,生产前不用高浓度残留农药,生产中加大检测力度,生产后才能保证更好的与国际接轨,达到更高的水平。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国际信息,面对问题积极解决问题,采取响应的应对措施,合理合法进行谈判,了解各国的需求,根据各国的特殊要求提供响应的产品,更好的增加出口,提高出口量。当福建茶叶与别国贸易冲突时,也要大胆的利用WTO相关法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降低对自身的影响。

3.2 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3.2.1 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就是指调整茶叶出口的主要市场结构,较少对出口的依赖,在保持现有的基础上挖掘其潜在的更大的力量。同时,茶叶的生产和销售不能过于单一,要开拓心的市场,生产和研发新的市场元素,加强产品创新,如在生产和出口乌龙茶和绿茶的同时兼顾花茶、红茶,品种类别上可以有果茶、降压茶,加大生产和销售出口有机茶等等。同时加强品牌效应,并对茶产品本省进行深加工,生产具有特色的新产品,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可度,提高在国家上茶文化的知名度,从而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国茶文化在沿线国家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但一般以出口原料为主,附加含量较低,售后不够完善。应该从此处着手,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经营模式,针对各国的喜好,有针对性的种植和分销给各个国家,并慢慢拓展到茶的相关其他产品中,使其在调整中不断优化。福建茶企应该抓住机会,开拓国际市场,让茶文化在沿路上开花,在保持原有的基础上开拓出更广阔的市场。

3.2.2 推广闽茶文化

充分利用好茶叶的扶持政策,以及“一带一路”的良好机遇,使浓厚的闽茶文化与优质的茶叶更好的展现在国际的大舞台上。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更应该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来宣传茶文化,使茶文化流传到欧洲等地,并在沿途建立经贸合作,推动茶文化的发展和宣传。每年举办海峡两岸的茶叶国际博览会,更是要积极参加并推广闽茶文化,展现丰厚的文化底蕴,结合实际情况,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选环境优、规模大、底蕴好的茶庄园作为试点,吸引国内外游客参观,从而宣传茶文化。

3.3 品牌和龙头企业

3.3.1 加强茶叶品牌建设

品牌的建设就是一个产业的脸面,代表着企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福建茶叶可以将名茶与地理名称相结合的方式生产出具有福建特色的茶叶,成为此地茶叶的标志物。其次应当加强资金的投入,加入科研成果,创造高品质茶叶,加深品牌意识,这样才能在国际上有更好的发展,提高国际知名度,更好的销售到国际上。另外,福建茶产业仍以老产业为主,这一生产方式要有所改变,目前国际上更加重视绿色健康,应当从此入手,加强生产质量,加强宣传绿色健康为主,利用茶本身质量加外在宣传达到一个更好的效果,促进茶文化和茶企业的发展,创造属于福建自己的茶品牌。

3.3.2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

福建茶厂在地理位置上分布较为分散,不够集中,且中小企业较多,这在某方面已经严重制约了茶厂的发展,因此应该进行重整合,做成大企业,增强大企业文化,抱团出海。铜鼓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培养出“龙头企业”,与各分散的零散中小茶园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利用龙头企业的优厚底蕴和现金的技术资源,共同发展,最终形成规模经营,形成一体化的全面管理。

3.4 加强质量

3.4.1 提高质量意识

提高茶叶质量是茶叶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政府在此方面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可以结合互联网等现代的手段进行分享相关信息、挑战和应对措施。在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协调帮助下,带动农户也明确质量的重要,并实现生产绿色有机茶,茶叶企业也同样要降低农残标准,生产无公害茶,实现绿色包装。鼓励各相关企业积极争取ISO14000国际标准认证,并将此作为标准和宣传的内容,充分利用WTO规则,争取和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同时发展我国的茶文化,做到更好更大的宣传。

3.4.2 建设生态茶园

在建设生态茶园方面应该尤为重视,可以通过加强对茶园病虫害的放空,用有机肥代替化肥,加强茶叶清洁等方式对茶叶进行一个绿色处理。对涉茶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现场的指导,使操作上更加的规范,在生产管理模式上做到有记录可查,质量有监管可查,让消费者真正做到放心喝茶,放心健康。利用科技的发展与现代的先进设备成果手段,加大对茶叶的病虫防治工作,科学化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抓好各类人员的培训工作,控制好农药残留量,提高茶叶的品质质量,时刻了解国际动向并做到及时的分享给各茶商、茶农,严格把控把关,生产标准规格更高的茶叶,建设更好更绿色的生态茶园。

参考文献

[1]张璐,王松涛.云南省茶叶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08).

作者:刘嘉琪

茶叶出口贸易论文 篇3:

湖北省茶叶出口贸易技术壁垒研究

摘要:近年来湖北省茶叶出口贸易大幅增长,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帮助、新市场的开发等。本文通过湖北省近几年茶叶出口金额及出口种类,对湖北茶叶出口现状及快速增长原因做出阐述,并且对茶叶在出口贸易时遇到技术壁垒应对做出了案例分析。

关键词:茶叶 出口 技术性贸易壁垒

Key words: tea, exporting,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1 引言

湖北省是“茶神”神农、“茶圣”陆羽的故乡,产茶历史悠久,茶叶是湖北传统特色产业,也是湖北省最早“走出去”的产品之一。湖北省生产茶叶历史悠久,在历史上一直都是主要产茶区,是全国茶叶出口三大口岸之一, 其中较为有名的有:恩施玉露、大悟绿茶、大悟寿眉、金鼓露毫等,还有全国三大红茶之一的“宜红工夫茶”、羊楼洞的“砖茶”早在国内外享誉盛名。近年来湖北省茶叶出口贸易大幅增长,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帮助、新市场的开发等。在贸易出口不断扩大中,技术性贸易壁垒也在不断地增加,例如欧盟、美国等地区、国家不断增加的各种农药残留检测等,仅欧盟自2000年推出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规定后,截至目前已经有470余项检测项目,使出口贸易受阻。

2 数据研究

2.1 出口数据

湖北省一直以来都是全国茶叶出口三大口岸之一,自2010年以来湖北省茶叶出口贸易一直快速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10年湖北省茶叶出口金额为980万美元,到2014年湖北省茶叶出口金额达到8330万美元,整体贸易额增长了8.5倍左右,如图1所示。

2011年至2014年间,2013年增长率最高,原因主要有两点:

(1) 新市场的开拓。依托于国家“一带一路”政策,湖北省开拓了更多的新市场,例如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同时开拓了中国香港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市场,市场的不断开发促使贸易扩大,贸易额快速增长。

(2)产品单价的增长。根据数据表明,2014年湖北省出口产业的单价为每千克10.62美元,高出国内茶叶出口单价金额近一倍。也就是说,在出口量不变的情况下,湖北省茶叶的出口金额也会高于国内平均金额,保持出口金额的增长。

2014年湖北省茶叶出口额为8330多万美元,主要出口地区有中国香港、越南、马来西亚、俄罗斯、德国、美国、摩洛哥等。如图2所示。

由图2可见,与湖北省贸易额最大的是中国香港,占总贸易额的32%左右,其次是越南,占总贸易额的15%左右。

根据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湖北省茶叶出口集中在中国香港、欧洲、东南亚地区,传统的茶叶进口大国的贸易额都较少,例如美国、德国、俄罗斯,更有英国、日本所占比例更少,未在图中标识。数据研究表明,世界上公认的茶叶进口大国英国、日本、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湖北省对其的贸易额都较少,其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对茶叶中农药残留标准愈来愈多,并且各项指标也逐步加强,严重地限制了湖北省茶叶贸易出口额。

2.2 产品分类

在HS编码中将茶叶大致分为了5种,分别是绿茶、红茶、普洱茶、花茶、乌龙茶,湖北省出口茶叶种类主要是以绿茶类茶叶为主,如图3所示。

由图3可见,绿茶类茶叶的贸易额占湖北省茶叶总贸易额的90%左右。湖北省茶叶出口种类和我国茶叶出口种类组成类似,绿茶占绝对优势,大约占比都在85%~90%。产品种类的单一也是遭遇技术贸易壁垒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但遭遇壁垒可能贸易额会大幅度下滑,对出口影响较大。

3 技术贸易壁垒分析

茶叶作为我国传统饮料在全球市场一直是非常稳健的,出口一直保持较稳定的增长。但是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增加多种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检测种类,提高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3.1 欧盟

自2000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更为严格的茶叶中农药残留标准后,陆续出台茶叶农残标准,2003年的茶叶农药残留标准达到了193项。不断提高的农残限量标准成为了当前茶叶出口最主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也使得我国茶叶出口欧洲一度受阻,几年来一直呈下降的态势。2003~2004年,欧洲几乎全面禁止了对我国农残问题突出的乌龙茶的进口。

在2014年欧盟共对法规EC396/2005进行了22次修订,截至目前,附录II中共涉及茶叶农残限量标准242个、附录III中共涉及茶叶农残限量标准193个、附录Ⅴ中共涉及茶叶农残限量标准40个,法规对茶叶中农残限量要求共475个。

3.2 美国

2008年美国开始准备重新确定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特别是在当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执行“一律标准”(最低检出限量)要求。在执行后,中国茶叶多次被美国检出农残超标,如联苯菊酯、氰戊菊酯、三氯氟氰菊酯这3种农残本来不包括美国在茶叶上规定的限量指标,但美国部门却根据实际状况,在0.01~0.1mg/kg之间采用“一律标准”作为限量标准,这比欧盟标准更加苛刻。

同时在2003年,FDA执行《2002年公众健康安全和生物恐怖主义防范与应对法》,要求供美国居民消费食品的各类国内外企业都必须向FDA办理登记注册手续。

因此我国茶叶出口企业不仅需要支付大量的检验、测试、评估等费用,还要支付不菲的认证申请费和标志使用费,这导致了成本上升,进而消减了我国茶叶出口的竞争优势。

4 案例分析

美国国内生产的茶叶没有对硫丹最大残留限量设置标准,但是针对进口的茶叶设置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这是非常不合理的限定要求。浙江省国际茶叶商会及时反映,并联合美国茶叶协会、英国茶叶协会、印度茶叶协会,向美国环境保护局提出硫丹限量的异议案。2011年11月,美国环境保护局取消了仅针对进口茶叶的“硫丹最大残留限量标准(24mg/kg)”。

这项限量标准的取消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应对茶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案例。出口企业在不合理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面前,联合在一起,并团结其他国相关利益方,一起向出口国通过法律程序提交异议案,成功保障了自己在出口市场的的利益。

作者:姜康 江龙 陈琼 王文君 雷锐

上一篇:儿童电视分析论文下一篇:商事审判商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