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企业市场营销策略论文

2022-04-25

[摘要]科技的不断进步推动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目前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并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企业的市场营销也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发生着改变,传统的营销方式并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当代企业市场营销策略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当代企业市场营销策略论文 篇1:

从市场营销理念看报社“事转企”

可以预见,报社转制后,假以时日,现在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报纸变“凤凰”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报社转型为企业是报业体制的一大改革和创新,根据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精神,报社不再有“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模糊形态,除了公益性报社作为事业单位保留外,意识形态属性不强的报社都必须转制为企业。

报社从事业单位到企业实体,不仅仅意味着身份的转换,其变革之深不亚于“脱胎换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无论是组织结构、经营方式、产品设计、市场营销,还是人力资源管理等,报社作为事业单位与作为企业的要求大为不同。对于非公益性报社,转制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建立现代企业运行体制势在必行。

笔者将从现代市场营销理念的角度,结合报业的实践,来探讨一下报社如何“事转企”、如何实现从“产品导向”向“市场导向”的转变等问题。

从行政定位到市场定位

现代市场营销理念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营销理论,其要义是企业从产品导向转向市场导向,以发现和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核心,与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等整个过程相始终,具体化为STP营销,即市场区隔、目标市场选择及市场定位;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等四项。

报社转为公司化运营后,首先面临的是定位问题。我国报社过去属于事业性质,其定位由所依附之行政机关赋予,一般为区域性或行业性媒体,报纸的名称多冠以某某省或市或县等。因而报社各有行政级别,有所谓“局级报纸”、“科级记者”的说法。报纸作为宣传工具,重视社会效益,忽视经济效益,由于报纸资金来源于财政,又享受行政垄断带来的好处,所以在计划经济时代无生存之虞。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对报社的拨款逐步减少,报纸不得不走向市场,需要自主经营、自负赢亏、自我发展,与所属行政权力机构也渐渐脱钩,经营性报纸的目标是在确保舆论导向正确的基础上偏重经济效益,此时的报社就面临着重新定位的问题。“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体制曾经对报业的发展起到过促进作用,但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这种体制的弊端也逐渐显现。

李长春同志曾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最大的障碍就是体制弊端,再具体说就是事业单位性质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体制弊端。这种事业体制没有办法市场化运作,只能靠国家;需要的人进不来,不用的人出不去,大锅饭、铁饭碗;没办法融资,不是经济法人,不是企业法人,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都实现不了。”

报社只有“事转企”,才能实现自主经营,才有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动力,才能制定合适的分配体制与激励机制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做强主体、壮大实力,进一步提高报社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报社企业化必然要求打破行政垄断,遵循市场营销的规律,从行政定位转变为市场定位。报社作为企业,其定位源于市场,报纸将再无行政级别之分,只有品牌有无、市场大小、品质高低等区别。报社企业通过市场调研,区隔市场,选择目标市场,并进行市场定位。所谓市场定位,指报社根据目标市场的竞争形势、报社本身条件以及消费者追求的关键利益,确定报社在目标市场上的竞争地位。比如,报纸的目标读者群是谁,与竞争对手相比,报社有何优势与劣势,拟采取何种策略来塑造品牌、占领市场,等等。

广州的南方周末即以市场定位而非行政定位取得成功。该报创刊于20世纪90年代,始为娱乐性的周末报,拘于南方一隅,后调整定位为时政综合性报纸,挥起舆论监督大旗,迅速崛起为一份有全国性影响的大报,不能不说是当代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凡是真正市场化的报纸,其生存与发展皆取决于市场定位,而非行政定位,且不局限于某一区域或行业。国外著名的报刊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除了名称之外,鲜见区域性或行业性特征的“痕迹”。可以预见,报社转制后,假以时日,现在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报纸变“凤凰”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经营性报社转型为相对独立的法人企业,只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重塑市场主体,才能彻底告别“亦官亦商”的状态,释放文化生产力。许多报社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体制下,事业与企业不分,满足于过去的行政定位,行政垄断不但没有消失,在局部地区反而加强了,于是产生了利用行政资源拉广告、推销报纸、有偿新闻、甚至买卖刊号等现象,各种不公平竞争手段层出不穷,报业市场经济体制难以建立。由此可见,报社转制为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亟需从行政定位向市场定位转变,进行差异化竞争,寻找属于自己的奶酪,才能塑造品牌,占领市场,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产品导向到市场导向

报业竞争愈来愈激烈,已经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决定报社生存和发展的不再是行政资源,而是消费者,即读者和广告商。报社转变为企业,就要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转变经营理念,从产品导向转向市场导向,也就是从“为制作而制作”转向“为市场而制作”,因为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为交换而生产”,报社也不例外。

报社从产品导向转为市场导向,就要加强市场调研,由“关门办报”到“开门办报”,从组织结构到人力资源,从产品生产到销售等进行全方位变革,即围绕消费者需求重新整合内容与渠道资源。报社的市场营销策略必须以预定的目标读者和市场定位为基础而展开,根据自身情况与竞争环境,制定一套合适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

我国报社经营理念滞后,许多报纸定位不明,低层次同质化竞争,由此带来报纸版面相似,谓之“千报一面”,报道内容大同小异,“大而全”或“小而全”,甚至连刊登的广告都差不多,可见,报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未能满足读者和广告商的需求。

在营销策略上,目前报纸定价偏低,广告竞争无序,发行大战频发,许多报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把报纸降价和赠送礼品当作促销手段。这些问题的背后,反映的是报社以产品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即“为制作而制作”。报纸频繁改版却更加趋同,只盯住报业同行,不太注重消费者的感受,这样报社与报社之间,尤其是定位接近的报纸之间,虽有竞争但竞争方式雷同,即“厚报+低价”,在办报内容和发行策略上彼此模仿,致使报纸内容重复、发行成本居高不下等。行业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又缺乏退出机制,就形成了事实上的行政垄断,报社对消费者需求无法真正重视起来。

随着报社转制为企业,传统产品导向的内向型组织结构已不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报社必须建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将报社从垂直型行政管理结构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扁平化学习型组织。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报社普遍采用行政机关的管理模式——金字塔式结构,权力集中在最上层,新闻采编业务是组织结构的中心,忽视经营管理;即使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体制下,报社的组织结构设计还是产品主导模式,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过于强调报纸编辑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分离。比如许多改制上市的报业机构,只将广告、发行等经营业务打包上市,而核心的编辑业务仍游离于上市公司之外,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负面影响。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对报社的事业性质与企业性质认识不清,许多报社将编辑业务与经营业务分割为相互隔绝的两大部门,因为采编部门无需考虑市场的反应或需求,实际上就形成了报社以采编业务为主、经营业务为辅的局面。报业市场化改革的不彻底,甚至造成采编部门、经营部门两张皮,互不买账,内耗严重,“各拉各的车,各吹各的调”。

市场导向要求报社的编辑、发行、广告都要围绕市场需求,不能单打独斗,或者过于突出采编、发行或广告某一方面的重要性。以组织设计而言,必须处理好采编、发行与广告业务的关系。从理论上讲,报纸的编辑权与经营权相对独立、相互制约是必要的,但在报业经营过程中,它们作为报社两大基本的业务,应是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关系,是不能分割也无法分割的。报社只有采编、发行与广告“三轮驱动”, 既分工又合作,协同作战,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适应报业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需要。南方都市报2003年末进行了管理体制的大胆改革,贯彻三轮驱动模式,取得了成功,该报主编庄慎之认为,改革最重要的变化是提升了经营部门即发行和广告部门在整个报社中的地位,也就是要“真正实行采编、发行、广告三线并重模式,把发行、广告部门的地位提升到跟采编同样的水平上来……”

报社“事转企”,还要求改变传统行政机关式的人事管理方式,建立市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在报社内部营造一种健全的竞争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体制下,同一报社的记者、编辑,或干部身份,或合同工身份,同工却不同酬,如何能够调动积极性?报社转制后实行全员聘任制、合同制,这种不公平的“身份管理”有望彻底消失。报社要激发活力,必须对人事制度和激励制度进行改革,包括竞争上岗、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等。

人事改革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对事业单位编制的人员冲击最大,为了平稳过渡到新机制,转制报社可以采取“分步走”、逐步到位的策略,即从“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最后过渡到全部采用新办法。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上海建桥学院文化传播系副教授)

作者:钱晓文

当代企业市场营销策略论文 篇2:

互联网金融时代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摘 要]科技的不断进步推动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目前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并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企业的市场营销也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发生着改变,传统的营销方式并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文章主要探讨互联网金融时代企业市场营销的策略,根据时代发展的情况,分析企业市场营销的变化和挑战,总结出满足互联网时代发展要求的企业市场营销发展路径,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企业市场营销;营销策略

1 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的出发点是消费者,企业必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进而不断提升企业市场销售总额推动企业发展的一个过程,并且市场营销需要企业不断的跟随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的策略或状态以满足变化的需求才能保证市场营销给企业带来有利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企业的种类和市场的模式众多,因此企业必须清楚的了解自身产品的优势以及定位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以立足不断扩大的发展的市场。传统的企业市场营销模式忽视了消费者的需求,主要以企业自身的发展为主,从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四个方面来实施市场营销。但是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下,消费者是市场的主体并且能够与商家直接进行沟通,所以传统的市场营销策略并不能完全适应当代互联网市场的发展,必须不断开拓获取科学的营销策略才能让企业适应市场的需求。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下,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应运而生,在传统营销策略的基础上,发展到以客户、成本、利润和沟通四个层面的要素,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2 互联网金融时代下企业市场营销的新挑战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往多元化方向发展,并且对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下企业市场营销遇到的第一个新挑战就是消费者的需求,传统的营销是从产品出发开展营销的,但是仅仅关注产品已经不能全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营销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当前的市场营销应该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全面分析客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再制定出合理的营销策略。如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互联网,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产品的特性,寻求新颖独特个性化的产品,消费者需求的层次分化不断增大且个性化需求也不断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也影响着产品的销售,不仅需要产品有一定的质量保证,也对产品的舒适度越来越重视,便捷网络能让消费者快速的获取到自己需要的商品,所以消费者的需求已经成为影响产品销售最主要的因素。

要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仅需要拓宽产品的种类,还需要重视产品的质量,企业需要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开发新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及时完善制作流程和生产工艺,保证产品良好的功能和性能。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消费者能够便捷的从网络上搜索自身需要的产品,除了关注产品的性能,还会通过各项对比选择高质量的产品,因此企业必须关注产品生产的质量,重视产品的开发以生产出高质量的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这是当前企业市场营销的基础。另外,在消费者需要的快速变化下,企业市场营销又面临另一挑战:积极推动产品创新。企业必须重视产品的创新才能在庞大的市场中获得一定的位置,所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和市场的需求制定合理的与产品创新相关的市场营销策略。一方面企业可以对自身原有的产品进行改进改良;另一方面可以持续地投入研究全新产品的精力,通过不定的周期和创新效果带来丰富多样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也增强了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3 互联网金融时代下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3.1 制定合理的企业市场营销战略体系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市场与传统市场有很大的区别,提升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首要一步是,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和市场的需求制定合理的企业市场营销战略体系,要明确不断的提升自身产品去发展客户并且维持好客户,推动市场营销策略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首先,企业应该观察市场发展的趋势,根据趋势给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机会,减少问题和不利影响的产生,根据市场的变化去挖掘潜在的机会,全面了解当前的市场。其次,在明确市场环境的趋势后,要分析市场需求,树立良好的消费者需求观念,收集并分析消费者的需求,从这个角度出发结合企业自身的优势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加强对产品种类、质量以及创新的提升,增加企业产品的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科学化系统化的市场营销战略体系是企业在当今互联网金融时代下的一个基础部分,企业要及时制定市场战略方向和目标,也要对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具体措施制定详细的规划。

3.2 实现传统营销模式和现代营销模式的过渡和融合

虽然互联网金融时代下的市场与传统的市场差异较大,营销模式也存在着巨大的区别,但是企业的市场营销离不开传统的市场营销策略,两者需要相互结合,进行科学的整合,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建立起全面完善的市场营销策略。传统营销是网络营销的基础,网络营销以此为基础展开发展和创新,所以要汲取传统营销策略的精华,将两种营销模式科学的融合在一起。网络市场能够为消费者带来及时且广泛的产品信息,时效性大大增加,但是目前仍有很多偏远地区或一些群体不使用网络,很少接触网络市场,加之传统的营销模式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加直观的感受,因此仍有很多消费者会选择亲和力较强的传统营销。因此,企业要实现传统营销模式和现代营销模式的合理过渡和融合,在不同阶段开展不同的营销方式,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利用两种营销策略的优势互补累积更多的消费者。

3.3 发展创新市场营销的渠道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网络技术不断产生,为市场营销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会。大数据能够对消费者在网络市场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分析,从基础的地区、年龄、性别等信息到消费相关的信息进行提取分析,得出消费者的具体需求与爱好,企业便可以根据这一计算实施精准的网络营销,不断拓展产品市场的营销渠道。这样的精准营销对大数据有着一定的要求和依赖,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标签及分类,根据消费者的使用情况形成与客户特征有关的标签,根据标签实施与适合产品的匹配,为消费者提供精准的产品。大数据只是互联网技术中的一个部分,企业要及时关注技术发展,结合市场发展情况,不断创新市场营销渠道。

4 结语

总之,互联网金融时代下企业市场营销策略需要不断的完善,网络技术在快速发展,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企业要制定合理的市场营销战略体系,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不断优化营销模式,创新市场营销的渠道,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以良好的市场营销策略推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敏.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J].商场现代化, 2018(16):46-47.

[2]胡晶.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策略创新思考[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 2017(12).

[3]宋子牛.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市场营销研究[J].中国市场,2018(35).

[作者简介]朱昱霏(1986—),汉族,河南西峡人,本科学历,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国贸、电商。

作者:朱昱霏

当代企业市场营销策略论文 篇3:

企业市场形象设计

摘要:企业市场形象设计是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当代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企业形象 设计

0 引言

在当今的社会经济活动中,任何企业都无法回避竞争。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也是市场的法则。竞争促使企业面向市场,在营销策略上重新设计,以更开放的姿态进行公众传播与顾客沟通,重新塑造企业形象。通过企业市场形象设计,不仅要充分体现企业的经营理念、文化特质、服务内容、企业规范、服务方向等等,而且还要充分体现一个企业的实力所在,向顾客表达企业的市场定位,吸引目标顾客,刺激目标顾客的购买欲望。企业市场形象设计是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当代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主要内容。

1 企业市场形象设计的作用

1.1 良好的企业市场形象能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在竞争对手不断增多的大环境中,企业需要争取社会公众的信赖与支持,需要金融机构的帮助,需要协作单位的有利配合,需要政府提供各种支持等等,以此形成竞争的优势。这些都需要企业具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否则,企业在对外开展全方位的公共关系活动中,必然会受到种种阻碍。

1.2 良好的企业市场形象可以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市场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企业之所以有良好的市场形象,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有一套系统的、先进的经营理念。这不仅为企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企业员工心情舒畅地工作、提高员工的凝聚力,而且还有利于招徕更多的人才进入企业,为其开拓新的事业。

1.3 良好的企业市场形象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创造名牌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同时,消费者也需要名牌商品的引导。因为名牌产品信誉好、直名度高、领导新的消费潮流,追逐名牌也自然成为时尚。企业能否创立和保持住名牌商标,是关系到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取胜,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大事。因此,创造名牌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所重视。

2 企业市场形象设计的原则

2.1 坚持战略性的原则 企业市场形象设计是现代企业形象战略,它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和策略性的特征。企业市场形象设计应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它绝非是1-2年3-5年的近期规划,而是企业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具体发展步骤和实施策略。

2.2 坚持民族性的原则 “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企业市场形象设计是从企业发展方向、经营方向上设计与规划自我,它的创意、策划、设计工作的基础应该立足于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消费心理、审美习惯、艺术品味等等,才有可能为公众所认同从而获得成功。

2.3 坚持个性化的原则 企业市场形象设计是企业为塑造完美的总体形象在企业群中实施差别化的策略,重要一点就是要求企业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独具一格的特质,不能“千人一面”。

2.4 坚持整体性的原则 企业市场形象设计可通过企业理念、企业行为和企业视觉三个方面来体现。这三方面不是相互脱节的,而必须表里一致,协调统一,外美内秀,才是值得称道的。

3 企业市场形象设计的程序和内容

企业市场形象设计就是策划人员在对企业外营销环境调查分析及利用各项有效的基础上,运用有关企业市场形象策划的理论,按照科学的程序,对企业的市场形象做一个长远而整体的设计。企业市场形象设计可按以下程序操作:

3.1 对企业市场形象的调查与分析 企业市场形象的调查、分析就是通过对消费者、公众的调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改善形象、重新设计形象的依据。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总体形象,即人们对企业的认知、信赖和好感。二是具体形象,即人们对企业某一方面的评价,如对产品质量的满意,对服务质量的认可,对企业信誉的肯定等。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①企业的知名度=对企业认知的人数,被调查的总人数*100%;②企业的美誉度=对企业信赖或有好感的人数,对企业认知的人数*100%;③对企业品牌的调查:④对企业产品的质量、款式、价格的调查;⑤对企业营销环境及服务包括售后服务的调查;⑥对企业产品的发展前景的调查。

3.2 对企业进行市场形象定位 这是企业市场形象设计的关键。随后进行的各种形象设计都是根据企业市场形象定位进行的。市场上顾客的需求是复杂多样的,根据地理、人口、心理和行为等特征把顾客分为若干部分,把市场分为若干个细分市场,一个细分市场对应着一部分顾客群。企业根据这种划分及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集中力量提供服务,以满足和赢得目标市场的顾客。目标市场市场形象定位是指根据市场的竞争情况和本企业的条件,确定本企业形象在目标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就是要在目标顾客的心目中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特色,赋予一定的形象,以获得顾客的认可和好感。不同的市场形象定位对应着不同的企业市场形象设计方案。

3.3 企业市场形象方案设计 企业市场形象设计要富创意。对有关企业的标志、名称、标语、主题广告、品牌、战略等进行战略开发,并达到“独特化”的要求。通过一系竞争地位列的前期市场调查工作,设计人员根据市场的消费者、竞争者情况和本企业条件,依据企业市场形象定位,来制定企业市场形象方案。在这个方案中应该包括一个重要的思路,那就是思考未来,把握未来,创造未来。因为企业市场形象设计不应该仅仅是一个短期行为,而是着眼于未来,应对未来的市场竞争。

3.4 设计方案沟通 初步方案确定之后,要针对已设计的方案进行广泛的沟通与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设计者应将已设计的方案与企业决策者及相关管理人员交流,进一步了解最高决策者的意图,使方案设计更符合实际。

3.5 设计方案调查 设计方案都是以一定的时间为基础,在这一定范围内,营销环境往往会发生变化。另外,通过与企业决策及管理人员沟通,原先设计的方案也可能会出现不合理的地方。因此,设计者要视情况对设计方案做出适当的调整,以确保方案的可靠性。

3.6 方案实施反馈控制 设计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必须及时查清原因,商量对策,实行有效的控制,以不影响方案的实施。

4 企业市场的形象方案设计

企业市场形象指顾客、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整体评价。企业形象的构成因素相当广泛,如果从企业市场形象的识别角度进行分析,可将其分为三个方面,即企业的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

4.1 企业理念识别,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企业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准则和文化观念,以及由企业价值准则和文化观念决定的企业经营方向、经营思想和经营战略目标。

企业的理念识别的外在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企业的座右铭、企业口号、生产者与经营者的宣言等。对一个企业来说,拟定一些简洁凝练的基本口号,提炼出其理念的独特表述,具体形式有:宗旨式、目标式、要求式、倡导式。

4.2 企业行为识别是企业理念的行为表现,包括在理念指导下的企业员工对内和对外的各种行为,以及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行为。

企业行为识别外在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营销人员的仪表风度、营销人员的服务态度、商品的售后服务等。

4.3 企业视觉识别是企业理念的视觉化,通过企业形象广告、标识、商标、品牌、产品包装、企业内部环境布局和厂容厂貌等媒体及方式向大众表现、传达企业理念。

在当代,世界已步入依靠企业形象赢得市场的时代,很多先进企业都把塑造良好企业形象当作顺利实现经营目标,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进行企业形象设计与开发。力求树立一种公众喜欢的企业形象。由此,企业形象设计已成为企业必须开发的“第四资源”。

作者:朱燕萍

上一篇:国际会展中心工程设计论文下一篇:农业垦殖环境恶化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