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创名牌外部环境论文

2022-04-21

摘要: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方面,部分县域中职校的办学理念、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存在短板,柔性化培育准新型职业农民是县域中职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农业创名牌外部环境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农业创名牌外部环境论文 篇1:

“名牌强市”思路和对策

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名牌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名牌强市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并进行了相关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名牌强市;名牌工作;名牌战略;迁安市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名牌战略已成为许多企业最有效、最成功的战略之一。它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有力保障。实施名牌战略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实力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对迁安名牌工作的现状进行全面审视和深入谋划。

一、我市名牌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名牌工作的主要成就

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大力实施“质量兴市、名牌兴企”战略规划,广大企业依靠技术进步,改善技术装备水平,推行先进管理方法,争创名牌产品,取得了可喜成绩。

目前,迁安已培育出冀东牌胶印书刊纸、贯头山牌系列白酒、岚塔牌水泥、滦河牌尿素、QA牌波斯胶背地毯和猴王牌水泥等省优质产品;金牛淀粉公司的金鑫牌甘薯系列产品取得了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认证,涌现出了永固油井水泥公司等一批质量效益型企业。

(二)目前我市名牌工作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名牌战略的实施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带动了经济增长,为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迁安名牌工作与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很多问题:

1.已有的名牌档次低、规模小,科技含量少,市场占有率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对全市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2.企业不注重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缺乏长远规划和品牌建设投入。

3.有关方面对农业名牌工作重视不够,缺乏长远规划。

4.服务名牌工作尚未引起重视。

5.有关民间社团发育严重不足,企业与政府在名牌事业上的中介机制不发达,沟通不畅。

6.名牌战略理论与对策研究不够活跃,研究队伍小,有影响的重大成果少,还没有专门的学术交流园地和学术研究团体。

目前,名牌工作受到观念落后、市场体系不完善、体制不合理、经济结构层次低、人才匮乏(特别是高素质企业家太少)、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因素的严重制约。为使“名牌强市”战略取得较大突破,应遵循以下思路:

名牌战略的实施必须以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从工业领域向农业和服务业推进,形成企业、政府、社会三位一体、良性互动和工业名牌、农业名牌、服务名牌交相辉映、互促共进的局面。

三、迁安“名牌强市”工作应当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名牌战略的实施

各镇乡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针对名牌战略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培育名牌产品与优化产业结构、科技进步、企业改革等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使经济实现质的飞跃。

1.做好远景规划,抓好政策扶持。“双兴”领导小组的各成员单位要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制定对名牌企业和产品的扶持规划,各项优惠政策重点向名牌企业倾斜,为名牌发展创造宽松、公平的政策环境。

2.以市场为导向,抓好名牌产品培育。镇乡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本地区域经济特色和产业结构的特点,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确定重点培育对象。选择滦河牌尿素、岚塔牌水泥等一批知名度高、质量好、有发展前景的产品重点扶持,争创国家名牌产品,力争打入国际市场,增强我市产品的竞争力。

3.履行政府职责,加强名牌产品保护。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对名牌产品和企业给予保护,深入开展打假治劣、扶优保真活动,对 假冒名牌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4.设立政府专项基金,落实奖励政策。对名优企业和在名牌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体和个人予以奖励,提高企业争创名牌的积极性,推动名牌工作发展。

(二)企业要强化名牌意识,全面谋划名牌战略

在名牌战略实施过程中,企业是名牌战略的主体,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立于不败之地,要使消费者接受企业的产品,这就要从产品的开发、研制、服务、宣传等各个层面来统筹谋划来提升产品形象,整合品牌资源, 从而提高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认知度、忠诚度,最终树立起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体谋划:

1.必须结合自身实力选择名牌战略。企业在选择自己的名牌战略时,必须从自身的实力出发,结合市场情况确定自己的名牌战略思路。尤其要懂得从竞争对手那里学习,了解竞争对手的同时也是在了解市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迁安企业更要了解世界知名企业的名牌战略,调整自己的品牌战略。

2.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企业领导应重视各种国际通行的质量体系认证,如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SA8000标准认证、IS014000环保认证及各种专业性、地区性的产品认证,这是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国内市場的通行证,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有力武器。企业要执行行业、国家、国际标准,加强标准、计量等基础性工作,为争创省、国家乃至世界名牌打下坚实基础。

3.要加快新产品研发,不断实现技术创新。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以科技为先导,把争创名牌与开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抓好新产品开发,不断提高产品水平和档次,促进产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4.要注意提高服务质量。企业之间的竞争,一靠产品质量,二靠服务质量。实施名牌战略就是要用“以服务为中心”的现代营销手段占领市场。服务超过顾客的期望值,是赢得顾客的最好方法。

5.要淡化对政府的依赖心理。政府对名牌的保护并非长久之计,政府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服务。政府的保护不能根本解决企业名牌发展的问题,反而可能增强企业的依赖心理,影响了企业创名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企业名牌战略的实施。

(三)认真抓好农产品的名牌战略

1.发展特色农业,抓好基地建设,培植名牌。农产品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受气候、土壤、日照等许多自然条件的影响,因此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要与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业结合起来,这样才有利于名牌的培植。如迁安的板栗、上庄的油桃等产品都有一定的优势。应尽快实施“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这种产业化组织形式,促进名牌农产品的形成。龙头企业以其经济实力促进农产品基地建设,名牌产品又以基地为重要依托,形成规模优势。

2.狠抓产品质量,打好名牌基础。提高和维护产品质量是创立名牌的基础。农产品名牌应当以其稳定、卓越的产品品质来取得市场占有份额的领先地位。要打好这一基础,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构造优质产品的根本,只有大量的科技投入,拥有一流的先进技术,方能创造一流的产品;(2)加强农产品形成过程的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就种植业来说,要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严格按照不同作物的各项技术要求,适时、适地、适量进行各种作业,提高作业质量,同时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报工作,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3)加强农产品收获、运输、贮存过程的质量管理。由于农产品大多是有生命的有机产品,有的是鲜活产品,易损易坏,不耐运输。因而,要在农产品收获、运输、贮存等各个环节上,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采取各种不同的适宜措施,防止损伤变质,保证农产品质量。

3.做好农产品的原产地地域保护工作。结合迁安的特色优质农产品,在适当时机,积极申报原产地地域保护。

三、社会各界要做好名牌的服务与理论研究工作

1.积极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开展名牌服务工作。参照我国先进省市、国际通行的做法,迁安应当成立“名牌促进会”、“名牌事业推进委员会”、“名牌战略研究会”等民间社团或名牌资产评估事务所等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发挥企业与政府有效联系、沟通的中介和桥梁职能,承担由政府不适宜承担的事务,从而可以大大减轻政府工作负担,减少政府对企业的不必要行政干预。

2.开辟专门的学术交流园地、成立学术研究团体,积极开展名牌战略理论与对策研究。目前,迁安名牌战略研究显得不够活跃,不仅研究人数少,而且缺乏一个专门的学术园地进行交流。建议在《迁安市讯》开辟“质量名牌研究专栏”,成立迁安“名牌研究工作协会”。每年或每季度向市委、市政府提供迁安名牌工作开展情况和研究成果等信息,为迁安名牌工作服务。

3.加大宣传,形成良好社会环境。通过法制教育、媒体宣传等途径和手段,使全社会进一步了解实施名牌战略的作用。充分利用每年“3·15”和“质量月”等质量宣传活动,提高全民质量意识,引导人们重视质量、关心质量,形成“认名牌、爱名牌、用名牌”的社会氛围,支持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共同推动名牌战略。

四、结语

通过对名牌强市现状的分析,对现在存在的问题有了透彻的认识,为名牌战略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

参考文献

[1]陈艳.名牌战略及实施[J].商业研究,2000.

[2]李芳.名牌战略与创新[J].中国名牌,2000.

[3]雷平.我国实施名牌战略过程中的难点及对策思考[J].商业研究,1999.

作者简介:李凤文,男,供职于河北省迁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作者:李凤文

农业创名牌外部环境论文 篇2:

落地生根:准新型职业农民柔性化培育

摘要: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方面,部分县域中职校的办学理念、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存在短板,柔性化培育准新型职业农民是县域中职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向“三农”补短板,在改善供给、专业设置和输送基地上下功夫,柔性化培育入“农门”产业链人才;根植“三农”建平台,在培育网络、方式和基地建设上动脑筋,柔性化培育区域特色型人才;服务“三农”固根基,在政策扶持、培养机制和保障体制上求创新,柔性化培育落地生根型人才。根本目的就是为现代农业农村发展打造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关键词:准新型职业农民;柔性化培育;县域中职校;供给侧改革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外部环境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化农业的道路上前行,农业的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正悄然发生改变,“三农”成为聚焦富民、全面小康社会目标顺利达成的突出短板。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农业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要正确审视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一方面,目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经济增长维持中速及中偏上速度,将直接影响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增长,财政收入的缓慢增长将影响对“三农”投入的增长幅度;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升级,农业有效供给不足、绿色产品生产滞后,同时还要面对国外低价农产品的激烈竞争。[1]面对现状,如何让农业富民,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全面小康,[2]就要解决农村“谁来种田、谁来服务”的问题,解决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精准扶贫缺领头人、农业创新创业缺带头人等难题,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农村改革,首先要解决农村“缺人”的问题。当然,这一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長期规划、政策扶持、持续发力、梯次培养、久久为功。

一、补短板,面向“三农”,柔性化培育入“农门”产业链人才

发展现代农业呼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培育一支生产型、服务型和经营型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能适应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高效率农业设施装备、农业现代化经营管理广泛应用的需要,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3]县域中职校,作为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最先一公里”最近的职业教育,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参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三农”,为“三农”补人才短板,柔性化培育新型或准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第一产业培养落地生根的人才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立足自身优势,改善供给补短板

县域中职校肩负“职教富民”的重任,但在服务“三农”方面存在短板,表现在:一是学校所办的传统农业专业逐渐衰落、消失,服务现代农业的专业设置偏少或没有;二是面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形势,对产业链人才的新需求研判不足;三是重视二、三产业人才的培养,没有将区域内农民教育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作为重要职责;四是宣传引导力度不够,社会氛围营造不够,县域范围内,来自乡镇愿意学农的年轻人少,家长碍于面子不愿意让孩子学,进城打工的人多且收入相对较高,农门学子甚至涉农专业的毕业生不情愿再回到乡镇工作或创业等现象,造成县域中职校涉农专业萎缩或终止、招生人数持续减少。

为此,县域中职校也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服务现代农业上补短板,尤其是在面对未来一段时期内生源逐渐减少的现实下,城市职业院校凭借区位优势、更为完善的配套设施与优质的师资队伍等资源占据了招生优势,县域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但县域中职校不能忽视自身独具的发展优势,不要将仅有的资源用在与城市职业学校重复发展的专业、项目之上,造成资源的重复布局与浪费。[4]要立足县域特色,另辟蹊径,在“三农”上做足文章,做到人才培养跳“农门”与入“农门”相得益彰,一方面培养跳“农门”的人才,向二、三产业输送毕业生;另一方面,要发挥自身熟悉本土本乡的优势,培育入“农门”人才,关注“三农”,更新办学观念,转变办学思路,从柔性化培育“准新型职业农民”方面寻求突破口,多元化、多层次、多途径培养服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链人才。

(二)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现代农业接班人

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助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经营体系健全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智慧型农业示范基地、涉农电商龙头企业、乡村休闲观光农业、都市农业和田园综合体等创意农业将应运而生,农业全产业链价值也会随之提升。而要让这一切变为现实,就离不开培养现代农业的接班人——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从哪里来,县域中职校柔性化培育“准新型职业农民”扮演主要角色。

面向“三農”,关注“三农”,县域中职教育的举办者与管理者首先要明晰办学宗旨,明确工作重点,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准新型职业农民”,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因此,专业建设要调结构、补短板,注重优先设置服务“三农”的专业,如特色农业、现代农业、特色水产、园艺及园林工程、农业机械设备使用与维修、涉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经营管理、乡村规划与住宅设计等专业;同时柔性引导,在学校物联网技术应用、电子商务、机械机电类、建筑类、经贸类等相关专业开设涉农选修课,培训一批乡村工匠,培育一批乡村专业人才,使学校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和精准扶贫开发的基地,提高农民素质,培养现代农业发展的接班人,为建设美丽乡村、特色小镇提供人才支撑。

(三)建立输送基地,培养乡村建设中高级人才

现代农业的发展要依靠人才,尤其是要依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按照农业部“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到2020年这支队伍人数要超过2000万。但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产城融合发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速度加快,在农村务农的大多是老人,“缺人”是目前“三农”工作之痛。据扬州市农委调查的数据显示,目前扬州全市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存在规模缩减过度、年龄老化严重、服务方式落后等问题。扬州市在岗农技人员仅1307人,半数以上乡镇农技推广部门10年未进新人,未来三年有153人退休离岗,现有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人员断层,“新人进不来,进来后又留不住”,部分农技人员由于对“互联网+农业”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采用“两条腿、一张嘴”的传统服务方式,效率不高。[5]人从哪里来?最根本的就是要吸引年轻人务农,以提高、扶持和富裕农民为引领,采取培训、吸引与储备职业农民等方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为此,县域中职校要利用中高职衔接培养、对口单招考试的渠道向农业类高职、本科院校输送涉农专业毕业生,为现代农业中高级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建平台,根植“三农”,柔性化培育区域特色型人才

致力现代农业发展,增添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据扬州市江都区农业网信息,“十二五”以来,扬州市江都区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中心任务,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全区现代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首家園艺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全区基本形成“两带三区一圈”农业产业格局,粮油、花木、蔬果、水产、畜禽五大特色产业优势明显,“一朵花”的花木、“一棵菜”的蔬菜面积都突破20万亩,“一尾鱼”的水产养殖面积16.55万亩,高效设施农业24.1万亩,比重达23.5%。但同时该网站在“问题概述”中也指出,基层一线人才是一个短板,从年龄结构、性别、文化层次、技术技能水平方面看令人堪忧,可持续发展后力不足,现代农业生产及全产业链服务需要的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招不到,“缺人才”成为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难点”“痛点”。为此,县域中职校要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培养区域特色型人才,满足“三农”特色发展的人才需要。

(一)组网联动,构建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网络

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县域中职校要加强与农工办、农委、农开局、农机局和农业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联系,密切与各镇成人教育中心校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组网联动。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网络,要以国家省市区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为主要载体,与区域内农科所、农技推广中心、农业大学、涉农高职院校、农干校、现代农业骨干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乡镇成人校紧密合作,面向准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形式多样、层次分明、内容丰富和现代农业特色鲜明的教育培训,做到持久化、制度化。

同时,要利用区域开放大学、社区学院等资源优势,与区域现代农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强强联合,采用“菜单式”方式和开放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长短结合,建立融招生、培训和受益于一体的涉农人才培训基地,做强做优品牌。

(二)知行合一,创新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式

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现实和深层次难题,就要培育视农业为固定职业、终身事业的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未来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的继承人。柔性化培育准新型职业农民,要创新培育方式,采用“三步骤法”,让学生感知农业、亲近农业、融入农业。

第一是感知农业,了解农业,培养服务农业的情感。邀请各特色农产品种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主要成员、农产品营销经纪人、大学生村、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者、农业投入品生产商等,为学生现身说法,培养学生对农业农村的亲近感,使他们知道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同时,积极开展定向培养计划的大学生“走进三农”实践体验活动,使学生了解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现状,增加农业感性认识,培养服务農业感情,达到招得进、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培养目的。

第二是亲近农业,熟悉农业,培养服务农业的志趣。以扬州市江都区现代农业的品牌打造为例,丁伙花木、吴桥蔬菜、樊川猕猴桃、邵伯龙虾、大桥早晚小菜以及鼎丰农业、龙禾农业、金运科技、中月米业、绿园合作社、真武华迈食品等知名品牌的创立,可以培养学生对现代农业的亲近感,激发学生服务现代农业的兴趣,吸引学生参与设计开发特色鲜明的休闲观光农业创意产品,培养学生服务现代农业的志向。

第三是融入农业,献身农业,培养服务农业的能力。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和活力在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学校培养面向现代农业的服务人才,就要积极组织学生到“三农”第一线,深入调研现代农业人才需求状况,与农民交谈、与现代农业企业负责人访谈,走进现代农业园区实际察访,掌握人才需求趋向信息,及时更新培训项目内容,做到有针对性、目的性,将培育工作调整到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焦点”“难点”和“热点”上来,促进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与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特色紧密结合。在培训形式上,采取体验式、工学交替式、“定单式”培训等形式,让学生在现代农业生产实践中学习、体验,培养融入农业、献身农业的情感和意志,提高服务农业的能力。

(三)校企合作,构筑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

县域中职校要吸引区域内农业骨干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工作,与现代农业名集中区、名市场、名企、名村和名人紧密联系,建立“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校企合作训练基地”,采用室内授课与田间指导相结合、课堂讲解与考察观摩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和建立在场地、设备、人员、技术等方面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合作机制。企业将新信息传递给学校,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趋势,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须知,岗位人才新要求,专业发展前景等;学校主动适应需求,以地方农业产业特色形成学校的专业特色,着力推进以“订单培养、冠名班、资金技术支持、实习实训、人员双向交流”等为内容的校企合作。2016年底扬州市江都区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100家(其中省级11家、市级21家)、各类区级以上农业园区104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8个)、邵伯农产品省级加工集中区、农业部定点市场阿波罗花木市场、省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国家级罗氏沼虾“一村一品”示范村小纪镇吉东村及农业“三品一标”258个,农产品注册商标50多个,省市名牌农产品近30个等,这些为合作培养准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了良好条件、坚实基础。

三、固根基,服务“三农”,柔性化培育落地生根型人才

(一)政策扶持,营造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双创”平台

增添发展新动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是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的重要举措。在政策层面,要有一个强烈的信号,将现有的特别是新增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由生产性补贴转向“职业农民”补贴,让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有尊严、收益高、令人羡慕的职业,让他们放心、安心地多种田、种好田,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在制度层面,要实行“新型职业农民资格准入制度”,科学设立资格准入门槛。[6]在载体层面,构建“双创”平台,借力“互联网+”,增添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助推现代农业发展,重点扶持农业科技人员、返乡农民工、涉农专业大学生与退役士兵等回乡创业创新,在服务“三农”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方面精准发力,如设施农业、创意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特色小镇旅游、都市农业、田园综合体和涉农电商等。只有这样,才能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建设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养一支用得上、留得住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为此,县域中职校要借助“双创”平台,积极参与,建立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双创”平台,典型引领与仿真训练相融合,发挥乡土技能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引导在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为将来走上自主创业道路奠定坚实基础。

(二)服务配套,构建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保障体制

加强组织保障,建立“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中心”,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加强与乡镇成人校的合作,负责现代农业人才需求狀况调研、专业设置与调整、与骨干农业企业合作协议签订、学生档案收集与整理、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研究等合作。

加强经费保障,设立“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发放“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优惠券”,在联合办学的现代农业培训基地使用,惠及培训基地、培训主体、培训人,调动积极性,将培训工作落在实处。

加强运行管理,创新“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试点工作机制,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合理设置认定条件和标准,依据学生参与“三农”实践体验活动的实绩,进行等级认定,学生按“等级”使用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相关经费,并实行动态管理,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三)定向培养,创设准新型职业农民落地生根机制

为了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稳定与培养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做大做强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农业部出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方案》明确,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应放在三农工作的突出位置,要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需求导向、综合配套”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将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民职业化同步推进。

因此,要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县域中职校就要创新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新途径,探索准新型职业农民定向培养机制,培养落地生根的区域农业特色发展全产业链人才。

一方面,校校合作、校地合作。县域中职校要借鉴涉农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的经验,与区域内农业高校合作,参与政府主导的定向培养基层农业农村人才工程,通过对口单招途径向上输送生源,搭建“3+3”“3+4”中高职相衔接的现代农业人才成长的立交桥。2016年5月,扬州出实招引导“大学生种田”,扬州市下发《关于定向培养基层农业农村人才的实施意见》,采取市县联动、整体推进、按需培养、推荐就业的方式,与扬州大学、扬州职业大学等5所院校签订定向培养协议,规定2016年招收农村區域发展、畜牧兽医、园艺园林等专业学生87人,2017年继续招生100人,计划到2020年累计培养涉农复合型人才300人左右,学生毕业后,将根据“按需设岗、优生优先、双向选择、合同管理”的原则,全部由当地政府安排就业。2010年、2014年,扬州大学与江苏省张家港市、常熟市签订了合作定向培养本科生协议,计划用10年和3年时间,采取“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协议全部安排到村或涉农社区就业”的方式,为两市分别培养300名、100名适应农村区域发展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业人才。[7]

另一方面,弹性学制,农学结合。县域中职校要按照2014年教育部、农业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精神,在区域内招收50岁以下,初中毕业以上学历(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学员。如笔者所在区域,招生的重点主要是面向花木专业大户、种田大户、特色水产养殖户、农机专业大户、蔬菜现代产业园工作人员、涉农电商从业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现代农业企业管理骨干和农村基层干部等。在教学方面,实行弹性学制、农学结合,一是整合区域内教育培训资源,以乡镇成人校为阵地,与区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现代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农场、农民特色专业合作社等合作,构建专业、校际和区域相互融通的农民职业教育立交桥。二是改革教学与评价方式,长短结合,采用学分认定、半农半读、农学交替等形式,灵活施教;送教下乡,借助互联网+、现代农业园区实验课堂、田园综合体讲坛、智慧农业示范园等载体,采取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等教学模式,方便农民参加学习、生产实践,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学到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知识。[8]

参考文献:

[1]赵永平,朱隽,唐仁健.聚焦中央一号文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看怎么干[J].中国经济周刊,2017(6).

[2]李强.深入贯彻“两聚一高”部署着力提高农业农村发展水平[J].江苏农村经济,2017(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办公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Z].2012-08-01.

[4]庄西真.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困境的时代表征[J].教育发展研究,2016(9).

[5]扬州出实招引导“大学生种田”[DB/OL].江苏教育资讯--中国教育在线http://jiangsu.eol.c.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办公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Z].2013-05-24.

[7]陈森青,缪志聪.扬州大学:10年将定向培养300名“现代农民”[N].中国教育报,2014-10-08.

[8]徐文新,俞启定.解读《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N].中国教育报,2014-05-07.

责任编辑:曹鸿骅

作者:张从礼

农业创名牌外部环境论文 篇3:

浙江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关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确定听取和审议省政府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情况报告的要求,我委集中精力组成调研组,3至4月间,由常委会副主任程渭山带队,在走访省农业厅、林业厅、水利厅、粮食局、气象局、乡镇企业局等部门基础上,分两组赴杭州、宁波、湖州、绍兴、金华、台州等6市和富阳、宁海、长兴、上虞、兰溪、金东、开化、仙居、遂昌等14个县(市、区)开展调研,听取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情况汇报,并深入十多个乡镇,与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业大户、农技推广员、行业协会、乡镇领导等代表进行座谈,广泛听取情况和建议意见。5月9日,委员会全体会议听取了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情况的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成效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农业经济不断繁荣,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面貌逐步改善。2007年,全省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698.2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766.5亿元,畜牧业产值378.6亿元,渔业产值1252.92亿元,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2.9%、3.3%、2.5%和13.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265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7.8%,继续位居全国各省区首位,总的成效是好的。

(一)粮、畜、渔、菜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市场供需基本平衡。浙江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相对不足,全省耕地面积2396万亩,人均不到0.5亩。近年来,我省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格局中,基本稳定粮食面积。2007年,全省粮食面积为2237.3万亩,在遭受超强台风的严重影响下,总产量仍达842.6万吨;肉类、蔬菜产量分别达到180万吨和1832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8%和2%,水产品500.1万吨,与上年持平。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加强产销合作,按照“政府引导、部门协调、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原则,与各产粮省、产畜省建立多种形式的产销合作关系,常年调入粮食200多亿斤,生猪近500万头,保障了市场供给的基本平衡和稳定。

(二)农业主导产业得到优化发展,特色农业建设积极推进。各级党委、政府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主导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07]17号)精神,着力发展农业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各类市场主体,不断提高组织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逐步转变。全省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不断优化,已逐步形成浙北浙西南生猪蚕桑、浙东南蔬菜家禽、浙北油菜、浙中茶果奶业等优势产业带;杭州市以都市农业为核心,发展三大农业产业圈;绍兴市七大农业主导产业,2007年产值达142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86.5%。全省已认定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县21个、单项强县88个,强镇(乡)217个;建成特色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397万亩。台州临海无核蜜桔、仙居杨梅、三门青蟹等13个特色农产品产地获得“中国特色之乡”称号。2007年,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达13223个,比上年增加19.5%,带动农户806万户(包括省外农户),比上年增加3.4%。其中,农业龙头企业5437家,销售收入达1481.6亿元。各地通过不断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提高产业带动力和市场竞争力,形成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格局,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得到提高。宁波全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116.5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47.2%。开化县音坑乡坚持市场取向,便民惠民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以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科技信息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四位一体”新型农民服务体系。目前,全乡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9个,社员1790人,带动农民3957户,连结各类生产基地1.3万亩,为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有力服务。

(三)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加强,科技支撑能力逐步提升。近年来,我省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研究加强,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民营农业科技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金华市现有农业科技研发中心18家、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23家,建成了省级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和国内一流的种猪场。宁海县大力实施科技兴渔战略,实施省、市海洋科技项目25项,有的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引进南美白对虾等新品种20个,建立育苗场19个,已形成完整的育苗、养殖、加工、贸易产业链,促进了海水养殖业的增产增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加快,引领农业发展作用显现。深入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全省粮食、油菜、生猪、家禽优质良种率分别达90%、85%、100%和95%。推进测土配方施肥试点县20个,全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1767.3万亩,亩均节省成本62.6元,实现节本增收11.06亿元;同时,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5个百分点。农技推广体制改革深化,推广载体增多,传递网络基本建立,农业信息短信平台、农技110、农民信箱等不断发挥作用。随着基层责任农技推广制度的全面建立,使老农技员待遇等遗留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充分调动了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农业科技培训加强,农民增收能力提高。各县(市、区)农业部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坚持实际、适用、实效的原则,通过举办农民技能培训班,累计培训绿色证书学员113万名、新型农民11万名、科技示范户2.5万多户,建成各类科技示范场900余个,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作用明显。

(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我省围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目标,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2007年省预算内财政支农支出142.31亿元,占财政的7.87%,比上年增长24.80%。2007年,全省各级财政投资“三农”的资金达496.17亿元,比上年增长32.84%;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资,开展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扎实推进,标准农田建设、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和以农村为重点的河道整治加快实施;千库保安工程全省累计完成水库加固1021座,完成投资32亿元。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推动了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全省农村电网得到普遍改造,农村供电达到“村村通”、“户户通”,今年冰雪大灾后,能很快修复供电。为保障农民生产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累计完成土地整理面积2049.4万亩,设施农业面积达116万亩,农业机械装备总动力1893万千瓦,建成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处理示范村1000个、年处理生活污水1.54亿吨、受益农户94万户,建成1148处大中型沼气工程、户用沼气池11.2万户,完成500头生猪以上规模养殖场排泄物治理任务,推动了30个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县和100个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林业、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加大,品牌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我省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建设,积极推行农产品产地编码制度,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信息发布制度,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问责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逐步形成以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农产品成本质量认证体系,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为核心的农产品质量监管长效机制。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增强。全省已制定各类农业标准2984个,建立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00余个,累计推广示范面积1000余万亩,覆盖农户190万余户。全省已建农畜产品质检机构中心59个,市场和基地检测点107个,为打造农产品品牌提供了保障。全省已被认定国家无公害农产品1784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984个、面积755万亩,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农产品1010个,省级以上农产品名牌增加到272个。全省农副产品出口创汇持续增长。连续多年列全国第三。2007年创汇额达72.3亿美元,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1/3。开通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保障农产品快速流通。2007年审核发放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的“绿色通道”车辆档案500多个,核发通行证500张,通行单据40万张,节约运输成本400多万元。同时,为绿色通道车辆免费签发通行凭证130多万张,减少鲜活农产品运输成本约9000万元。

(六)农业综合执法规范深化,法制对农业的保障力提升。我省农业综合执法已走过十年历程,依法行政不断深化。农业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开展执法绩效考核,完善投诉举报渠道,并举行专题论坛,研究探索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的新举措。据农业部门统计,2007年全年受理投诉举报1286件,办结1217件;调处农业生产事故400余起,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120万元。实行农资市场准入管理,强化对农业投入品质量的监管,通过开展“绿剑”执法行动,全年查获假劣农业投入品893.4吨,收缴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禁用农药4100公斤,挽回经济损失8316万元。随着农业综合执法的规范深化,全省已有36个市、县(市、区)建立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为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和纠纷调处,维护农民土地权益提供司法保障。深化村务公开和财务监管,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促进了集体经济的壮大发展。2007年全省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54亿元。上虞市还安排财政专项资金1000万元,优先扶持年可支配收入低于6万元的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通过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建设,有利构筑农民减负长效机制,有效遏制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乱收费、乱摊派和乱罚款,推进各项支农政策的落实,扩大扶持政策的增收效应。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本农田后备资源贫乏,质量有待提高。我省是一个经济发展较快而耕地后备资源相对贫乏的省份,保护耕地和保障建设的矛盾十分突出。2007年全省共受理各类建设用地项目1641件,面积42.56万亩,其中农用地33.27万亩、耕地23.7万亩;已批准1554件,面积36.66万亩,其中农用地28.54万亩、耕地20.29万亩。在实际中,大量荒山、荒滩、荒草地、园地等耕地后备资源已被开发充抵基本农田,低丘缓坡和滩涂围垦造地由于立地条件差,垦造难度大、周期长、投入高,所造耕地质量难以达到种粮标准要求。据有关部门对2007年度64个报国务院审批的建设用地补充耕地项目的实地踏勘,其中有一半的项目达不到要求;省审计厅对全省13个市、县(市、区)造地改田资金的专项审计调查,发现造地改田资金的支出仅占同期收入的50%。另据我省对17个县(市、区)开展标准农田地力调查试点工作情况报告,被调查标准农田面积234.48万亩,其中多年种植的农田为175.04万亩;按综合生产能力进行分等定级,一、二、三、四、五等田比重分别为5.2%、34.7%、42.3%、16.0%和1.87%。情况表明,由于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较多优质粮田,导致地力总体水平下降,一些标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离“吨粮田”差距较大。

(二)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沿海海塘、钱塘江等主要江堤需进一步配套完善,防御超强台风能力有待提高。山塘、水库除险加固任务仍然繁重,尚有近干座水库亟待除险加固。农村部分低洼易涝地区的排涝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工程标准低,有些地方老化失修,存在大量中低产田,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避灾抗灾能力不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任务依然繁重,部分河道“脏、乱、差”现象亟待进一步改变。水资源供需矛盾仍较突出,有的农业灌溉水库已成城市用水水源,应对特枯年或连续干旱年的供水保障能力有待提高。

(三)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仍需提升,农技推广与农业发展要求存在差距。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科教与农村对科技的需求衔接不够。农业科研自主创新滞后,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研发能力仍需提高;有些农作物种子受人掌控,影响了产业的自主发展。农技推广体制活力不强,人员进出困难。由于缺乏严格的考核、激励、竞争和淘汰机制,农技人员工作自主性和主动性不够,基层农技人员老化、学历偏低、工作经费不足、在岗不在位问题依然存在,农业科技推广受到制约;另外,从业农民老龄化现象严重,文化素质较低,科技应用水平不高。据农业部门反映,全省从事农业劳动力509.6万人,其中51岁以上的占53%、初中文化以下占97%,主要是妇女、老人,受专业技能培训少,对新品种、新技术缺乏应有的接受能力,影响了科技对农业增产增收的推动作用。

(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不快,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新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不快,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社会化、标准化、规模化程度较低。在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存在带动力不强的问题。台州市率先组建的农机化全程服务合作社和植保服务合作社等服务组织,由于其服务对象规模较小,影响了合作社的发展。土地流转缺乏有效经济手段引导,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制约了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的发展,影响农业创品牌和规模效益。2007年底,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为476.3万亩,仅占耕地总面积的1/5多。金华金东区曹宅镇反映,该镇虽然长年水果不断,但由于各类水果种植面积都不大,既创不了品牌,也卖不到好价格,经济效益差。当前,各地还反映,今年以来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人工费用价格上涨,粮食直补政策的效应几乎被抵销,农民特别是分散农户种粮的积极性仍然不高。

(五)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不够,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农业是弱质产业,比较效益低。近年来,各级虽然出台了许多强农惠农政策,但有的地方贯彻落实工作不到位。在农业发展中,建立健全金融信贷服务、推动农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不够,不同程度地存在农业贷款难问题;推动农业政策性保

险和互助合作保险工作力度不够,存在农业保险难、农民化解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的问题;发展现代畜牧业、设施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和市场建设等方面存在用地难的问题,影响了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

此外,调研中各地反映,当前农村还存在不少低收入农户,特别是在山区欠发达地区比重较大。这部分人所处基础差,增收难度大,后劲不足。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已超万元的宁波市,宁海县人均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达1.3万户。人口4.7万人,占农业人口的9.4%。开化县音坑乡,人均年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农户占总户数的23%,人口占总人数的23.4%。帮助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的任务还很艰巨。

三、几点建议和意见

我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各省区首位,要持续保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任务艰巨。现阶段,我省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农产品市场约束日益增强,农民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要求,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必须要有新思路,在发展战略、经营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必须要有新举措。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我们提出如下建议和意见。

(一)切实加强领导,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党中央、国务院从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在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要求出发,对加强“三农”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中央的政策措施与本地本部门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协调各行备业服务农业,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形成更好的舆论氛围和发展环境,推动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健全和完善农业法制,强化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和执法检查,深化农业综合执法,切实提升法制对农业的保障力。深入调查研究,转变领导作风,抓点做样,深入基层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以粮食为重点的农产品有效供给。我省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无粮不稳,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的头等大事。要进一步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在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中,当前要突出抓好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确保基本农田面积。加强1500万亩标准农田和3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制止全年性抛荒、减少季节性抛荒,优化品种,提高单产,坚持和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在落实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粮食最低保护价收购、粮食风险基金等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和调出量大的粮食核心产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加大土地流转,推进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采取有效措施,抑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加强监管,保障农资供应,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加强生猪、蔬菜、畜禽、蛋奶、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确保市场有效供给和价格稳定。要围绕培育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在种子种苗、标准化生产、质量安全管理、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作制度改革、生产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全面实施农技推广责任制,构建以公益性队伍为指导、社会化服务组织为补充的新型农技推广队伍,发展循环农业,推进我省农业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高效生态现代农业转变。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一批专业大户,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和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建设,加大金融、保险服务“三农”力度,充分发挥农民信箱、“农技110”作用。在抓好试点基础上,有序推进生产合作、经营合作、供销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服务体系建设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加快建立主要农产品预警机制,完善主要农产品应急预案。进一步落实粮食、食用油安全储备,在原有储备规模基础上,再充入10亿斤粮食储备,全面落实化肥、农药、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储备制度。

(三)切实加大农业投入,抓好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基础性的工作常抓不懈。当前要重点解决好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瓶颈性设施建设。实施好“强塘固房”工程,加强以海塘、水库为重点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总结今年林业抗冰雪灾害的经验教训,要切实加强林区作业道等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百万亩标准鱼塘建设工程”和“标准渔港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发展节水灌溉,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扩大设施农业建设。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三个高于”和“一个主要用于”即“2008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加大政府对“三农”的投入。完善对欠发达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县及县以下的资金配套办法。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路子,创新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个人、集体、外资等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项目质量监管、资金使用绩效的责任考核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优化农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从我省农民收入结构看,非农产业的收入已占70%以上,要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要按照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要求,着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要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做大做强农业十大主导产业,培育特色农业强县、强镇和强村,切实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效益。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对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构建农民创新创业新平台、营造农民创新创业新环境、提高农民创新创业新本领。要加大“中心镇培育工程”实施力度,加快农村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大力发展家庭工业、来料加工业,提高特色块状经济带动作用;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扩大创业就业领域;加强农民就业创业培训和服务,深入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百万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提高农民创业就业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

(五)提高扶贫开发水平,着力增加低收入农户的收入。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是农民增收的难点和重点。要以提高低收入农户致富能力和收入水平为中心,以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为重点,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切实做到以“扶贫重心下移到村,扶贫对象明确到户”为重点,建立“一户一策一干部”的帮扶机制,深入开展低收入农户的生产经营帮扶,下山异地脱贫和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进一步落实各级各部门扶贫工作责任制,加大政策扶持、区域协作、结对帮扶和社会参与力度,不断提高农村扶贫开发水平。

上一篇: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论文下一篇:中小学校园网络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