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移动通讯技术高校管理论文

2022-05-01

[摘要]基于移动通讯终端的微型教研相比于目前普遍应用的网络教研形式,具有更大的时空跨度优势,契合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独特情境与内在需求。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现代移动通讯技术高校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现代移动通讯技术高校管理论文 篇1:

人工智能背景下移动终端教学的研究

摘  要: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我国移动终端行业与高校的移动终端教学逐渐进入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移动终端行业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各类技术的影响下,其行业发展具有思维灵活、领域广泛、发展迅速等特点。这使得高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着重把握行业发展方向,并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教师层级化教学,以构建起基于教学数据与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教学模式。依据此模式,高校教师需提高对行业信息与学生反馈数据的敏感度,而且高校也要注重移动终端的细分领域的教学划分,以保障人才的个性化与专业化培养。

关键词: 移动终端;人工智能;教育改革

本文著录格式:卜庆锋. 人工智能背景下移动终端教学的研究[J]. 软件,2020,41(06):267270

【Key words】: Mobile termi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ducation reform

0  引言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称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以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1]。自人工智能诞生至今,社会各界对人工智能的探索一直持续至今,并且呈持续上升态势。这使得人工智能技术与理论日趋完善,其与各行业的融合日渐广泛,应用领域也在逐渐扩大,甚至是在相关的领域的运行模式、整体构架、行业理念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人工智能与教育领域的融合成为了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各类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这些科技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更加全面,逐渐形成了“人工智能+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

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也称移动通信终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有时特指具有多种应用功能的智能手机[2]。随着人工智能等各类新兴技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逐渐兴起,率先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等领域[3]。这就使得电子商务领域的运行模式、体制构架、行业理念等均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移动终端的发展逐渐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领域。但是我国的移动终端行业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由于我国移动终端的发展起步较晚,导致我国移动终端行业的发展目前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和探索阶段,诸多行业难题还没有解决,运行模式还没有固定。特别是在教育层面,众多高校在移动终端的教育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高校所培养的移动终端专业人才难以适应社会需要。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各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高校在移动终端教育教学上也急需进行调整。目前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正逐渐向“人工智能+教育”的模式转变,即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借助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各类技术辅助高校的教育教学,如:高校学生考勤、高校学生网络课程教学、高校教师课程资源整合等多种形式的“人工智能+教育”模式。但是在专业知识的教学方面,由于相关技术的发展与融合还尚未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而且移动终端教育教学目前属于一个新兴学科,与相关技术的融合还不紧密。同时还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现实因素的影响,导致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移动终端教学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和应有的作用。所以对于高校来说,对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教学,特别是对“人工智能+教育”背景下的移动终端教育教学的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现行情况下移动终端教育教学现状及问题

1.1  高校教育教学存在不足

我国的移动终端无论是行业领域还是教育方面,均起步较晚。但是基于我国的国家战略与科技发展,使得我国的移动终端行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逐步追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在主要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但是在我国移动终端教育教学领域,目前高校的教育教学方式仍存在诸多不足,如重理论而轻实践、考核方式过于单一,通常只注重单一技能考核、忽略综合动手能力的考核[4],这就导致高校学生为了完成高校的考试任务,而忽略了对于专业的深刻理解与思考,形成了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学习过程。所以学生在高校的教学体系下,逐渐形成了注重理论知识与单一技能,而未能着重培养对于理论知识的融合与技能的综合运用。同时高校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课程同样存在比重不足的问题,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能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但是却很少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去,最终使得高校所培养的学生在步入社会后不能及时适应当前行业的发展,而企业则需要加大培训投入,对相关人才进行二次培训。上述问题都属于高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不足,而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移动终端行业的发展,所以面对上述不足,探索合理的高校移动终端教育教学模式,构建合理的行业人才培养机制将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人工智能环境下的移动终端发展更加广泛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各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对社会各个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手机已经从简单的通讯工具变为复杂的综合信息处理平台,丰富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出现,使得“智能终端+应用”的产业结构模式成为当今移动通信产业与软件行业新的重心[5]。这使得移动终端行业的发展领域愈发广阔,其与其他行业的融合也愈发广泛。所以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移动终端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时代性、时效性、智能化、专业化的行业。而在高校的教育教学方面,移动终端的教育教学存在一定的脱节问题,滞后性严重影响了高校移动终端专业人才的培养,甚至于高校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在步入社会后,用人单位仍需要拿出大量的资金与资源对专业人才进行二次培训与教学。结合上述情况,不难得出: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移動终端具有技术发展迅速、内容更新频繁、应用性极强的诸多特点。针对这些特点,高校如何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以达到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目标成为了高校需要思考的问题。

2  人工智能背景下移动终端教育改革

从当前我国的移动终端发展情况来看,由于我国移动终端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十分迅速,导致高校在移动终端教育教学方面难以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跟进社会发展潮流,使得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与滞后性,而且随着“人工智能+教育”在高校中逐渐成为主流教育模式,使得高校在移动终端领域的教育教学也面临着变革。而随着人工智能与各类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移动终端行业的发展愈发丰富,所以无论是在专业建设上还是行业发展上,都需要构建起合理的发展模式与体系构架。而且行业的发展需要优质的专业人才,人才的主要来源则是高校,故高校在移动终端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需要时刻关注行业发展动向,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以此来适应移动终端行业发展迅速、更新频繁、应用性强的特点。另外,由于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移动终端行业发展领域十分广泛,高校若想培养出优秀的专业化人才,就必须注重个性化培养。个性化培养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新理念,同时也是适应移动终端发展的、为行业提供优质人才的前提与保障。

2.1  教师融合人工智能:层级化教学

自人工智能诞生至今,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更迭发展。而目前的人工智能时代,人们普遍将“深入学习+大数据”作为当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特点,大数据及云计算已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动力[6],从而逐渐形成了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目前,高校的教育教学正逐步推进以人工智能为依托的教育教学模式,并在高校众多领域体现出较好的效果。其中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教学与教师的结合能够帮助高校改善教学质量、改变教学模式,对高校专业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传统的高等教育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以教师的课堂教授为主[7],即教师通过课堂将学生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单方向的传授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在高校各专业的通识教学中是必不可少。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同样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存在一定不足、学生在学习完各类通识知识后仍对自己所学专业了解不足等问题。相对的,对于教师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导致教师难以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方向、每位学生所擅长的领域,甚至是导致教师过于注重书本上的知识从而忽略的当时的专业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所以在高校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教学模式背景下,高校教师应该积极融合人工智能,对学生进行层级化教学。通过层级化教学,保证学生在高校的学习过程与个人发展过程中,能够让学生熟知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进行有目标、有目的的学习。

所谓层级化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在保证学生通识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手段,充分了解各个学生所擅长或是感兴趣的相关专业领域。然后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所选领域不同等因素将学生分组,进行通识教育补充课程、实践课程以及以小组为单位的项目课程。通过上述课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专业知识有更加深刻地认识与理解、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社会人际交往能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并且在以小组为单位的项目协作课程中,依靠合理分工来完成任务能够实现小组内的人员至少掌握一种所学的专业知识。所以,实现教师融合人工智能实现层级化教学有助于高校对移动终端行业专业化人才培养,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师对学生所反映数据以及行业发展的敏感程度。

2.2  学生融合人工智能:个性化发展

随着高校逐步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教学模式,人工智能在高校的各个领域均展现了十足的优势,如:电子考勤、学生选修网络课程、相关课程网络测试、教师教学数据整合、教师电子课件制作等各类教学形式。其中,学生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学习使学生在个性化发展上有了更多的选项。

高校在构建移动终端专业的相关学习资料的过程中,基于目前互联网的优势,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这就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移动终端专业的发展方向与当前的发展前景,而且还能基于学生的自身爱好,对移动终端专业的具体发展领域或是与其他行业的结合领域有更加准确的选择与倾向。所以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移动终端教育教学,利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自身优势,高校能够建立学生融合人工智能的个性化发展教学模式,即学生在确保通识知识基本掌握的前提下,利用学校所提供的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对移动终端行业的发展与自身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探索,最终根据高校的移动终端发展方向选项作出选择,从而在高校中进行个性化发展。在这其中高校与教师应当大力发展并探索移动终端发展方向的分类与教学方式,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奠定基础。

2.3  移动终端辅以移动终端教学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移动终端教学中,利用移动终端辅以移动终端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所学知识,还能帮助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学负担,使教师能够有更多精力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教学模式进行规划与调整。并且在结合了教师的层级化教学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基础上构建起基于教学数据与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教学模式。下图1为基于教学数据与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教学模式。

由上图可知,高校在“人工智能+教育”的背景下,通过建立基于教学数据库与移动终端设备来实现对移动终端专业的教育教学。其中,学生通过高校所提供的丰富的学习资源对行业进行充分的了解,因此使学生形成对相关领域的初步认知,并通过高校移动终端将数据反馈给教师。而教师则需要针对上述数据了解、分析学生对于移动终端认知与所感兴趣的不同领域,结合教师自身对移动终端行业的分析与认知,为学生进行合理的专业领域划分与知识内容讲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高校利用移动终端辅以移动终端教学,这使得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加深刻地对自己所学专业有更清晰的了解。与此同时,这也为高校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案例,使教师在进行实践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利用这种关系使学生更加便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最终使移动终端专业的教育教学形成以职业岗位确定目标、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注重实践、以实际项目为载体实现课程内容专业化与综合化[8]的教学模式,并为移动终端行业提供适应时代的专业化人才。

3  人工智能背景下移动终端专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3.1  教师对行业发展与数据敏感度成为关键

在“人工智能+教育”的背景下,教师的一部分工作正在逐步被人工智能所代替,而教师则需要面对的是各类的信息与数据。以基于教学数据与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教学模式为例,学生通过移动终端对相关知识与行业进行了解后所反映出的数据与信息就需要教师对上述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与理解,并通过相关数据对学生的教学进行调整与指导。而且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各类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各个行业的发展具有整体构架调整快、行业理念调整快、运行模式调整快的特点。同样移动终端行业也存在这样的特点甚至于这样的特点更加明显。这就要求高校的教师对移动终端行业的发展与教学数据具有极高的敏感度,并利用相关数据与信息为学生提供符合社会要求的知识教学,以此来减轻高校教学所存在的知识滞后性的问题。所以让教师搜集更加全面的信息,进而展开深入的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确保教育引导工作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9],是人工智能背景下移动终端教学教学的关键。

3.2  高校对专业的分类整合需要关注

根据上述论证,我们了解到,高校需要根据学生对行业的了解、知识的掌握程度、自身感兴趣的领域等在移动终端专业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以一定的要求进行划分,从而便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以及教师的层级化教学。但是目前高校在这方面的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是由于该项工作的工作量较大,需要具备足量的数据和专业的教师进行这项工作,致使这项工作进展缓慢,另一方面则是高校在很大程度上将该项工作划分到了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中,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与认知过程中将专业知识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视为了两个独立的个体,从而影响了学生对移动终端行业的认知也减少了学生在相关专业领域的实践主动性。最终则会导致学生在步入社会后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用人单位同样需要耗费更多的资源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与教学。所以为了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高校需要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中,注重专业细分领域的划分,使学生能够有选择的学习,以达到专业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课程目标融合于专业知识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对行业与自身有更加清晰的认知。

4  结语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各类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对社会各行业的影响愈发深入,使得众多行业的发展模式、思维理念等均产生了颠覆性变化。同样在高校的教学教学领域,“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模式已经逐渐成为高校的主流发展模式。而在移动终端专业教学中,由于行业自身的发展特性,高校需要在学生个性化发展与教师层级化教学方面进行调整,并结合人工智能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据此构建起基于教学数据与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教学模式。在此模式基础上,高校需要充分重视行业发展与信息数据的重要性,并在专业的细分领域进行更加合理的划分与教学。以此培养出符合行业要求的移动终端专业化人才。

参考文献

[1] 孔祥溢, 王任直. 人工智能及在医疗领域的应用[J].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6, 37(11): 2-5.

[2] 许菁菁, 张欢. 移动终端应用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J]. 成功(教育版), 2011, (11): 15-16.

[3] 周光华, 辛英, 张雅洁, 等. 医疗卫生领域大数据应用探讨[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13, (4): 296-300.

[4] 祝衍军, 等. 软件开发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 福建电脑, 2013(1): 52-54.

[5] 杨凤年, 等. 手持设备应用软件开发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 教学园地, 2011(11): 23-35.

[6] Daniel E 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Big Date[J].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2013, 28(3): 96-99.

[7] 劉献军. 论大学课程设计[J]. 高等教育研究, 2018, (39): 51-57.

[8] 李伟波. 项目驱动的“软件工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 2009(12): 45-46.

[9] 何月平.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模式发展研究[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 20(3): 100-101.

[10] 王芳, 肖皇培. 以爬虫为兴趣牵引的 Python 教学方案探索与实践[J]. 软件, 2018, 39(12): 28-31.

[11] 孙天超, 李彩娟, 李竹, 等.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在医学院校核心课程辅助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 软件, 2018, 39(12): 55-57.

[12] 金海峰.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分层分类教学策略的探讨[J]. 软件, 2018, 39(12): 177-180.

[13] 朱斐.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软件项目管理》实验教学探索[J]. 软件, 2018, 39(12): 187-190.

作者:卜庆锋

现代移动通讯技术高校管理论文 篇2:

农村教师微型移动教研可行性研究

[摘 要] 基于移动通讯终端的微型教研相比于目前普遍应用的网络教研形式,具有更大的时空跨度优势,契合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独特情境与内在需求。为了解农村教师参与微型移动教研的可行性,本研究借鉴移动学习的FRAME分析框架,从个体拥有手机的技术水平、学校和社会组织给予的政策与资源、教师的个体特征及其对移动教研的态度、手机的可用性及其功能的使用程度、情境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技术支持、教研交互的现状与策略选择这六个维度进行实证调研,研究结果证实在终端设备技术水平、教师个体态度与经验、学校和社会支持层面已经初步具备开展区域性移动教研的可行性,但在教研资源与形式的设计、教师及教育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对移动终端支持教研活动的创新意识层面还需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农村教师; 微型移动教研; 可行性; 调查; FRAME框架

[作者简介] 唐章蔚(1977—),男,湖北广水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设计及其应用研究。

一、研究背景

随着“农远工程”与“校校通”工程建设的初步完成,农村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已经基本具备,网络教研成为农村地区普遍采用的教研形式。但由于计算机网络难以实现农村地区“最后一公里”的延伸,[1]教研资源的推送多止于乡镇,农村教师可以参与的网络教研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仅起到“点”上的交流作用。随着移动通讯终端研发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价格逐年下降,功能不断增强,大多数省市农民手机拥有量三倍于家庭电脑拥有量,达到九成,甚至更多。[2]截至2011年,农村居民利用手机接入网络的比例已高于城镇居民,手机已经成为农村网民检索网络信息的主要终端,[3]2012年全国行政村通信覆盖率已达到100%,自然村通信覆盖率达到98%。[4]移动通讯网络信号的高覆盖率标志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进步,也拓展了农村教师参与教研合作的可能空间。在地域较为偏远的地区,手机已经成为现阶段农村教师参与教学与科研活动的重要手段。基于移动终端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已然受到越来越多外国学者的关注。[5][6]本研究拟通过对我国农村教师利用手机参与教研交互活动现状的调查,探索移动终端支持下推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微型教研活动开展的可行性与促进策略。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微型移动教研的界定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等移动终端已经超越了普通人际交流的范畴,契合了信息时代知识更替快、学习随时随地进行的需求。如何界定微型移动教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 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现在并无统一而权威的质性定义,目前的研究者多是从移动学习的环境与途径来描述移动学习。移动学习是指利用无线移动通讯网络以及无线移动通信终端获取教育信息、资源和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移动学习作为一种崭新的远程学习形式,具有鲜明的特点。[7]首先,学习者不再被限制在固定的场所,学习活动随需要而发生;其次,学习内容和活动是互动有效的;再次,学习过程更加人性化,适合协作学习与终身学习;最后,移动技术支持情境化学习中的信息交流,学习活动因而更具有情境性。

2. 微型学习理论

微型学习是借助微型媒体承载微型学习内容实现的持续时间较短的学习活动,[8]它是一种新的学习形态和学习理念,学习者游离于时空二维的零散学习的各个角落。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是构成微型学习的核心。Weinberger认为微型内容小组块、松散连接,是一直处于动态重组中的信息单元,且蕴含一定意义的实用目标,会随着学习者的知识建构组合成更大的内容单元或信息结构。[9]微型媒体就是微型化的媒介与载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微型媒体更趋向智能和便携,促进着微型内容的不断丰富。微型内容创生的多样化与草根化反过来也促进着微型媒介技术的持续进步。微型学习的出现不仅适应了新媒介技术引发的学习媒介生态的变化,也满足了信息时代学习型社会中学习者对非正式学习的需求。[10]

3. 微型移动教研

微型学习活动的发生需要相应媒介环境的支持,基于移动通讯终端的微型移动学习是微型学习的典型实现形式。近年来,移动通讯网络及其终端的普及与发展让微型移动学习的参与人群和参与空间大为拓展。本研究所关注的微型移动教研是指在移动通讯网络支持下,农村教师以促进群体教师专业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教师在教学实践情境中面临的各种小切口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农村教师较为零散的学习时间,通过适当的行政力量引导与自由、自愿选择的方式结成更具参与性的小型教研团队,围绕微型教研主题展开独创片段资源分享、实践情境中个性化研修、小范围互动交流等微型任务循环推进的教研方式。

(二)移动学习的分析框架

尽管随着移动终端与通讯研发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障碍可以很快克服,但是教学设计者和教师仍然需要适宜的理论分析和设计框架指引他们更为有效地将新兴的移动技术整合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评估。[11]Sharples在2010年提出一个基于活动理论拓展模型的移动学习设计框架,[12]从符号层面与技术层面分析了移动学习活动设计的关键因素:控制、情境和联通。Park则在Moore的交互影响距离理论基础上增添了“个性化”与“社会化”两个维度来分析移动学习活动,指出了在个性化零散学习与实时参与的社会性交互学习中移动学习设计影响交互距离的基本规律。[13]

阿萨巴斯卡大学的Koole则从认知负荷、知识导航与协作学习这三个当代学习活动研究的融合视角整合移动学习过程,构建了一个基于移动技术、人类学习能力与社会交互的移动学习理性分析框架(The Framework for the Rational Analysis of Mobile Education,简称FRAME)。该框架将移动学习看作是学习者处于特定信息情境中的学习体验,学习者个体或群体通过交互技术使用或创造信息,使这种复杂的交互活动创新了信息的意义并促进了学习。[14]Koole的FRAME模型通过韦恩图(Venn Diagram)呈现了移动学习涉及的三个不同层面及其交集的相互关系与意义,如图1所示。

图1 Koole移动学习分析的FRAME模型

图中相互交叠的三个圆圈分别代表了设备(Device)、学习者(Learner)和社会(Society)三个层面。两个圆圈的交叠之处代表着两个层面共同拥有的属性。社会技术(DS)和设备可用性(DL)描述了实用移动技术的使用能力。交互学习(LS)包含着教与学的理论,特别是社会建构主义理念。韦恩图中心位置的交叠部分(DLS) 则表示三个层面共同属性支持的学习活动——移动学习。

三、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样本的确定

考虑到调查样本的存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同时兼顾样本地域分布的均衡与可获得性,本研究采取非随机的分层抽样与配额抽样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调查样本,选取了分属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和中原地区的辽宁、甘肃、贵州、福建及湖北和河南6个省进行调查,每个省样本数从40至80不等。

(二)问卷的设计

Koole的FRAME框架融合了影响移动学习过程的三个核心要素:设备(D)、社会(S)和学习者(L),并界定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诠释了理想的移动学习状态,近年来被国内外移动学习研究者和实践者广泛借鉴与应用。[15]本研究将FRAME模型应用到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定实践场域,将该框架中的设备、社会、学习者、设备可用性、社会技术、交互学习等6个分析视角具体为考察农村教师移动教研现状与可行性的6个维度:①个体拥有手机的技术水平;②学校和社会组织给予的政策与资源;③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个体特征及其对移动教研的态度;④手机的可用性及其功能的使用程度;⑤情境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技术支持;⑥教研交互的现状与策略选择。研究团队据此设计了36道客观题,通过邀请业内同行专家论证修订及小范围样本预试,修订了表述不清、选项不全的题项,剔除了冗余问题,最终问卷由32个客观题项构成。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问卷调查以网上问卷在线作答与传统纸质问卷填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团队共发放问卷439份,实际回收383份,回收率为87.2%。剔除问卷漏答项目达到3项及以上者、问卷选项呈明显规律者,有效问卷共计357份,问卷总有效率为93.2%。调查截止后,利用在线问卷调查网站提供的数据导出功能将问卷数据导出,并合并纸质问卷录入的数据至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研究样本的基本情况

数据显示,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村教师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33.8%的农村教师在城镇拥有住所,绝大多数都拥有手机;同时,由于近十年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撤点并校后村小和分散教学点的数量大幅下降,样本数据也符合这一事实。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见表1。

(二)基于FRAME框架的农村教师移动教研影响要素分析

1. 个体拥有手机的技术水平

活动理论认为工具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重要中介,关联主义的提出者西蒙斯甚至认为工具的使用改变(重组)着我们的头脑。正是由于移动技术独特的中介作用,移动学习活动得以与其他形式的学习活动区分开来,学习者可以更便捷、高效地分享文化经验和参与社会实践。因此移动教研活动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手机技术水平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99.7%农村教师拥有手机,这也使移动教研活动的开展具有了设备层面的可行性。由于大多数手机持有者并不太清楚自己手机的具体技术参数,因此我们从教师使用手机完成的日常活动来间接了解手机的技术水平。数据显示,教师拥有手机的多媒体能力与其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低的教师其手机的媒体功能越强,并且媒体功能与教师居住的地区及所属地域没有明显相关性,这说明教师手机媒体功能与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带来的购买力高低没有必然联系,也即价格低廉的手机也具有相应的多媒体处理能力,有近一半的农村教师会使用手机的音视频播放、照相及网页浏览之类的多媒体处理与交互功能。可见,随着移动终端研发技术的发展,高性能手机价格持续下降,农村教师手机的多媒体功能已经初步具备。具体数据见表2。

表1 样本教师的基本情况

表2 教师利用手机开展的日常活动

2. 学校和社会组织给予的政策与资源

学习需要积极的、自觉的、建构的、有意图的实践,通过完成系列有意义的活动任务达成预期学习目标。[16]学习者能否快捷、方便地获取需要的知识与信息是学习活动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因此,组织的支持及教研资源的供给与利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研的效率。

数据显示,大部分农村地区教育行政与管理部门认识到了移动终端信息资源推送的快捷与便利,开始利用手机与教师进行即时沟通,大多数教师所在学校尝试过使用手机给教师发送教务教学及政策宣传等知会类材料;另一方面,相比于经过精心设计、言简意赅的生活百科、新闻资讯类信息,利用手机获取专业学习资源的教师并不多,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与其他网络信息提供商相比,教育教学研究等相关部门开发教师专业发展资源的主动性与针对性欠缺,具体数据见表3。

表3 教师通过手机接收或获取的资源和信息

3.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个体特征及其对移动教研的态度

态度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评价和体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与个体的经验密切相关。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个体特征表现为实际教学过程中具体教学操作与行为的选择和倾向。教学实践情境中问题解决的情感体验则影响着教师参与移动教研的态度,也决定着教师研修活动的需求指向。

调查显示,在教育教学研究中遇到问题时大部分教师会尝试以各种途径着力解决,如表4所示。值得关注的是尝试向教研员或专家请教的教师比例最少,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农村教师在解决问题时更倾向于通过与熟识的同事平等对话或私密保守的自我修为来解决。同时,尽管更多的教师对移动教研持乐观态度,认为移动教研可以成为合作教研的有效方式(见表5),但在实际的教学与研究活动中大多数教师还是习惯使用计算机这一功能相对强大的终端来检索和获取资源。这也反映出农村教师对新技术促进自身发展的积极性与当前可供手机访问的高质量教师专业学习资源相对匮乏的矛盾。

表4 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中遇到问题时的解决途径

表5 教师对移动教研的态度

4. 手机的可用性及其功能的使用程度

著名远程教育专家德斯蒙德·基更曾指出:不是技术本身固有的教育特性造就了现代教育的成功,而是公众普遍接受并使用了技术而造就了这种成功,方便性成为学习者选择学习方式最重要的原因。[17]工具满足学习需求的程度及学习者对工具功能利用的程度影响着学习活动的效果。

数据显示,除去日常的人际联络及个人事务外,获取及处理图像、音视频和浏览网页成为教师经常使用的手机功能;同时,在备课或其他教学活动中经常使用手机查询信息的教师比例并不高,有32.2%的教师选择在没有计算机或信息比较简单的情况下使用手机查询信息,具体数据见表6。可见尽管农村教师拥有的手机可以满足部分的教研需要,但是仍有相当多的教师把手机当作普通人际交流的手段,还不习惯将手机作为学习活动中信息获取的常用工具。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土文化的积淀,农村教师表现出更多的保守性和封闭性;另一方面,大多数农村教师认为资费是影响手机使用的首要原因,可见移动通讯的高费率成为农村教师利用手机进行数据浏览与下载的主要障碍,这也提示着微型移动教研资源的设计应聚焦要义,尽量减小传输的数据量。

5. 情境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技术支持

教研作为一种有意识地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手段,既是教师个体内在的心理发展过程,也是资源与环境外在的技术支撑过程, 需要教师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持续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学校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教师情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交流与发展的系统支持平台。[18]

调查数据显示,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发送的可以通过手机访问的教育教学相关信息的主要形式为文本短信,部分学校有人员相对稳定的QQ或飞信群,也有极少数学校具备移动办公系统或可以WAP访问的网站。基于即时通信软件或SMS短信文本的沟通是目前教师实现即时教研互动和接受支助服务的主要途径,具体数据见表7。

表6 在备课或其他教学活动中是否借助手机查询信息

表7 学校通过手机发送教育教学相关信息的方式

值得思考的是尽管农村教师持有的手机终端技术水平较城镇低,但农村教师的手机已经具备初步的多媒体处理能力,以手机报、WAP网站等非智能手机也可以访问的多媒体形式发布的信息在农业技术推广及生活服务领域已较为常见。因此负责教研信息设计与推送的部门应及时拓展移动教研资源的传送通道,积极设计更具人性化、更有针对性的研修资源。

6. 教研交互的现状与策略选择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协商与创新。教研活动中的互动交流作为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认知活动的社会基础,其核心目标在于促进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挖掘、组织、管理、共享与共创,[19]是教师群体过程成功的关键。掌握农村教师教研合作的现状成为移动终端介入教研活动设计的起点。

调查数据显示,传统的集中式教学观摩、说课评课依然是目前教师参与较多的教研形式。由于农村地区家庭计算机网络的低接通率,参与有组织网络教研的教师仅有10.6%,位列所有教研形式最后,具体数据见表8。同时,相比于计算机网络组织的隐匿性与松散性,移动终端地域归属的明确性及手机号码的实名机制使手机成为较为私密和可信的交互工具。因此,除了日常的语音电话外,更多的教师选择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与教研伙伴沟通,具体数据见表9。可见除了行政力量主导的集中交流外,农村教师在自主选择交互对象时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倾向于选择确定身份的合作者,这在另一个层面反映出农村教师自发交流时的小团体性,也导致其在资源分享上多局限于小范围,闪耀着创造火花的小群体智慧往往也在不经意间流失。因而,适度的外界调控与引导是促进深度交互、凝聚群体智慧的必要保证。

表8 教师参加的教学研究活动的类型

表9 教师间交互的途径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农村教师普遍拥有可用手机,且大部分手机具备初步的媒体处理功能,手机多媒体功能的使用程度与年龄紧密相关,年龄越大使用手机多媒体功能的比例越低;拥有可以上网计算机终端的程度与利用手机连接互联网获取信息的选择倾向密切相关,分散教学点的教师使用手机网络功能的比例大于中心学校;大部分学校尝试过通过手机向教师发送教务教学信息,但信息多为文本短信,教研资源类型较为单一、数量较为匮乏,教研活动的形式受到限制;农村教师对教研活动有较高热情,也认可手机在教研交流中的独特优势,但在实际情境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对沟通对象与交互通道的选择上表现出更多的保守倾向,教师间资源与经验的分享与创新呈现小团队化倾向。统计数据分析显示,一方面,在终端设备技术水平、教师个体态度与经验、学校和社会支持层面已经初步具备开展规模性区域移动教研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在当前基于移动通讯网络的教研活动中,教研资源和教研形式还有待进一步设计,教师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移动终端支持教研活动的创新意识还需提升。

(二)讨论与建议

1. 创新教研资源的类型,拓展单向推送资源的附加价值

尽管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源于社会性的意义建构,但也承认知识的获得也是个体自己主动建构的过程。不同倾向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持者主要在社会性交互的影响力程度大小上存在分歧。一些人认为,学习者通过比较自己和材料制作者对材料的解释,间接地协商建构信息的意义;其他人则更倾向于学习者在社会交互中直接地将自己和他人的意义进行协商。实际上,根据学习环境的不同,学习者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会同时进行两种意义协商,学习是各阶层意义协商的合作行为。[20]因此,一方面,要集中区域内的优秀基层教师、教研员和高校学科研究及教学设计专家精心设计、开发诸如手机报之类的新型移动教研资源,丰富移动教研资源的类型,拓展教师与资源间接协商的通道,激发教师基于资源的自我对话。另一方面,资源的开发应该设计和提供教师对资源进行拓展阅读、转存注释、分享评价与补充的对应功能或简易接口,赋予单向推送资源交互性,支持和接收教师主动与个性的反馈,促成教师间的直接协商意义建构。例如在文本教研短信中标注该短信内容编制专家的联系方式及该主题的扩展资源网址,以拓展文本短信的附加价值,赋予简单教研资源更多生态进化的空间。

作者:唐章蔚 王连英 代玲玲 赵宁

现代移动通讯技术高校管理论文 篇3:

基于微信的高校多入口移动应用平台构建研究

摘   要:随着以移动互联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慧校园建设步伐的加快,很多高校不得不加大移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应用之一,在传统行业的互联网转型以及智慧校园的建设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根据某高校应用各种微信产品构建移动应用平台的实践,提出了应用微信构建多入口移动应用平台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微信;多入口;移动应用平台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社交网络、移动应用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利用移动应用平台建设智慧校园方面显得尤为突出。

高校移动应用平台的建设经历了许多波折。在智能移动终端开始普及的早期,一些有实力的高校在原有数字化校园的基础上自建了移动APP应用。但随着移动应用的普及,很多教育信息化厂商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纷纷推出了廉价或免费的第三方高校移动应用平台。而互联网公司在教育行业方面的投入,直接冲击了高校信息化的传统发展模式,微信、支付宝等平台更是得到了越来越多高校的青睐。它们通过公众号、服务号、企业微信、钉钉、小程序等多个产品和入口,不断地渗入到教育行业的各种场景,逐渐改变着校园生活和学习方式。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高校移动应用平台的建设过程以及国内高校在微信移动应用方面的实践过程,得出高校移动应用平台的发展在不同阶段的特征,并提出基于微信的高校多入口移动应用平台的构建方案。

一、高校移动应用平台的研究综述

1.高校移动应用平台的发展阶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信息化的发展模式,使得很多高校不得不考虑移动服务平台,高校的很多业务服务也都优先考虑移动应用平台的建设。

国内一些学者们从移动应用开发的角度,将校园移动平台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即从最早的WAP阶段到APP阶段,其后到APP+H5阶段,最后到现今的多入口一体化的新阶段[1]。

第一,WAP阶段。在移动应用刚起步的时期,高校的移动应用基本上都是WAP网站的形式,更是只有不到5%的极少数高校建设了WAP网站[2]。但是,用户体验效果一直是WAP网站的一大缺点,导致很多有实力的高校进入了自建APP阶段。

第二,APP阶段。在这一阶段出现了很多高校的自建APP应用,如清华大学的“At Tsinghua”、北京大学的“PKU Helper”、复旦大学的“i复旦”、同济大学的“微同济”等。这些高校通过把原来的数字化的校园应用相整合,将校园信息化的应用延伸拓展至移动终端。截至2017年,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50强高校中有39所大学已经自建了APP移动平台,而这些官方APP主要提供新闻资讯、生活服务、学生服务、校园文化展示等服务[3]。

第三,APP+H5阶段。随着APP+H5移动开发模式以及第三方移动应用平台的普及,商业化APP和社交媒体逐渐进入到了校园移动应用领域。刘欢、郑旭东等认为,移动信息化建设的各种主流模式中,社会化媒介应用模式在研发成本、技术难度、易推广性、可持续性等方面都优于其它模式,是目前高校移动信息化建设的较佳选择[4]。商业化APP有着高校无需进行APP建设与维护的优势,但也存在同一类型的APP千人一面,没有全面整合高校所能提供的资源与服务,不能提供具有高校特色的个性化服务,不具有高校移动门户的缺点[5]。王磊和张涛结合黑龙江大学移动校园的建设案例,针对校园特征与互联网模式的移动校园进行分析,提出了“应用驱动,开放共赢”的建设理念,并描绘出移动校园的生态链模式[6]。王斌、袁新辉等认为,构建一个开放的移动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可以为师生提供可控的移动化支撑的信息服务。而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移动互联的优势为广大师生提供统一、权威、快捷和易用的信息移动化服务的集中式校园移动服务分发通道[7]。

第四,多入口一体化阶段。近几年来移动校园服务的发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以功能为中心的开发模式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的開发模式;功能更加丰富,覆盖全核心业务;可以选择的入口越来越多,用户不用下载APP也能获取服务;由校方自建逐渐转变为校方主导,第三方多个厂商与高校一起构建跨平台的移动校园生态环境等。也就是说,此阶段的显著特征是以数据为核心,通过数据分析引导功能进化,进而匹配用户习惯的变化及深度需求。

2.微信平台在高校中的应用

在“2019微信公开课PRO”上,微信团队发布了《2018微信数据报告》。此报告显示,目前微信与WeChat合并,且活跃账户数达10.82亿;消息的日发送次数为450亿次,较去年增长18%;音视频的通话次数达4.1亿次,较去年增长100%。微信已成为移动互联网第一大行业应用,覆盖了68.04%的移动智能终端,活跃用户占比和月打开时长均居各移动应用的榜首[8]。

微信平台在高校的应用比较广泛。很多高校围绕着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功能,对其在高校师生学习、生活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也有很多高校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了部门级别的消息发布和宣传以及简单功能的实现。

刘欢等利用微信建设高校移动信息化平台,从高校移动信息化基础框架的角度,对典型的社会化媒介——微信及其相关的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微信、微信卡包、小程序等平台和产品的目标对象和功能定位进行了分析,设计了面向不同用户群体提供信息服务的移动信息化框架[9]。刘波等利用微信平台构建了高校信息服务体系,拓宽了高校信息的公开途径,促进了高校信息的交流[10]。龙新征等研究出以微信公众平台为基础的校园移动信息服务建设方案,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高级服务接口解决了用户绑定、网页授权、通知推送和微信支付等技术难点[11]。蒋静等对高校财务部门的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情况进行了统计研究,认为高校财务部门应着眼于充分认识微信公众平台重要性、加强前期规划和后期维护力度这三大方面进行改进[12]。

3.企业微信在高校中的应用

企业微信的前身是微信企业号,目前企业微信有单独的APP,微信企业号变为企业微信的微信插件。企业微信作为企业的专属连接器,超过50个行业已被企业微信所覆盖,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移动平台。企业微信继承了微信的易用性,这让更多的用户接受企业微信的操作方式。企业微信作为腾讯在产业互联网战略布局的重要产品,是腾讯公司的下一步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作为国内外知名的互联网企业,腾讯在教育领域的投入逐步加大,2019年5月份专门设立了教育相关的部门,正式宣布进军教育行业。腾讯将通过强大的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服务等先进的互联网服务带动整个教育行业的升级。

企业微信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安全、流程、连接。安全保障方面,企业微信通过了国际权威认证,使得高校的数据得到了银行级别式加密保障。而且,企业微信内置的请假、打卡等常用的OA审批流程应用,不仅可以根据流程引擎API,还可以根据高校的需求搭建自定义审批流程。另外,企业微信与微信的互通让每一位员工都可以通过企业微信与外部进行沟通并提供服务。

企业微信在高校的应用研究内容比较丰富,薛荣荣等根据微信企业号的功能和特点,分析了高校移动服务平台的基本功能和优势, 并通过一个应用实例介绍了它在高校中的具体功能及作用[13]。宋小飞等利用微信企业号实现了高校仪器的共享管理平台,包括共享仪器的查询、仪器的预约、仪器预约状态的查询、仪器使用状态的查询以及仪器的远程控制等[14]。杨龙等(根据微信企业号的功能特性,采用HTML5 技术,从总体架构和功能架构两方面,构建高校移动服务平台,并结合高校信息化的整体规划,逐步实现了服务化、开放化和智能化,进一步推动了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15]。李书钦等设计并实现了利用微信企业号的高校移动办公平台,包括公文、通知公告、待办事项、会议管理等模块,还利用微信企业号的回调模式、消息响应与管理接口,完成了移动办公平台与微信企业号的对接,实现了协同办公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在微信企业号中的展示[16]。

通过这些文献可以看出高校利用企业微信所构建的移动应用平台主要是对现有业务系统数据进行查询,都是以PC端的业务应用为基础的。同时,很多高校利用企业微信强大的消息推送功能来满足校内各种通知公告的传播需求。还有一些高校与企业微信的第三方应用厂商合作开发移动应用,这种方式与购买SAAS服务的模式很接近,区别在于使用了企业微信入口,同时需要给SAAS服务厂商付费。

4.微信校园卡在高校中的应用

腾讯公司在“2018GES未来教育大会”上透露,借助微信平台的优势,“腾讯微校”打通了校园公众号和小程序,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深度融合。“腾讯微校”是基于微信生态的数字校园服务平台, 以微信校园卡和腾讯校园码为核心的数字校园的解决方案,“腾讯微校”已连接超过13万个高校公众号,覆盖了2800多所高校,每月处理用户请求数高达4亿次[17]。

腾讯微校的数字化校园方案的核心是微信校园卡和微信校园码,微信校园卡结合微信公众号实现了高校各种线上线下应用的统一入口,而微信校园码就是连接线下的应用场景。

刘欢等介绍了微信校园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实现了食堂消费、图书馆入闸、校园卡余额查询、校园卡充值、消费查询、图书馆借阅查询、校园公告查询等功能[18]。王兴建等探索和分析了虚拟校园卡在高校的应用,对微信校园卡的交易流程、使用场景、与实体卡的关系、安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19]。夏凌云等利用微信校园卡设计了图书馆闸机身份识别方案,并在其实现过程中,对需要二维码扫描技术和微信校园卡方可实现的图书馆闸机的通过机制,进行了二次修订和开发,使得高校师生刷微信校园卡内置的二维码即可通过图书馆闸机[20]。

随着用户对移动应用需求的丰富化和个性化,高校的移动应用发展呈现多样化,如微信、微博、APP等。但是,通过不同的入口所访问的页面和功能应用很难保持一致,这也容易使用户在使用中产生混乱。虽然移动端入口多样化,但目前国内对移动应用平台的整合和对接问题的研究还不够具体化和系统化。

二、高校多入口移动应用平台的构建方案

高校多入口移动应用平台的构建侧重于与现有基礎平台和业务系统的对接。高校微信平台的建设需要主数据平台、业务流程平台、统一应用平台以及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等基础平台的支撑,同时需要微信各入口之间的数据同步。

1.基于企业微信的移动应用平台的构建

企业微信的通讯录功能是企业微信平台建设的基础,能够解决企业微信的通讯录数据与高校的组织机构、教职工、本专科生、研究生、校友等数据的对接问题。高校的主数据平台提供基础数据接口的共享服务,通过企业微信的通讯录管理API的创建和更新成员的功能可以实现高校的组织机构、人员基础信息等数据与企业微信通讯录数据的实时同步。

企业微信的权限管理分两个部分。首先是应用级别的权限管理,可以通过企业微信自带的权限管理功能实现。但是审批流程的权限管理则需要依靠通讯录标签功能以及高校流程平台的权限数据。权限数据是企业微信搭建审批应用时需要的重要数据,高校的权限管理是根据业务流程平台的权限管理功能实现的。因此,企业微信的权限数据需与业务流程平台的权限数据同步更新。

企业微信的应用分为推送类、查询类、交互类、沟通类。推送类应用和查询类应用作为目前大多数高校使用最多的应用类型,是通过现有业务系统和数据平台实现的。例如校内资讯的定时推送、学生的成绩查询、教职工的工资查询等。而交互类和沟通类的应用较少,且很多交互类应用都是依靠第三方服务商完成搭建的,这种应用不仅成本高而且缺乏灵活性。

另外,企业微信提供了OA相关的各种办公审批应用,可以根据自定义一些简单的审批流程或通过API读取审批流程相关的数据。但是这种功能的最大缺点是表单设计器过于简单,只能实现简单的自定义审批应用。最新版本的企业微信提供了自建应用的审批流程引擎,该功能极大地丰富了企业微信的审批应用自建能力。该API的最大优势是在利用高校现有共享数据的同时可以集成到高校的统一流程平台,实现数字化校园的统一管理的目的。

审批自建应用的开发需要通过三个步骤来实现。首先是开发自定义表单页面,自定义表单可以对接高校的各种数据,但是表单设计器的开发技术尚未得到充分的支持,成本比较高。其次是需要配置权限和设计审批步骤。在企业微信中审批权限是通过组织级别、标签、单个人员等三种方式进行配置的。为了实现统一管理權限的目的,高校的权限数据需要及时同步到企业微信的权限数据。最后需要建立统一的流程数据展示平台。这需要通过多入口的统一流程任务处理平台搭建企业微信自建审批流程引擎和高校流程引擎之间数据互通的跨平台任务中心。

2.基于微信校园卡的移动应用平台的构建

微信校园卡项目分运营和开发两部分工作。运营方面包括校园卡设计、应用布局、校园卡分类、发卡、领卡、激活等。高校根据实际情况把微信校园卡分为学生卡、教职工卡、临时卡以及校友卡等。开发方面首先需要实现身份认证,在此基础上进行线上应用接口的开发。微信校园卡的身份认证服务是通过高校的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来完成的。用户激活该卡时需要调用身份认证服务,只有通过认证才能读取高校主数据平台的基础数据,并同步到微信校园卡的组织架构信息和用户信息。

另外,微信校园卡可以与微信小程序结合使用,在微信校园卡中开发一些余额查询、借阅信息查询、空教室查询、校内资讯等应用,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效果。而且,很多第三方公司和开发团队在腾讯微校提供的校园应用开放平台上注册了丰富的校园应用,供高校只需完成简单的配置就可使用。目前,本校也在使用腾讯微校提供的服务大厅应用中的校园应用。

三、基于微信的多入口移动应用平台的构建

本校数字化校园方案中的移动应用平台构建对用户入口、流程引擎以及数据这三个层面进行了统一。图1是本校移动信息化的架构图。

在移动端的入口方面本校采用了企业微信、今日校园APP、微信企业号(企业微信的微信插件)、微信校园卡等多入口统一管理的模式。

本校的统一任务中心是用户处理流程数据的展示平台,用户通过不同的入口发起的流程都可以实现业务统一和数据统一的问题。任务中心的业务共享需要各平台之间的流程引擎统一管理,也就是说使用企业微信自建应用相关的开放接口与本校原有的流程引擎的开放接口两者需同步。另外还需要实现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的统一,而这部分需要本校主数据平台的支撑。本校以主数据为基础共享了用户、组织机构和权限数据,即企业微信平台的通讯录开放接口、微校平台的用户管理开放接口以及本校用户管理平台的开放接口。通过共享主数据平台的基础数据,本校最终实现了用户、组织机构、权限数据的一致性。

四、结束语

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也面临着各方面的转型和升级的压力,而这些转变更多的是依靠互联网思维的转变以及新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的灵活运用,其最终目的是能够满足不断变化的师生用户的需求。

基于此,本文所研究的基于微信的多入口移动信息化方案在半年多的运营过程中为本校广大师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大大提高了用户对本校移动应用平台的依赖度。企业微信、微信企业号、微信小程序、微信校园卡等微信端的高访问率,也充分验证了利用微信搭建高校多入口移动应用平台的可行性。

本研究在微信平台上的多入口移动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就是在研究过程中忽略了微信的一个重要属性,即连接属性。智慧校园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内外进行连接和开放,而微信恰恰在对内外的连接方面还有着很多需深入研究的价值,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蒋东兴,种连荣.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张海波,张巨俭,赵野军,万飞飞.高校WAP网站应用现状和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1):20-21.

[3]郑佳芳,谢日敏,黄少聪.高校APP移动服务的调查分析[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8(1):107-112.

[4]王磊,门海,张涛.一体化微服务平台:高校移动校园发展新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7(11):119-124.

[5]张晓青.国内图书馆移动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11):73-78.

[6]王磊,张涛.基于“应用驱动,开放共赢”的高校移动校园生态链的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5(3):69-75.

[7]王斌,袁新辉,蒋新华,林云.高校新一代移动信息门户的建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40-45.

[8]艾媒网.艾媒榜首单: 2017年10月份中国APP活跃用户排行榜(TOP450)[EB/OL]. http://www.iimedia.cn/59770.html.

[9]刘欢,郑旭东,任友群.基于微信的高校移动信息化建设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7(10):79-86.

[10]刘波,孙夕秋.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现代情报,2017(11):116-120.

[11]龙新征,欧阳荣彬,李若淼,李庭晏,王倩宜.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校园移动信息服务建设方案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7(2):5-8.

[12]蒋静,周思维,陈艳.高校财务部门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现状探究[J].会计之友,2018(16):113-117.

[13]薛荣荣,闫学元.基于微信企业号的高校移动服务平台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6(1):67-69.

[14]宋小飞,王健,叶代启,朱能武,谭锦才,郑相宇,黄志炜.微信企业号在高校仪器共享平台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2):241-244.

[15]杨龙,张文德.基于微信企业号的高校移动服务平台构建探析[J].海峡科学,2018,9(141):81-83.

[16]李书钦,马时来.基于微信企业号的高校移动办公平台设计与实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9):154-158.

[17]TechWeb.腾讯汤道生:腾讯微校已连接高校公众号超13万个[EB/OL]. http://www.techweb.com.cn/news/2018-12-04/2715339.shtml.

[18]刘欢,刘畅,彭伟,沈富可.微信校园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S1):86-90.

[19]王兴建,符佳佳,田小萍,陈金焘.虚拟校园卡在高校应用探索与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S1):114-117.

[20]夏凌云, 苏雪林, 李祥璞.基于微信校园卡的图书馆闸机身份识别方案设计与实现[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7(11):80-84.

(编辑:王晓明)

作者:蔡珉官 李钟石

上一篇:数字无线视频通信设计管理论文下一篇:PICC临床护理优质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