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设计论文

2022-04-25

【摘要】在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培养起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仅能够帮助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地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而且能够帮助高中生学会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设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设计论文 篇1: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摘要:高中体育教学活动的预先思考通过教学设计来体现,而教案则是教学设计的文本呈现形式,认真备课就是教学设计的过程。结合教学经验,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目标、内容、方式、教学策略、评价、课后反思等方面的思考,在体育课教学设计中不断进行实践智慧的积累。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设计;思考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既是使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过程,又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体育教师在实践中要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自身优势,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创造适合本校的实际教学方法,努力使每节课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设计新颖,生动有趣,措施有力,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完成一项优化的课堂教学设计,需要涉及许多繁杂工作,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思考。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教学计划,以及模块教学计划的目标、内容,结合所授班级学生的体育基础来分析和设计,在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之后,依据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生的体育基础,再依次设计学习方式、教学策略、学习效果评价以及课后反思。

一、目标设计——学习的导航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育教师一定要转换角色,要从课堂教学的“主宰”,变成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首席”,课堂学习目标的设计一定要围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核心去进行设计。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设计、思考和预设学习目标,应摒弃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设计方式,避免使用“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养成品质”等,这些设置为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和从属关系的表达模式。要清楚地告诉学生,课堂目标是学生自己学习运用运动技术、促进和维护身心健康达成的具体目标,实现目标的主体是自己,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例如:以高一年篮球模块教学中运球结合跳投的动作学习(高一篮球模块教学第12课次)内容为例。在设计本次的学习目标时,既要考虑设计篮球运动技能方面的具体目标,也要考虑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其他方面的具体目标。在具体的设计学习目标时,没必要贪多求全,面面俱到,要根据学生的体育基础和接受能力去衡量。一般以3个具体的目标为宜,以促进学生在学习篮球运动的过程中,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为此该课堂的学习目标设计为:1. 较好掌握运球和跳投的组合动作技术;2. 增强速度、灵敏性等体能;3. 提高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合作意识。

二、内容设计——价值的挖掘

依据新课程“目标统领内容”的原则,在根据课时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内在价值,有效地把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锻炼的切入点。不仅要考虑教师如何教教材,而且还要考虑学生怎样学和用教材。例如:在对高一障碍跑模块教学内容的选取时,除了考虑障碍跑本身所具有的需要“克服困难,勇于拼搏”的情感因素和知道“跨越垂直和一定高度的障碍物跑的基本方法”的功能特点之外,还要挖掘用“踏上式”,跨越沟渠,或者用“跨步式”攀爬高墙等障碍物的逃生技术,以及障碍跑所具有的特殊的健身功能,否则就会造成障碍跑教学内容的“隐性流失”。

三、方式设计——教学的转变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运动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自主学习是相对被动学习而言的,是指在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质量的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是相对个体学习与竞争学习而言的。探究性学习则是相对接受性学习而言的。高中课程目标要求强调,要培养学生从“学会体育”向“会学体育”的转变,而且高中学生的知识经验不断积累与丰富,学习能力明显增强,因而其学习方式的设计也要随之改变。要真正体现以上要求,需要让他们掌握自主学习体育的技巧,为他们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以高一障碍跑模块教学第2课次为例,在实践与体验部分设计各组学生手拉手翻转身体穿越过去后进行篱笆跳(学生主动练习,积极配合,团结协作);在创新与尝试部分设计让学生穿越人体固定障碍(学生思索设障碍的方法,大胆创新,形式多样);在超越与自信部分设计“勇者之路”的障碍接力赛(学生集体配合,勇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增强自信,体验成功)。整节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增强自信心,体育成功的乐趣,充满成功的喜悦,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感悟“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健康理念。

四、教学策略设计——积极性的调动

教学策略的设计是实现体育课堂目标的重要手段,是体育教学设计研究的重点,主要解决“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它包括课的类型和结构、教学内容的顺序与节奏、教与学的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活动实现的对策等等。例如:在课程的开始准备部分,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快乐游戏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又如,在学习简单、枯燥的田径模块教学内容时(如短跑、长跑、跳远项目),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我采用“快乐体育乐园”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准备足够的体育器材(或自制器材),让学生在规定的场地、范围、时间内,以健身为主要目标,练习自己所喜欢的体育项目,内容自主,同伴自由组合,效果自我评价,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这样,就会唤起学生“好奇、好动和好玩”的天性,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并且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学生耳目一新。因此,学生们也就会乐在其中,不会觉得疲劳。而且,留连往返,喜欢上你的体育课。

五、评价设计——效果的推进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评价设计,也应该以学生发展为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教师要依据新课标的精神,去设计“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为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创造机会和条件。通过学习效果的评价,使学生对自己与同伴的体能、运动机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方面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并且在此基础上看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与不足,以便扬长避短。

六、课后反思设计——促进专业的成长

通过上面五个方面的分析与设计,就得到了一节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蓝图”。但是,学习目标的预设能否达成?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否合理?采用的学习方式是否得当?设计的方案是否科学?能否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学策略的运用是否符合课堂实际?学习效果的评价的方式、方法,以及评价时机的掌握和运用是否恰到好处等等?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及时在课后进行总结与反思。如果没有达成预期的设计标准,则需要及时调整修改设计方案,然后再应用到体育课堂教学中。

总之,体育课堂教学是实现体育健康课程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特别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爱好与专长的关键时期。为了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学生较好地达成学习目标,各地、学校以及各位教师要结合地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选择教学内容,并进行创造性的结合和优化,设计出更多、更好、更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既体现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为,教师在体育课的教学设计中应该进行实践智慧的积累。只有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教学设计行动,在行动中验证理念,在行动后反思升华,这才是教师实践智慧积累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季浏主编.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实验)[M] .武

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

[2] 朱万银主编.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 武

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363000)

作者:郑小兰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设计论文 篇2:

高中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策略

【摘要】在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培养起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仅能够帮助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地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而且能够帮助高中生学会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满足高中生身体发育所需的运动的同时,能够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地发展。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矛盾期,高中生的心理状态往往会出现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这就需要高中教育能够提供适合的疏导方式。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更多地被运用于体育教学,体育运动教育对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高中体育老师在带领学生进行体育学习与体育运动的同时,应该注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本文从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与如何才能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这两个方面来论述在高中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如何更好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一个完整的体育教育体系,不仅包括对具体的各项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而且包括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帮助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地认识现实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充分利用体运动的竞技性、合作性、超越性等特性培养高中生的参与精神、合作精神等。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与成长压力增大,高中体育教学在高中教育中变得更为重要。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高中生的学习兴趣

比起其他高中学科教学来说,高中体育教学由于授课方式更为灵活,授课内容更为有趣,以及高中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参与热情,体育课更能够吸引高中生的课堂兴趣。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实践中,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体育课堂中,对于体育教师所讲授的心理健康知识更容易接受。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课堂中,不仅能够帮助高中生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减轻高中生的心理负担,寓教于乐,减轻高中生在体育运动中的负荷,更好地吸引高中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

(二)提升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像身体健康那样体现在肉眼可见的表面行为上,更多地体现在高中生的内心活动之中。在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开展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培养高中生的互助合作能力,在各项体育运动项目中将高中生的想法传递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各项体育运动中来,从而能够更好地提升高中体育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二、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一)遵循“健康第一”的原则来进行体育教学的课堂设计

为了能够达到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效果,帮助高中生学习到更多的相关心理健康知识,高中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時,应坚持以“健康第一”作为最基本的原则来设计相关的体育教学课堂。第一,高中体育教师应该提前制订好相关的课堂教学计划,将授课内容具体确定下来,从而明确体育教学实践的目标。第二,制订好完善的教学计划后,在教学实践中,高中体育教师应该学会利用课堂上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使高中生更好地接受和吸收教学内容,增强高中生对体育教学课堂的参与积极性。第三,高中体育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时,应该将授课内容与高中生的兴趣爱好更好地结合起来,投其所好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高中体育教师以“健康第一”为原则,设计出高中生喜欢的体育教学课程,通过丰富有趣的教学课堂设计,来帮助高中生在精彩的课堂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所学的内容。

(二)积极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学习任务变得更加繁重。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应该根据高中生的学习情况,来为学生提供一种宽松舒适的课堂氛围。在宽松的环境中,高中生才能够更好地融入高中体育学习之中。比如说,高中体育教师可以在带领高中生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穿插讲述一起运动冲突事件,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运动过程中冲突为什么会产生,冲突产生后如何进行处理以及如何尽可能地避免运动冲突的产生。在运动的氛围中,调动学生的讨论积极性,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运动冲突,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从而能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学会约束自我,实现与同学之间的友好相处,达到对于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可采取情境化教学新模式,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可采取情境化教学模式,设计一些具体生动的场景来给高中生提供一定的体验感,从而帮助高中生更好地进行课堂理解。高中生处于即将成年的时期,承担着大量的课业压力以及高考压力。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成绩的不理想往往会给高中生带来极大的挫败感,严重影响着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给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为了帮助高中生克服在学习生活中的挫败感,提高高中生应对挫折的能力与素质。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设计一些困难情境。在体育教学课堂上,体育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体育项目,比如在田径教学中开展中长跑,在篮球教学中增加对抗性练习,在足球教学增加颠球次数等,让学生尤其是成绩突出的学生,在克服面对挫折、经历挫折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体验。这种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高中生更好地提升克服困难的勇气与能力,不断超越自我。

(四)可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新模式,培养高中生的合作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新模式中,每个人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可以分享经验,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在团结合作的课堂气氛中实现共同成长。合作学习使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认知系统,而且是一种准社会系统。学生在这里体验平等、民主和友谊,也体验到求知和积极参与集体的乐趣。

高中体育教师在带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项目时,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展开小组讨论,选出最适合其自身的体育运动项目展开体育竞技,在小组合作中完成相应的体育运动项目。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学会宽容,学会互相尊重与团结互助,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五)重视高中生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实践中,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重视学生在教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才能夠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课堂讲授知识的接受程度。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性,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摆在首要位置,实行有目的、有计划、详细周到的授课计划,让学生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成为课堂上的主体。体育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扬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高中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进行知识讲解时,可以采取各种新的教学模式。比如说,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接力跑的相关规则与技巧的时候,可以借助游戏的方式来进行讲解。在进行接力跑模拟的过程中,体育教师不仅可以教授学生相关知识,而且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团结互助”的意义,提高学生对团队合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实现高中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实现高中生心理健康的良性成长。

三、结束语

高中体育教育要坚持以“健康第一”为原则,既要重视高中生的身体健康,又要重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身体的健康可以为高中生的学习提供基础与保障,心理的健康能够帮助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从而帮助高中生更好地进行学习。针对高中阶段的学生,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教育性、竞赛性、协同性、交往性等特点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意志品质、协作精神、自控能力等,促进学生心理、个性和谐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本文从提高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与提升高中体育的课堂教学效果两个角度论述了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并遵循“健康第一”的原则来进行体育教学的课堂设计,积极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可采取情境化教学新模式,可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新模式,重视高中生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从五个角度在高中体育中渗透心理教育,更好地为学生讲授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成长。

【参考文献】

[1]高福海.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水平教学计划的制定案例推荐与分析[J].内江科技,2016(11):22-23.

[2]马海军.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J].考试周刊,2016(91):104.

[3]孙荣艾.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改革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11):45-46.

[4]周永建.浅析高中体育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J].高等教育,2016(04).

[5]张江河.高中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之我见[J].新课程(下),2017(02):231.

作者:程戈鹏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设计论文 篇3: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模式的现代实践探索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深入,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时的师生互动模式应得到进一步优化。高质量的体育教学离不开师生有效互动,优质的互动除了能拉近师生关系,还能大幅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让高中生更为主动地投入到高中体育课堂的学习中。为此,高中体育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认清他们在体育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而逐渐营造出一个学生自主、氛围民主的良好体育教学环境,从根本上将体育课堂育人效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鉴于此,本文将针对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模式的现代实践实施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堂;师生互动;现代实践探究

在既往的高中体育课堂中,教师常常会被传统思想所束缚,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他们会按照既定的目标展开授课活动,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行为,对高中生展开知识讲授、技巧传达。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般是教师处在主体地位,高中生只能在体育课堂被动接受知识,从而极大阻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育人水平提高。随着现代教育理念深入,教师要重视师生互动关系的重组,积极更新自身的授课方式,不但改善师生间的互动模式、相处关系,从而营造出一个更为民主、轻松、自由、和谐的课堂范围,为后续的有序教学展开打下坚实基础。通过改革体育课堂上的是师生互动模式,能大幅增强高中生积极性,让体育教学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要充分明白,师生互动关系在现代体育课堂中对教学效果有重大影响,教师要不断丰富授课内容、优化育人路径,这样方可让高中生重新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凸显出体育课堂的教育价值。

一、高中体育课堂师生互动的特点分析

我们都知道,高中体育课堂上师生互动关系的优劣对于授课效果的影响非常巨大。若想构建一个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主要在于教师。因此,在日常的体育师生互动中,教师要善于放权,并结合高中生的實际需求选择互动形式、内容,这样方可逐渐将体育课堂的主权还给高中生,增强师生互动间的效率。另外,教师要重视对互动方式的更新,让高中生从不同的互动形式中把握体育知识内容,从而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提高其身体素质、运动素养。另外,在体育课堂中,教师除了要重视对专业体育知识的讲授,还要引入更为先进的师生互动理念,充分激发高中生的主动,使其更为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课堂学习中,使其不断完善自身的体育知识体系,以所学知识指导自身的体育运动行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互动效果。

(一)多元化的互动目标

在高中体育课堂中,教师在设计互动目标时会有很多不同的方向,例如,有的师生互动目标偏向于培养高中生对体育技能的把握,重点在于发展他们的身体力量、肢体协调性,还有的目标更关注高中生体育心理、个人思想情感的培养。这样的多元化师生互动目标能够促使高中生更为全面发展。另外,我们要明白,体育课程与数学、英语等学科不同,它更重视实践性探索,因此在设计纯理论的授课目标时,可以将内容简化,保证高中生把握基本的体育理论即可。

体育师生互动目标的设立除了要包含理论部分,实践技能的目标更为重要。通过设计多样的技能教育目标,能够让高中生把握种类更为丰富的体育运动项目,使其体育锻炼水平大幅提高。在设计技能训练目标时,教师要对高中生的身体状况、理解能力等层面入手分析,结合他们的实际需求展开目标设置,保证每个高中生都能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稳步前进,这样方可促使其得到更全面发展,在把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完善个人的体育运动技能知识体系,发挥出自己的运动潜能。

(二)较强的互动实践性

高中体育课堂中,师生互动的重点在于让高中生参与到体育训练中,通过积极联系运动技巧、把握体育技能等方式,提高身体素质。在此我们可发现,较强的实践性是体育课堂的重要特点之一。鉴于此,教师在与高中生展开互动时,要重视对各类体育项目的引入,鼓励他们将体育理论和运动项目的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方可取得不错的育人效果。高中生通过参与各类体育项目,能够更高水平地把握多样的运动技能,这对其后续综合体育素养发展意义重大。由于体育课程的实践性较强,高中生只是单纯学习理论并不行,必须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样方可更为深入地理解体育理论内涵,以此指引自身的体育运动,将知识内化为体育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另外,教师与高中生互动时,要重视对体育器材的引入,以此让高中生接触到更多的体育项目类型,提高育人效果。

(三)多样的互动形式

在高中体育课堂,师生展开互动的地点多是在户外,这便为多样化的互动形式引入提供了土壤。通过引入多样的师生互动形式,能让高中生更为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这对提高育人效果质量有不容小觑的作用。正是在如此多样的互动形式推动下,高中体育课堂能给高中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内容,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育人效果,发挥出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教育价值。在师生互动实践中,教师可结合互动内容选择对应的互动形式,并结合高中生的需求对互动目标展开优化,保证他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高中体育课堂互动中,保证育人效果。在展开理论知识授课时,教师可要重视对环境的营造,积极引入多媒体、信息技术、大数据等辅助手段,帮助高中生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具象化,增强他们的互动参与感,使其真正参与到高中体育课堂中,提高授课质量。

二、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模式的现代实践策略

(一)丰富互动形式,激发高中生兴趣

在体育课堂授课师生互动中,单一的互动形式很难长时间激发高中生兴趣,很容易出现高中生兴趣缺失的情况,最终影响授课效果。因此,我们要善于丰富互动形式,给予高中生持久的刺激,使他们保持对体育课堂的新奇感,这样可大幅增强师生互动效果。此外,在高中体育课堂中,一些运动项目的技术含量较高,如果高中生没有把握正确的发力技巧,运动时姿势不够规范,很可能会出现反效果,不利于高中生身体素质提高。为此,教师可引入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在线视频、微课等形式展开课堂授课,在丰富师生互动内容的同时,还能让高中生更为高质量地把握体育运动技巧,提高教育质量。

例如,在讲授“投掷”这个运动项目的要点时,我们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高中生讲解投掷的发力技巧,通过动画的形式为他们示范,让高中生能够从较为深入的层面上理解本部分内容。而后,我们可以带领高中生到操场上,并将其分成不同小组,通过比赛的形式展开投掷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对高中生的动作仔细观察,发现错误要及时指正,这样能帮助他们更高质量地把握运动技巧,提高学习质量。

(二)创设趣味情境,激发高中生潜能

高中生都是独立个体,在体育课堂中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只有趣味化的内容才能更高水平地吸引他们关注,从而激发高中生潜能,提高育人效果。因此,在高中体育课堂师生互动模式中,教师可尝试创设不同的趣味情境,以此让高中生在情境中感受到体育知识的魅力,更为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

例如,在讲授“跑”这个项目时,我给高中生创设了一个“红军长征”的情境。首先,我用绳子将操场跑道分成了几段,而后给不同跑道命名,比如草地、雪山、沼泽等,并利用实心球模拟石块、用呼啦圈模拟水坑、用跳绳模拟藤蔓,高中生在跑过这些地形时,不能“踩到水坑”也不能触到“藤蔓”。而后,我将高中生分成了不同的隊伍,然后让他们分别越过这些障碍,总体用时少的队伍则为胜利。在这样的趣味情境中,高中生的潜能被充分激发,很多人都能超常发挥,其核心力量、反应能力、身体协调性等都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为进一步提高师生互动效果,教师也可以参与到情境中,并让高中生推选出一名代表,以“练兵比赛”的名义与教师展开比赛,最后胜利者则为“兵王”。通过这样的形式,师生间的关系会变得更为亲近,教师对高中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巧的把握程度也会更为了解,从而对后续授课内容、授课形式展开更为合理的优化,为更高水平地激发高中生潜能,提高育人效果打下坚实基础。

(三)重视激励评价,关注观念更新

高中体育课堂授课师生互动中,教师要对激励评价提起重视。一般来说,激励评价能有效引发高中生主动,使其更为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但是,单一的评价方式会让高中生逐渐麻木,从而失去激励效果。为此,教师要重视对评价机制的优化,将更多的项目引入到师生互动的评价过程中,以此保证评价质量。另外,在对高中生评价时,教师要认清他们之间的差异,结合不同的标准展开分层评价,这样方可让因材施教落到实处,提高高中生参与到体育课堂的主动性。另外,除了教师对高中生展开评价,高中生之间也可以互相评价,这样能极大丰富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形式,让高中生从不同角度了解自身的不足,从而及时查漏补缺,提高育人效果。

另外,教师要重视互动观念更新。在既往的高中体育课堂授课互动中,教师常处在主体地位,这样虽然能让其更高水平地控制授课节奏,但并不利于高中生主动性提高,长此以往,会对育人效果产生很大的阻碍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更新育人观念,扮演好自身课堂引导者、设计者的身份,给高中生更多空间、时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使其真正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这样对提高师生互动效率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另外,我们要知道,理念对行动有重要的指引作用,教师只有帮高中生认清自己在体育课堂的主人翁作用,方可切实转变师生互动形式,从而提高体育课堂的育人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若想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授课师生互动水平,教师首先要明白体育课堂中多元化的互动目标、较强的互动实践性、多样的互动形式等特点,而后从丰富互动形式,激发高中生兴趣;创设趣味情境,激发高中生潜能;重视激励评价,关注观念更新等层面入手分析,这样方可在无形中促使高中体育课堂授课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邬春秀.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模式探究[J].情感读本,2020(03):18.

[2]赵云飞.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模式的现代实践探索[J].高考,2019(17):276.

作者:吕华峰

上一篇:食品行业网络营销分析论文下一篇:石油销售企业营销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