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社会文化论文

2022-04-1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曾指出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现今,农村发展已抛弃不计后果的掠夺性开发,逐渐注重“文化研究先行,保护利用为主”的新模式。与此同时,我国进入博物馆建设快车道,大到国家级博物馆,小到村镇级博物馆都在内容和形式设计上不断建设与完善。博物馆作为社会群体文化载体,观众在参观时,会引起对所处群体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区域社会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区域社会文化论文 篇1:

浅谈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文化力因素

摘要:当今世界发展中,文化力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过程中,表现出巨大渗透力和凝聚力,社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厚重的文化做底蕴。

关键词: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文化力

Key words:Region socie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ulture strength

作者简介:高素香,女,1967.9出生,经济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工作单位:东营职业学院经济系。

一、当今世界发展趋势

1、社会发达程度以文化力为标尺

文化因素开拓了人们的精神视野,发展了人们的精神能力,并形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吸纳能力、发展能力。拥有庞大的物质资本不再是最大的优势,文化以特有的价值渗透力,塑造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独有的魅力。而正是饱含文化底蕴的国家、地区形象,不仅形成了自己的一世英名,同时正在以巨大的磁力,吸纳着社会发展的各种要素,推动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沧桑巨变的历史证明:文化繁荣与否,就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显著标志。

2、文化力与经济力结合而成的文化产业,成为强有力的国民经济增长点

文化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文化因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已经提高到七至八成。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依靠文化力,依然达到富国强国的目的。

据有关统计,全球500强企业排名,文化企业所占的比例、位次明显上升。从1996年起,美国的文化产业首次超过航空、重工业等其它传统产业一跃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产业,2003年美国400家最富有的公司中,有1/4是文化企业。数字技术、风格技术、人工智能、设计艺术等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也日益成为各自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人类社会正进入一个以文化产业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文化经济社会。

3、经济力与文化力成为社会前进的“车之双轮”

以企业文化、商业文化、金融文化、消费文化、民俗文化等为核心的文化力体系正成为充满活力的现代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不可阻挡地向一切可能的产业中渗透发展,拉动着相关产业的延伸和升级。同时,文化资源自身也在不断组合、建设、发展、繁荣并以独立的支撑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经济力侧重于硬件即物质条件方面表现出来的社会力。它的作用是直接的、外显的、短期效应的。而文化力侧重于“软件方面”,是精神与文化方面体现出来的综合力,它具有间接的、内蕴的、长期潜移默化的作用,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并趋向于一体化协调地发展,共同构成社会前进的车轮驱动力。

4、文化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当今社会要发展的持续推动力中,渗透的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强调经济伦理、生态伦理、生产、交换、消费等发展伦理等,而伦理思想产生新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道德伦理观念、宗教、文学艺术、社会学说、教育思想、新闻出版事业、公共文化设施及其活动、民间文化、卫生、体育等众多文化现象,它们贯穿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等一切领域,是以新的价值观念和方法所表现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将会作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量,把人类带进一个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全面进步时代。这正是社会文明提升的集中表现。

5、科学发展观是发展模式的及时转型

当今,“生态与环境已成为人们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第一要素”。从决策层和普通老百姓,都开始从人类、经济、社会、科技、环境协调发展的高度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行为,研究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平衡、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文精神融入发展观念,形成新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的社会整体进化,它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发展的转型、创新、再跨越。

二、科学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厚重的文化做底蕴

1、继承借鉴和创新超越相并重的文化

时代呼唤创新,发展需要创新,惟观念常新有才活力。创新并超越的观念影响和决定着人们的精神和素质。创新观念强调在充满活力中要敢于大胆创新、跨越而不要只是追赶、跟进,要加强协作而不是固步自封。正是通过观念的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这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以自主创新的发展理念,造就开放、进取、宽容的科学思想和文化环境,在灵活中善于打造鲜明个性特色。

两种文化的作用,就能够相得益彰,凝练出独特的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发展能力,而使社会在沉稳与活泼个性氛围中和谐向前。

2、外来文化与本土的传统文化和谐共赢的文化

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个性是一个地区的“名片”,是我们的根基,一定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要坚决摒弃以牺牲历史文化去换取一时发展的短视观念,从保住民族生存根基的战略高度善待古迹。要积极实施“特色文化工程”,加强文化名城、名镇、名馆、名园和名品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民族的文化为永远的根基。

另一方面,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把这些元素纳入传统文化中,以多元的文化魅力消解不同群体间在利益分配中可能形成的价值观分化与对立,形成良好的区域人际关系,提高区域的的凝聚力和创造能力。有一种观点认为,外来文化,会影响文化安全,会使我们的意识形态失去控制。其实,这是一种不必要的担心。我们以传统优秀的根基,管理、传播、影响吸收外来的元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反而使我们更精进、更具有创新力。真正需要担心的是,在传播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把我们的传统文化一概抛弃,在传统文化的断层中一股脑儿地炫舞外国流行音乐、外国电子游戏、外国消费观念、自由价值观念,这就是今天我们消费的精神产品,民族文化已经在年轻一代身上难觅踪影。这将真正影响我国的文化安全。

3、经济、社会、科技、环境协调发展的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生态文化

生态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生态文化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提倡尊重自然、认知自然价值,建立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与氛围,注重平衡各种关系,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公、人或人群的斗争以及权力的滥用而造成对生态的破坏。是对现有文化的超越,它将引领人类放弃工业文明时期形成的重功利、重物欲的享乐主义,摆脱生态与人类两败俱伤的悲剧。

区域社会发展中一定要树立“生态环”的意识,把人文,环境,经济技术整合在一起,把区域功能、区域环境与区域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形成区域“生态环”体系。即要秉承当地的资源、人文气息,在逐步沉淀和谐、文明的文化底蕴的氛围下,融合经济发展步伐,更要能够形成环境优美的生物栖息地,以良好的社会形象吸引发展要素。

4、以浓郁文化内涵设计好区域形象

区域形象是一种资源,一种生产力。形象资源的开发可以获取区域稀缺的注意力资源。“注意力经济”是迈克尔·戈德海伯(1997年)提出的新概念。他指出,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中,信息已经不再是一种稀缺的资源,而是相对的过剩,稀缺的是人的注意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也说过:“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查尔斯·德尔伯认为,“注意力日益成为一种可以购买的商品”。

区域形象设计与建设是推动区域发展的一种新思路,新方法,新文化理念。其设计,要铺垫着人们相互尊重的和谐、融洽气氛的底色,它容纳区域内公众的理想、追求、道德、感情和行为等综合心理环境,具有传统性、稳定性、时代性以及符合人类求真、求善、求美的的文化内涵。一个区域的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历史事件、人物传说、文学作品、节会活动等,经过文化着色运营都可以成为区域形象一角。关键的一点,是要找准富有个性和特色的优势文化资源,并以独特视角,融自然性、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进行区域灵魂塑造。

5、实施区域一体化联动战略,谋求共同发展

当今社会中,传统风土人情越浓的东西,联动效应也越大。区域社会不是封闭社会,同样,区域文化也是包容与融合的文化。从世界创新型城市成功案例可看出,许多著名创新型城市的成功都离不开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城市联合体作为支撑。区域创新需要树立联动发展的新观念,确立“共赢”与“协同”发展的新思维,要站在整个区域发展的角度,就长期战略及规划思路、区域社会、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策略、跨省市重大建设项目规划布局等进行协作和交流,从决策层面加强沟通,协同发展,最终通过区域内政策互惠、交通一体、信息共享、产业互补等方式形成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在实现整个区域社会经济共荣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

基本思路是,建立打破行政壁垒的区域协作区。在不涉及现行行政管理框架的情况下,实现区域某些职能管理方面的一体化。政府层面要搞好配套设施,比如交通、通讯、金融、医疗、教育、生态保护等,以及一些基础性、服务性的一体化工作,创造统一的市场环境以及竞争条件;协作区要通过联动培育文化产业之间的配套能力,比如生态农业城、休闲旅游城、职业教育城等不同特色又互动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形成区域产业群落,最终实现区域在资源、经济、文化环境上的互补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俞伯灵.以文化为基础的经济《浙江学刊》[J].2005,6:175-179

[2]叶南客.当代文化经济一体化的生成动因与实现途径《江海学刊》[J].2004,4:81-87

[3]陆林.刘冰清.试论区域发展中的区域形象价值《经济地理》[J].2005,5:294-296

[4]杨英法.以经济文化一体化推动文化经济的兴起.文化创意产业网2008.9

[5]李校利.文化生产力研究对生产力原理的创新和发展《探索》[J].2007,4:173-175

[6]吕方.经济文化一体化中的长三角区域文化产业《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6,9:48-52

[7]林宗.文化经济论的时代意义《新华文摘》[J].2006,8

作者:高素香

区域社会文化论文 篇2:

搭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新平台 促进区域社会和谐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曾指出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现今,农村发展已抛弃不计后果的掠夺性开发,逐渐注重“文化研究先行,保护利用为主”的新模式。与此同时,我国进入博物馆建设快车道,大到国家级博物馆,小到村镇级博物馆都在内容和形式设计上不断建设与完善。博物馆作为社会群体文化载体,观众在参观时,会引起对所处群体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乡情村史陈列室作为博物馆中的一个种类,正是横跨文化建设与农村建设的重要桥梁,已被许多地方重视和采纳。

据了解,2013年以来,北京市有关部门已开展乡情村史陈列室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乡情村史陈列室近300座,总面积有10多万平方米。已建成的乡情村史陈列室不断拓展和延伸功能,在完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也丰富着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目前,朝阳区已建成的乡情村史陈列室有南磨房地区博物馆、和平街社区艺术馆、奥运村地区博物馆等20多座,其中大的超过1000平方米,小的有八九十平方米。从已建成和在建的各乡级或村级博物馆来看,各馆针对各自情况,采取文物文献、多媒体影像、互动体验等多种方式,力求多角度呈现当地的乡情村史。以南磨房地区博物馆为例,包括传统农业文化馆、传统民居生活馆和城市化历程展示馆三个部分。其中,传统农业文化馆内有1000多件乡村文物。传统民居生活馆里同样文物丰富,既有明清风格的古木家具、墙画、摆件,又有农业化时期的炕席、衣柜、纺车等。高井村位于朝阳路两侧,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高井村史馆面积200多平方米,主要由“高井概况”“话当年”“看今朝”“想未来”四个部分组成。馆内实物和照片均从村民家中收集而来。与传统村史馆侧重讲述历史不同,高井村史馆则用更多的陈列空间展示了新农村的发展变化。高碑店村史博物馆坐落在高碑店西社区办公楼的地下一层,总占地面积600平方米,馆藏200多件实物。博物馆内设有“漕运时期”“解放后”和“新村建设”三大展区,主要通过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内容展示,重现古村风韵,再现红色思潮,回顾新村奋斗史,突出体现不同历史阶段高碑店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巨变。

海淀区西北旺镇乡情村史馆是海淀区首家镇级乡情村史馆。西北旺镇深度挖掘地区故事,多方搜集资料,并从展馆内容、风格、科技手段等方面精心设计。展馆位于中关村公园东区唐家岭关帝庙内,建设面积300多平方米。展厅内共有实物200多件,各类图片资料300多张,全面展示了西北旺地区的历史沿革、民间传说、村名由来、重要历史事件、发展规划等内容。

顺义区龙湾屯镇柳庄户村在600平方米的乡情村史陈列室内展示有柳氏家谱、清代地契等老物件,每件文物都在诉说着柳庄户村的深厚历史。村里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在市内工作了,他們对本村的过去了解不多,甚至连“柳庄户”的由来也一知半解。村史馆的建成对他们了解村史,增强柳庄户村村民的自豪感起到了重要作用。南彩镇河北村的乡情村史陈列室和村内的民俗园融为一体,成为京郊游的特色景点之一。这里的陈列室面积达1000平方米,展示了农村生产生活用具2000多件,重点用实物和图片向下一代诉说历史,记录河北村从解放前到新时期的发展历程。牛栏山镇也建成了蓝家营村、金牛村等7座乡情村史陈列室,这些陈列室不仅保存了乡村记忆,也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更多文化活力,成为乡村京郊游的新地标。

自2012年起,通州区全面开展乡情村史陈列室建设工作,建成了历史文化、传统民俗、互动体验、特色产业等四类乡情村史陈列室近20座,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万余件珍贵的老物件彰显了浓厚的乡村文化,千余幅珍贵的老照片重现了记忆中的田园风貌。张家湾乡情村史陈列馆是郊区村史陈列室的一个缩影,《红楼梦》中描写的十里街、花枝巷等原型就出自这里。在张家湾近2000平方米的乡情村史陈列室内,从农耕文化、漕运文化、民俗文化、红学文化等多方面展示了张家湾古镇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清代的运河古船、珍贵的石碑及碑文拓片、农村老物件承载着浓厚的乡村文化,已然成为张家湾镇留住乡韵、记住乡愁的重要依托。经过十几年的艰辛努力,于家务回族乡仇庄村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变成了国家级文明村、市级生态村和优美乡村。仇庄村史馆以“枯木逢春”为主题,以过去、现在和未来为脉络,贯穿始终,讲述村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故事,并在此基础上,以“孝”为切入点丰富展厅内涵,建成通州区首个村级孝道馆,充分展示了本村孝文化建设成果。

北京市将乡情村史陈列室建设工作作为文明村镇创建的重要内容和涵养乡风文明的重要手段,为新农村建设保存了历史底稿,为市民留下了乡韵乡愁,为教化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现阶段,文物文献、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的运用增添了乡情村史陈列室的吸引力。但是,文物量偏少和发掘不够深入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真正留住乡韵留住根,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尚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一是资源挖掘尚浅。很多乡情村史陈列室仅仅局限于对村落发展的简单记录,特别是对物件的记录。乡情村史陈列室是承接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独特空间,好的民风民俗需要传承,好的家风家训需要发扬。应进一步明确建设乡情村史陈列室的意义,以历史沿革、村落文化、民俗风情、乡贤名人、产业发展等为重点展陈内容,深入挖掘和展示村庄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体现独特性和潜在价值,打造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名片。二是社会教育欠缺。个别地区乡情村史陈列室在建设中只一味强调“证史”的作用,却忽视了其社会教育功能。乡情村史陈列室保存着村民淳朴的历史记忆,承载着爱国爱家的光荣传统。在强调历史意义和作用的同时,更要推动农村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要将传承传统文化与发展农村现代文明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满足农村地区群众多样性的文化需求和教育下一代的历史任务。三是制度保障薄弱。乡情村史陈列室的建设主要由政府主导、财政支持,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地区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乡情村史陈列室的“含金量”。建设乡情村史陈列室应根据其内容承载度、规模大小、价值含量等来决定政府的资金投入,真正发挥出它的优秀文化传承功能,成为农村文明的生长点和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载体。

将乡情村史陈列室建设打造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对于留住乡村文化基因,延续乡村文化生命,保护乡村文化生态,使村民精神有所依、心灵有所属都具有重要意义。其实,依靠专业的学者和设计师仅仅建设一座乡情村史陈列室并不难,然而,如何让乡情村史陈列室与村民之间产生血脉联系才是重中之重。乡情村史陈列室并不只是记录村庄的过去,也是村庄当下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见证者。村民通过参观学习本土文化,明白历史传承的价值和意义,产生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一是挖掘资源,完善制度。建设乡情村史陈列室要坚持“政府领导,专家指导,镇办监管,社区主导,村民自治”的运营模式。突出“一村一品”,统筹安排,科学制定本地区的乡情村史陈列室建设规划和补贴政策,分期分批开展乡情村史陈列室评估和建设工作。同时,对已建成的乡情村史陈列室应进行综合考评,推动各级各类乡情村史陈列室提档升级。此外,应依托北京博物馆资源和人才优势,加强定点帮扶和业务指导,对文物古迹、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名人故居等文化素材进行搜集整理和系统保护。采用大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记录和展示村民衣、食、住、行和生产发展、生活习惯的演变,以留住乡愁,保存记忆。二是打造品牌,联动发展。乡情村史陈列室建设不仅要留住乡村历史,更要推动农村传统文化与农村现代文明融合发展。作为农村社会生活和伦理重构的途径,建设乡情村史陈列室可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在倡导优秀家风、村風和民风的过程中,把乡村文化、旅游开发、文物保护和村镇建设结合起来,增强乡情村史陈列室的产业化功能,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的文化内涵。通过宣传运营达到文化传播和推广的目的,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乡情村史陈列室文化品牌,进而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三是注重教育,传承育人。乡情村史陈列室所从事的传播和传承任务是社区公众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乡村教育的启蒙手段。因此,乡情村史陈列室除具备陈列、传承等文化功能外,还应加强村史的理论研究,教育村民认识、尊重、利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如搭建农村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空间,利用传统节假日开展民俗、娱乐等活动;开发校本课程,将反映乡村文化的微视频或漫画读本引入课堂,结合教学参观,组织表演、竞赛等活动。围绕乡情村史陈列室所开发的活动内容可增加学生的地域文化认同和自豪感,推动乡情村史文化的推广和继承,让乡村文化在悠久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精华发挥育人导向、激人向上的作用,同时在新一代青少年群体中得到传承。

2019年,农业农村部对全国农耕文化主题类展示馆进行摸底调查。据统计,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有8975座农耕文化主题类展示馆,其中村史馆有7286家。可见,乡情村史陈列室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已成为我国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加快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让乡情乡愁留在地方的风物之中,滋养厚实的乡土文化,培植更多的乡规民约,教化更多淳朴的乡民遵德向善,在促进乡风文明、培养人们爱国爱乡情怀、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传承历史、服务当代、推动区域发展才是建设乡情村史陈列室的意义所在。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

作者:赵晓娇

区域社会文化论文 篇3:

地方高校引领区域特色文化发展研究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地方高校与区域特色文化发展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提出地方高校应从强化地方高校文化引领意识、加强地方高校自身文化建设、构建地方高校文化服务平台、完善地方高校文化服务机制等四个方面着手,发挥地方高校在区域特色文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促进地方高校与区域特色文化发展的共存、共赢。

关键词:地方高校;区域特色;文化引领

地方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地处省会城市之外的地级市,隶属省市管辖的高等院校。地方高校是区域的“文化中心”,承担着发展区域经济、传承区域特色文化的重要任务。

区域特色文化是指在某一区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传承下来的独特的文化风貌。区域特色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区域内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包括主流文化也包括非主流文化,因此呈现出“区域性、多样性”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传统的区域特色文化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地方为了贪图一时的经济发展指標,出现了一些破坏地方传统文化的行为,富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建筑被拆除,地方传统的手工技艺后继无人以致逐渐消失。作为区域“文化中心”的地方高校,其文化传承的功能不容小觑。

一、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的互动影响

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区域文化是地方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积淀,一定区域内的高校必然带有这一区域文化的印记;地方高校凭借其自身人才、资源的独特优势,成为区域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军”。

(一)地方高校促进区域文化发展

1. 地方高校为区域特色文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与区域内其他机构相比,地方高校在人才资源方面占有绝对优势。首先,地方高校拥有一支具有较高学历和职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他们一般具有较强的文化研究能力,以极大的热情致力于区域特色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创新工作,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的文化发展工作,为区域文化调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文化品牌创设出谋划策;其次,地方高校拥有大批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团队,这些学生通过校内社团、大学生社会文化服务中心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方式,积极参与到区域特色文化的宣传和展示工作中,对区域特色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

2. 地方高校为区域特色文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地方高校拥有较为齐全的学科门类,同时拥有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区域文化学术研究团队,依托自身学科优势,不同学科的研究团队从不同的方面对区域特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等科研项目的形式对区域特色文化进行项目化研究并形成较为权威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地方政府制定本地区文化工作计划、出台文化保护政策法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3. 地方高校为区域特色文化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全社会形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良好风气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围的营造。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区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部分。一方面,地方高校在校园建筑规划时,加入区域特色文化元素,使其校园建筑既彰显时代特征,又包含传统底蕴;另一方面,通过在高校举办“区域文化”宣传活动,宣传本区域内优秀的文化传统以及最新的文化研究成果;除此之外,地方高校通过学生社团活动促进区域文化的传承。

4. 地方高校为区域特色文化发展拓宽发展渠道

地方高校不仅担负着区域文化传承的重任,而且担负着文化创新的使命。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是区域文化积累、传播和创新的主体。一方面,地方高校通过科技创新,加快区域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加强人才创新,为区域文化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同时,地方高校与其他区域高校间的交流合作也拓宽了本区域文化的发展渠道。

(二)区域文化发展影响高校发展

1. 区域文化发展为地方高校提供资源支持

区域特色文化是其他区域无法复制的宝贵财富,也是这一区域文化的“精神内核”。区域特色文化是本区域内高校赖以生存的精神积淀,地方高校从建立之初就打上了地方文化的烙印。区域内丰富的文化资源也为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办学特色及校园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

2. 区域文化发展为地方高校学生提供实践就业机会

如今,很多地方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而区域特色文化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随着文化产业的深入发展,地方急需那些能够对区域文化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具有一定的文化创意,能够进行经营管理的人才。地方高校通过“校-区”合作模式,为地方区域培养相关的文化产业人才,地方文化主管部门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就业的机会,达到地方高校与区域地方双赢的目的。

3. 区域文化发展促进高校自身的改革

地方高校深植与区域文化土壤之中,从区域文化中汲取自身发展的养料。区域文化发展对高校自身改革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区域文化为地方高校形成自身独特的办学特色、丰富高校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历史素材;其二,地方高校的主要职能是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区域文化的发展促进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将高校的专业设置适应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要求,为区域发展培养专业对口、能力过硬、品质优良的毕业生,以适应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

二、地方高校引领区域特色文化发展的策略分析

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天然耦合关系,地方高校由于其特有的文化优势,在区域特色文化的传承创新过程中应该承担起引领区域特色文化发展的历史重任。

(一)强化地方高校文化引领意识

首先,地方高校进一步明确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的首要职能,地方高校准确把握學校在所在区域中的位置,结合自身专业结构特点,努力寻找与区域文化发展相契合之处,充分挖掘区域文化中独特的教育资源,拓展办学空间,凝练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教育内容,将学校的发展与区域文化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突出地方高校文化服务的功能。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地方高校应该将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放在学校发展的战略地位上。从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教科研规划到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统一部署,从整体到细节都要彰显地方高校对区域特色文化的传承创新功能。再次,强化地方高校与区域间的合作意识。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主管部门之间应加强合作,互惠互利。地方高校积极参与到区域文化的各项工作中,既为区域文化的研究、保护、传承与创新献计献策,同时更要提供人才、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支持;区域文化主管部门积极参与到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等的规划中,结合本区域文化发展特点,优先发展能够促进区域文化发展的专业,帮助地方高校及时调整育人计划,提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区域文化发展的需要。最后,建立“校-区”合作长效奖励机制,鼓励地方高校专业人员进行文化创新。高校建设有不同学科组成的区域文化研究机构,为文化研究人员提供相对宽松的研究环境,地方给予文化研究人与以制度政策上的支持,对于区域文化研究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资金上的奖励,提高高校教师投身区域文化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地方高校自身文化建设

地方高校自身文化建设包括两个方面: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地方高校科研文化建设。

如果说区域特色文化是这一区域的标志,那么校园文化就是这一高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标志。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是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之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碰撞融合并不断积淀下来的文化标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全国范围内兴起了高校合并的热潮,由此而出现了一些超大规模的高校;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不断深化,很多高校都出现了教学设施短缺等问题,于是各大高校纷纷建设新校区。原来的富有深厚文化特色的校区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趋同化的现代大学校园。因此,如何在众多趋同的、现代化的大学校园中弘扬自身特色文化成为今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加强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将高校的办学特色放在首位,发掘能够促进自身发展的特色文化优势。例如,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地处塞外山城张家口,是一所以建筑类专业为主的省属高校,被誉为是“河北省培养建筑行业人才的黄埔军校”,为河北省内培养了众多的德才兼备的建筑类专业人才,“艰苦朴实、勤奋进取”是其建校60多年一直传承下来的校风,同时结合时代精神,进一步发掘我校的优秀历史,又发掘出“善建不拔、立身有体”大学精神,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校园精神的内核。

地方高校对区域文化除了传承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创新区域特色文化,促进区域特色文化的发展。而创新区域特色文化离不开浓厚的科研文化氛围的建设,地方高校科研文化的建设关系着地方高校今后的发展方向。地方高校应积极建立区域特色文化科研的创新奖励机制,鼓励高校教师积极投身区域特色文化的挖掘、保护与创新工作。

(三)构建地方高校文化服务平台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天然耦合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之间应该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共同寻求促进区域特色文化发展的着力点,积极推动区域特色文化的传承创新。

首先,地方高校搭建促进区域文化传承的育人平台。地方高校对区域文化的促进作用的核心表现之一就是为区域文化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地方高校应主动融入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充分利用区域内的优势产业、地域资源等特点,根据区域文化发展要求,加强高校学科专业的调整与优化,健全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满足区域经济文化发展需求。第一,增加区域文化课程为通识课程或公共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二,依托校内科研机构,建设区域特色文化精品课,增加区域特色文化的影响力。其次,构建“校-区”合作的科研平台。地方高校与区域地方加强科研合作力度,地方高校充分发挥其人才、专业优势,建设一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区域特色文化研究队伍,特别是吸收一些具有实践经验和文化管理经验的专家加入科研队伍,针对区域特色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挖掘;区域文化主管部门应积极配合高校的研究工作,给予政策和经费上的支持,保证区域特色文化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为区域文化主管部门制定文化发展战略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再次,地方高校探索区域特色文化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地方高校与地方区域之间加强协同创新的力度,构建“校-区”合作的协同创新平台,助力区域特色文化传承与创新。地方高校积极参与区域文化建设,设立合作项目,对接区域文化产业建设,促进区域文化优势向区域产业优势转化。

(四)完善地方高校文化服务机制

第一,发挥地方高校优势,定期举行区域特色文化研讨会,及时发布区域特色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加强区域间的学术交流,促进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第二,利用地方高校优势,加强区域特色文化的宣传,地方高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个地方,四年的大学生活必然会带上本区域的特色文化的印记。因此,通过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宣传展示本区域的特色文化内容,促进区域特色文化走出地域限制,加深本区域特色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第三,推动以地方高校为依托的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建设,在高校区域特色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设特色文化品牌,吸引创意产业,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

总之,地方高校與区域特色文化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区域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深深影响着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地方高校以其优秀的人才储备和广阔的文化视野传承、推动着区域特色文化的发展。在地方高校与区域特色文化的互动发展过程中,地方高校应该深入所在区域,积极参与引领区域特色文化建设,与区域文化主管部门积极配合,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特色文化合作形式,推动区域特色文化品牌的培植与打造,促进区域内民众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素养的提升,真正的担负起区域特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任。

参考文献:

[1]何海翔.地方高校应主动融入区域文化传承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5(05):56-58.

[2]涂建华.论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互动机制[J].城市学刊,2015(05):77-80.

作者:白振荣 方合林 王媛丽

上一篇:合同责任试析论文下一篇:媒体课件开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