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绩效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从工作机制和科学化要求为立足点,概括高校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分析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现状,并提出提高科学化水平工作机制的建议,包括明确高校定位,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渠道;抓好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激励;健全体系制度,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更好地提供服务;规范日常工作,奖励特色项目;抓好科研;珍视团结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党建绩效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党建绩效管理论文 篇1:

激励机制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高校党建工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探索和实施激励机制,不仅有利于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水平,而且对于高校整体工作的有效开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激励机制的角度,对高校党建工作进行粗浅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高校;党建;激励机制

一、激励机制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意义

高校党建工作水平和效能的提升同样离不开激励机制,单纯依靠党员干部的自觉性和奉献精神将难以确保日常工作的有效开展,党建创新则更加难以保证。

1.激发党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影响人

工作效率的心理因素核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能力,二是意愿。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关键。知识经验、智力水平、技能技巧等能力要素是能否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前提,没有这些能力要素作保障,要确保特定工作任务的有效完成是不可能的。而在特定能力条件下,工作效率则取决于个体的工作意愿。有意愿才有热情,才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才能够提高工效。工作意愿不是自发的,而是养成的。从个体角度看,工作意愿是人对于特定工作任务的效价评估的结果;从组织角度看,工作意愿则是政策制度对个体工作动机的激发,亦即源于激励机制的构建与实施。高校作为知识分子云集之地,其党务人员的个人能力,尤其是知识经验和智力水平等一般都比较高,因此影响其工作效率的核心要素其实是工作意愿和热情。

2.提升党建的工作绩效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绩效是指主体行为或者结果的投入产出比,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组织绩效建立在个人绩效的基础之上,但组织绩效并非个人绩效的简单叠加。只有在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达成统一的情况下,个人绩效的提高才能带来组织绩效的整体提升。因而高校党建工作绩效的水平不仅受到党建工作队伍个人绩效高低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到组织目标与党建工作队伍个人目标一致性的影响。高校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通过制度设计使党建工作队伍的个人目标与党的组织建设目标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由此可见,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构建是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绩效的关键,也是构建高校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的基石。

二、激励机制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实现路径

高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究高校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的实现路径十分迫切。

1.加强党建工作队伍建设

高校作为知识分子云集之地,其党建工作队伍的素质总体较高;但近年来我国高校党建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存在下滑之势。具体表现为:第一,高校党务工作者多以兼职为主,学院(系)党务工作者大多数是兼职;第二,入职要求偏低,学院(系)党组织和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在学科专业背景及职称等方面没有专门要求;第三,年龄结构呈现两极化态势,调查表明高校党建工作队伍中年龄在30 岁以下和50 岁以上者占大多数;第四,业务学习和培训不足,知识技能欠缺,这种状况在学生党支部书记层面表现尤为突出。第五,高校党建工作职位受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应有的权力保障和职务待遇,一些教职工党支部党务工作者凭人格魅力和奉献精神开展工作,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由此可见,构建和落实高校党建工作激励机制必须大力加强党建工作队伍建设。首先,要从体制上赋予党组织以应有的职务权力,为其发挥作用提供必要保障。无论是学院(系)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保障监督作用还是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都必须建立在一定权力保障基础之上。其次,要适当提高党务工作者的职级待遇,提高党务工作岗位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高校党委必须逐步转变“专职党务工作者职级待遇偏低,兼职党务工作者无经济待遇或只有象征性的报酬,仅凭党性修养和奉献精神从事党务工作” 的党建工作队伍建设现状,给予党务工作者以应有的职级待遇与经济报酬。第三,要重视和加强党务工作者的教育培训。 党建工作有其特定的工作规范,无论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贯彻,还是党员发展、党员教育、“三会一课”和民主生活会等日常工作的组织开展都有一整套完善的制度规范,做好党建工作必须了解和熟悉这些制度、规范、程序和纪律。因此,及时有效的教育培训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党建工作队伍建设的基本环节。

2.建立和推行绩效考核机制

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学院制管理模式的推行,绩效管理已经成为国内高校内部管理的主流模式,大部分高校已经在干部选拔、职称晋升以及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多年探索,并形成了若干不同的绩效管理模式。尽管绩效管理已成为高校内部管理的基本趋势,但党建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原因有二:其一是受到党建工作的传统定位影响;其二与党建工作绩效的理论研究不足有关。党建传统被看作是一种单纯务虚的工作,其工作性质决定其效果或绩效具有较强的隐含性、长期性和间接性,因此很难通过量化指标加以衡量。受到这种定位的影响,党建理论研究也很少涉及绩效考核问题。实际上,要有效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及其学院(系)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与保障监督作用,高校党建将不再是一种单纯务虚的工作,而是要做到“以虚带实,以实促虚,虚实结合”,这里所谓的“虚”就是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等; “实”就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专业学科建设等。“虚实结合”就是将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有机统一起来,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带动中心工作上水平,通过中心工作的扎实 推进体现党的领导作用和核心地位。另一方面, 党建工作尽管不同于教学、科研等工作那样,可以通过一些公认的量化标准进行评估,但其工作绩效并非绝对不可量化或无法衡量。事实上,工信部近年在所属七所高校中开展的“党建创优”工程便是对高校党建工作绩效,尤其是党建绩效评估的一次有益实践,对于建立和推行高校党建绩效考核机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从目前高校的实际而言,建立和推行高校党建绩效考核机制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进一步厘清党建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就是在澄清党建工作在中心工作中应享有的功能定位和职责权利的基础上,从根据学院(系)党组织和党支部对应的行政实体的工作或专业学科性质入手,分层确立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党建工作目标和内容。二是要科学构建党建工作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三是要切实推行绩效考核的过程管理,注意考核结果的及时反馈。考核目的在于提高工作绩效,绩效的提高体现在工作过程中,因此真正有效的绩效管理重在对工作过程的考核,而非单纯聚焦于工作结果。另一方面,提高绩效考核激励效用的一个重要手段还在于对考核结果的及时反馈———被考核者只有清楚地了解自身工作的绝对绩效和相对绩效值,并得到与之相匹配的报偿,才可能激发起进一步提高绩效的热情,明确需要继续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1]杨泉明.关于新时期加强高校党建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6 - 8

[2]钟会兵.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建的难点与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1):27

注:此文为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激励机制在赣州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应用研究》(编号13117)阶段成果。

作者:肖翰 陈小娟

高校党建绩效管理论文 篇2:

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工作机制研究

摘 要:从工作机制和科学化要求为立足点,概括高校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分析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现状,并提出提高科学化水平工作机制的建议,包括明确高校定位,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渠道;抓好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激励;健全体系制度,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更好地提供服务;规范日常工作,奖励特色项目;抓好科研;珍视团结等。

关键词: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工作机制研究

工作机制,①是工作程序、规则的有机联系和有效运转。工作机制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机制首先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有效的、较为固定的方法,党建的工作机制,不因党组织负责人的变动而随意变动;其次,机制本身含有制度的因素,并且要求所有相关人员遵守;第三,机制是在各种有效方式、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和提炼的;第四,机制一般是依靠多种方式、方法来起作用的。而科学化[1]的本质是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如何才能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科学总结实践经验,并把这些经验(包括教训)加以升华,从感性到理性,获得反映事物本质联系的正确认识,并用以指导实践。

在我们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党离不开群众,群众离不开党。党建工作是党联系群众的必要抓手。在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要求中,党建工作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在全国上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高校也需要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通过多层次、全方位、全覆盖深入细致的调研,摸清当前高校学习生活方面最需要、最迫切的困难和问题;摸清教工、学生、家长等群众对当前党风、政风以及社会风气最不满意的问题;摸清对党员领导干部反映最集中的问题是什么;紧紧围绕“转变作风、为民服务”的主题,科学、高效、扎实地开展党务工作。高校的党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显著,但在党员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等方面还有待加强。个别高校党组织在党员的教育管理方面观念落后,方法陈旧,效果不佳。

要提高高校党建的科学化水平,要始终坚持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的原则。在为民服务的工作中,不断总结,开创出符合高校特点的模式。在以党委为中心的校长负责制的高校工作中,首先要明确高校定位,并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渠道;抓好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激励;健全体系制度,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更好地提供服务;规范日常工作,奖励特色项目;抓好科研;珍视团结等。

一、明确定位,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渠道

“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2]”,加强高校党建应该围绕这个根本问题来进行。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齐秀生说,在高等教育领域,“围绕中心抓党建”就是:面向社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面向学校内部,以教学为中心;面向教育教学,以立德树人为中心[2]。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克服高校党建和事业发展“两张皮”、“空对空”现象。我们不能把党的教育和党的事业分开来看,党建工作不是简单地念党的文件,而是要看到文件的本质,把文件的精神结合高校的工作,以务实的态度贯彻下去。高校定位问题是根本问题。有外国学者曾经在公开场合说:“目前,中国的高校就是培养专家教授的。”培养人才的定位不清晰,培养的人才相对单一,确实是高校规划的大问题。美国的高校设置中,有专门培养顶尖政治家的政治学院、文理学院,在文理学院打下很深厚的文学功底,然后在哈佛、斯坦福这样的顶级学校继续进行非常艰苦的学习;有培养商业人才的商学院;有培养一般人才的社区学院,而且,社区学院成绩好的可以继续进入到更上一级学院,成绩是互相认可的,为各个层次的人才提供了学习的平台。

二、抓好人才的培养、使用、监督和激励

人才的管理是党建工作的重头戏。对于青年教师,如何使他们真正成为崇高思想的引领者、科学知识的传播者、高尚道德的示范者?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介绍说:应在“思想上教育引导、业务上扶持帮助、生活上关心照顾”。对于中年教师,要做好培训工作,使得不断接触新知识和新技术,激发其工作热情,以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干部,要做好干部的任免和职位监督的体系制度建设工作。职位任免上,避免干部权力过大,尤其是不能既管进口,又管出口。比如有的学校招生部门干部,既管招生,又管学生毕业,这就很容易滋生腐败。在绩效管理中,干部和所属部门要利益一致。比如说部门招生人数少,老师收入下降,但干部丝毫不受影响。这样干好干坏对干部没有影响的局面要在制度上予以控制。要建立有一定自主权,相对灵活的用人机制。建立评价体系,对贡献突出的教师可以高一级工资使用,而不是把好教师提拔到行政岗位,让他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当然,省一级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可以利用社会捐助等方式,设立优秀校长,优秀党委书记的评选,并发放有吸引力的奖金,来鼓励高校一把手开创性地工作。对于各类竞赛活动的奖励,要有相应的奖励标准制度。某校曾经出现过教学创新奖的奖励,第一届教师(也是处长)奖励10 000元,第二届教师(副教授)奖励3 000元,第三届教师(助教)奖励300元的巨大差距。在校内各类奖项的评选上,一定要控制干部得好处的比例,比如某学校在工会活动中,曾组织所有正教授参加的一个诗歌朗诵活动,结果发现,在学校仅有的10名正教授中,处级干部占了8个,在学校引起非常不好的负效应。要严格控制评优秀、评先进、评劳模等活动中干部的比例,尤其是优秀教师评选应严格要求是一线教师,而不是既当领导、又当老师的行政人员,这样的细节要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

三、健全体系制度,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更好地提供服务

江苏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说:“我们注重抓好学生党员质量提升的顶层设计。”“江苏构建制度体系、强化目标管理、注重过程督导。拓展学生党员质量提升的教育途径,抓好课堂教学、党校培训和各种新传媒的教育引导,全省高校建有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专题网站、博客、QQ群等近千个,日均登录10万人次。” 天津大学围绕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持续以“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建设高端人才队伍”、“组织实施科技大项目好项目”等三项重点工作为带动,推进了人事分配制度、内部管理体制等系列改革,促进了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

制度建设以提高工作效率为重心。要提高工作效率,形成主动办事、用心服务的氛围,就要让大家看到,用心工作和混日子是不一样的。需要从顶层开始设计制度。一要信息公开,二要真正能者多劳,三要形成倒评机制,让被服务者匿名评价服务者,或者开展群众路线,征求被服务群众的意见;形成及时办结制(规定办结事项的时限,如不能完成,要写明理由),首位负责制(第一位接待人员有义务负责到底)等。四是能上能下的薪酬体系。如虽然是正教授,但没有相应成果,应享受副教授待遇;同样,虽然是讲师,但成果比较多,应享受副教授待遇等。

四、规范日常工作,奖励特色项目

高校党建工作扎根于学科教学之中,扎根于日常教育活动之中。专业设置是高校第一要务。专业设置要和当地经济需求相挂钩,要根据省市发展战略调整、新增专业,到社区、工厂、卖场、酒店等行业调研需求,将专业培养具体明确到岗位群,为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要做好学校规划,部门计划和培养岗位计划,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严格技能要求,做好学生社团的组织、活动开展工作;做好毕业生反馈和回校为应届生做报告活动,通过谈工作感想,谈学校生活应怎么过的反思等内容引导在校学生,形成积极氛围;做好“扬帆工程”,为有创业需求的贫困学子提供创业资助或无息贷款等,鼓励学生自己创业。建立健全各基层党组织,鼓励基层党组织积极创建和申报“特色亮点”项目,开阔视野、强化责任、巩固专业、谋划未来,丰富内容,创新载体,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五、抓好科研,营造多样校园文化

将党建与教学科研融为一体。通过组建“教书育人先锋团队”、“学风建设先锋团队”、“实验室建设示范岗”等一系列创先争优载体,抓好教学科研工作。重视师德修养,树立一批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不计名利的师德典范;抓好教学教研,提升教学质量。注重发挥党、政、工、团以及学生组织的作用,通过新生入学摸底、师生访谈、社团活动、学科竞赛、“寻访大学生之星”以及关注贴吧论坛、微博信息、微信信息等途径,发现一批在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有计划地进行针对培养。

六、珍视团结,齐心协力共谋发展

如何提升高校领导班子办学理校能力?“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珍视团结”。党建工作本身就是以思想政治工作为起点,党委领导班子和校长班子要团结,系主任和书记要团结,教师之间要团结,学生之间要团结,只有大家珍视团结,才能齐心协力共谋发展。

党建工作,任何时候要依靠群众,以群众路线为根本路线,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在此基础上,结合本行业特点开展重点工作。要形成公平、高效的党建氛围,就要时刻听取群众意见,决不搞一言堂,时刻听取各阶层、各职位群众心声,齐心协力,共谋发展。

参考文献:

[1] 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虞云耀.在江苏省溧阳市召开“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课题交流研讨会上《关于提高党的建设科

学化水平的几个问题》的讲话[Z].2010,(9).

[2] 高校党建努力实现新突破[N].光明日报,2013-01-17.

[3] 袁新文,张兴华.山东省高校“党建很有人情味儿”[N].人民网—人民日报(北京),2013-01-19.

[责任编辑 陈 鹤]

作者:金迎春

高校党建绩效管理论文 篇3:

高校学生党建评价工作模式探索

摘 要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将管理学平衡计分卡法基本原理运用到学生党建评价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高校学生党建评价工作平衡计分卡

高校学生党建评价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组成部分,在工作实践中,借鉴管理学平衡计分卡法基本原理,运用到学生党建评价工作中,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本文拟就平衡计分卡模式推动党建评价工作进行浅要的探讨。

一、探索高校学生党建评价模式的意义

(一)探索高校学生党建评价模式,是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并对党的建设作出了“一条主线、五个重点、一个目标、六项任务”的总体部署。高校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是巩固党在高校执政基础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客观要求。

“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是高校党建的永恒主题,作为高校党建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党建,更是要在“合格”和“可靠”上下功夫。近年来,各高校在学生党建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的表现是在学生党建过程中大都重视过程管理,而忽视结果管理和评价管理,从而影响了高校学生党建管理的成效。探索高校学生党建评价模式,有助于改变这一现状。

(二)探索高校学生党建评价模式,是加强高校学生党建的重要途径。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千头万绪,内容众多,如党校培训、发展党员、党员政治学习、党组织活动、党员先进性教育等等,但归根结底不外乎三个环节:党建工作计划、党建工作实施、党建工作评价。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计划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第一阶段,是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起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施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主体阶段和中心环节,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功夫主要体现在实施阶段;而高校学生党建评价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既是前两个阶段工作的自然延续,也是衡量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尺度。

党建评价是衡量党建工作取得成效与否的重要手段。高校学生党建评价是对学生党建成效的考核与评价,旨在评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扬成绩、改正不足。作为一种评价机制,学生党建评价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对学生党建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实践证明,单纯注重过程而不注重结果的管理容易导致形式主义,而以评价指标作为工作导向容易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因此围绕学生党建评价体系抓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更能体现学生党建的方向性和目的性,更能抓出党建工作的成效。

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评价应把握的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高校学生党建评价要体现上级党组织对学生党建的目标、内容和措施的要求,因此在设计评价体系时,首先要把握好导向性原则。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把握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绝不容许在评价体系的内容上出现与党中央不一致的杂音。二是在内容的设计上要涵盖学生党建的全部。不能顾此失彼,否则容易让下级组织对党建工作“自我取舍”,不利于搞好党的建设。三是在权重设置上要有所侧重,以体现工作的针对性。例如,对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或一段时期的薄弱环节,可能权重要高一些,以此来引导下级组织在工作中抓住重点。

(二)可操作性原则。

一项制度的可操作性是其能否最终落到实处的关键。结合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建立与实际工作相匹配的评价机制,遵循的可操作性原则,必须做到三个方面:一是客观严谨性,评价的内容、措词都要反复推敲和提炼,既要覆盖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方方面面,又要避免评价指标设计的重复和关联;二是具体性,评价的标准必须是明确的,不能模棱两可,应尽量量化,从而保证评价的准确性;三是适度性,评价的标准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不能因标准的无法达成而挫败被考核方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三)客观公正原则。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评价体系的考核人员、考核过程和考核意见都要客观公正,只有客观公正才能体现考核的权威性。考核队伍的组成,除了要求考核人员公正正派的品质外,还应当尽量做到知识互补、能力互补、年龄互补和性别互补,以便形成考核所需的知识深度、广度和各方面能力,从而把工作做好; 考核过程要公开公正,考核人员要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不得徇私舞弊、弄虚作假。要慎重提出考核意见,要多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反复推敲,不能粗心大意、草率从事,以免因为评价不合适而影响下级组织的积极性。要达到上述要求,需在培训、阶段性考核、讨论、公示、决定等各基本环节建立相应的制度,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建立有据可依、规范有序、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

三、高校学生党建评价工作中平衡计分模式的应用探索

(一)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原理。

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dCard)是哈佛大学两位教授———RobertS•Kaplan和David P•Norton提出的。它不仅是一种先进的绩效管理系统,同时还是一种战略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系统有着一般传统财务评估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它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来测评一个公司的绩效指标,即财务、顾客满意度、内部业务流程及创新与学习能力,分别回答四个问题:顾客如何看我们?我们怎样满足股东?我们必须擅长什么?我们能否继续提高并创造价值?

(二)平衡计分卡在高校学生党建评价中适用性分析。

1、从组织理论来讲, 高校学生党建评价与企业绩效评估具有同一性。组织是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开放性社会单位,它内在包括静态的组织结构、动态的组织行为、生态的组织环境和心态的组织意识四个方面。同一性主要表现在:以组织目标为依据,以规范化制度化为根本,以组织行为分析为重点,以相关评估为基础,以员工参与为条件。这五个方面的同一性,决定了企业绩效评估可以借鉴并运用到高校学生党建评价中来。

2、从价值观来说,平衡计分卡的精髓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追求的终极价值是契合的。平衡计分卡的精髓是追求在组织长期

目标和短期目标、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先行指标和滞后指标、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外部关注和内部诉求等重要管理变量之间的微妙平衡,追求过去的经营结果考核与将来业绩评价之间的平衡,外部组织满意程度和客户满意程度之间以及内部的经营过程、激励机制、职员知识的学习和产品服务增长之间的平衡。追求这种平衡对现代组织而言,都非可有可无,而是生死攸关的。对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来说,对多种价值的平衡和对使命及组织战略的关注,更是不言而喻的事实。

3、从发展观的角度来看,平衡计分卡的内涵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一致的。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平衡计分卡特别侧重战略管理的实施和独特的平衡观、长远发展观等,“平衡”指的是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财务衡量与非财务衡量、落后指标与领先指标、内部绩效与外部绩效的平衡。平衡计分卡综合、全面的绩效评估视角和长短期目标相结合的评估体系,可以从理论上去处理好以上这些高校在实现科学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的关系。

鉴于以上几点的论述,可以说在高校学生党建评价中导入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管理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三)平衡记分卡在学生党建评价工作的具体应用。

根据“平衡计分卡”的原理与要求,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评价指标应包括四个方面: (1)主要工作业绩指标。主要考核对党员的管理方式、管理能力及对党政策的执行能力等。具体指标如:高校学生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和组织建设业绩;在实际工作中的政治作用和道德建设作用业绩;发展党员和教育党员业绩等一系列工作目标。(2)群众满意度指标。可利用常规评价中的群众评价来建立群众对大学生党组织的满意度评价指标。(3)学生党组织内部管理业绩指标。如政治学习和民主生活会实行情况指标、重大问题学习讨论汇报制度指标、学生党支部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指标以及党组织对党员的管理方式、管理能力指标和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能力指标等。(4)创新与学习指标。比如发展党员工作指标,党员个人的发展成熟指标,学生党支部的动态发展,学生党建工作方法的创新等。我们可以将平衡计分卡的指标作如下修改:

(四)在学生党建评价工作中运用平衡记分卡模式的效果预期。

通过实施平衡计分卡模式对学生党建的绩效推动过程中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从定位模糊到明确价值。通过平衡计分卡帮助重新审视自身价值,找到了党支部在全校工作价值链中的位置,使得工作定位清、任务明、责任强。

——从事务罗列到综合平衡。通过平衡计分卡使我们对能干的、想干的和应该干的事有了清醒认识,从而突出战略性任务,实现了长期与近期、务实与务虚、重点与一般的综合平衡。

——从职能导向到顾客导向。平衡计分卡要求我们通过不断分析内外部客户的需求,更加关注群众、服务群众。

——从难以量化到过程控制。平衡计分卡强调指标衡量和过程控制,彻底改变了偏重于定性描述和事后控制的管理习惯,使得学生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虚功实做”。

(作者:余海燕,硕士,2007年毕业于重庆大学,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骆 琪,硕士, 2007年毕业于重庆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07.10.15

[2]姚志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党建工作.前沿,2006.5.

[3]贾兰.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新思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4.

作者:余海燕 骆 琪

上一篇:高职院校绩效管理论文下一篇: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