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与微观经济分析论文

2022-04-27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意义的宏观经济也随之变化,已经超越国家甚至地区的范畴,并且微观经济的内涵也日益丰富。对我国经济来说,微观经济不再局限于过去的国有企业以及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以及个体企业的发展使得微观领域越来越复杂。实现政府干预以及市场调节之间的结合,从而推动宏观经济以及微观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成为发展经济的大势所趋。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企业管理与微观经济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企业管理与微观经济分析论文 篇1: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管理会计实践

为了加快供给侧改革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在管理会计工作开展中全面依据供给侧改革思想开展。供给侧改革对管理会计的发展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结构性优化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不断的使管理会计工作向着创新的方向前进,使得经济体系和微观经济分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加快我国经济体系的发展和进步。通过本篇文章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进行分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为了调整我国的经济结构,实现配置的最优化,逐步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着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出发点,通过改革的方式优化经济体系结构,对经济体系中的问题做出调整,提高经济变化与结构需求之间的相互适应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在《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和《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现阶段管理会计工作开展的目标是:推动管理会计基本理论的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受政府和国家的引导,在制度层面中国家对其工作具有一定的推进性,但是在企业实际管理会计工作时还需要对自身价值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不断优化企业内部的结构程度。

一、供给侧改革对管理会计工作的影响

在供给侧改革的大前提下,管理会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通过信息处理能力和决策支持体系把外部经济转换的条件变成企业创造价值的动力,在会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提供有力的信息参考依据,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管理会计是现阶段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企业中主要为企业选择最优的决策,对目前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优化,不断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管理会计理论找到人才培养的最佳方法。从事企业会计工作的人员对管理会计的理解程度决定企业管理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管理会计的创新工作需要做好很多方面的准备。

供给侧改革的目的主要是加快经济转换的步伐,由传统的快速增长模式转换为中低速增长模式,更加注重提高产品的质量,由于局部性供给过剩使得目前经济体系出现结构问题。因此供给侧改革的方向就是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主要受到企业管理人员价值观的影响,由于现阶段管理会计工作的组织建设不够全面,所以需要在开展工作中应用供给侧改革。把供给侧改革的意义与管理会计工作开展的方向结合在一起,完成二者的有机融合。

二、管理会计工作运用供给侧改革产生的实效

(一)价值观念理论继续延伸

企业的价值主要有人力资源、生产资源、生产产品以及资金等要素构成。供给侧改革加强了企业内部资产要素贡献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完全地发挥出企业价值。企业运用供给侧改革可以提高要素生产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指的是有形要素生产率和无形要素生产率的数值之和,企业中的有形要素生产率包括企业资金原料的使用情况,无形要素生产率指企业中具有的技术水平和管理创新理念,为企业能够带来的效益。在要素供给情况不变的条件下,管理创新和企业中拥有的先进技术是使企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企业的价值和收益才能不断提高,管理会计工作在进行过程中就是把这些先进的技术能够带来的效益转化为实际效益,加快企业的发展。

运用供给侧改革调整要素市场的结构,对企业的价值进行综合管理。前几年我国企业的制造水平在国际范围内一直处于中下游,总的来说我国的企业工人只能算是生产者和加工者而不是创造者,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增长无法带动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和创新精神的提高。拿一些在生活中应用广泛的技术产品举例,惠普电脑是美国品牌,但是中国人使用的惠普电脑基本上都是在中国生产的,这些在中国生产的美国品牌在生产过程中,中国技术人员只完成了对电脑的组装和加工,其核心的零件都是企业内部的秘密不被中国技术人员所知道。科技产品的制造往往都是技术决定价值,现阶段自动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生产产品价格较低不再是优势,使得经济水平的发展速度越来越慢。企业质量价值的管理要注重科技创新,增加企业产品的质量,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更先进的科学技术,降低人力资源的使用,加强生产的自动化。管理会计工作是企业生产方向的指挥棒,对企业中的方案和策略具有决定权,因此管理会计工作一定要跟企业的价值观念在同一方向上,直观的对企业的经济情况做出反应,为企业的管理工作提供有利的参考数据。

(二)制度优越化,组织网络化

提高管理会计在企业内部的重要程度,首先要全面了解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结合供给侧改革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管理会计工作不只是一项基础工作,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还要依照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分析方案,对管理会计理论进行深入的了解,确立供给侧改革在目前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我国生产企业形式多样,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进行企业生产时极容易受到环境、人脉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只依据理论体系中的硬性规定开展工作,无法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甚至还会出现漏洞,给企业造成损失。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时,结合供给侧改革有针对性的制定解决方案,发挥出管理会计工作的最大优势,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达到预期的效果。管理会计人员还要随机应变,不断地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合理的运用会计理论体系,结合供给侧改革对市场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在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下企业的发展状态逐渐呈现网络化形态,网络化形态的出现,对企业提高资源共享能力和信息传导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在管理会计工作开展过程中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组织向着网络化的形态发展,因此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和要素贡献均要跟上组织的发展步伐,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企业对要素市场反馈的效率主要与企业的高效治理能力有关。企业的规章制度与管理会计信息体系的相关标准相互协调,通过构建网络化的企业空间,加强对企业信息的及时反馈,为企业设定更具有针对性的战略方法。在享受信息高速共享带来便利的情况下,加强处理企业内部信息之间的关系,保存好具有重大价值的数据,完成信息的归集和处理。

三、管理会计实践中发展的路径

经济的增长驱动企业的进步,在此基礎上不断的完成对价值的创造,企业的创造价值与企业创新驱动的实践成果有密切关系,并不是企业资源越好,创造的价值就越大。传统的企业资源配置观念特别注重产品生产速度,但是往往没有注意到无形要素产生的价值,企业整体的发展方向出现问题,没有全面参透供给侧改革的内涵,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速度。配置资源的合理化,要从管理会计“唯成本控制论”的观念中转变过来,加强企业内部的创新能力使企业拥有更多新型的科学技术,加快企业内部生产效率的提升。

四、结语

管理会计工作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与创新理念结合,把供给侧改革与管理会计信息发展有机融合在一起。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与经济结构的改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使企业具有更多的数据支持,在这个新时代中,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新结构都将对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产生影响,将供给侧改革引入管理会计实践中不断的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作者单位:广东恒广源投资有限公司)

作者:吴剑波

企业管理与微观经济分析论文 篇2:

试论我国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协调发展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意义的宏观经济也随之变化,已经超越国家甚至地区的范畴,并且微观经济的内涵也日益丰富。对我国经济来说,微观经济不再局限于过去的国有企业以及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以及个体企业的发展使得微观领域越来越复杂。实现政府干预以及市场调节之间的结合,从而推动宏观经济以及微观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成为发展经济的大势所趋。本文简要介绍宏观经济以及微观经济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实现我国宏观经济以及微观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协调发展;国民经济;市场

宏观经济以及微观经济的协调发展是计划以及市场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宏观经济以及微观经济的作用,借助于市场实现有机的融合,使得二者能够在互动的过程当中相互兼容联系,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政府负责主导宏观调控,只有根据市场经济规律以及经济发展形势,采取合理的调控措施,同时企业在发挥其主動性前提下自觉接受政府宏观调控,才可以真正实现宏观经济以及微观经济之间互相补充促进的发展态势。

一、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要从社会经济的整体层面出发,来衡量国民经济在特定时间段内国民收入、总供给、总需求、总消费以及总投资等方面的总量关系以及社会经济当中三大产业的物质结构关系,从而确保社会经济总供给以及总需求在价值量层面大致相等,在实物量层面大致平衡。其中宏观经济的运行机制主要体现在政府借助于金融以及财政等经济杠杆作用于经济总量以及结构,从而影响并且条件微观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经济稳定以及经济平衡的经济发展目标。微观经济是从企业层面出发,将企业作为自负盈亏以及独立经营的生产经营单位,确保企业不断同市场环境进行物质以及信息等因素的交流,在产量、成本、价格、资金、盈利以及存货的调整过程当中,达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企业经济的运行机制可以说是企业对市场环境改变刺激作出的直接反应,主要是借助于调整市场价格来改变产销关系,通过企业自我增殖以及自我更新达到经营利润的最大化。

宏观经济以及微观经济属于互相独立的不同层次,但是二者存在互相依存以及互相制约的失系。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化大生产将各种企业联系成有机整休。生产经营过程当中的工艺不同将经济整体分割为不同企业的生产活动。第一,宏观经济发展依托企业利润的上升。缺乏微观企业的经营利润,宏观经济也就不可能实现增长。只有企业在市场竞争当中不断增加利润,才可以确保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二,宏观经济平衡要求社会商品总供给以及总需求之间大致相等。在经济运行的过程当中,商品供给属于企业生产的成果。商品供给规模以及结构受企业产品规模以及结构的影响。需求包括投资需求以及消费需求,其中消费需求指的是购买消费资料,投资需求指的是购买生产资料。无论是投资需求或者是消费需求,都属于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内容。只有在具体的供给结构以及需求结构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宏观经济才不会出现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或总供给超过总需求的问题。第三,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表现是微观经济企业消费、生产以及交换处于良性循环状态。微观经济当中,个人以及企业的实物形态以及货币形态在转化过程当中一旦发生问题,在卖方市场格局当中容易发生价格上涨问题,并且社会货币流通增多。最终导致微观经济或者企业投资结构出现问题,使得部分商品发生供不应,从而增加消费基金的总额。单独分析宏观经济当中的结构关系或者是总量关系,不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前提条件的做法都是空中楼阁,并且孤立分析微观经济当中的价格、产量、盈利以及消费支出,也缺少同宏观经济之间的联系。

二、我国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

第一,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首先是政府应当塑造同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调控主体。市场经济体条件下,宏观调控主体是政府,政府的行为对于宏观调控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第二是要培育发展合理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可以说是市场发挥作用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微观搞活以及宏观管理之间的联系纽带。再次是要完善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使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市场经济运行秩序本质而言是建立在契约以及信用前提下的法制经济。所以要想建立有序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就需要通过法律法规规范界定各类不同主体各自的职责。对经济活动的主体也就是微观经济个体而言,在一般性法律法规的保障以及约束下,能够自由选择不同的经济活动方式实现自身经济利益。对政府而言,作为市场竞争规则制定者以及管理者,应当避免直接干预市场企业以及个人的自由经济活动,而是应当负责监督监管,确保竞争规则的有效性以及严肃性,警告惩罚那些违反市场规则的企业或者是个人。除此之外,在合理使用法律手段以及经济手段调控宏观经济的过程当中,政府需要合理使用行政手段。

第二,根据宏观经济态势制定执行财政货币政策。一方面要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执行积极财政政策,同时辅以合理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扩大内需,从而刺激宏观经济的发展。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政府需要制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首先是要持续完善分税制,借助于完善分税制,合理划分地方政府以及中央政府之间的财权和事权,不断调整收入的范围,最短时间内建立完善的财政转移制度,构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为主要目标的财政体系。其次是要稳妥积极地推动税费改革,不断完善税收制度。最后是要增加财政支出以及财政举债,借助于加大投资来刺激消费,从而持续扩大需求。另一方面是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因为市场经济当中的社会需求是以具备支付功能的货币需求出现的。所以货币供应量以及流通当中实际需要货币量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总需求状况以及同总供给之间的关系。因此货币政策对调节总需求从而确保同总供给保持平衡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第三,推动宏观经济以及微观经济协调发展的微观措施。市场经济活动由无数分散的的微观经济活动联合组成的。政府调节措施要想发挥应有的效果,需要由微观经济组织的活动能够以及行为来体现。所以要想确保宏观调控能够实现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构建微观基础。企业应当主动分析宏观调控,对政府的宏观调控主动作出及时反应,根据宏观调控目标来确定自身经济活动。所以企业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要合理确定企业目标。企业发展离不开目标,经营目标也是企业制定发展计划的重要前提。目标太低无法激发企业应有的活力,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目标太高容易导致企业的经营人员头脑发热而脱离企业的具体状况,给企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合理目标需要富有想象力以及激情,但是并不脱离企业条件。其次是要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决策的新机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政府对企业的行政管理逐渐转变为宏观调控,这样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宏观环境。不过从微观层面而言,部分企业因为长期受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影响,企业的管理人员仍然演戏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经营管理。所以企业需要改变过去的决策思维,树立市场意识并且构建适应市场要求的企业决策执行机制。再次是培养造就优秀企业家以及科研队伍。宏观环境相同的条件下,企业经营请客受经营者以及研发队伍素质的直接影响。我国很多企业的科研人员无法满足现实需求,需要企业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综上所述,现代经济学的研究一方面需要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需要提供政策措施,有机融合经济理论、经济现实以及经济政策。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的情况下,经济理论界需要不断探讨如何实现宏观经济以及微观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简述发展过程当中各个元素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这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管理从实物控制向价值控制的过度,通过经济杠杆推动宏观经济以及微观经济的协调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培钢.新发展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102-103.

[2]王梓兰.对当前我国宏观与微观经济形势反差的几点看法[J].经济经纬,2015,12(3):159-161.

[3]李强,彭志龙.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判断[J].宏观经济研究,2014,10(2):123-125.

[4]李春琦.新时期政府如何调控宏观经济[J].福建论坛,2015,12(10):302-306.

[5]金占明,马力.中国著名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09-111.

作者简介:王明胜(1976.04- ),男,贵州绥阳人,副教授,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微观经济与应用经济

作者:王明胜

企业管理与微观经济分析论文 篇3:

论中国的行政垄断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深入,行政垄断问题一直是国内理论界非常关注的话题。行政垄断与市场垄断和自然垄断不同,作为转轨经济中的一种特殊现象,通常是依靠公共权力来获取产业的独占地位或达到区域市场封锁的目的。行政垄断往往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社会福利的损失、收入分配的不均以及地方保护和区域市场分割等。研究行政垄断的政策意义在于寻求治理措施, 以推进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建设。

关键词:行政垄断;地方保护;市场分割

引言

自从中共十四大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以来,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就成为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经过多年的市场化改革,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但它存在提供公共产品的无效率和外部性等缺陷,这就需要政府的干预。然而,地方政府在管理时可能会超过合理的限度,会出现以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垄断。有关调查和研究显示,我国行政垄断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有所减轻,但并没有根除,造成生产力布局混乱、产业结构趋同、发展极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区域间的商品流动和要素流动,严重妨碍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

为此,中央政府和有关部门多年来积极采取措施,如推行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税体制改革;1993年通过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行政垄断做出禁止性规定;2001年4月国务院召开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重点针对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问题颁布了国务院第303号令《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内容”。

由此可见,打破行政垄断,消除市场分割,是我国统一市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行政垄断的定义和分类

(一)定义

目前,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尚找不到关于行政垄断的权威性定义,但在学者论著或文章中均有提到行政垄断,因此,学界对行政垄断存在众多不同表述。1988年,经济学家胡汝银在其专著《垄断与竞争: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分析》中最早使用“行政垄断”概念。之后陆续有学者对行政垄断进行了定义,如,“行政垄断国家机构运用公共权力对市场竞争的禁止、限制或排斥”;“行政垄断是指中国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企业与行政机构以某种形式联合起来利用行政权力构筑政治壁垒而形成的一种排他性控制”; “行政垄断是相对经济垄断而言,是指国家经济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滥用行政权,排除、限制或妨碍企业间的合法竞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的王学庆认为,“我国的垄断是由计划经济直接转化来的,计划经济是以行政权力维系运转的,目前我国的垄断,都带有浓厚的行政垄断色彩”。

(二)分类

通常理论界将行政垄断分为地区性行政垄断与行业部门性行政垄断两类。

所谓行业行政垄断,是指国家行业经济管理部门(含授权管理某一行业的事业单位和行政性公司)凭借行使各种行政权力(如投资权、资源管理权、财政权、企业管理权等),构筑各种进入壁垒限制或阻止其他部门的经营者或本行业内其他经营者参与从事及规制某种经营活动,从而限制竞争,使其所支持的企业实现垄断和维持垄断状态的行为。其目的是保护自己或者与自己有隶属关系的企业在本行业内的经营特权,使之免受竞争冲击。这种行业垄断属于一种典型的行政性垄断。由于其行政权力的辐射范围有纵向垄断特征,人们形象地将之比喻为“条条分割”。

所谓地区行政垄断,是指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以行政区划为基础,运用行政权力构筑各种地方市场壁垒或直接取代本地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实施地方保护,人为分割市场,妨碍各种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自由流动,由此来限制和排斥非本地企业生产的商品和服务以及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参与公平竞争的一种行为。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地方局部的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其行政权力的辐射表现为横向的地域特征,呈现出地方割据型的垄断状态,故地方行政垄断又被形象地称为“块块分割”。

二、行政垄断的成因

(一)历史原因

行政垄断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这些历史和文化传统中的一些消极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改革的过程中又在制度和体制上得到了一定的强化。

1.历史遗留的体制缺陷

由于存在一些历史遗留的体制性缺陷,“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一些地方面临较大的财政支出压力,使地方政府选择动用政府行政的力量对当地企业和产品进行保护不可避免;在干部管理体制上存在上级对下级贯彻执行国家政策的情况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和把直接的、具体的经济指标作为上级对下级考核评价的最重要的一条,既给行政垄断留下了可乘之机,又促使地方官员用行政发展经济,误入地方保护主义的歧途。

2.地方政府的等待观望观念

地方政府的观念尚未转变,还有许多陈旧、模糊和错误的认识,主要表现为:贯彻执行中央治理地方保护主义措施中存在等待、观望心理;走入市场经济等同于独立经济、自由经济的思想误区;存在市场经济以自我为中心,全局观已过时的错误倾向;存在司法机关要作为地方利益保护伞的模糊认识。

3.计划体制遗留的工业布局

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不合理工业布局为地方市场分割提供了产业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的近三十年时间里,我国中央政府实施了均衡生产力布局的区域政策,为以后的地方市场分割埋下了伏笔。

4.增量改革的宏观市场环境

20世纪80年代初,有步骤的对外开放政策为地方市场分割提供了不同的宏观市场环境,梯度推进的增量改革战略在客观上推动了地区市场分割。较早开放的沿海地区由于较早接触国际市场,非国有经济发展较快,市场发育较好,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较快。而较晚开放的内陆地区,国有经济比重大,非国有经济发展较慢,整个地区的竞争力较弱。地方利益驱使落后地区不甘心在区域分工中只是处于从属地位,为谋求本区域的最大利益,落后地区要实行地方保护。

(二)法律原因

1.法律制度不健全

法律制度不健全给了行政垄断以孳生的空间。在立法体制上,存在一些问题让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的界限不明确,地方立法与中央立法发生抵触和冲突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废止等问题,使带有地方保护主义倾向的政策得以公开运行;在双重司法、执法领导体制上,存在地方部门和党政领导假借公务之名对司法、执法工作的非法干预问题,为地方政府搞地方保护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改革前后司法、执法管辖范围的变化,使司法、执法机关难以摆脱地方势力的纠缠和地方主义的束缚;法制领域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为地方保护主义行为提供了方便和可能;司法、执法人员素质不高,使有些人经受不住物质利益的诱惑,做出徇情枉法的不公正裁决,对于非法干预,不能维护法律尊严。

2.缺乏权力约束机制

对于行政垄断的产生和发展,在法律制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缺乏明确划分,导致中央与地方之间在事权、财权方面的界限不清,互相掣肘;政府职能上,未能很好地在法律中区分作为公权力行使者的国家与作为财产所有者的国家;权力控制方面,未能形成强有力的权力约束机制;权力主体的设定及其职权方面,未能形成保障司法权独立行使的有力机制。

3.监督不得力

司法部门过多受到地方党政领导、地方财政和其他行政部门的制约,使司法部门及其司法活动带有较强的地方色彩,难以适应公正执法的要求,对司法活动的各种监督(包括党内监督、权力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等)有弱化倾向,特别是法律对地方保护主义缺乏有针对性的监督制裁和处理措施,使地方保护主义有恃无恐,肆意妄为。

(三)行政原因

1.行政性分权

中国行政垄断加强的行政原因之一来自改革开放以来的行政性分权和财政包干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财政联邦主义,在这种体制下地方政府的竞争使地方政府与企业形成一种同承担激励风险的关系,地方竞争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而且成为发展的必须。地方保护和地区分割的根本和直接原因是1978年以来实行的行政性分权体制,在这种分权体制下,地方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发展本地企业,地方政府常常越位阻击其他区域的企业。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并没有改变这种趋势。

2.地方政府赶超战略

行政垄断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在分权体制下的逻辑延伸。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分权的同时并没有彻底改变发展战略,而是形成了地方政府赶超战略的竞争,为了实施各自的赶超战略,各地区对实施赶超战略的企业实行保护,进而产生了行政垄断。

3.地方官员晋升博弈

地方市场分割和官员晋升的政治激励有直接关系。地方政府官员在地方保护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他们不仅参与地区GDP和利税的竞争,更重要的他们同时也在进行官场上的晋升竞争,而官场竞争是零和博弈,一个人得到晋升意味着他人的晋升机会降低,在这样一个赛局中,政府官员对利己不利人的事情激励充分,而对又利己又利人的合作激励不足,这就是地方政府不愿合作而热衷于恶性竞争的原因。

4.保护地方利益

行政垄断归根到底是一个利益问题,地方利益是地方保护主义存在的直接动机。地方政府作为利益主体主要有三方面的利益:一是地方居民利益的需要和满足;二是地方政府的利益;三是地方政府官员追求政绩的需要和满足。三者在区域外部具有高度一致性,当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弱化和中央与地方事权关系模糊时,地方政府作为一个利益主体,就会片面追求地方利益而牺牲国家利益。

三、行政垄断的危害

(一)从经济角度看

行政垄断分割了国内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阻碍全国统一、公平、规范、有序的市场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地方保护强化政府的短期行为,让地方和企业得到了一时之利,但弱化了其竞争力和发展能力,破坏了当地的形象和投资环境,削弱了地方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同时,基于中央政府对各地方政府的放权让利以及地方利益倾向膨胀基础上的地方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主义行为直接阻碍了全国性的统一市场体系的建立,能更有利于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的作用与力量受到了严重制约,最终的结果是区域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双输”。行政垄断的盛行不仅难以适应当前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趋势加强和我国对外开放深层次推进的需要,而且也在相当程度上不利于我国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提升。

(二)从政治角度看

行政垄断的蔓延使有意来华投资的外商对中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是否统一实施产生怀疑,顾虑自己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护而产生畏难情绪,破坏了我国的国际形象;行政垄断削弱我国部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能走向世界市场,占领世界市场,阻碍了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行政垄断对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急功近利短期行为、狭隘利益至上的违法行为,加剧了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弱化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从法律角度看

行政垄断会对司法公正产生巨大危害。行政垄断对抗司法的统一性,破坏了司法公正的标准;影响司法的权威性,降低司法公正的保障;影响司法效率,破坏司法公正的及时实现;破坏司法独立;影响司法的公正执行。行政垄断为了地方的局部利益,不顾国家和其他地方的利益,和司法联合或迫使地方司法做出对地方有益的判决,使司法的判决明显失去公平性。

(四)从社会角度看

行政垄断既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又是反腐倡廉的障碍。行政垄断的存在意味着掌握行政权力即控制了市场资源,而资源的行政性配置由于缺乏相应的约束和监督机制具有极强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行政垄断对惩腐反贪、打击经济犯罪的干扰和破坏被称为腐败保护主义。腐败保护主义用个人感情代替政策法律,在反腐倡廉中他们对处罚有亲缘关系的腐败分子态度暧昧,千方百计地袒护本地本单位的腐败问题和腐败分子。

参考文献:

[1] 沈立人,戴园晨.我国“诸侯经济”的形成及其弊端和根源[J].经济研究,1990,(3):34-42.

[2] 银温泉,才婉茹.我国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和治理[J].经济研究,2001,(6):3-12.

[3] 黄赜琳,王敬云.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J].中国工业经济,2006,(2):60-67.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统一市场建设课题组.中国国内地方保护的调查报告——非企业抽样调结果的初步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4,(18):16-31.

[5] 林毅夫.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从发展战略的角度考察[D].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文讨论稿系列,2004.

作者:柴丽俊,闫志晗

上一篇:基础课程教学计算机应用论文下一篇:经济分析超高层建筑节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