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违法行为实施方案

2023-03-06

在一份优秀的方案中,既要包括各项具体的工作环节,时间节点,执行人,也要包括实现方法、需要的资源和预算等,那么具体要如何操作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土地违法行为实施方案》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土地违法行为实施方案

对土地违法行为如何维权

占用农用地建设中土地违法行为比较常见,主要表现为没有征地批准手续违法占地,超出征地批准手续多占地,有征地批准手续但不按法定的程序征地等。

当事人可直接提起诉讼维权,请求法院确认占地行为违法,并要求返还侵占的土地,根据土地上原种植作物产值赔偿损失。对有征地批准手续,但不经国土资源局作出责令交出土地决定,非经法院执行,非法强行征地的,可请求法院确认征地程序违法。

当事人还可采取另一条维权途径,向有管辖权的国土资源局申请查处,依据的是《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办法》(2014年7月1日已废止,在此之前申请的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申请可适用此办法)。

《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土地管理部门受理土地违法案件后,应当进行审查,凡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及时立案查处;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告知交办、移送案件的单位或者举报人。根据此规定,国土资源局收到查处申请后符合立案条件的应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应答复申请人不予立案。国土资源局收到申请后即不立案也不答复申请人不予立案是不履行职责,可起诉请求判决国土资源局对申请人的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申请不答复违法。但直接起诉国土资源局不查处土地违法行为违法,会被法院驳回。因为是否应对土地违法行为查处是国土资源局的职权,法院不能直接判决国土资源局对土地违法行为查处。

《国土资源行政处罚办法》已于2014年7月1日施行,第十一条规定,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发现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为涉嫌违法的,应当及时核查。第十二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予以立案:

(一)有明确的行为人;……。该办法没有再规定对申请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申请是否立案应答复。依据此办法不立案也不答复申请人的不违法,不能再起诉其不答复违法。如果申请人有证据证明有土地违法行为并符合立案的条件可申请国土资源局对土地违法行为核查,立案,如果国土资源局不核查不立案,可起诉国土资源局不作为,请求法院判决国土资源局对土地违法行为核查,立案作出处理。(杨海军/文)

第二篇: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规范贯彻实施与土地行政执法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及违法行为查处标准实用手册

作 者:编委会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6月出版

开 本:16开精装

册 数:全四卷

光盘数:0

定价:998元

优惠价:460元

进入20世纪,书籍已成为传播知识、科学技术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当代,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

详细介绍:

第一篇 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土地信息系统数据获取

第三章 土地信息的表达

第四章 土地信息数据库

第五章 土地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第二篇 土地信息的分析与电子政务

第一章 土地信息分析概述

第二章 土地信息分析方法

第三章 土地信息成果输出

第四章 国土电子政务概述

第五章 系统设计框架

第六章 系统建设内容和主要功

第七章 国土电子职务系统平台建设

第八章 国士电子政务的实施设计

第三篇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章 地籍管理的主要业务

第二章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第三章 地籍数据库设计和建立

第四章 地籍管理信患系统若干关键问题

第四篇 土地定级、基准地价和宗地地价评估系统

第一章 土地市场的主要业务

第二章 土地定级

第三章 基准地价测算与自动更新系统

第四章 宗地地价评估

第五章 网上房地产管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第六章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

第五篇 土地规划信息系统

第一章 工地利用规划业务分析

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章 工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子系统

第六篇 土地行政执法管理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土地行政管理体制

第三章 土地行政决策

第四章 土地行政执行

第五章 土地行政效率

第七篇 地权、地籍与低价行政执法管理

第一章 地权行政管理

第二章 地籍行政

第三章 地用行政管理

第四章 地价行政管理

第五章 地税行政管理

第八篇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

第一章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概述

第二章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系统

第九篇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监测

第一章 土地利用/覆被分类

第二章 基于遥感数据的全国土地利用/覆被分类体系

第三章 土地利用/覆被遥感分类技术

第四章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图斑提取方法

第十篇 土地卫片执法检查违法行为查处标准

第一章 土地利用违法厅为查处标准

第二章 土地承包违法行为查处标准

第三章 破坏耕地的违法行为

第四章 非法占用土地的违法行为

第五章 土地复垦违法行为查处标准

第六章 土地审批违法仔为窒处标准

第七章 违法占用土地

第八章 买卖或非法转让土地

第九章 侵犯土地权属

第十章 闲置撂荒土地违法行为查处标准

第十一章 非法出让、转让、出租集体土地使用权

第十二章 土地变更违法行为查处标准

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规范贯彻实施与土地行政执法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及违法行为查处标准实用手册 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规范贯彻实施与土地行政执法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及违法行为查处标准实用手册

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规范贯彻实施与土地行政执法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及违法行为查处标准实用手册

第一篇 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土地信息系统数据获取

第三章 土地信息的表达

第四章 土地信息数据库

第五章 土地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第二篇 土地信息的分析与电子政务

第一章 土地信息分析概述

第二章 土地信息分析方法

第三章 土地信息成果输出

第四章 国土电子政务概述

第五章 系统设计框架

第六章 系统建设内容和主要功

第七章 国土电子职务系统平台建设

第八章 国士电子政务的实施设计

第三篇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章 地籍管理的主要业务

第二章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第三章 地籍数据库设计和建立

第四章 地籍管理信患系统若干关键问题

第四篇 土地定级、基准地价和宗地地价评估系统

第一章 土地市场的主要业务

第二章 土地定级

第三章 基准地价测算与自动更新系统

第四章 宗地地价评估

第五章 网上房地产管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第六章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

第五篇 土地规划信息系统

第一章 工地利用规划业务分析

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章 工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子系统

第六篇 土地行政执法管理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土地行政管理体制

第三章 土地行政决策

第四章 土地行政执行

第五章 土地行政效率

第七篇 地权、地籍与低价行政执法管理

第一章 地权行政管理

第二章 地籍行政

第三章 地用行政管理

第四章 地价行政管理

第五章 地税行政管理

第八篇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

第一章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概述

第二章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系统

第九篇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监测

第一章 土地利用/覆被分类

第二章 基于遥感数据的全国土地利用/覆被分类体系

第三章 土地利用/覆被遥感分类技术

第四章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图斑提取方法

第十篇 土地卫片执法检查违法行为查处标准

第一章 土地利用违法厅为查处标准

第二章 土地承包违法行为查处标准

第三章 破坏耕地的违法行为

第四章 非法占用土地的违法行为

第五章 土地复垦违法行为查处标准

第六章 土地审批违法仔为窒处标准

第七章 违法占用土地

第八章 买卖或非法转让土地

第九章 侵犯土地权属

第十章 闲置撂荒土地违法行为查处标准

第十一章 非法出让、转让、出租集体土地使用权

第十二章 土地变更违法行为查处标准

作 者:编委会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6月出版

开 本:16开精装

册 数:全四卷

光盘数:0

定价:998元

优惠价:460元

本店订购简单方便,可以选择货到付款、汇款发货、当地自取等方式 全国货到付款,满200元免运费,更多请登陆文成图书。

第三篇:法院快速制止土地违法行为的调查报告

20**年4月19日,**省**市人民法院经过调研,出台了《受理行政机关申请对行政命令行为进行强制执行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行政执法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对相对人发出的“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纳入非诉行政执行的审查范围予以受理。经审查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由行政庭在7日内作出准予执行裁定,如相对人仍继续实施违法行为的,由行政庭依照民事诉讼法的相关执行规定进行执行,以有效制止行政违法行为的继续,避免损失的扩大和将来处罚的执行难度增加。该办法的实施在遏制非法占用土地、改变土地执法困境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卓有成效。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做法赋予司法改革创新之举措,予以肯定,并在泰州地区基层法院推广。但司法实践中,该办法的法律层面缺憾也越发明显,尤其在20**年1月1日《行政强制法》施

一、办法出台前**地区的土地违法概况及特点 20**年以前,**市国土资源局每年立案查处的土地违法案件均在30件左右。20**年至20**年4年间,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土地行政处罚案件(均为拆除或者没收土地上的建筑物的处罚)仅**件。执法机关对非法占用土地的建设行为通常采用这样的方法处置:条件成就的为行政相对人补办手续,使违法用地合法化;对严重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可能补办手续的,在情况紧急时,执法机关经过权衡利弊,先行违法强制拆除,为此**市国土资源局曾被诉至法院,承担了败诉的后果;在其他手段失效的情形下,依程序进行行政处罚,并申请法院执行,至此违法后果已经完成,行政相对人的对立情绪大,矛盾一触即发,法院的执行难度可想而知,所有矛盾都集中到了法院。

其中的一起非法占用土地建房的强制执行案件,足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20**年10月,**市团结镇村民刘某与村民小组订立临时用地协议,使用该组集体土地96平方米建房。因刘某未依法办理审批手续,且使用的土地为农用地,**市国土资源局下发停工通知书,然刘某不听劝阻,在收到停工通知书的当天,即请人连夜突击施工,投资10多万元,快速建成三间楼房。随后,市国土资源局依法对刘某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刘某限期拆除新建的房屋。可刘某置若罔闻,继续装修入住新屋。2005年8月**市国土资源局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处罚决定,拆除刘某建房,交还集体土地。法院经审查,依法裁定进入强制执行程序。执行中,刘某所在的村民小组、镇人民政府均对刘某的处境表示同情,认为刘某系住房困难户,建房也是出于生活困难的考虑,法院如果再行拆除无疑使刘某的生活雪上加霜。刘某更是情绪失控,将怒气转嫁到**市国土资源局与法院的个别负责人头上,在案件处理中,跑到行政机关负责人家中大吵大闹,影响十分恶劣。在严格执行法律与遭遇现实屏障的两难境况下,法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做说服疏导工作,并另辟蹊径,使对立双方达成一致意向:刘某占用农田建设的房屋必须拆除,同时考虑到刘某的生活现状,由有关部门出资,刘某履行相关法律手续另行安排宅基建房。矛盾最终得以解决,但**市国土资源局为拆除违法建筑,规范土地管理秩序,却付出了较大的成本,不值得推广;人民法院执行此类案件的效果也不容乐观。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

(一)是土地行政执法手段滞后,违法行为难以被及时有效的制止。由于经济发展需要,企业、组织和个人用地需求激增,但土地存量有限,于是未批先用的情形屡禁不止。执法机关发现进行立案查处,必须按照《行政处罚法》规定的程序,履行调查取证、告知当事人作出处罚的事实依据等及其依法享有的听证等权利、听取当事人陈述和申辩、进行听证、最后行政机关经审查讨论作出处罚决定,从立案查处至处罚决定作出并送达,行政机关常常需要2-3个月的办案期限,如果遇到案情复杂的重大疑难案件,办案期限甚至会更长。而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行政机关还要等待60日复议期、3个月诉讼期届满,处罚决定书生效后,方能依照《土地管理法》第83条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二)是违法行为既成“正果”后,执法成本加大。法院采取强制措施拆除的阻力大,在两难之中,一些应予拆除建筑物,恢复土地原状的案件只能中止执行不了了之。

(三)是执法社会效果差,官民对立情绪严重。一方面执法机关为执行《土地管理法》规定,履行其法定管理职责,穷尽一切措施、手段整治土地违法行为,包括申请法院司法强制执行;另一方面行政相对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百般阻挠执行,甚至不惜以死抗争,给法院、行政机关施加种种压力,由于行政相对人的对立情绪极大,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物相当困难。同时造成社会财富的严重浪费,社会舆论难免对行政相对人的处境给予同情,对司法强制执行颇有微词,造成执行案件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反差。

二、实施该办法的做法和突破性效果

根据该办法的规定,**市国土资源局在发现土地违法行为后,通过调查取证,查明行政相对人的土地违法事实,向其发出《责令停止土地违法行为通知书》。如行政相对人不听制止,继续违法占地施工的,**市国土资源局可立即向**法院申请非诉行政强制执行。法院行政庭通过对材料的审查,并至现场进行实际勘查,相对人违法事实清楚的,立即下发准予强制执行的行政裁定书,要求其停止土地违法行为,等待执法机关的处理,同时要求为相对人实施建设的第三方协助法院停止施工;如行政相对人及第三方不履行法院的行政裁定书,继续违法施工建设的。行政庭通过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如拘留相关责任人、罚款等种种有效手段,保证违法行为的暂停,违法后果不因行政程序的缓慢而扩大。**市国土资源局在违法行为得到制止后,应当最迟在两个月内依照法律规定的要求和程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20**年至20**年7年间,**市国土资源局依据该办法的规定,共向**市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土地违法案件53件。法院受理后,一部分当事人能停止违法行为,主动到行政机关接受处理,一部分当事人则或明或暗予以抵制,利用节假日或长假休息时间强行施工,对此法院也绝不姑息迁就,一经查实,该采取措施的当即采取措施,使当事人知晓法院的决心,知难而退。20**年,一农户在耕地里建房搞副业,**市国土资源局及时发现后制止不下,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法院执行,该农户仍强行施工被司法拘留,执行中该农户不仅停止施工,还在**市国土资源局的要求下,将刚刚铺设的水泥板块等设施拆除,对农田复垦恢复耕种。执行的效果优质而高效。远比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后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除要容易得多,而且违法行为及时制止下来后,再通过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拆除一些围墙或者地基,可以大大缓解执法人员的思想顾虑,也能避免社会资源遭受损失。

**法院大力推进该办法的实施,解决土地执法强制手段缺失的困境,得到了**市国土资源局及其上级部门的肯定。但法院也忧虑重重,该办法的出台存有法律层面的争议和分歧。 《行政诉讼法》第6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间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最高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6条规定:“行政机关根据行政诉讼法第66条的规定申请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2)具体行政行为已经生效并具有可执行内容;„”。《行政强制法》第53条规定:“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决定的,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依照本法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上述法律规定要求,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是已过复议期、诉讼期的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对实践中存在的起诉、复议前的强制执行,新的《行政强制法》未作出任何规定。

三、土地违法行为强制执行的思考与建议

(一)法律障碍与现实需求之间的权衡与选择

法院将**市国土资源局最初作出的《责令停止土地违法行为通知书》纳入非诉行政执行的范畴审查,赋予其司法强制执行力,面临《行政诉讼法》、《行政强制法》的法律障碍。但**市国土资源局提出《行政诉讼法》第44条、《行政复议法》第21条均规定了诉讼、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的原则,坚持具体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即可申请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依据,就是具体行政行为不因诉讼、复议而停止执行的这一特有原则。且法律没有赋予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强制执行权,在当前土地违法现象频发,行政执法手段乏力的紧迫情形之下,如果机械执行法律规定,势必造成土地违法现象制止不力,违法后果易成“正果”,导致新的执行难的被动局面。而多年来的创新实践也表明这一举措对制止土地违法行为有意想不到的效力,**市国土资源局迫切希望法院继续推行。**市人民法院权衡认为,法律的实施应顺应现实社会的需要,在当前土地执法的现状下,违法占地的事实一经发现立即强制制止,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具有积极性的意义;且作为行政法重要原则的比例原则的核心内容就是:行政机关为实现行政目的,应选择对相对人最小损害的手段、方法和途径。《行政强制法》第5条规定,就体现了该原则的精神。法院将土地违法行为纳入司法强制执行的范畴,亦是对比例原则的创造性应用。

(二)进一步完善违法用地强制执行的规定,严格规范受理条件

**法院于20**年出台《受理行政机关申请对行政命令行为进行强制执行的实施办法》时,该规定适用一切行政执法机关。此后,《行政强制法》颁布实施,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关于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强制拆除问题的批复》,批复明确”对涉及违反城乡规划法的违法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的强制拆除,法律已经授予行政机关强制执行权,人民法院不受理行政机关提出的非诉行政执行申请” 。因此该规定应及时修订,进一步完善,明确将土地管理领域的强制执行纳入非诉执行范围,保护土地资源,支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

规定完善的同时,还应结合多年来强制执行的司法实践经验,进一步限制、缩小土地违法行为强制执行的范围,确有必要的,法院予以强制制止违法行为;无必要无意义的,法院可以不予强制执行。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违法占用土地行为的处罚通常分两种情形:

1、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

2、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因此,法院予以强制执行的,必须是违法行为导致的处罚后果是拆除建筑物恢复土地原状的情形,是为了避免违法损失的扩大和将来执行难度的增加。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或者可以通过补办手续合法化的违法建设,法院不予强制执行。以避免司法资源的浪费。

第四篇:65打击农机安全非法违法行为专项行为方案

XX乡人民政府文件

XX府发〔2012〕65号

XX镇人民政府

关于开展严厉打击农机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专项行动

的工作方案

各村民委员会:

为深化农机生产作业领域安全问题专项整治,根据《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的通知》(石柱府办发„2012‟53号)以及《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委员会关于开展严厉打击农机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的通知》(石农发„2012‟46号)文 1

件要求,特制订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严厉打击农机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全国“安全生产年”和全市“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巩固年”工作要求,依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全面排查整治农机生产领域安全突出问题,严厉打击农机生产作业领域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驾驶(操作)水平,有效防范各类农机安全事故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党的十八和市第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1.农机生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全年不发生重特大农业机械安全事故。

2.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上牌率不低于98%,拖拉机驾驶人持证率不低于97%,拖拉机、联合收割检验率分别不低于80%、85%。

3.享受财政补贴的各型农业机械(不含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备案登记率达100%。

4.农机安全生产一般隐患整治率达到95%以上,重大隐患限 2

期整治率达到80%以上。

5.拖拉机无牌无证行驶、超速超载、违法载人、疲劳和酒后驾驶以及使用伪造、变造的登记证书、牌证、检验标志、保险标志等违法行为明显减少。

6.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农机安全形势进一步好转。

三、行动重点

专项行动期间,重点打击整治以下行为:

1.未依法办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手续并取得相应的证书和牌照,擅自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投入使用的行为。

2.未依法取得相应驾驶(操作)证件而操作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行为。操作与本人操作证件规定不相符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或者操作未按照规定登记、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安全设施不全、安全标识、机件失效和达到报废标准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行为。

3.配合公安、安监部门整治上道路拖拉机无牌无证行驶、超速超载、违法载人、疲劳和酒后驾驶以及使用伪造、变造的登记证书、牌证、检验标志、保险标志等违法行为。

4.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证书和牌照的行为。

5.经检验检查发现农业机械存在事故隐患,拒不排除并继续使用的行为。

6.未取得维修技术合格证书或者使用伪造、变造、过期的维修技术合格证书从事农机维修经营的行为和拼装、改装农业机械整机的行为。

7.超标准、超范围发放拖拉机牌证和不按法定程序进行拖拉机注册登记和核发拖拉机驾驶证的行为。

四、组织领导

为确保农机专项行动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成立全镇农机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镇农机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简称“镇农机专项行动办公室”)在农服中心,负责全镇农机专项行动的日常工作。各村民委员会也要成立农机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以加强对专项行动工作的组织领导。

五、工作步骤

(一)部署发动阶段(2012年4月20日至4月25日)。 1.各地按照农机专项行动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步骤,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明确整治内容、步骤及各阶段的工作措施,落实责任制,为开展农机专项行动工作打好基础。

2.各地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宣传 4

农机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严重危害性,全面提高农业机械机主、驾驶(操作)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思想认识,营造深入开展农机“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集中整治阶段(2012年4月26日至11月25日)。 1.各村要组织开展对本辖区内农业机械及驾驶(操作)人员情况的摸底清理,全面掌握农业机械及其驾驶(操作)人员的基本情况,对农业机械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并报镇农机专项行动办公室进行汇总。

2.镇农机专项行动办公室对各村上报的危及人身安全的农业机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除外)基本情况登记表进行分类汇总,将市外注册登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基本情况登记表按多功能拖拉机、变型拖拉机、运输型拖拉机等机车进行分类汇总,上报县农机专项行动办公室。

3.各村民委员会对本辖区拖拉机注册登记工作进行自查,并将自查情况上报镇农机专项行动办公室。

4.各村对照整治内容对本辖区内农机安全隐患进行一次大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分级、归类、建档,并立即进行整改销号,对一时难以治理的重大隐患要实施重点监督和挂牌整治,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内容、措施、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实施跟踪监督。尤其要对排查出的无牌无证、非法拼 5

装改装、达到报废标准仍在运行、没有按时参加安全检验的拖拉机和没有按时参加审验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操作)人员下达整改通知书,并将情况抄告当地公安、安监部门协助查处。督促符合拖拉机登记条件的无牌证拖拉机机主限期到县农机监理站办理和完善拖拉机注册登记等相关手续。

5.各村民委员会要动员对超标准、超范围发放的拖拉机牌证进行依法回收。对不能顺利收回的,要将情况及时向政府报告。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2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 各村民委员会对本地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并及时向镇农机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情况。镇农机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将开展农机安全“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对整治工作不到位或工作开展不力的,要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周密部署。各村民委员会要充分认识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性,认真分析和研判当前农机安全生产形势,高度重视以拖拉机为重点的农业机械安全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及时研究解决难点问题。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制,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强力推进,打击到位,认真抓好工作落实,切实把农机专 6

项行动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令行禁止,违规必究。要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严格禁止违规发放拖拉机牌证的通知》(农办机„2011‟47号)要求,加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注册登记管理工作,严厉打击和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办理拖拉机注册登记的行为。

(三)强化督导,确保实效。农机专项行动期间,各村民委员会及班子成员要深入基层和生产一线,加强检查指导,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一盘棋”思想,主动配合安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严厉整治上道路行驶拖拉机交通违法行为。要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管制度和办法,构建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镇农机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也将根据各阶段工作安排,采取“明查暗访”的形式,对各村开展农机专项行动工作情况进行督导,定期通报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确保专项行动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各村要及时向镇农机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有关情况和信息,4月30日前将农机专项行动排查情况报镇农机专项行动办公室,每月底报送工作进展情况,11月30日前报送工作总结。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三日

主题词:

农机安全 专项行动 通知 抄送:县农委。

XX镇人民政府党政办公室 2012年4月23日印 8

第五篇:关于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和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的通知》(监发[2006]9号)精神,按照省监察厅、国土资源厅和枣庄市政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开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

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严明法纪,严格执法,集中力量查处一批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案件,严肃惩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土地管理秩序,创造良好的土地管理和土地执法环境,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基本原则

统一行动,分级负责。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在前期清理核查和处理的基础上,开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做到统一行动、统一步骤、上下联动、全面推进。实行市、镇(街)两级分工负责制。市政府组织有关执法单位对土地违法违规案件进行查处,镇(街)负责自查整改。

严格执法,有案必查。对排查梳理出的违法违规问题,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处理到位,确保“三个不放过”。即:应立案未立案的不放过;应处罚未处罚的不放过;应追究责任未追究的不放过,做到不走过场,不留隐患。

突出重点,综合治理。在对新增建设用地全面清查的基础上,认真梳理各类违法违规用地线索,边清查边处理。根据上级要求,突出重点,严查一批大案要案。认真查找管理和执法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完善土地管理和执法监察工作法规制度,建立有效发现、制止和查处土地违法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土地执法监察的时效性、主动性和权威性。

把握政策,规范执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要把握政策,严格区分不同违法违规性质,坚持以法律为准绳,以违法事实为依据,不枉不纵,文明执法,秉公办案。既要依法处理事,更要依法依纪处理人,把惩戒违法和保护干部、查处案件和促进依法管地用地统一起来,维护大局,服务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切实落实土地管理和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全面清理排查,认真梳理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线索,摸清本辖区内的土地违法违规情况;集中查处一批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严格执纪执法,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坚决遏制土地违法违规问题反弹势头,改善土地管理和土地执法环境,促进国家宏观调控措施落实。

三、工作部署和任务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安排部署(11月4日—5日)。

1、召开市党政联席工作会议,提交《关于当前土地形势和土地执法情况的报告》,研究部署开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工作。

2、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查处土地违法违规专项行动工作动员会,全面启动专项行动工作。

3、成立全市开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组织协调机制,落实办公地点。

4、市政府制定工作方案、处理工作意见。

5、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各种形式,宣传贯彻国发[2004]28号、[2006]31号,监发[2006]9号,国土资厅发[2006]66号等文件精神,广泛宣传开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的重大意义,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6、明确职责、分工负责。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具体抽调人员数及分工如下:(详见正文)

第二阶段:清理排查、梳理土地违法案件线索(11月6日)

1、各镇(街)要结合动态巡查、群众举报、上级查办等渠道,梳理出本辖区2005年以来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线索,并统一登记,将详细情况列表上报,对各级新闻媒体报道的线索,要特别标注。11月6日前上报市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市国土资源局要将各镇(街)上报的线索统一汇总,并结合平时执法监察工作掌握的线索,梳理出全市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线索,统一登记、列出处理时间表。

3、市国土资源局对2005年1月1日以来的新增建设用地逐宗登记,填写《2005年1月-2006年9月新增建设用地清理统计表》、《2005年1月-2006年9月新增建设用地清理汇总表》,11月7日前上报枣庄市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三阶段:集中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11月8日—30日)。

1、突出重点,查处重大典型案件。要把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工作贯穿于专项行动工作的始终,坚决贯彻执行国土资源部两个紧急通知精神,重点查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下发后特别是2005年以来发生的非法批地、[本文来源于-http:///-,帮您找文章]未批先用、批少用多、

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等方面的案件。在上述案件中,要首先查处同时具有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违反国家产业政策或者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等情节的案件。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要集中力量,对重大、典型违法违纪案件公开立案、公开调查、公开处理,公开曝光。11月底前联合查结6起以上重大、典型土地违法违纪案件。

2、严明法纪,严肃追究有关责任

人员的责任。对违法违纪责任人员,应该给予处分的,要严格按规定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对顶风违法违纪的,要依法依纪从重处理。对辖区内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不能有效地制止或不报告的,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镇(街)行政“一把手”的责任。

3、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要按照监察部、国土资源部[2006]9号文件的要求,对前期查处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未处分责任人的,抓紧处分到位;未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抓紧申请;未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抓紧移交等。

4、市监察局、国土资源局填写《专项行动期间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查处情况统计表》,于12月5日前报枣庄市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四阶段:总结报告、巩固成果(12月1日—10日)。

1、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要根据开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工作的实际情况,于12月5日前写出总结报告报枣庄市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总结开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的工作经验,研究规范土地管理和利用秩序的有关政策措施。

3、建立健全土地执法监察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土地动态巡查责任制度、重大案件专题汇报和挂牌督办制度、土地执法监察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以及土地违法问责制度,建立土地执法长效机制。

4、对开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效果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查处不力、群众反映强烈的单位,限期整改并予以通报批评。

四、工作要求

(一)从严要求,保证进度。始终坚持“一要抓紧,二要从严”的要求,集中精力,抓紧时间,严格掌握标准和政策,从快查处,从严整改,保证查处土地违法案件专项行动工作按时完成,顺利通过上级检查验收。

(二)加强领导,搞好协调。市政府成立开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组织全市开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各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搞好协调,统一步调,统一行动,共同抓好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工作。特别是市监察局、国土资源局要进一步加强协调,建立健全对土地违法违规案件联合查办机制。各镇(街)都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负责领导、协调、组织本辖区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自查自纠工作,切实落实专项行动工作的各项措施要求。各镇(街)要将开展土地违法违规案件自查自纠工作情况,及时报市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严格执法,查处案件。继续实行重大案件“公开调查、公开处罚、公开追究、公开曝光”的工作机制,从严从快查处重大土地违法案件。特别是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法违纪的行为,要坚决依法从严查处。坚决执行中央政令,维护中央宏观调控的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上一篇:土地整治工程监理总结下一篇:塔吊与高压线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