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体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政课程,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微思政”作为一种教育形式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融入的作用。“微思政”以在细微处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为特点,以显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贯彻“三全育人”的任务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教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体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语体教学管理论文 篇1:

理工科院校外语专业发展路径思考

摘 要:文章从俄罗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出发,阐述了理工科院校外语专业的发展定位与特色,并提出了理工科院校外语专业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外语;路径

大学通常分为研究型、学术型,教学型、应用型,不论何种类型的大学,都应有超前思维和战略思维,在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同时确定自己的方向。大学的意义在于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创造社会发展需要的文化内涵。大学在凭借其知识、思想、智慧、人才和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1]。“任何一所高校的办学模式实际上都是由多种具体模式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不同构成要素或要素间不同的排列次序与空间配置,使各种模式显示出不同的功能,适应不同的条件与需求。”[2]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及创新型人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驱动,中国在2014年提出要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全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半数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众多普通本科院校的共性选择。我们可称之为高等教育的“应用型”转向。与此同时,中国的紧邻、战略合作伙伴——俄罗斯参考欧洲国家应用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本国经济发展需要大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现实,大力开展应用型学士培养计划, 预计2018年前,应用型学士毕业生应当占(大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总数的 30%—40%以上[3]。这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应用”转向有很多契合点,两国应用教育合作有很大空间。

工科的特点在于应用,外语专业培养的也多是语言应用人才,将来主要从事语言服务行业,工科院校的外语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方能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教育改革的总体需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185所理工科大学设有外语专业[4]。如何与文科院校外语专业、外语类大学的外语专业竞争?工科院校的外语专业将以什么特色赢得社会的认可、生源的选择?这是每一个外语专业教师和教学管理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俄罗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俄国有许多教育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19 世纪俄国政府强调教育优先,并立法保障全民教育;用“预防教育”代替“修正教育”;19世纪60年代俄国政府试图取消体罚;19世纪末教育界提出取消中学的计分制,以此向生命教育的方向推进……[5]当前的俄罗斯也非常重视培养具有较强实践技能的高技能人才。2005年以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创建企业型大学”是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政府鼓励大学创立企业,与公司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和研发。2009年俄罗斯联邦公布了培养应用型学士培养计划,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开设的专业主要包括机械工程、材料科学、化学和生物技术等优先发展的专业领域。这些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中,突出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实践、生产实践等课程要占总学时的 50%及以上,生产性实践知识的教学由企业派出经验丰富的高学历人员承担,确保学生的职业技能……这些办学经验都能给我国高校“应用”转型提供了一些借鉴。针对理工科院校外语专业的发展,俄罗斯高校外语“专业化”课程设置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二、理工科院校外语专业的发展定位

专业发展的方向必须要“依据以国情和校情为基础、以学科发展为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6]进行选择,一旦确定,要坚持自己的方向,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外语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应用型专业,在应用型理工科大学里求得生存和发展应该利用好“理工”的特长,培养懂得理工科基础知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是专业生存与发展的路径,更是市场所需、国家战略所需。

以地处哈尔滨的黑龙江科技大学为例,其俄语专业起步较晚,依托中俄合作办学的基础于2007年创办俄语专业。为了整合所有的俄语师资力量,俄语专业置于国际教育学院统一管理。面对省内诸多强大的竞争对手,如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黑河学院等或强大或有特色的俄语办学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的俄语人充分思考和调研,发挥本校工科特色,依托对俄教育合作的基础,将俄语专业的发展定位为:依托国际合作办学,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优质的教师资源,充分利用工科院校长线专业矿业及机械等学科特色平台,结合本省市的地缘优势,深入开展“3+1”(中外双校园)模式培养,培养以外语为特长,并向工程技术领域交叉学科拓展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外语专业人才[7]。这一专业定位充分考虑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的地缘优势,结合本校的工科特色專业,努力培养文科专业里的工科人才、工科专业里的外语人才。这个经验值得国内同类院校借鉴。

三、理工科院校外语专业的发展特色

理工科院校外语专业的发展一旦结合本校理工科的特长专业,就能确立与文科类、综合类院校外语专业不同的人才培养特色,这些具备双专业知识背景的毕业生就业出口会比仅懂外语的文科毕业生更加畅通。理工科院校的外语专业与本校工科特长专业结合可以产生两套培养模式:“外语+工科辅修专业”和“工科专业+外语二学位”,构成理工科院校外语专业的发展特色。

(一)外语+工科辅修专业

“外语+工科辅修专业”,即理工科院校外语专业的学生以外语学习为主,并辅修1门本校的工科专业。学生用四年的勤奋努力,结合学习过程中各种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打造出“工科外语人”,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经贸、矿业、机械、材料等方面的翻译工作。

具体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在宣传方面,外语专业的招生简章上突出学校的“外语+专业”培养模式,使学生填报志愿时就做好学习两门专业的心理准备。外语专业学生从第二学期开始,每学期选修1—2门相关专业基础课。若与本专业课程冲突的,可以采取自学选修课基础理论教材,每学期必须完成一本(无上限)专业基础课教材的自学或选修。在校期间可选修6—8门基础理论课,在学习外语专业的同时,学习一门工科专业的入门知识。工科专业可为外语专业学生配备专任教师,讲述入门、导论知识,以概论的方式介绍知识面;如果不具备配备专门教师的条件,应适当降低考核难度,以开卷或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学生考核通过,获得该专业的学位证。那么该生毕业时就是双学位,具备更多的竞争优势。

同时,还应优化外语专业的课程结构,完善“外语+工科辅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利用外语进行科技和商务沟通的能力。如黑龙江科技大学开设了“经贸俄语”、“国际贸易实物”、“科技俄语阅读”等课程,专门对学生进行相关专业的俄语训练,新增设的科技和经贸类课程可辅助二学位的学习。

(二)工科专业+外语二学位

目前,我国的英语教育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到学生进入大学,英语的语言基础已经很扎实,如果大学期间仅将英语作为公共必修课,修满学分就放弃,与国家而言是十几年教育资源的浪费, 于个人而言是时间和智力的巨大浪费。这些学生若能辅修英语专业的二学位,进一步提高外语语言水平和应用能力,将是对个人第一专业的有力补充,正如俄罗斯著名语言学家A.A. Pыбкиная所言,“外语不只是大学本科教学中需要应该掌握的一门课程,还是职业开拓技能的手段”。掌握外语,才能在地球村里,更好地参与国际交流或国际竞争。

小语种以俄语为例,我国开始俄语专业的高校约140多所,在校生约2万名,主要是零起点学生;全国开设公共俄语教学的高校约120所,在校生近1.2万。这1.2万名学生多数从中学开始学习俄语,具备较扎实的俄语基础。进入大学后,他们主修的专业是非俄语,如果充分发掘这部分学生的外语潜力,每年从公共外语的学生中挑选外语能力强的同学辅修外语专业第二学位,培养“专业+外语”的学生,充分发挥外语专业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既可发展俄语专业的二学位,也是对国家人才培养的巨大贡献。

再以黑龙江科技大学俄语专业为例,他们尝试与理工科专业实现相互开放选修课,即向外语专业学生开放选修课的学院,其学生也可以来选修俄语专业课程,实现他们的“工科专业+外语二学位”,提高理工科院校学生的外语能力,强化其“应用型”特质,增加其未来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外语专业还考虑为本校优势理工学科的优秀学生开设零起点第二外语课,或英语提高班,便于他们以后出国深造或扩展其未来就业面。目前国家留学基金委为国内各层次的学生提供多种赴国外留学的项目,可以鼓励“专业+外语”的优秀生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赴国外留学的机会。

四、理工科院校外语专业的发展路径

确立了发展方向和专业特色,具体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还需要多方面资源配合。教学环节的完成离不开教师、教材和教学法,师资转型与能力提升、教材建设跟进,教学方法调整是理工科院校外语专业发展特色的保障。

(一)提升教师素质与能力

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和学术水平十分必要。“应用型”大学急需“双师型”教师来培养“职业性、专业性、基础性”的复合型人才。外语专业的教师通常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局限于语言学的理论和应用,缺乏工科知识背景。而工科专业的教师外语水平也不足以直接教授学生学习专业外语。

高校“应用”转向过程中,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双师型”队伍是重要任务。可以从3个方面入手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1)选派有意愿学习的教师去相关工科专业听课学习,3—4年培养2—3名懂得相关知识的教师,可以讲授《科技外语》,可以在基础课上向学生渗透工科思维方式、工科简单知识。(2)选派教师深入语言服务企业培训,获得市场服务的应用经验。(3)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专家做高校的兼职教师或学生实习、实践的导师。充分利用大学期间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真正去锻炼动手能力、应用能力。

(二)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即课本,课本是教学之本。教学改革的基础是教材建设。以传统学科分布、知识架构为导向编写的教材,不能满足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教学需要。目前还缺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配套的成熟教材。理工科院校的外语专业可以考虑结合自己的校情自编讲义,逐步推广。针对“外语+工科辅修专业”方向的学生,应适当压缩语言课理论教学的内容,提取核心知识点、语法结构、篇章知识、修辞知识精讲多练。同时将语法讲解的实例更换为科技语体的例子,增加学生相关专业术语的外语表达、科技外语句型的积累和训练,形成自编讲义,再逐步向市场推广。针对“工科专业+外语二学位”的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语言水平结合其工科专业的相关词汇、科技语体的材料编一套简明外语教程,为学生未来去国外进一步攻读学位奠定语言基础。俄罗斯专家 H.Д.Гальсков认为,“在专业材料的语言学习中,学生的语言知识与专业知识都获得了成功。‘专业化’外语课程是专业知识和社会发展方向的有效结合”[8]。

(三)创新教学方法

外语知识的学习更多在于学生的勤奋训练,曾经有外语教师说,“外语不是教会的,而是學会的”,意思是单靠教师课堂的讲解很难让学生内化知识,必须靠学生勤奋的“听、说、读、写、译”的训练。而“外语+工科辅修专业”的学生则会更加辛苦,因为他们每学期必须完成一本以上基础理论课教材的自学和选修,在打外语基础的同时,还要学习一门工科专业的入门知识,所以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媒介学习十分重要。目前MOOC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从美国发起席卷全球,也为学生学习第二、第三专业创造了便利条件。

互联网时代是信息高度发达,知识容易获得的时代,这个时代对每一位教师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教师职责的重心已经从知识专递转向开发学生的应用能力、教会他们学习方法为主。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进程与状态,教学方式也更加多样化,教师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可以在网上写作业,教师可以在网上批改和答疑。网上的教学“过程”跟踪有利于检测学生的训练质量。

工科院校的外语教师可以尝试把相关专业术语和句型渗透到精读课里,督促学生积累工科外语词汇,每日给学生一个专业术语、一句科技语体表达式。外语表达由教师教授,汉语内涵及专业外延让学生查阅,再轮流在课堂上讲授,这就是所谓的“翻转课堂”,变“教师教”为“学生学”,以学生为中心。阅读课、翻译课也都可以采取类似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社会在进步、技术在发展,社会职业需求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不少职业成为过眼烟云,更多职业在市场竞争中扑面而来。但是无论何时,语言服务这个行业都不会消失,应为语言是文化沟通的基础,只要世界存在多样的语言,就必然需要从事语言服务的人才。机器翻译永远不能完全代替人工翻译。中国的外语人才很多,但是既精通外语,又懂专业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却是市场急需的。工科院校外语专业结合本校优势专业,形成自己的“外语+工科辅修专业”和“工科专业+外语二学位”的特色,将会处于教育竞争市场的不败之地。因为国家经济发展永远需要工科长线专业的人才,如矿业、机械、电子、材料等。以俄语为例,东北地区与俄罗斯有地缘优势,双方的合作与发展也需要略懂这些专业的俄语人才,培养文科里的工科人才,工科里的外语人才是21世纪工科院校发展的亮点。顺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培养人才,永远是正确的方向。人尽其才,才是“人才”,否则也失去教育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振天,吴景深.如何缩短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 [N].光明日报,2014-11-25.

[2]董泽芳.现代高校办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分析[J].高等教 育研究,2002,(3).

[3]杨刚要.俄罗斯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经 济研究导刊,2015,(23).

[4]甄艳华.理工科院校如何办好外语专业[N].光明日报, 2008-10-22.

[5][俄]科兹洛娃,奥夫钦尼科夫;顾俊玲译.19世纪俄国 政府在普通教育领域的倡议[J].黑河学院学报,2016,(3).

[6]张丽娜.高校办学模式基本问题探析[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6).

[7]黑龙江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俄语专业2014版培养方案 [R].2014.

[8]H. Д. Гальскова.Coвpeмeнная Meтодика обучения иностранному языку:Посо-бие для учителя[M].M:AP КТИ- Глосса,2000:165.

作者:顾俊玲 高郁

语体教学管理论文 篇2:

浅谈“微思政”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度融入

摘    要: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政课程,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微思政”作为一种教育形式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融入的作用。“微思政”以在细微处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为特点,以显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贯彻“三全育人”的任务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本文从微思政的内涵、微思政融入教学的现实困境、微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路径和微思政融入课堂的意义等方面展开研究。

关键词: 微思政    高校    课程思政

一、微思政的内涵

微思政,顾名思义,是从细微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思想政教育,实现“三全育人”的要求。微思政从属于“课程思政”的范畴,是将除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全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加以优化,以显隐性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微思政是挖掘大学生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且将之充分利用的一种全方位进行思政教育的模式,与灌输式教育不同,更具有亲和力和吸引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集中的、灌输式的教育,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作为大学课程中的一小部分,在占大学生课程中很大比例的专业课程中是不可忽视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专业课程占据了学生大部分时间,只有在专业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微思政的主阵地是专业课程,通过专业课进行优化课程设置,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微思政的优势,即从细微处进行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之,微思政即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与思政课程相互补充,以显性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融入专业课堂教学各环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推进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微思政作为课程思政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完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的教育任务。

二、微思政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的困境

目前微思政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存在一些困境,在教育载体、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

第一,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的新媒体教学及在媒体学习平台建设中融入思政元素还有所欠缺,因此需要提高将思政教育融入整体专业课教学的建设水平。新媒体在当前教学实践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工具,可以借助新媒体将专业知识和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相结合进行思政教育。

第二,当前专业课教师缺乏扎实的思政能力、意识。微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对于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能力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思政基础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将思政教育内容与专业课知识传授相结合,润物细无声地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与专业知识浑然天成地成为完整的课堂内容。当前高校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能力和基础不够扎实,不能灵活将课堂教学内容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与本学科专业知识相结合,将其融入课堂的点点滴滴。

第三,当前专业课程重视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缺乏重视,导致学生的思政素质提高缓慢。专业课程中的专业知识学习几乎占据学生全部时间,其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无法被深入挖掘,等待教师深挖其中隐藏的思政教育材料和案例。

第四,課程的考核方式缺少“德”的环节。在缺少考核“德”的专业课程中融入微思政的实效性难以被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容易松懈对课堂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把握,缺乏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意识。没有具体的规定和硬性要求,难以强化教育教学过程中微思政融入专业课堂教学的广泛性和深入性。因此,在专业课教师课堂教学当中需要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中加入思政教育元素,并对课堂教学进行管理和评价。

第五,当代大学生的认知和行为体系已经发生了变化,微思政的融入存在不能贴近青年学生实际生活的困难。当代大学生总体素质较高,总体上政治关注度增强,理想信仰坚定,思维广泛活跃,网络参与度强,是网络的主力军。当前大学生存在一些问题,随着改革开放,当代大学生思想受到影响,出现了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需要适当的教育引导。

三、微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方式,使各种方式相互协调,同向起作用,充分结合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系统功能。

(一)微思政教学中加强新媒体建设

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要求是根据新的情况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新媒体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对于当代大学生更具吸引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深度结合新媒体等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的教育途径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信息碎片化的环境下,要求教师抓紧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将专业知识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结合,通过新媒体等途径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思想政治素养,通过新媒体等教育载体将专业知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进行具体化和生活化加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和交互性,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全面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微时代”的发展下,借助新媒体等“微载体”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微思政”已经成为日趋发展完善的教育方式。

(二)微思政内容的强化

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了:“思想政治是很重要的,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坚持课堂上的引导,在教学生专业课书本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①在专业课程的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可以提取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其与专业知识传授以显性隐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例如在专业课程学习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教学,将思政教育完全融入教学的方方面面;例如在各专业课专业知识中有机融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利用辩证法等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系统地消化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

(三)教师思政素质的提高

当前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能力和基础不够扎实,需要教师增强思政教育意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思政能力。根据高校专业课的知识结构、课程作用要求和热点内容,高校教师要自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用自身真学真信带动学生真学真信。对于微思政融入高校的要求要落实到位,呼吁各高校充分重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教师作为传播先进文化思想的主体,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个媒介,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首先,专业课教师要增强思政教育意识,要在任何场合坚定维护党的执政,传播先进的文化思想,充分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时刻关注国家时政等结合专业课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其次,教师要提高微思政教育能力,润物细无声地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

(四)微思政教育监管评价机制的完善

当前强调在专业课程中贯彻融入思政教育,为了将微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育教学全过程,需要加强对教师在专业课堂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实效的监管,推出符合课程体系要求的监管评价体系。加速转变高校教师的教学考评机制与学生学习考核结构是当前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提升的关键环节。一方面,要设置在教师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考评机制,根据教学大纲考察融入的程度,设计相关量表,让教师重视当前环境下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变化。另一方面,要调整学生学习考核结构,引导学生积极自发形成对专业课程当中思政教育元素的发现和思考,将来从事专业工作时作为德才兼备的人才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有扎实思想政治素养的新一代青年。

(五)微思政教育贴近学生实际的优化

“微思政”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运用学生熟悉的话语体系进行教育引导。在专业学科教学中将专业课程知识和学生生活中关注的热点问题相结合,融入微思政,使学生学习专业课知识时可以与实际联系起来,同时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可以根据当前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课前三分钟的讨论学习,引发学生思考并且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教育,从而加强微思政的教育影响。在课堂中运用学生熟悉的话语体系进行专业知识传授,可以结合专业课堂中与专业相关的问题与学生进行微思政的教育影响,例如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教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专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们能够借助马克思主义哲学工具更好地进行专业知识学习。

四、微思政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的意义

(一)加强高校“三全育人”实效性

高校的目标是培育人才,在当前形势下加强高校“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实效性。微思政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补充教育手段对于高校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地位,与思政课协同发挥作用。需要利用好专业课堂融入微思政,确保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将“三全育人”作为主线,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相结合,围绕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三全育人”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传输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

(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要求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要求。微思政作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是不可或缺的。高校在承担起传授科学技术知识任务的同时,不能忽略承担学生思想教育的责任,切实教育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青年。高校所有课程當中都包含“立德树人”的基本功能,而不能只依靠思政课程进行思想素质方面的教育。“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中心环节,一定要将其融入高校所有课程当中,将微思政贯穿于高校全部课程。

(三)保障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高校作为培养祖国未来栋梁的首要担当,更要把大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落到实处。高校各个课程都应当贯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坚定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成为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新时代青年。在高校各类课程中融入微思政,实现全方位育人,可以有效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积极作用。

(四)顺应网络信息化时代潮流

当前信息化时代日趋成熟,网络普及,新媒体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载体日趋成熟。高校要顺应时代潮流,迎接时代的挑战,将微思政融入课堂教学,运用新的教育载体,通过线上线下的灵活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地进行教育教学。例如应用网络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微课堂、慕课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微思政教育功能;建立网络信息平台,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让课堂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新颖灵活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强课堂吸引力,抓住青年学生的兴趣点,更好地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课堂活跃起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五)贴近学生实际

在学生学校学习过程中,专业课程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在专业课堂教学中融入微思政,更加贴合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兴趣点。由于将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整合到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微思政教育与学生的专业学习息息相关,因此学生能更积极地接受其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微思政,能够更加贴合学生实际,使学生在课堂中既能够学习专业知识,又能够达到良好的微思政教育效果,引导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注释:

①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85.

2018年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微思政”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研究。

作者:王金霞

语体教学管理论文 篇3:

基于三语认知对比的边疆民族地区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基于民族地区英语教学及研究现状,本文旨在论证基于三语认知对比的民族地区英语教学模式的理论可行性,进一步初步探索适合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模式,并指出此举之意义。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英语教学;认知语言学

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越来越重视,民族地区教育问题也越发突显。英语教育问题不仅是个普遍性问题,也是民族地区的特殊问题。民族地区由于地区偏远,学习者受到母语、汉语的多重影响,英语学习和教学问题一直未得到实质性进展。

上世纪80年代认知语言学的兴起,给语言研究和教学带来了崭新的视角。从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出发所开展的教学研究也蓬勃起来,但鉴于少数民族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少数民族英语教育的认知范式研究一直置之高台,鲜有人问津。因此,从民族学习者自身特殊性出发,探索三语认知对比模式下的英语教育模式不乏是一次崭新的尝试。

一、理论可行性

(一)对比认知语言学范式

基于三语认知对比的英语教学模式可遵循对比认知语言学范式,从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汉语界关于母语的研究成果,对比英、汉与少数民族语言的共性和差异性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揭示其背后的认知机制和认知理据。三语对比需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对比遵循科学性原则,尊重不同文化、语言事实,从现实的语言中提取语料,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它们进行对比研究,并进行详实的解释与说明。第二,遵循理论性原则,注重三种语言不同文化和语言事实的对比,得出指导少数民族外语习得及教学的理论和方法。遵循方法同一原则,坚持对同一语言现象采用同一对比方法。第三,遵循语体同一原则,从属于同一语体的语言现象中提取语料,进行对比研究,力求获得高可信度。不刻意追求形式化,也不以形式解释形式,而是从实际语料出发,主要从共时角度,以认知和概念为出发点,对比三种语言范畴和语言结构的概念和认知基础之同异,激发学习者对对比分析的兴趣,拓展和丰富学习者对现实世界的感知、描述和重组,有利于学习者摆脱固话的母语概念体系,建立起识解和运用目标语的新结构。

(二)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研究范式

基于三语对比的外语教育模式的最终服务对象为少数民族外语学习者及教育者。少数民族外语教育隶属于三语教育范畴。三语教育是21世纪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中少数民族母语、汉语、英语语言教育的概括。如何让学习者摆脱母语、汉语的干扰有效地开展外语教学,建立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外语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外语水平,成为基于三语对比的外语教学的宗旨和目标。云南省作为面向西南的桥头堡,要不断提升该地区对外开放的水平,少数民族群体的英语教育问题尤其重要。

二、民族地区外语教育研究现状

首先,在对比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面,国外以认知为基础的语言对比研究已具雏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以认知为基础的英汉对比研究在国外还是一片空白(Krzeszowski,1990)。在我国,以认知为基础的英汉对比研究才刚刚起步,其研究成果只是散见于部分著述和论文中,如赵世开先生的《汉英对比语法论集》,沈家煊先生的“英汉对比语法三题”,胡壮麟先生的“英汉对比研究的动向”等。从认知角度对英汉语言进行系统的综合对比研究在国内外还是凤毛麟角。据调查,国内还没有一本从认知的角度对英汉语言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对比研究的专著,也没有形成公认的理论框架与体系。这方面的工作仍做得不够,任重而道远。(文旭,2009)更不用提英语、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三语对比研究,这将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其次,在将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到二语教学方面,国内外学者从认知语义学、认知语用学、认知文体学与二语教学的关系等方面已做较为深入的探讨。例如,Boers, F.& Demecheleer, M.(1998) 运用认知语义学理论探讨了英语介词的教学。Achard, M.& Niemeier, S.(2004) 研究了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二语习得及外语教学。Berendi, M., Csabi, S.& Kovecses, Z.(2008) 运用概念隐转喻来分析词汇教学。Condon, N.(2008) 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探讨英语动词短语的习得。文秋芳(2013)从理论及实践方面探讨了认知语言学指导下的二语教学。此类学者不一而足。其中,从对比认知语言学方面研究第二语言习得及第三语言习得的学者寥寥无几。目前尚未发现有学者研究认知语言学与少数民族外语教学。

再者,在少数民族外语教学研究方面,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已取得丰富的成果,诸多学者都从各个角度探讨其理论背景,探讨三语习得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并针对实际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提出建议,研究涉及教学管理、学习障碍、学习态度、动机和策略等方面,如 Cenoz (2001)、姜秋霞(2006)、De,Angelis (2007)、 刘全国(2007)、 原一川(2009)等。亦有學者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角度出发探讨少数民族语言教学改革,如曾水兵(2001)、郭天翔(2003)等。少数民族外语教育主要发挥着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知识,适应对外开放与国际交往的工具作用,然而,目前的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研究仍然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受诸多地理环境因素影响,多数是不分民族对三语教育进行整体研究,如李强(2008)等。针对单一民族的外语教育研究多局限于西藏、内蒙、延边等单民族聚集地区,如吴布仁(1996)、车雪莲(2006)、杜洪波(2008)等。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大纲设置、教材编写还是实际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都是按汉语言文化背景下的外语教学来进行,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有代表性的适合少数民族外语教学的理论及教材。少数民族外语教学实践具有探索性,长期性和艰苦性的特点,特别是云南省少数民族多而杂的特殊情况更是局限了其少数民族外语教学理论及实践的发展。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西北部的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纵谷地带,西与缅甸毗邻,北接西藏,境内主要聚居着僳僳族、怒族、独龙族,条件艰苦,地势偏僻,鲜有学者聚焦该区域语言研究,探讨其外语教育更是少见。

基于上述相关领域前贤取得的成果综述,相关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挖掘:如何让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克服语言障碍,提高外语水平?如何有效开展外语教学?如何切实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如何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少数民族跨文化人才?这些问题亟需解决。这需要拓展新视野,采用新方法,借助多学科成果,对影响英语习得的英、汉及少数民族母语在概念、范畴层面进行认知对比研究,深入细致地对揭示三种语言在深层次的同异,并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统一解释,制定出适合少数民族外语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及教学理论和实践应用,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外语教学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基于三语对比的外语教育模式

构式是语言习得的基本单位。通过对英语、汉语和少数民族母语5大基本句法构式在概念结构层面进行对比研究,深入细致地揭示三种语言在句法语义层面的共性及差异性,并细化为具体语式层面的对比,从基本句法构式出发,摆脱传统以汉语为背景的英语教育模式,为建立全新一套符合少数民族认知特点的英语学习及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教材作先驱性尝试,可视为是一种先驱性的探索。传统对比语言学指导下的外语教学基本是通过对比两种语言不同层面结构上的不同,预测外语学习的困难所在,而全新的对比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二语教学,引入对比认知语言学新范式,通过两种语言不同的认知结构和概念体系的对比分析,重组学习者大脑中的语言概念体系,建立起识解和运用目标语的新结构。少数民族的英语学习及教学,特别是基本句式构式的习得与教学,与母语、汉语及英语的认知结构与概念体系息息相关,需要用崭新的理论框架来关照。同时,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与现实世界互动体验认知的结果,语言的习得就是学习新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形成新的概念结构。因此,通过英-汉-母语概念/范畴层面的对比分析,形成对比概念、具体的形义配对项(构式)极其理据的英语教学模式,佐以反复使用的习得及教学方式,使学习者逐步获得目标语新结构。

四、三语认知对比的外语教学模式的价值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英汉对比分析,将给传统对比分析注入新鲜的活力。目前,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构式理论)研究很少应用到少数民族外语习得及教学中,此举可拓宽认知语言学的应用范围,也可检验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同时,探讨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外语教学的科学的新方法,可扭转沿袭已久的以汉语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对于推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外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三语基本句型的认知对比研究,分析少数民族母语基本句型的概念结构及其不同层面的语式表达,对语言的发展及对民族思维的认知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認知语言学语言习得观的少数民族外语习得及教学研究,进而探究切实符合少数民族思维及认知习惯的外语习得及教学方法,探索出少数民族英语教育的一套全新的理论及应用体系,对少数民族地区外语教材的推动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语

基于三语认知对比的外语教育模式的探索理论复杂,实践艰苦,仅从理论上阐述构建模式的可行性还远远不够,仍需得到现实语料、教学实践的检验。此文止步于理论,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用,有更多后来者为边疆民族地区的英语教育发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健,王慧.国内外民族地区三语教育之比较[J].贵州民族研究,2012(5).

[2]刘璐璐,张海燕.国内三语教育研究相关文献综述[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3]邵自洪.英汉微观对比研究30年(1977-2007)综述[J].外国语文,2010(5).

[4]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文旭.以认知为基础的英汉对比研究[J].中国外语,2009(3).

[6]伊敏.论少数民族地区普及外语教育的必要性[J].民族教育研究,1997(4).

[7]杨自俭.英汉对比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序[J].外语教学,2008(6).

[8]殷凤娟.基于认知视角的汉英姓名称谓语的对比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2010,6.

作者:沈艳萍

上一篇:保险资本市场管理论文下一篇:差异分摊成本核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