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法律程序进行统计检查论文

2022-05-01

摘要:2009年3月国家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统计局颁布了《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6月又颁布了新《统计法》,为我们统计执法检查提供了有利武器,同时也向统计执法人员特别是基层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法律要求。文章从统计执法角度阐述了统计检查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包括执法检查前期准备阶段、检查阶段、违法案件的后续管理跟进过程等环节。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符合法律程序进行统计检查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符合法律程序进行统计检查论文 篇1:

基层统计执法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通过对基层统计执法工作情况的了解和分析,认识到,随着《统计法》贯彻落实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统计执法人员的素质普遍提高,但是,统计违法现象还时有发生,已经影响到数据的质量和领导的正确决策。为切实提高数据质量,针对目前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统计执法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基层;统计执法;现状;问题;对策

统计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统计作为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其基本特征在于从现象的数量方面观察现象密切联系的质的规定性,从现象质量与数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现象的数量方面。统计数据只有真实可靠,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信息、咨询、监督的职能作用。也才能正确决策,进而指导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执法工作是保障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统计法》贯彻落实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统计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数据质量不断提高。但是,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数据的违法现象还时有发生,有的地方还比较严重,为此,要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加强统计执法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基层统计执法的现状

(一)统计机构普遍开展了执法工作,近年来,随着《统计法》贯彻落实的不断深入,基层统计机构为提高数据质量,服务地方经济,方便领导决策,积极认真的的开展了统计执法工作,有效地遏制了统计现象,净化了统计工作环境。

(二)统计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以法行政,以法统计意识明显提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统计工作方法、环境和调查对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级党委和政府对统计信息的需求内容多、范围广、质量高,随着统计法制教育的不断深入,基层单位上报数据的质量明显提高,调查对象的配合意识逐渐增强,领导和统计人员恪守职业道德,统计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三)基层统计机构的地位有所提高,在领导的决策中享有充分的话语权,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统计法》宣传力度不断加大,执法检查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对《统计法》的了解逐步深入,统计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以法行政、以法治统理念深入人心,统计在政府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显现。

(四)统计执法力度加强,数据质量明显提高。近年来,基层统计机构以贯彻落实《统计法》为契机,深入认真的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工作,重点对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的统计违法现象进行了查处,同时对拒报、迟报进行批评教育,对统计力量薄弱,台帐建立不规范的现象,适时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培训。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增强了各级领导、统计对象和社会公众的统计法律意识,维护了政府统计的公信力。

二、基层统计执法的问题

(一)一些基层单位领导和统计人员统计法制观念淡薄,认识不足,执法意识不强,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不高,普遍存在畏难情绪,怕得罪人。不敢执法,不愿执法,形成不少统计执法空白点,虽然《统计法》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统计数据质量亟待提高,但统计执法工作却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尽管上面每年都布置统计执法大检查,但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大检查工作也总是走走过场,水过地皮干,起不到查处一个,警醒一片的目的。

(二)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数据的违法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地方还比较严重。由于领导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统计执法工作形势不容乐观,对违法现象查处不力。如:一些基层单位只考虑自身利益,没有大局意识,在上报统计数据时,领导说了算,让报多少报多少,统计人员迫于压力,很少坚持原则,以法统计流于形式;一些部门为了偷税漏税、为了政绩和升迁,不惜找熟人、拉关系,在统计数据上大做文章,这一方面滋生了腐败现象,败坏了社会风气,也为统计违法现象的存在和发生提供了温床。

(三)一些基层单位统计人员素质差,人员不固定,工作更换频繁,基础工作薄弱。在执法检查中,我们屡屡碰到单位“三无”情况,即被查单位无统计机构、无统计人员、无统计资料。一些单位统计人员三天两头换,统计人员的更换全凭领导喜好,工作连续性差,致使有的统计人员连最起码的统计知识都不具备。更谈不上对统计指标内涵的把握和界定,这直接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

(四)执法人员素质较低,方法方式有待提高。统计执法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因此,执法工作人员既要熟习统计理论和统计工作流程,又要要了解法律知识和法律程序,掌握工作方法和技巧。但基层执法人员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工作方法和技巧不够娴熟,人员大多是兼职,又没有进行过正规的培训,难以系统掌握法律工作程序和方法,有的虽然对统计业务比较熟习,但由于对法律知识掌握不够,使统计执法工作不能深入开展。

(五)执法人员和经费不足。由于基层单位力量与任务之间的矛盾长期未得到解决,基础薄弱、技术落后,人员、力量和经费不足等客观原因,制约了统计数据质量的把关、监督和检查。

三、基层统计执法的对策

(一)加强和促进统计普法教育,为统计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基层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和宣传《统计法》,守法是以对法律的理解为前提的自觉行动,只有具备一定的统计法律意识,才能把自己的行为同统计法律联系起来。知法、懂法,才能自觉守法和执法。我们要以执法检查为契机,广泛深入地宣传《统计法》,做到家喻户晓。首先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统计普法教育。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统计法》,要把学习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结合起来,同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其次,在各级统计机构和广大统计人员中普及统计法律知识。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是统计调查的直接实施者,对他们进行普法宣传尤为重要,使他们在学习统计法律规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和掌握《统计法》,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统计,做到自觉守法,严肃执法;第三,对广大统计调查对象普遍进行统计法律知识再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统计法制观念,使他们认识到准确、及时、全面提供统计资料的《统计法》规定必须履行的义务,违反统计法律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二)提高对对统计执法重要性的认识,基层单位领导干部要把统计执法工作提到战略的高度去认识,把这项工作作为提高数据质量,维护统计工作生命来对待,开展统计执法就是为了实施统计法律,维护统计法律的严肃性,更好地发挥统计法律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以提高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基层单位领导干部对待统计数字必须采取十分认真的态度,要去伪存真,务求实数,提高维护数字准确性的自觉性。这是对每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工作纪律要求,统计法颁布以后,保证统计数字的准确性提高到遵纪守法的角度来对待。实施统计法律,就必须加强统计执法,必须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工作中必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敢于直面违法者,只要事实清楚,程序符合法律程序,就要克服畏难情绪,排除各种阻力和干扰,果断查处违法单位和个人。不但要给违法者一种惩戒,而且要给没有被发现的违法者一种震慑,使统计执法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加强统计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统计执法队伍是一支重要的统计干部队伍,是执法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统计执法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执法水平和能力和强弱,将直接影响工作的效果,为此,基层单位要抽调精兵强将充实执法队伍,加大对执法工作的投入,关心和支持执法人员开展工作,解决工作的困难和问题。要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培训制度,定期对专业人员进行统计执法工作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教育培训,完善执法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队伍的整体专业知识水平和创造能力,同时,执法人员在工作实践中要注重学习与总结,积累经验教训,掌握方法技巧。从而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执法队伍。为统计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执法监督检查,规范执法检查行为。监督工作不仅要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纠正错误、解决问题,这就是监督效力的发挥。统计执法监督是做好统计工作的重要保证。加强统计执法监督是维护统计法律尊严的重要措施,是保障统计法律贯彻实施的基本条件,是制约权力滥用的重要手段。立法是前提,执法是关键,监督是保证,加强这项工作在于发现基层单位统计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程序是否合法、规范,事实是否清楚,处理是否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1]虞华,顾德富,赵同庆.新形势下统计体制与统计执法机制改革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5(8).

[2]叶君龙.关于统计执法工作的若干思考[J].浙江统计,2015(1).

[3]王康福.当前基层统计执法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青海统计,2014(12).

[4]张举.关于新形势下基层统计执法的几点思考[J].科技向导,2012(26).

作者简介

张彦,男,1965年9月,河南鹤壁人,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统计师;研究方向:高校统计工作方法及统计报表的搜集和上报。

作者:张彦

符合法律程序进行统计检查论文 篇2:

统计检查要依法执法

摘要:2009年3月国家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统计局颁布了《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6月又颁布了新《统计法》,为我们统计执法检查提供了有利武器,同时也向统计执法人员特别是基层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法律要求。文章从统计执法角度阐述了统计检查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包括执法检查前期准备阶段、检查阶段、违法案件的后续管理跟进过程等环节。

关键词:统计检查;执法检查;依法执法

2009年3月25日,国家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统计局颁布了《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6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又修订了新《统计法》。国家如此重视统计法律法规,统计系统在2009年必定要进行一次大规模地宣传、检查行动。县级统计局作为统计执法检查的先行兵,在统计执法过程中如果有不符合法律程序的行为,就会让被调查人抓住把柄,影响执法效果及统计形象。统计执法检查是统计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统计活动中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及对统计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处罚等各种活动的总称。现根据《统计执检查规定》把统计执法检查易忽视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做好统计执法检查前的准备

1.制定统计执法检查计划。周密的执法检查计划,有利于对整体工作的全面指导。检查计划要包括检查的依据、时间、对象、事项和组织形式等。

2.提前通知被检查对象。在统计执法检查前,我们要提前2天通知被检查对象,通知内容包括检查机关的名称、检查的依据、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对被检查单位的具体要求等。对有统计违法嫌疑的单位实施检查,检查通知可于检查机关认为适当的时间下达。

3.一般案件调查人员不能少于两人,就是说一个人不能进行统计检查,这样的统计检查违法,结果是无效的。

4.准备统计检查证件与文书等。统计检查证件是不可缺少的,要携带《统计执法检查证》和《行政执法证》,两证缺一不可。还有准备必要的统计法律文书、计算工具、基层报表和有关统计法律法规、制度等。

二、统计执法检查的工作阶段

有了充分的准备,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实质性工作,深入开展调查。深入调查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出示《统计执法检查证》和《统计检查通知书》,不出示的属于程序违法,要让被检查单位核实确认。

2.做好调查笔录。笔录是检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作出行政处罚和进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重要间接证据。笔录一般采用问答式的记录,主要是围绕查出的统计违法事实通过笔录予以肯定,以作为证据。最后一句一般为:“若对上述内容无异议,请签名。”被调查人签名签在最后。笔录要注明第几页共几页,一份笔录若多页的可盖连章。每个修改内容的地方要盖章。

3.做好统计检查的取证工作。在取证上,必须将能够比较鉴别的互相印证的物证如报表、台账、原始凭证、推算、估算、核算的草稿收集齐全,这是证明存在统计违法行为的直接证据,一般可用复印件,要被调查人盖章认可。也可采用摘录的方式,要被调查人盖章认可,注明出处。

物证比笔录更重要,两者要相互印证,做到人证、物证齐全。所谓证据确凿、事实清楚要依靠证据来说明,否则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4.遵照法律文书常规写法。法律文书的格式应该统一,要求字迹工整,使用统一的标准化汉字,下面介绍在统计检查中涉及的主要法律文书:

(1)统计检查查询书。主要用于在统计检查中被调查人上报的统计数据不实和不上报统计报表的情况,经发出查询书后,被调查人不按照查询书规定的期限内提供或上报相应统计资料、统计报表作拒报处理。统计检查查询书上要写清答复或接受检查的地点、联系人、联系电话等。

(2)统计检查意见书。主要用于在统计检查中,被调查人统计违法行为比较轻微,不一定给予行政处罚,或是统计活动不够规范等需要整改的,发统计检查意见书要求被调查人认识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予以整改,保障统计工作正常开展。

(3)实施行政处罚告知书。行政机关对被调查人的违法行为准备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之前,要制作行政处罚告知书,告知当事人,其什么违法行为触犯统计法律法规的什么条款,依据统计法律法规的什么条文规定,拟作出什么行政处罚,同时告知当事人有陈述权和申辩权,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向拟作出行政处罚的统计部门反映情况,提供新的证据等,避免出现差错。行政处罚告知书是行政处罚决定还没有正式作出,对相应的统计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尚待进一步加以确定,要认真听取当事人对具体情况的陈述和申辩,根据实际情况,有可能减轻或免除处罚。

(4)听证告知书。若对被处罚对象作出5000元以上的罚款,按规定向当事人发出听证告知书,当事人在收到听证告知书后三天内决定是否听证。听证的费用、组织等都由作出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负责。听证应公开进行,可组织新闻媒体、其他行政执法机关、行政机关等旁听,这一点应在送达听证告知书时向被调查人讲清。听证告知书可与行政处罚告知书可一起制作送达。

(5)行政处罚决定书。一旦行政处罚决定书做出,它的结果(罚款数额)就不可改变。处罚决定的作出,要经过告知,陈述、申辩、听证过程,最后经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签发。决定书的主要格式类似告知书,按照格式注明当事人的什么行为触犯统计法律法规什么条款,根据统计法律法规什么条款作出什么行政处罚。下面是告知交纳罚款的开户银行、账号,最后是告知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即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后,60日内可以向作出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的同级政府或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在3个月内直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但不管是否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一般不影响行政处罚的执行,若拒不执行行政处罚的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逾期不缴罚款的,每天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6)送达证。在实践中,主要用于行政处罚、催报统计报表、统计检查查询书等,是是否收到法律文书的证据。这是当事人收到法律文书的重要证据,要求当事人签字盖章。

(7)适用法律法规要准确。在统计执法活动中,对法律条文的引用必须准确。不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如行政处罚)无效(或被撤销)。引用的法律条文要具体到条、款、项。作出的行政处罚要有法律出处并符合法律规定,必须严密。

三、处理统计违法案件的过程

立案:查处案件先办理立案手续,填写统一制作立案审批表,经过有关领导批准后,再进入查处程序。

调查:对在统计检查中发现的统计违法行为,对取得的相应证据,应查验是否正确、充分,若不足的则需进行补充调查。对来自举报或工作中发现的统计违法行为,要进行初步调查,看是否符合立案条件。若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后进行调查取证。

处理:对统计违法案件作出处理决定时,要掌握公开、公平、公正、合理原则,重大的统计违法案件的处理,要经过检查组集体讨论。具体处理中要注意告知、听证、送达等环节,不能忽视细节,如程序不合法则行政处罚要撤销。

结案:待行政处罚决定执行完毕,将相应材料整理成册,填写结案审批表,做好结案工作。

备案:查处的案件报上级部门备案,重大案件报同级政府法制部门备案。

总之,统计执法检查是规范和管理统计活动的一项严肃工作,必须按照统计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律的规定,行使统计检查职权,树立统计法的权威性,切实发挥保障统计数据准确可靠的作用。

作者:赵 霞

符合法律程序进行统计检查论文 篇3:

检察院法律监督权的定位与完善

[提要] 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是一个涉及到诸多层面的重大问题,虽然我国宪法对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做了规定,但是,根本法上的抽象规定往往难以解释具体的制度实践。因此,必须从检察权本身的性质和定位、其在检察院整体权力结构中的位置、这种程序性权利如何依靠制度本身的力量发挥作用三个方面予以明确。

[关键词] 法律监督;制度论;检察权

[作者简介]欧阳峰(1966—),男,新余市渝水区检察院检察长,硕士。(江西新余338025)

一、检察院法律监督权的定位

无论是固有的解释模式,还是现有的前沿研究,都很少直接对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本身做出说明,而往往是在研究检察权的整体性质时,由于理论解释的必要才提及法律监督权的位置。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奇怪,而且恰恰说明了对法律监督权的定位必须以对检察权的定位为基础和前提。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作为一种程序性权利的法律监督权才得以成为众多理论研究的焦点。

笔者认为,法律监督权作为检察院各项职权的共同属性,不同于传统的行政、立法、司法权,权且将其称为“第四权模式”。进而言之,前三者之所以同时在实质层面忽略了法律监督权,是因为它们的理论基础都是西方自由主义的三权分立理论,而不得不将法律监督化解到司法权或行政权之中;而法律监督权说正是要跳出这种理论模式的禁锢,恢复法律监督权在理论层面对三权分立的超越和在政体层面的意义。

我们可以对法律监督权这样定位:法律监督权是检察权中的一项具体职权,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属性,是一种程序性的权力,区别于公诉权等实体性权力,它的制度意义在于通过程序性的设置,监督其他公权力的法律活动。因此,如果说公诉权是检察权在诉讼活动中的具体运用,那么,法律监督权则是检察权在非诉讼活动中的程序性展现。以下将引入制度论对这一程序性权力做出具体说明。

二、制度论要义及其理论意义

1.为什么要引入制度论分析法律监督权。目前占据主流地位的理论分析模式主要可以归结为“公诉中心主义模式”与“第四权模式”,它们对检察权法律监督权的不同观点正是其分歧所在。由于“第四权模式”将法律监督权作为一种具有宪政意义的新型权力设置,因而它提出了诸多完善法律监督权的方案。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如果在设置和完善这些职能性权力时,只注重职权本身的精致,而忽视了法律监督权的在整体制度中的位置和这些职权结构性、程序性,那么,不管这些职能性权力的范围有多宽,也难以有效发挥法律监督权的制度功能。例如,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享有立案监督权,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面对公安机关不立案或只立不侦的行为往往无能为力,其主要原因不是检察机关疏于职守,而是法律在设置这种立案监督权时,既忽视了检察权与公安机关侦查权之间的结构性关系,又忽视了立案监督权本身的结构性与程序性,导致这一职权无用武之地。而按照制度论的观点,立案监督权首要需考虑这一职权所关涉到的两个公权机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权力的制度结构性,其次要考虑这一职权本身的权能结构性与程序性,增加纠正违法的问责权与程序启动权。

也就是说,只有依照权力本身所包含的结构性与程序性特征,检察院法律监督权的配置与完善才能落到实处。这是正是我们引入制度论的原因所在。

2.权力制度论在法律监督权中的初步分析。按照“第四权模式”,我们倾向于认为公诉权并不属于法律监督权,除此之外的职务犯罪侦查权、批准或决定逮捕权、公诉权、对刑事诉讼、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活动的监督权以及法律赋予的其他职权才属于法律监督权。

法律监督职权的程序性是行使任何一项具体法律监督职权时都必不可少的前提,多个权力要素所组成的程序链条以一种前后相接的组合形式构成了具体法律监督职权的根本,正是这种权力要素之链条保证了监督职权的中立性与非人格性。而且,这种程序链条与组合形式并不会随着检察职权的不同而改变。这意味着,尽管法律监督权的各项职权的具体内容会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在构成上的程序性与链条性却是基本相同的。正是这些基本的程序性权力要素或者说“权力点”构成了法律监督权的本质内容,它们是法律监督的各项职权能够客观存在并发挥法律作用的程序基础。但是,另一方面,也必须认识到,权力的程序性不是抽象和空洞的,它必须体现在具体的法律监督职权之中。只有把这两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才能保证法律监督权的有效行使。

三、检察院法律监督权的完善

基于上述思路,权力制度论对检察院法律监督权的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权力的媒介性所揭示的意义,即权力的媒介性决定了法律监督权的设置必须考虑到与其它公权力的关系,比如检察院法律监督权与检察院的公诉权、人大的监督权等权力之间的关系,这种完善需要从一般层面的法律制度着手,笔者称之为“制度性完善”;二是,权力的程序性所蕴含的意义,即权力的程序性决定了法律监督权本身有着特定的结构性,而正是这种结构性才能保障法律监督权以程序运行的方式落到实处,产生积极的实效,这个层面的完善需要从监督权的各种具体职权着手,笔者称之为“职权性完善”。同时,必须予以强调的是,上述两个方面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做此严格区分是出于理论阐释的需要。

1.权力的媒介性与制度性完善。首先,在检察院内部设置统一的“法监部门”,专门行使法律监督权,直接对同级人大负责。

无论是在法律规定上,还是现实法律实践中,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与人大的法律监督权在范围和职权上都有所重合,二者的关系也一直都是理论关注的焦点,因此,检察院法律监督权的制度性完善必须对此问题予以澄清,谋求妥善的制度安排。从检察实践来看,在检察院内部存在制度性的矛盾:一是人民检察院既要行使侦查权,又要行使监督侦查的权力(侦查监督权)。这就产生了人民检察院在行使侦查权时的“自己监督自己”的问题,二是人民检察院既要行使公诉权,又要行使诉讼监督权。这使得控方在刑事诉讼中享有超出其诉讼地位的“特权”。

要解决上述困境,重新设置制度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既避免检察院的“自我监督”,又能兼顾人大的法律监督现有的位阶。一个恰当的选择即是在检察权内部设置统一的法监部门,直接向同级人大负责。这不仅避免了在监察机构之外重新设置新的独立的检察机构,而且,它直接同级人大负责,保证其具有相当程度的中立性和超然性,有利于监督权的行使。

进而言之,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制度设置符合上文所分析的权力的媒介性特征:这一法监部门既属于检察机关,又直接对同级人大负责,它在权力位阶上的中间性使得它可以将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与人大的监督权勾连起来,使得法监部门的职权成为人大抽象监督权的现实化和具体化,这正是权力制度论的应有之义。

其次,法监部门的权力不仅包括一般性的法律监督权,比如对行政诉讼、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而且,可以赋予其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权。

最后,要在制度上突破“自上而下”的监督传统,撤销行政监察机关。

2.权力的程序性与权能性完善。如上所述,权力本身的程序性意味着,法律监督的每一项具体职权都是以一种“程序链条”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而这种链条又包含了特定的“权力点”,正是这些权力点共同连接而成的程序构成了每一项职权的本质。在此,笔者认为,每一项职权都包含了三个“权力点”,即知情调查权、案件处理程序的决定权、责任追究程序的启动权。这三项结构性权力点,尽管功能各异,但相互作用,紧密联系。其中,知情调查权是检察院法律监督权的前提性要素,构成了每一项法律监督职权程序链条的起点;案件处理程序决定权是第二个“权力点”,它是在检察院获得相关信息、发现问题之后的逻辑结果,但它是一种程序启动权,而不是对所发现问题的实体性处置权,与此相对,被监督的对象负有配合监督的义务;责任追究程序的启动权是对监督结果的程序性处置,是法律监督权落到实处的效力保障。因而,三者前后相接,共同构成了法律监督的程序性本质。以下将按照这三个权力点分别从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的监督、民事审判监督三个方面做出分析,并提出完善建议。

(1)立案监督。立案监督是指检察机关对刑事立案主体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以及刑事立案活动是否合法所进行的法律监督,这是《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刑事监督职能。但是,检察机关在履行这一职能时,却会面临程序上的困境:一是立案不及时。从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而没有立案,到检察机关因主动发现或因受害人举报、申诉、控告而对此开展立案监督,并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从检察机关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而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到公安机关接通知后立案,显而易见,这一监督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限。刑事案件的侦查,有很强的时效性。若立案不及时,必定延误侦查时机。二是公安机关拒绝立案却无法律责任。当检察机关认为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公安机关接通知后应当立案。但是,公安机关仍然拒绝立案的,检察机关就无能为力了,而且公安机关也没有相应的法律责任。

针对上述分析,按照权力的程序性特征,笔者对立案监督提出以下建议:

其一,赋予“法监部门”明确的知情调查权,而且这一权力的实现不是仅仅依靠法监部门自身,而是主要通过对被监督对象施以特定的义务。同时,这种义务也同样适用于其他法律监督职权。这些义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报送备案义务,如立案情况备案、刑事强制措施决定、变更、撤消的备案、撤消案件或者将刑事案件转为行政案件处理的备案,等等;答复检察机关查询案件的义务,包括行政机关答复不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理由,公安机关答复不立案侦查的理由,答复撤消刑事案件的理由,答复逮捕后变更强制措施的理由,等等。此外,如笔者上述所言,我们所建议的对行政机关抽象行政行为的法律监督权更是依赖于相关信息的事前备案。

其二,在立案监督方面,赋予“法监部门”明确的“责任追究程序的启动权”,即在一定的期限内,若侦查机关仍然拒绝立案的,法监部门可以启动责任追究。这意味着,当监督部门面临上述第二种困境时,就可以运用这一启动权,将拒绝立案的侦查人员拉入责任追究程序之内。这样,摄于这种追究程序,侦查机关就会更积极地进行相关活动,因此也就实现了法律监督的目的。

(2)对侦查活动的监督。这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种法律监督权力。但是,在现实的侦查活动中,这一权力变成了纯粹的置身事外的“观察”,而失去了监督的意义。根本原因是它缺乏特定的程序保障:在现行的监督程序中,除了逮捕犯罪嫌疑人须经检察机关批准外,其他侦查活动中涉及公民人身权、财产权的强制措施(包括拘留、监视居住、取保候审、搜查、扣押、查封、冻结等)均可以由公安机关自主决定。因此,按照上述有关三个“权力点”的分析,若要完善对侦查活动的法律监督,就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按照程序性的要求,将这项法律监督权分解为三个权力点。从监督的角度来说,这三个权力点是:对侦查活动的知情权、对违法侦查活动的建议权、建议被拒绝时的责任追究权。从侦查机关的角度来看,它们则是:呈报侦查活动的义务,改正违法侦查的义务、承担相应责任的义务。在此基础上,对侦查活动的监督将变成一条联系的事件序列:侦查机关在侦查之前向检察机关呈报侦查计划及实际侦查的情况,检察机关予以审查,若发现违法措施则提出建议、予以纠正,若侦查机关拒绝此建议,检察机关便可启动责任追究程序。

另一方面,由于刑事诉讼法第66 条规定,必要的时候,检察院可以派人参加公安机关对重大案件的讨论,第107 条规定,检察院在审查案件的时候,对公安机关的勘验、检查认为需要复验、复查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复验、复查,并且可以派检察人员参加。因此,应当强化这个参与机制,以充分体现检察院的主动性。而且,“徒法不足以自行”,只有让监督人员参与到实际的侦查活动中去,才能真正让监督程序运行起来。

(3)对民事审判的监督。就性质而言,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一种补救性程序,是在民事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后、对此进行的事后抗诉。但是,按照权力的程序性特征,这一监督职权存在两个根本缺陷:一是,抗诉权的行使缺乏法律程序上的保障。民事诉讼法虽然赋予了检察院对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权,但未明确规定实现其职能程序性措施。制约这一监督权的关键是抗诉程序问题,从民事抗诉案件的受理、立案、审查终结到提请抗诉、决定抗诉和提出抗诉的全过程均无明确的法律规定,仅有高检院制定的《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二是,对民事审判的监督只有抗诉一种方式,而是抗诉是一种事后监督,难以涵盖整个民事审判过程。因此笔者建议对监督方式进行创新和丰富,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赋予检察院再审建议权和建议回馈知情权。所谓权力的程序性,意味着权力运行的灵活性和柔软性,法律监督权也是如此。由此而言,抗诉权在内容和行使方式上就有些过于强硬,可以增添再审建议权对此进行适度的平衡。而且,此处的再审建议权并非空无内容的建议权,而还包含了建议回馈的知情权,也就是说,法院在接到再审建议时,必须在一定期限内做出答复、详细理由以及具体的措施。若是建议未被接受,再行使抗诉权也不迟。

其次,设置对调解、执行的监督机制。根据实际的统计调查,在目前的民事审判中,调解结案所占的比例很大。但在调解的过程中,却时常出现违背当事人意志、损害他人利益、违反法律实体规定等现象。与此相比,在民事执行活动中存在的“执行乱”、“乱执行”等问题也不容忽视。虽然抗诉的范围并不包括民事调解和执行活动,但是调解和判决、裁定一样具有法律约束力,而执行活动则直接与人民的切身利益相关,因此也应当对其进行监督。即便不能纳入抗诉的范围,也可以将其纳入再审建议权的范围。

最后,将民事审判监督与查处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结合起来。抗诉是对民事案件审判活动的事后监督,查处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是对人的监督,二者不仅都属于法律监督权,而且在实质上存在密切联系。因为许多被提请抗诉的民事判决,正是因为相关司法人员违反法律的逻辑结果。

[责任编辑:赵财锋]

作者:欧阳峰

上一篇: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律探讨论文下一篇:体验式教学急危重症护理学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