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市场约束机制论文

2022-04-19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约束状况,并探讨了市场约束对我国银行监管效率的影响。市场约束对银行监管效率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银行业市场发育状况既受制于政府监管的制度安排,又受制于银行业自我约束能力,更受制于市场发展状况。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银行市场约束机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银行市场约束机制论文 篇1:

我国银行业市场约束机制研究

摘 要:从市场约束的定义出发,分析了市场约束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指出了我国银行业市场约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银行业;市场约束;隐性存款保险

文献标识码:A

1 市场约束的定义

随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市场约束与政府监管、自我监管并列为有效银行监管的“三大支柱”,近年来对银行监管中市场约束的研究层出不穷。简要来说,银行监管的市场约束是指银行的利益相关者出于对其自身利益的考虑,借助银行和有关社会中介机构的信息披露,关注银行的经营情况和风险水平,并根据其自身掌握的信息和对这些信息的判断,在必要的时候采取一定措施,通过金融市场对该银行的经营产进行约束,使得管理落后或不稳健的银行被逐出市场,银行业安全稳健经营的过程。市场约束是外部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

2 市场约束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

(1)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对市场约束作用的发挥是十分重要的。作为股份制银行的股东,可以通过“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来给银行施加压力,从而约束银行行为。

(2)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市场约束的有效进行需要市场参与者及时、准确地获得相关信息。信息披露是获取银行相关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只不过无论何种方式都需要有明确的原则、方法和范围,遵循统一的定性与定量标准,从而便于市场参与者对银行基本实力变化做出分析比较。

(3)高效的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金融工具交易的场所,金融工具是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的载体。市场约束需要通过金融工具的价格和数量变化来影响银行行为,这就要求金融工具可以被市场参与者便利、自由和高效的采用。

(4)有限的利益保障机制。市场参与者承担银行风险损失的程度会影响其进行市场约束的激励水平。在隐性存款保险情况下,投资者的损失都能受到补偿。政府的救助政策使得市场参与者缺乏对银行风险警惕的激励,市场约束失效。

3 我国银行业市场约束存在的问题

(1)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问题。国有银行的最大股东是国家,这种监管者与被监管者所有权的同质性使得国有银行所受约束程度让人质疑。此外,当国有银行出现财务危机时,考虑到金融和政治稳定的因素,国家不但不会轻易撤资,反而会千方百计加以救助。如此也就解释为什么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一直居高不下了。

(2)信息披露与国际标准存在差距。目前,我国银行业推行的会计制度不仅与国际规范相比还存在许多过于宽松的作法,如高估资本充足率和利息收入等,而且各类银行之间也缺乏统一的规范,制约了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和可比性。同时,银行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对会计制度的理解存在偏差, 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此外,评级机构等社会中介组织发展落后,难以提供公正、客观的评级信息。

(3)中国的金融市场对市场约束机制的制约。我国金融市场起步较晚,规模滞后,市场传递和反应的经济信号在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失真,使得市场参与者不能及时通过市场信号准确获得银行的经营信息。

(4)市场参与者激励水平较低。在我国,各级政府一般都直接或间接地对各类银行拥有绝对比例的所有权,如此,存款者通常把银行信用等同于政府信用,认为存款的安全性能够得到充分保障,即存在隐性存款保险,于是对银行的经营行为几乎无约束力,而银行的经营管理者也因此变得更加有恃无恐,银行业极易产生道德风险。

4 政策及建议

(1)完善充分、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形成合格统一的会计、审计标准。这样,一方面可以为市场约束主体识别银行风险提供准确的信息,从而有利于降低市场约束的成本;另一方面也会促使银行对自身行为做出改变,以提高银行贷款组合投资成功的概率与收益,提高社会收益。

(2)大力发展资本、货币等相关金融市场。发达的金融市场一方面可以为银行的市场约束主体提供更多的金融操作工具和公平高效的交易平台,从而可以通过提高市场约束的成本弹性来实现最优的市场约束;另一方面,有效的价格、利率传导机制使得与银行有关的金融产品更能切实准确地反映银行的贷款组合投资成功的概率与收益等经营情况,为市场约束主体实施最优市场约束提供依据。

(3)重视专业投资者的作用。存款是中国银行业资金的主要来源,存款人多数不是专业投资者,缺乏约束银行风险的动机。如今多数银行已经发行了股票和金融债券,为市场参与者约束银行风险提供了渠道。投资基金和养老金机构投资者符合专业投资者的特点,其对银行风险的判断更加明确,约束更准确、有力。

(4)建立科学合理的存款保险制度。我国政府要加速从对所有银行的隐形存款担保中退出,逐步推行存款保险制度,加快银行发行证券,形成有利于股东、存款人和债券持有人对银行进行监督的激励机制。执行严格的银行关闭政策和惩罚性中央银行再贴现制度可以使公众和各利益相关方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对银行实施最优的市场约束,进而实现社会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海战.国有商业银行约束机制构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5):45-48.

[2]孙龙建.银行业市场约束机制的框架阐释[J].金融论坛,2009,(2):14-19.

[3]张强,佘桂荣.银行监管中的存款保险与市场约束研究综述[J].市场评论,2009,(3):143-150.

作者:杨 枚 柳玲娣

银行市场约束机制论文 篇2:

市场约束对我国银行业监管效率的影响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约束状况,并探讨了市场约束对我国银行监管效率的影响。市场约束对银行监管效率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银行业市场发育状况既受制于政府监管的制度安排,又受制于银行业自我约束能力,更受制于市场发展状况。

关键词市场约束银行业监管效率影响

一、目前我国银行业市场约束状况分析

2003年以来,随着银监会的成立和我国银行监管制度的改革,审慎监管制度的各项措施开始逐步实施,政府监管对市场约束的屏蔽作用逐渐减轻,公众的市场参与意识和对银行的外部监督意识开始发育,市场约束力量才开始得以成长。但是,对我国来说,银行业自我约束能力和市场本身的缺陷极大地削弱了市场的约束作用。阮建文等(2009)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银行监管体系中的市场约束力量在1998年以后有所进步,但从总体上看,市场约束力量仍然较为薄弱,存款人对银行的风险变化反应不敏感。

我国银行业市场约束不强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银行业信息披露状况对市场约束的制约。首先,审计标准和会计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信息质量不高。目前,我国银行业推行的会计制度不仅与国际规范相比还存在许多过于宽松的作法,而且各类银行之间也缺乏统一的规范,制约了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和可比性。同时,银行从业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从技术上对风险的具体测量、确认存在障碍, 对会计制度的理解也存在偏差, 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其次,银行缺乏及时和准确地公开披露信息的激励。出于对银行风险状况的担心等原因,我国政府监管当局对银行公开披露信息的强制性监管规定和法律处罚措施的力度不足,导致银行缺乏及时、准确地公开披露信息的有效约束。

再次,信用评级机构等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滞后,难以提供客观、公正的评级信息。我国评级机构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受资金规模、法律支持和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对被评级对象还存在一定的利益依赖关系,没有真正成为独立的信息中介机构。

我国银行业信息披露存在的上述问题,使市场参与者无法准确判断银行经营状况的良莠,缺乏实施市场约束的决策依据,尤其是虚假、非充分性财务信息还会误导市场参与者的判断力,导致逆向选择行为。

(二)我国市场参与者激励状况对市场约束的制约。我国银行体系以国有银行为主体,而且无论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抑或是城市商业银行,各级政府一般都直接或间接地对其拥有绝对比例的控制权,这样,存款者通常把银行信用等同于政府信用,认为存款的安全性能够得到充分保障。

谢平等( 2004)的研究发现,从近几年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实践看,国家事实上承担了对银行存款的保险责任,我国实行的是国家对个人进行“全额偿付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所以,存款人没有激励去关心银行的风险状况,也没有激励去施加市场约束。

以上理论分析可见,我国银行业的信息披露状况和市场参与者实施市场约束的激励都存在缺陷,致使银行所受到的市场约束力量非常薄弱。市场不能及时、充分披露信息,使存款人和投资人不能对银行的风险做出适时、客观的判断;使监管当局不能及时监测、评价和控制银行的风险,致使银行的自我约束放松,金融风险不断积累,是导致银行体系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市场约束状况对我国银行监管效率的影响

市场约束对实现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但我国银行业受到的市场约束力量相当有限,当前市场约束的不足给我国银行监管效率带来较复杂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银行体系存在较为严重的道德风险,不利于银行自我约束和政府监管发挥作用。市场约束力量的薄弱,银行业发展缺乏来自市场压力的淘汰和竞争机制。监管当局对问题银行缺乏及时的市场退出或纠正措施的制度安排,银行很容易过度承担风险,致使银行的违规行为屡禁不止。同时,由于道德风险,银行业仅关心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利益,如何满足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并不真正关心贷款的质量和安全性,国有资产是否保值和增值。这样的结果自然背离了政府监管要求的初衷,使政府监管力量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监管者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助长腐败行为。市场约束的缺乏可以使银行业的过度承担风险行为不为公众知晓,监管当局面临市场压力较小,容易产生道德风险,这样问题银行可以在监管当局的疏忽甚或庇护下继续生存,加大了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同时过分依赖政府监管,会造成权力的膨胀,易滋生腐败行为。

(三)存款人容易产生逆向选择,给各种非法揽储活动可乘之机。由于利率受到管制,金融市场欠发达,在高利率回报的诱惑下,居民可能会把资金投向违规吸存的机构。存款者对违规机构的赌博行为缺乏鉴别能力,或者认为即使出现问题,政府也会出手相救,保障本金安全,所以,往往在选择存款机构时产生道德风险,造成非法集资泛滥。发生在浙江的非法集资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

(四)有利于我国银行业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在一定时期内易于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定性。由于缺乏市场约束,银行业负债规模的扩张不受其经营状况的制约,这种宽松的市场环境为银行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虽然这种银行发展道路使银行业的问题不断累积,但是,市场约束的缺乏使问题易于被掩盖。所以,在一定时期内易于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定。当然,从长期来看,这种表面和暂时的稳定可能会面临着在未来更严重银行危机。

(五)银行体系更容易受到传染风险的影响,加大了危机爆发的概率。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任何一个国家的银行体系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个别有问题的银行机构,受预期等心理因素的作用,个别银行的倒闭破产容易引发传染性地银行挤兑。如果公众的行为是建立在信息充分的基础之上,就会减少因单个银行破产而引发的恐慌性挤兑。

但是,在缺乏市场约束的环境中,存款人不能根据各主要银行的清偿力和经营活动对其进行区别对待,当银行体系面临冲击时,由不对称信息引起的问题会恶化,使得识别有用信息变得更加困难,这样就造成这样一个问题:在某些情况下,较小的冲击就可能导致不稳定。因为无法进行区分和选择,存款人只能选择保护自身利益最后的手段,即将资金兑现或者转换成其他政府担保的金融工具,或者转向海外,这样,银行的信用供给就会降低,银行体系更容易受到传染风险的影响,危机就更易于发生。

(六)造成昂贵的监管成本。我国银行监管的成本之所以高昂,一方面是因为市场约束缺乏造成的道德风险,导致问题金融机构的退出成本扩大化;另一方面市场约束的缺乏导致过度依赖政府监管来控制风险,这必然带来政府监管机构的扩张和人员的臃肿,既会增加监管的直接成本,又会增加银行的执行成本。

结语:综上所述,我国银行业市场约束的薄弱对于银行监管效率产生了诸多制约因素,从总体上看,其负面影响要远大于正面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市场约束的理论分析,为强化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约束力量、提高监管效率提供依据。由于市场约束是市场力量主导型银行监管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强化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约束将成为提高银行监管效率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 ]阮建文,朴一,杜艳.中国银行业市场约束状况及其对监管有效性的影响.金融监管.2009(2).

[2]谢平,陆磊.中国金融腐败的经济学分析——体制、行为与机制设计.中信出版社.2005.

[3]陈建华.金融监管效率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4]李健等.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结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陈长友.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问题探析.经济研究.2001(4).

作者:文锐

银行市场约束机制论文 篇3:

商业银行信贷运行机制变迁及其绩效分析

摘 要:随着内外部制度的变迁,中国商业银行在信贷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改革,这些改革对信贷资金的供给行为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本文对信贷运行机制变迁各阶段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描述,将制度变迁因素引入信贷行为的研究中,并就信贷运行机制变迁对银行宏观绩效、产业绩效和微观绩效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本文总结了现行信贷运行机制的缺陷,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运行机制;绩效

一、引言

在宏观经济和商业银行研究领域中,对银行信贷运行的研究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次贷危机之后,国际银行业对过度创新的负面效应进行了反思,传统的信贷业务重新受到重视,实务界对信贷业务运行的关注程度进一步提升。在我国,信贷运行机制的健康和高效与否,不仅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结构、资产质量、经营绩效和风险状况,而且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经营转型和对宏观经济支持方式的转变。回顾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运行机制的制度变迁,分析其产生的宏微观效应,反思现有机制的缺陷和不足,探索高效信贷运行机制的改革路径,既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又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已有的关于信贷运行机制的研究中,研究角度相当广泛。斯蒂格利茨等(1981)提出“信贷配给”理论,强调了信息不对称给信贷市场均衡带来的影响,成为该领域的经典理论文献。实证方面的研究,则分别围绕信贷与宏观经济、信贷微观决策机制以及信贷行为的影响因素展开。在借鉴国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滑静和肖庆宪(2007)利用多元GARCH模型,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亲周期性,得出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信贷周期具有明显亲周期性特征的结论。米科和帕尼萨(Micco和Panizza,2006)研究了银行所有制与银行信贷行为的关系,发现与公有制商业银行相比,私有制商业银行更易引起经济波动。在信贷决策机制方面,刘汉滨(2008)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创建了信贷决策模型,并从企业的盈利情况、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负债管理能力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等方面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董红明(2004)以贷款审批委员会的决策行为为研究对象,对贷审委的决策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很多因素都会对信贷行为产生影响。楚等(Chu等,2007)研究了引入巴塞尔协议的情况下,银行资本充足率与银行信贷行为的关系,发现引入巴塞尔协议后,将会影响低资本充足率的银行对借款人的贷款承诺。波登哈恩(Bodenhorn,2007)的研究表明,若没有监管当局来监督和惩罚违反利率上限规定的银行,银行和借款人的协议利率经常超过利率上限。

目前的研究中,以综合视角对信贷运行机制整体进行研究的文献很少。现实中,随着内外部制度的变迁,中国商业银行在信贷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对信贷资金的供给行为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如果要洞悉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信贷运行机制这一制度因素的变革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三、商业银行信贷运行机制的变迁

(一)背景分析: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与商业银行的改革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宏观经济管理层面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以及微观组织层面的商业银行制度这两方面因素的改革,对信贷运行机制的变迁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中国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进行过梳理和划分。汤样生(2007)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信贷资金管理体制随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经历了四次重要改革,信贷资金管理逐步市场化,并在1998年最终取消了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限额控制。童士清(2008)以信贷与财政、国有企业的关系为视角,指出信贷功能逐步由单纯的、从属于财政的货币分配角色向资源配置和融资功能回归,国有银行的信贷行为也逐步向市场型信贷配给转变。

对商业银行制度变迁的研究往往以国有银行的改革为主线。改革阶段依次为单一银行阶段、国有专业银行阶段、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阶段和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阶段(林铁钢,2005)。国有专业银行阶段,中国政府对银行机构实行了一系列以扩大经营自主权为目的的改革,但国有专业银行距离真正的企业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谢平,2008)。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阶段,通过成立政策性银行实现了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分离,并以《商业银行法》确立了国家专业银行的商业银行地位。2003年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序幕正式拉开,政府对银行经营的行政干预大幅减少,国有银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体制机制逐步建立。银监会成立后,银行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得以分离,有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规范性文件陆续出台,推动了商业银行规范经营、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二)商业银行信贷运行机制的变迁

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变革为商业银行自主实施信贷行为提供了客观的可能性,商业银行信贷决策的自主程度不断提高;商业化改革使银行成为市场化的金融企业,银行越来越主动地对信贷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在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商业银行信贷运行机制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1. 1978年至1996年:信贷运行机制的摸索阶段。银行开始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一些银行开始探索信贷制度方面的改革。银行内部关于信贷业务的管理虽有散乱的规定,但并没有真正形成一种系统性的运行机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运用信贷资金的权力非常有限,银行信贷资金的分配最终仍然由行政计划决定。另外,由于银行同时承担政策性贷款与经营性贷款业务,银行自身经营风险或者被政策性风险掩盖,或者转嫁为政策性风险。银行管理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因而受到抑制(刘俊,1993)。

2. 1996年至2003年:信贷运行机制的形成阶段。政策性银行成立以后,政策性贷款与经营性贷款分离。《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依法开展业务的独立性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1996年正式实行的《贷款通则》,对整个贷款程序和贷款管理责任制度进行了规范,并对一些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进行了规范化的要求,对商业银行信贷运行机制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按照《贷款通则》的要求,各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的管理方面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重新设计并设置了信贷业务的各个岗位,信贷运行机制逐步形成。此阶段政府干预经济的惯性依然强大,信贷运行机制虽然形式上逐渐建立,但制度设计往往较为粗糙,操作性欠佳,一些机制在当时的外部环境下无法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信贷运行机制的实际“运行”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3. 2003年至2009年:信贷运行机制的完善阶段。随着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和成功上市,国有银行在独立性、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在股改上市的过程中,商业银行投入大量资源对信贷业务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性和实质性的改革与完善。银监会成立以后,银行外部监管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得到加强,从外部约束方面推动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运行机制的进一步发展。在市场约束和外部监管的共同作用下,信贷运行机制的实际运用和作用发挥日益显著。

4. 2009年至今:信贷运行机制的提升阶段。2009年银监会发布《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2010年发布《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统称贷款新规),初步构建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在监管当局的推动下,各商业银行充分借鉴国际银行业的通行做法,从加强贷款全流程管理的思路出发,将贷款管理各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岗位,并建立贷款各操作环节的考核和问责机制,实现贷款经营的规范化和管理的精细化。商业银行信贷运行机制进入到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三)信贷运行机制变迁的主要特征

1. 被动引致与主动变迁并存。商业银行信贷运行机制的变迁受制于整个改革进程。早期的信贷运行机制,更多的是其他经济改革因素决定的“因变量”,而并非是一个主动的“自变量”。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主动改革的意识不断加强,信贷运行主动变迁的因素正在增强。

2. 渐进改革与突破发展并存。与整个改革“摸着石头过河”的特征一脉相承,信贷运行机制的变迁也秉承了渐进改革的总体风格。另一方面,《贷款通则》的发布、银监会成立和国有银行股改上市等几个事件,也在关键的历史节点促进了信贷运行机制的突破发展。

3. 滞后性与先导性并存。考虑到银行体系在中国经济结构中的核心作用及其固有的不稳定性,中国经济改革的推动者将银行体系的改革置于每一轮经济改革的较后阶段。然而,由于能够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的识别和筛选,对信贷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逐步完善的信贷运行机制逐渐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风向标和推进剂。

(四)现行信贷运行机制的核心:信贷决策机制

信贷运行机制的核心是信贷决策机制,现行信贷决策机制主要包括三个要素:信贷决策流程、信贷决策制度和信贷决策技术。

不同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流程具有各自的特点,但整体框架基本相同。信贷经营部门在收到贷款申请后开展尽职调查,将调查报告报审查部门;贷款审查部门决策后,将审查报告报有权审批人(委员会)审批;接到审查报告后,拥有相应授权的审批人(委员会)根据自己的独立判断进行审批或签批;贷款批准后,信贷经营部门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组织发放贷款、进行贷后检查直至收回本息。“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组成的“三查”,是信贷决策流程的关键环节。“三查”涉及到的岗位、人员各自独立行使职责、形成结论并对其负责。

贷款审查委员会(简称贷审会)制度是现行主要的信贷决策制度。一般来说,行长是贷审会的主任,相关副行长及部门负责人为委员会成员。信贷决策由成员投票表决产生,所有成员(包括主任)的赞成票权限相同,但主任拥有一票否决权。这样的制度安排,既体现了信贷审慎决策的原则,又实现了行长责任制中权责的统一。贷审会制度的实施可以视为信贷决策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标志(牛路辰,2007)。商业银行需要依赖信贷决策技术,对借款人及信贷业务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做出是否发放贷款的决策。信贷决策通常采用专家制度法和违约预测模型。专家制度法借助专家的经验和判断,对借款人违约风险进行评估。违约预测模型则是借助计量模型,估计违约发生的概率,进而计算借款人的信用参数。

四、信贷运行机制变迁的绩效分析

(一)信贷运行机制变迁绩效的衡量指标

1. 宏观绩效指标。指银行在支持经济增长、维持金融稳定、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所作的贡献,以储蓄动员率和投资贡献率的平均值衡量。

2. 产业绩效指标。指银行通过调配社会资源,在促成实物资本形成、催化其他产业成长中的作用,以产业贡献度(即企业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之和占企业资产总额的比重)衡量。

3. 微观绩效指标。指银行以财务效益为核心的企业性绩效,主要衡量银行的财务效益状况、资产安全、流动状况等,以总资产收益率衡量。

(二)影响银行绩效的制度变量

1. 信贷运行机制的变迁。根据前文的梳理,1996年、2003年和2009年是信贷运行机制发生重大变革的时间节点。受制于数据的可得性,主要利用前两个时间节点进行实证分析,分别采用设置虚拟变量和分段分析的方法,验证运行机制变迁所发挥的作用。

2.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因素。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是国有经济占比逐步降低、非国有经济占比逐步提高的过程。本文选取国有经济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作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的代表变量。

3. 银行业市场结构因素。随着多元化、多层次银行体系的构建,银行业原有的垄断局面被打破,银行产业的市场集中度逐步降低。本文用赫芬达尔指数来衡量银行产业的竞争程度,该指数越小,说明银行业垄断程度越低、竞争程度越高。

(三)信贷运行机制变迁的宏观绩效

本文以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nation)、银行业市场结构(market)及2003年以银监会成立为标志的信贷运行机制变迁(cbrc)这三个因素为自变量,对银行业宏观绩效指标(macro)进行回归分析。选取1988—2010年全国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和Wind数据库。模拟结果如下:

结果显示,信贷运行机制变迁这一制度变量在1%的水平上显著,系数为正值,表明随着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和监管制度的完善,商业银行的信贷运行机制有了实质性的完善,对银行的宏观经济贡献产生了积极影响。

(四)信贷运行机制变迁的产业绩效

在1998年之前(不包括1998年)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企业中,剔除ST企业、金融类企业和财务数据异常的企业,共选取了495家上市企业进行分析。数据来自深圳国泰安研究服务中心的《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年报数据库》。

回归模型以银行业市场结构(market)、GDP增长率(growth)和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nation)这三个影响因素为自变量,以1996年《贷款通则》实行为分界点,分为两阶段对产业绩效(indus)进行回归分析:

模拟过程显示:1996年之前,市场集中度与产业绩效正相关,集中程度越高,银行产业绩效越高;GDP增速与银行产业绩效负相关,GDP增长越快,产业绩效越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对银行产业绩效影响不显著。1996年以后,市场集中度与产业绩效负相关,集中程度越低,产业绩效越高;GDP增速与银行产业绩效显著正相关,GDP增长越快,产业绩效越高,产业绩效具有顺经济周期的特性;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所占比重与产业绩效显著正相关,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基于行政干预实现的产业绩效不断减弱。

对比1996年前后的实证结果,信贷运行机制的探索阶段,产业绩效与各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表现出异于一般市场经济体的情况,说明在非市场化的信贷运行机制影响下,产业绩效出现了一定的扭曲。随着信贷运行机制的初步形成,产业绩效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逐步回归常态,表明信贷运行机制的变革对银行产业绩效发挥了正向作用。

(五)信贷运行机制变迁的微观绩效

本文使用面板数据对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华夏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恒丰银行和光大银行等14家银行进行实证分析。具体建立以下三种类型的模型:

其中,i、t分别为银行和时期的序数; 为总资产收益率,衡量银行的微观绩效; 为成本收入比,衡量银行的成本效率; 为贷款总额,我们在建模时对其取对数,用来衡量单个银行的市场占有规模; 为贷存比,衡量单个银行的流动性比例; 为权益占资产总额的比例,衡量银行的股东权益比例; 为资本充足率,衡量银行的资本充足情况; 为贷款损失准备占贷款总额的比例,衡量银行的资产质量; 为表明银行是否上市的虚拟变量,未上市 ,否则 。数据来源为相关年份的《金融统计年鉴》、Bankscope数据库及相关银行的年度财务报告。我们以2003年作为分界点分段建立模型。模拟结果如下:

从回归结果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方面,2003年之前,成本收入比对微观绩效影响不显著;2003年之后为显著负影响。说明随着信贷运行机制的改善,信贷资产的损失下降,对成本的控制能力开始成为国有大型银行盈利能力的显著影响因素。

股份制银行方面,2003年之前资本充足率和上市与否对微观绩效影响不显著,2003年之后影响为正。说明在信贷运行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资本充足率和是否上市对银行的微观绩效改善无法产生实质性作用。随着信贷运行机制进入完善阶段,信贷微观行为逐步理顺,资本充足率等监管要求和股改上市等对股份制银行微观绩效的积极作用真正发挥出来,显示了信贷运行机制变革在银行改革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五、现行信贷运行机制的缺陷和改革建议

随着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和商业银行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信贷运行机制得以逐步建立和完善,但毋庸讳言也存在一些缺陷:

一是信贷流程方面,某些环节的权责不对称。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信贷流程的设计都以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义务、约束信贷人员的决策行为作为基本目标。在目前的实践中,基层信贷人员直接承担着贷前调查和贷后检查的职责,成为信贷风险的第一责任人,处于审查审批环节的相关人员往往能够免责,导致审查审批环节约束机制的缺失和权责的不统一,进而带来履职行为不当和道德风险的发生。

二是信贷制度方面,贷审委的激励约束不到位。在具体实践中,专职委员所占比例极低。决策质量的高低,对委员的薪酬和留任或去职并不具有直接的作用。贷审委成员的尽职程度,更多依赖于其本人的职业道德和对职业生涯的长期考虑等因素。对贷审委成员的激励和约束还存在一定空白。

三是决策技术方面,信贷决策的结果顺周期。目前采用的信贷决策技术往往依赖于对有关因素当年及历史信息的分析,对其未来变化趋势的判断则缺少有力的预测工具。各商业银行进行信贷决策时采用通用的决策依据,导致整体预期归一、行动一致,信贷周期与经济周期趋于一致,而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剧宏观经济的波动。

在进一步完善信贷运行机制的过程中,除了监管部门的外部力量,商业银行自身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针对现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进一步完善对审查审批环节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专职评审队伍,逐步降低行政管理人员在贷审会中的比例,形成专家审批的机制;建立合理的薪酬机制,根据所审批贷款的资产质量和收益水平综合决定评审专家的收入,使其在履职过程中做到效率与质量的平衡;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对因未能充分履职导致资产出现较大损失,或者评审能力确有不足的,应调离审查审批岗位。

二是采取适当措施弱化信贷运行机制的顺周期性。在信贷决策技术方面,采用完整周期法进行信用评级,保持信用等级的相对稳定;进一步加强长期发展趋势研究,提高风险管理的前瞻性,以贷款存续期间企业和行业的整体状况作为信贷决策的依据;逆周期调整贷款抵押率,减小资产价格波动对银行信贷和经济波动的放大作用;设置合理的分期还款计划及宽限期,增强优质企业应对经济不景气的能力。

三是围绕贷款新规完善信贷运行机制。在进一步完善信贷运行机制的过程中,应围绕贷款新规中的诚信申贷、协议承诺、实贷实付、贷放分控等原则,纠正当前信贷管理中存在的基础配套及考核制度不完善、信贷管理模式粗放、信贷流程安排不科学、风险点把控不细致、信贷合同签订和执行不严肃、放款支付环节管理不严格、贷后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切实将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贯穿到贷款生命周期始终。

参考文献:

[1]卜凡松,周晶.基于信贷审查与决策形成的信贷周期及其对策研究[J].金融论坛,2009,(7).

[2]刘汉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商业银行信贷决策模型[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8,(4).

[3]孙伯灿,宋安平,马庆国.商业银行贷审委的信贷决策行为研究及其绩效评估[J].金融研究,2003,(4).

(特约编辑 王 馨)

作者:王朝弟

上一篇:维修维护煤矿机械论文下一篇:公共权力法律规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