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专业本科生学籍管理论文

2022-04-22

摘要:转专业政策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体现。大学生转专业有内因和外因,其中学习兴趣和就业前景是主要动机。大学生转专业是对高考“一考定终生”的弥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转专业学生面临学业适应等问题,给学校管理带来一些难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转专业本科生学籍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转专业本科生学籍管理论文 篇1:

高校本科生转专业现状研究

摘 要:转专业问题是当今大学生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该文针对江苏某高校数学学院本科680名師生进行调查,从转专业原因、转专业学生遇到的困难着手,提供建议与意见。其中包括对转专业政策的探讨与专业辅导,构建本科生转专业体系。

关键词:本科生转专业 转专业政策专业辅导现状研究。

由于我国高考录取形式等多方面的原因,不可能所有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学习自己满意的专业,因此转专业问题成为高校迫切关注的问题之一。转专业问题关系到学生的性格发展与能力发掘。如何做好转专业工作,构建本科生转专业体系,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当前关于转专业的研究有很多,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关于转专业制度分析,比如苏强[1]在通过分析学生对转专业制度的满意度,提出对转专业制度的改革建议,但是论文是从整个大方向对转专业制度进行反思,针对具体的专业方面研究很少。

关于转专业动因分析,这类论文颇多。有将专业兴趣、就业前景、师资力量、学习能力等作为转专业主要动因的[2];有将从众心理或在原班集体中适应感较差作为原因的[3];有将家庭成员的文化、填报志愿的依据等作为动因的[4]。

关于转专业的适应性分析,把学习状态、人际关系、成绩变化等方面作为适应与否的考量标准[5]。但是他们对于学生转专业前后的学习生活状态没有全面的分析。

该文针对江苏某高校数学学院本科680名师生进行调查,将学生转专业之前与之后学习生活状态进行对比,更加立体全面地分析转专业现状,深入分析转专业学生给现专业学生带来的影响,以及为转专业学生构建学业辅导体系,提出应对措施,构建本科生转专业体系。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为帮助转专业学生更好的融入现专业学习生活,现以江苏某大学数学学院2013级至2016级约 680名师生为样本,进行有关转专业问题的调查研究。

受访群体包括12名教师及668名学生,其中大一学生172名,有效填写人数为169名,占25.68%,大二学生168名,有效填写人数为166,占25.22%,大三学生183名,有效填写人数为181名,占27.50%,大四学生145名,有效填写人数为142,占21.58%。该次调查针对转专业学生共发放16份问卷,回收率为100%,针对非转专业学生共发放652份问卷,回收率为98.6%。符合度良好。针对教师采用半结构性访谈调查的方式,较为全面的反映了数学学院转专业存在的问题。

2 研究内容

2.1 大学生转专业原因分析

(1)约三成学生有过转专业的想法。

调查发现,32%的学生有过转专业的想法,另外68%的学生从未有过转专业的想法。数据显示,54.10%的学生认为数学与统计学院学习氛围好,5.77%的学生认为数学学院学习氛围差。51.97%的学生认为师资力量强,仅有7.29%的学生认为师资力量差。从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师资力量强、学习氛围好,是近七成学生愿意留在数学学院的主要原因。

(2)约五成学生认为就业前景、专业兴趣、教学水平是转专业的主要原因。

有56%的学生认为就业前景与专业兴趣是促成他们转专业的主要原因。48.63%的学生认为所转专业的教学水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就业前景与专业兴趣仍然是学生在转专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大部分学生选择数学系作为待转专业是因为数学专业的就业选择及深造机会多,以后可以有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专业兴趣决定一个人的学习热情与学习态度,当学生对所学专业充满了负能量的情绪时,自然会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而转专业就成为他们改变现状的良好机会。

(3)其他原因。

在调查中发现,并没有学生将与老师关系不融洽、专业名字有趣、随大流等原因作为转专业的因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大学生对待转专业时态度较为严谨,并没有将个人负面情绪带入其中,整体而言,这是一个良好的现象。

2.2 大学生转专业时遇到的困难

2.2.1 转专业前约九成学生对所转专业了解程度一般

在初步有了转专业的想法后,数据显示仅有6.25%的学生对所转专业很了解,但是大约有94%的学生表示对所转专业了解程度一般。进一步分析发现,造成此结果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主观能动性不强。绝大部分学生虽然初步具有转专业的意向,但是并没有对所转专业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这一行为的盲目性。从而导致其在后续学习生活中的诸多困难的产生。

(2)了解渠道系统性不强。调查发现,部分同学虽然在主观上有要对所转专业了解的想法,但是由于学校并没有系统的了解渠道,从而导致这部分同学做了大量的无用功,造成时间与精力的浪费。

(3)宣传力度不够。就数学学院而言,调查发现,学院并没有有效的渠道宣传本学院的专业、特色、师资力量等优势所在。造成部分学生对所转专业认识的误区,这同样也是后续诸多问题产生的原因。

2.2.2 转专业实施过程中学生面临的困难

调查发现,在转专业实施过程中,绝大部分同学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数据显示,造成诸多困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对转专业政策的了解不够。43.75%的学生对转专业政策并没有足够了解。进一步分析发现,一方面,学校对此宣传力度不够,缺乏系统性的引导,导致学生没有有效的渠道去获取相关的转专业信息;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主动性不够,跟不上转专业政策变动的步伐。从整个转专业现状来看,可以得出,学生的转专业态度愈迫切,对转专业政策的了解就愈清晰,两者呈正相关关系[1]。

(2)转专业程序繁琐。68.75%的学生认为转专业程序繁琐,在转专业过程中他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心力在各种各样的繁杂程序中,多且杂的书面工作很大程度上成為学生转专业过程中的拦路虎。这也导致学生花费在专业学习上的时间减少。

(3)知识储备差,无专业老师讲解。50.00%的学生承认自身知识储备差,37.50%的学生反映缺少专业老师讲解。转专业生因其跨专业的原因,原本的专业知识与其所转专业关联少,因为知识储备不够,就更需要专业老师的讲解,然而现阶段学院针对此问题并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4)与原专业课时冲突。43.75%的学生存在所转专业与原专业课时冲突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客观上必然存在的,如何获取这些课程的授课时间,如何协调与原专业课程所产生的冲突,需要学生灵活应对,平衡二者。

2.2.3 转专业成功后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1)专业基础差、学习吃力。

转专业成功后,学习的专业课程就与原专业不尽相同了,而这种课程不同所导致的差别也让转专业生在刚开始难以适应。有68%的学生表示,专业基础差是学习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43.75%的学生表示因为专业基础的问题,很难跟上专业课的节奏,学习较为吃力。

(2)课程很多,不能兼顾。

50%的学生认为学院课程较多,课表上各种课程时间安排紧凑,这么多的课程也就导致了这些学生很难兼顾,最终可能也会让这部分转专业生出现偏科现象。这就需要转专业生花费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解决这一问题。

(3)与同学,老师互动较少。

调查发现,有50%的学生表示与同学的互动较少。12.50%的同学则表示与教师沟通较少。在进一步的问答中我们可以发现,这50%的同学认为与新班级的相处并不如与原来的班级和谐。这是我们可以想见的。转专业生是后来加入的班级,与现在的同学少了一部分磨合与相处的时间,导致他们与同学之间并不了解。而在与教师沟通这一方面,则需要我们的教师与转专业的同学共同努力。

较好的一点是,在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没有同学不满意学校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没有同学认为自己因为转专业生的身份而受到了排斥。这表明学院师生对转专业生是公平对待,不抱有任何偏见的。

3 转专业生给现专业学院带来的影响

此项调查主要针对数学学院而言,调查结果显示以下几方面。

(1)刻苦学习的态度。成功转入数学学院的大部分转专业学生,自身都具备刻苦学习的品质,调查发现,73.86%的本专业学生认为,这部分转专业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其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让他们产生了危机感。这种良性的竞争使得数学学院的学习氛围越来越好。

(2)钻研学问的精神。想要转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在转专业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困难。因此,他们也更加珍惜在现专业学习的机会,对于不了解的专业问题也会积极钻研。65.65%的本专业学生认为转专业生这种对学问钻研的精神对他们有积极影响,能够带动周围学生的学习热情。数学学习某种程度上枯燥无味,这种优秀的新鲜血液的加入,能够调和整个学院的学习氛围,值得肯定。

(3)带来多元化的知识冲击。转专业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大部分学生在其原专业都是非常优秀的,这部分学生不仅拥有良好的学习态度,还在其他领域有着不错的知识基础。67.93%的本专业学生认为,可以从转专业生身上学到不同的知识,譬如计算机知识、物理或者化学等方面。这些知识对学习数学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4)人际交往范围的拓展。大学是个微型社会,良好的人际交往非常重要,转专业生来自不同的专业,他们加入数学学院后,不仅给学院增加了优秀的学生,也使得不同的学院之间增加了良好互动的可能性。53.49%的学生在这一方面给予了肯定。

4 建议

4.1 对转专业政策的反思与改进

时丽颖[6]认为转专业政策是与转专业相关的各项政策,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从学校层面来看,主要包括学籍管理政策和转专业政策;从政府管理层面来看,包括学生管理政策、高校管理政策和高等教育政策。笔者认为,转专业政策是针对转专业工作提出的规范性文件,转专业工作是基于此政策开展的,其目的是为为了让转专业工作更加规范与合理。基于此,目前转专业政策的实施过于繁琐,没能达到其预期的目的。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当前转专业政策大多从整体考虑,多为“一刀切”,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真正需求,针对此问题,除了学校应该出台一个整体的转专业政策外,各学院也应该根据本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子政策,以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择优选择。

其次,转专业程序繁琐,前期申请时间相对较短,没能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考虑,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借鉴研究生前期报名工作,给学生二次选择的机会,两次时间线拉长,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后期程序又相对繁杂,浪费学生太多时间与精力,针对此,可以精简程序,如减少出成绩的时间与分数线划分时间等。使学生时以致用。

最后,转专业生名额固定,导致容易失去优秀生源。目前转专业过程中大多提前规定转专业生名额,缺乏灵活性。因此,学校宜综合考量教学资源、专业布局、学生合理需求等方面,积极稳步的推进转专业政策及相应方面的改革。在顾及学校整体资源分配的条件下,各学院应该充分考虑自己的教育资源,学生人数等方面,酌情增减转专业生名额,做到灵活不僵化。

4.2 如何使转专业生更好的融入学习生活

对于转专业学生而言,如何更好的融入现有专业的学习生活,是很多转专业生面临的困难之一。数据显示有62.5%的学生表示他们较难融入新集体。仅有12.5%的学生认为其能很好的接受新集体。基于此,学院可以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可以设置专门针对转专业生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互帮互助,为转专业生提高专业成绩提供有针对性的工作;其次,多开展相关的学术及社团活动,积极邀请转专业生参加,使转专业生在活动中更好的融入现专业的生活;最后,可以成立心理健康辅导小组,小组成员可以包括专业的心理导师与热情的学生工作人员,为转专业生做心理方面的疏导工作。

4.3 如何更好地进行专业辅导

随着转专业制度逐渐成熟,高校转专业生日渐增加。在第二次专业选择的制度空间开放以后,对于学生而言,转专业决策最重要的已不再是机会难得的问题,而是如何获取更科学更专业指导的问题[7]。我们的调查数据也显示,逾九成的转专业生希望有专业辅导,在获取专业信息、进行自我认知、自我探索等方面给予其帮助。针对此问题,学院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学院可以成立一个专业辅导微信公众号,将转专业有关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并将资源发布在公众号上,以供学生参考;其次,邀请学院优秀转专业生对公众号进行及时维护,同时他们将作为朋辈咨询师,对转专业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回答;最后,可以定期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对全校开放的转专业讲座。

5 结语

总之,高校转专业制度离完全成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如果想真正满足学生的专业兴趣,使他们能自由选择心仪的专业,做好以上几点工作依然是不够的。高校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转专业制度,让学生拥有更大的选择权,最终使转专业制度更好的为全体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 苏强.本科生转专业问题的调查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97-102.

[2] 冯伟光.大学生转专业动机及适应性分析[J].高校辅导员,2013(2):63-66.

[3] 刘雄.对当前高校大学生转专业的思考[J].中华文化论坛,2008(S1):31-32.

[4] 刘慧娟.当前高校本科新生转专业的意向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6):34-35.

[5] 方蓬.转专业大学生适应性调查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6):69-72.

[6] 时丽颖.H大学本科生转专业政策研究[J].河北大学,2012.

[7] 欧堪兰.学业辅导在转专业辅导中的运用与实践[J].教育探索,2015(11):71-75.

作者:季青 东炜婷 常思铭 杨思仪 李璨

转专业本科生学籍管理论文 篇2:

浅析大学生转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 要: 转专业政策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体现。大学生转专业有内因和外因, 其中学习兴趣和就业前景是主要动机。大学生转专业是对高考“一考定终生”的弥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转专业学生面临学业适应等问题,给学校管理带来一些难题。高中阶段针对学生给予职业指导、完善高考招考制度、对大学新生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及针对转专业学生的不适应方面做心理辅导及学业帮助,可以解决转专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转专业 存在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国本科大学生转专业始于2002年复旦大学,随后诸多高校相继出台转专业政策,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并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大学生转专业做出了明确规定,即“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学生转专业由所在学校批准”,继而自2006年起全国高校相继出台转专业的相关文件。

何为专业?何为转专业?潘懋元、王伟廉主编的《高等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10)中的定义是: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因而在谈到课程时,也就包含这种组织形式。薛国仁综合各类专业定义的优缺点,自行下了一个定义:专业是指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地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个专业定义既有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属性,又有分门别类地进行这种活动的基本单位的属性。

我国大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大多选择了自己将要学习的专业。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大学生发现对所学专业不满意,根据自己的意愿,通过学校制定的转专业政策及程序,从一个专业转向另一个专业进行专业学习的行为,即转专业。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转专业制度不仅是教育制度的革新和进步,而且是更尊重大学生主体精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的体现。这对高校教育和管理,对大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都起到积极作用。目前,大学生转专业已成为高校的一项常规性工作且已制度化。

一、中国计量学院学生转专业政策介绍

中国计量学院是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唯一的本科院校,是一所具有鲜明的计量标准质量检验检疫特色的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4200人,研究生1200余人。转专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彰显学校办学理念的学校管理行为之一,是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转专业管理办法经历了两次改版,对转专业对象(本科一、二年级学生)、条件要求、操作程序及教学管理做了相应规定。符合条件要求的本科学生在大一、大二两个学年四个学期均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成功转专业后不能再申请转出。专业所属人文社科类、理工科类专业学生可相互转专业,艺术类专业和非艺术类专业不能互转。

符合条件的学生提出申请,学生所在二级学院审核同意后将相关材料交拟转入二级学院。拟转入学院根据拟转入专业的要求,对拟转入学生进行考核,如报考人数多于计划数,须至少考核2门主干课程。原则上转后专业内大行政班班级人数不得超过45人,小行政班(艺术、外语等)人数不得超过25人。学生转专业后执行新专业的培养计划,已修课程如新专业培养计划未做要求,可申请剔除该课程。

二、大学生转专业的原因

综合研究者调查,大学生转专业的原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内部原因有个人兴趣爱好、填报志愿时对专业了解程度、专业满意度、专业适应程度等。外部原因有专业的热门程度、就业前景、父母文化程度、专业是否属于调剂等。

1.个人兴趣爱好是大学生转专业的主要动机。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部分大学新生在入学后发现自己对所学专业并不感兴趣,从而导致失望、沮丧等负面情绪,甚至出现厌学、沉溺于网络游戏等问题。学生不能读自己喜欢的专业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父母专制,逼迫学生学他们认为有前途的专业,不考虑学生的喜好;二是考分不高,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三是信息不对称,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对所选专业认识不足,对自己的兴趣并不真正了解。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偏好、能力可能会发生显著变化,表现出与就读专业的不匹配性,使其特长与能力无法得到较好地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转专业可谓是高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体现。

2.就业前景是大学生转专业的主要动机。部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最直接目的就是谋求更好的职业,专业就业前景成为大学生选择专业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大学生在选择转专业时一个主要考虑因素是未来就业。特别自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压力日益增大,较好的专业意味着较大的竞争优势,自然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中国计量学院特色专业为计量标准质量检验检疫,其中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就业较好,在申请转专业时,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转专业申请人数/接收人数最高时达4∶3。

三、大学生转专业的利

1.对高考“一考定终生”的弥补。在高考录取时,只有30.9%的学生在大学所学的专业是第一志愿,而高达69.1%的学生是非第一志愿,其中被调剂录取的占42.2%[1],使得学生非常有可能进入一个兴趣不匹配或不了解的专业,学生极有可能对此专业不感兴趣、学习能力不强,从而对所学专业不满。转专业政策是对高考“一考定终生”弊端的一种弥补,为大学生的个人成功发展提供另一种可能。

2.转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研究表明,成功转专业的学生相比转专业失败而继续留在原专业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这符合各大高校实施转专业制度的初衷。学生对自身和专业是否匹配这个问题考虑了很久,然后慎重地做出转专业的决定,一旦成功,就会更珍惜在新专业的学习机会,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和自我效能感,同时经过理性的选择,新专业相比原专业确实与学生自身兴趣、性格和能力更匹配,从而使学生适应起来更容易,更能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建立专业认同感和个人成就感。

3.缩小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大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探索与生涯定向阶段[2]。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转专业大学生进行了与专业相关的探索及职业探索,更早地把专业选择和今后职业发展联系起来,这一过程对他们之后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进行的“十年本科生就业跟踪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有过转专业经历的大学生在以后的职业发展过程中“主持或专家”及“业务骨干”所占的比例都比没有转专业经历的大学生大。

四、大学生转专业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对大学生而言,与中学阶段相比,存在环境、生活、人际交往和学业适应等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业适应问题。对转专业大学生而言,还需再次面对因转专业带来的专业适应性问题。张大钧认为,适应性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协调的能力,它是认知和个性因素在个体适应—发展—创新行为中的综合反映,是个体生存和发展中必要的心理因素之一[3]。唐文清认为大学生专业适应性是指大学生在基本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与所学专业及专业环境相互作用,主动调整自己的专业认识和学习行为,达到自身在专业上和谐发展的心理和行为倾向[4]。

学生转专业后,在学习方面,由于执行新专业的培养方案,需要补修一些课程,也就是说在修读本学期的课程以外还要补修第一、二学期未修的课程,这样累积下来,有的学生一个学期修读课程多达17门,精力不足,学习压力大。有的补修课程与正常课程上课时间冲突,只能申请自修,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另外,专业课程是系统性的,各门课程互有联系,转专业的学生没有学过基础课程而直接上专业课程,导致学习难度加大。以上问题导致转专业学生在学习上超负荷运转,心理和身体上都承受极大的压力。

学生转专业后,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集体,需要在环境和人际交往中重新适应。部分学生沟通和适应能力较差,对其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不仅影响了其身心发展,而且影响了其学习的积极性。

研究表明,大部分转专业学生都能基本适应新专业,但接近四分之一的转专业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新专业。基于内在原因转专业的学生专业适应性高于因外在原因转专业的学生;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的转专业学生其专业适应性水平整体高于未曾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了解专业之后才转专业的学生专业适应性更好;接受过专业指导帮助的学生专业适应性更好[5]。

不同专业对转入名额均有限制,并设置申请条件,这就使得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转专业的机会。如中国计量学院有的专业要求学生在原专业成绩排名前30%,没有不及格成绩,高考理科学生,不痴迷网络游戏,学习自觉等。当前的转专业制度从本质上说就是一个“优中选优”的过程,学生在当前专业的成绩对申请转专业成功与否有决定性影响,而学生在新专业中的学习潜质则几乎无从考察。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因为专业成绩没有达到要求而失去转专业这个改变现状的机会,只能在原来专业中继续“挣扎”。

2.学校管理方面。高校实行转专业实质上是一项补偿性的工作。一定程度上会给高校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如学籍管理难度加大,转专业学生相关课程的补习,班级、宿舍等方面的变动,等等。这是当前许多院校对大学生转专业实行一定限制性条款(如在人数比例、专业跨度、学科成绩等方面予以限制)的原因。但这些限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难以充分体现转专业政策本身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教育主体地位的人性化一面。

如果无限制地允许学生转专业,不仅会造成专业间新的不平衡,造成教学管理工作混乱,还在一定程度上浪费教育资源,更会助长学生动辄想要换专业以逃避问题的惰性,同时,过多的转专业指标会打破高考公平原则[6]。

五、转专业存在的问题的应对措施

1.高中阶段针对学生做职业指导。霍兰德将人格类型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同时提出了与六大人格类型相匹配的工作。霍兰德认为六大人格类型与各个职业并非一一对应关系,每个人不只适合一种职业。他编制了职业适应性测验(SDS)并广泛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这样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他们能根据兴趣爱好及特长,填报直接指向自己未来职业的专业,提高大学新生专业选择的有效性,避免盲目选择,减少入学后转专业的可能。

2.完善招考制度。从高校招生制度来说,比较理想的做法是按大类招生,入学一段时间后再根据自己的意向及学校组织的相关考核,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目前,某些高校已采用了这样的专业招生手段,使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多了理性思考的空间和自由。

3.对新生开展专业思想教育。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环境,全面了解所在专业的教学计划、师资特色,及早地规划设计自己的成长路径,除了招生简章中对全校专业的介绍外,中国计量学院从2013级开始,每个专业编制《本科生专业学习指南》,帮助新生了解专业情况、培养方案和就业去向,并提出学习和选课建议,帮助新生建立对自己专业的认同感,尽快适应本专业的学习。另外,新生导师(同辈辅导员)帮助他们适应学校的生活,促进人际交往,并帮助认识专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发现自身的专业优势等。同时,全校范围的(不仅是分系或学院,甚至是分专业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结合专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辅导,也会一定程度地增强新生对自己专业的认同感,即使申请转专业,也是理性的,消除转专业给大学生和高校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4.指导大学生,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辅导。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或职业指导师,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爱好、学科成绩、理想追求、家庭环境等因素对转专业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避免大学生转专业的盲目性。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是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选择并确定适合自我的社会角色,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五个目标:①我是什么样的人;②我想做怎样的人;③我能做怎样的人;④环境允许我做怎样的人;⑤现实中我能做怎样的人。培养和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及职业指导方面的教师应成为高校转专业工作的必要条件和措施。

5.针对转专业学生不适应方面做合理引导。学业适应不仅是学生学业成就与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且是未来适应社会的重要保证。转专业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成功地转入理想专业,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得到最大程度地激发。但是,相较于本专业学生来讲,转专业学生学科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压力大,需要学院和相关指导教师帮助他们夯实学科基础,提高学习成绩。辅导员要多多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及时发现他们面临的问题,帮助他们尽早适应新专业的学习生活。

转专业政策是高等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体现,给学生一个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重新选择专业及做职业规划的机会,这对于学生个性和潜质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学生申请转专业,基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大多是理性的选择。但是,在这过程中,学生和学校方面相应地存在一些问题。学校应及时发现这些问题,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在学校管理上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使转专业这项制度从根本上落到实处,有利于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和教育、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黄伟达.我国高校本科生转专业动因调查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3).

[2]王立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53.

[3]张大钧.大学心理素质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21.

[4]唐文清.大学生专业适应性量表编制及其应用[D].西南大学,2007:10.

[5]张海燕.转专业大学生专业适应性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2:30-40.

[6]夏仕亮.高校大学生转专业若干问题探讨[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11(1-2):42-44.

作者:魏其艳

转专业本科生学籍管理论文 篇3:

山东农业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现状分析及问题解决对策

[摘 要] 大学生转专业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去学习。但随着转专业体制的深化,产生越来越多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近五年学生转专业的结果,指出专业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本科生;转专业;原因;问题;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01. 078

0 引 言

高考是学生人生第一次重大转折,考生能否成功达到自己选择的理想志愿影响其未来的发展。部分学生因知名学校和热门专业招生名额的限制,或者因父母对子女前程的干预,或者因为高考成绩不够理想等原因,最终未能进入自己理想的专业进行学习。自2005年教育部颁布并实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文件以来,明确提出大学生允许转专业,即“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学生转专业由所在学校批准”[1]。各高等院校本科生第二次选择专业(以下称转专业)制度纷纷出台,这给了那些“入错行”的学生开启了一扇希望之门。其实,早在2002年复旦大学就率先开启了244名学生转入新专业的先河[2]。这个政策的初衷是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去学习,从而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质,实现自我理想并成才报国。尽管各大高校根据不同专业性质制定出学生转专业比例的不同(5%~30%)[3-6],但都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如各专业学生人数比例的失调(尤其是基础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建学科等人数减少)、就业市场失去平衡、教学效果受到影响等现象,因此盲目转专业的后果值得反思。

1 山东农业大学转专业实施方案

按照学校《关于在部分本科专业实行“按大类培养,一年后学生按规定自主选择专业”的规定》(山农大办字[2004]36号)精神,山东农业大学开始实行转专业,以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要求,有利于发挥优质教学资源作用,有利于教学秩序稳定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为本、公平公开、优秀学生优先录取的原则,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指导,避免学生申请二次选择专业盲目性;切实按照程序规范操作,确保二次选择专业工作顺利进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

山东农大文件规定,从大学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开始实施转专业,学生的基本资格条件是“三无”即第一学期无不及格课程(补考前);第一学年没有受过任何纪律处分;无欠交学费。跨学院转专业的学生第一学期成绩专业排名(按平均学分绩点计算)须在前10%。由于学校是农业院校,为了鼓励学生学习农科类专业,转入农科专业的只需要满足基本资格条件即可不受专业排名限制。2014年学校进一步放宽条件,跨学院转专业条件由专业排名前10%扩大至前30%。学院内部二次选择专业的条件由学院自主设定,但须符合学校基本资格条件,并报学校教务处备案。学校教务处从网上公布转专业的实施方案,对转专业做出总体要求、资格条件、实施步骤等具体说明,并公布各学院接收限额和条件,各学院将第一学期学生成绩进行专业排名并在专业内公示,有转专业意向的学生在网上填报转专业申请表,学校进行审核录取并网上公示转专业学生名单。

2 经管学院近五年转专业概况

经济管理学院的院内转专业要求条件相对宽松、门槛较低,符合学校基本资格条件即可。由于跨学院转入该院的人数较多,报名人数常常超过专业设定的接受上限,所以在符合学校条件的同时,还需组织跨学院转专业学生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高等数学B》考试,按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多年以来,学生因此政策的实施得以修正自己的专业,从表1可以看出,经济管理学院转专业学生人数,始终是全校转专业人数最多的大院,院内转专业的和接收院外转入的人数一直居高不下。大部分学生尝到此政策的优惠,转到了自己心仪的专业,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本科生学习的积极性。

3 经管学院大学生转专业的原因分析

经管学院专业政策实施已有十几年,与其他学院转专业状况相比,我院转专业的学生数量为何居高不下?通过对近几届学生的调查和反馈,我们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3.1 专业录取批次间的落差驱使

由于山东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学生数是全校人数最多的学院,存在比较明显的优势学科,都是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像会计学和金融学均是本学院内的热门一本专业。由于学院内转专业政策宽松的吸引,于是高考发挥不理想的部分学生,采取优先考虑学校,选择自己不感兴趣但录取分数低的二本专业,先保证学校能够录取,入校后再转入一本专业。这促使许多二本专业的学生以此为跳板转到就业前景好的一本专业,结果导致一本专业和二本专业的学生人数差异骤然加大,学院成为学校转专业人数最多的第一大院。例如,财务管理专业,2010年开设时属于二本专业,很少有学生转入,但2014年升为一本专业招生后,转入本专业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因此,专业之间落差的驱使成为了不容忽视的一种促使学生转专业的因素。

3.2 就业前景与市场导向

大部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原因就是为了毕业后能够谋取更好的职业。随着高校扩招,社会对大学生的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高考时学生被就业前景不理想的专业所录取,这成为了学生选择转专业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与转专业政策推行的初衷即提高大学里学习和研究的质量这个目的形成了一个无法调和的矛盾。通过对近五年经济管理学院转专业的数据统计分析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果:由于学习会计学和金融学的学生就业率高、薪酬高,这成为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转专业选择对象。近五年平均每年有54%的学生选择会计学专业,35%的学生选择金融专业(见表2),并且每年选择会计学、金融学的学生比例一直保持火热态势居高不下,占到全部转专业学生的8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这一因素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二次专业的选择,就业前景好收入高的專业学生们竞相追逐,就业前景不好冷门的专业学生们避而远之,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和专业设置也带来了难题[2]。

3.3 家长对子女未来的安排和要求

父母之命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子女的成长。现今大学生都是90后,很多是独生子女,依赖性比较强,部分同学对于自己的目标没有准确的定位,高考填报志愿和入学后转专业就是遵照父母的安排。父母根据多年的经验和积累的人脉资源按自己的意愿来给子女选择专业,并安排好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便在子女毕业后能够给予最大的帮助[3]。也有部分父母并无“资源”只是希望孩子能够选择一个热门专业,毕业后在就业浪潮中能有足够的竞争力。父母会通过朋友圈和年龄相仿的父母们商量,甚至上网“百度”,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为孩子选择专业,可见家长在专业的一次和二次选择中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3.4 盲目从众

有的学生入学后对当前学校各学院专业的课程设置、发展前景、就业状况、考研状况等没有充分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一时感到无所适从、比较迷茫,加上受高年级学生的影响,这部分学生则会跟随大多数人一样选择热门专业,或与自己要好的朋友选择了某个专业,自己一时冲动觉得朋友选择得很正确,在不考虑自身特点的情况下选择了这个专业。对于盲从的同学来说,缺乏理性的思考,二次专业的选择并非是一次理想的修正,且有可能是一次最初意愿的违背的冲动之举。

3.5 个人兴趣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说转专业政策使学生获得的最大受益之处就是学生能够根据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有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2,3]。在学生们学习的过程中,兴趣导向对于学习能力的助长具有关键作用,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渐渐地对所学专业就会失去认同感,提不起学习兴趣,产生悲观厌学而一蹶不振,就会产生转专业的倾向。

4 转专业的过程中带来的问题

通过对学生们转专业的动机和促使原因的分析,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学生们在转专业这个过程中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大多数因素则或多或少地偏离了转专业政策的初衷,学生们在转专业的时候并不能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做决定。以山东农业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为例,学生们大都倾向于选择就业热门的会计学、金融学等专业,而这却加大了这些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与学生的“易就业”的意愿相违背,不符合转专业政策的最终目的。结合以上促使学生转专业的诸多因素分析,可以发现在此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4.1 非优势专业萎缩没落

通过对于上述学生转专业方向的分析可以看出,自转专业政策推行以来,会计学和金融学成为学生竞相追逐的两大专业,转入两专业的人数占到转专业总人数80%以上,而其他专业学生大量转出且无人员补充,以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专业为例(以下简称为农经、区发、国贸、经济),转专业后这些专业内学生人数大量减少,如经济学专业为山东农业大学近年新设专业,因为转专业后学生大量减少而发展缓慢,难以形成规模;农经专业为传统优势的一级学科专业,也不为学生所爱;区发和市场营销专业原为富有潜力学科专业,却因为每年转专业后学生大量流失甚至人数出现了个位数,不足以组成完整的班级而大大萎缩。反观会计学和金融学则拥有十几个整编班级,2013级会计专业的班级数量由转前的5个班增加到转后的17个班,人数多达551人,是当年区发专业学生人数的55倍。区发专业转后剩下的同学多数是因为有不及格成绩转不成而留下的。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科的全面综合发展,会导致教学资源不足和过剩两种极端现象,造成专业之间发展的失衡,并且也对转专业后的教学管理带来诸多不便(见表3)。

4.2 增加了热门专业的竞争压力和就业难度

会计学和金融学的毕业生在当前社会的需求量相对较大,但是仍供大于求。本校经管学院的会计和金融专业学生人数占总学生人数的70%,社会对于两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也出现饱和状态,而转入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大多是听说会计和金融专业利于就业才选择转专业的,并非是凭自己的兴趣或是对该专业深度热爱的意愿。这类学生的选择具有盲目性,造成转入专业学生数量远远超过社会可以接纳的数量,热门专业过热,人才过剩导致就业困难。冷门专业学生大量转出特别是优秀学生的转出,势必会出现冷门专业过冷、生源质量下降、人才供给不足和后继乏人。所以转专业的观念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及学生对自己不能清晰定位和理性思考的话,势必会导致热门专业更热、冷门专业更冷的两级分化现象,就业前景会出现恶性循环。

4.3 部分学生转入后学习压力大且不适应新的环境

通过对日后转入新专业新班级的学生的调查发现,部分同学对于新学习环境比较陌生,与原专业的学习模式不同而又不能及时做出正确的改变,对新专业中的课程学习不适应、感觉到吃力。与之相比,兴趣对于学习的助长效果并不明显。造成了新的学习和心理压力,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缺乏一个冷静的理性的思考,新的环境难以融入,陷入深深的焦虑和懊恼中,有的学生不得不又转回原来的专业。此类学生主要是选择跨学院转专业的学生,未认识原专业与新專业的较大差异,在转专业时没有对新专业做充分细致的了解,就选择了新的专业,不仅没有助长学业的发展,反而耽误了自己的学业。

4.4 繁重的补课任务及学分认定工作

教学资源的制约以及转专业后带来一系列教学管理的不便。由于是在大一之后转入新的专业,各学院大一学生所学的课程又各不相同,转入新专业后学生要补修许多落下的必修课,以便更快地适应新的专业。转入新专业的学生面临繁重的补课任务,他们要比原专业的同学多上很多课程,且要补修的课程学分高,对应的课时多,课程表每学期都被排的很满,学生整日疲于应付补课的忙碌之中,有的直到大四也没将前面的课程补修完成。在补修课程中单独为他们开班就会增加教师的教学任务,跟随下一年级学生选课补修效果又不理想,又没有其他更好的解决方式。转专业是与学分制的贯通相关联,学生的学籍管理需要做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须做课程学分换算以及学分认定工作,在原专业修读的课程通过学分互认的方式转化为新专业的要求学分,否则不利于日常教学管理及毕业资格审核,原专业和新转入专业对接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都给教学管理带来极大的考验。

5 如何避免本科生盲目转专业

转专业政策的推行是为了帮助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能够使学生有充分的学习兴趣,从而保证高校的教学和研究的高质量,增加了学生的选择自由度使得大学这片沃土不仅可以培育出高质量的人才,更能使得学生得以发展自己的个性。赋予大学生自由选择权的同时,从长期来看也有利于减轻社会的结构性失业问题。针对以上反映出的问题,可以采取一定措施来使得转专业政策更加合理。

5.1 加强高考志愿填报指导

高考志愿填报是学生选择专业问题的根源,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对专业多做一些了解,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特点选择专业,尽量避免步入大学后不适应自己专业的情况发生[2]。

5.2 对学生进行深度的专业认识教育,避免盲目转专业

进入大学后,学生大都对自己的专业领域了解不深。如果只是做简单的介绍并不能让学生对本专业有足够充分的认识,导致在日后盲目选择转专业,不能真正发挥转专业政策的理想效果。需要引导学生全面理性地对待转专业,需要让学生首先考虑接受自己的专业,而不是首先让学生产生专业不合适可以重新选择的观念。学院应对每个专业开设导论课,学科优秀教师分方向详细介绍各个专业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发展趋势以及就业前景,便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建立长远的职业规划,以最大限度地展现专业魅力,将专业认识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5.3 完善转专业的机制,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

如果转专业门槛过低,则会导致学生随波逐流的情况发生,并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反而使他们盲目跟风迷失了方向,不利于原来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太严格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选择的自由度。尽可能地使转专业政策的受益群体最大化,需要考虑到确实不适应当前专业学习的学生的情况。对于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可以适度扩大规模,冷门专业适当缩减,但是控制在专业结构合理的范围内,避免一方面教育资源过剩而另一方面资源不足的不合理状况发生,也要结合社会、市场的实时需求情况,避免专业人数过饱和的情况发生,反而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发展。对于转专业学生应采取灵活的学籍管理政策减轻他们的学业负担,以便使他们实现学业的顺利对接。

5.4 优化招生模式,做好新生心理教育工作

可以对高考志愿进行大类划分,减少学生转专业时出现跨度太大从而不适应新学科的情况发生。拓宽专业口径,培养一专多能,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通识人才。实行大类招生,学生进校后不分专业,统一基础教育,打通同类学科之间的课程。通过一年的较为基础的专业教育,对学生进行基本相同的基础类学科教学,在使得学生对专业有了一定认识的同时,又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使学生先了解专业,再选择专业,到大三再根据学生个人意愿、兴趣、就业方向等因素重新选择并确定具体的专业方向分流[6],这样可减少二次转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更利于学生成才。

6 结 语

转专业政策尽管存在许多问题,但仍为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小觑的益处,在学校和管理部门不断优化转专业政策的同时,也应当重视青年学生们自主能力和对于环境适应性的培养。当前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模式来辅助转专业政策的实施,打破专业壁垒,如第二专业、辅修专业的选择,其出发点其实都是为了学生对学习能够有更自由的选择权,可以培养出多元化人才,打破专业限制可能为高校发展的一种趋势,而不论是转专业政策还是其他的政策,都需高校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地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践,最终才可能打开中国教育全新的繁盛局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月紅 本科生转专业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2]夏仕亮. 高校大学生转专业若干问题探讨[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 2011(z1):42-44.

[3]顾高菲,潘涌.影响高校大学生二次选择专业的问题研究——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例[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21-26.

[4]徐蕾艳.高校大学生转专业动机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23):156-157.

[5]刘娟.我国高校本科生转专业现状与对策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0.

[6]王双双.我国大学本科生的专业选择权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

作者:蔡爱萍 郑红芬 李强

上一篇:发散思维生物学科论文下一篇:发酵生物工程技术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