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律教育论文

2022-04-18

摘要本文在对现有研究成果加以梳理和吸收的基础上,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科学论证,探寻了公民意识养成视角下的大学生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大学生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关键词公民意识法律教育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随着对公民意识的重视,大学生法律教育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大学生法律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法律教育论文 篇1:

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法律教育地位及实施方法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党与国家领导人愈加重视对学生的法律教育,在此基础上高校法律教育获得良好成绩,也赋予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新的使命。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中指出:推进依法治国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为高校思想教育中法律教育完善提供支撑。基于此,以主体间性理论分析,法律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是相互依存、互相渗透的关系,不可缺少。在法律教育的具体实施中,需重构顶层结构、优化教学方法,实现固本求实、知行统一,旨在通过此更好地为我们法治国家中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地位;实施方法;

一、法律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教育扩展出的主体间性途径

(一)什么是主体间性理论

主体间也是主体技,是多种主体关系,其实质不是一般人与人的联系或者主客体关系,也区别于通过主介体完成与客体联系的关系形式。而是实现了主体到主体的直接关联或者是主-介-主的多联互动形式。主体间性理论包括:第一,主体间性是一种关联性,可以改变自身以外的事物,并都作为客体的单一状态,实现两者或者两者以上主体之间的一种交互关系。第二,主体间性具有较强理论意义。将此放在人际关系疏导时,可加强对他人的尊重与理解,并能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以此平衡自身追求。第三,主体间性理论的产生到运用,都以主体生存为基础,若脱离生存,主体间性就丧失作用,体现主体间性自身的哲学价值。大学思想教育中实施法律教育,就实现了两个主体的互通与认同,令思想与法律看似主属关系的教育分割成两个主体,增加共同属性。所以将主体间性当作主体发展的进步,此作为当下哲学中,是新兴起的理论基础。将主体间性联系到思想教育领域,先从思想教育与法律教育的地位分析,两者是平等的,然后从两者联系角度分析,通过主体间性理论,为思想教育与法律教育提供更加畅通的沟通渠道,完成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互相交互。最后,从思想教育的目标分析,借助主体间性理论便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实现其全面健康发展。

(二)主体间性理论下思想教育与法律教育互相渗透

思想教育作为一个广泛的概念,总的来说就是对大学生教育的过程,令其综合性思维发生变化。主体间性理论下的思想与法律教育统一于思想政治课程中,并一直在进化、演变。令学生从思想道德修养向“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进化。思想教育一直贯彻其中,但是法律教育则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思想教育的变化,延伸出来的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法律素养。高校教育中将思想和其中法律教育当作基础教育的“主力军”,对大学生思想与行为都有重大影响。事实上思想教育与法律教育目的相同,从教育观念分析是让大学生具有正确的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观念,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对于人才的培育,思想教育与其中的法治教育在培育社会主义人才上的目标有通性。思想教育与其中法治教育在教学中的不同为:思想教育更加关注大学生思想状态,然后進行对应的思想指导,法律教育则是以国家宪法为基础,是刑法与民法等几大主体结合的律法,可以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另外思想教育与其中的法治教育的目标也各不相同,前者广义上是塑造态度积极、三观正确的人才,促使其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综合性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规范与完善的过程。而法治教育则更有针对性,是单一对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基于两者相同点与不同点的分析,可知思想教育与法律教育是不可分割、互相渗透的,法律教育是思想教育的基础,思想教育是法律教育的延伸。法律教育重视对学生法律思想的培养,旨在形成法治观念,并在实际生活学习中转化为法治行为。从教学内容分析,思想教育作为思想课堂的主要内容,而法律教育又是思想教育中的一个分支,先塑造学生法治思想,然后升华为思想教育,可见法律教育是思想教育的一个基础。面向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不能单纯考虑其思想的变化,还要结合国家法律发展形势,对大学生进行对应的价值观教育。当下我国治国理政以依法治国为基本方针,此也将要求高校加强对学生法治教育,令思想教育与法治教育充分统一,以法律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进步。

二、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法律教育实施方法

(一)思想教育中法治教育体系重构的顶层设计

法律教育在高校经历近三十年的发展,教育体系以初见规模,“05”方案中法律教育更加倾向思想教育观念,但是随着依法治国机制重要性的加强,近几年法律教育与大学生实践需求方面发生愈来愈大的冲突,需要对高校思想课堂中的法律教育进行重构,从顶端设计解决法律教育问题,改变还存在法律教育笼统化、知识结构单一;法律教育在思想政治课堂中不突出;法律教育缺少适合的实践课程教育等问题。基于思想教育中法律教育机制重构后具备的战略意义与实践运用角度考量,为保证当下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高素质要求,提升思想教育水平,可从两方面进行法律教育体系的重构:

一方面,保证思想教育中法律教育顶层设计的合理性。依法治国思想已经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说明法治精神在国家建设中有重要作用。思想教育的创新首先要从法律教育思想与体系上进行,从顶层设计做起。此也是优化当下法治教育弊端的有效方法。因为从顶层设计角度分析,法律教育思想与体系发生变化才能推动其教育的本质变化。并且从法律教育顶层设计思路分析,先确定教育核心思想,然后将重点放在培养大学生法律素养上,将法律精神外化,作为学生法制行为的教学目的,进而摒除之前教育中目标不明确的弊病。另外在法律教育中重新构建教育机制,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形式令法律教育实现提升法治素养的目标,并内化到大学生日常行为中,转变之前教育低效的特点。因此只有合理设计思想教育中的法律教育顶层结构,才促使思想课程方向的正确性,贯彻依法治国精神,发挥思想课的运作用。

(二)教学中倡导固本求实、知行统一方法论

思想教育的方法上,需坚持固本求实、知行统一方法论,此同样适合与法律教育中。“固本求实”即教师讲好思想政治课中的基础法律,并随着新法律的产生,随时丰富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提升其法治理论基础。其中的“求实”指教育准求实效性,可借助创新教育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等形式,提升法律教育的效果。“知行合一”则是大学生将学习的法律理论,以多种形式与途径,转换为行动,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思想教育中的法律教育重构的体系中运用“导固本求实、知行统一”方法体系,从理论与行为上提供了指导作用。线下思想教育中的法律教育比较重形式、轻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归根到底是因为教育方法失误,而固本求实、知行统一则是教育教育方法的改革,也是高校法律教育的必然需求。

综上所述,法律教育的好坏关系到国计民生,做好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教育,有效实施思想课程,是重要又困难的工作。经过对法律教育在思想教育中的地位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从教育体系结构与方法上进行创新,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法制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会芸,冯晓玲.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发展研究(2006-2018)[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06):68-73.

[2]高丽婧.论如何提升辅导员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话语权[J].中国文艺家,2018(09):225.

[3]布音克西克.法治中国视角下南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路径探析[J].智富时代,2018(07):75.

作者:李志玉

大学生法律教育论文 篇2:

大学生法律教育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在对现有研究成果加以梳理和吸收的基础上,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科学论证,探寻了公民意识养成视角下的大学生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大学生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公民意识法律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对公民意识的重视,大学生法律教育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然而,当前大学生法律教育的现状距离公民意识养成的目标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在法律教育理念上,传统法律教育理念强调义务本位忽视权利意识的养成、重实体法轻程序法、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往往停留在“了解基本法律常识”、“遵法守法不犯法”的层次,对于学生的公民意识养成没有成体系的引导和培养,这种模式下成长的大学生,公民意识薄弱、缺乏积极主动性,不能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基于公民意识养成的要求,依托教育目标和任务,理性构建大学生法律教育内容体系已经成为广大高校法律教育工作者努力的目标。

二、公民意识养成视角下的大学生法律教育问题

(一)高校法律教育边缘化倾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大学新生入门的一门必修课,囊括了原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全部内容,也包含了专业法律教育的绝大多数内容(法制史除外),但讲授法律知识和理论的内容较少。改革后,实际的上课量得到了削减,使法律知识和理论的教学时间更为紧迫。虽然新方案加大了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力度,但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以法律知识和理论的掌握为基础的,离开了法律知识和理论的掌握,法律意识的培养也只能是无本之木。多数教师认为法律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被淡化了,甚至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

(二)消极的守法教育,义务本位的教学取向

尽管最近几年,重视进行系统全面的法律素质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但目前师生的教学活动仍然主要是围绕法律具体制度、條文来展开,教学评估也停留在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很多大学生学习法律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大学生对公民意识的认识更多停留在书本知识上,仅仅是了解现存的法律条文,没有真正的内化为个人意识,更不能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应有的公民素质。

(三)法律教育的局限性

1、过于强调对抽象的法学理论的教学

法学理论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即使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也不是很容易深刻理解的。如果给非法学专业学生讲授过多深奥的法学理论和法律条文,不仅短时间内消化不了,甚至会使得学生打起“退堂鼓”。

2、教学内容过分强调义务而忽略权利

以往我国在高校开展法律教育时,大多都是向学生灌输各种法律知识,基本没有涉及到法律的价值问题,纵然有些学校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往往也都是站在宏观与全局的位置上去思考讲解。这说明以往的法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受教者成为一个守法、遵法的公民。这样的直接坏处是仅仅让学到了一些法律知识,从而缺乏实际的应用能力,更谈不上利用法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四)大学生自身法律意识缺失

很多大学生在面对侵权事件后主要采取法律手段的少之甚少,许多大学生都采取法律手段之外的途径解决,并没有将自身学到的法律只是进行运用。大学生自身的法律缺失,更加谈不上法律信仰。

三、大学生法律教育的途径方法

(一)教育管理活动中的法律教育

依法进行学生管理,就是按照《教师法》以及其他相关的规定,依法管理学生各项事务,认真落实国家的教育计划和教学标准,采用合理的课程方式,提升教师本身的法律意识,在学生法律教育的各个管理环节中提升其教学效率,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组织多种课外法律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法律宣传教育活动中法律兴趣的培养

要积极借助实践专家的教育作用,通过邀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法官、检察官以及律师来校给学生举办讲座、座谈和法律咨询等,丰富学生对法律的认识。

在对法律知识进行宣传的时候,各髙校要从充分利用现代传媒这一工具,诸如校园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载体,或通过海报、横幅、宣传栏、宣传标语等传统形式来告知学生相关的法律知识,开展法制宣传日、法制宣传周、法制宣传月活动,使法律教育更加生动活泼。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至关重要。要提高大学生乃至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一是国家必须真正落实“依法治国”,提高立法质量,使大学生在认识和情感上对法律产生信仰。二是社会要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而良好的法制环境,也能有利改善当下大学生不重视法律的局面,更能消除一些大学生的侥幸心理,减少违法犯罪,逐步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四)増强网络法律教育

首先,要有针对性的在互联网的使用上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大学生应该知道,网络也要受到法律的约束,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其次,加强互联网的监督管理。学校要充分发挥网络监督机构的职能,在人员的配备上,要选择和培养一些具有高素质和高水平的工作人员。在网络信息的处理方面,要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规章制度,对不良信息进行有效地过滤,使得负面信息无法传播到大学生的生活中去,从而建立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五)进行长效的校园法律文化建设

法制教育绝不能孤立地看待,而是一个全面工程。高校的校园文化环境是法制教育的重要环节,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等都可以成为传播法律知识的阵地。例如,开展校纪法规的宣传学习,定时公布学生的违纪处理结果。成立法学研究的学生社团,举办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等进行法律文化学习。

基金项目: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度校级科研项目(ACK

Y1561)

参考文献:

[1]刘颖.以法律思维为核心塑造公民意识[J].知识经济,2009,(17).

[2]李璐娇.大学生法制教育功能新论——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教育”课的法制教育为例[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4):16.

[3]蔡卫忠.公民意识养成视阈下的大学生法律教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团委)

作者:张楠

大学生法律教育论文 篇3:

关于当前大学生法律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 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要求。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既是全民普法的重要群体,也是依法治国的中坚力量。虽然法律教育已经纳入高校教育系统之中,但实效并不理想,加强大学生法律教育刻不容缓。

关键词:依法治国;大学生;法律教育

从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到十九大提出要“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这足以表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紧迫性。同时,“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之一,亦凸显了法律教育的重要性。从大学生层面来讲,树立法治观念、掌握法律常识和具备法律素养,既是“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的时代要求,也是社会交往的现实需要,更是走上工作岗位必备的核心素养和基本能力。

作为还未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法律层面还是空白,有极强的可塑性。如果没有法律知识和法律信仰的约束,就会出现违法行为,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高校只有重视法律教育,加大普法力度,引导大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这样才能增强其建设法治国家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一、当前大学生法律教育现状

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运用能力,是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容。如今,法律教育已经纳入高校教育系统之中,但实效并不理想,现实情况不容乐观。

1、基础薄弱,意识淡薄。现代文明社会,学校成为绝大部分人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要求“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入学接受教育”,这表明我国的基础教育是通过学校来完成的。长久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包括高中阶段的教育主要是“应试教育”,特别在高考面前,学校和學生都以对科学知识的熟练掌握为主要任务,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向高考指挥棒倾斜。因此,学校的法律教育成了空白,学生对法律知之甚少,缺乏法律常识和素养。进入大学校园后,除了极少部分选择法律专业学习的同学,其他学生法律基础薄弱的情况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大学校园内外违法案件频发,涉及方面众多,如财产纠纷、暴力伤人、团伙勾结以及高智商犯罪。有些大学生犯罪典型案例甚至在社会上引起多次反响,例如:云南大学马加爵因为口角连杀四名同学,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撞人后害怕担责任杀害伤者,复旦大学医学院的林森浩运用医学知识的高智商投毒等。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导致大学生初入社会之时便误入歧途,这正是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

2、内容空泛,方式单一。大学学习呈现出自主性、多样性和专业性的特点。但就目前高校的课程设置来看,大学生对于法律的了解和学习主要是通过大一上学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其他涉及法律学习的课程几乎很少。但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由于教材篇幅、课时安排和讲授方式的限制,老师对法律基础的讲解往往是形式单一,蜻蜓点水,匆匆而过,无法引起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很多大学生缺乏法律意识,单纯认为法不关己,高高挂起,无心向学。因此,单纯依靠《思修》课堂进行普法教育,效果不佳。

3、信仰缺乏,学习被动。法律信仰是法律意识的最高层次,彰显着人们对法律的认同感和敬畏感,它的形成和发展既有自然演变过程,也是人类有意识选择和培育的结果。当今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一方面,我国受儒家文化传统影响,礼大于法的观念根深蒂固,道德礼仪代替法律成为教育手段;另一方面,学校法律教育目标不明确,教育环境不理想,“应试教育”使得法律教育边缘化。由于法律信仰的缺失,导致大学生对法律学习的重视不足,认识不够,总感觉到法律学习枯燥乏味,应付过关即可,被动性学习较多。

二、加强法律教育的途径

1、重视法律教育,营造良好氛围。高校要树立法律教育的理念,明确法律教育的目标,制定法律教育的方案和强化法律教育的执行。首先,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依法治校,建设法治校园。其次,树立遵纪守法良好形象,学校和教师要严格依法办事,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最后,营造校园法治环境,建设校园法治文化,让“润物细无声”的法律教育无处不在。

2、优化教学方式,拓展学习途径。高校法律教育要“两手抓”,既抓课堂又抓课外,形成有效的学习模式。课堂上,改变说教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法庭等,借用网络、VR进行体验式教学,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同时,考核将向平时遵纪守法倾斜,重视从学法到用法的实践能力。课堂外,开展“一进一出”法律教育活动,聘请法律专家进校园、站讲台,为学生们带来更多的实战经验;带学生们去法院旁听,参观监狱等,为学生们带来更直接的实践体验。

3、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对大学生来说,尊重法律和主动学法,懂法,用法是首要的。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课外阅读,大学生都应该保持对法律事件的关注,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在学以致用中树立法律信仰。同时,也要对大学生犯罪案件予以关注,认真反思,引以为戒,面对矛盾和冲突,理性、科学处理,直面心理健康问题,主动寻求帮助,学会法律思维方式,必要时诉诸法律手段。

大学生法律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教育,高校应将其作为首要工程来抓,为建设法治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接班人,创造美好生活,携手法律相伴。

参考文献

[1]杨彦增,粟远荣.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1(1).

[2]陈美香.论高校法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0(23).

[3]张阔海,宋宝萍.大学生法制教育困局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6).

[4]李文娟.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2012(3).

作者简介:赵华,女(1981.01),汉族,籍贯河南项城,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

作者:赵华

上一篇:思想政治课艺术论文下一篇:征管个人所得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