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

2022-05-12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内容摘要: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个案,对其近五年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调查,通过分析2009至2013年应届生的就业状况,发现理工类高校汉语言专业毕业生存在校内签约率低、就业率较低、竞争力低等就业困境,并就此作了原因分析。

第一篇: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

汉语言专业本科留学生阅读教材话题设置研究

摘 要:近十年来,汉语言(对外)专业的招生情况发生了一定变化,留学生汉语水平与总体素质大幅提高,带来了招生门槛的提升,甚至影响到一系列专业课程的设置与调整、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的修订等教育改革举措的出台。作为改革中调整幅度较大的阅读课程,在精读和泛读合为一体之后,如何编写相应的配套教材,也成为了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阅读教材话题的设置是教材改革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从文化分层理论、跨学科的整合理念、历时的文化呈现观出发,进行话题设置与分类,可以为阅读教材打造一个科学、规范、标准的语言文化知识体系,从而为专业性汉语言教学和学科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汉语言(对外)专业;阅读教材;话题设置;专业性

1993年,“对外汉语”作为专业名称首次出现在我国教育部门正式的学科专业目录上。从这一年算起,汉语言(对外)专业的设置在我国已有二十余年,在此期间,该专业的性质认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方面,也经历了多轮调整与变化。尤其是最近十年以来,全国范围内的汉语言本科专业(对外)都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挑战。

一、汉语言(对外)专业的性质认定与课程设置

以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为例,自2011年汉语言(对外)专业被纳入学校本科生培养体系之后,招生门槛不断提升,留学生汉语水平与总体素质大幅提高,与此相应,该专业也面临着专业设置与调整、培养方案的制定与执行等方面的问题,如生源结构的不平衡,入学者汉语水平参差不齐,培养目标、学生需求与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之间的不对等、不匹配等。

十年来,我院来自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数量占据绝大多数,其中不乏具有长期在华学习经历的,有自小跟随父母在中国生活者,也有外籍身份的华裔子女,这些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接近甚至等同于汉语母语者,大大高于2011年以前仅有一至两年汉语学习经历的本科留学生。比如,在2012级30名学生中,HSK水平考试达到五级、六级的有26名;在2020级60名学生中,有20余名学生的汉语水平与母语者相差无几。由于留学生汉语水平的普遍提高,产生了现有课程内容无法满足学生提高语言技能与专业知识双重需求的矛盾。这就带来了两方面的具体问题:一是课程设置及课堂教学无法在专业知识上使学生得到满足;二是教材难度普遍低于学生实际水平。

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传统的仅注重汉语技能培养的教学理念显然已经落后于时代潮流,既无法满足汉语言(对外)专业学生日益增强的知识性、专业性等方面的学习需求,也难以从整体上实现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因此,复旦大学于2015年修订了本科生培养方案,新的汉语言(对外)专业培养方案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和汉语交际能力,了解当代中国社会文化,掌握比较系统的商务实用知识,成为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汉语从事各类活动的汉语专门人才。

经过十年来的本科留学生学历教育的改革与探索,如今我院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稳定的课程体系,即缩减语言技能特别是初级水平的汉语技能课在四年课程体系中的比例,保留一、二年级口语、听力、写作等传统技能课程,降低其学分分值;将传统的精读与泛读两种阅读课型合并,成为具有专业倾向性的阅读课程;大量开设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专业课程的机会与条件。

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的改革所带来的直接挑战便是教材的选用问题。尤其是改革幅度较大的阅读课程,更是面临着教材匮乏的难题。由于精读与泛读两种课型合并的举措在国内各大院校尚属首次,没有教学经验可供参考,也没有在相关理论指导下编写的教材可供使用。因此,我们在阅读课程教学改革与配套教材编写方面,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探索。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1.汉语言(对外)专业(语言文化方向)的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阅读材料?2.如何在阅读材料中体现出较为明晰的专业性?3.教材专业性与话题设置的相关性体现在哪里?

二、汉语言(对外)专业的学科性与阅读教材编写

就目前的对外汉语教材现状来看,国内出版的各类阅读教材,普遍关注的是语言技能的培养,大多呈现出一种以生词、语法为纲,以内容为辅的传统技能训练方式。这类教材在汉语言(对外)专业的传统招生模式条件下,基本只存在易读性、实用性、趣味性等方面的差异,评价体系也主要是建立在语言技能培养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变化,无论是自上而下的学科建设需要,还是各院校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这一基础已经发生动摇。陈绂认为,汉语言(对外)专业作为一门学科,其属性比较“交叉”,要将汉语作为外语进行教学且其目的是要学习者掌握这种语言,必须将汉语作为一种知识,要求学习者掌握其理论体系及其规律,因此,“要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其知识性,应该更多地借鉴并吸收其他外语专业的特色,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1](P10)。孙德金也从学科建设角度指出,留学生学历教育长期局限于基础阶段的汉语教学,客观上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科的深化,其根本原因在于汉语言(对外)专业设立以来,在培养目标上存在问题:一是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缺乏科学的确定目标的程序和规范;二是目标的确定未能以哲学、心理学(趣味)、社会学(文化)、语言学(难度学术性)等为理论基础,未能通过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以及对学科专家建议的征询来综合考量,因此,“目标的笼统化导致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无论是过程评价还是结果评价,都难以实现与目标的匹配和契合”[2](P19)。这两位学者均道出了汉语言(对外)专业学历生培养中的关键症结。

可以说,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教材等各个环节相辅相成,前二者是宏观视角的顶层设计,后两者是培养蓝图的具体实施,而教材与教学之间同样形成了微观层面上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脱钩,都可能会给全盘体系的构建带来负面效应,进而影响到学科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我院外国学历生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中,课程设置变动幅度最大的当属阅读类课程中精读、泛读两种课型的合并,这既意味着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的变革,也意味着相应的配套教材的编写已是当务之急。可以说,将精读与泛读两种阅读课型结合而成的配套教材涉及多方面的理论思考与认识,如教材编写应基于什么理论基础?教材的体例结构应该是什么样的?如何把握词语数量及其难度、进而为整套阅读教材的难度进行梯级划分?如何设定教材框架?如何设定语言与文化知识点的比例和配置?如何设定语言技能與文化技能的训练重点?如何进行材料选取和练习设计?选文风格与体裁该如何选择与分配?下面,我们将着重探讨阅读教材的话题设置与语料选取的问题。

三、阅读教材话题设置与学科专业性目标的相关性

阅读教材的话题设置首先会涉及教学目标的制定。方向红较早提出了“专业性教材”这一问题,作者指出,“目前汉语言专业(对外)本科教学实践中普遍缺乏专门为留学生编写的专业教材,只能使用中国学生所用的教材,由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在内容上进行一些删减……留学生在刚刚完成一两年的基础汉语课的学习后,马上过渡到汉语言专业课学习,往往会出现知识、理解能力上的断层”,因此,作者提出,汉语言专业(对外)阅读课有必要增加“有专业性倾向的阅读教材”,否则,便不能满足汉语言专业(对外)本科教学培养高级汉语言交际能力的要求[3](P496)。李泉采用了“专门用途汉语教学”这一术语,作者认为:“专门用途外语教学及其研究状况,是衡量一种语言作为外语教学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准。在汉语加快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无论是基于现状还是展望未来,作为汉语的母语国都应大力推进专门用途汉语教学的发展,以满足学习者对汉语应用的多元化需求。”[4](P110)高增霞、刘福英则使用了“学术汉语”这一概念,认为学术汉语是为专业学习服务的,“与专业学习有关的学术汉语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方面的欠缺……在来华留学生汉语水平不断提高、学历需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高校应该重视学术汉语课程的设置,对外汉语界应该重视学术汉语的研究和教材开发”[5](P51)。可见,对外汉语教学学科领域中的专业性问题早已引起学界的关注,但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尚未得到很好地落实。

在课程改革以前,我院汉语言(对外)专业精读、泛读两种课型也是基本采用通用阅读教材,如《拾级汉语》《博雅汉语》《发展汉语》等。这些教材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在汉语阅读文本与语言技能训练之外,以“注释”或“扩展阅读”的方式补充文化知识,从而造成语言与文化的脱节,“两张皮”无法相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语言形式训练与内容训练的分歧。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学生只停留在语言形式层面,却难以进入文化内容、批判思维、社会实践层面等问题,这样一来,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就会无法顺利达成,整个汉语言(对外)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亦不能深入开展。

我们认为,所谓“有专业倾向的”阅读课,其目的是在于帮助学生了解高级汉语文本(尤其是书面语文本)中的文化知识,促使学生形成文本分析、理解、概括、表达、实践的能力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以适应将来研究生阶段高强度的学术研究。施光亨先生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曾指出,“进入七、八十年代以后,中高级汉语教学的规模大大地发展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更高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总结历史、开辟未来的艰巨任务……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要求中高级汉语教学有更完善、更科学的规范,学科建设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中高级汉语教学呼唤科学的‘航标’。”[6](P132)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对阅读课的培养目标进行了调整与修订,除了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这一基础目标外,还包括对汉语文本内容的概括分析、叙事逻辑分析、人物鉴赏、事件评价、书面表达、语言实践等能力的全方位提高,以及构建基础的中国历史、地理、社会、建筑、国际交流等全方位的完整知识结构。这是为应对汉语言(对外)专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所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的一种有益尝试与积极探索。

四、阅读教材话题设置的三个思考向度

2008年,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组织研制了《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在大纲的附录一《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建议表》中,将话题分为“学校生活、情感与态度、个人信息、社会与交往、日常生活”等22类。大多数业界学者也基本认可“社会生活、人际交往、文化教育、自然科学、环境保护、婚姻家庭、民族风俗”等话题类别的划分。从沙海洲[7]、王灿[8]、魏午林[9]等就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的调查中,也可以看出,目前通用阅读教材的话题设置基本呈现为“家庭、科普、文化、经济、社会、人物、环保、饮食”等主要类别,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文化、科普、家庭、社会这四类主题,它们无疑是占据了通用汉语阅读教材的主体话题地位。

具有专业性倾向的教学目标势必会导向“基于内容”的话题设置意识,因为教材的话题决定了教学内容,决定了包含语言和文化在内的一切知识体系的架构。就此而言,我们需要具有跨越学科或课程界限的自觉意识,重组课程体系中原有的各种分化要素,创建完整有机的课程知识体系;应该重新整合学科知识与社会资源,强调学生个体价值与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整体成效的教学目标。同时,以内容为导向的阅读课教学也必然会打破学习生词、讲解语法、课堂操练的固有模式,以体现知识体系的不同话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

本文认为,文化分层理论的导向、跨越学科界限的整合意识、由古至今的历时呈现观等三个向度的思考,应该是我们进行话题分类实践的理论基础,也是最大限度地体现汉语言(对外)专业(语言文化方向)的知识体系与专业特性的必由之路。

(一)基于文化分层理论的话题设置

张岱年、方克立所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指出,关于文化结构的划分,学界有多种观点。其中,两层次说将其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层次说,将其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四层次说,则将其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此外,还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10](P3)。在这些观点中,四层次说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同。其中,物态文化层,是指人类物质生产生活及产物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事物;制度文化层,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等组织制度;行为文化层,表现为民风、民俗、习惯、习俗、食俗、婚俗等,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心态文化层,主要是指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在參考前贤的文化分层理论的基础上,阅读教材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选取话题和语料:

物质文化:衣食住行,如饮食文化、经济发展、建筑设施等;

精神文化:精神成果,如文学、绘画、书法、音乐、电影、电视(娱乐节目)等;

制度文化:各种规约,如风俗、规范、法律(交通法)等;

心态文化: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如婚姻恋爱、家庭事业、人生观、价值观等。

从文化分层理论视角出发,阅读教材中的话题分布情况可如表1所示:

(二)跨学科性视角下的话题设置

教材编写中的跨学科意识源于“课程整合”这一理念。课程整合的概念则源自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的“相关课程综合论”[11](P15)。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课程整合的教学理念在我国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并被引入到课程设计领域。从宏观角度来看,阅读教材的话题设置的确涉及到不同学科知识的共享与互动,将课程整合理念或者说跨学科意识落实到教材话题设置层面,可以理解为把多种相关学科知识融合在阅读教材的主题与内容选取中,也可以是强调将知识及知识的应用渗透到教材编写的各个环节中,其最终目的就是提升学习者的学习观念和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留学生的综合性专业能力。从跨学科性视角出发,阅读教材中的话题分布情况可如表2所示:

(三)文化的历时呈现向度与话题设置

从中华文化的发展历史来看,它经历了五千年的进程,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历时样貌。根据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化演进过程的四期说”,中华文化先后完成了国家形成,民族融合,学术、文字、观念、生活等方面的建设,实现了政治社会的规模与制度的初步建设,开始了文学与艺术显著发展和个性的自由发展,最终走向了科学与工业时期,不断地吸收融合西方文化而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加丰富厚重[12](P18)。因此,阅读教材的话题设置也应该沿着中国文化的独特发展道路,呈现出历时的、不断变化着的样态,尤其应呈现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成果。从这一视角出发,阅读教材的话题设置既关注古代,也重视当代,具体如表3所示:

基于以上三个向度的思考,阅读教材的话题分布基本呈现出一个既符合培养目标,又含有专业倾向性的学科知识结构体系。具体如表4所示:

需要指出的是,从学科建设和专业培养目标角度出发进行话题设置,在强调选材的科学性、专业性、学术性的同时,也可能会相对忽略一些基于学习者视角的趣味性、易读性等阅读教材的要素。这有赖于我们在教材后期的打磨中不断改进、完善。

总的来说,话题设置只是阅读教材教学改革的第一步,接下来在话题范围之内选择恰当的语料、设计有效的练习形式等,同样包含对学科相关理论的思考,如怎样最大限度地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培养本科留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如何进行真正的跨文化教育等,都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课题。与此同时,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在专业设置与调整、培养方案的制定与执行等方面仍然面临一些具体问题,如生源结构的不平衡、学生汉语水平的参差不齐等。虽然来自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占了绝大多数,并且汉语水平普遍高于其他国家的留学生,甚至接近母语者,但另一方面,少数汉语水平较低的学生依然需要进行生词、语法等基础语言知识的学习及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基本训练。因此,如何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满足不同层次留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将是我们未来不断探索和改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陈绂.对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思考[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5,(4).

[2]孙德金.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学历教育中的两个问题[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5,(4).

[3]方向红.试论有专业倾向的汉语阅读材料语料库[A].张普,谢天蔚,徐娟.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李泉.论专门用途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11,(3).

[5]高增霞,刘福英.论学术汉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6,(2).

[6]施光亨.中高级汉语教学呼唤“航标”[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4).

[7]沙海洲.中级汉语阅读教材编写现状及学生需求调查[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8]王灿.《发展汉语》阅读教材话题设置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9]魏午林.对外汉语阅读教材发展历程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

[10]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徐银燕.赫尔巴特学派的整合课程思想及其对当前我国整合课程的启示[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报,2002,(2).

[1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上海:三联书店,1988.

Research on the Topic Setting of Reading Material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Chinese Language

Wang Xiaoman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Schoo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Key words:Chinese language major(for foreign students);reading textbook;topics setting;professional

作者:王小曼

第二篇:理工类高校汉语言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内容摘要: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个案,对其近五年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调查,通过分析2009至2013年应届生的就业状况,发现理工类高校汉语言专业毕业生存在校内签约率低、就业率较低、竞争力低等就业困境,并就此作了原因分析。

关键词:理工类院校 汉语言文学 就业困境

在理工类院校里,汉语言文学作为弱势学科,易被边缘化,其毕业生亦容易被忽视。本文拟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2009届-2013届)毕业去向状况、学生就业状况为例,来分析理工类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遇到的普遍问题,考察其产生的原因,以便为改善理工类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窘境作一个绵薄努力。

我们首先通过档案查询方式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学专业2009至2013年应届生进行了统计与核实;其次对部分毕业生进行了电话访问;再次,发放了问卷500份,收回456份,回收率为91.3%,其中有效问卷约422份,有效率为92.5%。综合以上工作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毕业生面临一些就业困局及其产生的缘由。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

通过横向与纵向分析,理工类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困境一般呈现为以下6个方面的问题:

1.文科毕业生的校内签约率低

作为理工科院校,虽然校内招聘会具有针对性强、签约率高和就业层次高的特点,但是这些优势是对于理工科院校的传统优势专业而言的。虽然校内招聘会是应届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但是作为理工科院校的文科毕业生,通常难以在校园招聘会上得到好的就业机会;毕竟,来此的招聘单位多以学校的强势、优势专业为目标,从而忽视了文科生群体的求职需要。这就使得理工科院校的文科生失去了很多在校内招聘会就业的机会。

2.读研逐渐成为一个明智之选

在理工科院校读书的文科生,承受着更多的就业压力,无论是与同校的理工科校友相比,还是跟综合类大学的文科生较量,都常处于弱势。就业压力过大的现实,使越来越多的文科毕业生选择考研之路,毕竟这是一条最直接有效的回避之法。通过考研,学习能力强的文科毕业生可以自主选择去到综合类大学甚至是名牌大学,通过继续学习改变本科毕业难找工作的状况。但是考研率的增大,并不意味着读研率的提高。考研未果,再开始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就业的难度,导致就业前景出现不稳定因素。

3.理工类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不高,波动较大,且未来不明朗

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09年的毕业生为基准,出国人数占8.81%,待就业人数占1.26%,就业人数占78%,升学人数占10.6%。其中毕业生选择就业比例较大,其次为读研学生。其他年份直接就业比例分别为10年76.87%,11年76.58%,12年80.78%,13年70.93%。平均就业率为76.618%,09年至11年相对平稳,保持在76%的就业率,而在12年上升4.2%后,迅速下降9.85%。鉴于就业率从趋于平稳至大幅度波动,语言文学专业应届生未来预期就业率难以预测。

4.文科生的就业去向多元化,且专业不对口现象逐渐增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09年毕业学生具体去向有:2.52%从事中初教育、10.06%升学、11.32%进入三资企业、3.774%进入其他事业单位、48.4%进入其他企业、0.63%从事科研助理、1.887%进入机关、3.774%进入国有企业、1.258%接受高等教育、4.40%进入地方基层项目、1.258%待就业、0.81%选择出国。由此看出,09年整体就业情况良好,所从事的工作与专业较为对口。从5年的数据分析来看,09年至11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基本平稳,变化不显著,但是从12年开始,出现了大幅度波动,毕业生毕业去向出现多元化、复杂化以及非专业对口化现象;13年就业率更是出现大幅度下降,其中进入私营企业学生受影响较大,但是进入三资企业与国有企业学生仍然平稳。

5.相比综合性大学,理工类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出现竞争力低、工资低等问题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学生中,学生第一份工作地点几乎都在二三线城市,也有28%在一线城市,只有村官类型的在乡镇工作,基本无人在乡村工作。由此看来,在北京、上海类大城市找到工作对理工科学校的文科生而言并不容易。毕业生中,也不乏自己创业的学生。另外,薪资在2500-3500元占多数,另有一部分在3500-5500元区间,少数是2500元以下和5500元以上。在第一份工作中,薪资在5500元以上的毕业生或在一线城市,或是自己创业,拿低工资2500以下的基本处于实习阶段。说明理工科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很难在就业之初就拿到较高水平的工资。

6.相比综合性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工作不稳定性,理工类院校则呈稳定趋势

在问卷中,对毕业一年的学生,只有36%的学生选择放弃第一份工作,仍有64%学生坚持自己的工作。从毕业生对当下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来看,76%的毕业生表示比较满意,0%的毕业生表示不满意。对工作表示非常满意和一般的比例各占12%,说明本专业毕业生对现工作的状态并没有达到很满意的情况,但也不失望。以上结果表明,理工类高校的文科毕业生对于自己的定位要求不高,缺乏信心。因此,当毕业生遇到一份相对安稳的工作后,便会选择保持现状,不再跳槽,从而使就业状况呈稳定趋势。

二.理工类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产生的原因

1.理工类高校发展不均衡,汉语言文学专业仍亟待发展

过去国内的大学由于研究方向不同,所以培养学生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理工类高校以理科与工科专业为主要发展目标,并且在相应的领域取得非凡的成绩。比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其前身是南京气象学院,是我国培养气象科技人才的高等院校。但是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需要不同领域的人才逐渐增加,2000年前后出现全国理工类高校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的潮流。理工类高校因此纷纷努力开设文科专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是90年代中后期,而本科是从2000年开始的。虽然如此,但由于汉语言文学在理工类高校内部是新专业,无法在内部竞争中取得优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也很难获得同等丰富的学习资源与优沃的学习环境,例如师资力量不强、人才缺乏且流失严重与数据库资源使用不便等。因此出现了相对普通综合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更加困难的局面。

2.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对于学生发展定位不准确,没有差异化与专业化培养

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上述所说为一个学校内本就处于绝对弱势的专业,相比同类综合性大学与专业文科类高校,学生在就业时的表现与竞争力就也是处于竞争劣势。由于理工类高校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发展定位不够准确,而且相比于综合性大学与专业文学类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没有差异化与专业化培养。学生的培养方案可选择范围过于笼统,并没有细分模块教育,造成学生受到的教育范围大而不精的局面。

3.学生对未来发展不明确,心理素质薄弱

一般而言,同等层次的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相对于同类综合性大学要低些,但是,这并不代表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差。高考成绩只是一个阶段性考验,影响成绩的因素颇多,并不能作为绝对的素质考量尺度。但是由于国内社会舆论以及学生本身的认知和定位,会慢慢从怀疑自身能力到放弃自我。因此,原本只是一时失利的学生会在自我放逐中,降低自身的要求,对未来发展不明确。继而到毕业时,由于软硬条件不佳,在与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竞争时,感到压力巨大,从而出现在面试时表现不佳等情况。

4.社会对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存在认知偏差

在调查问卷中发现,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去向为二、三线城市,因为在大城市中除了毕业生自身的问题,社会对其也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由国内高考的划分人才层次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所以社会,尤其是企业会对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存在认知偏差,会质疑他们的能力与素质。有时候更会将这些毕业生划分在同类综合性大学与专业文学类高校之下,录取通过率因此出现低迷。

5.整体经济环境造成就业困境

在调查问卷中得出,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毕业生大部分去向为私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但是在08年金融危机后,尽管经济有所恢复,但是仍然处于后经济危机时代,地产泡沫依然存在,利率依然低迷,投资热度不高,尤其以中小微型企业融资困难、发展艰难,而民间金融借贷与网络p2p金融跑路事件频频,经济依然较为萎靡。由于央行调整利率,加大开放程度,国内汇率波动增加,人民币加速升值,导致出口导向型企业生存艰难。而这些中小微企业与出口导向型企业却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最大比重的毕业去向,进而导致毕业生就业困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为典型的理工科院校,尽管其文科专业学科建设近10年发展非常迅速,如语言文化学院近五年的国家项目有20项,获奖、高级别的论著发表等也都非常多,但因为文科学科发展的“慢热性”特点,仍然不能一下子改变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的局势。所以,理工类高校在持续加大对文科类专业扶植力度同时,还应尊重其长线性特点允许其有较大的成长时间,而不可以“今天投资——明天回报”的功利观来看待汉语言文学等文科专业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体系尚有待完善和提高,其毕业生在就业竞争当中的竞争力亦有提升空间。在高校院系的建设中,我们也不能忽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与建设;应注重学科均衡发展;通过有效可行之策,提高学生素质,差异化培养,拓宽学生的就业面,把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再提高。

参考文献

[1]葛红兵.中国文学教育亟待改革[N].文学报,2010-03-18.

[2]陈鸣.高校文学教育改革,需要破除偏见和成见[N].文学报,2010-03-25.

[3]周兴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当下之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72.

[4]纪宝成.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转变[J].中国高教研究,2005(3):5.

本文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2009-2013届)职业状况调研——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项目编号201410300218.

[作者介绍:徐文蕾,李若羽,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王东(通讯作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文艺理论]

作者:徐文蕾 李若羽 王东

第三篇:趋同管理发展阶段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平衡策略*

摘 要:文章从解决趋同管理过程中留学生汉语能力总体偏低跟课程内容对学生的语言水平总体要求较高这一矛盾入手,分析出国内各高校留学生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基本一致,在专业培养要求和方向上各有侧重的实际情况,提出应通过调整通用性语言课程和学术性语言课程比例、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通过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模式的进一步优化来促进平衡。

关键词:趋同管理;确立阶段;发展阶段;汉语言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平衡;策略

目前,趋同管理作为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有益尝试,已经为国内很多高校采纳,趋同管理确立阶段的各种探索,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将该专业留学生的教学大纲、学分学制、课程设置等环节纳入文学院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体系中,从而实现提升管理效益、加强国际交流和中外学生的融合、节约高校运营成本等目的,从而进一步激发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增强留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可以说趋同管理为学历留学生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型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趋同管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瓶颈问题,在趋同管理确立阶段也就是起步阶段,本科留学生完全参照中国学生的课程学习,同堂听课统一考试,由于留学生汉语能力参差不齐且普遍较低,他们的汉语水平与母语是汉语的中国本科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造成了留学生汉语能力总体偏低跟课程内容对学生的语言水平总体要求较高的矛盾,因此,随着趋同管理的不断深入,各高校又将原先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一些语言课程纳入到趋同课程体系中来,对留学生语言课程的比例与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比例的掌控,各高校不尽相同。越来越多的高校在趋同管理的发展阶段,在上述两大课程板块之间寻求平衡,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进,使之达到最理想的结合效果,从而建立更为科学的、符合培养目标和留学生需求的课程体系。

一、趋同管理发展阶段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平衡依据

趋同管理确立阶段留学生的学习主要以文学院汉语言专业课程为主,这些课程侧重于系统的专业理论,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其中一些课程如汉语音韵学、训诂等多运用学术性语言,对中国学生来说晦涩难懂,对留学生来讲也是过于深奥。留学生主要以现代汉语、写作等通用性语言学习为主,强调汉语综合性、应用性能力培养,即能运用汉语开展工作的实际能力,于是便产生了留学生汉语能力总体偏低跟课程内容对学生的语言水平总体要求较高的矛盾。因此在课程设置中,不但要兼顾留学生通用性语言学习为主和学术性语言学习为辅的需求,还要根据本校留学生生源情况特点,对各板块课程进行平衡,设置难易恰当的相应课程,过难或过易都容易造成偏失。总体来讲课程设置要视本校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及留学生接受能力而定。

(一)根据高校自身培养目标和要求来平衡

1. 各高校培养目标基本一致

各高校关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大体一致,即“培养适应现代国际社会需要的、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汉语专门人才”。具体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崔永华1997):(1)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全面发展的国际化人才;(2)熟悉中国社会文化、具有较强的汉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3)熟悉某一领域基础知识并运用汉语开展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2. 各高校在具体专业培养方向上各有侧重

根據学校生源情况,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地域特色及区位优势,每个高校在培养方向上各有侧重,在课程设置上也有着不同的体现。

有的高校除了要求学生在熟练准确掌握汉语听说读写能力,还要求他们系统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并具备较高的中国文化素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对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的需要。由于突出全面发展的要求,课程设置往往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有所体现,不但有听说读写译等应用能力课程,以及中国文化和国情课程,还加入了经济、贸易、法律、文哲等相关专业课程。

有的高校除了要求留学生兼顾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进行比较全面的人文知识学习,并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了解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因此相关专业课程除了汉语技能课以外,还有中国人文知识课程,如中国国情、历史、地理、经济、哲学和文化史等,还包括语言学和文学类课程,语言学课程如语言学概论、中国语言学史、汉语方言学、语音学等,文学类课程,如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等。

有一些高校的培养方向是能够满足国际社会需求的“语言+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全面系统地培养留学生汉语专业基础知识和汉语听说读写交际技能,了解中国国情,熟悉中国文化,掌握国际商务领域的实用知识和技能。课程设置时又另外加入了商务汉语系列课程和文化方向系列课程,此外,还开设了国际贸易、中国法概况、经济学、管理学等经济管理类选修课程。

也有个别高校对留学生有着较高的培养要求,其目标主要培养中国语言文学应用研究人才,注重学生对中国文学现象的分析把握能力和汉语写作能力的综合培养,要求本科留学生熟练准确地掌握汉语听说、阅读和写作能力,并具备较高的中国文化素养,为将来从事中国语言与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这类高校生源情况较好,其课程设置主要参照中国学生的课程设置,只在一二年级加了少量的语言技能课程,如汉语听说、阅读与写作等。

这些高校虽然在趋同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培养要求增设了相关课程,体现了一定特色,不同程度地满足了来华留学生学习语言的多元化需求,但是课程体系的总体要求不同程度超越了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有的甚至忽视留學生实际,课程过于深奥,不利于培养目标要求的实现。由于各高校在培养方向上的差异性,平衡、调整并形成与培养方向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制订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并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使之更加符合留学生多样的学习需求和变化,是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根据学生情况来平衡

国内各大高校留学生生源存在着不均衡现象。有的高校生源情况相对较好,汉语言专业留学生语言水平相对较高,文学院汉语言专业课程可以保留得多一些,语言技能课等课程可以少一些。也有的高校对于招收学历留学生的门槛普遍较低,生源情况一般,其留学生汉语能力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跟中国学生一起听课的要求,在本科学习中,普遍汉语基础较差,影响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这样的情况下,文学院汉语言专业课程可以学得少一些,留学生语言课程可以学得多一些。这些语言课程针对留学生单独开设,在本科一二年级基础阶段这类课程应加得多一些。

学生对于汉语学习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如太太和老年学生主要以语言学习为主,强调实用性,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可以开设文化类选修课及一些体验类课程。年纪较轻的学生,毕业后多打算进入国外企业、公司从事汉语相关工作,不但希望学习较高水平的汉语知识,还希望学习财经等与今后工作有关的专业课,可加入财经、商务类课程,总体课程上要体现丰富性和层次性,以满足不同来源、不同需求的学生。

二、趋同管理发展阶段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平衡策略

为了更好地解决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在趋同管理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瓶颈,在留学生语言课程与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平衡过程中,应坚持同中有异的原则,以提高留学生汉语基础和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通过调整通用性语言课程和学术性语言课程比例、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通过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模式的进一步优化来促进平衡。

(一)通过调整通用性语言课程和学术性语言课程比

例来平衡

文学院汉语言专业或汉语言文学专业,目标是培养具有系统的汉语言知识、文学知识以及相关文艺理论素养,能在文化管理、新闻出版、高校科研机构及机关企业单位从事语言文字管理、语言应用、语言文字教学及科研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从事新闻、教学、文秘等工作。该专业所学的很多课程兼具专业性和理论性等特点,突出汉语语言学理论和文学理论的系统学习,难易程度也各不相同。有些课程属于学术性较强的科目,如音韵学、训诂学、古代汉语,这些课程对于留学生来说过于深奥难懂;还有一些浅近的学术性课程,如现代文学史、文学名著导读、近代文学与文化,这些课程对于留学生的难易程度不同,汉语水平高的留学生不难掌握,中等水平的或许有一定难度;另有一些课程属于通用性语言学习,如现代汉语、写作、汉字文化学,这些课程对于学生来讲不难理解。

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掌握系统的汉语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中国人文知识,熟悉中国国情和社会文化,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能力。留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文化交流、国际贸易、汉语教学、文秘、旅游、翻译或相关领域工作。该专业要求留学生在熟练掌握汉语技能以及中国国情、文化和人文知识基础上对汉语语言学理论有所了解即可,主要培养留学生对汉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强调应用型和实用性。根据留学生的相应需求,应该对文学院汉语专业或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进行归类。属于通用性语言学习的课程可以保留,属于较为浅近的学术性语言课程可以适度保留,属于专业性和理论性较强的语言学习课程,在趋同的过程中宜大幅缩小比例。

另外还应为留学生专门开设语言技能课程,如汉语听说、高级阅读、阅读与写作、汉语语法等,教学中还应该与相关专业课程联系起来,专业课中的一些专有名词以及难以理解的字词句段落,可以在这些语言课程中释疑解惑,以帮助留学生进一步提高汉语水平。

(二)通过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来平衡

虽然同堂听课同堂考试,但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差异性可以帮助留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

各高校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培养要求有所不同,各自专业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也各有侧重,这些特点,可以通过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来进行调适。

课程设置主要涉及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合理调配,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共性需求,还可以适应学生的差异性需要,确保学生学习内容的全面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帮助和培养学生发展他们的兴趣特长,在汉语学习上丰富多样的选修课充分调动了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在趋同和平衡过程中,中国学生的课程设置与留学生的课程设置是既重叠又交叉的相互区别的两个体系,为各自的专业目标和人才培养需求服务,由于是趋同管理,课程的总体框架基本一致,只是在这个框架内部,两类学生的选修与必修科目有所不同,中国学生的课程更加侧重于理论性和学术性,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尤其在高年级应加强学术性课程学习,留学生在基础阶段更侧重于语言技能的训练,即便在高年级,理论性課程也不宜太过于深奥。

在设置必修课与选修课过程中,两类课程的比例最为关键,即留学生语言课程与文学院汉语言专业课程,语言技能类课程为留学生专门开设,在本科一二年级基础阶段设置得多一些,三四年级逐步减少,例如,高级汉语、汉语阅读、汉语口语。而剔除了过难过于深奥的文学院汉语言专业课程,则体现由浅及深的过渡,在以综合应用能力提高为总体目标的前提下体现层次性,留学生语言课程中的文化课、文学院汉语言课程中的通识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要实现逐步递进。由于选修课量大面广,一定要对选修课加强监督管理,使选修课的教学目标顺利实施。

文学院汉语言专业的一些必修课多为基础性理论课程,教师也多以灌输式的方法进行,因此必修课的改革势在必行,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其枯燥而减少必修课的比例,大量必修课为留学生汉语习得打下坚实基础,也为选修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前提。

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的消长,留学生语言类课程和文学院汉语言专业课程的平衡及相互融合,应体现基础学术教育和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统一要求和体现灵活性等各种要求,在不断的变革和调整中,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也朝着更为合理的方向发展。

(三)通过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结合来促进平衡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和多媒体也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汉语教学中,大大丰富了汉语课堂的教学效果,使得汉语教学能够更好地引起学生兴趣,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课堂上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与设计,生动诠释了汉语课的重点,也令那些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词汇和语法难点更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多媒体技术充分调动了留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大大增加了汉语相关课程对于留学生的吸引力。

现代教学模式不仅包含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包括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变革,美国的汉语教学多为活动化课程,这从教学理念等各方面的颠覆性革新。由于各国文化、宗教、教育背景的不同,对于现代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总体来看,汉语教学正处在由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渐进的转变中,只是各国各高校转变的步伐有所不同。

目前我国高校也正在通过整合传统模式和现代模式来进一步优化汉语教学。

在传统教学基础之上,除了引入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大力拓展第二课堂,开设各种兴趣班和选修课,如武术课、书法课;引入了各种文化元素,开展各种文化实践活动,如民俗文化考察、昆曲评弹赏析;帮助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交流,甚至进入相关社团;选拔和培养优秀的或有专长留学生参加省市各种汉语比赛、演讲活动及媒体活动。这些举措,大大丰富了汉语学习的内涵和外延,由传统课堂到现代课堂,由走出课堂到走出校门,充分体现了汉语学习的层次性、丰富性和延展性。

因此,不断探索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最佳结合方式,在两种教学模式中寻求最佳的结合,使得这两种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汉语教学所用,是趋同管理发展阶段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时所必须考虑的重点之一。

三、趋同管理发展阶段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平衡过程中的衔接

课程衔接是课程设置的重要部分,不同阶段课程内容和学习经验等不同要素之间的有效衔接,可以使课程设置更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为提升留学生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首先是课程各阶段之间的衔接。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总体课程设置,总体应该体现低中高三个阶段的自然过渡,一二年级以语言技能课、文化课和通用性语言学习为主,浅近的学术性语言学习和通用性语言学习主要在三四年级展开,在从一二年级向三四年级的转换中,课程的过渡和衔接是关键,总体应体现铺垫、衔接、提升三个阶段,并体现系统性。铺垫是为了三四年级的课程和专业培养目标能够顺利展开,在一二年级进行各种知识技能的准备,语言技能课和文化课呈现由多及少的趋势,提升的前提是充分的铺垫和自然的衔接,浅近的学术性语言学习和专业知识理论的学习呈现由少及多的趋势,在衔接的过程中,通用性语言课程、留学生语言技能课程的学习起到重要作用。

语言技能课程可以帮助留学生较好地实现过渡,尤其在本科一二年级,这些课程不但可以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还应该与相关专业课程联系起来,专业课中的一些专有名词以及难以理解的字词句段落,可以在这些语言课程中释疑解惑,因此,语言技能课较大程度地缓解了趋同过程中留学生听课难的问题。

其次是基于学生视角的课程内容衔接,应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身心特点、学习特点、能力、行为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内容的衔接,其深度、广度和复杂程度呈现不断发展的递进态势,例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文选时,难度、深度和广度应是逐步递升。同时还应考虑到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结合,以帮助留学生不断拓展和提升汉语水平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文化交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此外,还可以采用导师制帮助实现衔接和过渡。在中国本科生中推行导师制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导师制在提高教育质量、改善师生关系、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师生认可,在留学生中实行导师制,可以解决留学生课堂内外的学习生活等很多问题,可以帮助留学生在课程与课程之间、课程的不同阶段不同层级之间进行更为顺利的过渡和衔接,从而有效地促进留学生汉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升。

趋同管理发展阶段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平衡,涉及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教育的方方面面,考虑到在培养目标要求、生源情况、地域特点、社会对留学生的需求等方面情况的复杂性,在平衡前应进行充分调研,在对有关情况充分了解掌握基础上酝酿平衡策略。留学生语言课程与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有效平衡,可以较好地解决趋同管理中留学生遇到的语言问题,可以促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可以促进趋同管理在国内高校的深化和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留学生教育教学质量,扩大汉语的国际影响,增进中外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项硕,蔡方平.对来华留学生试行“趋同管理”的初步尝试[J].广西高教研究,1998(4).

[2]王永德.从留学生汉语能力看趋同管理问题[M].对外汉语论丛(第八集).

[3]顾莺,陈康令.高校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比较研究[J].实践研究,2013,5.

[4]李慧琳,张营广.趋同管理背景下高校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问题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11.

[5]彭庆红,李慧琳.从特殊照顾到趋同管理:高校来华留学生事务管理的回顾与展望[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9.

作者:黄兴

上一篇: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下一篇:信息技术导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