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违法行为探讨论文

2022-04-19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市场逐步地全面向国外开放,国内建设行业将迎来新的时代,同时招投标制度作为工程承包发包的主要形式在我国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已广泛实施。但由于机制不完善,我国相关法制尚不健全,致使当前的招投标现状仍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合同违法行为探讨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合同违法行为探讨论文 篇1:

浅谈建设工程施工中被挂靠人的民事责任

摘要:挂靠属于违法行为,挂靠合同无效。挂靠施工需与建设单位、材料供应商等发生关系,由于挂靠法律关系的复杂性、隐蔽性,各地法院对被挂靠人应承担什么样的民事责任判决不一,本文分不同情形对被挂靠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进行探讨,以期弄清被挂靠人承担责任的边界。

关键词:建设工程;挂靠;民事责任

建设工程实务中,没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或个人为承揽工程,借用有资质的单位名义参与施工活动的现象非常普遍,俗称挂靠,其中借用资质的个人或单位称为挂靠人,被借用资质的单位称为被挂靠人。挂靠人参与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与建设单位、材料供应商、聘用人员等发生民事行为,产生的民事责任由挂靠人承担还是由被挂靠人,已成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中常见的难点问题。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挂靠产生的民事责任并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本文从实务的角度,总结归纳了不同情形下被挂靠人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以期厘清被挂靠人承担责任的边界。

1.挂靠与转包的区别

转包是承包单位承包建设工程后,不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给他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给其他单位承包的行为。挂靠与转包都属于建设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违法行为,非常容易混淆,有必要进行区分:

一是参与工程的时间节点不同。挂靠人通常在工程招投标阶段或之前就开始参与工程、掌握相关信息,而转承包人是在转包人承包工程后才介入工程的施工和管理;

二是对外名义不同。挂靠人通常是以被挂靠人的名义对外进行施工,对内双方独立核算,而转承包人一般是以自己的名义承包工程进行施工并对外发生经济行为;

三是法律后果不同。转包不会导致施工总承包合同的无效,只会导致转包合同的无效,挂靠会导致施工总承包合同的无效。

由于挂靠与转包都具有隐蔽性,一旦发生争议,当事人各执一词,通常可以审查是否有标前合作协议、是否与发包人就合同事宜进行磋商、投标保证金的缴纳主体和资金来源、是否以承包人委托代理人身份签订合同、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和费用等,来认定是属于挂靠还是转包。

2.被挂靠人与挂靠人就建设工程质量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建筑法》第66条明确规定:“建筑施工企业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的,……对因该项承揽工程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造成的损失,建筑施工企业与使用本企业名义的单位或者个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建设工程司法解释》)第7条也有类似规定:“缺乏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发包人请求出借方与借用方对建设工程质量不合格等因出借资质造成的损失承擔连带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被挂靠人对挂靠人借用资质承揽的工程因不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给发包人造成的损失,与挂靠人一起承担连带责任,这是一种法定责任,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没有争议。

实践中,发包人有时在订立合同时已经知道是挂靠施工,有时还是故意参与的,其对于挂靠行为是明知的,此时,发包人对挂靠也是有过错的。笔者认为,发包人对明知挂靠的过错应仅限于承担施工总承包合同无效的相应责任,不应扩大发包人应承担的责任范围,即被挂靠人对挂靠人承担工程质量不合格的连带责任不因发包人明知而免除。

3.被挂靠人对个人挂靠人招用的人员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当挂靠人为个人时,被挂靠人与个人挂靠人招用的劳动者之间是否具有劳动关系,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劳动合同法》第94条规定:“个人承包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挂靠经营与违法承包经营具有相同的法律性质,其法律后果亦应当是相同的。为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在劳动者遭受损失时,被挂靠人要对挂靠人招用的劳动者承担民事上的连带赔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条第(五)项对个人挂靠情形下的工伤责任做了进一步的规定:“个人挂靠其他单位对外经营,其聘用的人员因工伤亡的,被挂靠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结合建筑业的实际情况,对农民工工资支付做出特殊的保护,第36条第2款明确规定:“施工单位允许其他单位和个人以施工单位的名义对外承揽建设工程,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施工单位清偿。”无论是《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连带赔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的直接承担工伤保险责任,还是《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规定的承担直接清偿责任,都没有对被挂靠人与挂靠人招用的劳动者之间是否具有劳动关系做出规定。

《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法办【2011】42号)第59条规定“转包或者违法分包情形下,实际施工人招用的劳动者请求确认与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不予支持。”《关于对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59条作出进一步释明的答复的意见》中,从是否具有建立劳动关系的意思表示、是否符合公平原则角度对不予支持转包人或违法分包人与实际施工人员之间具有劳动关系的理由进行了阐释,进一步强调不能强行认定本来不存在的劳动关系。至此,对于转包、违法分包情形下,实际施工人招用的劳动者与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人之间不具有劳动关系,有了统一的认识和裁判标准。

挂靠与转包、违法分包不同,不能用转包、违法分包情形下的理由直接适用于挂靠。在挂靠情形下,特别是在建筑业全面实行增值税后,挂靠人和被挂靠人为避免被业主、建设行政主管单位查处,通常情况下,挂靠人以被挂靠人的名义对外从事经济活动,被挂靠人对挂靠人以自己的名义对外从事活动是明知的,当然也包括招聘劳动者。笔者认为,在挂靠人为个人时,以被挂靠人名义对外招用劳动者,在双方没有签订书面雇佣合同的情况下,为保护劳动者的权利,应参照《最高院行政审判庭关于车辆挂靠其他单位经营车辆实际所有人聘用的司机工作中伤亡能否认定为工伤问题的答复》([2006]行他字第17号)精神,应认定挂靠人聘用的劳动者与被挂靠人之间形成了劳动关系,被挂靠人应承担用工主体责任,除非劳动者招聘时明知存在挂靠关系。对于劳动者明知的责任,应由被挂靠人承担举证责任。

4.被挂靠人对挂靠人以自己名义签订的买卖租赁合同不承担责任

《民法典》第465条第2款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民法典》对合同的相对性进行强调,合同只在当事人双方之间产生债权债务关系,与合同外第三人无关。如果挂靠人以自己的名义对外订立材料买卖、租赁设备等合同,对于合同效力的认定,应从合同本身考虑,不应当溯及基础的挂靠关系。出卖人、出租人等合同相对人在签订合同时,对是否存在挂靠关系并不是其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其应根据合同主体的资格、支付能力等自主进行判断,挂靠对于买卖、租赁等合同的效力不应产生影响。不论挂靠人是自然人、法人还是非法人组织,发生争议时,都应当由挂靠人作为民事主体独立对外承担民事责任,不能因挂靠关系的存在而突破合同的相对性,让非合同相对人的被挂靠人承担本应由挂靠人承担的责任。合同相对方也不能以材料、设备等用于工程施工建设而要求被挂靠方承担责任,因为施工材料、设备等转卖、转租的情况非常普遍。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支持该观点,在《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疑难问题的解答》规定:“挂靠人以自已的名义将工程转包或者与材料设备供应商签订购销合同,实际施工人或者材料设备供应商起诉要求被挂靠单位承担合同责任的,不予支持。”

5.被挂靠人对以被挂靠人名义签订的合同责任依是否构成表见代理而定

《建设工程司法解释》第7条只规定了,挂靠人和被挂靠人对建设工程质量不合格造成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但该解释未明确被挂靠人其它责任如何承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54条规定:“以挂靠形式从事民事活动,当事人请求由挂靠人和被挂靠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的,该挂靠人和被挂靠人为共同诉讼人。”该条只是从诉讼程序上规定挂靠人和被挂靠人可以作为共同诉讼人,并没有明确规定挂靠人和被挂靠人应承担的责任。

基于挂靠缺少实体法上的明确依据,对被挂靠人对挂靠人对外责任承担上各地法院制定了不同的司法政策。如,《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民商事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之五(试行)》第47条规定“在建筑行业的挂靠经营中,挂靠者以被挂靠者的名义从事对外经济活动的,被挂靠者是否承担民事责任?合同相对人同时起诉挂靠者和被挂靠者的,如果合同相对人对于挂靠事实不明知,由挂靠者与被挂靠者承担连带民事责任;如果合同相对人对于挂靠事实明知,首先由挂靠者承担责任,被挂靠者承担补充的民事责任。合同相对人只起诉被挂靠者的,被挂靠者对外应先行承担民事责任。在被挂靠者对外承担责任的范围内,被挂靠者对挂靠者享有追偿权。”《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審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5条规定:“挂靠人以被挂靠人名义订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因履行该合同产生的民事责任,挂靠人与被挂靠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疑难问题的解答》第3条规定:“挂靠人以被挂靠单位的名义将工程转包或者与材料设备供应商签订购销合同的,一般应由被挂靠单位承担合同责任,但实际施工人或者材料设备供应商签订合同时明知挂靠的事实,并起诉要求挂靠人承担合同责任的,由挂靠人承担责任。”可以看出不同各省高院意见不一,有规定被挂靠人直接承担责任的、也有规定被挂靠人和挂靠人承担连带责任的,还有规定承担补充责任的。

连带责任是一种最为严格的民事责任,必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或者合同的明确约定。挂靠人在施工时,以被挂靠人名义与第三人从事民事活动、订立合同,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这种情况下被挂靠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在这种情形下,让被挂靠人与挂靠人承担连带责任,不仅缺少法律规范基础,也不符合合同相对性原则。

在挂靠人以被挂靠人名义从事民事活动产生欠款的情形下,被挂靠人对挂靠人欠付的款项是否承担付款责任,应依据挂靠人与被挂靠人是否构成表见代理来确定。原因在于:第一,基于合同相对性的原则,因合同产生的债权只能向特定的债务人进行请求,而不能向任意的第三人主张。为保障交易的稳定与安全,合同相对性的突破应当严格限制在法律规定的例外之内,不能随意突破。第二,被挂靠人虽然未在合同上签字或盖章,但由于被挂靠人对外系工程承包方,系建设工程权利义务的实际承受人,对于挂靠人在施工过程中以其名义对外签署合同应该有一定的预期。如果合同相对人有足够理由认为挂靠人系代理被挂靠人签订合同的,如转包、分包合同加盖项目部公章(虽未经被挂靠人认可,但在项目上普遍使用),挂靠人以工程项目人员签署合同等等,应当依照《民法典》第172条的规定构成表见代理,应当由被挂靠人对代理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承担法律责任。第三,要想证明挂靠人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不但需要举证证明挂靠人的行为符合代理的基本要件,还需要证明合同相对人是善意且无过失的。当相对人对挂靠事实是明知的情况下,就无法认定相对人是善意、无过失的,也就不符合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民事责任自然也就不应由被挂靠方承担。

6.结束语

挂靠虽然能给被挂靠方带来一定利益,但也存在非常大的风险。对被挂靠方来说,不仅要承担挂靠方引发的风险,还有可能受到处罚,甚至可能导致相关施工资质被取消。为了规避相应的法律风险,企业应尽量避免挂靠与被挂靠行为,以维持正常的建设工程行业秩序,保障工程质量,不能因小失大。

参考文献:

[1]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建设工程案件审判指导》,法律出版社,2020年版.

[2]袁华之主编.峥嵘回望:建设工程房地产等典型案例复盘与研判;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

[3]陈二华.被挂靠人对挂靠人工程欠款责任形态简评,审判研究(公众号),2020年12.

[4]邬砚.《建设工程合同纠纷254个裁判规则深度解析》,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

[5]于健龙,王红松,冯小光,孙巍.《中国建设工程法律评论》第四辑,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

作者:姜奎平

合同违法行为探讨论文 篇2:

违法投标行为致无效合同的问题分析及处理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市场逐步地全面向国外开放,国内建设行业将迎来新的时代,同时招投标制度作为工程承包发包的主要形式在我国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已广泛实施。但由于机制不完善,我国相关法制尚不健全,致使当前的招投标现状仍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现实的工程案例对建设工程招标中违法行为致使无效合同的问题作分析以及建设单位应如何处理。

【关键词】 工程招投标、无效合同、分析、处理

1.工程案例背景

建设单位负责建设的一项约5千多万的市政道路,于2013年12月底在网上(区级)公开招标。招标文件要求投标单位要曾成功地独立完成过1项或以上质量合格的(单项工程合同造价5千万元或以上)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业绩。一间浙江施工单位顺利中标,但评标公示期间纪委(区级)收到匿名投诉,指出中标单位的工程业绩存在造假,投标业绩实际的工程造价只有3千多万。收到投诉后,招标办暂发中标通知书,并联合各单位专程去中标单位所在地核实情况。但当地的建设主管部门不配合,致使投诉情况无法核实。但工程项目的工期要求非常急,时间拖不起。基于查无罪证的考虑,投标办在2014年3月进行中标公示,公示期内没再收到投诉,过后发出中标通知书,建设单位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施工单位进场按计划施工,施工到工程进度70%时,上一级(市级)纪委又收到该工程的同样投诉,并且提供比较确凿证据。上级相关部门要求建设单位针对该事进行处理。现在分析一下整个事情过程中涉及到相关法律法规问题以及问题的处理。

2.相关部门的对投诉处理程序的合理性

根据《招标法》和《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规定强调投标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认为招标投标活动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定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10日内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投诉,投诉应当有明确的请求和必要的证明材料。处理投诉问题,要先掌握两点:第一、正确区分质疑还是投诉;第二、界定提出质疑或投诉的主体的身份。在此基础上,区分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如果提出的是质疑。由于现行法律规章都没有对质疑提出主体作出要求,任何自然人都可以对这个项目的招标结果提出质疑,或不法行为和违规现象进行举报。这也符合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精神。如果提出的是投诉。除非是投标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提出投诉。如果不是,则不能提出投诉,因为主体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其只能选择质疑或举报的方式关注这个招标项目。

按照本案例情况,提出者是匿名者身份不明,应不能界定属于投标人,是否其它利害关系人也不能明确。再者投诉者应表明身份及提出相关证明的。而不案例中投訴人是匿名而第一次投诉没相关有关证据。因此,以第一次投诉情况来判断,投诉人只认为是一个质疑者,第二次投诉是提出相关证据,但也无法认定是投标者或其它利害关系人。根据这样界定的话,这匿名的质疑者质疑的问题相比投诉者法律效力是低的。这样行政主管部门是有更大自主断定权的,因此第一次在查无凭证,且公示中标结果无投诉情况下发出中标通知书是合符相关法律规定。

3.探讨建设单位应如何合法、合理处理本事件

下面的探讨必须首先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假定投诉的事情施工单位用假业绩投标这事情是真实存在的,有了这前提条件再探讨建设单位应如何处理才有意义,按《招标法》、《合同法》相关规定,建设单位是没有行政处罚的权力的,只能在自已权力范围内做合法合理的处理。

3.1中标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是否为无效合同

2005年实施的《关于审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施工合同解释》)规定了施工合同无效的四种情形,是对《合同法》第52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解释。这四种情形都没包含本案例的情形。而《招标法》规定了中标无效的六种情形,这六种情形违反了招投标本般自由竞争的机制,属于不正当竞争,因此认定为无效。《招标投标法》第54条规定,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中标无效。所以行政监管部门依照本条规定认定本案例中中标单位中标无效是合法、合理的,中标无效那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也可认定无效。

3.2施工合同无效后应如何处理

在司法实践中,确认合同效力并不是最困难的,往往确认合同无效后怎样解决双方的权利义务才是是个难题,这个问题历来争论很大。因施工合同属于承揽合同,合同无效后一般不能返还,只能依据《合同法》第58条的规定通过折价补偿的方式来支付工程款项,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自已相应的民事及法律责任。

本案例中工程施工至70%,建设单位的应怎样处理呢?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这情况处理这种情况的条文条比较模糊,站在建设单位对该情况的处理案例也很少。本人建议合法、合理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中止无效的施工合同,同时马上对已做的工程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在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清算工程量,但认定合同无效情形下的工程价款是否应该支付及应怎样支付呢?

法律有一条原则,就是任何一方都不能通违法行为来获得利益。过去曾经有两种错误做法,一是确认合同无效后,按国家定额结算工程款。这样发包人可能会多支付工程款,承包人也因无效合同而获取更多的利益,不利于打击违法行为,不利于建设市场的正常秩序维护。另一种做法,无效合同后仅给承包人材料费和人工费,这样又会使发包人因无效合同获得了不当利益。所以这两种方法均不可取。《施工合同解释》第2条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但建设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合格,承包人请求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的,应予支持 。可见,即使工程合同无效但建设工程质量合格的,也可参照合同约定结算工程价款。

根据以上分析,承包人已履行完毕的且质量合格的工程,其权利的处理上按双方约定处理,与有效合同的处理结果基本一样。按双方的约定标准结算,符合合同公平原则。其中结算工程款中应扣除建设单位因此造成的损失。这些损失包括剩下的工程重新拆分编制施工图,编预算及招标文件,再次工程招标,和因此造成工程延期竣工及其它可能预见的损失。

第二种,通过协商重新签订施工合同(或者签补充协议确认原施工合同继续有效),让该施工单位继续完成剩下工程量直至竣工验收。因为中标单位是有资质来做这项目工程的,但因业绩造假来中标。现已施工至70%,如果质量也没出现问题。综合第一种情况的结果对建设单位的影响和损失,这样反而最少的。但由于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是无效合同,双方必须协商并应得到建设监管部门的允许,并且施工单位应以经济或其它方式给予建设单位一定损失(如有)合理补偿。

至于施工单位因虚假业绩骗取中标的行为应也应该受到严厉的处罚,这应由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相关法律法规对该单位进行另行处罚。

4.结语

随着基础建设的需要及招投标活动在我国的开展,现行建设行业法律法规在新的形势下招投标相关的法律法规面临新的改进和完善,许多法律真空和漏洞仍然存在,这需要我们在工程实践中不断修改和补充。而法律法规对一些实际工程裁决还是有模糊的地带,一些法律法规的条款的仍没有考虑到工程实际可能的情况发生。因此除了法律法规要深化明确,同时我们工程建设的各个参与人也应该努力对工程技术以外的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进行恶补,这样才能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共同来净化我国的建设工程环境,也为“依法治国”的号召添砖加瓦。

作者:陈冰

合同违法行为探讨论文 篇3:

行政法领域中法律责任竞合的理解

【摘 要】行政法领域包含的行政执法部门众多,执法方式、内容、思路也存在不一的情形,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竞合理论目前只是理论探讨,实践中暂无法统一实行。因此,考虑到个案执法的特殊性以及执法自由裁量权,对理论应用实践的前景,笔者并不看好,故本文就个案案例探讨,不失为一种研究方向。

【关键词】一事不再罚;法律责任;竞合

案例

A公司主要生产各类民用风机产品,其生产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用双进风离心通风机,前向多翼离心通风机,暖通、制冷空调用轴流通风机,屋顶通风机等产品于2009年12月3日取得了编号为“XK06—015—00465”的制冷设备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至2014年12月2日。A公司从未取得任何防爆通风机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且生产的各类离心通风机时没有取得能效标识。后经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查处,发现A公司于2014年2月上旬生产8台离心通风机是应B公司要求生产,产品上均用白色标签标注的产品名称为防爆变频离心风机箱的前向多翼离心通风机,其产品金属铭牌标注内容为:“HTFC—I系列低噪声风机箱,生产日期均为2014年1月,制造单位为A公司”;上述8台离心通风机均未标注能效标识。A公司与B公司签订的上述产品合同金额为16370元,因产品被查处时A公司尚未发出,故未产生任何利润。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予以立案调查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下简称《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条例》)的相关规定,予以如下行政处罚:一、责令改正;二、没收8台未取得许可生产的防爆离心通风机产品;三、处以罚款人民币30000元整。

一、违法行为的判定

前述案例中对于是否存在多个违法行为存有相当大的争议,无论是作为执法部门的质监局,还是作为被处罚单位A公司,抑或是司法审查部门人民法院,观点都是不尽相同。之所以需要对违法行为的数量进行最终认定,因为最直接的影响便是相对人的法律责任的承担,较为间接的影响是执法部门对于“一行为触犯数法律”还是“多行为触犯数法律”的判定。我们知道,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担负着《产品质量法》、《计量法》、《标准化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多部法律法规的执行职责,对企业实施监督检查时,有些企业往往存在着多个违法行为,根据标的物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二种情形:一是企业存在多个违法行为,且标的物不尽相同;如某企业同时存有产品质量以次充好的违法行为、计量器具逾期未检定的违法行为,未经许可擅自安装起重机械的违法行为等。二是企业存在多个违法行为,而标的物相同;如某企业同一批产品同时存有产品质量严重不合格,又属无生产许可证产品,还冒用了QS质量标志等违法行为。 那么回归到本案例中,A公司生产的同一批次产品,标的物是同一批次的8台离心通风机,违法行为包括无防爆通风机的工业产品许可证、列入国家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而无能效標识,显然本案中A公司存有多个违法行为,不属于行政处罚法领域中“一事不再罚”中只有一个违法行为的情形。

二、法律责任的承担

当存在多个违法行为情形时,就要考虑法律责任承担的问题。对于数个违法行为触犯数部法律规范的情形,实践中各地乃至各行政部门的做法纷繁不一,有的采用“数行为并罚”的处理方式,有的分开单独立案处理,互不相干,还有的则适用“吸收原则(重吸轻)”,也有的一直在适用“并科处罚”的模式。我们认为,为了更好地规范行政执法中处罚适用,有效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运用,做到及不放纵违法行为,也不致使行政处罚过于严苛,建议对数个违法行为触犯数种规范行为,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并科原则为辅的处理模式,不同行政处罚种类不能相互吸收。

那么具体到前述案例,我们该如何适用处罚的方式呢?首先违反的数部法律规范的规定。根据《工业产品许可证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第七十三条规定,我们不难发现二部规范中除了罚款种类有共同外,其他的处罚种类并不一致。该市给予A公司的行政处罚种类包含三类: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产品以及罚款。也就是说A公司的二个违法行为触犯了二部法律规范,总体上采取了并科原则,但对其中的罚款采用了吸收原则。同时本案中考虑到A公司尚未销售出涉案产品、在案件的查处过程中积极配合调查以及迅速有效开展了离心类通风机产品能效标识的办理等情节,依照《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从轻处罚。

三、违法行为间关系与法律责任竞合

对于同一标的物的数个违法行为间存在的吸收或牵连关系,将直接影响到法律责任是否存在竞合。借鉴刑法理论中的“吸收犯”、“牵连犯”,我们认为行政法领域中所谓吸收和牵连关系,是指数个违法行为之间彼此存有密切的联系,如前一违法行为是后一违法行为的所经阶段,后一违法行为是前一违法行为发展的自然结果。那么相应的法律责任承担方式应当是“择一从重处罚”,即重罚吸收轻罚,不实行并罚。例如某企业无生产许可证生产危化品包装物,不销售,只做本企业包装品使用,显然有两个违法行为,即无生产许可证生产产品和经营性使用无证产品;但两个违法行为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后一违法行为是目的,前一违法行为是方法,后一违法行为是前一违法行为发展的自然结果,应当择一重罚。

回到本文讨论的案例中,是否存在违法行为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呢?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理解是二个违法行为之间不存在任何联系,是相互独立的,所以应当直接采用并处罚则。我们认为,该案中二个违法行为存在一定的联系:首先该企业无无防爆通风机的工业产品许可证,即生产防爆通风机产品的资质都没有;其次该批次产品列入国家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而无能效标识,生产出来的产品无能效标识,实际上包含于前一违法行为之中,该违法行为是前一违法行为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应当择一重罚。但因为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只是法理上的一种理解思路而已,争议较大,故质监部门并未采纳笔者的该种思路。

作者:薛敏

上一篇:主体地位教育管理论文下一篇: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