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垦殖环境恶化管理论文

2022-04-25

摘要:贵州省是我国石漠化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贵州石漠化问题是在喀斯特地貌的影响之下,人为因素加速了石漠化的进程。从明清时期开始,人类频繁的砍伐和开采树木,石漠化现象在贵州逐渐出现,同时也造成了贵州现有的严重的石漠化问题。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农业垦殖环境恶化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农业垦殖环境恶化管理论文 篇1: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对策

摘 要:通过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产生水问题的一系列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保护水资源的对策。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问题;原因;对策

1 存在的问题

1.1 水资源短缺,开发利用过度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总量约17亿m3,目前流域水资源利用率已很高,现状流域水资源毛利用率达154 %,净利用率超过95 %,远远超出了国际公认的合理利用率。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发展和流域内人口的增加,用水总量进一步增加,加之流域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上极不均衡,造成了局部地区的严重缺水,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流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制约因素。

1.2 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加剧流域上游祁连山区由于人为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开矿挖药、开荒种植,近1 500 km2的林草地被垦殖,植被破坏严重,水源涵养能力降低,上游地区“天然水库”的功能日渐消退,森林草原严重萎缩,祁连山冰川退缩加快,地下水位下降较快,泉水枯竭,土地沙化面积增加,盐碱化、沙漠化加剧。

1.3 水资源配置不合理 流域内城市、农村均以农业为主,农作物种植方式原始,灌溉技术相对落后,是以农业用水量过多,严重挤占了流域内的生态用水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2 成因分析

2.1 气候变化是流域内生态环境恶化的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由于温室效应的作用,流域内气温明显升高,水源地雪线上升明显。据有关资料显示,祁连山冰川正在以每年超过2 m的速度退缩,局部地区的雪线年均后退达到了12.50 m左右,整个流域的发展趋势是沙漠向农田推进,农田向牧区推进,牧区向林区推进,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气温上升,冰川退缩、雪线上升,由此造成流域内的水资源危机,各主要河流年径流量逐步减少,中下游生态逐渐衰退。

2.2 人类活动加剧了流域内生态环境恶化 建国初期,武威地区人口约为90万人,而今已逾220万人,灌溉面积由13万hm2增加到了37.33万hm2,人口和灌溉面积的急剧增加加之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干旱的气候等因素,造成了流域内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加之流域内经济基础薄弱,生产方式落后,穷水富用,加剧了流域内生态环境的恶化。

2.3 流域内地下水的超采加速了生态恶化进程 由于地下水的严重超采和补给量的减少,使流域内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根据有关数据资料,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山水灌区地下水位下降25~50 m,井泉灌区下降5~25 m,流域内盆地溢出带的泉水资源不断衰减,各类地表植被根系因得不到地下水补给,使生态环境呈明显恶化趋势。

2.4 落后的种植方式和不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是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低下的主要因素 石羊河流域内大多为沙质土壤,加之受流域田间渠系配套不完善、地块落差较大等原因,高耗水低效益的农作物和粗放式的耕作观念未能得到扭转,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缓慢,工农业以及生态用水比例失衡,使得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始终处于低下水平。

3 对策与思考

3.1 加强宣传,提高全流域节水意识

加强宣传,提高公众水资源危机和节水意识。要强化对决策者在法律、政策和理论认识上的宣传,在决策中自觉重视节约用水;应推广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提高循环用水的次数。应科学制定城市用水、节水规划方案,调整用水结构,加强用水管理,合理配置、开发、利用水资源,使城市用水量控制在本地区自然界提供的水资源量的范围内。要面向公众,使公民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节水意识。利用经济杠杆节约水资源。依法管理,加强执法力度。

3.2 建立流域节水型社会

建立节水型社会,这是缓解流域水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必由之路。一方面要进行宣传教育,使得广大用水户都能了解流域的基本水情,了解流域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从而增强节水的意识,自觉节水。但根本上还是要建立一整套制度,建立一种体制、机制,使得各行各业、社会成员受到普遍的约束,需要去节水;通过制度创新,使得全社会能够获得制度的收益,愿意去节水,使节水成为用水户自觉、自发的长效行为,而不是仅靠行政推动的权宜之计。同时要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加快流域高效农业的发展,大面积推行滴灌、渗灌等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推广各类生活节水技术和用具,使节水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

3.3 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要建立健全流域内水资源统一调度、科学配置的管理体制,建立起权威、高效、协调的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在打破行政区划,对全流域的水资源分配、地表水与地下水、供水与需水、水量与水质,机井封闭和重大节水工程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协调实施,坚决杜绝各自为政、地方保护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发生。

作者:祁承花

农业垦殖环境恶化管理论文 篇2:

浅析贵州植被变迁与石漠化问题

摘要:贵州省是我国石漠化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贵州石漠化问题是在喀斯特地貌的影响之下,人为因素加速了石漠化的进程。从明清时期开始,人类频繁的砍伐和开采树木,石漠化现象在贵州逐渐出现,同时也造成了贵州现有的严重的石漠化问题。

关键词:贵州 石漠化 喀斯特

喀斯特石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之一,是指在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受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的干扰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土力严重下降,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1]。石漠化的概念是由我国一些社会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袁道先等人率先提出了“石漠化”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我国近70%以上的石漠化灾害主要分布在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广东等南方8省(区、市),石漠化面积达 12.96万平方公里,每年大约吞噬1856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总体呈加剧趋势。近几年,贵州省石漠化尤为严重。目前,贵州省石漠化土地面积已达32480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8.44%,而且每年仍以3.5%—6%的速度递增。[2]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特征十分明显。贵州脆弱的生态环境决定了森林植被的破坏,陡坡开垦的活动,就有可能形成石漠化的后果,严重的石漠化导致表土流失殆尽。石漠化给贵州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同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因此贵州的石漠化引起了政府部门和学者的普遍关注。

我国许多学者提出自己的新疑问,贵州的石漠化不是从我国近代开始大面的形成并对贵州产生深远影响的,韩昭庆在《雍正王朝在贵州的开发对贵州石漠化的影响》一文中提出贵州石漠化始于清朝。而本文提出的是:贵州石漠化开始于明,清朝时期就逐步加深,严重的破坏贵州的生态平衡,导致贵州逐步落后和贫困。

明代初期,处于贵州是重要的军事战略之地,明朝政府撤销了贵州的土司制度的管理制度,取而代之的是改土归流和设置州府县。由于明代初期贵州是“地广人稀”,明代志书中多有“黔不患无田而患无人”的记载,而随着明朝政府在黔地设置州府,同时在贵州设置卫所,《明实录.太祖洪武实录》中记载了大量的贵州卫所的设置,加上实施移民实边,大量的人口流入贵州,加速了对贵州的开发。显然易见,贵州在过度的开发过程之中,“石山”的出现导致落后的局面愈演愈烈,正如道光《大定府志》指出:山土瘠薄,垦种三二年后雨水冲刷倍形硗确,乃复迁徙他往。

我们从森林资源的变迁来看贵州的石漠化:

1、 历史资料中记载关于贵州森林植被情况:

(1)乾隆时期与同治时期《毕节县志稿》对毕节县各山林木的记载比较乾隆时期:南霁山,在城南三里。青葱如绣,雨过天朗,霁色倍奇。翠屏山,在城西五里安家井,苍松翠柏,掩映岩峦,活水清泉,灌溉林麓,日出霞蔚云蒸,月升则风和露白,洵为八景之一。盘珠山,在城西南十五里南箐,一望平畴并无陇断,此独耸然秀拔,不异以盘托珠,上有庙。

(2)同治时期:翠屏山,《方舆纪要》:毕节卫有西九十里有翠屏山,四时苍翠,望之如屏。南霁山,《邑志》:菁葱如绣。盘珠山,乾隆邑志:在城南十五里南箐,一望平畴山独耸然,秀拔不异以盘托珠。翠屏山,乾隆邑志在城西五里安家井,苍松翠柏掩映在同治《毕节县志》中记载:杉木河,《方舆纪要》赤水卫东南五十二里。土人伐木山中,同治《毕节县志稿》卷17艺文中记载:“耕山到处皆凭火,出门无人不佩刀”的现象。皆由此出。可见当时人们大量的砍伐森林资源,从而导致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皆出现“石山”、“石骨”的现象。

在嘉庆《桑梓述闻》:然自是每大雨连日,则山径之水争赴于谷。山麓土既不固,则上之峭者皆下而为泥。日齿月削,土去石出,讶然遂为三谷。而山下田又苦淤莱之患,不谋修筑将致凋耗之虞,而里人莫能信也。

2、历史资料镇南关记载皇木采办严重破坏贵州的森林资源,

贵州的森林资源丰富,森林植被种类繁多,而且质地较好,因此成为明王朝采办木材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中记载,明朝弘治年间,贵州各府的木材种类颇为繁多,名贵木材众多。有黎平府的紫檀木,思南府的楠木,石阡府的银杏(府内俱出),铜仁府的楠木、黄杨木、杉木,都匀府的檀木,镇宁府的紫杉木,宣威使司的楠木、黄杨木,黄平府的楠木等,尤其是楠木,被作为贡木,是明朝政府采木的对象。《〈明实录〉贵州资料辑录》也多次提到贵州采木或献木,其中正德年间有6次,嘉靖年间18次,隆庆年间1次,万历年间18次。《明史.食货志》中记载:“采木之役,资成祖缮治北京宫殿始。正德时,采木湖广、川、贵,命侍郎刘丙督运。(嘉靖)二十六年,复遣工部侍郎刘伯跃采于川、湖、贵。万历中,三殿工形,采楠杉诸木于湖广、四川、贵州,费银九百三十万两,征诸民间。较嘉靖年间更倍”。明代嘉靖、万历两朝,采木最为繁重,而这些采办的木材主要是楠木、樟木和杉木等诸木。

明朝弘治年间与清康熙年间贵州各府树木

《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与《贵州通志》整理得出的资料丛上述资料中可以得出,在明代时期皇木采办的贵州森林植被的破坏后果颇为严重,众多史料多有记载。1638年,徐霞客抵达贵州,在《徐霞客游记》中描写贵阳是:“自入贵省,山皆童然无木,而贵阳尤甚。”在康熙《贵州通志》中就曾多次提到贵州石漠化的问题,其记载方式除了“多石”外,还有“地蛹不可耕”的记载。康熙《贵州通志序》记载:“今黔田多石,而维草其宅,土多瘠而舟楫不通”。而康熙年间任贵州巡抚的阎兴邦对贵州这样评价道,“古者六尺为步,三百步为里,庐井满焉。黔则山高箐密,或一里绵二三里之遥,甚者,亘百里无人居。地埆不可耕,土皆石,桑麻不生。入其境者,举足悉蚕丛栈阁矣,然人版图已久,安可不以治内者治之哉?”(康熙《贵州通志·疆域》) [4] 由此可见,在明清时期,贵州的石漠化已经形成。而石漠化的形成,也开始导致从明清时期开始,贵州的经济遭到了严重的束缚,农民的生活日益困苦。

2、移民过渡的采伐对贵州石漠化的影响

明代的贵州是“山深地僻,非无田之患,而无民之忧” [5]。随着明朝政府在贵州设置卫所以及实施屯田,加速了贵州人口的增长,人口与田地产生了急剧的矛盾,清朝初期尤甚。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纂修的《贵州通志》明确记载:“贵州布政司所辖军民人户为148957户,其中民户56684户,军户62273户,少数民族不记在内。官民屯田共四十二万八千六百五十九亩,旱地共五万一千三百五十六亩。万历九年(1581年)奉旨清丈,共有民田一百三十四万四千五百一十亩[6],比嘉靖年间多出两倍有余,可见明朝时期,贵州对山地的开发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自从清代以来,贵州移民开始大量出现,开发步伐更加迅猛,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清初贵州人口约60万,雍正十年(1732)达130万,乾隆32年达300万,咸丰元年540万,到清末则达870万,为清初人口的14倍,而清末全国人口是清初的6倍,即贵州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超过全国的速度。[7]康熙以后贵州开发步伐加快,政府奖励垦荒制度,即康雍复垦和乾嘉续垦贵州垦殖面积不断扩大,并最终向边远山区开始垦殖。人口的增加,贵州是田少山多,从而导致粮食的供给不足,农民生活日益困苦。因此旱地作物开始传入贵州。而此时“黔省重峦箐,田亩均在万山之中,土性寒冷,瘠薄不堪”;[8]康熙以来,山多田少的贵州,耕地面积的扩大只能是对山地进行垦殖。而刀耕火种的粗放性生产方式适合玉米的种植,正如民谚所说“山坡包谷不用粪,砍山烧土自然肥”[9]。

综上所述,贵州的石漠化并不是近现代才开始的,而是要追溯到我国的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对贵州的开发,是贵州石漠化进程的开始。石漠化不是纯自然过程,而是与自然社会经济紧密相关,以人类活动为主导因素而引起的环境恶化、土地退化过程。我们在关注贵州石漠化的同时,应当全面开展西部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现状调查,加大科研的投入力度,推广治理石漠化的高新技术和工程防治研究,减少石漠化灾害的损失。

参考文献:

[1]王世杰.喀斯特石漠化概念演绎及其科学内涵的探讨[J].中国岩溶, 2002, 21(2): 101-105.

[2] 喻苏.中国石漠化分布现状与特点[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第22卷第2期,2003.5

[3]王世杰.碳酸盐岩风化成土作用的初步研究[J].中国科学(D辑),第29卷,1999年

[4] 韩昭庆.雍正王朝在贵州的开发对贵州石漠化的影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5](明)谢东山 嘉靖《贵州通志》[M].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刻本 贵州省图书馆油印本.

[6]何忠仁.贵州通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卷2 p116

[7]张祥光.明清贵州人口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8](清)王正玺修 同治《毕节县志》[M],1965年贵州省图书馆复印本

[9]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志·农业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132页

作者:胡亚宁

农业垦殖环境恶化管理论文 篇3:

内蒙古农牧交错农村发燕尾服的经济学分析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东起嫩江,经科尔沁地、浑善达克沙地,西到黄十高原,包括农区、半农半牧区和牧区共62个旗县,总面积为61.62万KM2,占全区总咐:地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的52.1%,2001年底总人口为1522.9万人,占当年全区总人口2377.5万人的64.1%。农牧交错带是内蒙古的经济落后地区。由于长期忽视交错带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和利用,造成交错带经济发展陷入了生态环境保护的严重制约。特别是国家在世纪之交提出西部大开发和中国入世以来,交错带在发展地方经济利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下,实珊“双赢”似乎困难重重,举步维艰。本文试图从经济学角度刘这个问题做—初步的探讨。

经济发展滞后是内蒙古农牧交错带所有问题的核心

由于种种原因,交错带农村发展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首先,交错带是内蒙古经济发展最为缓慢的地区,贫困严重地困扰着交错带各族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2001年,交错带人均收入为1741.3元,低于全区人均收入231.7元。全区31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有28个、自治区级19个贫困县中有15今分布在交错带上,贫困旗县十地面积占交错带总面积的62.7%,人U占68.6%,其次,交错带是我区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带。内蒙古的几个主要沙漠(地)(如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乌兰布利沙漠、毛乌素沙漠、库布其沙漠)均分布在这个交错带上,是近几年造成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主要来源,再次,交错带是我区各民族的集居地,各民族的习俗、文化、生产生活方式等交织在一起。

在上述问题中,经济发展缓慢是所有问题的核心。这是因为,经济落后会在经济体系内产生三种不同的影响:其一,因为经济发展缓慢,人们收入水平低,因此,对经济产生两种刁;同的结果:一是人们储蓄水平低。2001年,交错带人均储蓄余额为2173.7元,为同期内蒙古人均储蓄余额4155元的52.3%。因此,社会再生产缺乏有效的资本积累,企业投资能力也就非常弱,进而产出水平低,造成人们的收入水平更低。这种现象可称之为“供给陷阱”:二是人们的消费水平低,社会有效需求水平不足,市场对企业的引诱或企业刘纤济的预期刁;足,造成原本投资能力有限的企业更不;愿意在本地投资,或者将有限的资金投资到外地预期收益较高的行业或产业。这朴现象可以称之为“需求陷阱”。由于这两个陷阱的存在,交错带经济发从始终停留在传统生:产阶段,生产水平利效率都较低。

其二,由于收入水平低,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在缺乏其他产业带动的怙况下,人们更多地增加了对十地(包括草原)这种“廉价”资源的掠夺,而在对自然资源管理方面的措施不利刘这种掠夺行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主要表现为二个方向:……—是对于牧民来说,增加牲畜饲养量而不考虑草原的合理载畜量问题,致使交错带草原普遍存在牲畜超载问题。超载的直接后果是草原退化利沙化,造成草原地区生态环境悲化,草原生产能力卜降,各种自然灾害逐年增加,是对于农民来说,山于受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忽视草原土壤的生理化特点和草原气攸特征,不断开垦草原,种植农作物,这种现象称之为“垦殖”。垦殖是造成风蚀和水土流失的主要祸根,它与过牧一起,是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

其三,民族平等和共同进步是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点。平等首先应表现在经济上具有平等分享经济增长利发展的权利,而进步的基础也是纤济上的共同发展。在少数民族人口集中的交错带地区,经济落后往往是造成民族矛盾的主要因素。当然,解决民族矛盾的前提是各民族经济的共同发展。

忽视经济规律是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滞后的关键 长期以来,交错带在经济发展中没有充分注重遵循经济规律是导致交错带今天面临种种问题的根本原因。

第一,狭隘的农业观是造成草原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在建国以来的内蒙古农业发展中,长期存在着两种不同思想的分歧利争沦:一种思想认为草原畜牧业生产力水平低下,是无法发展成为现代农业的,而种柿业生产水平高,效益显著,应该川、缩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将草原转换为耕地,积极发展朴柿业生产,另一种思想认为,内蒙古草原是一种特定的资源类型,由于气候和十壤等因素的影响,草原只能用作放牧。这两种思想的分歧和争沦至少在建国初期就已经开始厂,盲到今天似乎也没有取得致的意见,而且这种争沦无沦在学界、政界还是基层民众层面上都存在。表面上看,这种争论是简单的经济发展思路的讨论,但其中有着深刻的政策和文化背景。

第二,人口增加和资本匮乏使交错带陷入发展的贫困陷阱。在交错带的经济发展中,人口或由此而带来的劳动力数量呈不断增加趋势,但无论在农业中还是在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中,资本的投入都非常有限,致使交错带的生产技术装备利生产牢水平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其结果是劳动的边际收益非常低,报酬自然也不会增加。

第三,经济结构不合理阻碍了交错带资源优势的发挥。经济结构的演进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交错带资源类型多样,又处在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牧业区和以商品纤济为主的农区利城镇地区的过渡地带,本应在地区发展中可以充分发挥这些资源和区位优势来促进㈠身的经济发展。但遗憾的是,交锚带并没有抓住这些优势,而是长期停留在一次产业中,到2001年,交错带的三次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为34.8:33.9:31.3,而同年内蒙古今区三次产业的结构为2 3.2:40.5:36.3,交错带第一·产业比重高出内蒙古全区11.6个百分点,而第二、三产业分别比全区低6.6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由此看来,交错带的经济落后就不是偶然的了。

第四,市场机制不健全造成交错带市场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我国以巾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20余年,市场机制在全国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和测整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但在交错带,市场的这种指示器和调节器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包括交错带和边远牧区在内的非常具有市场潜力的农牧业产品多数不是通过公平和平等的巾场交易进行的,当然,这些产品难以实现自身的价值,二是交错带自身商品交易不发达,巾场不活跃。2001年,父错带的人均商品零售额为1397.1元, 当勺:内蒙古全区平均值为2262.4元,交错带只相当于内蒙占全区平均水平的61.8%,三是交错带作为农、牧区中间的结合利过渡带,的作用不够明显,在农、牧区区际向品交换中应占有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体现。

第五,私人部门的发展潜力没有得到发挥。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基层,主体是私人企业和个人家庭。但在交错带,这种民间的经济动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私人经济发展受到众多的制约,例如在市场进入、财政、金融等各个领域,私人经济都面临着与本已萎缩的国营经济的不平等待遇,这是其一,另外,在农牧业生产领域,一家一尸的小生产和大巾场之间始终面临着矛盾,这是农业生产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有效办法是允许和鼓励民间组织的建立与发展,讣他们活跃在农牧民中间,解决他们面临的政府无法或没有必要介入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交错带无论是私人投资还是民间组织都没有充分发育,政府行为主导的国营经济在地方经济中的绝对垄断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从1990年到2001年,交错带的人均GDP水平差距由472元扩大到1503元。

依靠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是解决交错带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

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经济的根本途径是依靠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凋节方面的作用,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但针对交错带的具休实际,政府的干预也是必不可少的。具体而言,主要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第一,真正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符合的市场体系,并使这个市场体系能够起到对资源和产品的调节作用。这个巾场体系应具有以下特点广—足它由各种不同类型的市场(如拍卖巾场、期货市场等)组成。各种不同的市场类型为头卖双方提供了可选择的交易方案,使他们具有选择性;二是这个巾场体系必须具备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仙头卖双方刑市场信息的变化做到尽叮能的及时全面掌握,以便为他们的决策提供参考;三是对不同所有制经济在市场进入方面应实行同等待遇,不能有任何歧视政策和措施,相反,应钊对中小企业的具体要求制定相应的鼓励和支持性政策、措施和法律,四是制定有关规范市场的法律和有效地实施这些法律是保证巾场体系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

第二,应充分发挥交错带的区位优势,促进农、牧区之间的商品流通。如前所述,交错带是自然经济为主的牧区与商品经济为主的农区和城镇地区的过渡地带。最近几年,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边疆牧区的畜产品,特别是叫:羊肉等的消费量激增。交错带作为过渡地带,理应在促进这些商品的流通和加工增值等环节介入到其中,并分享由此带来的利益。在发达国家,这种农牧过渡带的作用非常重要。例如,美国西部的怀俄明州是牧业为主的地区,而周围的内布拉斯加和克罗拉多两个州是农牧过渡地带。由怀州生产的架子牛通常都是经过上面两州销售、育肥、屠宰后才进入消费市场。如果缺乏这个环节,不仅这种区位优势没有得到发挥,而且处于边远地区的生产者利益也无法得到最大保障,而其中的利益多数被垄断公司所得。

第二,政府的干预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在交错带市场体系的建立、培育、规范和监督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首先,市场体系的建立要具有合法性,需要法律的支持和保护,其次,各种巾场形式的建立需要必要的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的投入应该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至少在启动资金的投入上应该支持;再次,政府应建立有力的执法监督队伍,对巾场交易中的不法行为加以处理,特别要注意保护巾场交易中的弱势群体,如农牧民、消费者、中小企业等:最后,针对交错带自然灾害频繁的具体情况,政府应建立农牧业生产的灾害准备金,弥补由于自然原因对农牧业生产者可能造成的损失。

总之,交错带经济应依靠市场经济的法则运行和发展,政府的各项干预措施也应该主要通过巾场来实施。没有合理有序的市场,盲目性生产和交易将无法实现商品的正常价值,而缺乏政府的有力干预,商品交易中的歧视性行为就无法避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得不到有效实施。这两种现象都将严重制约交错带经济的正常、快速、合理和有序发展。

作者:修长柏

上一篇:当代企业市场营销策略论文下一篇:企业预警报告财务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