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新闻传播论文

2022-04-19

【内容摘要】本文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特殊历史节点,探析目前中国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大变局;新闻传播研究;新闻传播实践;新媒体以1918年10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为标志,中国本土相关人员开始了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的探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公众参与新闻传播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公众参与新闻传播论文 篇1:

新闻传播者的道德责任:规范维度与美德维度

摘要:当今时代对于新闻传播者的责任要求有两个维度:规范维度和美德维度。新闻传播者规范维度的道德责任包括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道新闻,真实、客观、无私地再现事实,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和表达权,传播优秀文化、塑造良好社会道德精神,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仁爱、诚实、勇敢和公正是新闻传播者美德维度的道德责任,也是新闻传播者实现人文关怀、追求真实客观、探求新闻真相和高扬新闻正义的核心德目。只有规范维度和美德维度的道德责任相辅相成,才能共同塑造道德的新闻传播者和培养道德的新闻传播行为。

关键词:道德责任;规范维度;美德维度;新闻传播

柏格森认为道德责任有两个方面:一是属于规范维度的道德责任,即社会对于个人的规范性要求或义务;二是美德维度的道德责任,即个人基于内在美德精神的品性或仁爱,二者不可相互替代。这也是当今时代对于新闻传播者的责任要求:既要有正义精神,担负起规范维度的道德责任;又要有仁爱精神,担负起美德维度的道德责任。

一、新闻传播者规范维度的道德责任

新闻传播者规范维度的道德责任是构成传媒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基本规定性,是传媒文化和新闻传播者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只要新闻传媒试图对社会产生影响,其责任就是不可回避的,因此,明确框定新闻传播者的规范维度的道德责任就势在必行。具体来说,新闻传播者规范维度的道德责任内容如下:

第一,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道新闻的责任。

日本学者藤竹晓认为信息时代“信息环境的环境化”趋势日益明显,因而新闻传播活动对人们的认识和行为的影响也日益加强。大众传播的环境监测和舆论引导功能日益扩大。如果新闻信息不及时、准确和全面,那么公众很可能被误导,从而使其判断失误,引起思想和行动的混乱,严重者还可能会导致社会环境的不稳定。因而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道新闻是新闻传播者首要的职业责任,也是其最低层次的道德义务,它要求新闻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要及时而准确,对事实的报道和评价要全面。为了确保报道的每一个事实都是准确的,新闻传播者要努力核实事实,用两个以上的消息源、尽量不要使用匿名消息源,不能发表传言、谣言,更不允许发表谎言:全面地报道新闻则要求新闻传播者均衡、谨慎地选择新闻材料,新闻报道要提供各方面的事实和意见,不隐瞒、不遗漏重要的事实,不误导受众的认识。新闻报道如果流于浅薄、煽情,忽略重大社会问题和国际新闻,或者奉行只报喜不报忧、只报明星不报民工等片面的做法,会扭曲受众对现实环境的认识,不能“正确投射出社会组成群体的典型画面”。

第二,真实、客观、无私地再现事实的责任。

真实、客观是善的基础。是新闻传播者的“生命线”,也是其行为底线。在哲学领域,真实有三重规定:一是存在论意义上的真实,指客体世界本身的运动、变化、发展及其规律性;二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真实,指人的认识的真实性、真理性;三是实践活动中的真实,指人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人的思想和行为与规律性达到高度一致。新闻事实是存在论意义上的真实,新闻真实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真实。真实客观的责任要求新闻传播者不仅要对新闻事实进行客观陈述,而且要对新闻事件进行公正评价。具体来说,真实客观性责任一方面要求新闻传播者认真核实新闻的六要素(即5W1H,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why和经过how),抵制虚假新闻;另一方面要求新闻传播者在报道中要分清事实与意见,将事实与观点剥离,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和评价要客观公正。新闻媒体拥有的是信息传播的公共权力和集体权利,不是某个媒体或从业人员的私有权力或权利,因此新闻媒体是社会公器,其主要目的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这就要求新闻传播者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过程中摒弃个人私利,从公众的利益和视角架构新闻,而不是从新闻传播者个人的利益、价值观和偏好出发。只有这样方能杜绝新闻广告、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等新闻权力寻租的现象,真正维护新闻的公信力。

第三,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和表达权等权利的责任。

在信息时代,新闻媒体是公众获取信息、进行社会决策和参政议政的重要工具,因而新闻媒体不应是少数人的特权区,而应是大众共同讨论的平台,是社会各个阶层都能使用的公器。相应地,新闻传播者应当做大众的耳目喉舌。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和表达权等权利,这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一责任要求新闻传播者将自己视为公共讨论的使者与公共信息的传递者,设法维护公众的知情权,传播一切公众应知欲知而未知的信息,尤其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信息,而不能畏惧权力机关阻挠或者顾虑商业利益而牺牲公众的知情权:新闻传播者还应当尊重公众的表达权,表达一切重要的观点,让公众参与到交流与评论中来,给尽量多的人提供说话的机会,善待与自己相左的观点和态度,而不能仅表达新闻传播者所同意或于其有利的观点。这一责任要求在当前各国媒体日趋垄断集中的进程中尤为重要,因为,在此进程中,资本和广告等商业力量日益侵入新闻媒体的运营和编辑之中,追求盈利的垄断媒体所有者大幅削减新闻预算。急剧缩减新闻报道的范围,降低报道质量,结果导致严肃的国际新闻、政治新闻和经济新闻被忽略,而把“注意力放在肤浅和耸人听闻的事情而非实质性内容上”,最终结果是“新闻界的声音向垄断走了那么远,以至于它喜欢自己的智慧与观察具有独家性,以剥夺其他声音被听闻的机会以及公众投稿的权利”。而这违背了传媒作为社会公器的初衷,也不符合民主社会新闻媒体作为公众“看门狗”的要求。

第四,传播优秀文化,塑造良好社会道德精神的责任。

信息时代的大众传媒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主要的文化生产者和传播者,日复一日“通过大众传播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并不断教育离开了学校的成年人,使社会成员共享统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但是我们的文化良莠不齐,优秀文化有利于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糟粕文化则会损害社会和谐以及人的发展。因此,“在人类文明的传承过程中,尤其在现代文化日益成为一种产业的商业化背景下,为创造先进的文化,更好地传承人类文明,大众传媒承担着越来越重的社会责任”。所以,新闻传播者应当自觉地抵制消极的、不健康的和有害的文化垃圾,拒绝低俗不雅的信息,积极传播健康、有益的社会文化信息,促使大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近现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的增长,人成为万物的尺度,日益失却对自然的“敬畏”。尼采在19世纪提出“上帝死了”,中国人在五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打倒了传统儒家文化,但是对传统宗教人伦文化失却认同后人类反而陷入更深的道德信仰危机,于是福柯在20世纪提出“人之死”,认为在商品经济主导的消费主义和大众传媒合谋时代,“人”日益丧失了主体性和精神维度,因而。海德格尔认为现代人“无家可归”,如水上浮萍不知道根在何处,更不知道漂向哪里,因而人们对己、对他的责任逐渐模糊,日益异化为金钱、权力和情欲的工具,丧失了个体存在的自由和独立性,社会也会随之陷入价值失调和信仰沦丧的道德荒漠之中。作为道德守望者的新闻传播者此时应该以营造人类健康的精神家园为己任,一方面通过抵制不良信息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以建立良好的伦理秩序.另一方面要通过传播优秀文化树立先进的价值观念,进而在公众内心树立起良好的道德价值系统,如此方能担负起塑造良好社会道德精神的责任,方能成为主流价值的塑造者与引导者,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动力。

第五,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

传媒具有预警和监督的功能,能够对社会起到某种监测、预警和调适、护卫的作用,因而经常被称为“社会监视器”、“环境监测者”。新闻传播者主要通过议程设置和信息把关等传播手段形成新闻焦点和舆论合力。进而实现对公共权力、公共事务、公众人物、社会思潮、社会不良现象以及对违法、违纪和违反社会公共道德者的监督。实行这些监督,是大众传媒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维护社会与公众的利益不受到侵害,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行。

在历史上.新闻事业被视为非盈利性的公共服务业。被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之外的“第四权力”,是民主政治的基础。公共利益是责任传媒的伦理价值诉求。《联合国国际新闻道德信条草案》第二条就指出“(新闻)职业行为的崇高标准,是要求献身于公共利益”,《美国报纸编辑协会原则声明》的第一条责任就指出“搜集和传播新闻与意见的最初目的是服务大众利益”。新闻媒体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使得其获得了区别于私人部门的内在规定性。随着传媒的商业化,传媒的事业性和商业性“双重属性”使得新闻传播者经常处于公益和私利的矛盾之中,往往顾此失彼。但是传媒作为社会公器,不能一味追求商业利益而罔顾社会公共利益,否则会丧失公信力,最终被人们所唾弃。

二、新闻传播者美德维度的道德责任

“规范的落脚点在于成德。道德规范本身没有独立自为的特性,其作用就是为了对行为进行规范,进而涵化心灵和情感。”可见,新闻传播者道德责任的研究不能止步于规范维度的道德责任,更关键的是“如何使道德规范能够内化为新闻人的品质”,因为“职业新闻人拥有足够的新闻道德品质或美德,乃是实现道德性新闻活动的主体基础”,在此意义上可以说美德是规范实现的内在保证。

美德也是规范能够高效发挥作用的最后保障。我国伦理学者万俊人就认为:“个体的美德乃是制度、秩序、规范等社会约束体系能够真正产生约束作用的主体前提,对于那些根本不具备基本正义美德的个体来说,正义的制度安排或正义的基本原则都不可能产生任何约束力。”可见,没有内在的道德品质,行为主体很难成为道德规范的一贯遵守者,反而很可能成为道德活动中追逐好处的“机会主义者”,如此一来道德规范也就成了权宜某种行为的参照物,而非行为主体内心认可的行为标准。并且,在新闻活动中人们不可能为每一种可能的情况制定手册式的行为规范和责任要求,往往需要新闻传播者根据所处具体情境选择行为方式。而能否负责地采取行动,依赖的往往是主体的新闻美德。如果没有某种实际的美德,即使规范存在,也没有多少实质意义。因而,“只有当新闻记者心中有道德感时,职业道德规范才会发挥作用”。

作为新闻传播者职业品质的新闻德目很多,其中仁爱、诚实、勇敢和公正是基本的、核心的美德,也是各国新闻伦理规范中界定的新闻传播者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应该担负的道德责任.“这些优秀品质融合在一起。便是一个职业新闻人总体的道德责任感”。

第一,仁爱是新闻传播者实现人文关怀的美德责任。

仁爱是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之首.具有深刻的伦理意蕴。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仁爱’在伦理维度上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涉及人与人之间的普遍性关系,这就要求人们普遍性地爱每个人或一切人。”孔子曾说“仁者,人也”,认为“仁”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孔子又说:“仁者爱人”,认为“爱人”是一种人之为人的道德责任,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孟子在此基础上,将“仁爱”推己及人,认为仁者具有恻隐之心,应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将“仁爱”的外延进一步扩大。王守仁则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有一物所失,便是吾仁有未尽处”,进一步强调了人所负担的维护万物的责任,真正将仁爱的对象扩展到了整个世界。“仁爱”思想不断丰富发展,最终形成了“亲亲”、“仁民”、“爱物”的基本内涵。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仁爱”不仅是新闻传播者应有的美德,而且是一种责任。作为责任,是因为新闻传播者是公共权力的执掌者,新闻传播者的公共权力体现在通过议程设置“生产真理,表达需求”,通过舆论合力监督政府、组织和其他利益集团,而这种权力来自于公众的信托。可以说,新闻传播者所拥有的言论自由权、舆论监督权等公共权力都是公众所赋予的,因而他对赋予者负有责任。

仁爱成为美德责任,要求新闻传播者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首先要自立、自达,心中有道德律才能不阿谀权贵不奉承富人明星.在新闻报道中保持无私无欲的平常心;其次要立人、达人,即要有助人共进的胸怀,善待每一个人,尽量减少新闻报道可能对受众、对报道对象、对新闻消息源的伤害,尽量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为其鼓与呼。仁爱成为美德责任,要求新闻传播者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迷梦,在新闻传播中努力做到“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将人文关怀的对象由人及物、及自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第二,诚实是新闻传播者追求真实客观的美德责任。

美国神学家沃尔特·考夫曼曾经说过,彻底的诚实是最珍贵的美德,也是最难拥有的美德。真实、客观报道所诉求的最重要的道德品质就是诚实,因此,诚实是新闻传播者重要的美德责任,“正是诚实使一切道德行为和德性真正成其为道德”。新闻传播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只有秉持诚实的美德责任才能取信于民,否则会沦为拉尔夫·普利策所批判的那种假新闻传播者:变得完全不负责任,胆大妄为和玩世不恭的记者的最后一步是诋毁诚实的人格。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三条要求新闻传播者“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准确全面和真实客观地报道新闻和再现事实的规范责任要求新闻传播者首要的美德责任就是诚实,否则就不可能完成其职业使命。事实上,世界各国新闻机构制定的职业活动准则都要求新闻传播者真实地报道新闻:美国报纸主编协会制定的新闻规范就要求“对读者诚实是所有配称为新闻事业的柱石。从所有真诚的角度出发,报纸必须诚实”;美国职业记者协会伦理规范则指出: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诚实是其可信度的基石。可见,任何新闻传播者都必须具备“诚实”的道德品质,履行诚实的美德责任。

对于新闻传播者来说,履行诚实的美德责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闻报道要出于真诚的动机,二是努力追求新闻报道结果的真实可信。真诚动机与真实报道的统一才是诚实的最高境界,也是新闻传播者诚实美德责任的体现。

第三。勇敢是新闻传播者探求新闻真相的美德责任。

孔子认为“勇者不惧”,亚理士多德则指出“勇敢就是无畏地面对高尚的死亡,或生命的危险”。新闻传播者要想为公众服务,为社会服务,就可能遇到形形色色的困难和危险,具备勇敢的道德品质是其履行新闻职责的基本道德保证,“揭露真相并将具有新意的、富有挑战性的信息公之于众需要勇气和坚韧”。但勇敢并不总是体现在危险的情境中,更多地却体现在日常的工作中。勇敢就是一种责任,新闻传播者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就要“站出来做自己相信正当的事情,诚实地认定真实,拒绝新闻源不做引用的要求.抵制发表还没有得到确证的热点独家新闻,所有这些都需要勇气”。

勇敢是新闻传播者重要的责任品质,因为“新闻工作是勇敢者从事的职业,而不是怯懦者从事的职业。记者需要具有采访消息的不可动摇的信心!随时准备遭遇拒绝、遭遇冷遇、遭遇嘲弄、遭遇无礼、遭遇恫吓、遭遇威胁。记者要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时间、自己的财富,包括自己的自尊心和生命”。可以说,勇敢是新闻实践的动力源,既支持新闻传播者勇往直前的理念实践层次,又支持其克服困难阻挠的具体行为层次。为了真实及时地报道新闻、维护社会正义、实现公正报道,新闻传播者不仅需要流汗,甚至可能会流血。记者职业被列为高危职业,在世界新闻舞台上,每年都有不少记者倒在工作岗位上。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表达权、实现公众利益而战斗。

伦理实践的精髓主要体现在抉择困境中.勇敢的美德往往显示于某种伦理困境中,在应该向前冲的情境中却向后退缩就不是勇敢,而是怯懦。在新闻传播实践中,新闻传播者往往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他们必须在前进与后退、金钱与公义、追踪与放弃、揭露与无视等等困境之间做出抉择。而正确的选择需要他们具有勇敢的道德品质,担负起相应的职责,公众利益才能得到维护。

第四,公正是新闻传播者高扬新闻正义的美德责任。

“公正是社会道德范畴和道德品质之一,指从一定原则和准则出发对人们行为和作用所作的相应评价;也指一种平等的社会状况,即按同一原则和标准对待相同情况的人和事”,这是《辞海》对公正的定义。新闻传播者的基本报道理念是客观、公正报道,而支撑客观公正报道的主体道德品质就是公正,因而公正是新闻传播者高扬新闻正义旗帜的美德。“坚持真理,维护正义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责任。在真理和正义面临威胁的时候,记者只能挺身而出,因为他们责无旁贷”,可见,公正也是新闻传播者必须坚守的道德责任。作为新闻传播者美德责任的公正不仅追求公平的“公”,而且追求正义的“正”,在此意义上,公正就是公平和正义的结合,它从公平出发,追求正义的结果,它要求新闻传播者在新闻传播中坚守自己的良心,努力做到公平无私、正义无恶。

约翰·罗尔斯认为:“所有的社会基本善——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及自尊的基础——都应被平等的分配。除非对一些或所有社会基本善的一种不平等分配有利于最不利者。”可见,罗尔斯的公平即要求资源的平等分配,也预设了对弱者的倾斜和补偿。公平责任运用于新闻传播实践中,就要求新闻传播者既要平等地对待各个阶层的受众,努力消除信息鸿沟,也要关注弱势群体的信息需求和言说权利:公平的责任还要求新闻传播者照顾各方面利益的均衡,平等对待消息源;公平的责任更要求新闻传播者能依据事实的本来面目呈现事实,不被自己的感情、爱好、倾向所左右,充分利用新闻自由权利实现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在新闻传播者充分履行公平责任的基础上,社会正义才可能得以实现,并且“作为新闻媒体,其基本的社会道义,同样是维护社会正义,揭露和鞭挞社会丑恶,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是公众的社会道德期望,也是媒体存在和发展的社会道德基础”。

新闻传播活动本质上是属于社会公共领域的活动.因而。制定普遍的职业活动规范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也是规定其规范维度的道德责任的原因。但是在公共性的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传播者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新闻美德,才能真正使规范维度的责任和约束体系产生作用,因而,要使新闻传播行为成为真正道德的行为,要使新闻传播者成为真正道德的人,还需要规定其美德维度的责任。美国伦理学家弗来克纳的话值得我们铭记:没有品质的原则是软弱的,没有原则的品质是盲目的。可见,只有规范维度和美德维度的道德责任相辅相成,才能共同塑造道德的新闻传播者和培养道德的新闻传播行为。

(责任编辑 胡静)

作者:贺琛

公众参与新闻传播论文 篇2:

大变局下的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特殊历史节点,探析目前中国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变局;新闻传播研究;新闻传播实践;新媒体

以1918年10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为标志,中国本土相关人员开始了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的探索。经过了起步成长(1918-1949年)、曲折发展(1949-1976年)、恢复开拓(1977-1999年)、创新深化(2000年至今)等阶段,①中国本土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的历史已逾百年。伴随着国家的飞速发展,新闻传播技术不断革新,人们接收、传播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大论断:“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当前,国际格局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多,数字化建设不断加快全球数字化进程,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的变化日益突出。而在这特殊的历史转折点,立足于中国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发展的视角,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含义?大变局下的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面临着何种机遇与挑战?未来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的发展方向该往何处去?这些问题都值得探讨研究。

一、大变局中的机遇与挑战

宏观来看,“大变局”是对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重大判断,也是对进入万物互联时代国内治理面临严峻考验的重大预判。将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置于大变局背景下,这种“变”兼具机遇和挑战,具体表现在社会环境不确定性加剧和数字化进程加快两方面。

(一)社会环境的“变”——不确定性凸显

新中国成立后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即从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电动机为动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到以信息和通信产业为动力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再到目前正在推进的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动力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王文教授指出,中国数千年来沿袭的自上而下式的垂直社会结构面临冲击,数字化时代社会职位的高低、财富的多少、地位贵贱等传统阶层评判标准,逐渐被信息拥有者与流量占有者所取代,成为社会权势与运行规则的一个新标尺。②互联网的广泛覆盖迅速打通了信息传播的界限,进而打破了城乡、贫富、知识文化差异等社会阶层之间的固有壁垒,促进社会流动性加大。此外,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大国间的紧张关系加剧了国际社会的不安情绪,也让全球格局愈发动荡,增添了不确定性。

(二)信息传播技术的“变”——数字化进程加快

2020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第26年。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计算机的网络数字技术的突破,媒介融合成为主流,各种不同性质的媒介,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在数字化信息平台上实现全面融合,④大众媒介由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进入21世纪以来,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迅速兴起,催生出大量新产业和新模式,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推动了新媒体向智媒体、全媒体升级。同时,在5G技术推进下,全球迎来了万物皆终端、万物皆媒介的时代。据全球移动供应商协会(GSA)2020年3月发布的报告数据,全球已有35个国家的63家运营商推出了一项或多项支持3GPP标准的5G服务。⑤5G技术的革新不仅打破了传统媒介的时空界限,也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的生活方式由线下愈發向线上集中,大部分网络应用的用户规模呈现较大幅度增长。比如,网络购物、在线教育、线上政务、网络视频、即时通信等应用的用户规模较2018年底增幅均在10%以上。⑥在此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下,新闻传播的实践与研究被赋予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当前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的机遇

随着云计算、5G、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等核心技术的更迭出新,媒介融合已成为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基本趋势。近年来,学界、业界对于大变局下的新闻传播实践、研究及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展开了诸多讨论和研究。目前,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主要呈现出了以下显著特征。

(一)技术升级赋能优质内容

在新兴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背景下,衍生出了“互联网+”“智能+”“5G+”等传媒新业态和新产业。基于云计算技术,打造以新闻采访和新闻编辑为核心的新闻云采编系统,大大提高了新闻生产效率,进一步丰富了新闻作品的形态。⑦同时,5G产业链推动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结合发展到智联网,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中国已经建成超过13万个5G基站。⑧传媒业迅速顺势而为,借助技术升级丰富优质内容的呈现形式。2019年11月,中国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正式面世,这也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基于“5G+4K/8K+AI”等新技术全新打造的综合性视听新媒体旗舰,成为中国国家级新媒体平台运用5G创新视听实践的第一步。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2020年的“两会”报道中就成功运用了“5G+8K”的实时传输和快速剪辑制作技术,并利用5G网络开展直播连线,实现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两会”报道。

(二)媒体融合提高主流媒体声量

媒体融合是全媒体时代的大势所趋。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反复就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作出深刻阐述并提出明确要求。一方面,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不断通过“中央厨房”等创新的方式向新兴媒体优化升级;另一方面,县级融媒体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铺开。截至2019年12月,全国至少有9个省份已完成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覆盖,2020年年底实现基本全国全覆盖的目标。⑩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主阵地到基层的“最后一公里”,传统主流媒体的转型和县级融媒体的建立不仅拓展了媒体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全媒体传播格局建设,而且大大提高了主流党管媒体的声量,借助新媒体和智能媒体平台将主流新闻传播给更多人,从而凸显出在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勇于发声、敢于亮剑”的使命和职责。

(三)技术革新倒逼新闻传播教育改革

为了顺应时代变化,新闻传播学人才的培养、教育体系、学术体系及学科和专业的体系都面临调整和重构。基于转型期中国新闻教育现状,中国将致力于打造一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闻传播专业点,形成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中国新闻教育水平,以回应全球化、新科技带来的新闻教育新需求。国内高校纷纷设立与网络新媒体相关的专业,大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乃至VR新闻、编程等课程已经出现在部分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中;许多学者、教师纷纷投身于新媒体研究,新媒体一度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热点,时至今日,媒体融合、智媒体、5G、VR更是成为了新闻传播研究绕不开的话题。面对大变局,快速更迭的媒介环境迫使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必须作出改变和转型。2020年5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率先从教育体系上作出改变——从2020年秋季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大幅扩大硕士研究生规模,而停止本科生的招生,将优质的新闻传播教育资源集中在培养兼具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全媒体人才队伍上,而将基础的博雅教育回归于人文学科大类。尽管此举的效果仍待考,但无疑给国内各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敲响了警钟,结合自身特点的教育改革已势在必行。

三、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面临的挑战

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总要经历一個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的创新和发展也伴随着日新月异的媒介环境,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忽视新闻专业基础,盲目崇拜技术

在由技术革新主导的大变局环境下,有少数新闻从业者在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过程中一味追求技术设备的“高、精、尖”,过度强调新闻传播类专业与工科技术型专业的相似性,片面地认为只有通过尖端技术才能打造“爆款”新闻,才能实现专业领域的突破,却忽视了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传播等最基础业务的训练和打磨,忽视了新闻传播学作为人文学科的社会关怀,难免陷入本末倒置的专业误区。在当前的环境下,传媒教育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致力于学生知识与能力体系的完善建构,不仅重视专业技能,更要重视能够升华技能的理论素养。新闻从业者不仅应该熟练掌握专业技术,而且还应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社会人,而不仅仅是擅长运用技术的工具人。先进技术的加持确实给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增光添彩,但一定应是基于其本身具有实践价值与研究价值。

(二)缺乏批判意识,盲目追求新闻“时效性”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互联网中充斥着鱼龙混杂的信息,专业与非专业用户随时随地都在生产、传播消息,如果不具备批判意识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就难以辨别孰真孰假。在不断求新、求快、求量的环境下,某些职业新闻工作者由于没有坚守新闻核心价值,缺乏对网络舆论的辨别能力,盲目追求时效性,以热点、爆点吸睛,却忽视了新闻专业的核心要义——客观性和中立性,导致“反转新闻”越来越频繁。比如,2020年7月,在公安部门正式通报“杭州杀妻案”案情之前,网络上就流传着“杭州失踪女子丈夫已被控制”的虚假警方通报,由于该案备受网友关注,部分新闻媒体在未经核实消息真实性的情况下,就转载扩散了谣言,不仅误导了大众对该事件真相的认知,而且也损害了平台自身的信誉度。

另一方面,无论是文字、图片或是视频,碎片化已成为当前不可逆转的媒介特征。从短消息到短视频,人们的阅读、交流、思维习惯不断趋于片段化,虽然碎片化的信息快捷高效,但无形中大大削弱了人们思考问题的完整性、系统性,降低了对于虚假信息的批判意识。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需要透过事件表象对本质进行剖析,对事物发展趋势进行解读和预判,这就要求新闻从业者应具备敏锐的洞察意识和严谨的批判意识,由表及里,察微知著,并能在此基础上,通过清晰的逻辑思维对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然而,在当下,这部分基本新闻素养却逐渐被消解、弱化了。

四、未来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的发展趋势

针对目前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的现状,未来应积极强化专业基础,发挥专业优势,乘大变局之东风,扬长避短,确立符合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的发展路径。

(一)夯实新闻从业者的专业基础

无论时代与环境如何变化,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都离不开专业性。一方面,新闻专业性强调新闻从业者或新闻媒体能够独立地承担起收集、整理、传播信息的功能和责任,在网络化语境下,新闻专业性所强调的客观性、中立性以及新闻道德伦理规范体系仍是新闻从业者需坚守的核心价值;另一方面,专业性还体现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传播等业务能力,这是新闻得以呈现的基础。当然,新技术给传媒业带来的机遇也不应忽视。在媒体融合的趋势下,新闻专业技能仅停留于采、写、编、评是远远不够的,还应重视传媒技术、新媒体内容生产与运营、新营销模式等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的环境变化。新闻传播的实践与研究不仅基于新闻传播学的理论体系,更涵盖了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的知识领域。而且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的交叉性、包容性、多元性尤其凸显。因此,新闻从业者在夯实新闻专业素养、提高新闻专业能力水平基础上,还应当注重博雅教育,积累广泛的人文社科知识储备,博览群书,融会贯通。

(二)充分发挥社会监测者功能

从传媒的职能来看,无论是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还是赖特的四功能说,都将监测社会环境视为第一条职能。监测社会环境功能的实现通常被理解为新闻传播实践。这就涉及新闻传播者对社会是否具有全面、深刻、准确的认识和反应能力,它要求新闻从业者在具备新闻传播专业精神的基础上,应不断提升批判思维和理性判断能力,发挥社会瞭望者的作用。批判性思维、社会调查的方法和能力等,是新闻从业者准确、深刻、全面地反映社会的方法论基础。面对变化多端的社会万象,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不能仅作千篇一律的呈现,还应该以批判的眼光审视其不合理性,作出多元化的解读,以补充思考角度的漏洞。有学者建议,在新闻传播教学中应通过参与式、讨论式教学,加大深度阅读和反思训练,拓宽认知视野,强化问题意识,以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媒介技术如何更新换代,新闻传播实践都不应舍本逐末,都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科学调查为基石。

(三)深度融合好技术创新与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创新

技术创新为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带来了新机遇,吸引了大量新闻从业者的推崇和追捧,而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自身创新的关注度则受限。由于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远快于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的创新速度,致使部分人容易陷入“技术为王”“渠道为王”的误区。为了平衡信息技术与新闻传播,势必需要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与新闻传播实践及研究创新两者的融合,而高校无疑成为了最佳孵化中心。随着中国新闻业媒体融合的深入推进,中国高校融媒体实验室纷纷引入了多种业界领先技术,共同推动媒体融合技术与应用发展。比如,2015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与亚信数据公司共同建立亚信媒体融合实验室,该实验室同时也是一个面向社会开放的实验平台;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全媒体运行中心投入运营,该实验室搭建了全媒体交互式新闻演播室,设有虚拟环境包装系统、数据可视化大屏等设施,供师生在此完成各种形态的节目制作和技术实操。通过技术创新、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创新的融合,新技术推动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进步,而从新闻传播新兴实践与研究中发现问题,促进技术创新,从而形成良性互促循环。

近年来,在媒体融合的推动下,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抓住技术改变传播、技术改变社会的关键节点,衍生出了许多诞生于数字化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新兴实践与研究领域,涉及通信、计算机、数据分析等庞大而復杂领域的知识理论。进一步加快信息技术、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的创新融合,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持续赋能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大大丰富和拓宽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体系和新闻实践活动种类。

(四)加强跨平台、跨领域合作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曾就社会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作出重要论述,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与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对社会治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恰好是将新兴技术运用于实践不可或缺的场景,也是社会治理模式实现转型并检验治理成效的重要途径。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功能不断完善,延展出许多与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新功能,推动社会治理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随着跨平台、跨领域的融合实践与研究不断加强,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的关切不再仅限于新闻学、传播学专业内,而是在政治、经济、社会治理等多领域都能找到用武之地。

五、结语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对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重大判断,也是对进入万物互联时代国内治理面临严峻考验的重大预判。对于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来说,社会环境和国际关系的多变加剧了不确定性,信息传播技术的更迭加快数字化进程,面对变局,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云计算、大数据、VR、AR等新技术层出不穷,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呈现出技术升级赋能优质内容、媒体融合提高主流媒体声量、时代变化倒逼新闻传播教育变革的特征。同时,在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忽视新闻专业基础、盲目技术崇拜,缺乏批判意识,盲目追求新闻时效性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应当夯实新闻从业者的专业基础,积极发挥传媒监测者的功能,加快融合技术创新和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创新,乘大变局之东风,扬长避短,顺势而为,从而厘清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未来发展路径,不断提升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水平。

注释:

①邓绍根、李兴博:《百年回望: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历程及其特点》,《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

②《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搜狐网,https://www.sohu.com/a/288873233_543949,2019年1月14日。

③⑥⑧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信网,http://www.cac.gov.cn/2020-09/29/c_1602939918747816.htm,2020年9月29日。

④张昆:《大变局与传媒教育面临的挑战》,《传媒评论》2014年第6期。

⑤《全球移动供应商协会(GSA):全球推出5G商用服务,电信运营商超过100家》,搜狐网,https://www.sohu.com/a/421692304_120868898,

2020年9月29日。

⑦黄楚新、文传君:《新闻云采编的特征、优势及发展态势》,《青年记者》2020年7月(下)。

⑨我国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11月20日正式上线,央广网,http://m.cnr.cn/news/20191121/t20191121_524866329.html,2019年11月21日。

⑩黄楚新:《2019县级融媒呈井喷式增长》,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9/1219/c14677-31513528.html,2019年12月19日。

栾轶玫、何雅妍:《融合技能 智能素养 价值坚守——多元时代的中国新闻教育变革》,《新闻与写作》2019年第7期。

修斌:《大变局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与坚守》,《青年记者》2016年9月(上)。

《刚刚,中国传媒大学全媒体运行中心正式启用啦》,搜狐网,http://www.sohu.com/a/214990518_407314,2018年1月6日。

喻国明:《关于智能时代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教育传媒研究》2020年第2期。

《以媒体融合发展助力社会治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人民网,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9-12/25/nw.D110000renmrb_20191225_1-09.htm,2019年12月25日。

作者:黄楚新 朱常华

公众参与新闻传播论文 篇3:

新媒体带来新闻传播新特点:更新新闻学

摘  要:新媒体使新闻传播更加新鲜和广泛、客观和全面、反映民情民意和增强舆论监督,也使虚假信息,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侵犯隐私权、名誉权、著作权等侵权信息的传播也大量增多。新媒体中低俗化、娱乐化内容过多,对此又难以通过简单的禁堵来解决。新媒体还给新闻传播的传者和受者、方式和媒介也带来许多新变化。这些都在更新着新闻学,包括新闻的定义,对新闻传者和受众的认识,新闻传播的方式和过程问题,新闻传播事业和传媒产业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新闻学

新媒体具有无限容量、无限时空和多媒体、多重方便的性能特点,综合与扩散、虚拟与多元、自由与自主、方便与互动的传播特点,以及传播微内容、产生“长尾效应”、开展网络调查和网络监督等新功能。 这些都给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带来相应变化,呈现新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发展、影响和开发利用、防范应对,正在大大改变着新闻理论与实践。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及不足

数字化使新闻传播的内容无限丰富,无限多元,还使质量更加优化,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1.新鲜和广泛

新媒体使传者能更方便和快捷地得到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又能更方便地从新闻现场即时传播,从而使传播内容更新鲜。大数据还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实时性统计结果和预测性新闻。新媒体的内容来源可以从各种机构到各种普通人。有些弱小、边缘媒介的内容,也能通过网络媒体进入其他媒介和全社会的视野。新媒体使多元的信息和观点、真知灼见、创造性思维,都更能得到展现的机会,不同意见在 交流碰撞中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和更迅速、广泛、有效的传播。网络媒体上的不同意见交流已远远超过传统媒体上的,不仅让我们看到多元意见交流的好处,还让我们看到即使是不全面、甚至不正确的意见,也并非洪水猛兽,一般很快会被补充和纠正。

这种广泛又可带来许多珍稀的内容,如一些突发性事件的图像,或具有舆论监督价值的内容。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最早的实景纪录及其传播,是地震爆发时一位游客在震中拍摄、上传在自己博客上的录像。这种广泛还是新闻媒介容纳了许多与受众的日常生活关系更密切的实用性内容,以及边缘性的、少数人感兴趣的内容,使新闻泛信息化。微内容在总量上远远超出宏内容的增长速度,“长尾”效应日益显现。

2.客观和全面

传者多元化、人人可参与使新闻传播能反映多来源、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众多反映的总和,就能更接近事物的原貌,接近客观和全面,从每一新闻到整个世界的反映皆如此。以片面报道、虚假新闻欺世蒙人永远会有,但在网络宽带普及的地方难得多。能骗一个人一世,也能骗一世人一时,但要骗一世人一世,在新媒体时代更不容易了。互联网与一世人相通,网民的上网时间加起来近乎无穷,他们如要对某一公开报道的人或事深究,其洞察力是无与伦比的。一些假新闻照片就是这样被揭露出来的。

3.反映民情民意

不仅通过受众直接发出的传播,受众的主动化还使传媒机构倾向于尽可能满足受众的需求,而不是仅仅考虑传者的需要,于是传媒内容也会更倾向于反映民情民意。许多新闻机构还越来越多地把来自受众的信息纳入其传播内容,如转载受众帖子,讨论受众提出的话题,阅读、点评受众的短信。

从1990年代起,伴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兴起博客、微博等个人媒体,或称自媒体(we media),同时发展起 “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即非专业新闻传者的普通公民,通过个人传播工具和大众媒体,向社会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或掌握的新闻性信息。打破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传统界限,实现了传播主体的位移,促进了民间话语体系的崛起,并促使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客观化、平民化,许多主流媒体还直接把公民新闻插入其中。

现在博客、微博、微信已成为新闻机构的重要信息源。广播电视主持人也经常利用微博微信与受众互动。这使新闻和评论更丰富和生动,也更反映民情和民意。

4.消极方面

新媒体使虚假信息,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侵犯隐私权、名誉权、著作权等侵权信息大量增多。新媒体中低俗化、娱乐化内容过多,也不利于公民素养的提高。对此又难以通过简单的禁堵来解决。一方面禁堵的难度很大,成本很高,这种难度还被数字化传播技术的发展不断加大和更新。另一方面,许多内容的界限很难分清,如色情与人体艺术,暴力与反映生活,合理批评与过分谴责,问题探讨与不良宣传,简单禁赌难免失误,甚至违背宪法中有关传播自由的精神。怎样能既防止这些负面影响,又不妨碍有益的传播、不侵犯人们的传播权,已是全人类的新课题。

二、新媒体时代的传者和受者

1.传者

新媒体带来新闻传者多元化、自由化,并有更大能量、更小消耗,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过去的新闻传者一般为职业传者,包括記者编辑和新闻机构,新媒体使许多其他传者,包括政府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网络服务商、移动通讯运营商,以及普通个人,都可通过网站、手机等,直接面向公众传播新闻和时事评论。这种传者的多元化,既能更充分地发挥新闻传播的社会作用,又能提高人们的传播能力和传播权的实现程度。

数字化传播技术的发展还使传播活动的重心日益从职业的机构传者转向个人。互联网1.0的代表性传播模式是由机构提供资讯的门户网站,具有“一对多”单向发散的、封闭的阵地化特征,并有较严格的“把关”规则,如搜狐、新浪、网易等网站的新闻栏目,以及各大官方媒体网站;互联网2.0已可由个人和机构共同提供资讯,具有“一对多”和“多对多”并存、寄借在公共平台上实现互动与开放的特征,如BBS、QQ、MSN等信息交互平台和Google、Baidu等搜索平台,以及以个人日志式的网上表达为主、又能与网民进行互动交流的博客等;互联网3.0的代表性传播模式是人际传播的门户网站,个人图文、音视频多媒体信息采集、制作和播出平台,个人的自由表达和交流;互联网4.0使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群体传播融为一体,许多传播内容可由人际、群体传播的入口迅速传到广大公众,一方面传者和内容更加平民化、草根化,另一方面监管难度也更大。新媒体让每个人都能方便地成为大众传播的接受者和发送者,这确实是一大福音。不过,这并不能让每个人的声音都能被大众听到。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只有声音大的媒介才能被注意到。因此,仍然需要机构传者有先进的媒介思想、高度的媒介素养。

2.受者

新媒体使新闻传播的受者对媒介和内容有更多的选择,也有更多的无所适从和陷阱。受者的主动性更强了。同时,新媒体使受者可随时成为传者,进行转发、补充、评论等,他们之间也可有许多相互影响,乃至形成舆论。受者的传媒素养也更重要了。从选择来看,受者的媒介选择余地和方便性都大大超过以往,可以更主动地选择。这会削弱某些媒介和内容的影响,又会扩大另一些媒介和内容的影响。此外,受众接触境外媒介也增多,尤其是在官方对媒介的控制较严的地方。媒介的吸引力和方便性比以往更重要,有的商业性综合网站的新闻受众数量,超过了那些在政策、经济、人才、新闻源等方面占绝对优势的事业性新闻网站。内容选择上, 受众感兴趣的、而非传者感兴趣的内容被首选,成为实际的主流内容。一些受众特别关注、而非傳者特别关注的热点被深入挖掘,引起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共同广为传播。与此同时,人们的惰性和享乐倾向使零碎、肤浅的内容得以大行其道,娱乐性、感官刺激性内容占比重日益增大。于是,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媒介世界”,过去基本上是由媒介机构及其他内容生成者制造的,现在则是由它们和受众共同打造的——每个受传者都会有与别人很不一样的媒介世界。这对有的受者是好事,对有的则未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传媒素养。从参与来看,新媒体给受众参与新闻传播和公共事务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可利用新媒体手段,通过传媒机构的新媒体参与,或通过“自媒体”、社交圈等直接参与。参与使受众影响了、或直接成为了传者。在这同时也可增强参与意识和能力,乃至道德感、正义感、责任感。

然而受众自发的传播中会有许多不实、不良、无聊、乃至侵权内容。受众的参与往往又会过火、过激,形成 “网络暴力”之类。从主动性来看,新媒体逆转了传者与受者的主、被动格局。传统媒体的技术特性使传者在信息的生成和流传方面较为主动。内容是传者选定、经传者“把关”、由传者推送。受众的反馈很少,往往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个性化需求无法满足。新媒体使受众在信息的形成、发出和收取方面都更加主动。受众可在海量信息中任意选择,多方位、多角度、从多种媒介选择,并能随时与传者互动,影响内容的形成。受众在信息发出方面的主动化更明显。过去面向社会发表信息和观点必须通过传媒机构,许多普通受众也就没有这方面的主动行为了。现在受众可自主地发出,“话语权”大大增强,主动行为越来越多。主动行为培养了主动意识,使受众自身的主动性也增强了。主动化对受众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品格趣味、辨别能力、传播能力和社会责任心。

三、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媒介

1.方式

新媒体使大众传播的方式由单向变为双向,由单媒体变为多媒体,由我传你受变为我供你取,由大众化、一定程度分众化的点对面传播,变为无限分众、点对点、乃至多点对多点,由少数人控制变为无限多元,这些都必然反映在新闻传播中,改变了新闻传播的采集、制作、传输、接收、储存、再传(二级或多级传播)。通过移动终端发送和转发内容的方便性还使新闻传播更多地产生跟踪传播、多级传播。许多受众是看了多级传播后,再搜索查找大众传媒初始一级传播的内容。一些受众还在接收传播的同时进行评论,通过移动终端与他人共享。如边看电视边发微信微博倾吐感言,与他人相互影响。新媒体又使新闻传播市场化和国际化。网络、手机媒体及其传者的数量在理论上可以是无限的,各方竞相争夺眼球,形成很强的买方市场。竞争激烈,新招迭出,把缺乏市场吸引力、竞争力的传播日益挤出人们的选择,而市场竞争力强的传播则可迅速地、大规模的扩大市场,包括超越国境走向世界。这种国际化反过来又迫使各地以市场化的方式迎战。

2.媒介

新媒体带来新闻传播媒介的无限容量、无限时空和媒介融合,带来众多的社会化媒体、包括自媒体,还使媒介格局此消彼长。现在中外新闻机构几乎都已上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也经常在自己的网上发布新闻,还有许多普通公众通过网站或博客、微博微信等发出新闻性信息和时事评论。这些都对传统媒体有很大的功能替代、时间挤占效应。使印刷媒体发行量猛跌,电视机的开机率猛跌,广告收入猛跌——“狼”真的来了。由此又带来传统媒体纷纷变革。首先是调整内容,尽可能发挥自己的特长,避开新媒体的锋芒。如报纸加强深度报道、广播电视加强现场报道。

最新的趋势是社会化媒体的新闻传播发展迅猛。其中有机构的传播,如政府微博、新闻微信公众号,但又有大量内容来自个人用户,包括新闻和时事评论。这些个人大都为草根族,其内容反映了普通百姓的试点。这些内容在产生时没有经过组织机构的把关,具有原生态的直白和粗粝。许多内容来自新闻事件的第一现场,填补了新闻机构的空白,对我国尚无记者证的商业性新闻媒体尤为重要。社会化媒体中的许多新闻和时事评论是经过转发或层层再转发的,既会迅速扩散,又会有所走样。“掘井加了一个人”经过层层传话后会变成“掘井掘出了一个人”。社会化媒体的新闻传播更随时随地,多元化、广泛性更强,即时性、跟踪性传播更多。同时,用户的主动权和影响力很强,传者较容易倾向于迎合用户,而不是引导用户。

四、新特点:更新新闻学

新媒体续写了新闻史,革新了新闻采写编评摄等实务,还改变了新闻传播的信息源、传者、内容、媒介、受传者、效果生成和反馈等各个环节,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方式和过程,改变了新闻事业和传媒产业。新闻学也当据以更新,除了要纳入上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特点和历史性发展、实务性方法,还当做出许多重新认识。

1.更新新闻定义

过去几十年里我们采用的新闻定义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在今天的新闻明天才能见报的报纸时代,在1943年9月《解放日报》总编辑陆定一提出来时,作为狭义上新闻的操作性定义大体上是对的。而现在广播电视大量传播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新媒体更是经常传播来自现场的实况,包括专业人员和公众提供的突发事件实时图文和视频,以及重大事件、活动过程中的实时、连续的传播。大数据、云计算还可带来许多预测性新闻,于是新闻就包含许多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了。把新闻定义为“真实、新鲜、传播对象需要的信息”应更恰当。

2.重新认识新闻传者和受众问题

过去认为面向大众的新闻传者有一个组织机构 ,现在许多个人也通过新媒体面向大众传播新闻。一方面可充分利用传者多元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也要改进传媒管理和提高个人的传媒素养。受众越来越多的通过新媒体获取新闻和发出评论,还可随时与传者沟通。他们的选择余地和选择主动权更大了,他们的需求和兴趣爱好对传者的影响也更大了。这既使新闻传播更有效,又对宣传需要和新闻专业主义提出了新的挑战。

3.重新认识新闻传播内容和媒介问题

新媒体使新闻传播内容更加新鲜和广泛,全面和多元,更多地容纳公共新闻和公民新闻,反映民情民意和进行舆论监督,同时也更加真假相掺、鱼龙混杂。需要形成海量信息中优胜劣汰、而不是“劣币驱逐良币” 的机制。新媒体不仅改变了媒体格局,与传统媒体此消彼长,还带来传统媒体的内容调整、扬长避短,带来媒体融合,以及媒介经营管理的变革。与新媒体结合、乃至占领新媒体阵地,是许多传统媒体机构重要的新战略。2015年上海报业集团所办新媒体的收入已达该集团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4.重新认识新闻传播方式和过程问题

新媒体使新闻传播更加分群化、个性化,多媒体化、双向互动化,由传者推送变为受传者搜取,由少数人控制变为无限多元。通过移动终端发送和转发内容的方便性还使新闻传播更多地产生跟踪传播、多级传播。许多受众看了多级传播后,再搜索查找大众传媒初始一级传播的内容。一些受众还在接收传播的同时进行评论,通过移动终端与他人共享。如边看电视边发微信微博倾吐感言,与他人相互影响。

5.重新认识新闻事业和传媒产业问题

新媒体改变了新闻事业的传者构成、媒介布局、受众地位、组织状态、人才需求,乃至新闻教育和研究的范围、内容与方法;改变了新闻传媒产业的产品、机构、市场、行为以及与其他产业的关系,不仅带来媒体融合,而且形成大众传播与人际、群體传播的融合,新闻传煤业与电信、电子等产业的融合;改变了新闻传媒与社会、与公众的关系,如给社会的协商民主提供了新的便利,给公众参与传媒、参与社会事务提供了新的机会。

社会对新闻传媒的管理也要相应改变,如重构传媒的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给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的转型和媒体融合创造条件。新闻传播法要结合新媒体带来的新情况,如新媒体传播权,新媒体中的著作权、名誉权、隐私权问题,新的行业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问题。

参考文献:

  1. 谢金文.新闻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上海报业集团总经理高韵斐在“2015新媒体国际论坛”上的演讲.

[责任编辑:思涵]

作者:谢金文

上一篇:手机媒体新闻传播论文下一篇:教师的师德魂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