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如何参与创新发展

2022-12-09

第一篇:公众如何参与创新发展

行政管理学-论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公众参与

论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公众参与

社会管理创新是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应对新挑战,从而在治国理政思路上的重大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2004年6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被纳入到更完备的体系性框架中。2011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了工作的重点。2011年7月5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2012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社会管理创新首次以重要篇幅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一、公众参与是社会管理创新 (一) 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含义

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公民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意愿和价值取向,从而影响社会管理创新过程和公共部门行为的活动。公民参与是社会管理创新有效运行的基础性因素,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能够有效防止公共权力异化,有利于优化社会管理政策,提高社会管理效率。能够培养公民意识,提升公民公共责任感,保证公民权利的实现。

社会管理格局包括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党委领导和政府负责已经很到位了,但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相对较弱。

在社会协同中,需要大力发展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政府从过去“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领域逐渐退出。然而,现实是大量公益性的社会组织不能满足百姓需求,公众参与的载体不多,渠道不够。

在我的印象中,政府对放开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逐年在加强建设力度。从过去的政策政府单独研究制定,到现在的从政府政策的起草、暂定、修正、再修正,直到最后的确立都及时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主流媒体向公众公布工作情况,并通过随机抽选人员的方式对实施的政策听取不同层面群众的呼声。在工作中同公众的交流增多了,工作内容的透明化,工作实施情况较能全面反应百姓的心声,积极让公众参与到社会的管理中。对公众在社会生活中的金点子也及时记录,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及时更进完善。

(二) 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机制及存在的问题

1、公民参与能力不足。由于公共政策具有相当的专业性、科学性,部分公民虽然有较高的参与意愿,但不知道自己作为一名公民在社会管理创新中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更不知道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应遵守的制度、法规、程序。不恰当、不适合、不规范的参与行为时有发生,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2、公民参与的功利性。民主、科学的公共政策应当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将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有机结合。而当前我国公众较多考量自身利益、眼前利益。如果预测参与成本超过预期回报,就会选择“退出”或选择不参与。此外,在社会公众中还普遍存在“搭便车”的投机心理,总是希望别人积极参与而自己坐享其成。

3、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出现了不同利益群体、不同社会成员的个性化利益诉求。要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建立科学有效、多渠道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说仍存在一些问题。

4、普通公民缺乏监督条件和信息。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普通公民在资源、信息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对权力的监督往往缺乏必要的条件和能力。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推行政务信息公开,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在整个公民参与的过程中,政府往往只注重单向信息告知,公民只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不仅如此,政府甚至在信息告知上还不完全,政府公开的信息往往是公众不感兴趣的信息,而公众感兴趣的问题政府却不愿公开,这使普通公民很难进行有效的监督。

二、公众参与是社会管理创新的进步

(一)微博搭建起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渠道

微博问政搭建起“政府—公民”互动沟通新渠道,有效保障公民对社会事务管理的参与权,提升了民众政治参与的能力,培育了现代公民精神。以往公众自由表达意见、参与问政的传统渠道有限,且障碍很多。微博的出现为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提供了一个同政府对话的平台,不同利益诉求的民众集聚在微博中,对政府的政策制定、社会公共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建议。使公民能够更为直接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代议制民主下,民众只有选举代表的权利,但对涉及他们自身重大利益的事务没有参与讨论决策的权利,

提高了民众政治参与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公众的自立性,增强了公众的民主意识,进而塑造了积极的公民精神,促进了公民社会的构建。

如果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惧怕网络,一味用“封、盖、堵”的方法压制公众自由表达权,最终民意将会爆发,酿成公共事件。微博问政敦促政府积极转变传统思维模式,顺应网络时代的变化,要求政府主动融入与公众的直接互动。微博这一新载体的出现,将有力推动政府更新社会管理理念,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大量政务微博的开通,涵盖了政府职能的各个方面,通过微博这一载体,政府行政将会向社会开放。政府可以运用政务微博把握网络舆论动态,了解公众诉求,解答公众疑问,督促相关部门及时解决社会问题,微博问政具有民主性,对于实现决策科学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政府建立门户网站,设立市民信箱

政府今年大力建设各职能部门的门户网。门户网站及“市民邮箱”正式运行以来,在发挥政府信息资源效益,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促进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互动交流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了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与信息资源,进一步提高政府为公众服务的能力,推动电子政务建设快速发展。对公众参与到社会管理中也提供了一条新的交流路径。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服务;积极开展网上民意调查、意见征集、网上听政等,推进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对涉及部门工作的意见、建议,认真对待,主动研究,善于汲取有益的成分,并以适当方式给予回应;对于网上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有关部门要主动在政务论坛上针对相关主题做好必要的宣传解释和沟通引导工作。

三、政府在公众参与的改善

政府职能部门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同公众参与度的步伐中,虽然仍然存在有网站信箱无法登陆、无法投递、微博留言内容存有错误反馈等情况。但出现问题时做好及时同当事人的沟通,及对社会公众的及时解释,网络信息上传分享等工作流程,都可以体会到在社会管理中公众的参与度逐日提高了,政府对公众的信息问题委托不再是遮掩逃避。

总之,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公众的参与度的日渐提高,社会的管理工作公众参与度增加了,公众在社会管理的创新中变得更加积极参与。对问题的解决过程透明化、合理化处理结果方式,也得到了群众的肯定和理解。

参考文献附录:

〔1〕 青年时报2011年6月16日 第A12版:社会管理创新系列报道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新方式,值得推广》

〔2〕 葛景富.关于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若干问题[J].商业经济,2010,(7) 《理论探讨》2012年第5期(总第168期) 页码:2~3 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机制与对策研究 张再生1,吴云青1,2 (1.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300072;2.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387) 〔3〕微博问政看社会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 金宁锐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4〕发文时间:2004年02月04日文号:杭政办函[2004]24号

第二篇:发展体育事业 参与社会创新

发展体育事业 参与社会管理

健全以人文本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草稿)

——海宁市体育局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启之年,是备战第十五届省运会开局之年,也是嘉兴市第七届运动会召开之年。今年以来,我们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部门职能,积极承担责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以培养人才、争创佳绩为目标,加快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努力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

一、重备战参赛,不断提升竞技体育水平

一是做好注册,奠定基础。运动员注册和预报名是参赛的基础。按照浙江省运动员注册要求,组织人员参加了浙江省青少年运动员注册培训班,从3月份开始对全市青少年运动员开展了注册,共注册各项目运动员509名,其中十五届省运会适龄运动员352名,为顺利参加青少年比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巩固原有业余训练布局的基础上,根据形式发展重新进行布局,各项目人数也做了适当调整,充实了体育后备人才队伍。积极探索体教结合,拓宽训练渠道,逐步健全市少体校、训练项目定点学校、社会团体承办三个层面的体育训练网络,不断壮大训练队伍,培育更多的优秀体育人才,使整个训练布局调整工作全面落实到位。

三是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备战之初,我们制定了完善的备战实施方案,确定了各训练项目争分夺牌目标。从备战到进入赛场,我们自始至终咬定目标,重视教练员、运动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增强顽强拼搏意识,号召运动员敢想敢练敢拼,发挥最佳水平,赛出最佳成绩。多名运动员在参加全国和省级青少年比赛中成绩优异,争金夺银,并在嘉兴市七运会青少年部的比赛中,以180.02枚金牌、399.02枚奖牌以及3948.2分的团体总分稳获金牌数、奖牌总数和团体总分第一名。

二、重活动开展,不断丰富群众业余生活

一是组队参赛省市群体竞赛。我们组织各体育协会选拔优秀运动员,积极参加省市举办得各级各类群众体育竞赛,增强地区之间的体育交流,展示群众体育发展成果。今年以来,我们已陆续组队参加了浙江省首届体育社团运动会、浙江省首届海洋运动会和嘉兴市七运会大众部比赛等群体竞赛,均取得优异成绩:在丽水举行的浙江省首届社团运动会轮滑比赛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以17金、11银、12铜,团体总分327分的成绩获得嘉兴市七运会大众体育部奖牌总数、团体总分第三名;在浙江省首届海洋运动会中获得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和四个三等奖;另外,还参加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踏白船比赛获得金奖和铜奖。

二是举办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青少年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我们与教育局联合举办了2011海宁市学校体育竞赛的9项比赛,参赛人数达1021人次;体育协会活动各具特色,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举办协会传统赛事10余项;镇(街道)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举办了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和全民运动会;机关企事业单位召开机关第十一届运动会等活动。另外,我们还举行了全民健身展示、健身场所免费体验、羽毛球比赛、三人篮球争霸赛等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

三是承办国际国内大赛。按照“政府协调、部门联动、社会承办、市场运作”的办赛工作思路,承办了2011斯坦科维奇杯洲际篮球赛、2011中国职业斯诺克巡回赛海宁赛区比赛、2011年VOLVO中国公开赛华中资格赛等国际国内大赛。目前,中国海宁国际轮滑节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将在10月1日至7日举办多项顶级国际性赛事和轮滑活动。通过赛事承办,提升了海宁市体育赛事的组织管理水平,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了海宁对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重培训宣传,不断壮大体育人才队伍

一是加强社会体育骨干队伍的培养。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不断发展,培养一批指导群众崇尚科学、文明健身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裁判员显得尤为重要。今年以来,我们接连举办了海宁市台球裁判员、海宁市轮滑社会体育指导员和海宁市游泳教员、救生员等培训班,共有140余人取得相应的体育资格证书。根据嘉兴市体育局要求,对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了信息注册登记、汇总工作,以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和管理。成为了我市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是广泛开展社会培训,普及健身方法。我市各体育协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社会培训,普及健身方法,为群众服务。如市武术协会常年在少年宫开展少儿武术培训,以增强少儿身体素质,培养良好意志品质;市体育舞蹈协会成立以来长期举办成人、少儿体育舞蹈培训。棋类协会以海宁棋院和学校为阵地举办中国象棋、围棋、国际象棋培训班;海宁市游泳馆和各乡镇游泳池开展少儿游泳培训,培训学员2000余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此外,各体育社团还派出体育骨干在居民小区、市民广场、公园等场所义务教授体育锻炼方法,深受群众欢迎。

三是加强体育宣传,增加全民健身意识。全民健身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体育宣传不仅有利于营造全民健氛围,而且有利于增强广大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我们十分注重宣传工作,与各类媒体保持紧密联系,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黑板报、宣传窗、图板等进行体育法规、健身知识和活动的宣传,增强群众体育意识。积极订阅《中国体育报》、《体坛报》等体育健身报刊杂志,经常在省级、市级相关报刊、网站、媒体发表体育活动信息。此外,还经常性组织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开具运动处方,为群众提供科学健身指导,受到群众广泛好评。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广覆盖的体育宣传活动,使全民健身观念深入人心,体育健身意识得到普遍提高。

四、重设施建设,不断满足群众健身需求 一是通过创建进一步提升全民健身设施水平。积极开展创建活动,经过广泛发动,层层推荐,28个村申报创建浙江省级小康体育村,2个社区成功创建嘉兴市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并申报浙江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4个村申报创建浙江省村级俱乐部,1农村社区申报建设浙江省中心村体育休闲公园。通过创建推动各行政村、社区大力加强篮球场、乒乓球室等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以进一步提升村、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水平,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健身需求。

二是大力实施潮乡少儿习泳计划。为普及游泳技能,保护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2011年我市实施潮乡少儿习泳计划,采购并安装了9个拆装式游泳池,实现了乡镇游泳池全覆盖,对于开展少儿游泳培训和群众健身服务提供了硬件保障。游泳池的有序开放,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是加大公共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力度。市体训馆、体育场等公共体育设施常年对外开放,截至目前,共接待锻炼人数30000余人,承办、协办、组织各类群体体育活动40余次,受到了广大群众一致好评。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召开了六所试点开放学校工作会议,研究总结开放经验,以进一步完善开放措施和办法,积极稳妥推进学校体育设施有序、安全、逐步向社会开放。

五、重协会管理,不断完善体育服务网络

一是完善规章制度,切实加强管理。体育群团组织在社会管理中有独特的优势,是指导群众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主要力量,也是体育参与社会管理的润滑剂。我们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浙江省社会团体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海宁市体育社会团体管理办法》,使协会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专门成立了社会体育指导中心,负责体育社团管理工作,对全市各单项体育协会进行年检年审,定期进行财务检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和社团评估定级工作。坚持协会重大活动和事项的报告制度,对各体育组织机构领导班子调整、召开代表大会、举办、承办的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等均进行事前审核,并全程管理指导,促进各体育组织活动有序,管理规范。

二是健全社团机构,完善组织网络。体育协会、社团、俱乐部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十分重视发挥这些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积极稳妥推进体育社团实体化进程。各级体育协会积极发展会员、开展活动,举办各类体育比赛、跨市体育交流和体育展示活动,加强体育协会间协作力度,团结凝聚了体育人群,使得体育社团更好发挥参与社会管理功能。目前,我市已拥有1个体育总会,12个体育总会分会,19个单项体育协会和3个民办非企业体育社团,共有团体会员342个,个人会员26055人。通过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各体育社会团体及其分支机构为促进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服务水平,扩大体育组织的覆盖面,完善和健全体育工作网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篇: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推动妇女事业发展

中央提出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给妇联工作带来了崭新契机和发展空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妇联组织深刻认识到加强社会管理与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找准定位,立足基层,切实把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的着力点放在妇女权益的有力维护上、放在妇女民生的切实关注上、放在妇女群众的有序引导上、放在妇女作用的充分发挥上,推动了妇女事业的有序发展。

一、了解掌握妇女群众所思所想,当好妇情民意的忠实代言者 妇联组织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中,必须首先深入基层、加强调研,在动态中准确把握妇女群众的心声和意愿,为妇女群众的利益代言。近年来,我们将调查研究工作作为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功,通过深入调研,问需于群众、问计于基层、问效于实践,针对留守妇女儿童问题、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建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妇女儿童阵地建设、家庭志愿者创建等妇女工作的重难点难点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形成了有份量的调研报告,为上级妇联组织和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妇女儿童工作提供建议和对策,推动成果的转化和重点问题的解决,更好地实现了源头参与。我们还充分发挥妇联领导担任人大、政协常委的优势,掌握妇女儿童话语权,推动妇女群众利益进入决策层。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入党校主流课程,覆盖每学期所有班级的各级领导干部;坚持每两年在市委党校举办一期妇女干部培训班,纳入党校的主体班次统一管理,共举办4期,培养妇女工作骨干队伍200人。积极争取人大、政协对我市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建设和妇女干部担任人民

陪审员情况、女职工劳动权益等落实情况开展了执法调研和检查,提出了新的对策和建议,并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送市委市政府领导阅示。引起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书记王玲和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田昌兵同志先后做了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落实好人大、政协建议。

二、引领妇女群众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当好弘扬文明新风积极倡导者

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在思想上尊重妇女群众,在感情上贴近妇女群众,在工作上依靠妇女群众,积极做好坚定信念、凝聚力量、融洽感情的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团结凝聚广大妇女群众,为社会管理与创新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我们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通过举办妇女健身运动会、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女性大讲堂和城乡妇女健身文体活动、各类先进妇女典型的评选表彰等,深入推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促进了社会和谐。今年我们开展了节能环保家庭社区行动和“低碳家庭 时尚生活”主题活动,倡导“家庭低碳计划15件事”;在家庭和社区推广节能灯40000只,免费发放环保袋3万个;8户家庭被评为全国和省级节能环保家庭,泉口社区被评为湖北省“节能环保家庭社区行动”示范社区。我们还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家庭和社区工作领域的优势,把家庭教育作为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实施了百万家长教育工程,促进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三、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当好妇女群众合法权益的坚定维护者

社会管理与创新的重要目的是化解社会矛盾、保持和谐稳定。作为妇联组织,要积极推动解决妇女群众的合法权益问题,将维权与维稳相结合,积极做好综治维稳工作,参与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在推动完善社会管理格局中发挥协同作用。我们紧紧抓住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中的突出问题,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探索社会化、常态化的维权工作机制,使各类机制和组织有效汇入社会管理服务的大格局,构筑“维权协调、法律服务、司法救助、心理帮扶”社会化维权网络机制,使妇女儿童诉求有渠道、怨气可释放、情绪能控制、权益得保障。我们积极协调各级法院设立“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11个,聘请15名妇联干部担任人民陪审员;协调公安机关在“110”报警网络中增设家庭暴力投诉内容,建立家庭暴力报警点35个,联合公安、司法建立家庭暴力伤情鉴定中心5个;联合司法行政部门加大妇女法律援助力度,设立妇女儿童维权法律服务站1个,建立妇女法律援助机构22个;协调民政部门加强对弱势妇女儿童的救助保护,挂牌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和家庭暴力救助站;立足“平安家庭”创建,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和载体,通过深入家庭,激发家庭成员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使更多的家庭做到“四防”,实现“四无”。通过创建“流动姐妹之家”、“家庭暴力调处中心”、“妇女儿童维权法律服务站”等,坚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为妇女儿童提供信访、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心理咨询“四位一体”的维权服务,推动解决了一批涉及婚姻家庭、侵害劳动权益等典型案件。

四、立足解决妇女民生根本,当好解决妇女民生问题的有力推动者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解决妇女民生问题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为此,各级妇联组织把重点放在解决妇女儿童民生问题上,从妇女群众最关心的就业、健康等问题入手,实施了巾帼创业工程、妇女健康关爱工程,着力改善妇女民生。联合劳动部门依托妇女创业培训中心举办了多期月嫂、厨嫂培训班;联合卫生部门开展“妇女健康行动”,抓好妇女妇科病的普查普治,免费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开展免费体检和优惠体检,并对全市农村及城市低保户、五保户以及其他特殊困难的患病女性开展救助,全额救助20名,部分救助100名,在全市巡回举办大型健康知识讲座10场次,免费为2万余名妇女体检;联合计生部门开展了“三关爱”企业行活动;联合司法部门开展妇女法律援助活动,主动为贫困妇女儿童维权。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审理涉及妇女儿童案件3000余件。积极发展妇女特色手工艺、家政服务业,开展为妇女“送政策、送技术、送岗位、送项目、送服务”,帮助5万名农村妇女转移就业。推介创业项目100个,为800多名妇女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000余万元。积极争取省妇联支持在钟祥市长滩镇创办“春蕾女童班”一个,连续三年为50名贫困女童提供学费6万元。组织爱心妈妈为孤残儿童织毛衣195件;为麻城镇留守儿童服务中心的儿童送去慰问金2万元。今后,我们将继续以解民忧、暖民心为重点,扎实做好妇女民生工作,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到妇女群众当中。

第四篇: 新形势下共青团组织如何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表示“我们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这是党历经90年风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一个重要保证”。在时代发展、环境变化及受众群体自身特点影响等新形势的要求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如何参与社会实践和管理创新值得我们思考。

当今时代是全球化和知识化的时代,这就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高校共青团组织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与时俱进,对团的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树立全局观念和开放意识,以全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探索新时期共青团的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以青年为本的意识,克服思维定势和官僚作风,求真务实;用联系的观点把握工作,按党政所重、社会所需、学生所求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广泛地团结和教育青年学生,更好地体现和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和,在服务学生、引导学生的同时,服务大局,发挥作用。

近年来,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国外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也愈演愈烈。他们这一战略的对象重点是指向青年的,青年大学生在这场运动中所受的思想冲击不小。这暗示着我们今后所面临的反“和平演变”斗争形势会更加严峻。团组织应关注青年中出现的各种“理论热”、“思潮热”,及时发现并纠正各种错误的思想观点和认识;提高学生的自主认知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在各种有特色的团组织活动中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创造有利于青年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

高校共青团团组织工作服务的对象是广大团员和青年学生。青年,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是青年们长知识,增见识的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尚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之中。而就整体而言,他们生气勃勃、思想解放、反映灵敏、充满热情、可塑性强。当代大学生尤为如此,他们有广泛的接受信息的渠道,对各种知识信息和社会的思潮反应敏锐,思想活跃,具有比较独立的主观分析能力,追求创新,勇于实践。

青年人的这些特点给我们高校团组织工作的启示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首仅要在观念上进行创新,更要把理论转换为实际行动,在实践上进行创新。实践创新包括工作模式的创新、实践载体的创新和活动内容的创新。

第一,工作模式的创新。传统的高校团组织工作的模式是自上而下,这样的组织方式,不利于调动基层团组织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校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不同年级、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始探索新的管理方式,运用项目化管理的思路向基层团组织乃至学生推动项目的实施。像这种项目化管理模式就是高校团组织工作的一次创新,它整合了工作资源,提高了学生参与共青团工作的积极性和组织活动的能力。

第二,实践载体的创新。当今社会已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高校团组织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创新实践的载体。对高校团组织部门自身建设而言,应用网络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对组织系统各部分的监督。而对于工作对象而言,加强网络信息化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学生思想动态,了解其真实需求,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校园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活动内容的创新。团的活动首先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同时也是一个以广大团员及不同组织者为对象的服务体系,还是一个与团的管理组织配套的动态管理体系。不断创新团组织的活动内容,应坚持团的活动设计功能化,团的活动主题鲜明化,团的特色活动品牌化,团的活动管理项目化,团的阵地建设坚固化,团的资源整合共享化,团的活动信息传媒化,团的活动参与群众化。要着力打造校园精品文化,努力提升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青年参与活动的实际效果,促使大学生的创造力竞相迸发。

我校通过近期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如“红色之旅”学习参观的活动,全面深入开展的“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从关注社会民生到关爱弱势群体一系列活动中可以看出 以上新形势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的理念还有待完善,在开学初,我校以团支部、班级等为单位进行总结交流。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我校共青团组织要紧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围绕育人这一根本职能,树立和谐发展理念,完善建设机制,不断创新工作以推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努力促进大学生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

第五篇: 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

胡绍山

(湘潭大学 化工学院 2009级环境工程一班

2009650229)

摘 要: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并已经成为各国环评的一项基本内容。本文从公众参与主体、环境信息权及环保团体的作用三方面分析了我国公众参与环评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主要原因。 同时本文简单介绍了美英国两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政策发展历程。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制度

1 公众参与环评制度在我国的发展

最早在环评中规定公众参与制度的当属美国。我国相对来讲,起步较晚。最早对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见于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计委、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在1993年6月21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书中应设专门章节予以表述,使可能受影响的公众或社会团体的利益能得到考虑和补偿,公众参与工作可在评价大纲编制和审查阶段进行”。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防治法》对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作了原则性的规定。2003年9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方式、时间和对公众意见的处理等方面都作出了规定。2006年2月,国家环保总局专门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对环境影响评价作了更为详细的、可操作性的规定。2007年2月,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开始施行,这两部法律规定了政府的信息公开义务,为公众的知情权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使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在立法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2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

2.1公众参与主体过于笼统

作为公众参与的主体一“公众”,环评法的规定较为模糊,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这样的规定带来如下问题:I、如何界定“公众”的范围,有关单位和专家是否属于“公众”的范围,他们的参与能否替代公众参与。

2、如何界定

“有关”,是指有利害关系,还是有处于项目所在地这个地缘关系,还是指有相关专业背景知识,或者对项目感兴趣;

3、公众参与人员是否完全由组织者确定,其代表性如何保障。

由于法律规定的模糊性,实践中公众参与的人员选择范围、具体人数和人选完全有评价单位确定,以致经常出现两种极端,或者是调查对象太泛,冲淡受影响主体的声音;或者是调查人数过少,人选不具有代表性,甚至绕开受影响人群,剥夺了有意愿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人员的权利。

2.2公众的环境信息知情权没有得到切实的保障

从环境影响评价的角度看,环境信息的公开是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能够得以进行的前提,没有相应的环境信息,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就无法进行,公众即使参与也是盲目的参与,甚至仅仅是一些情绪的发泄。而且在实践中,公众在获取信息上还存在不及时、不真实、不完整等问题。虽然政府、建设单位、环评机构有信息公开的义务,但对于“及时”这个概念的理解却极富有弹性。一旦信息公开义务主体怠于履行其义务,“及时”就变成“滞后”了。

政府、建设单位、环评机构基本上掌握了环评中的信息资源,当某规划或项目不能完全达到规定的要求时,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对信息进行取舍、加工甚至扭曲,从而导致信息不真实。从企业方面来讲,由于不愿意采用代价高昂的防治措施,设法将企业的成本外部化,就会隐瞒环境污染信息、虚报环境信息;对于环评机构而言,由于和委托单位有合约关系便产生了相互的利益关系,这种利益关系会影响其作出独立的判断,因此无法保证其客观的立场,为满足委托单位的要求就会编制虚假的信息;而一些地方政府可能为了短视的政府利益对一些所谓的“大项目”采取了迁就甚至“帮助”的态度。以上情况的客观存在就必然导致了公众获取的一些信息是不真实的。

2.3环保团体参与作用有限

环保非政府组织(NGO)是公众参与的一种成熟形式。在国外的环境保护活动,NGO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环评活动具有专业性和科学技术性,普通公众可能比较难以理解,相对而言,环境NGO组织有时间、财力优势,可以聘请专家参与相应活动或其组织本身即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因此,环境NGO对于规划或项目的关注更能提高环评的效果[1] 。

中国环保团体的发展还主要局限于北京,并没有遍及全国,环保团体的发展仍未形成应有的气候,而且在环境决策中发挥的作用仍然有限。影响中国环保团体作用发挥的原因之一是环保团体的资金有限。中国政府没有把公共福利预算资金分配给民间团体使用的规定,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把家产留给子孙的传统观念也决定了社会公益所得捐赠有限,这使得民间团体面临着严重资金不足的问题,也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2] 。

3 问题成因分析

3.1政策支持不足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综合考虑地域、职业、专业知识背景、表达能力、受影响程度等因素,合理选择被征求意见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该办法对被征求意见公众的要求作了比较原则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将于2008年实施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也存在同样问题.

3.2公众缺乏环境影响评价知识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内容过于专业,不利于公众理解.本文作者在某港口建设项目公众调查过程中发现,公众缺乏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知识.公众一方面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范围及结果估计不 足,另一方面对参与的意义、内容以及程序缺乏了解,从而忽视自身的参与权利,不会或不愿意主动参与,参与者多数属于流于形式的“象征性参与”,不能有效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

3.3工作方法缺乏科学性

从现有一些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的调查结果分析来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公众参与调查工作缺乏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支持¨1.对被调查地区、人群的状况及公众意见分析过于简单,不利于反映公众对建设项目的真实意见.不注重对公众意见的处理,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3]。

4 国外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4.1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政策发展历程

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案》于1969年12月中旬经参众两院协商委员会通过,并于1970年1月1日由尼克松总统签署成为法律,被誉为环境法领域的“大宪章”,首次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该法案要求联邦机构通过一个系统的多学科途径,把环境事项纳入其规划和决策的制定过程当中去,并明确要求所有联邦机构都要准备详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估一些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联邦活动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而且将征求公众意见,进行公众评议作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一个必经程序和内容阁。同时,还具体规定环保团体和社区居民在内的美国公众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享有的广泛权利。

随后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根据《国家环境政策法案》于1978年发布了《国家环境政策法实施条例》,该条例详细规定了EIS制度中公众参与的程序。这样既有《国家环境政策法案》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法,又有《国家环境政策法实施条例》做具体补充的立法模式。构成了美国“一法一条例”的公众参与政策。

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参评阶段较早,且贯穿到整个环境测评的全过程。依据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实施条例》规定,联邦主管机关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被要求在一个项目里发挥自身能力作出一些分析和提供相关资料,或者对其他部门所做的进行评论,从而确保在决策制定前通告出去。联邦机构把项目的发展程序在联邦公报发布出来以供公众评论,前期提出的一些内容和后来修订的内容也要在联邦法规中公布出去。即在草案完成阶段和最终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形成甚至最终的决定作出之前,公众均可参与[4]。

4.2英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政策发展历程

英国1985年的《地方政府法》和1990年的《城镇和乡村规划法》规定公众有咨询参与的法定权利。如果需要,以当地公众质询的形式展开。一般情况下,委员会或附设委员会会议,都应该向公众开放,会议议程的复本和为会议准备的报告至少在会议开始3天前对公众公开,接受公众的检查。会议结束后,某些文件要向公众公开,接受公众的检查要长达6年的时间。1997年工党上台以后,公众参与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加强。把诸如公民陪审团、兴趣群体、民意测验作为咨询机制,以及通过常设的公民专题讨论小组和论坛等形式促使公众参与决策过程,从而使先前那种公众参与比较散漫的局面得到改善。公众参与环境事务的讨论提高了决策过程中的公平性,它使得没有充分得到代表的群体的利益也能列入决策过程的考虑之内。

4 结 语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还处在起步状态,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完善,除了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参与的意识外,公众参与程序的制定和细化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公众参与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才会在环境管理中发挥巨大作用,为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奠定基础。公众参与不只是一种理念,而是一 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有效的公众参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既需要公开、公平、公正的制度保障,又需要科学、实用的技术支撑,二者缺一不可。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公众参与机制,必将对维护公众环境权益,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推动我国民主化进程起到积极的作用[5]。

参考文献:

[1] 王 嵘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浅析 江西化工

2011年第2期

[2] 侯小伏 英国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山东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山东济南250002 [3] 曲 恒,韦 丹,林建国,孙锦华,钟慧颖,蔡绪思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7年12月

[4] 李淑娟 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政策的比较研究

[5] 蕾丽丽 朱坦 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及实施条件分析

南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6] 汪劲.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环境与开发

决策的正当法律程序[M].2006.

[7] 谭先银.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完善研究 西南政法大学,2009.

上一篇:高中美术单元教学计划下一篇:高中期末考试动员大会