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阅读教学论文

2022-04-15

一、网络资源的特点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技术基础的网络资源教学模式成为现阶段教学改革的重点项目,并为广大师生所欢迎。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初中阅读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阅读教学论文 篇1:

比较阅读法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笔者在初中阅读教学实践中发现,单一的课文阅读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而调动学生已有的记忆,以阅读文本为原点,通过思维发散,寻找关联文本进行比较阅读,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考虑到初中生的学情和心理成长规律,比较阅读法应分三个梯度展开,具体教学实施策略如下。

一、同中求异,“以点散面”

1.同一作者的不同文本

对初中语文教材进行分析可知,收录的众多国内外名篇佳作中,有些作者的多个作品在不同年级的教材中出现。比如鲁迅先生的作品,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八年级下册《社戏》、九年级上册《故乡》、九年级下册《孔乙己》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在教学前,先将初中语文教材中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进行梳理,然后适当引导学生对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阅读和分析理解,从相同作者的不同作品中探索发现不同之处,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作者和作品的理解。比如在《藤野先生》一文的阅读教学中,可让学生结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进行比较阅读,两篇均是《朝花夕拾》中关于“我”的老师的回忆,引导学生自习、深入地比较两位老师,以及“我”对两位老师的不同情感,进而分析出作者与文本所传达出的思想与内涵。

2.同一时代的不同文本

每个时代都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作家的作品也会留下时代的烙印。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同一时期不同文本进行比较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方法之一。文学作品通常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学生在阅读某一作品时,若将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容易引领学生产生迁移式的生命情感体验,加深其对作品的解读。

比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故乡》与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的《多收了三五斗》,都是相同时代背景下的小说,勾勒的社会环境相似,描写的主要对象均是农民。因此在《故乡》一文的阅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本文的“写作主旨”和“情感倾向”理解得更深入,在课前预习中,我引入了苏教版的《多收了三五斗》一文,要求学生进行横向比较阅读,尤其是对“闰土”和“旧毡帽们”的人物形象、社会背景、故事发展等进行“异同”比较。从同时代背景中发现“不同”,通过对“不同”的比较,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二、异中求同,“万象归春”

1.同一单元的课文比较,异中求同

从初中语文教材的深入解读可知,其所选入的篇目均为国内外的名篇佳作,而且在教材的编排方面,也遵循了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注重语言知识与思维能力的双向培养。从教材来看,通常一个单元的课文,往往在某些层面具有相似性,或者能够探寻到的联系点。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将教材中的一个单元整合、设计为一个教学单元,引导学生对单元的所有课文进行比较阅读,进行整体的分析鉴赏,并配合教材中的课前问题、课后练习等环节加深训练,甚至可以配合写作,完成“读写说”一体化的教学。

比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四篇课文分别是《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该单元的主题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旅游的方式阅读世界。阅读这类文章,随者作品去想象和遨游世界,可让学生丰富见闻,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这四篇课文看似毫无关联,实则以“游记”为“线”,将课文串联起来,而且这四篇文章各具特色,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展现景物,均采用了动静结合、融情于景等写作手法,但其各自表达的主旨又各有千秋。

2.不同小说人物的比较,异中求同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小说占据较大比例,而且小说也是学生最喜欢阅读的文本之一。在比较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将教材中不同故事人物进行比较,寻找其共通性,这对于学生整体把握故事、人物、情感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在不同人物中寻找相同之处,这种比较分析方法,对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具有显著作用,而且也能够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

比如在学生阅读《孔乙己》一文时,对“孔乙己”这个人物进行分析时,有很多学生立刻想到了《范进中举》中“范进”这一人物,然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两个不同的人物进行比较阅读和分析,从“不同”中寻找“相同之处”。

三、教学中辨别异同和误区

从教学实践和课堂观察来看,虽然比较阅读这种方法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取得良好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注意,结合教学实际合理运用比较阅读法,避免出现误区。在教学实践中要避免“为求新而新”,导致“舍本取末”,要树立“比较阅读是基于课文阅读上”的观念,比较的对象要适宜、合理,在比较中加深理解。比如在《囚绿记》一文阅读教学中,选择与《白杨礼赞》《海燕》等进行比较阅读,则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而与《绿》进行比较阅读,则无法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此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即“拘守课文、局限课堂”,要注重学生视野拓展,以引导他们从课内走向课外,自由驰骋在文学世界中。

比较阅读方法古亦有之,如刘勰《文心雕龍》中对作品的解读运用了比较方法,叶圣陶则在《精读指导举隅》中主张学生在阅读中应“参读相关文章”,夏丏尊在《文章讲话》中亦持有此观点,由此可见,比较阅读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通联:甘肃张掖市育才中学。

作者:刘海燕

初中阅读教学论文 篇2:

网络资源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分析


一、网络资源的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技术基础的网络资源教学模式成为现阶段教学改革的重点项目,并为广大师生所欢迎。网络资源在教学应用中之所以能够在师生中取得了较好的反响,源于它本身所具有的如下特征:

1.多样性

网络学习资源包含的信息形式十分多样,可以是音频朗读、电子书、电子邮件、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等,也可以是网络微课堂、网络视频等,甚至还包括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由此可见,网络教学资源形式多样、品类丰富,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涵盖的知识面也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所远远达不到的。

2.立体性

网络学习资源的立体性主要表现在,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可以有效地集“音、字、画”三者为一体,使学生所学内容呈现出很强的立体感。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立体性强这一特点,可以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转化成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如此一来,能够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容易进入到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之中,以降低其对新知识的理解门槛,帮助学生高效、快捷地吸收和消化所学内容。

3.高度共享性

网络学习资源的高度共享性给课程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例如,教师在课堂上用到的電子教案、电子课件等网络教学资源,只需要用电子邮箱发送,或者用优盘拷贝下来,就可以实现师生间教学资源的高度共享。除此之外,基于网络资源高度共享性的特点,研发出来的微课堂、网络课堂等网络资源,也广受师生们的喜爱,真正地实现了知识无校界、知识无国界。

4.容易检索,针对性强

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等现代的高新网络技术研发的数据库系统,具有极大的存储能力和极为简便的信息检索功能。学生对于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盲点、重点、难点,只需要在相应的搜索窗口搜索关键字词,就能够在几秒钟内获取相关的课程列表,这有助于学生及时地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不会在浩瀚的知识系统中把大量时间都浪费在信息的搜取过程中。
二、网络资源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初中阅读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本鉴赏能力的重任,是现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点要求内容。阅读也是学生进行知识输入的必由之路,只有具备了较高的阅读理解和文本鉴赏能力,才有助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才有助于学生审美价值观和个人修养的养成。然而,在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阅读训练难度较高,“读不完、读不懂”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要求要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要尝试借助于网络资源教学这一新兴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本鉴赏能力。网络资源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很好地发挥到如下积极作用:

1.活化了传统的阅读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大多是以教材里的课文作为阅读训练载体,教学形式也多是教师讲解文本主旨大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理解和鉴赏文本。这种阅读教学形式,无论是教学载体还是教学手段都过于单一,教师很难保证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也很难有效延长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针对这一教学现状,教师可以尝试着借助网络阅读教学资源这一载体。例如,在讲解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篇宋词的时候,可以把网络上优秀的朗诵在课堂上播放给同学们听。相对于教师朗读,或者学生朗读,网络资源往往更加专业化、更加声情并茂,也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进入整首词的情景,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苏轼的另一首《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这两首词牌相同的苏轼词,其风格是截然不同的。前者豪放洒脱,后者凄婉哀怆。通过前后对比,一方面是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增长见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词人作词水平的高妙、纯熟。当然,网络阅读资源远不止视频朗诵这一种形式,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安排,合理适当地选取网络资源用来辅助教学。

2.丰富了阅读教学资源,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网络资源外在形式的多样性是对其内容丰富性的一种体现。网络阅读资源在初中生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教学资源只靠书本这一现状,无论是阅读教学课程、阅读素材,还是阅读练习题,在网络上应有尽有。一方面,庞大的网络阅读资源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储备量;另一方面,网络教学资源的这一特性使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学生在语文阅读训练上的差异性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有针对、有区分地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

3.有助于全面综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初中生阅读理解能力包含三个层面的能力要求: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这些阅读鉴赏能力的训练借助于网络阅读资源都能够找到对应的阅读训练素材、阅读训练课程以及阅读训练练习题。这样一来,从横向上看,不同知识领域的阅读内容都有所涵盖;从纵向上看,不同层次与深度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都有所涉及。换句话说,网络阅读资源是现阶段初中生语文阅读训练中辐射面最全的训练体系,它能够全面、综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作者通联:江苏连云港市城西实验学校]

作者:徐进宽

初中阅读教学论文 篇3: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摘要:初中语文教师对自身比较机械、死板的阅读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完善,并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可以增加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魅力,让学生更愿意接触阅读材料,主动分析文本讲述的内容,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为此,广大初中语文教育实践者要对体验式教学法有一个透彻的认识,并要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体验,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阅读学习的主人,掌握对自己成长和发展有价值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任务。下面,我将对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一番探究。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初中;阅读

一、在阅读游戏中体验,保持阅读热情

初中生喜欢玩游戏,在游戏中,他们能够轻松、愉悦的阅读,长久保持阅读热情,取得事倍功半的阅读效率,不断增强学生的阅读探索勇气。为此,广大初中语文教育实践者要积极拓宽自身的阅读思路,为学生组织有趣的阅读游戏,让学生在阅读游戏中进行很好的体验,牢牢掌握文本主题,从而能够推动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例如,以《卖油翁》为例,首先,我为学生组织了常见的踢毽子比赛,让经常踢毽子的学生和很少踢毽子的学生进行了比赛。比赛结束后,我让学生说了说经常踢毽子的学生获得胜利的原因。学生纷纷表示熟能生巧,初步掌握了文本所蕴含的道理,降低了阅读难度。然后,我让学生按照顺序,接力阅读和翻译了这篇文本,并对翻译有问题的学生提出了改进建议,发展了学生的语文翻译能力。之后,我让学生对文本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鼓励学生扮演了自己喜欢的角色,运用角色扮演游戏,生动地再现了文本故事。最后,学生分享了自己从文本中学到的道理,做到了牢牢掌握文本中心,增强了自身的语文阅读情趣。总之,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阅读游戏中进行体验,使学生快速内化了有一定难度的文本知识,促使学生获得了强烈的语文阅读探索满足感。

二、在问题情境中体验,加深主旨认识

初中语文教师根据文本具体内容,设计具有探索价值的问题,创设精彩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阅读体验,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主旨的认识,取得有目共睹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成绩。为此,广大初中语文教育实践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体验,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带着活跃的思维汲取文本中有用的语文内容,从而能够助力学生得到更为长远的发展。

例如,以《驿路梨花》为例,首先,我对教材中的文本进行了重新研读,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特征,为学生设计了有价值的探究问题。然后,我向学生呈現了相关问题,如1、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发生了几次误会,作者设置了几个悬念?2、你认为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呢?3、课文用“驿路梨花”作为标题,有何妙处呢?接着,学生带着我设计的问题,对这篇文章进行了深度的分析,并和班级同学交流了自己找到的答案,通过交流,得到了更为全面的答案,发挥了班级学生共同学习的功能优势。之后,我根据学生的答题成果,对学生进行了灵动的指导,解决了学生还存在的疑问,实现了深度学习的目标。最后,我和学生一起进行了课堂总结,并让学生以《梨花来到了梨树林》为题,运用直接描写,发挥了丰富的想象,续写了一段文字,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总之,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阅读体验,使学生做到了阅读有目标,转变了以往学生阅读比较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现象,呈现了精彩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三、在课外阅读中体验,丰富阅读经历

初中语文教师拓宽自身的语文阅读教学思路,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教学,可以弥补语文教材中阅读文本有限的局限性,很好地丰富学生的阅读经历,为学生今后进行有效的阅读探索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此,广大初中语文教育实践者要积极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进行体验,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技能,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从而不断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在具体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我结合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所需等,为学生引入了《水浒传》、《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课外读本,让学生进行了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做到了认真分析文本内容,查阅了与文本有关的资料,包括作者资料、创作背景等,运用相关资源进一步认识了文本主题思想,做好了阅读工作。其次,学生还将文本中对自己有用的资源记录了下来,防止遗忘,养成了良好的语文阅读学习习惯。另外,学生还和自己的小伙伴交流了自己的阅读成果,向他人推荐了自己认为值得阅读的课外读物,做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班级每位学生的整体素质。最后,学生阅读了他人推荐的读物,丰富了自身的语文知识储备。总之,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的阅读体验,转变了学生总是吃不饱,饿肚子的现象,满足了班级每位学生的阅读需求,获得了无可估量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奇效。

总而言之,广大初中语文教育实践者需要明确体验式教学法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所发挥的极为重要的功能作用,并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有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体验,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高效地分析文本,从而能够助力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管仁霞.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课外语文,2020(33):74-75.

[2]刘光辉.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名师在线,2019(24):16-17.

作者:王俊丹

上一篇:战略成本管理论文下一篇:播音语言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