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微观经济学论文

2022-04-21

[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的在线开放课程已成为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在线开放课程不仅为学生,更为广大的社会学习者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拓展资源。本文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从学生需求、课堂教学设计、课程定位与目标以及在线共享开放课程在教学实践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程改革微观经济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课程改革微观经济学论文 篇1:

浅谈微观经济学课程改革

摘 要:在分析微观经济学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新尝试,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教学方式

《微观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类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和后续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微观经济学侧重于基本概念、基本图形、基本理论的教授,使学生对市场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培养经济学直觉,运用基本的微观经济学方法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将内容庞杂的微观经济学理论清晰、明确地掌握并做到学有所得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在对教学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特点,对本科阶段的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一、 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一)课程的系统性

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作为微观经济学的经典教材,十分适合本科生学习。该教材共有11章。首先简单介绍西方经济学.然后介绍了消费者理论(包括需求、供给理论、均衡价格和效用论),生产者理论(包括生产论和成本论)。接下来讲述不同市场结构下生产者如何生产和定价,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以及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最后,在介绍一般均衡的经济效率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应如何行使职能避免这一情况。整个微观经济学理论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体现出很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二)理论的抽象性

作为经济学的基础课程,微观经济学对抽象思维有较高的要求。比如,在课程中广泛使用的弹性这一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很难理解其含义且很容易混淆;此外,一些距离现实生活比较远的理论,如寡头垄断理论、市场失灵等在现实中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案例来解释。再者,属于社会科学的微观经济学课程并非如自然科学一般可以在实验室再现,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缺乏深度。

(三)定量、图形分析使用频繁

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主要以定量分析为主,并结合定性分析,其理论的得出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变化较多,学生理解起来不太容易。其次,在很多经济学理论的求证中,往往是大量使用数学知识推导得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掌握这些也有一定的难度。第三,微观经济学课程中使用大量的图形来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过程,很多图形比较相似,学生不容易牢固掌握。

二、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本科阶段的微观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切合实际的案例比较少

微观经济学是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基础上,吸收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仑及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的垄断竞争理论以及其他理论逐步建立起来的。教材中主要也采取西方国家的经济案列,缺少对于亚洲特别是我国当前热点和焦点问题的案例(如土地价格、房地产行业问题等)。这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案例的理解有距离感,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不够深入,很难运用所学理论解释现实的经济问题。

(二)课时相较于内容偏少

从教学时间的安排来看,相对于这一课程的特点、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48学时较为紧张。学生往往要在一堂课掌握近一章的内容。即使课前进行了预习,学生完全吸收课堂内容难度也较大。这就导致前一章内容还未掌握好,教师已进入下一章赶教学进度。由于课程内容的连贯性,学生往往陷入囫囵吞枣的恶性循环,教学和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由于教学的评估方式主要以期末考试为主,这就决定了学生以书本为主、教师以应试为主,从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作为解释现实问题的经济理论,其初衷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服务的。因此,对于理论的学习并不仅仅是弄懂数学公式的推导,或是概念的死记硬背,更重要的在于学会应用已掌握的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并尝试给出解决途径和方法。

三、 改进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结合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以上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提高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质量。

(一)精心设计课堂内容

由于微观经济学内容庞杂,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包括如何引入话题,如何突出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学生提出问题等。遵循由浅入深、由抽象到具体、由理论到实践的原则,让学生既能紧扣课本地掌握重点知识点,又能从抽象理论中体会其真正含义。讲课过程中,以价格决定机制为主线,让各章内容贯穿于这一体系当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有一条明确的主线。

(二)丰富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点,对教材进行梳理、归纳,通过动画、短片、图片等形式引入课堂内容,并通过课件的制作使学生清晰微观经济学理论脉络、重点概念、定理等内容,加强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往往节省了大量的画图时间,且能够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变量的变化过程及相互间的影响,教会学生如何看图、看表。其次,加强课堂互动。微观经济学课程本就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从提出和分析现实经济中的焦点、热点问题入手,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信息双向交流过程能够将枯燥的理论讲解转化为活跃的理论讨论,并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选择生动的案例能够生动的演示所学理论。从教学实践来看,引入我国当前的热点问题的案例,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好,学生对微观经济理论的理解程度更深入了。案例教学现在教育领域已被广泛使用。今后,不仅要加强对西方经济社会的研究,也要注重对我国经济事件的研究,分析我国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企业组织与管理等的新变化。例如,生产理论中谈及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关系及对产量的影响,就可适当引入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升级转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就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理论。

参考文献:

[1] 李鹏雁.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J].教学研究,2008,(1).

[2] 戴魁早.关于本科阶段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向导,2011,(18).

[3] 李向民,程春梅,殷晓红.“微观经济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24).

Discussion about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Microeconomics

HAN Ya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college,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Key words:microeconomics;teaching reform;teaching methods

[责任编辑 李 可]

作者:韩燕

课程改革微观经济学论文 篇2:

基于超星网络教学平台的在线共享开放课建设

[摘    要]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的在线开放课程已成为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在线开放课程不仅为学生,更为广大的社会学习者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拓展资源。本文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从学生需求、课堂教学设计、课程定位与目标以及在线共享开放课程在教学实践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微观经济学;在线开放课程;网络教学平台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05. 092

0      引    言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的文件精神,根据《关于推进校本化应用型课程资源建设的通知》(工商院教[2018]7号)以及《关于山西工商学院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的通知》(工商院教[2018]11号)文件精神。我校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积极响应教育部要求,建立了超星网络教学平台,为青年教师的在线网络开放课程建设奠定了基础。“微观经济学”课程于2018年7月申报了立项书,8月底组建经济学教学团队完成了“微观经济学”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的录制工作,为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资源的应用与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1      课程基本情况

“微观经济学”是财经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旨在论述企业经营管理中对稀缺资源进行决策分析时应如何把经济学原理与数学工具和统计学相结合。“微观经济学”是在“微积分”之后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构成会计、财务管理、金融、市场营销等专业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观察与分析能力的养成起到主要支撑作用。为后续课程如“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会计学专业的微观经济学课程开设在第二学期,审计学专业的微观经济学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

2      “微观经济学”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

“微观经济学”的课程改革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模块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考核與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夯实基础—深化认识—灵活运用这样的方式来使得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的概念理论对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同时也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结合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具体划分为经济学的入门知识、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共六大教学单元。具体设计如下。

2.1   学生需求分析

网络在线开放课程是指在网络上传播的国内外优秀大学的视频,很受学习者的欢迎。为此,本人于2016年暑期撰写了“微观经济学”课改方案,2017年对2016级会计学专业的教学班进行了课程改革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抽取了2016级会计学6班全体学生(56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56位同学一致认为在线课程不仅对学生学习非常方便,也有利于教师实践教学,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让每个学生与授课教师开展课堂互动。因此,2018年8月本人运用超星网络教学平台组织经济学教学团队完成了微观经济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录制工作,并完善了相关资料的上传,如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案、课件、课堂教学视频、每个模块测试题等。

2.2   课堂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超星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课堂教学中使用的Flash动画、财经新闻视频以及教师团队自制微课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能对学习中的重点、难点等知识点获得比教直观、清晰的理解,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同时,这些教学资源也为网络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有效途径且适合网络公开传播共享。

2.3   课程定位与目标

“微观经济学”这门在线开放课程是针对一线教师对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所开设,引导青年教师理解信息化技术的内涵,深入剖析各种各样的信息化教学活动,如教学视频、作业、课堂测试、课程动画视频等内容,运用信息化教学工具设计开发这些资源,助力学习者从不同角度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提升青年教师经济学教学设计能力。

2.4   课程教学资源

2.4.1   课程资源特色

“微观经济学”课程经过教学团队的资源建设,拥有了较为系统、丰富、完整的教学资源。基于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内容的划分,学生可以针对实际工作任务,结合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完成学习任务。以课程网络资源为载体,与现有实训条件相结合,进行上机实训,强调基础知识在实践中的延伸,达到课程目标,并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在教学中融合思政观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学会运用西方经济的经典理论结合中国的经济实践,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课程中使用的Flash动画、财经新闻视频以及教师团队自制微课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能对学习中的重点、难点等知识点获得比教直观、清晰的理解,教学效果良好。同时,这些多媒体教学资源也为网络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有效途径且适合网络公开传播共享。

为了充分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提升实践能力,“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科专业科技竞赛,比如“全国高校经济学综合博弈实验大赛”,为学生提供了线上操作,巩固知识,解决问题的平台。

通过教学和竞赛经验的总结,体现应用型的特色,课程资源建设将持续充实和更新,从而为我校学生与教师以及社会学习者的使用提供充分有用、更新的学习资源。

2.4.2   基本资源清单

微观经济学在线开放课程从资源类别、资源名称和数量进行了统计,具体资源清单见表1。

3      微观经济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实践

3.1   应用情况

从2017年开始对微观经济学在线开放课程进行研究策划、组织实施,并逐渐展开。2018年带领经济学老师完成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录制工作,课程建设成果分别在會计学院2018级会计学专业(18会计学1-12班)、金融学院2018级财务管理学专业(18财务管理1-4班)和金融工程专业(18金融工程1-2班)的学生中进行了初步应用,课堂效果好,学生课评满意度高,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微观经济学”课程于2007年9月1日在工商学院开设,共开设15次,在线开放课程运行以来选课人数达838人。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学校、学院进行了公开示范课,得到了校领导和同行的肯定。2018年微观经济学课程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2019年该课程被评为课程思政标杆示范课。

3.2   实施效果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应用创新能力培养,解决了“理论”与“实践”“创新”与“应用”“教”与“学”等脱节问题。近3年,受益学生获得省内和国内等赛事共8项奖项。教师队伍得到提升,教学资源建设成效显著。经济学教学团队教师共5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4人。近3年,曾获校级优秀教师奖1人、荣获校级教学竞赛二等奖3人、一等奖1人,到企业挂职教师5人,承担省部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18项,获得教学成果奖励2项,团队成员参编教材5部,撰写专著1部,公开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教学案例论文15篇。

3.3   网络教学平台运用分析

“微观经济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运用超星网络教学平台从授课视频、非视频资源、课程公告、测验和作业、课堂互动交流情况等方面开展了活动,具体数据统计见表3。

4      结    论

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微观经济学教学团队继续探索和努力推进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共享实践,在实际的课程建设中,不断完善在线考试环节,注重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培养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此发挥在线开放课程的效果,给人们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

主要参考文献

[1]昝家馨,张瑞杰,温薇.移动信息化平台视域下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设计研究[J]. 纳税,2019,13 (2):175-176.

[2]邱四豪.互联网背景下建筑课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3):219-221.

[3]温小非,朱炯,仇培涛,等. 高等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研究及实践[J].大学教育,2019(8):42-44.

作者:常艳华

课程改革微观经济学论文 篇3:

BOPPPS教学模式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BOPPPS教学模式是加拿大诸多高校在教师培训中广泛采用了一种教学模式,但是将该教学模式应用于实际课程教学的研究却并不多见。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针对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探讨和分析了BOPPPS教学模式在微观经济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BOPPPS教学模式;微观经济学;教学实践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选择的学问,主要研究在资源稀缺条件下,经济个体单位如何进行决策的问题,是“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一般高校在大一下学期开设微观经济学,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其他后续课程,比如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等课程的学习。而作为一门理论课,微观经济学又具有抽象性,系统性,思维性和对数学分析工具的依赖性。因为这些特点部分学生觉得经济学晦涩难懂,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学习的效果也不甚理想。因此,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一直是经济学教学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2014年,笔者有幸参加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和上海市教学委员会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举办的“teaching in English”的教师培训。在这次培训中,笔者不仅提高了用英语进行专业课教学的水平,同时也学习到了许多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其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BOPPPS教学模式。BOPPPS教学模式是加拿大诸多高校在教师培训中广泛采用了一种教学模式。目前,该教学模式已被引入国内,并用于对高校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但是,将该模式应用于实际教学的研究却并不多见。本文针对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探讨和分析了BOPPPS教学模式在微观经济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1内容繁多,课时有限

据笔者了解,除了经济学专业以外,大多数经管类专业只开设一个学期的微观经济学,一般是3学分,48课时。以国内高校普遍使用的经典教材—人大出版社出版的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为例,课程内容包括十二章,每一章一般包括6到9个小节。48个课时内,讲解和学习将近96节的内容,不管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1.2课程难度较大

微观经济学包括消费者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等,这些理论联系紧密,涉及到一些抽象的假设,难以理解。而且,微观经济学还包括许多新的概念,例如,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规模报酬等。这些概念既有区别又联系,只有熟练掌握才能将其区分。再者,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大多借助抽象的数理分析和图形分析。而这些正是大多数经管类学生最不擅长的部分。它不仅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数学分析工具,而且还要求学生了解经济学中的相关概念以及如何做到经济语言和数学语言的相互转换。这也难怪学生会抱怨经济学比高等数学更难。

1.3缺乏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目前,微观经济学主要以理论讲解为主。首先,由于课时有限,为完成课程内容的讲解,大多数教师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教师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则被动的接受老师讲解的内容。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最大的信息量。但是,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会让学生把主要的精力运用于对理论知识的梳理和死记硬背,而无暇思考这些理论知识如何用于解决现实问题。

2.BOPPPS教学模式简介

BOPPPS教学模式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依据人类认知的过程和层次,将教学的过程划分为六个部分。BOPPPS代表了这六部分的英文首字母:B—Bridge-in(导言),O-Objective(目标)、P-pretest(前测)、P-Participation(参与式学习)、P—Post-test(后测)、S-Summary(总结)。六个组成部分相互独立但连贯起来则构成有效的、完整的课堂教学模式。不管是45分钟的常规堂课还是15分钟的微课堂,都必须包括这六个要素。表1给出各部分的含义和作用。

3.BOPPPS教学模式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BOPPPS教學模式为教师提供了涵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一个完整框架,使教学安排更加的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和有效化。本文以微观经济学第二章第6节需求弹性为例来具体谈谈,如何以BOPPPS教学模式为基础来安排教学活动。

3.1以生活中的经济学作为引入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如何进行选择的学问,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十分密切。教师可以相对较为容易的找到与课程内容相关联的案例。机械出版社出版的格伦·哈伯德的经济学教材每章以生活中的经济学开篇。这样的安排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同时也可以使学生了解所学的内容是如何应用于现实生活。以弹性这一节为例,教师可以以视频或者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提出,“为什么商场喜欢打折促销?打折促销是否一定会提高商场的销售收入?”这样的问题不仅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而且也具备一定的难度,需要借助理论知识来解释。总之,引入问题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复杂,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

3.2明确教学目标

如前文所讲,教学目标应包括四种要素,符合Smart原则。在弹性这一节,教学目标设定为:在本节课结束时,学生能够定义需求价格弹性,计算需求价格点弹性和弧弹性,理清弹性与销售收入的关系并能够对相关经济现象进行分析。显而易见,这个教学目标包括了谁、在什么条件下、所学内容及学到什么程度四个要素。但这并不是设定教学目标的难点,难点在于如何保证教学目标的明确和可测。比如“掌握需求价格点弹性”,这个教学目标就并不可测,学生可能并不理解,什么叫掌握了这一概念。但“能够计算”就较易定量评估。

3.3课前评估

在学习需求价格弹性之前,学生需要了解需求定理和弹性的一般概念。在课堂讲授之前,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是否知晓这些内容。如果学生已了解,则可以进行下一步;但如果学生并不了解这些内容,需要进行详细的讲解,为学生对后续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打好基础。

3.4组织安排课堂活动—参与式学习

BOPPPS式教学模式强调参与式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去诱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问是教学中常见的一种互动方法,但这种方法在课堂实践中很难实施。既使教师主动向学生征询是否有问题,也未必能够得到学生的回应。其实,并不是学生没有问题,而是绝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如果真有问题,他们宁愿去问旁边的同学。这可能是因为中国文化中的面子问题,遇到问题,中国人宁愿向周围朋友打听也不愿意向权威专家提问。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主动发言,则是参与式教学的关键所在。就微观经济学而言,笔者认为,首先要弄清楚学生学习的真正动机,在引入部分尽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适当的教学活动。比如在北美课堂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活动--拼图学习(JAGSAWS)。这种方法是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一組自学课程内容的不同部分,然后在课堂上,向所有学生讲解自己小组学到的内容,就像玩拼图游戏,当所有小组都讲完了,学生们就学到了所有的内容。这种学生教学生的方式可能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因为学生更倾向于对同学讲解的内容产生质疑和挑战。

3.5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测

后测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围绕教学目标,可以制定规范的检测内容,也可以通过提问或案例分析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弹性这一节,在后测部分,笔者准备了两个案例分析。一个是对谷贱伤农的分析,一个是禁毒和反毒品教育两种方式对毒品交易的影响。这两个案例分析可以有效检验学生是否理解了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否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另外,后测也可以采取教学反馈的方式,比如在加拿大培训时,教师要求学生每节课后通过E-class写教学反馈。

3.6总结教学内容

参与式学习虽然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有可能使学生偏离学习目标,不能很好的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联系起来。因此在最后阶段,教师重申学习目标,总结学习内容,反馈学习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

4.结语

实践表明,BOPPPS教学模式可以有助于解决当前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按照BOPPPS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将会有意识的去考虑经济学理论的应用问题。在引入部分尽量去挖掘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BOPPPS教学模式也有助于学生和教师专注于学习目标,并努力达到学习目标。而且,BOPPPS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全程参与课堂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有效掌握内容繁杂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并做到学有所得。总之BOPPPS教学模式不仅对教学过程提出了具体要求,而且也为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宋荣.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阀门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4).

[2]韩燕.浅淡《微观经济学》课程学课程改革[J].经济研究导刊,2015(2),171页-172页.

[3]罗宇,付绍静,李暾.从BOPPPS教学模型看课堂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5(6),16-18页.

作者:刘玲

上一篇:中学生礼仪素质教育论文下一篇:生命教育下地理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